一、开磷高溜井改造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涛,刘艳章,邹晓甜,陈小强,潘世华,吴恩桥,张奎,张丙涛,叶义成[1](2017)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溜井堵塞率预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某矿溜井频繁发生的堵塞问题,以该矿-480-410m段主溜井为工程背景,将在相同放矿条件下发生堵塞故障的概率定义为溜井堵塞率,构建溜井放矿相似试验平台,选取贮矿高度、粉矿含量、贮矿时间和矿石含水率作为溜井堵塞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4因素5水平的溜井放矿相似模拟试验,将实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溜井堵塞率进行预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溜井矿石在不同放矿条件下的堵塞率,研究结果可为溜井堵塞预防提供指导。
郭子源[2](2013)在《地下金属矿山上行开采技术与围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地下金属矿山采用下行开采顺序,由于下行开采过程中,上部岩体首先发生破坏,且其破坏范围会随着生产阶段的下移而变得越来越大,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使采场顶板地压增大,使对采场稳定性的控制变得极为困难;矿山必须征用大面积土地修建废石场和尾矿库,造成大量农田被占用,环境被破坏;且需留大量顶底柱,资源回收率低。鉴于此,提出上行阶段开采顺序,本文以某地下铜矿急倾斜厚大矿体为研究背景,主要展开了以下几方面的试验与研究工作:(1)通过对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及煤矿的上行开采研究,确定主要从上行开采采矿方案、上行开采系统及上行开采安全性三个方面对上行阶段开采顺序进行研究。(2)对矿山现场进行地质调查、室内试验,并针对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适合该类矿体的4种上行开采采矿方案,详细介绍各采矿方案的方案特点、采准切割和回采工艺。(3)根据采用的主要采矿方案及矿体条件,提出了3种开拓方案,并通过基建总投资和年经营费优选出最优开拓方案。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技术指标方面,得到上行开采与下行开采开拓系统总投资是相同的,上行开采在基建投资较下行开采主要多在风井的基建上。(4)在开拓系统确定的基础之上,对上行开采的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并比较了矿山回采后期上行开采与下行开采的通风阻力,可知上行开采通风阻力更小,通风效果好;计算了上行开采矿井涌水量,进行了排水系统设计,且对上行开采和下行开采排水效果进行比较。(5)基于Fayol的成拱理论,结合材料力学,对下行开采及上行开采顶板变形破坏力学机理进行研究。运用FLAC3D软件,对上行开采和下行开采阶段内回采进行数值模拟,对矿房顶板、矿柱及充填体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进行分析,得到其随各开挖步骤变化的规律;对上行开采和下行开采阶段开采顺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开挖后顶板与围岩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得到两种开采顺序应力、位移与回采步骤之间的关系。
范文录[3](2013)在《中厚急倾斜破碎矿体开采人工假顶结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开磷集团用沙坝矿急倾斜中厚破碎磷矿体品位高且质量好,但矿体回采存在作业安全性差,生产能力难以发挥、开采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以上困难,应用“人工假顶下向高分段胶结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其创新点在于预构筑高强度人工假顶防护结构并增加分段高度,使用中深孔爆破回采,确保安全高效回采。这其中,人工假顶防护结构是实现急倾斜破碎矿体安全高效回采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着“人工假顶下向高分段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成功应用。考虑到地下矿岩特性、地质条件及地下矿山施工过程中的复杂与不确定性等因素,应对人工假顶结构承载强度设计及构筑方法进行探讨,并进行稳定性分析,本文就此展开深入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设计出主梁承载以及吊筋悬吊承载两种人工假顶承载方案,并从施工难易程度及矿山实际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吊筋悬吊承载人工假顶方案。(2)给出了人工假顶分别在充填体或冒落矿岩荷载作用下荷载计算方法,并推导出人工假顶所受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分析得出薄“板”力学模型适用于人工假顶失稳机理计算,且根据“软支弱板”结构可知,人工假顶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破坏形式是弯曲拉伸破坏。(3)完成了不同分段人工假顶在自重和上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设计、配筋设计及锚索承载力设计;推导出入工假顶造价函数,研究出不同厚度下人工假顶的合理配筋率;进行了详细的人工假顶施工设计与工艺流程设计。(4)运用ANSYS软件完成了人工假顶结构稳定性分析,得出金属网在提高人工假顶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验证人工假顶设计厚度分别为0.8m与0.4m,合理配筋率对应分别为0.33%与0.325%时,人工假顶能保证稳定可靠承载。(5)通过人工假顶的现场施工,得出了人工假顶施工经验;且人工假顶成功应用于矿房回采试验中,矿山多回收矿石近3000t,创良好经济效益,人工假顶试验获得成功。
李锦峰,谢贤平,章能胜,叶巍巍[4](2012)在《受控循环通风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我国地下矿山开采过程中已经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通风问题进行了分析,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受控循环通风进行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试验研究和现场实践研究几个阶段取得的成果,从受控循环通风的可行性、循环模型、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论为:受控循环通风是一项在合理控制下安全、实现方式简单、经济效益明显的通风应用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通风困难区域的应用研究。
杜雪鹏[5](2012)在《采场内块石充填料运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可谓居功至伟,然而在持续开采地下资源、为工业提供原料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石,需排放至地表。一方面需征地筑坝,侵占土地与农田,堵塞河道、破坏水系,污染土地;另一方面,因植被破坏,影响生态和景观。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矿山块石充填技术可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并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充填时采场内块石运动、堆积等原因导致块石胶结充填体的自立性和整体支撑性不能满足安全作业要求,因此需迫切深入研究采场内块石运动规律等基础机理,力求最大限度降低充填料离析,提高充填体强度,改善整体支撑性能。本文以采场内块石运动规律实验研究为题,在碰撞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采场内充填块石运动机理模型,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验证该模型,同时对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具体展开的研究内容如下:一、本文从碰撞力学角度建立了采场内块石运动机理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初步考察了不同物理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如块石粒径、溜井角度、采场规模和含水率等。建立室内物理模型,利用相似原理进行采场块石二维堆积实验模拟,根据一元方差分析理论,来评价离析。二、研究发现块石抛角与块石充填体离析度近似为指数函数关系;块石充填料的最大粒径值下降,离析度小幅度下降;采场规模越大,块石充填体的离析度越大;块石充填料中的水分可降低块石充填体离析度。三、根据研究结果,并与实验现场情况进行结合,找出一种适用于矿山生产的块石充填方式,验证该理论的可行性。
李锦峰[6](2012)在《南温河钨矿井下区域受控循环通风与监测监控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如对污水净化后可以循环利用一样,对矿山井下污风进行有控制的循环再利用,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特别是对于井下通风能耗需求日趋严峻的矿山,如何有效降低其通风能耗,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潜力。随着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的日趋深入,与其伴随的监测监控系统不断完善与投入使用,特别是对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其瓦斯浓度接近于零,为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能对井下有害物进行有效净化,就可以充分发挥其系统优越性。本文的研究是以《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南温河钨矿井下复杂通风系统优化研究》课题为基础而展开的,目的是通过对区域受控循环通风技术应用于矿山通风系统优化前进行一些理论研究,分析其安全性、可控性及所带来的经济意义,针对研究对象(南温河钨矿)的特殊性,主要进行了循环风的可控性及可用性论证、循环区域的合理选择、循环方式的合理布置、高压喷雾降尘系统的应用、循环区域有效降温、循环参数合理匹配、循环区监测监控系统目标实现、循环通风系统节能效果等的论证研究,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深入研究:1、通过对我国地下矿山开采过程中已经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通风问题进行了分析,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受控循环通风进行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试验研究和现场实践研究几个阶段取得的成果,从受控循环通风的可行性、循环模型、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论为:受控循环通风是一项在合理控制下安全、实现方式简单、经济效益明显的通风应用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通风困难区域的应用研究。2、通过对比常规通风研究受控循环通风系统进风流、回采工作面回风流及回风道中粉尘浓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为:循环系统风流稳定后,循环区域的粉尘浓度与新鲜风量值、回采工作面的产尘量、新鲜风流中粉尘的浓度、降尘效率和循环系数等因素有关,优化研究各项参数关系对充分发挥受控循环通风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提出采用高压喷雾降尘技术对循环区进行降尘处理的技术研究,通过应用MATLAB软件绘制出降尘效率曲线分析认为:喷嘴迎风向下45°布置、喷嘴直径1.Omm、喷水水压7.5MPa、喷嘴间距0.5m可以使粉尘粒径为5μm以下的降尘率达到90%,这可以满足循环系统的降尘要求。该技术的有效应用还有利于改善井下工作面热环境。3、对区域受控循环通风系统采用合理的监测监控手段将有利于循环风的安全高效运行,本文依托于南温河钨矿已经进行了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就区域受控循环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目标展开了研究,为其具体实现提供了指导。4、本文就南温河钨矿一采选厂1232m中段南翼通风能力不足、有效风量率低、局扇布局混乱、无轨设备运行影响、局部高温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采用受控循环通风进行优化改造的构想,在合理优化选择受控循环通风区域大小、循环风道、循环通风新鲜风量、循环率、循环风量、净化效率等参数的基础上,得出采用受控循环通风系统,在系统有效进风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循环工作面风量增加为84.66m3/s,这大于常规通风时的需风量74.56m3/s,说明采用受控循环通风系统,其风量值可以满足矿山生产。5、通过对循环区通风总阻力、循环风机风量、循环风机风压、循环风机轴功率的需求计算,最终对南温河钨矿循环区选用一台K40-6-No.15风机进行循环通风,对比采用传统的通风系统时,将用风地点的风量由49.45m3/s增加到84.66m3/s所耗功率是原来系统的5.021倍,而采用受控循环通风系统时,所耗功率只是原来的1.845倍,相比一个生产能力为30万吨每年的区域而言,降低功率消耗对全矿通风系统而言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杨建[7](2012)在《锡矿山残矿资源安全回收专项论证及开采技术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锡矿山经过百余年来的开采,特别是前期受采矿技术的局限,导致残留大量的锑矿资源不能及时回收,并形成了大量采空区。采空区的存在使残矿回采环境恶化,矿柱易发生变形破坏,严重时可能导致大面积冒落、地表塌陷和突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加速消耗,导致易于开采的优质资源日渐枯竭,为维持矿山企业稳定生产,除加大深部和外围勘探力度,增加保有储量外,还应加大残矿资源回收力度。为此,本文针对湖南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怎样安全、经济、高效的回采残矿资源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锡矿山残矿资源开采技术条件的分析和开采范围内大量采空区的实地勘查,针对采空区的稳定性,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分析原理,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危险性分级。(2)由于模糊评判原理自身的局限性,分析结果不一定非常可靠,因此,为了佐证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客观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和4“空区群部分地段顶板拉应力值超过极限抗拉强度,处于临界状态,其余空区均相对安全。(3)为了安全、高效、科学的回采锡矿山残矿资源,设计残矿回收方案,根据残矿资源技术分类和技术条件,运用模糊数学(Fuzzy)和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理论,在建立综合评判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4种备选开采模式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指标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开采方案的因素,并将其转换成隶属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客观的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向量,进而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得出备选开采模式方案的优越度,从而确定开采方案最优。(4)为了选取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在矿岩与充填体力学参数的基础上,运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残矿资源回采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基于采场极限暴露面积,利用MIDAS模拟不同采场的结构参数、不同回采模式下的采场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综合分析模拟结果,最终确定最优方案。(5)对最优采矿方案进行单体设计和优化,包括采准切割工程的巷道布置、采矿设备选型与配套;采场充填技术(包括接顶技术、泄滤水技术等);采矿方法经济效益分析;安全回收措施等。
谢盛青[8](2011)在《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渐耗竭,许多露天矿山正在或即将转入地下开采。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面临许多重大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以实现露天开采平稳地过渡到地下开采,使矿山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持稳定。本文针对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案设计等综合手段,对矿山露天转地下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露天转地下岩石力学参数进行试验并进行工程折减,得出了满足数值模拟计算需要的工程岩体力学参数,为安全隔离层厚度的确定、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基础资料。(2)利用综合公式法及数值分析法,确定露天坑坑底标高+5m以上矿体留设为永久隔离层。(3)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地下采用王家山竖井开拓系统方案,并对矿井防排水、通风等影响露天转地下顺利进行的主要系统进行了设计,估算出整个开拓系统投资为37758.94万元。(4)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确定地下开采选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该方法具有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能力大、矿石损失、贫化率低等优点,且能较好的保护露天坑、地表主要构筑物,如选厂、公路、废石场等,能够较好的保证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通过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带来的特殊技术问题。研究成果不仅为依托矿山稳产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了重要保障,而且可为类似矿山提供有益的借鉴。
钟杨俊[9](2010)在《青菜冲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改造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针对《贵州开磷通风系统仿真及调控技术》科研课题开展的。为获得通风系统优化所必须的基础性资料,在对青菜冲矿通风系统全面阻力测定和风机性能测定的基础上,创建青菜冲矿通风仿真系统、模拟优化通风方案,达到了该矿通风系统改造的预期目标,获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现场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有效解决了青菜冲矿井下漏风、风流短路、作业面风量不足等难题,达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矿井通风管理的理念,为矿井生产管理特别是为主要运输巷道风流控制技术研究的现场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靠、方便、快捷的决策手段,为通风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春德[10](2010)在《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岩巷道支护,历来是矿山巷道工程的难题,尤其是当地下矿山进入到深部开采后,在复杂地质环境和高应力条件作用耦合作用下,巷道围岩易出现剪胀、大变形流变和遇水膨胀等复合型破坏,表现为断面世量收缩、片帮、冒落和严重底鼓等多种破坏形式,围岩破坏严重,难于有效支护,对矿山安全高效全产造成重大威胁。鉴于此,本文以深部发生复合型破坏的高应力软岩巷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其所处的高应力环境、特殊的岩性条件以及围岩体层状构造等多个角度进行测试分析和研究,以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和办法。经过大量的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并结合巷道长期变形监测的结果,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发生破坏原因与破坏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深部软岩巷道底鼓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揭示出深部软岩巷道受多因素影响,地压显现剧烈,两帮移近和底鼓变形均比较明显,并且变形具有较强的时间效应特征。针对红页岩在高应力下的大变形和白云岩岩层富含地下水对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测量矿区原岩应力造成的困难,对八十年代从瑞典进口的LUT三轴地应力测试仪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难题,准确地测出了整个矿区的地应力场分布及变化规律,为支护方案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准确的真实地应力场边界条件。采用先进的进口力学实验仪器和自行研制的高精度数字式岩石膨胀仪对典型复合型破坏的红页岩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室物理力学特性测试研究,包括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分析、自然状态强度和变形规律、水理特性及蠕变特性等方面,从岩性的角度找出发生复合型破坏的原因和机理。在实测的原岩应力场和矿岩力学参数情况下,综合考虑红页岩的层理构造特征,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深部软岩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和位移分布进行了的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揭示了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对后面的支护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课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实验室与现场测试等方式,揭示在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该类巷道的地压与变形活动规律、围岩松动圈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失稳变形机理。并研制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应力大变形岩体的波浪式协调变形吸能锚杆,在现场实施中获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根据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规律,运用复合型破坏向单一型破坏转化的技术,将复杂的多因素复合型破坏问题逐一简化,并通过大规模的现场工业性试验和巷道稳定性长期动态监测进行支护方案的验证和优化,为高应力与复杂环境下深部软岩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经济、可靠的支护方法。
二、开磷高溜井改造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磷高溜井改造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溜井堵塞率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金山店铁矿主溜井工程概况 |
1.1 主溜井结构参数 |
1.2 矿石物理性质 |
2 溜井放矿相似试验 |
2.1 溜井堵塞概率评价指标 |
2.2 溜井放矿相似试验平台的构建 |
2.3 溜井放矿相似试验及结果 |
3 溜井堵塞率BPNN预测模型的构建 |
3.1 输入层与输出层的选取 |
3.2 隐层层数与隐层节点数的确定 |
3.3 BPNN预测模型的训练 |
3.4 BPNN预测模型的检验 |
4 结语 |
(2)地下金属矿山上行开采技术与围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0 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上行开采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上行开采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上行开采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金属矿上行开采采矿方法研究 |
2.1 前言 |
2.2 矿山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
2.2.1 矿山地质 |
2.2.2 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
2.3 采矿方法选择原则与思路 |
2.4 上行开采采矿方法设计与研究 |
2.4.1 同在原岩中布置出矿底部结构的房柱式中深孔充填采矿法 |
2.4.2 垂直深孔嗣后充填无间柱连续采矿法 |
2.4.3 无间柱阶梯式连续回采分层充填采矿法 |
2.4.4 房柱式垂直深孔侧向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金属矿上行开采主要系统设计与研究 |
3.1 前言 |
3.2 上行开采开拓方案设计 |
3.2.1 箕斗主井+罐笼副井+采区斜坡道开拓系统 |
3.2.2 罐笼主井+罐笼副井+采区斜坡道开拓系统 |
3.2.3 箕斗主井+斜坡道+专用进风井开拓系统 |
3.2.4 开拓方案比选 |
3.2.5 上行开采与下行开采开拓方案比较 |
3.3 上行开采通风系统设计 |
3.3.1 通风方式 |
3.3.2 通风系统 |
3.3.3 风量计算 |
3.3.4 上行开采与下行开采矿井通风阻力比较 |
3.4 井下排水 |
3.4.1 矿井涌水量 |
3.4.2 排水系统 |
3.4.3 上行开采与下行开采排水效果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金属矿床上行开采力学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
4.1 地下矿床开采力学机理研究 |
4.1.1 下行开采顶板变形破坏力学机理研究 |
4.1.2 上行开采顶板变形破坏力学机理研究 |
4.2 数值模拟基础 |
4.2.1 模拟矿岩参数的选取 |
4.2.2 模拟方案的确定 |
4.3 不同回采顺序阶段内回采模拟及结果分析 |
4.3.1 模型的建立及初始平衡 |
4.3.2 开采过程应力分布及规律分析 |
4.3.3 开采过程位移分布及规律分析 |
4.4 阶段开采顺序模拟及结果分析 |
4.4.1 模型建立及初始平衡 |
4.4.2 应力分布及规律分析 |
4.4.3 位移分布及规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3)中厚急倾斜破碎矿体开采人工假顶结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厚急倾斜破碎矿体开采研究现状 |
1.2.2 人工假顶结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假顶方案研究 |
2.1 人工假顶承载原理与设计思路 |
2.1.1 人工假顶承载原理 |
2.1.2 人工假顶设计思路 |
2.2 人工假顶承载方案设计 |
2.2.1 主梁承载方案 |
2.2.2 吊筋悬吊承载方案 |
2.3 人工假顶方案分析与比较 |
2.3.1 主梁承载方案分析 |
2.3.2 吊筋悬吊承载方案分析 |
2.3.3 人工假顶方案比较与选择 |
2.4 吊筋悬吊承载方案难点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工假顶结构强度与构筑研究 |
3.1 人工假顶受力分析 |
3.1.1 人工假顶自重及冒落矿岩载荷分析 |
3.1.2 人工假顶自重及充填体载荷分析 |
3.2 人工假顶失稳机理分析 |
3.2.1 简支“梁”力学模型分析 |
3.2.2 薄“板”力学模型分析 |
3.2.3 人工假顶软支弱板结构 |
3.3 人工假顶强度设计 |
3.3.1 人工假顶最大弯矩计算 |
3.3.2 人工假顶最大弯矩M_(max)分析 |
3.3.3 人工假顶最大压应力分析与计算 |
3.3.4 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 |
3.4 人工假顶经济配筋率研究 |
3.4.1 配筋率计算 |
3.4.2 人工假顶单筋截面经济配筋率设计研究 |
3.5 人工假顶厚度与配筋优化研究 |
3.5.1 1080分段人工假顶厚度与配筋计算 |
3.5.2 造价函数Pe关于h和δ关系曲线描述 |
3.5.3 1100分段人工假顶厚度与配筋计算 |
3.5.4 锚索、锚杆承载设计 |
3.6 人工假顶构筑方法研究与施工设计 |
3.6.1 人工假顶配筋与构筑设计 |
3.6.2 人工假顶施工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工假顶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拟的目的与方法 |
4.2 有限单元法基本计算原理 |
4.3 有限单元法计算软ANSYS简介 |
4.4 数值计算模型、基本参数和计算内容 |
4.4.1 基本假定 |
4.4.2 参数选定及建立计算模型 |
4.4.3 计算结果 |
4.5 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论 |
4.5.1 计算结果分析 |
4.5.2 分析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工假顶现场施工与应用 |
5.1 现场施工条件与布置 |
5.2 人工假顶现场施工 |
5.2.1 巷道平场、排水及两帮浮石处理施工 |
5.2.2 预留碎矿垫层和铺设隔水塑料施工 |
5.2.3 锚索和锚杆施工 |
5.2.4 钢筋加工与吊筋挂接施工 |
5.2.5 钢筋网铺设与绑扎施工 |
5.2.6 混凝土浇筑施工 |
5.3 人工假顶施工总结与应用 |
5.3.1 人工假顶施工工序总结 |
5.3.2 人工假顶施工作业总结 |
5.3.3 人工假顶应用与效果 |
5.4 人工假顶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受控循环通风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状况及其评述 |
1.1 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综述 |
1.2 我国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相关论述及经验介绍引入阶段 |
1.2.2 国内相关实验研究分析 |
1.2.3 国内相关技术论证 |
1.2.4 国内现场试验及应用 |
1.3 国外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状况 |
1.3.1 英国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 |
1.3.2 美国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 |
1.3.3 南非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 |
1.3.4 加拿大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 |
1.3.5 澳大利亚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 |
2 结 论 |
(5)采场内块石充填料运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课题背景与来源 |
1.2.1 课题研究背景 |
1.2.2 课题来源 |
1.3 采场块石充填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块石充填技术概况 |
1.3.2 国内块石充填技术概况 |
1.3.3 离散元模拟技术概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块石充填技术 |
2.1 块石充填特点 |
2.2 集料与料浆制备 |
2.2.1 块石充填料特性 |
2.2.2 块石充填料制备 |
2.3 块石充填方法 |
2.3.1 干石充填 |
2.3.2 块石砂浆胶结重力混合充填 |
2.3.3 块石似膏体胶结充填 |
2.3.4 块石水泥浆胶结充填 |
2.4 充填料混合 |
2.5 充填料输送 |
2.5.1 井下块石充填转运系统设计原则 |
2.5.2 块石料输送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充填块石运动的数学物理模型 |
3.1 充填块石运动模型 |
3.2 块石颗粒运动规律研究 |
3.2.1 块石运动过程 |
3.2.2 块石颗粒碰撞运动分析 |
3.2.3 溜井抛投过程块石颗粒运动分析 |
3.2.4 坡面运动过程中块石颗粒运动分析 |
3.3 料浆对块石颗粒运动规律的影响 |
3.3.1 块石充填料中水的存在形式 |
3.3.2 含水量对块石运动规律的影响 |
3.4 基于理论模型的离析分析 |
3.4.1 块石最大粒径对块石颗粒离析程度的影响 |
3.4.2 充填井角度对块石颗粒离析程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充填块石运动模拟研究 |
4.1 块石二维堆积试验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 |
4.2 实验方法设计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块石充填相似模拟 |
4.2.3 实验方案与模型设计 |
4.3 实验结果 |
4.3.1 初始均值ε测定 |
4.3.2 A组实验 |
4.3.3 B组实验 |
4.3.4 C组实验 |
4.4 实验分析 |
4.4.1 实验照片 |
4.4.2 块石最大粒径对离析度的影响 |
4.4.3 充填井倾角对离析度的影响 |
4.4.4 采场规模对离析度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低离析度块石充填工业试验 |
5.1 工程概况 |
5.1.1 交通位置 |
5.1.2 矿山生产状况 |
5.1.3 现有采矿方法简介 |
5.1.4 现有充填系统简介 |
5.1.5 充填存在的问题 |
5.2 废石来源与用量计算 |
5.2.1 废石充填材料来源 |
5.2.2 充填材料用量计算 |
5.3 废石充填方法与系统设计 |
5.3.1 废石胶结充填采矿方法 |
5.3.2 废石系统设计 |
5.4 废石充填使用与效果评价 |
5.4.1 废石胶结充填成本分析 |
5.4.2 废石充填应用效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6)南温河钨矿井下区域受控循环通风与监测监控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状况及其评述 |
1.2.1 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综述 |
1.2.2 我国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状况 |
1.2.3 国外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状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途径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途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受控循环通风理论分析 |
2.1 区域受控循环通风概述 |
2.1.1 矿井区域受控循环风 |
2.1.2 区域受控循环通风的可行性论证 |
2.1.3 井下循环风的控制与利用分析 |
2.2 井下空气质量安全标准 |
2.3 受控循环通风过程分析 |
2.3.1 闭路循环通风过程分析 |
2.3.2 掺有外界新风的循环通风过程分析 |
2.4 受控循环通风方式与通风特征 |
2.4.1 一般循环通风系统的通风特性简述 |
2.4.2 半循环通风系统的通风特性 |
2.4.3 循环通风系统风机的布置方式及其通风特性 |
2.5 循环系统对全矿通风系统的影响分析 |
2.5.1 对主扇工况的影响 |
2.5.2 对同级分风区内外其它用风点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受控循环通风应用分析 |
3.1 受控循环通风系统高压喷雾防尘系统设计分析 |
3.1.1 粉尘的危害 |
3.1.2 粉尘的综合防治技术 |
3.1.3 影响喷降尘效果的因素分析 |
3.1.4 受控循环通风系统高压喷雾降尘系统研究 |
3.2 区域受控循环通风系统降温分析 |
3.2.1 提高风速降温技术 |
3.2.2 井下热源分析 |
3.2.3 井下降温循环风量计算 |
3.2.4 高压喷雾用水对循环风降温分析 |
3.3 受控循环风应用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
3.3.1 受控循环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
3.3.2 受控循环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要求 |
3.4 受控循环风应用导风板减少循环漏风 |
3.4.1 导风板的引风原理 |
3.4.2 导风板设计 |
3.5 受控循环通风节能原理 |
3.6 金属矿山受控循环通风风量计算 |
3.6.1 循环风量确定的基本原则 |
3.6.2 循环风量的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温河钨矿井下区域受控循环通风与监测监控系统优化设计实例 |
4.1 南温河钨矿现有开采系统概况 |
4.1.1 矿山企业情况简介 |
4.1.2 矿区情况简介 |
4.1.3 矿山生产现状描述 |
4.1.4 现有井下通风系统状况 |
4.1.5 矿井通风系统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
4.2 区域受控循环通风工程设计 |
4.2.1 循环区域大小的合理选择 |
4.2.2 循环风道的选择 |
4.2.3 循环通风系统参数的确定 |
4.2.4 循环风机的选择 |
4.2.5 循环系统高压喷雾装置的选择设计及降温能力分析 |
4.2.6 循环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目标 |
4.3 受控循环通风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
4.4 循环风引起的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
4.4.1 循环风系统引起的安全问题 |
4.4.2 循环风预防措施 |
4.4.3 循环风管理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B (南温河钨矿井下通风系统现场实测数据) |
(7)锡矿山残矿资源安全回收专项论证及开采技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残矿回收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残矿回收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残矿回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第2章 残矿资源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
2.1 矿山地质概况 |
2.1.1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
2.1.2 矿区气候条件 |
2.1.3 矿区工作制度和劳动组织形式 |
2.2 矿山地质及构造特征 |
2.2.1 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 |
2.2.2 地层 |
2.2.3 矿物成份 |
2.2.4 矿床的构造特征 |
2.2.5 工程地质条件 |
2.2.6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矿山开采现状 |
2.3.1 开采概况 |
2.3.2 采矿方法及评价 |
2.4 矿山地压活动情况 |
2.5 采空区现状及影响范围分析 |
2.6 残矿资源分布及开采技术条件分类 |
2.6.1 残矿资源分布 |
2.6.2 残矿资源分类统计 |
第3章 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判 |
3.1 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危险度分级 |
3.1.1 影响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地质因素及指数 |
3.1.2 影响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开采技术条件因素及指数 |
3.1.3 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状态的综合指数 |
3.1.4 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危险度等级划分 |
3.1.5 锡矿山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危险度等级确定 |
3.2 锡矿山空区群稳定性模糊评判 |
3.2.1 模糊评判方法 |
3.2.2 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地质因素及指数 |
3.2.3 隶属函数确定 |
3.2.4 锡矿山采空区稳定性模糊评判 |
3.3 空区稳定性数值分析 |
3.3.1 空区模型 |
3.3.2 矿区数值计算模型 |
3.3.3 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 |
3.3.4 力学属性赋值 |
3.3.5 模型边界条件 |
3.3.6 荷载及计算方式 |
3.3.7 采空区稳定性数值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残矿回收方案设计 |
4.1 残矿资源回收前空区处理措施 |
4.2 残矿资源技术分类 |
4.3 残矿开采技术条件 |
4.4 残矿回收方案初选 |
4.4.1 人工混凝土矿柱替代法 |
4.4.2 房柱嗣后充填法 |
4.4.3 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 |
4.4.4 分段矿房嗣后充填法 |
4.5 矿壁回收方案优化选择 |
4.5.1 采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2 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 |
4.5.3 采矿方法模糊综合选择 |
4.6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
4.6.1 采场极限暴露面积 |
4.6.2 空区极限暴露面积与跨度确定 |
4.6.3 采场结构参数确定 |
4.7 采矿方法方案设计 |
4.7.1 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 |
4.7.2 人工混凝土矿柱替代法 |
4.8 残矿回收安全措施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露天转地下开采研究现状 |
1.2.1 露天转地下隔离层确定 |
1.2.2 露天转地下开采阶段的开拓系统 |
1.2.3 露天转地下开采方法 |
1.2.4 露天转地下开采特点 |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矿山概况 |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状况 |
2.2 矿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与构造 |
2.2.2 矿体空间位置 |
2.2.3 矿体规模与产状及品位 |
2.2.4 矿石自然类型 |
2.3 开采现状 |
2.3.1 露天开采现状 |
2.3.2 选矿生产现状 |
2.3.3 尾矿设施 |
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2.4.1 水文地质条件 |
2.4.2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
2.4.3 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 |
第三章 岩石力学试验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加工 |
3.3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3.3.1 抗拉强度试验(劈裂法) |
3.3.2 单轴岩石变形试验 |
3.4 黄麦岭岩石试样物理力学性质汇总 |
3.5 岩体工程力学参数折算 |
3.5.1 岩体工程力学参数折算方法 |
3.5.2 关于弹性模量折减 |
3.5.3 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求解 |
3.5.4 黄麦岭磷矿岩体力学参数折算 |
第四章 露天转地下安全隔离层厚度 |
4.1 安全隔离层厚度的理论分析 |
4.1.1 厚跨比法 |
4.1.2 荷载传递交汇线法 |
4.1.3 结构力学方法 |
4.1.4 空场长宽比方法 |
4.1.5 普氏地压力计算方法 |
4.2 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 |
4.2.1 一定跨度不同采空区高度的数值计算 |
4.2.2 不同跨度采空区顶板不同安全厚度数值计算 |
4.3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露天转地下矿床开拓方案 |
5.1 露天转地下生产能力确定 |
5.1.1 开采顺序 |
5.1.2 矿山工作制度 |
5.1.3 生产能力确定 |
5.1.4 矿山服务年限 |
5.2 阶段高度 |
5.3 地表错动界线确定 |
5.4 开拓方案选择 |
5.4.1 开拓方案初选 |
5.4.2 开拓系统优选 |
5.5 开拓方案 |
5.5.1 开拓系统 |
5.5.2 主要井巷工程 |
5.5.3 有关建议 |
5.5.4 基建井巷工程量 |
5.5.5 矿山正常生产同时工作面数 |
5.6 露天转地下安全过渡时间安排 |
5.7 矿井防排水 |
5.7.1 首采区矿井涌水量计算 |
5.7.2 井下防水措施 |
5.7.3 井下排水方案 |
5.7.4 井下排水设施 |
5.7.5 后期井下排水 |
5.8 通风系统 |
5.8.1 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 |
5.8.2 通风工作制度及通风时间 |
5.8.3 矿井风量和负压计算 |
5.8.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5.8.5 风机选型的原则与依据 |
5.8.6 设备选择 |
5.9 投资概算 |
5.10 小结 |
第六章 地下采矿方法方案选择与设计 |
6.1 采矿方法初选 |
6.2 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择 |
6.2.1 分段空场分段出矿和爆力运搬法嗣后充填采矿方法标准方案 |
6.2.2 分段空场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 |
6.2.3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
6.2.4 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则 |
6.3 厚大矿体采矿方法 |
6.4 综合经济指标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及建议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青菜冲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改造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目标 |
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理论研究 |
2.1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研究理论 |
2.1.1 矿井通风系统阻力研究 |
2.1.2 测定平差优化理论 |
2.1.3 矿井通风系统风量调节研究 |
2.1.4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研究 |
2.2 矿井通风系统具有的特点 |
2.2.1 矿井通风系统的复杂性 |
2.2.2 矿井通系统的开放性 |
2.2.3 矿井通系统的非稳定性 |
2.2.4 矿井通系统的动态性 |
2.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改造研究的意义 |
第三章 青菜冲矿生产现状及通风系统测定 |
3.1 青菜冲矿生产现状综述 |
3.1.1 矿区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3.1.2 矿区地质 |
3.1.3 矿床开拓 |
3.1.4 提升运输系统 |
3.2 通风系统测定 |
3.2.1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
3.2.2 矿井通风系统的现场调查及测定 |
3.2.3 测定仪器 |
3.2.4 测点的确定原则、布置及方法 |
3.2.5 测定结果 |
3.2.6 通风系统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优选 |
4.1 优化改造设计的基础依据 |
4.2 优化改造设计原则 |
4.3 优化改造设计所需资料 |
4.3.1 设备参数 |
4.3.2 井巷断面结构 |
4.4 优化方案优选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
4.4.1 各种优化方案的列举 |
4.4.2 各种优化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 |
4.4.3 优化方案技术可行性分析 |
4.4.4 优化方案经济可行性分析 |
4.5 全矿总风量优化计算 |
4.5.1 回采作业面风量计算 |
4.5.2 备用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
4.5.3 采切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
4.5.4 开拓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
4.5.5 卸矿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
4.5.6 井下独立通风的硐室工作点需风量计算 |
4.5.7 青菜冲矿所需总风量确定 |
4.5.8 青菜冲矿所需总风量校核 |
4.5.9 青菜冲矿总进风量分配及阻力计算 |
4.5.10 专用通风井筒(南、北风井)断面积优化计算 |
4.5.11 矿井自然风压的计算及分析 |
4.6 优化方案的网络解算 |
4.6.1 程序功能要求 |
4.6.2 优化方案的解算说明 |
4.6.3 网络解算原始数据录入 |
4.6.4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分析 |
4.6.5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网络解算结果分析 |
4.6.6 全矿通风设备选择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段通风网络优化调控 |
5.1 多中段生产通风网络调节 |
5.2 采场通风 |
5.3 900 主平硐风流阻隔措施 |
5.3.1 自动风门系统工作原理 |
5.3.2 自动风门系统的特点 |
5.3.3 自动风门系统的组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10)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岩的定义及分类 |
1.2.2 软岩巷道的特征及难支护的原因 |
1.2.3 软岩巷道支护理论与支护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开磷矿区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深部软岩巷道破坏情况现场调查与分析 |
2.1 地质条件与巷道破坏现场调查 |
2.1.1 马路坪矿段基本情况概述 |
2.1.2 马路坪矿段软岩巷道破坏情况现场调查 |
2.1.3 马路坪矿段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2.2 马路坪矿段巷道变形破坏的主客观因素 |
2.2.1 客观因素造成的巷道变形破坏特点 |
2.2.2 主观因素造成的巷道变形破坏特点 |
2.3 马路坪矿段深部巷道底鼓的原因和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部矿区原岩应力场分布规律的测试研究 |
3.1 地应力测量对深部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意义 |
3.2 地应力理论及发展概述 |
3.2.1 地应力理论的发展 |
3.2.2 影响地应力的主要因素和测量基本原则 |
3.2.3 世界各国地应力测量的研究进展 |
3.2.4 地应力测量在矿山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
3.3 地应力测量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
3.3.1 地应力测量方法的分类与比较 |
3.3.2 测量方法的初步确定 |
3.3.3 孔壁应变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
3.3.4 开磷集团洋水矿区地应力测量存在的问题 |
3.3.5 对地应力测量设备的技术改造 |
3.3.6 自制三轴LUT应变计探头 |
3.4 矿区原岩应力场的现场测试 |
3.4.1 洋水矿区简况 |
3.4.2 地应力测点的选择 |
3.4.3 原岩应力现场测量过程及步骤 |
3.4.4 岩芯筒弹性参数测定与计算 |
3.5 三维地应力测量结果与分析 |
3.5.1 专用三维地应力计算程序 |
3.5.2 地应力的计算结果 |
3.5.3 矿区主应力的赤平投影图 |
3.5.4 矿区原岩应力应力场分布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高应力软岩(红页岩)工程力学属性的测试研究 |
4.1 红页岩的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分析 |
4.1.1 页岩的分类 |
4.1.2 红页岩的微观结构描述 |
4.2 红页岩各向异性力学性质测试研究 |
4.2.1 测试的仪器和设备 |
4.2.2 现场取样及试样制备 |
4.2.3 测试内容与测试过程 |
4.2.4 各向异性红页岩试件的测试结果 |
4.3 红页岩水理力学特性的测试研究 |
4.3.1 红页岩吸水性的测试研究 |
4.3.2 浸水时间(或吸水率)对红页岩强度的影响研究 |
4.3.3 红页岩遇水膨胀性试验研究 |
4.3.4 红页岩遇水耐崩解性测试研究 |
4.4 红页岩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方法的选择 |
4.4.2 试验过程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红页岩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的力学分析 |
5.1 马路坪矿深部高应力软岩试验巷道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1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
5.1.2 离散元法的基本方程 |
5.1.3 数值模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
5.1.4 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
5.2 新开挖软岩巷道变形规律的现场测试研究 |
5.2.1 巷道断面收敛位移监测方案 |
5.2.2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松动圈分布特性的测试研究 |
6.1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概念 |
6.2 基于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的软岩巷道支护分析 |
6.2.1 巷道支护载荷分析 |
6.2.2 限制剪胀变形对控制围岩松动圈的作用分析 |
6.2.3 巷道支护对象分析 |
6.3 巷道围岩松动圈分布特性的测试研究 |
6.3.1 围岩松动圈测定对巷道支护设计的作用 |
6.3.2 围岩松动圈测试的仪器设备 |
6.3.3 围岩松动圈的现场测试 |
6.3.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7.1 软岩巷道支护的基本原理 |
7.1.1 软岩巷道深部围岩力学形态变化 |
7.1.2 软岩巷道支护的总体思路 |
7.2 红页岩巷道支护对井下水的治理措施 |
7.3 层状底板挠曲褶皱性底鼓控制措施 |
7.3.1 层状岩体底鼓的控制方法 |
7.3.2 层状岩体底鼓的控制方法有效性研究 |
7.4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研究 |
7.4.1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的主要原则和途径 |
7.4.2 最佳支护时间和最佳支护时段的确定 |
7.4.3 支护关键部位耦合支护理论 |
7.5 加固帮、角控制围岩变形破坏技术研究 |
7.5.1 加固帮、角对控制围岩变形破坏的作用 |
7.5.2 巷道围岩帮、角加固的方法 |
7.6 适用于高应力大变形岩体的协调变形吸能锚杆的研制 |
7.6.1 理想高应力大变形岩体支护锚杆的设计思路 |
7.6.2 波浪式协调变形吸能锚杆的设计研发 |
7.6.3 锚杆的弯曲吸能段波形参数的确定方法 |
7.6.4 新型锚杆的加工制作 |
7.6.5 波浪式协调变形吸能锚杆的安装过程 |
7.7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工业性试验及效果检验 |
8.1 现有支护方式评价 |
8.2 新支护方案的设计 |
8.2.1 新支护方案设计的依据 |
8.2.2 新支护方案的设计 |
8.3 支护参数的选取 |
8.3.1 支护组件在支护体系中的作用 |
8.3.2 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 |
8.3.3 混凝土喷层参数的选择 |
8.3.4 护网参数的选择 |
8.3.5 光面爆破参数选择 |
8.4 支护工业性试验 |
8.4.1 工业性试验方案布置 |
8.4.2 效果检验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四、开磷高溜井改造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溜井堵塞率预测[J]. 刘永涛,刘艳章,邹晓甜,陈小强,潘世华,吴恩桥,张奎,张丙涛,叶义成.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7(04)
- [2]地下金属矿山上行开采技术与围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 郭子源. 中南大学, 2013(05)
- [3]中厚急倾斜破碎矿体开采人工假顶结构研究与应用[D]. 范文录. 中南大学, 2013(05)
- [4]受控循环通风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J]. 李锦峰,谢贤平,章能胜,叶巍巍. 云南冶金, 2012(06)
- [5]采场内块石充填料运动机理研究[D]. 杜雪鹏. 中南大学, 2012(02)
- [6]南温河钨矿井下区域受控循环通风与监测监控系统优化研究[D]. 李锦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3)
- [7]锡矿山残矿资源安全回收专项论证及开采技术方案研究[D]. 杨建. 中南大学, 2012(02)
- [8]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D]. 谢盛青. 中南大学, 2011(01)
- [9]青菜冲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改造的应用研究[D]. 钟杨俊.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3)
- [10]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 马春德. 中南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