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冰技术三态热泵机组空调运行经济性评价方法

蓄冰技术三态热泵机组空调运行经济性评价方法

一、三工况热泵机组利用冰蓄冷技术进行空调运行的经济性评价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房贤仕[1](2020)在《东北严寒地区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的不断攀升、化石燃料价格上涨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建筑节能呼声日紧。利用自然能源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是降低对常规能源依赖,实现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自然能源有能流密度低、间断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需要结合蓄能手段才能实现连续、稳定供能,研究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对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一种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针对装置的保冷问题提出了保冷层经济厚度的计算方法,使用MATLAB软件对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四个地区的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保冷经济厚度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保冷经济厚度随冷价增大而增大,随蓄冰装置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给定装置直径为2m时,同时保存到6月,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的最佳保冷厚度分别为11cm、10.6cm、11.2cm、11.7cm,冷损失分别为1.089GJ、1.0548GJ、1.1253GJ、1.1675GJ。为不同地区保冷经济厚度提出了一个快速确定的方法。通过对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合理简化,建立了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方程进行了离散与求解,通过对装置内部及表面的传热方程进行微元积分,得到了相变储能模块内部及表面传热方程的离散方程,对边界微元进行分析,得到了换热流体能量方程的离散方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相变储能模块内部温度场进行计算求解。得到沈阳地区10天、30天、60天、90天的蓄冰半径。为装置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用FLUENT软件建立了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制冰与蓄冰模型,给出了模拟的边界条件、合理的网格划分。通过使用MATLAB软件对测试得到的室外气象参数进行数据拟合,使用FLUENT软件中用户自定义(UDF)把拟合得到的气象参数输入到边界条件中,更加准确的得到模拟数据。改变进口尺寸、进口风速、空气流道尺寸得到这三种因素对制冰过程的影响;改变空气流道尺寸得到对蓄冰过程的影响。并结合试验进行进一步对比验证,通过测试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内温度的变化得到实验数据,均方根误差为0.48K。最后对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结构优化与节能潜力进行分析。使用静态经济回收期的计算方法,得到回收周期为5年时,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高度为1.21m,考虑到蓄冰与使用过程的损失,可以得到每年1.82×106KJ-1.77×106KJ的冷量。在环保效益方面,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也有很好的表现。对于火力发电,1KW·h的电,就需要消耗0.4kg标煤,同时产生0.272kg碳粉尘、0.997kg二氧化碳、0.03kg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可以利用自然冷源来制冰,减少用电制冰,从而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污染。结合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软件中典型年逐时参数(气温极高),给出了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在东北严寒地区的适用性。

梁烁[2](2019)在《商业建筑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蓄冷空调技术,具有对国家电网“移峰填谷”的重大作用,且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蓄冷空调系统初投资高,系统相对复杂,后期管理难度大,大型商业建筑是否应当采用蓄冷空调系统,如何针对项目情况,合理的进行经济技术可研分析,如何抓住设计、管理及运行环节的要点及关键,避免出现系统运行问题,就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评价与设计流程为研究课题,首先,介绍了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蓄冷空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常见的各类蓄冷形式,如盘管冰蓄冷技术、封装冰蓄冷技术、水蓄冷技术进行讨论和比较。其次,本文分析了蓄冷空调系统的评价体系类型与方法。主要分为能效指标、经济指标与规模指标三大类。其中经济指标判断方法又分为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再次,本文对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流程与全过程目标管理进行了论述。从负荷计算、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到运行过程的目标管理均进行了探讨。以此对实际项目应用中前期设计作为参考。最后,本文以山东临沂万象汇商业建筑为实例,对其做了全面的经济分析与电力分析。对项目做两种不同的空调系统方案,一为传统空调系统,二为冰蓄冷空调系统。结合临沂地区峰谷电价政策,从系统的初投资费用、以一年为单位的周期运行费用、以15年为单位的系统全生命周期动态费用等方面对此项目的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静态经济指标、动态经济指标、电力指标三方面的对比结果。

钱雨宁[3](2019)在《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空调系统运行及经济性研究》文中指出土壤源热泵系统和冰蓄冷系统都是当今能源政策鼓励的技术,且均有其优势和不足,土壤源热泵这一技术可进行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但不能利用峰谷电价差,国内外对这一系统进行了较多研究;而冰蓄冷系统能够利用峰谷电价差却不能供热,将两者相互结合,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本课题以北京市某科研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冷热源采用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设计及模拟计算,并对比常规电制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和冰蓄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分析联合系统的能耗和经济性。首先,采用以EnergyPlus为计算核心的HY-EP软件计算了建筑物的全年动态负荷,得到全年逐时负荷、逐月累积冷热负荷及全年累积冷热负荷,为系统的方案设计、能耗分析等提供依据。其次,对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建立了三种冰蓄冷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联合系统图,并以其中的有基载的主机上游串联冰蓄冷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的联合系统为例,进行联合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然后,在EnergyPlus软件中建立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的计算模型,并将设计计算的结果及控制策略等信息在计算模型中进行设置,再进行联合系统的模拟计算,并输出房间温度、冷水供水温度、蓄冰系统出水温度、冷却塔出水温度等计算结果,以查验模拟计算结果。最后,在HY-EP软件中建立了两个对比系统,分别为常规的电制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和冰蓄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将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与这两个系统进行能耗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的空调和供热系统能耗之和比2个对比模型均低,同时运行费用也是最低的;采用一次投资回收静态年限法对上述三个模型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价,相比常规电制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4.1年,回收年限合适。

张全壹[4](2019)在《基于数据驱动的地铁站冰蓄冷空调节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冰蓄冷技术对电网具有“调峰填谷”的作用,且在经济性方面优于常规制冷技术,在空调及冷藏等系统应用广泛。目前冰蓄冷空调运行存在历史经验主导控制的不足,故系统的运行优化理论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理念,首先根据客流历史数据,分析客流预测模型参数;结合客流预测值等数据开展公共区冷负荷模拟研究。针对系统运行目标和工程约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优化得出冰蓄冷逐时控制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非换乘站及工作日的地铁站短时历史客流数据特征,基于数据驱动的辨识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支持向量机(SVM)及组合(ARIMA-SVM)的预测模型参数,建立客流预测模型。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各客流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场景。其次,基于公共区热负荷物理模型,采用参数计算方法对热负荷影响因素开展定性、定量分析,计算出地铁站公共区热负荷及空调系统逐时冷负荷需求,结合目标地铁站冰蓄冷空调系统工艺,分析了系统能源、功率、经济、环境模型。最后,针对空调冷负荷需求,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方法,结合系统目标及工程约束,采用多目标差分蝙蝠算法(DEBA),实现冰蓄冷空调系统逐时运行方式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费用最优解可为用户节省8%的运行费用,减少20.9%的能源损耗,能源损失率最优解可为用户节省2.5%的运行费用,减少33.2%的能源损耗。

刘春强[5](2018)在《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人类社会的两大难题仍然是一次能源的使用与环境的日趋恶化,在国家提倡地热能的利用与鼓励使用低谷时期电力达到“移峰填谷”作用的政策下,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应时而生,不仅极大的缓解了国家电力负荷高峰期,同时也对我国减少一次能源的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证了土壤源热泵系统与冰蓄冷空调技术二者耦合的必要性,并选取了上海市某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做了详细的设计,并分析了耦合系统的节能效益与经济性。本文首先利用Energy Plus模拟软件对建筑物进行能耗模拟,输出全年逐时冷热负荷的情况,并计算出月累计冷热负荷、年累计冷热负荷、夏季典型空调设计日100%、75%、50%、25%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冷负荷,为系统方案的确定、能耗分析、运行策略的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根据模拟出来的负荷特性,对该办公楼使用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作出了详细的设计,包括主要设备的型号和详细的设计参数、地埋管换热器部分的设计等,并阐述了耦合系统的控制策略,介绍了耦合系统的工作流程与系统配置。对耦合系统地下土壤热平衡部分进行了详尽的计算与分析,将多余的热量用来制备生活热水,计算热平衡率为7.63%,并且利用Matlab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耦合系统运行15年后孔壁的温度、热泵机组进口的温度变化,得出热泵运行15年内地下钻孔的孔壁温度、热泵的进出口温度都有提高,但是即使在夏季最不利的情况下,热泵的进水温度仍然不超过29℃,因此热泵机组可以满足在15年内始终保持高效率运行;最后分析了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的节能效益,并计算出耦合系统的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利用寿命周期成本和初投资回收年限两种经济性评价方法,分别与单纯的土壤源热泵系统、冰蓄冷空调技术与城市热网联合系统进行比较,得出了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优势。

张晓明,刘春强[6](2017)在《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联合运行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沈阳某实际工程夏季为冰蓄冷空调技术与传统空调的联合,冬季由城市热网进行供暖。通过De ST-c软件对之进行全年逐时冷热负荷模拟,针对负荷的特性,分析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与冰蓄冷技术联合运行的可行性,并从运行策略和经济性分别进行比较,认为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与冰蓄冷技术联合运行系统在可行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具有显着的优势,是一种很好联合运行的模式。

韩同超[7](2016)在《地埋管地源热泵耦合冰蓄冷空调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目前,能源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调系统在建筑行业中耗能所占比重一直较大,成为节能降耗的重点。冰蓄冷系统在夜间的电力低谷期,利用“谷值”优惠电费,将冷量蓄存,节省电费。地源热泵系统则可利用地热能,同时兼顾冬季采暖与夏季供冷。如果将冰蓄冷系统与地源热泵两者结合起来,在冬季,由热泵机组供暖;在夏季,热泵联合冰蓄冷空调系统共同运行,在夜间利用制冷机组制冰的同时,白天又可以规避用电高峰,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选取青岛地区某一项目的耦合系统作为案例,来分析地源热泵与冰蓄冷系统相结合的特点与能耗变化,分析其优势,并对该系统的经济性进行评价。首先,运用动态负荷模拟软件计算该建筑物全年逐时空调冷热负荷,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逐月累积的冷热负荷和全年累积冷热负荷。根据软件分析得出夏季典型设计日逐时冷负荷、75%设计日逐时冷负荷和50%设计日逐时冷负荷,利用土壤热物性实验,确定土壤的导热系数、容积比热和初始温度。通过以上工作,为后续办公楼空调系统选型、模型建立过程中参数的设置、地埋管长度的确定提供依据。然后以适合该系统的选型方案及控制策略为基础,建立了该耦合系统的TRNSYS仿真平台,分析热泵机组蒸发器、冷凝器供、回水温度及热泵机组COP、地下埋管的平均地温、排热量等。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温度范围相吻合,说明本文所建模型是正确、可行的。优化耦合系统模型,通过优化前后数据对比得出加装辅助冷却装置可有效改善土壤换热不平衡问题,热泵性能得到有效提高,系统可常年稳定运行。最后通过对该耦合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进行合理测算,得出地源热泵联合冰蓄冷的复合式空调系统与常规地源热泵系统相比不仅环保节能,而且有着相对较低的初投资和较小的运行成本。

庞素坤[8](2014)在《空调冷热源节能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峻。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索取,节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路线。此外,制冷技术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节约空调用制冷系统的运行成本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传统的空调用制冷系统存在多方面的节能潜力,近年来该行业不断有节能新技术的运用。本文结合空调水系统的缺点,总结前人的经验,着重从节省空调用制冷系统成本和节省能耗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了节省空调运行经济成本,本文研究了冰蓄冷技术。利用城市的“峰谷分价”政策,以冰蓄冷代替传统的空调用制冷系统,可以大幅度节约空调用制冷系统的运行成本。但是,冰蓄冷系统并不能实现节能目标,为了进一步达到节能目标,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冬季以地埋管获取地下热能,节约冬季供热能耗。夏季以地埋管获得的冷能作为热泵(冷水机组)的冷却能源,运用谷价电能制冷,以提高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从而达到节约空调蓄冷系统能耗的目标。因此,本文从经济和节能两个角度出发,对传统空调用制冷系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形成了地源热泵-冰蓄冷联合冷热源系统。结合实际的中央空调系统工程,阐述了工程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的控制策略,分析了工程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式能源系统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节能角度,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按本文设计思想设计的空调冷热源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节能效益,更可以获得客观的经济效益。

马勇[9](2013)在《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测评与能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地源热泵技术发展,住建部示范项目不断建设完成,其节能效果也成为建设单位、政府以及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论文在地源热泵能效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地源热泵系统在设计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地源热泵系统在武汉地区的应用效果和节能、经济、环境效益进行了研究。从地源热泵系统测评着手,详细介绍了能效测评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并总结了效益评估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各系统能效的检测结果,并从热力完善度角度分析了机组性能,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的系统能效比的计算方法;同时利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对热泵系统的节能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论文结合地源热泵系统的测试工作,讨论了各测试仪器的安装、使用方法及测试误差,结合现场的测试经验,给出地源热泵能效测试要点;并根据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频发性较高的故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故障诊断及排除故障的方法。论文利用地源热泵实验平台,设置多组实验方案,研究埋管管径、单双U、流速等因素对系统能效的影响,同时结合工程案例,对“大流量小温差”、“地下土壤热失衡”现象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及建议。论文通过对多个地源热泵系统实际工程进行能效及效益分析,得出地源热泵系统在武汉地区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张国辉[10](2012)在《地源热泵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系统和热水系统所占的比例接近60%,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并且传统的采暖制冷系统在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而,我们必须探索新的采暖制冷系统。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通过充分利用地热能提供建筑的采暖制冷,可大大节省运行费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建筑能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武汉地区为例,对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考察与评价,从经济角度评价目前武汉地区地源热泵技术现状,围绕初投资费用与分析、能耗分析和经济性评价三方面内容分析目前地源热泵系统技术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为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参考依据。首先,论文综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从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分类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选取武汉地区的地源热泵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研究。就在该地区较为普遍使用的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展开详细研究。其次,论文提出了地源热泵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从经济效益评价和环境效益评价两个方而进行分析,其中经济评价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从而形成了地源热泵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论文以典型案例分析为基础,进行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分析。实地调研武汉地区8个项目地源热泵系统技术经济数据,分析地源热泵系统相对于传统采暖制冷系统增加成本,计算各个项目的总投资、建筑而积、单方造价、投资差额、投资增加百分比等参数,得到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地源热泵系统的单方初投资相对于传统的采暖制冷系统增加大约50%的费用,体现了地源热泵系统初期一次性投资市开对很高的特点。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对武汉地区8个案例项目进行能耗计算和经济性评价,分析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地源热泵系统经济性优于传统采暖制冷系统及地源热泵系统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等结论。

二、三工况热泵机组利用冰蓄冷技术进行空调运行的经济性评价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工况热泵机组利用冰蓄冷技术进行空调运行的经济性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严寒地区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冰蓄冷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1.2.2 跨季洁自然冰蓄冷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相变储能问题求解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装置保冷层厚度计算
    2.1 保冷层厚度的计算
        2.1.1 冷价与保冷厚度的关系
        2.1.2 不同地区保冷经济厚度的分析
        2.1.3 不同蓄冷时间与保冷经济厚度之间的关系
    2.2 本章小结
3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简化数学模型及求解分析
    3.1 相变传热的数值模拟软件
        3.1.1 MATLAB软件
        3.1.2 FLUENT软件
    3.2 装置传热过程分析
        3.2.1 相变传热求解方法
        3.2.2 装置模型简化
        3.2.3 制冰数学模型
        3.2.4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3.2.5 对流换热系数
    3.3 装置传热过程求解
        3.3.1 离散方程的建立
        3.3.2 离散方程的求解
    3.4 本章小结
4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模型建立
    4.2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模拟条件
        4.2.1 模拟边界条件
        4.2.2 模拟初始条件
    4.3 求解模型建立
        4.3.1 网格划分
        4.3.2 网格方案
        4.3.3 模型求解
        4.3.4 参数设置
    4.4 制冰过程的模拟分析
        4.4.1 制冰过程模拟工况
        4.4.2 制冰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4.4.3 进口尺寸对制冰过程的影响分析
        4.4.4 空气流道尺寸对制冰过程的影响分析
    4.5 蓄冰过程的模拟分析
        4.5.1 蓄冰过程模拟工况
        4.5.2 蓄冰过程的模拟结果分析
        4.5.3 空气流道对蓄冰过程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实验台建立及实验结果分析
    5.1 实验设备及材料
        5.1.1 蓄冰装置装置组成部分
        5.1.2 实验测试设备
    5.2 相变材料的灌装
    5.3 保冷材料的添加
    5.4 测点的布置
    5.5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实验结果分析
        5.5.1 制冰过程结果分析
        5.5.2 蓄冰过程结果分析
    5.6 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5.6.1 制冰过程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5.6.2 蓄冰过程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结构优化及应用潜力分析
    6.1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结构优化分析
        6.1.1 结构优化方案
        6.1.2 结构优化模拟结果
    6.2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应用潜力分析
        6.2.1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节能经济性性分析
        6.2.2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环保效益分析
        6.2.3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适用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商业建筑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蓄冷空调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3 蓄冷空调系统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2 蓄冷空调原理与常见蓄冷技术分析
    2.1 蓄冷空调技术基本原理
    2.2 常见蓄冷技术
        2.2.1 盘管冰蓄冷技术
        2.2.2 封装冰蓄冷技术
        2.2.3 水蓄冷技术
3 蓄冷空调系统评价体系
    3.1 能效指标
    3.2 蓄冷规模指标
    3.3 经济性指标
        3.3.1 静态分析法
        3.3.2 动态分析法
    3.4 本章小结
4 蓄冷空调设计与全过程目标管理
    4.1 负荷计算
    4.2 方案设计
    4.3 主要设备选型
        4.3.1 双工况主机
        4.3.2 乙二醇水泵
        4.3.3 蓄冰体
        4.3.4 换热器
    4.4 编制运行方案
        4.4.1 按基础依据分类
        4.4.2 按主机运行模式分类
        4.4.3 编制运行方案
    4.5 蓄冷空调系统全过程目标管理与控制
5 山东临沂万象汇冰蓄冷系统工程应用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各类蓄冷系统概览及选用
    5.3 供电收费情况
    5.4 项目的冷负荷及其日变化曲线
    5.5 采用冰蓄冷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5.5.1 可行性分析
        5.5.2 常规制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5.5.3 冰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5.5.4 两种空调系统对比分析
    5.6 蓄冷空调的适用条件
        5.6.1 间歇性负荷需求
        5.6.2 峰谷电价
        5.6.3 其他影响因素
    5.7 耗电数值分析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空调系统运行及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建筑物全年动态负荷计算
    2.1 动态负荷计算软件简介
        2.1.1 EnergyPlus软件简介
        2.1.2 HY-EP软件简介
    2.2 建筑概况及负荷计算参数
        2.2.1 建筑概况
        2.2.2 室外计算参数
        2.2.3 室内计算参数
        2.2.4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2.2.5 作息设置
    2.3 动态负荷计算
        2.3.1 计算模型
        2.3.2 全年动态负荷计算结果
    2.4 累积冷热负荷计算
    2.5 夏季设计日负荷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系统设计
    3.1 地源热泵系统概述
        3.1.1 地源热泵系统分类
        3.1.2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适用条件
        3.1.3 选用的土壤源热泵系统
    3.2 冰蓄冷系统概述
        3.2.1 冰蓄冷系统分类
        3.2.2 冰蓄冷系统的适用条件
        3.2.3 选用的冰蓄冷系统
    3.3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的联合系统及系统图
        3.3.1 三工况冷热水机组
        3.3.2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系统图
    3.4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的设计
        3.4.1 设计日逐时冷负荷
        3.4.2 设计日蓄冷系统负荷分配计算
        3.4.3 主机制冷量、蓄冷装置、基载机计算
        3.4.4 主机制热量、地埋管设备计算
        3.4.5 水泵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系统模拟计算
    4.1 联合系统模拟模型的建立
        4.1.1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4.1.2 模拟框架图的建立
        4.1.3 三工况主机及基载机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4.1.4 冷却塔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4.1.5 换热器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4.1.6 蓄冰槽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4.1.7 地埋管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4.1.8 水泵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4.1.9 系统环路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4.1.10 空调末端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4.2 控制策略的设置
        4.2.1 时间计划表的设置
        4.2.2 出口温度的设置
    4.3 输出参数的设置
    4.4 模型计算
    4.5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4.5.1 能耗计算结果
        4.5.2 各系统水温控制计算结果及分析
        4.5.3 房间温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5.1 常规电制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
        5.1.1 模型建立
        5.1.2 计算结果统计
    5.2 冰蓄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
        5.2.1 模型建立
        5.2.2 计算结果统计
    5.3 联合系统的能耗分析
    5.4 联合系统的经济分析
        5.4.1 初投资对比
        5.4.2 投资回收期计算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数据驱动的地铁站冰蓄冷空调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冰蓄冷空调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重点问题总结
    1.4 研究内容
2 数据驱动的客流预测算法研究
    2.1 短时客流预测算法介绍
        2.1.1 ARIMA
        2.1.2 SVM
        2.1.3 ARIMA-SVM
    2.2 数据预处理
        2.2.1 客流数据平稳性处理
        2.2.2 模型参数确定
    2.3 客流数据预测与应用
        2.3.1 预测准备
        2.3.2 预测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地铁站公共区冷负荷模型研究
    3.1 STLF方法
        3.1.1 STLF方法分类
        3.1.2 STLF选择
    3.2 地铁站公共区冷负荷模型建立
        3.2.1 动态负荷模型
        3.2.2 静态负荷模型
    3.3 公共区热负荷计算数据
        3.3.1 地铁车站负荷计算
        3.3.2 公共区热负荷探究
        3.3.3 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3.4 本章小结
4 地铁站冰蓄冷空调系统模型研究
    4.1 冰蓄冷空调系统原理介绍
        4.1.1 冰蓄冷空调系统组成
        4.1.2 冰蓄冷空调控制理念
        4.1.3 冰蓄冷系统运行方式
    4.2 系统运行模型
        4.2.1 能源模型
        4.2.2 功率模型
        4.2.3 经济模型
        4.2.4 环境模型
    4.3 目标地铁站冰蓄冷系统
    4.4 本章小结
5 数据驱动的冰蓄冷空调优化研究
    5.1 群智能算法优化多目标模型
        5.1.1 多目标优化模型表述
        5.1.2 优化算法选择
        5.1.3 差分蝙蝠算法
        5.1.4 约束条件数学化
    5.2 冰蓄冷空调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5.2.1 系统多目标建立
        5.2.2 DEBA优化
        5.2.3 目标地铁站冰蓄冷空调运行方式优化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5)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地源热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冰蓄冷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土壤源热泵系统
    2.1 土壤源热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1.1 土壤源热泵的组成
        2.1.2 土壤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2.2 土壤源热泵地下埋管的埋设
    2.3 土壤源热泵的特点
        2.3.1 土壤源热泵的优点:
        2.3.2 土壤源热泵的缺点:
    2.4 土壤源热泵与其他形式热泵的比较
        2.4.1 土壤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的比较
        2.4.2 土壤源热泵与水源热泵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冰蓄冷空调技术
    3.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3.1.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组成
        3.1.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原理
    3.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分类
        3.2.1 静态型蓄冰
        3.2.2 动态型蓄冰
    3.3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及特点
        3.3.1 冰蓄冷空调系统工作模式
        3.3.2 冰蓄冷空调的特点
    3.4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流程配置
        3.4.1 蓄冰设备与制冷主机并联
        3.4.2 蓄冰设备与制冷主机串联
    3.5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
        3.5.1 全冷量蓄冷策略
        3.5.2 部分冷量蓄冷策略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nergy Plus对上海市某办公楼进行负荷能耗模拟
    4.1 建筑能耗模拟的发展
        4.1.1 建筑能耗模拟的意义
        4.1.2 建筑能耗模拟的发展
    4.2 建筑能耗分析的方法
        4.2.1 静态能耗分析法
        4.2.2 动态能耗分析法
    4.3 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的介绍
        4.3.1 Energy Plus软件的研发背景
        4.3.2 Energy Plus软件的特点
    4.4 建立模型以及输出负荷计算结果
        4.4.1 建筑概况
        4.4.2 室外参数设定
        4.4.3 室内参数设定
        4.4.4 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
        4.4.5 办公楼逐时负荷
        4.4.6 夏季典型设计日冷负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
    5.1 耦合系统的工作流程
        5.1.1 耦合系统夏季工作流程
        5.1.2 耦合系统冬季工作流程
    5.2 耦合系统的优点
    5.3 耦合系统的设计
        5.3.1 典型设计日空调冷负荷的确定
        5.3.2 蓄冰装置形式的确定
        5.3.3 耦合系统工作流程配置及特点
        5.3.4 耦合系统机组设备的选型
        5.3.5 耦合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的确定
    5.4 地下土壤热平衡的计算
        5.4.1 热平衡的计算
        5.4.2 Matlab数值模拟地下土壤温度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耦合系统的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
    6.1 耦合系统节能性分析
        6.1.1 耦合系统与单纯地土壤源热泵系统能耗比较
        6.1.2 耦合系统与冰蓄冷空调技术与城市热网联合能耗比较
    6.2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经济性分析
        6.2.1 初投资比较
        6.2.2 运行费用比较
    6.3 耦合系统的经济评价
        6.3.1 寿命周期成本
        6.3.2 初投资回收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联合运行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联合系统的工作流程
    1.1 夏季供冷系统流程
    1.2 冬季供热系统流程
2 实际工程及新方案
    2.1 工程运行概况
    2.2 新方案
        2.2.1 冬季采暖方案
        2.2.2 夏季制冷方案
3 两种方案的对比
    3.1 运行策略对比
    3.2 经济性对比
        3.2.1 初投资比较
        3.2.2 运行费用的比较
4 结语

(7)地埋管地源热泵耦合冰蓄冷空调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2.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2.1.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
        2.1.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2.1.3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2.2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2.2.1 辅助冷却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2.2.2 辅助加热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2.3 本章小结
3. 流态冰蓄冷空调系统
    3.1 流态冰蓄冷概述
        3.1.1 流态冰蓄冷原理及其特点
        3.1.2 流态冰蓄冷分类
    3.2 流态冰蓄冷系统与常规冰蓄冷技术对比
    3.3 流态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
        3.3.1 全量蓄冷
        3.3.2 部分蓄冷
        3.3.3 分时蓄冷
        3.3.4 地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时的运行策略
    3.4 流态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流程配置
    3.5 流态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
        3.5.1 主机优先控制策略
        3.5.2 融冰优先控制策略
        3.5.3 系统优化控制策略
        3.5.4 地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时的控制策略
    3.6 本章小结
4. 建筑物冷热负荷模拟及土壤热物性分析
    4.1 建筑物动态负荷模拟
        4.1.1 建筑物概况
        4.1.2 模拟参数设置
        4.1.3 负荷模拟系统建立
        4.1.4 模拟结果分析
        4.1.5 夏季典型设计日负荷
    4.2. 土壤热物性实验与参数分析
        4.2.1 实验目的
        4.2.2 测试原理
        4.2.3 测试系统与热响应步骤
        4.2.4 测试数据及分析
        4.2.5 实验结论
    4.3 本章小结
5. 耦合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5.1 冰蓄冷—土壤源热泵空调方案
        5.1.1 方案背景
        5.1.2 系统主机配置
        5.1.3 基于负荷动态模拟的系统运行策略
    5.2 基于TRNSYS软件建立冰蓄冷—土壤源热泵系统模型
        5.2.1 TRNSYS软件介绍
        5.2.2 模块的组成
        5.2.3 热泵制冷量、制热量及功率基础数据
        5.2.4 模块的连接
        5.2.5 模型控制策略
        5.2.6 实验验证及模拟数据分析
        5.2.7 耦合系统优化
    5.3 该耦合空调系统与常规地源热泵系统经济性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空调冷热源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发展现状
        1.2.1 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发展
        1.2.2 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国外的应用发展
    1.3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地源热泵在国内的应用发展
        1.3.2 地源热泵在国外的应用发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2.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概述
        2.1.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构成
        2.1.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主要优点
        2.1.3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条件
        2.1.4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原则
    2.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
        2.2.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
        2.2.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
        2.2.3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
    2.3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流程配置
        2.3.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并联流程
        2.3.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串联流程
    2.4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备选择
    2.5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容量的确定
        2.5.1 冷水机组容量的确定
        2.5.2 蓄冰装置容量的确定
    2.6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评价
        2.6.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效益
        2.6.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评价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3.1 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概述
        3.1.1 热泵的工作原理
        3.1.2 地埋管地源热泵的简介
        3.1.3 地埋管地源热泵的运行
    3.2 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
        3.2.1 建筑物冷热负荷及冬夏季地下换热量的计算
        3.2.2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3.3 地源热泵空调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3.3.1 地源热泵空调的节能控制
        3.3.2 地源热泵空调的变频调速
    3.4 工程分析
        3.4.1 工程概况
        3.4.2 负荷设计参数及室内外设计参数
        3.4.3 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3.4.4 方案设计
        3.4.5 地埋管热泵空调系统工艺流程
        3.4.6 地源热泵系统年运行费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埋管地源热泵-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分析
    4.1 GCHP-IS 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及优点
        4.1.1 夏季供冷时系统流程
        4.1.2 冬季采暖时系统流程
        4.1.3 GCHP-IS 空调系统的优点
    4.2 GCHP-IS 空调系统的应用前景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埋管地源热泵-冰蓄冷系统工程评价
    5.1 天津金达大厦的工程背景
        5.1.1 该项目的工程概况
        5.1.2 设计参数
        5.1.3 热源的选择
    5.2 中央空调实施方案
        5.2.1 设计负荷的确定
        5.2.2 具体方案介绍
    5.3 自动控制方案
        5.3.1 技术要求
        5.3.2 监控系统
    5.4 经济效益分析
        5.4.1 各项投资表
        5.4.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5.4.4 节能减排分析
    5.5 技术经济性分析
        5.5.1 经济参数
        5.5.2 分析比较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测评与能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空调节能的迫切性
        1.1.2 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路线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测试的依据与方法
    2.1 地源热泵系统相关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2.1.1 热泵机组性能指标---性能系数
        2.1.2 典型季节热泵系统能效比
        2.1.3 输送设备效率
        2.1.4 水系统输送能效比
    2.2 能效测试
        2.2.1 测试流程
        2.2.2 测试内容
        2.2.3 测试条件
        2.2.4 测试方法
    2.3 能效测试的误差来源及仪器准确度
        2.3.1 能效测试的误差来源
        2.3.2 测试仪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武汉地区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测评
    3.1 武汉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
        3.1.1 武汉地区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情况
        3.1.2 武汉地区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
    3.2 地源热泵系统项目概况
    3.3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分析
        3.3.1 室内外热湿环境
        3.3.2 输送设备效率
        3.3.3 水系统输送能效比
        3.3.4 热泵系统能效分析
        3.3.5 机组性能指标-热力学完善度
        3.3.6 部分负荷下的系统能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益分析
    4.1. 节能效益
        4.1.1 建筑全年累计冷热负荷
        4.1.2 系统年耗能量
        4.1.3 节能量及节能率
    4.2 环境效益
        4.2.1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4.2.2 环境效益分析
    4.3 经济效益
        4.3.1 单位投资增量
        4.3.2 项目费效比
        4.3.3 静态投资回收期
    4.4 典型案例---某新建生产科研综合楼地源热泵系统测评报告
        4.4.1 热泵系统性能检测
        4.4.2 热泵系统能效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测试及故障诊断
    5.1 测试仪器选择及测试误差
        5.1.1 温度测试原理及测试误差
        5.1.2 流量测试原理及测试误差
        5.1.3 功率测试原理及测试误差
    5.2 测试仪器的安装
        5.2.1 温度测试仪器安装
        5.2.2 流量测试仪器安装
        5.2.3 功率测试仪器安装
    5.3 故障诊断
        5.3.1 仪表故障
        5.3.2 系统缺水
        5.3.3 过滤器堵塞
        5.3.4 地源侧与用户侧串水
        5.3.5 管道气堵
        5.3.6 机组旁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影响系统能效的因素分析
    6.1 影响系统能效的因素
    6.2 地源热泵系统试验平台概述及试验方案
        6.2.1 地源热泵系统试验平台概述
        6.2.2 地源热泵系统试验方案
    6.3 试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6.3.1 数据处理方法
        6.3.2 管径、管路类型试验
        6.3.3 流速试验
        6.3.4 水泵控制试验
        6.3.5 地源侧供回水温度试验
    6.4 冷热源系统用户侧对系统能效的影响—大温差小流量
    6.5 典型工程案例——地下土壤热失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附录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地源热泵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分析
    2.1 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
    2.2 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
    2.3 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第3章 地源热泵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
    3.1 财务评价方法
        3.1.1 静态投资回收期
        3.1.2 动态投资回收期
        3.1.3 净现值
        3.1.4 内部收益率
    3.2 社会效益评价
    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调研与项目初投资分析
    4.1 案例调研
        4.1.1 样本案例1---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服务中心
        4.1.2 样本案例2---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实验楼
        4.1.3 样本案例3---湖北移动3G实验中心大楼
        4.1.4 样本案例4---湖北省地调院科研大楼
        4.1.5 样本案例5---百步亭花园世博园
        4.1.6 样本案例6---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汉口客服生产中心
        4.1.7 样本案例7---清江花园小区
        4.1.8 样本案例8---武汉火车站
    4.2 比较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分析与评价
    5.1 能耗计算
    5.2 运行费用分析
    5.3 经济性评价
        5.3.1 静态投资回收期
        5.3.2 动态投资回收期
        5.3.3 净现值
        5.3.4 内部收益率
    5.4 存在问题与措施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项目

四、三工况热泵机组利用冰蓄冷技术进行空调运行的经济性评价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严寒地区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研究[D]. 房贤仕. 沈阳建筑大学, 2020
  • [2]商业建筑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研究[D]. 梁烁.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3]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空调系统运行及经济性研究[D]. 钱雨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数据驱动的地铁站冰蓄冷空调节能优化研究[D]. 张全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耦合系统的研究[D]. 刘春强.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
  • [6]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与冰蓄冷空调技术联合运行的可行性研究[J]. 张晓明,刘春强. 节能, 2017(03)
  • [7]地埋管地源热泵耦合冰蓄冷空调系统研究[D]. 韩同超. 辽宁科技大学, 2016(03)
  • [8]空调冷热源节能设计研究[D]. 庞素坤. 燕山大学, 2014(05)
  • [9]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测评与能效影响因素的研究[D]. 马勇.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5)
  • [10]地源热泵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地区为例[D]. 张国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蓄冰技术三态热泵机组空调运行经济性评价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