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移植肾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唐娜[1](2018)在《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对早期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移植肾的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特征,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出能早期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新指标。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69例,根据移植肾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参照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专家组建议,按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值将患者分为四组:肾功能正常组21例(e GFR≥90ml/min.1.73㎡)、肾功能轻度下降组25例(60≤e GFR<90ml/min.1.73㎡)、肾功能中度下降组19例(30≤e GFR<60ml/min.1.73㎡)及肾功能重度下降组4例(15≤e GFR<30ml/min.1.73㎡)。对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结合频谱多普勒测量入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及弓形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超声造影技术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皮质、髓质的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峰值减半时间(Peak halving time,PHT)、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研究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的血流灌注特点,对比分析两者的所有定量参数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组间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肾功能正常组彩色多普勒参数相比,.轻度下降组的彩色多普勒各级动脉血流参数无统计学差异。中度下降组仅入肾动脉RI及段间动脉RI升高,重度下降组各级动脉PSV、EDV均降低,各级动脉RI均升高。2.与肾功能正常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比较,轻度下降组的皮质PI-A、AUC-A下降,中度下降组的皮质PI-A、AUC-A及髓质PI-B、AUC-B均下降,重度下降组的皮质RT-A、PT-A及髓质RT-B、PT-B延长,皮质PI-A、AUC-A及髓质PI-B、AUC-B下降。3..相关性分析显示:超声造影的皮质PI-A、AUC-A、髓质AUC-B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高于彩色多普勒中入肾RI、段间RI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论:利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能够比多普勒超声更早发现CAN,超声造影可以比彩色多普勒更好的反映移植肾的血流灌注异常,为临床早期诊断CAN提供了无创、无肝肾毒性的新方法。
匡诗亮[2](2018)在《尿激酶联合LifePort对缺血DCD供肾肾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不同灌注方式作用下缺血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血流面积比(BFAR)及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叶间动脉搏动指数(PI)、叶间动脉平均流速(Vmean)、叶间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尿激酶联合LifePort在改善缺血DCD供肾肾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方面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并通过比较尿激酶联合LifePort组(试验组)和LifePort组(对照组)受者术后1个月内不同时间点的24小时尿量、血清肌酐值和DGF发生率,分析两组间缺血供肾肾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表现与两组间受者肾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9月-2018年01月之间完成的DCD中选用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供体。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每例供者的两个肾脏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尿激酶联合LifePort灌注,对照组仅使用LifePort进行单纯的机械灌注。两组均预设灌注压力为35mmHg,总灌注时间为5h。将灌注结束的肾脏进行进一步修整,试验组使用100ml低温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Hypertoni citrate adenine solution,HCA)进行冲洗,用以清除残余的尿激酶,对照组使用等量HCA液在同等压力下进行灌注。同样采用随机化原则,将处理完成后的供肾分别进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手术,术后予以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他克莫司胶囊+甲泼尼龙片三联抗排斥治疗,其余分别予以抗感染、护肝护胃、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术后1月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定期观察每个受者移植肾的血流面积比(BFAR)、叶间动脉血流频谱相关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mean)、舒张末期流速(EDV)),来评价两组移植肾的早期血流动力学情况。于术后1月内定期观察不同时间点每例受者的24小时尿量及血清肌酐值,分别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的DGF发生率,用以评价两组移植肾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月内两组间移植肾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同时期比较,试验组移植肾BFAR均值要高于对照组移植肾BFAR均值,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14天同时期比较,试验组移植肾叶间动脉RI均值要低于对照组移植肾叶间动脉RI均值,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第28天同时期相比,对照组移植肾叶间动脉RI均值接近试验组移植肾叶间动脉RI均值,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14天同时期比较,试验组移植肾叶间动脉PI均值要低于对照组移植肾叶间动脉PI均值,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第28天同时期相比,对照组移植肾叶间动脉PI均值接近对照组移植肾叶间动脉PI均值相近,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14天同时期比较,试验组移植肾叶间动脉Vmean均值要高于对照组移植肾叶间动脉Vmean均值,两组间的差异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第28天同时期相比,对照组移植肾叶间动脉Vmean均值接近试验组移植肾叶间动脉Vmean均值,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14天同时期比较,试验组移植肾叶间动脉EDV均值要高于对照组移植肾叶间动脉EDV均值,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第28天同时期相比,对照组移植肾叶间动脉EDV均值接近试验组移植肾叶间动脉EDV均值,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内两组间受者肾功能指标的比较:术后1月内同时期试验组受者24小时尿量均值要高于对照组受者同期24小时尿量均值,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内同时期的试验组受者血清肌酐值均值要低于同期对照组受者血血清肌酐值均值,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发生DGF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缺血DCD供肾肾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方面,尿激酶联合LifePort灌注较单纯的LifePort机械灌注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肾脏移植术后1月内,血流动力学较好的尿激酶联合LifePort灌注组受者与LifePort组受者相比较,前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亦更佳。
胡紫月[3](2013)在《功能性超声成像技术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及其类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是在前期移植肾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方法学、肾功能稳定组及慢性移植物肾病血流灌注参数值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样本量,运用ROC曲线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诊断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准确性以及对其不同病理类型的应用价值,并分别获得这些检查方法中有意义参数指标和评价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及其两种病理类型的敏感度、特异度,使临床对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及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表现和一些新的参考指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方法】1、选取我院术后随访的移植肾患者119例,对每一位患者分别进行彩色频谱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ROC曲线分析各项参数评价慢性排斥反应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获得最佳参考临界值。2、根据最新Banff2009移植肾病理分类方案,结合本院穿刺病理结果将整个慢性排斥反应组患者分为两组:即T细胞介导型慢排组(TCMR组)、抗体介导型慢排组(AMR组),探讨彩色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应用ROC曲线获得有意义参数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临界值。【结果】1、慢排组与移植肾稳定组各参数比较:慢排组CDEI血流分级为0~4级,频谱多普勒参数RI、PI增高(P<0.05);3D-CPA血流分级为0~5级,三维血管容积参数VI、FI、VFI均减低、MG增高(P<0.05),而V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参数皮、髓质的RT、TTP、mTT均延长(P<0.05)。2、慢排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频谱多普勒RI比PI更大,三维血管容积参数VI、FI、VFI比MG、V更大(P<0.05),超声造影参数RTc较其它造影参数更大(P<0.05),且RTc曲线下面积大于VI、FI、VFI、RI(P<0.05)。3、最有意义参数中,当RTc=7.87s、VI=36.77%、FI=46.51%、VFI=23.18%、RI=0.62时诊断移植肾慢排的敏感度分别为:90.2%、78.4%、75.7%、83.8%、65.6%,特异度分别为:75.6%、63.3%、73.3%、72.4%、73.5%。4、两组慢排病理类型比较:CDEI和3D-CPA血流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参数RTc和三维血管容积参数VFI有统计学意义(P<0.05)。5、当RTc=9.15s、VFI=22.24%时评估T细胞介导慢排的敏感度分别为86.7%、83.3%,特异度分别为79.2%、70.3%;当RTc=10.47s、VFI=20.47%时评估抗体介导慢排的敏感度分别为87.5%、85.7%,特异度分别为78.7%、70.0%。【结论】1、超声造影与三维血管容积显像诊断移植肾慢排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比彩色多普勒更好,超声造影比三维血管容积显像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好。2、超声造影参数RTc评价移植肾慢排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VI、FI、VFI、RI更好,可为临床提供更佳的参考指标。3、超声造影参数RTc和三维血管容积参数VFI对移植肾细胞介导慢排和抗体介导慢排有鉴别诊断价值,但可能受血流级别影响,后期将扩大病例对两组病理类型不同血流分级细化分组后做进一步的研究。
王露[4](2013)在《超声功能成像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移植肾A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得出各检查方法诊断AR的最有价值指标,确定诊断临界值,比较上述三种方法诊断AR的诊断性能,并探讨AR治疗前后超声参数的改变。【方法】选择我院肾移植肾术后随访病人12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应用ROC曲线,分析各种检查方法诊断AR的最有价值指标,确定诊断临界值,并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的诊断性能。对15例AR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治疗前后的超声参数变化。【结果】1、AR组与SF组多普勒参数比较: RI、PI均较SF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比较:RI、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R组与SF组三维超声参数比较: FI、VFI较SF组降低、V较SF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比较:FI、VFI曲线下面积大于V、MG、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I取21.48%时,诊断AR的敏感性82.8%,特异性67.7%。FI取48.46%时,诊断AR的敏感性82.8%,特异性64.5%;3、AR组与SF组超声造影参数比较:RT皮、RT髓值较SF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比较:RT皮曲线下面积大于其他超声造影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皮取6.16s时,诊断AR的敏感性88.9%,特异性64.4%;4、三种超声检查方法对AR的诊断性能比较:RT皮曲线下面积大于VFI、FI、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病理类型AR中的三种超声检查方法最敏感参数的比较:两组AR的各参数与S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后超声参数的改变:治疗前、后超声参数RI、VFI、RT皮变化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造影诊断AR时,其诊断性能高于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以RT皮为较敏感指标,RT皮取6.16s时,诊断AR的敏感性88.9%,特异性64.4%;2、三维超声诊断AR时,其诊断性能高于多普勒超声。以VFI、FI为较敏感指标,VFI取21.48%时,诊断AR的敏感性82.8%,特异性67.7%。FI取48.46%时,诊断AR的敏感性82.8%,特异性64.5%;3、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三种检查方法中,本研究尚未发现对病理类型鉴别有意义的指标。4、治疗前后RT皮变化率高于RI,提示治疗后RT皮可能先于多普勒超声提示肾功能恢复。
朱建平,胡紫月,蒋彦[5](2013)在《功能性超声成像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CDFI)、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成像在诊断移植肾慢性排斥(CR)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移植肾患者119例,同时进行CDFI、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检查,ROC曲线分析各项参数评价C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CR组RI、PI增高(P<0.05)、三维血管容积参数VI、FI、VFI均减低、MG增高(P<0.05)、超声造影参数皮、髓质的RT、TTP、mTT均延长(P<0.05);CR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RTc曲线下面积大于VI、FI、VFI、RI(P<0.05);当RTc=7.87s、VI=36.77﹪、FI=46.51﹪、VFI=23.18﹪、RI=0.62时诊断移植肾CR的敏感度分别为:90.2﹪、78.4﹪、75.7﹪、83.8﹪、65.6﹪,特异度分别为:75.6﹪、63.3﹪、73.3﹪、72.4﹪、73.5﹪。结论超声造影与三维血管容积显像诊断移植肾CR的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于CDFI;超声造影参数RTc评价移植肾C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VI、FI、VFI、RI。
刘好田[6](2012)在《超声造影在诊断同种异体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对中远期移植肾行超声造影,总结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成像特征;通过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寻找有助于诊断慢性排斥反应的造影参数。方法使用GE公司LOGIQ E9(配备高保真调幅造影成像软件)超声诊断仪,对手术时间>3个月的46例肾移植患者(以血肌酐男性110μ mol/L,女性90μ mol/L为界分为两组,大于等于界限者经病理证实为慢性排斥反应),用SonoVue造影剂行超声造影,剂量取0.12mg/kg,实时存储资料,录像回放分析,观察肾实质血流灌注特征。选取感兴趣区域做TIC曲线分析,分析两组TIC相关参数:皮质峰值强度(A1)、皮质达峰时间(TtoPl)、髓质达峰时间(TtoP2)、皮髓质达峰时间之差(△TtoP)、皮质曲线下面积(Areal)、髓质曲线下面积(Area2)皮髓质曲线下面积之差△Area)。结果与移植肾无排斥反应组对比,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组造影剂填充强度呈不同程度减低,填充多不均匀,填充达峰时间明显减慢。两组TIC参数除Area2无统计学差异外(P=0.678),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1、△TtoP、 Areal及△Area差异最为明显(P<0.01)结论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超声造影影像学特征鲜明,有助于临床诊断;TIC参数A1、ATtoP、Areal及△Area对诊断意义较大。
胡紫月,朱建平,蒋彦[7](2012)在《超声成像技术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1]。患者行肾移植术后,由于现代配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其短期存活率显着改善。但不同程度的慢性排斥反应仍然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也是移植肾功能丧失最常见原因。肾移植术后第1个5年内最终因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的肾功能丧失达4%~40%[2],因此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方法目前仍是国内外许多学者讨论的热点。超声检查是肾移植术后临床诊断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最常用
朱皖,周爱云[8](2012)在《超声在肾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与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晚期肾衰竭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随着肾移植手术的普遍开展,外科技术的改进和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应用,肾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已明显提高,移植肾患者的术后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1],及时准确地观察移植肾的血供情况、早期发现移植肾排斥反应及掌握患者的全身情况,
商建华,张敏[9](201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移植肾的并发症》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较敏感地反映移植肾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随时观察移植肾的成活情况。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第一作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移植肾,术后并发症"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检索1999-01/2010-12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肾中并发症应用效果的文章,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迅速、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已成为肾移植后临床观察治疗效果的首选监测手段。它能客观、动态显示移植肾形态结构及其内部的血流分布,血流频谱形态、流速、舒张期血流方向和血流指数变化,及时发现移植肾各种并发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避免移植肾功能丧失。
王晶[10](2011)在《彩色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及声学造影在移植肾急性排斥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前期的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声学造影方法对移植肾稳定组及术后并发症组的血流灌注进行了研究,本课题是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应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声学造影三项技术在AR中的诊断价值,并且得出三项技术中各自的有用参数在诊断AR不同病理类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确定临界值,为临床诊断AR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1)选择我院术后随访的移植肾患者86例,对每一位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声学造影检查。(2)根据2007年的Banff分类方案,将AR分为两组:细胞介导的AR及抗体介导的AR,探讨彩色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声学造影在AR不同病理特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应用ROC曲线对比分析各项参数评价不同病理类型AR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两组AR与移植肾肾功能稳定组的分级及各项参数比较:细胞介导的AR组CDPI血流分级为III-V级,彩色多普勒参数RI及PI均升高(P<0.05);三维血管能量分级为III-V级,三维血管容积血流参数VI、FI、VFI均减低(P<0.05),MG、V均增大(P<0.05);声学造影参数中皮质、髓质的RT、TTP均延长(P<0.05)。抗体介导的AR组CDPI学流分级为II-V级,彩色多普勒参数RI及PI均升高(P<0.05);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参数VI、FI、VFI均降低(,P<0.05),MG、V均升高(P<0.05);声学造影参数中皮质、髓质的RT、TTP均延长(P<0.05)。2、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组AR中,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参数VI、FI、VFI比MG、V更高(P<0.05);声学造影参数RTc比ATc、TTPc、mTTc、QOFc、RTm、ATm、TTPm、mTTm、QOFm更高(P<0.05)。3、声学造影的参数RTc、三维血管容积血流显像的参数VI、VFI这三个参数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RI(P<0.05),细胞介导的AR组RTc、VI、VFI的敏感性分别为80.0%,79.0%,90.3%,特异性分别为90.3%,84.0%,79.2%。抗体介导的AR组RTc、VI、VFI的敏感性分别为96.3%,79.0%,90.3%,特异性分别为84.7%,78.9%,78.9%。【结论】1、细胞介导的AR中三维血管容积显像与彩色多普勒比较,准确性、敏感性更高,其中VI、VFI为较有意义的指标。参考临界值为:VI≤40.84%,VFI≤20.17%,诊断细胞介导的AR的敏感性分别为79.0%,90.3%,特异性分别为78.9%,78.9%。声学造影与彩色多普勒比较,准确性、敏感性更高,其中RTc为较有意义的指标,参考临界值为:RTc≥6.24s,诊断细胞介导的AR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84.7%,为临床诊断细胞介导的AR提供新的参考指标。2、抗体介导的AR中三维血管容积显像与彩色多普勒比较,准确性、敏感性更高,其中VI、VFI为较有意义的指标。参考临界值为:VI≤38.24%,VFI≤19.78%,诊断抗体介导的AR的敏感性分别为79.3%,92.0%,特异性分别为84.0%,79.2%。声学造影与彩色多普勒比较,准确性、敏感性更高,其中RTc为较有意义的指标,参考临界值为:RTc≥7.04s,诊断抗体介导的AR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0.3%,为临床诊断抗体介导的AR提供新的参考指标。3、声学造影的RTc及三维血管容积显像的VFI在鉴别诊断细胞介导的AR和抗体介导的AR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后期扩大样本进行前瞻性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二、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移植肾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移植肾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对早期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 |
2.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 |
3.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公式 |
材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 仪器与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各组间临床资料比较 |
2.各组间实验室资料比较 |
3.各组间二维声像图比较 |
4.各组间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比较 |
5.彩色多普勒各级动脉参数与血肌酐值的相关性分析 |
6.彩色多普勒各级动脉参数与血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
7.彩色多普勒各级动脉参数与eGFR的相关性分析 |
8.各组间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比较 |
9.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血肌酐值的相关性分析 |
10.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血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
11.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eGFR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
2.临床评估移植肾功能的方法 |
3.超声造影剂性质 |
4.彩色多普勒国内外研究现状 |
5.超声造影技术对移植肾疾病的诊断在国内外研究进展 |
6.本研究创新之处 |
7.本研究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2)尿激酶联合LifePort对缺血DCD供肾肾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两组供肾机械灌注5h末机械灌注流体力学参数的比较…… |
3.1.1 两组间供肾机械灌注前后阻力指数改善情况的比较…… |
3.1.2 两组间供肾机械灌注前后流速改善情况的比较 |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移植肾术后1月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的评价结果 |
3.2.1 两组间移植肾术后1 月内BFAR的比较 |
3.2.2 两组间移植肾术后1 月内叶间动脉RI的比较 |
3.2.3 两组间移植肾术后1 月内叶间动脉PI的比较 |
3.2.4 两组间移植肾术后1 月内叶间动脉Vmean的比较 |
3.2.5 两组间移植肾术后1 月内叶间动脉EDV的比较 |
3.3 两组间受者术后1 月内24 小时尿量的比较 |
3.4 两组间受者术后1月内血清肌酐值的比较 |
3.5 两组间受者DGF发生率的比较 |
3.6 两组间受者出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两组间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结果的分析 |
4.2 两组间受者移植后肾功能评价指标的分析 |
4.3 试验组受者早期肾功能改善可能机制的探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功能性超声成像技术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及其类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
(4)超声功能成像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超声功能成像技术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功能性超声成像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造影剂 |
1.3 仪器与方法 |
1.4 病理结果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移植肾稳定组与CR组CDEI血流分级及频谱多普勒血流参数比较 |
2.1.1 |
2.1.2 |
2.2 移植肾稳定组与CR组3D-CPA血流分级、图像表现及三维血管容积参数比较 |
2.2.1 |
2.2.2 |
2.2.3 |
2.3 移植肾肾功能稳定组与CR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及参数比较 |
2.3.1 超声造影图像表现: |
2.3.2 超声造影参数比较: |
2.4 频谱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及超声造影评价移植肾CR最有意义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1 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及参数比较 |
3.2 三维血管容积显像的声学表现及参数比较 |
3.3超声造影的图像特征及参数比较 |
3.4 彩色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评价移植肾CR最有意义参数分析 |
(6)超声造影在诊断同种异体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超声成像技术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病理分型及特点 |
二、超声成像技术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 |
(一) 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二) 彩色多普勒能量成像 |
(三) 三维超声显像技术 |
1.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
2.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 |
(四) 超声造影技术 |
三、小结与展望 |
(8)超声在肾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二维超声 |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能量成像 |
3 三维超声 |
4 超声造影 |
5 展望 |
(10)彩色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及声学造影在移植肾急性排斥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彩色多普勒 |
2. 三维超声 |
3、声学造影 |
彩色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及声学造影在移植肾术后急性排斥中 的对比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
四、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移植肾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对早期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对比研究[D]. 唐娜. 暨南大学, 2018(02)
- [2]尿激酶联合LifePort对缺血DCD供肾肾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 匡诗亮. 南华大学, 2018(01)
- [3]功能性超声成像技术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及其类型中的应用研究[D]. 胡紫月. 福建医科大学, 2013(01)
- [4]超声功能成像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王露. 福建医科大学, 2013(01)
- [5]功能性超声成像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J]. 朱建平,胡紫月,蒋彦.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3(02)
- [6]超声造影在诊断同种异体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D]. 刘好田. 山东大学, 2012(05)
- [7]超声成像技术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胡紫月,朱建平,蒋彦.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11)
- [8]超声在肾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与进展[J]. 朱皖,周爱云. 实用临床医学, 2012(05)
- [9]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移植肾的并发症[J]. 商建华,张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31)
- [10]彩色多普勒、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及声学造影在移植肾急性排斥中的对比研究[D]. 王晶. 福建医科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