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学位[2020]20号)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旧面临诸多挑战”。提高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学位培养的首要责任。云南地处我国西南,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提升,结构逐渐优化,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够完备,培养质量还不能够很好满足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研究并解决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有利于云南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提升云南省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素质,服务创新型云南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并结合相关统计分析技术与方法,梳理我国和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调查发现高等学校层面存在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案例教学实施不力、专业实践执行不力、学位论文训练不足、导师队伍建设不强等问题。教育理念落后、省级层面统筹力度不足以及行业产业协同育人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影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提高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从促进专业学位培养系统性、整体性进行优化和改良,解决问题的路径在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从教育理念、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应当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系统和协同的教育理念,教育主管部门应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高等学校应全面育人,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本研究对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问题的探讨,有利于丰富基于省份的、中观层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以期能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全面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周毅[2](2021)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研究生能力结构体系中,科研能力毫无疑问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做好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更是为我国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的必然选择。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教育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于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极为显着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阐释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性概述和分析,科研能力的结构要素主要涵盖科研独创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六个方面,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则主要分为客观影响因素和主观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具体涉及到个人、导师、课程与教学等六个因素。其次,通过在线及实地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S大学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调查,具体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个人背景信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这三大板块,其中,个人背景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本科院校、是否跨专业以及读研动机。调查得出以下结果:第一,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其科研能力水平的主观评价并不高,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实践能力、科研独创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这三个能力维度的平均得分较低。第二,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在性别、年级、专业、本科学校类型这四个背景变量下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个人因素、导师因素、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科研环境都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对科研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是个人因素、课程与教学因素。最后,结合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对目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科研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个人、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出发,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对策建议。
夏之晨[3](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团队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能够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使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衡量科研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指标,旨在讨论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与机制,以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各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第二,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为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按照“历史进程—优秀经验—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内部机制”的研究思路,选取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调研,获得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强调联合指导、过程监控、评价的透明化,由于科研基础、教育实力和研究生培养重心方面的不同,各国的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目标、团队组成、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稳中求进,高校科研团队正向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跨学科与超学科相适应、多元化与系统化相调节的方向发展,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科研团队资助立项、国家特色教育质量评价、四面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不仅使得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采用获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文本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逐步编码整理出核心范畴、主范畴及各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路径模型。本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包括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以上各因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如下:团队要素既可以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也可以通过行为过程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团队状态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概括为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品质三个维度。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包括以下特征:(1)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科研品质的发展情况最好,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男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女生;(3)研一和研二学生的科研能力低于博一和博二学生;(4)普通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低于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5)26人以上团队规模的研究生科研品质低于5人及以下、6-15人、16-25人团队规模的研究生;(6)10年以上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上高于组建时间低于10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生。第四,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是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团队要素方面,团队成员深层多样性、团队成员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团队导师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团队成员表层多样性对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神经质对研究生科研品质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行为过程方面,团队任务转换、团队任务行动、团队合作和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团队状态方面,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第五,运用多项式和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程度相当时,高水平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更能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养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具有衰减作用。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水平不一致时,随着科研团队成员个体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逐渐提高,且超过科研团队整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时,科研团队研究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和科学研究素养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任务转换、任务行动、任务冲突、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在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在团队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归纳出五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建议:第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行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团队导师采用“恩威并施”的领导方式。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应鼓励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积极行为。第五,高校科研团队应充分认知到团队状态的重要性,积极塑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育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周慧[4](2020)在《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在各大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数量飞涨,进而造成研究生教育质量出现滑坡的风险。深刻认识并把握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是高效发展研究生教育事业以及切实保证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的首要前提。研究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借助相关学科理论,对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目标和标准的科学研制、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之间权益关系的协调、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的元认知策略改进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旨在揭示我国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在以上三个基本问题方面的现存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而为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方法论的构建提供意义基础。从质量保证目标和标准来看,高校制定的质量保证目标和标准主要源自政府文件,而要有效达成质量保证目标和标准,依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具体、明晰的目标和标准内容才是关键。保证目标和标准的科学研制有赖于高校自身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及保证主体合理的价值需求。学生是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教师和管理人员是重要利益相关者,但核心利益相关者在质量保证中拥有的权力最小。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实质上是各自权力与利益的交互作用。而造成保住主体间发生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就是保证主体间利益诉求表达和权力博弈的失衡。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关系,首先得构建和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其次是寻求内部权力制衡。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的元认知策略的整体运用现状不佳,主要表现为自我管理意识薄弱、自我监控不到位、自我评估欠缺等。面对这样的现状,保证主体需意识到参与质量保证活动的重要性,正视自己参与质量保证活动的能力。保证主体在参与质量保证活动时要能够有意识运用元认知策略以提高质量保证成效。此外,研究还根据调查结果对部分保证主体元认知策略不良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还就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方法论的内涵、本质属性等内容作了尝试性探讨。研究认为,加强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研究,有助于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方法论的构建与完善。鉴于此,研究主旨上要由“保证什么”转向“如何保证”,研究视角上要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通过以上对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的探究,以期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完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助力。
张苏芹[5](2020)在《“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紧迫性更加突出。目前“新文科”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文科研究生教育正在迎接新的挑战。文科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全面发展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学科类型和科研资源的差异影响着文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满意度。因此,本研究从研究生主体入手,关注文科硕士研究生对教育的感知,分析其教育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对提升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研究生教育满意度领域已有研究的热点,发现硕士教育已经逐渐受到关注。接着,对研究生教育本质、文科研究生教育、国内外的教育满意度进行了逐层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中缺乏研究生满意度的统一理论、缺乏对学生接受教育的总体感知来进行衡量的研究、缺乏对文科硕士研究生群体的聚焦关注。最后,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与手段。在质性研究部分,通过个案访谈,深入了解“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差异、学校差异现状,分析文科硕士研究生的群体特征以及影响教育满意度的深层次原因,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群体特征明显;第二,三种不同类型大学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状态、师资、科研资源、学术氛围、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存在明显分层;第三,文科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教育满意度具有个体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得出影响因素的初步层级图。在量化研究部分,依据质性访谈结果,以荣利颖和邓峰2018年提出的研究生质量内部保障体系为基础,结合高举举的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求学满意度调查问卷,修订了调查问卷。经过数据分析,确定了《“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量表》。以三所代表性高校的文科硕士研究生为对象进行问卷发放,从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管理服务、基础设施、校园文化、就业及升学、总体九个维度展开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主要得出两部分结论:第一,不同类型“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在教育满意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尤其表现在科学研究满意度、基础建设满意度、校园文化满意度、总体满意度上。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生教育满意度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生源地、学校类型、学科门类、年级、学位类型、跨专业、升学渠道、升学主要原因、自身学习自主性与投入度、工作经历,其中一流学科与否对教育满意度各维度均没有明显影响。最后,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观念、学校、学生、培养体系四个角度提出了对策:第一,重塑“双一流”新文科建设的价值与意义;第二,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文科学术环境与生存环境;第三,文科硕士生应自觉提升学术发展内生力;第四,抛却形式主义,抓实培养质量。
呼延天慧[6](2020)在《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及改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生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培养质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中不乏各种质疑之声。如何有效改进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质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凸显出内部保障体系构建工作的紧迫与重要性。要构建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就必须科学分析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系列要素,探寻对教育质量产生关键作用的控制点,进而以制定制度、丰富文化等作为切入点施行控制,以便从根本上大幅度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构建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属于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需要依赖于各方的努力和参与确保该体系的完善性。所以,在改进内部保障体系时,需要充分了解内部保障体系运行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实际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全面的内部保障体系,以期为最大程度上改善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本文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围绕我国研究生教育现有的内部保障体系运行状况进行分析。首先全面收集国内外学者关于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相关文献和资料,梳理现阶段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释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内涵,并且阐述了此次研究所应用到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循环理论,确保为此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陕西某地方大学为案例(后面简称为X大学),针对研究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开展调查工作,设计针对X大学研究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问卷,以该大学研究生和导师作为调研对象,针对研究生生源情况、课程和教学、导师指导、学生评价以及人员参与情况开展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对研究生和导师的访谈信息,对存在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问题、形成原因等进行探索。并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研究确定了我国在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进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优化导师队伍以凸显专业水平,建立多元化导师评价问责机制,并严格推进问责机制有效实施;优化课程设置及内容,凸显课程应用特色;利用“戴明环”模型改进教学质量,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规范论文评审要求,细化论文评价标准;加强学校管理,完善学生参与途径和反馈渠道,营造卓越的质量文化氛围,建立质量监测信息平台;评价指标标准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完善高校校内自评,实现多元评价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针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建立专门的问责机制,并使其体系化、规范化,构建高校内部评估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加以改进,以期切实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层次。
杨玲[7](2020)在《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生导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主要责任人,其岗位职责具有专业性。促进导师的专业化发展既是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师生关系异化、导师指导不足等各种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研究生导师的专业化发展,以提升研究生导师的专业素质。那么,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存在什么问题?未来如何进一步改革以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导师专业化素质提升?回答好上述问题,既关系到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素质的提升,也关系到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以“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为题,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素质标准等为理论基础,以我国56所研究生院高校为分析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政策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组织机构、内容体系、路径方式、保障与激励机制等为分析框架,系统探讨了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方面包括:由导师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和培训目的构成的导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反映了对导师学术科研水平、指导能力、师德修养和导师自我角色认知与管理能力等导师专业发展素质标准的要求。在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方面,研究生院主导导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教师发展中心、专业学院等互相协作;成立导师服务中心、导师学校等专门组织还只是极少数高校的行为,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规定、优秀导师的经验、对好导师的素质要求、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申请科研项目与先进的科研方法、导师的师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体系。导师培训与研修班、导师反思自身指导实践、参与科研实践与培训、制度约束与师德培训形成了导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国家与高校的制度政策、荣誉激励等保障并激励着导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存在着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发展内容单一,与导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发展路径流于形式,难以有效落实导师专业化发展内容;保障与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国家和高校对“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重视不足,相应的制度政策不完善,同时导师自身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也发挥不足。为了解决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还分析了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英国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包括:制定聚焦导师指导能力的发展目标;内外组织协作支持;基于导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内容体系;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保障、约束与激励机制并存。澳大利亚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包括:明确导师指导能力是导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之核心;由专门组织为导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平台;基于导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丰富导师专业化发展内容;整合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多方路径与举措;完善导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与激励机制。根据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可资借鉴之处,研究提出了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改进建议,如明确提升导师指导能力是促进导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之核心;为导师提供专门的发展平台;基于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丰富导师专业化发展内容;整合导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与举措;完善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政策保障、荣誉激励等。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8](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廖昱潇[9](2019)在《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历来是整个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话题,也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是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主体;《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为导师培养研究生提供了方向指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对落实导师的培养责任、研究生的品德塑造和学术自律提出明确要求,高校导师和研究生形成了一个共建共荣的成长联合体和共享共进的学术共同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研究生数量出现大幅度增长,这种增长导致了师生比重的失调,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与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新时代呼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的学术发展和个人能力提升。以研究生的品德培养和学术发展为核心,着力建设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对破解研究生质量与数量的矛盾、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时代要求与现实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借鉴美国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构建的经验和研究生培养的“653”模式的探索实践,提出我国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对策。开展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研究,一是阐述我国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构建的背景、意义与方法;二是以生态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础,阐释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的内涵与概念,深入分析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和基础特征;三是从新时代研究生培养要求、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以及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进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四是以时代要求与现实需求为导向,在借鉴美国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和对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653”模式实践探索总结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对策。以学术研究方向整合师生学术发展的共同追求、以制度建设保障学术共同体的有效运行、以建立团队共进机制促进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发展、以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共同体良好学术生态,着力推动我国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师生学术共同体构建,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陈俊源[10](2019)在《关怀型导生关系建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渠道。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来看,研究生教育活动存在于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实践之中,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关系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表现方式,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状态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已有研究表明,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但“总体满意”的背后却潜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典型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将在厘清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实现理想导生关系形态的理论建构,并探寻促成该理论模型落地的现实保障。本研究将从以下四个章节具体展开: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交代研究缘起与研究思路。从导师与研究生交往关系之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与导生关系现状令人堪忧的落差出发,找寻导生关系亟待优化的现实依据。在系统梳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为问题呈现与原因剖析。结合已有研究与本次调查,得出当下导师与研究生交往的普遍景象为导师与研究生过分专注于狭隘的“自我奋斗”,忽视对彼此成长与发展的应有之责。这一普遍景象又可分解为低效互动、相互“占有”、“失语”困境、虚假“和谐”等具体问题。基于关系的本质与全景的视角,从主体行为、制度环境与社会风气等多个角度对导生关系中的问题成因做全面反思。由于自我是主体一切思想与行动的基点,当下导生关系问题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由单子式自我而衍生出的关怀缺位,据此提出用一种切实有助于导生双方共同成长的关怀型导生关系为研究生教育注入新的生机。第三章为关怀型导生关系的理论建构,是本研究的核心章节。关怀型导生关系从总体上说是导师与研究生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关怀、共同成长的发展共同体关系。本研究从关怀的本质、关系的目标指向及关系的内容构成三个层面对关怀型导生关系的内涵作了全面阐述,对关怀型导生关系的共生性、连续性、生产性与差异性等核心特征作出深度解读,并从平等对话、协同创新、生活交往与育人管理四个维度建构了关怀型导生关系的立体内容,以此实现关怀型导生关系的理论建构。第四章旨在探索关怀型导生关系的实现保障。对于导生关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导师与研究生固然应承担首要责任,但导生关系失范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即由个体生存境遇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普遍焦虑。在这一背景下,人由关系性存在异化为单子式个体,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起信任关系。因此,为使关怀型导生关系真正落地,不仅要提升导师与研究生的主体修养,还应从加强制度保障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同时发力。
二、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专业学位 |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 |
二、理论基础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二)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 |
第二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稳步发展、积极探索阶段(1990-2008) |
二、快速发展、制度完善阶段(2009 年—今) |
第二节 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开端起步阶段(1997-2000) |
二、缓慢增长阶段(2001-2008) |
三、稳步发展阶段(2009-今) |
第三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别与规模 |
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布局与规模 |
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调查 |
(一)问卷编制 |
(二)问卷样本情况 |
(三)问卷信效度 |
三、访谈调查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
(一)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 |
(二)案例教学实施不到位 |
(三)专业实践执行不力 |
(四)学位论文训练不足 |
(五)导师队伍建设不强 |
第四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育理念滞后 |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系统意识不足 |
二、缺乏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
第二节 教育主管部门质量保障统筹力度不足 |
一、教育统筹力度不足 |
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力度不足 |
第三节 高等学校诸多因素制约人才培养质量 |
一、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 |
二、案例教学存在短板 |
三、专业实践资源匮乏 |
四、学位论文训练不够重视 |
五、导师队伍资源匮乏 |
第四节 行业产业协同育人支持力度不足 |
第五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对策 |
一、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系统和协同的教育理念 |
(一)行业产业提高协同性认识,坚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
(二)教育主管部门深化系统性认识,树立整体性的教育理念 |
(三)高等学校提高全面性认识,秉持全面质量管理教育理念 |
二、教育主管部门: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扭转重学术轻教学的观念,做好顶层发展规划设计 |
(二)围绕行业需求优化布局,完善类别设置和布局结构 |
(三)构建联合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 |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业课程实施平台 |
(五)完善评价机制,推进职业资格衔接 |
(六)强化政府行业协同,构建多元联动保障机制 |
(七)完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强化督导落实与组织领导 |
三、高等学校:全面育人,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明确培养目标,探索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职业能力素养 |
(三)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好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
(五)坚持质量导向,保障学位授予质量 |
(六)创新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
(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
(八)完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一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研能力 |
2.1.2 硕士研究生 |
2.1.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 |
2.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 |
2.2.1 构成要素 |
2.2.2 影响因素 |
2.3 理论基础 |
2.3.1 多元智力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激励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4 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3.4.1 调查对象 |
3.4.2 问卷的编制 |
3.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4 调查结果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4.1.1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
4.1.2 访谈对象的基本特征 |
4.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
4.2.1 总体现状 |
4.2.2 各维度的具体现状 |
4.2.3 不同背景变量下科研能力的差异性 |
4.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4.3.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3.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 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2.1 个人方面 |
5.2.2 教育管理方面 |
5.2.3 课程与教学方面 |
5.2.4 科研环境方面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
二、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科技竞争方式的转变 |
四、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团队 |
二、科研团队 |
三、高校科研团队 |
四、科学研究素养 |
五、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组织层面的理论 |
二、团队层面的理论 |
三、个体层面的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想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趋势: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取向 |
第一节 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国别选择的缘由与分析 |
二、德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
三、美国: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程度不断提升 |
四、英国: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保障教育精英化 |
五、法国:大学组织与科研系统相互分离并影响 |
六、俄罗斯:高校研究生管理举措被不断制度化 |
七、日本: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纲的科研团队建制 |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
二、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举措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范畴编码与模型建构 |
三、模型阐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 |
第一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 |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结构的初步探索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 |
第二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发展特征 |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个体特征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团队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团队要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任务转换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任务行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冲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团队合作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凝聚力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四节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合效应对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一节 个体与团队人格特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 |
一、个体尽责性与团队尽责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个体开放性与团队开放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个体外向性与团队外向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个体神经质与团队神经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个体宜人性与团队宜人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中介作用 |
一、任务转换的中介作用 |
二、任务行动的中介作用 |
三、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
四、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 |
五、团队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调节作用 |
一、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4)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存在滑坡的风险 |
(二)当前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健全 |
(三)相关方面对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基本问题的忽视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 |
(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反思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的概念界定与确认 |
一、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的概念界定 |
(一)何谓“基本” |
(二)何谓“问题” |
(三)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的内涵 |
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的确认 |
(一)本体性领域的基本问题 |
(二)社会性领域的基本问题 |
(三)专业性领域的基本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目标和标准的审视与构建 |
一、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目标和标准:内涵及相关性 |
(一)什么是“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目标” |
(二)什么是“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标准” |
(三)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目标和标准的相关性 |
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目标及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政策文本的选择 |
(二)高校政策文本的结果分析 |
(三)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目标与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目标与标准的优化原则和示例 |
(一)优化原则 |
(二)质量保证目标和标准的优化——以Y大学为例 |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的权益关系分析与优化 |
一、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的权益冲突分析 |
(一)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交互作用 |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证主体的利益冲突分析 |
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权益关系的协调 |
(一)保证主体的权益关系协调的必要性 |
(二)协调保证主体权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三、优化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证主体权益关系的建议 |
(一)协调保证主体权益关系的前提——构建和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二)协调保证主体权益关系的关键——寻求权力制衡 |
第四章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元认知策略的现状调查与改进 |
一、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与元认知策略之界说 |
(一)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 |
(二)元认知策略与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活动的关系 |
(三)元认知策略下的保证主体的责任界定 |
二、保证主体的元认知策略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三、部分保证主体元认知策略不良的具体表现及改进建议 |
(一)部分保证主体元认知策略不良的具体表现 |
(二)改进保证主体元认知策略的建议 |
第五章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方法论探讨 |
一、基于基本问题研讨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方法论 |
(一)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方法论概述 |
(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方法论——一个游走于规律与经验总结之间的权变理论 |
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方法论完善之道 |
(一)研究主旨:由“保证什么”转向“如何保证” |
(二)研究视角: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
结语 |
附录 A |
附录1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元认知策略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元认知策略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3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主体元认知策略现状调查问卷(管理人员卷) |
附录 B |
附录1 :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文献可视化分析 |
1.3.2 文献综述及评述 |
1.3.2.1 研究生教育本质的研究 |
1.3.2.2 文科研究生教育的研究 |
1.3.2.3 教育满意度的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双一流”建设高校 |
2.1.2 文科硕士研究生 |
2.1.3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态度理论 |
2.2.2 需要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2.4 期望理论 |
第三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质性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2.1 访谈问卷与对象 |
3.2.2 访谈内容与分析 |
3.2.3 访谈结果总结 |
第四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量化研究 |
4.1 “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量表编制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工具 |
4.1.3 数据分析 |
4.1.3.1 项目分析 |
4.1.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1.3.3 信度分析 |
4.1.4 小结 |
4.2 “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现状研究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2.3 结果分析 |
4.2.3.1 描述性分析 |
4.2.3.2 差异性分析 |
第五章 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
5.1 “除旧布新”:重塑“双一流”新文科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
5.1.1 消弭文理工学科的观念差异,提升文科地位 |
5.1.2 贯彻新文科教育理念,加强人文主义熏陶 |
5.1.3 打破学科壁垒,建立交融关联的文科体系 |
5.1.4 加强导师的人文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术观念 |
5.2 “因校制宜”:营造良好的文科学术环境与生存环境 |
5.2.1 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文科硕士教育的提升策略 |
5.2.2 工科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的文科硕士教育的提升策略 |
5.2.3 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文科硕士教育的提升策略 |
5.3 “溯源从流”:文科硕士生应自觉提升学术发展内生力 |
5.3.1 抛却浮躁心理,增强自身定力 |
5.3.2 增强学术自律,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
5.3.3 善于利用身边的学术资源,学会主动沟通 |
5.3.4 培养优良的学术品德,树立高远的学术追求 |
5.4 “去伪存真”:抛却形式主义,抓实培养质量 |
5.4.1 完善培养目标,突出核心素养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
5.4.2 整合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学习效果 |
5.4.3 搭建实习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
5.4.4 过程重于结果,加强对培养体系的全流程监控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试测问卷 |
附录3 正式问卷 |
附录4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6)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及改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 |
1.1.2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 |
1.1.3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问责和改进是质量提升的关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
2.1 研究生教育质量 |
2.2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2.3 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
2.4 理论支撑 |
2.4.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4.2 PDCA循环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现状分析——以X大学为例 |
3.1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1 调查学校基本情况 |
3.1.2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编制 |
3.2 调查研究数据结果及分析 |
3.2.1 生源状况 |
3.2.2 课程与教学情况 |
3.2.3 导师指导现状 |
3.2.4 学生评价情况 |
3.2.5 参与内部质量保障环节 |
3.3 X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课程教学缺乏多样性 |
3.3.2 质量评价方式单一 |
3.3.3 导师质量问责机制缺失 |
3.3.4 学生参与质量保障渠道不畅通 |
3.4 本章小结 |
4.国外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发展经验借鉴 |
4.1 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
4.1.1 严格导师选聘及管理 |
4.1.2 多元化课程设置 |
4.1.3 个性化教学方式 |
4.1.4 完善的内部问责制度 |
4.2 英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
4.2.1 教师严格遴选 |
4.2.2 严格导师责任制度 |
4.2.3 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 |
4.3 国外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4.3.1 课程设置需要多样化 |
4.3.2 完善导师遴选管理机制 |
4.3.3 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化 |
4.3.4 建议以自评为主的质量评价 |
4.3.5 建立全面的内部问责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改进机制探索 |
5.1 建立完善的导师责权机制 |
5.1.1 优化导师队伍 |
5.1.2 建立导师评价问责机制 |
5.1.3 严格推动导师问责机制有效实施 |
5.2 构建更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
5.2.1 优化课程设置 |
5.2.2 凸显课程应用特色 |
5.2.3 创新课程内容 |
5.3 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 |
5.3.1 利用“戴明环”改进教学质量 |
5.3.2 灵活与多样的教学方式 |
5.3.3 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
5.4 严控论文评估工作 |
5.4.1 规范论文评审要求 |
5.4.2 细化论文的评价标准 |
5.5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工作 |
5.5.1 完善学生参与途径和反馈渠道 |
5.5.2 营造卓越的质量文化氛围 |
5.5.3 建立质量监测信息平台 |
5.6 强化多元评价保障教育质量 |
5.6.1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6.2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5.6.3 完善高校校内自评 |
5.7 深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问责改进 |
5.7.1 制定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问责制度 |
5.7.2 建立校内评估机制 |
5.7.3 完善信息公开透明 |
5.8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6.2.1 局限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有关研究生导师的研究 |
1.2.3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研究生导师 |
2.1.2 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 |
2.1.3 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素质标准 |
2.2.2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
3.1 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体系 |
3.1.1 高校导师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规定 |
3.1.2 高校导师培训活动的目的 |
3.2 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组织机构 |
3.2.1 研究生院主导,专业学院与教师发展中心协作支持 |
3.2.2 专门组织负责导师专业化发展活动 |
3.3 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
3.3.1 以导师职责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政策与规定 |
3.3.2 优秀导师的经验与对好导师的素质要求 |
3.3.3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
3.3.4 科研项目申请及先进科研方法的培训 |
3.3.5 导师师德素养方面的发展内容 |
3.4 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
3.4.1 提升导师指导能力的导师培训与导师研修班 |
3.4.2 导师的实践性反思活动 |
3.4.3 导师参与科研实践发展自身学术科研水平 |
3.4.4 制度约束与师德培训共同建设导师师德师风 |
3.5 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措施 |
3.5.1 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政策 |
3.5.2 导师专业化发展的荣誉激励 |
第四章 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1 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承担导师专业化发展的职责 |
4.1.2 导师专业发展内容单一,与导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求有差距 |
4.1.3 导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流于形式,难以有效落实导师发展内容 |
4.1.4 导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与激励机制不足 |
4.2 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理念层面:对“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不足 |
4.2.2 制度政策层面:支持导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政策不完善 |
4.2.3 实践主体层面:导师参与专业化发展主体性与积极性不足 |
第五章 国外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
5.1 英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
5.1.1 制定聚焦导师指导能力的发展目标 |
5.1.2 内外组织协作促进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 |
5.1.3 基于导师实际需求的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体系 |
5.1.4 开发多样化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
5.1.5 保障、约束与激励研究生导师的专业化发展 |
5.2 澳大利亚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
5.2.1 以提升导师指导能力为核心的发展目标 |
5.2.2 建立多方协作的促进导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机构 |
5.2.3 多层面的发展内容对接研究生导师发展需求 |
5.2.4 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导师专业发展路径 |
5.2.5 提供全过程的导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与激励 |
第六章 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改进建议 |
6.1 明确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之核心:提升导师指导能力 |
6.2 建立支持导师专业化发展的专门组织:提供发展平台 |
6.3 基于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丰富导师专业化发展内容 |
6.4 整合导师专业发展的多方路径:落实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
6.5 完善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政策:提供保障与激励 |
第七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不足 |
7.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育学硕士 |
(二)研究生课程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理论 |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四、教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
(二)中国课程理念 |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
六、比较总结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课程目标比较 |
(二)课程评价比较 |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
(二)强调实践教育 |
(三)优化课程内容 |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阐释 |
2.1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构建的理论依据 |
2.1.1 生态学理论为师生和谐共生提供理论基础 |
2.1.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师生自由发展奠定理论基石 |
2.1.3 建构主义理论为师生协作对话提供理论依据 |
2.2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的理论阐释 |
2.2.1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的本质内涵 |
2.2.2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
2.2.3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时代要求与现实需要 |
3.1 时代呼唤:新时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构建学术共同体 |
3.1.1 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迫切要求 |
3.1.2 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实施基本要求 |
3.1.3 “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需要 |
3.2 现实需求: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呼吁构建学术共同体 |
3.2.1 建立新型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需要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 |
3.2.2 立足导师与研究生现实需求形成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追求 |
3.2.3 生成导师与研究生学术链接需要完善学术共同体共同机制 |
3.3 主体需要: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进呼吁构建学术共同体 |
3.3.1 研究生自我成长和能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
3.3.2 导师实现育人目标和学术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 |
第4章 美国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美国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基本做法 |
4.1.1 实现以人为本平等合作培养模式 |
4.1.2 推进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一体化 |
4.1.3 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的培养资助计划 |
4.1.4 导师制度与研究生培养机制形成合力 |
4.2 对我国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借鉴 |
4.2.1 以平等互动为基础,为共同体建设提供情感支撑 |
4.2.2 以共享共赢为目标,为共同体建设提供认识基础 |
4.2.3 以科教协同为核心,为共同体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
4.2.4 以制度革新为保障,为共同体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
第5章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653”模式的实践探索 |
5.1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653”模式的内容概述 |
5.1.1 以“六学会”为宗旨,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
5.1.2 以“四根本”为基石,提升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
5.2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653”模式的实践框架 |
5.2.1 以“六个一”学习研究任务促进学术共进 |
5.2.2 以“五个一”学习工作要求突出行为主体性 |
5.2.3 强化“三项纪律”增强学术共同体组织性 |
5.3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653”模式的实践启示 |
5.3.1 以学术能力为导向,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
5.3.2 以工作要求为遵循,促进共同体成员能力提升 |
5.3.3 以团队纪律为要求,提升共同体成员自律性 |
第6章 建设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的对策 |
6.1 聚焦学术方向整合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价值追求 |
6.1.1 完善师生互选制度建立学术链接 |
6.1.2 制定学术任务构建师生统一目标 |
6.2 建立团队共进机制促进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发展 |
6.2.1 构建扁平化研究团队促进师生学术共进 |
6.2.2 搭建信息平台促进师生多元发展 |
6.3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有效运行 |
6.3.1 强化导师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核心点建设 |
6.3.2 强化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生发展内动力 |
6.3.3 健全成果保障机制实现成果共享 |
6.4 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学术共同体良性学术生态环境 |
6.4.1 优化校园“文化带”促进学术发展 |
6.4.2 建设导师组制度推动成员共同发展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关怀型导生关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导生关系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二) 极端个案引发各界对导生关系现状的忧思 |
(三) 对构建理想导生关系的希冀 |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综述 |
(一) 导生关系内涵研究 |
(二) 导生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
(三) 导生关系类型研究 |
(四) 导生关系优化策略研究 |
(五) 已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导生关系的问题检视及本质省思 |
一、专注“自我”:导生关系存在的普遍问题 |
(一) 低效互动 |
(二) 相互“占有” |
(三) “失语”困境 |
(四) 虚假“和谐” |
二、多重追问:导生关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占有心理对真实自我的遮蔽 |
(二) 社会竞争倒逼个体被动忙碌 |
(三) 导师制背景下导师权威进一步强化 |
(四) 潜在舆论风险钳制导师功能的有效发挥 |
(五) 滞后制度建设掣肘导生双方的主体选择 |
三、缺乏关怀:导生关系失范的主要症结 |
第三章 走向关怀型导生关系 |
一、关怀型导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
(一) 体现相互关怀与共同成长的双向建构关系 |
(二) 指引人学会关怀的促生性关系 |
(三) 兼涉学问与生活的全方位交往关系 |
二、关怀型导生关系的核心特征 |
(一) 共生性 |
(二) 连续性 |
(三) 生产性 |
(四) 差异性 |
三、关怀型导生关系的主要内容 |
(一) 以平等对话结成相互砥砺的学友关系 |
(二) 以协同创新共建相互成就的合作关系 |
(三) 以生活交往深化相互关切的情感关系 |
(四) 以育人管理巩固相互理解的责任关系 |
第四章 关怀型导生关系的实现保障 |
一、提升关怀型导生关系的主体修养 |
(一) 实现目标转向,确立关怀需要 |
(二) 掌握关怀与被关怀的艺术 |
二、构建关怀型导生关系的制度保障 |
(一) 严格导生准入制度 |
(二) 完善导生匹配制度 |
(三) 改革导生评价机制 |
(四) 完善导师教育机制 |
(五) 健全导生维权机制 |
三、创设关怀型导生关系的文化保障 |
(一) 建设关怀型学校文化 |
(二) 建设关怀型社会文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四、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周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 夏之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4]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的基本问题研究[D]. 周慧. 江苏大学, 2020(05)
- [5]“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D]. 张苏芹. 江南大学, 2020(01)
- [6]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及改进机制研究[D]. 呼延天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 杨玲. 兰州大学, 2020(12)
- [8]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研究[D]. 廖昱潇. 南昌大学, 2019(02)
- [10]关怀型导生关系建构研究[D]. 陈俊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