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对下丘脑弓状核单一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影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关健[1](2021)在《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性欲减退障碍(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HSDD)是常见的女性性健康问题。HSDD主要指女性的性幻想或进行性活动的欲望的持续缺失,并伴明显的个人痛苦或影响伴侣关系。HSDD的发生可对女性的身体形象、自信等造成损害,且可能损害性伴侣及家庭关系。国外基于人群的大样本研究表明,约8%至13.6%的女性符合HSDD的诊断标准。在人类中,性欲是由大脑的关键区域通过各种神经递质的作用来调节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黑皮质素、催产素和加压素介导性兴奋,而5-羟色胺、阿片类药物、催乳素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介导性抑制。HSDD与抑制增加或兴奋减少的神经心理状态有关,或两者皆有。肠道微生物与多种精神神经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影响大脑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能和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功能,而这些途径和分子已被证明与人类性欲的水平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对肠道微生物群在性欲调节乃至HSD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了解是有限的。研究目的:为了研究HSDD女性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的组成,增加对性欲水平低下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可能联系的理解,本研究假设并试图验证HSD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构成与性欲正常人群存在差异,而神经递质系统是肠道微生物和性欲调节系统之间作用的桥梁。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招募和诊断HSDD女性,并完善肠道微生物16S r RNA测序、非靶向LC-MS代谢组学检测和靶向SCFAS定量检测,探讨和评估HSDD女性和NHSD女性(无性功能障碍的女性)之间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组成的差异。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采用粪菌移植的方法来干预大鼠的肠道菌群,将HSDD女性及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移植到雌性交配实验模型大鼠中,建立了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大鼠模型。通过性行为学观察实验,并对模型大鼠的大脑前额皮质组织中的主要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浓度进行定量,来研究接受HSDD菌群移植对大鼠性欲望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神经内分泌机制。结果:(1)研究的第一部分中,共有24名患有HSDD的女性和22名没有性功能障碍的NHSD女性被纳入研究。对46份粪便样本进行16S r RNA基因测序,发现HSDD女性较NHSD女性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增加,两组间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在属的水平上,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苯基杆菌属,棒状杆菌属,马赛菌属,产卟啉杆菌属及某未分类的放线菌属在HSDD女性粪便中富集,而瘤胃菌属在NHSD女性的粪便中富集。(2)粪便样本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表明HSDD女性粪便代谢表型与NHSD女性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主要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组胺,去氧皮质酮,色胺,酪胺,四氢皮质酮,6-甲基喹啉,尿刊酸等。(3)靶向SCFA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NHSD组女性相比,HSDD组女性粪便中丁酸含量显着增加。(4)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表明,两组间肠道菌群差异属、粪便差异代谢物与包括FSFI-D评分在内的临床特征指标存在关联。(6)研究的第二部分中,HSDD-FMT(接受HSDD女性粪便移植的大鼠)组和NHSD-FMT(接受NHSD女性粪便移植的大鼠)组大鼠粪便微生物16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HSDD-FMT组大鼠较NHSD-FMT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增加。在属的水平上,NHSD-FMT组大鼠瘤胃球菌属丰度较HSDD-FMT组大鼠高,而葡萄球菌属丰度较HSDD-FMT组大鼠低。这反应人类HSDD女性和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总体多样性差异及部分差异菌群在受体大鼠中体现。(7)性行为学实验结果发现HSDD-FMT与NHSD-FMT大鼠,HSDD-FMT与模型对照组大鼠间Lordosis(弓背)、Solicitations(招揽)行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这反映了雌性大鼠在接受了HSDD女性粪便菌群移植后性欲望水平降低。(8)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结果表明与NHSD-FMT组相比,HSDD-FMT组大鼠脑PFC区的5-HT和5-HIAA的浓度增加,NE浓度减少。此外,与NHSD-FMT组相比,HSDD-FMT组大鼠脑5-HIAA/5-HT比值升高,提示5-HT转化率升高。这反映移植HSDD女性的肠道菌群影响了受体大鼠PFC中包括5-HT在内的单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论:(1)本研究发现HSDD女性的肠道菌群组成与NHSD女性存在差异。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菌群的丰度增加,瘤胃菌属的丰度减少可能是HSDD的标志性菌群特征。(2)HSDD患者粪便中包括组胺、去氧皮质酮、6-甲基喹啉、色胺、丁酸在内的多种肠内代谢物水平与NHSD女性存在差异。这些代谢差异与肠道菌群构成差异相关,且可能在HSD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代谢通路。(3)本研究建立了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大鼠模型,发现接受HSDD菌群移植后雌性大鼠的性欲望水平降低。人类HSDD女性和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总体多样性差异及部分差异菌群在受体大鼠中体现。特征性菌群及代谢产物对大脑单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的影响可能是导致HSDD发病的部分机制。
李鸽[2](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龙忠芳[3](2020)在《中缝背核—前扣带回5-羟色胺能神经通路在丙泊酚全身麻醉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研究表明,全身麻醉意识消失和恢复的过程涉及睡眠-觉醒通路的参与。课题组前期利用光遗传学技术,在丙泊酚麻醉状态下特异性激活五羟色胺转运体转基因(Serotonin transporter transgenic,SERT-cre)小鼠中缝背核(Dosal Raphe Nucleus,DRN)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能神经元,能加速小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提示促觉醒核团DRN参与了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的意识恢复过程。本实验从神经通路的角度出发,旨在进一步明确参与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的DRN的5-HT能神经通路。本实验利用光遗传学、c-Fos染色及神经毁损技术,对DRN的5-HT能神经元的投射进行追踪。旨在从神经通路的角度出发,研究丙泊酚致意识改变的机制。方法:1.选取12只SPF级健康雄性成年SERT-cre小鼠,随机分为光遗传激活ChR2实验组(rAAV-Ef1α-DIO-hChR2-mCherry-WPRE-pA,n=6)和对照组(rAAV-Ef1α-DIO-mCherry-WPRE-pA,n=6).此光遗传病毒具有顺行示踪功能,等待4周病毒稳定表达后,尾静脉单次给予丙泊酚(20 mg/kg),并同时给予光刺激,待小鼠出现翻正反射恢复(recovery of righting reflex,RORR)后停止给光,停止光刺激90分钟后,进行灌注取脑,对DRN的5-HT能神经元的投射脑区进行追踪并对下游投射脑区进行c-Fos染色。2.选取SPF级健康雄性成年C57小鼠36只,随机分为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毁损组(鹅膏氨酸,n=6)及其对照组(生理盐水,n=6),Eth丘脑筛状核(Ethmoid thalamic nucleus,Eth)毁损组(鹅膏氨酸,n=6)及对照组(生理盐水,n=6),VPM(Ventral posteromedial thalamic nucleus,VPM)毁损组(鹅膏氨酸,n=6)及其对照组(0.9%生理盐水,n=6),对DRN投射脑区ACC、Eth、VPM进行毁损,15天后尾静脉单次给予丙泊酚(20 mg/kg),记录毁损组与对照组小鼠在丙泊酚麻醉恢复期RORR时间及皮层脑电的变化。3.选取12只SPF级健康雄性成年SERT-cre小鼠,随机分为光遗传激活组实验组(rAAV-Ef1α-DIO-hChR2-mCherry-WPRE-pA,n=6)和mcherry对照组(rAAV-Ef1α-DIO-mCherry-WPRE-pA,n=6),建立光遗传实验模型,在DRN处注入病毒并在ACC处埋植光纤,待4周后转入病毒稳定表达.在ACC处给予光刺激,在激活DRN5-HT-ACC通路后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在给光刺激及不给光刺激时RORR时间及皮层脑电的变化。结果:1.病毒示踪实验结果显示,在DRN处注射顺行示踪病毒后,脑片切片染色发现,DRN的5-HT能神经元可顺行投射至ACC、Eth、VPM和腹侧眶皮质(ventral orbital cortex,VO)处。且激活DRN的5-HT能神经元可使其投射脑区ACC的c-Fos表达增加。2.毁损部分实验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ACC毁损组RORR时间延长,脑电分析结果显示δ波增多,β波减少;Eth及VPM毁损组RORR时间及脑电变化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3.光遗传学调控通路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光遗传学特异性激活DRN5-HT-ACC通路,可加速小鼠从丙泊酚麻醉中苏醒,表现为RORR时间显着缩短,脑电δ波减少,β波增加(P<0.05)。结论:1.中缝背核5-羟色胺能神经元可顺行投射至ACC,Eth,OV,VPM,激活DRN的5-HT能神经元可使ACC的c-Fos表达增加。2.ACC参与小鼠丙泊酚全身麻醉致意识改变的过程3.DRN5-HT-ACC在丙泊酚麻醉中发挥促觉醒效应。
辛伟[4](2020)在《基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季节性功能变化的绝经期大鼠“潮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SD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动物模型,获取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改变有关的实验动物的一般行为、组织形态、性激素及中枢神经递质等实验数据,并同步与非绝经期正常青壮年组进行对照,探讨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潮热”的生物学机制。再次,将外界气温环境变化作为“潮热”的促发因素,分析夏、冬两个季节“潮热”表现的差异,探讨外界气温环境改变对促发“潮热”的生物学机制,以期从机体内外两个层面探讨绝经期“潮热”的发生机理。方法:12周龄性成熟雌性SD大鼠100只,体重(220±20)g,SPF级。分别于夏、冬两个季节重复进行相同的实验,夏、冬季实验时间分别围绕2018年夏至、冬至前后4周进行,夏季实验具体时间为2018年5月24日至2018年7月19日,冬季实验具体时间为2018年11月24日至2019年1月19日。每次实验均选择12周龄性成熟大鼠50只,随机分为绝经综合征疾病模型组、疾病治疗组、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病证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5组,每组10只,共计100只。观察指标:1.一般情况:观察大鼠毛发颜色、发质,日饮食与饮水量,二便情况,日常行为活动及情志等;2.大鼠尾温;3.血清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4.神经递质浓度:下丘脑匀浆中五羟色胺浓度、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5.子宫病理切片的组织形态学观察、子宫系数(子宫系数=子宫湿质量/体重)。结果:1.一般情况本实验整个进程中除空白对照组大鼠毛发色泽、发质未发生太多改变外,其余组大鼠毛发色泽均呈现不同程度偏黄,光泽较差,触摸起来柔顺欠缺;去势各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大鼠对比,体重增加,且行为表现略显躁动;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大鼠整体呈现出舌尖色红,饮水、饮食量增加,粪便干燥。疾病治疗组与病证治疗组大鼠精神尚可,行为躁动较之前得到改善。大鼠死亡情况:因灌胃不当导致大鼠死亡3只,分别为夏季病证治疗组2只,冬季病证治疗组1只,其他无异常。2.大鼠尾温在整个实验进程中,大鼠尾温均随外界气温变化呈现相同的波动的趋势:夏季外界均温(24.47±1.19)℃、空白对照组大鼠尾温(29.17±1.64)℃,冬季外界均温(9.85±3.60)℃、空白对照组大鼠尾温(18.26±1.19)℃。去势各组大鼠自术后开始,其尾温与空白对照组大鼠尾温对比较高,夏季术后1周大鼠尾温均温:空白对照组(29.49±0.49)℃、疾病模型组(31.27±0.32)℃;冬季术后1周大鼠尾温均温:空白对照组(19.92±0.24)℃、疾病模型组(21.66±0.25)℃。其中经附子干姜液灌胃致肾阴虚证的病证模型组大鼠,其尾温升高趋势要高于疾病模型组,夏季术后3周,病证模型组(30.73±0.38)℃、疾病模型组(29.74±0.45)℃。且去势各组大鼠尾温升高的趋势会在术后5-6周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的尾温波动水平接近一致。疾病治疗组、病证治疗组大鼠分别经戊酸雌二醇、左归丸治疗干预后,其尾温水平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尾温逐步恢复至空白对照组大鼠尾温水平。冬季实验中,去势各组大鼠尾温,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大鼠尾温,其波动趋势及维持时间(除病证模型组持续时间外)均要小于夏季组实验。夏季至冬季,伴随外界气温降低,整体大鼠尾温亦随之调低,且去势各组大鼠尾温波动趋势也在减小。整个实验进程中,去势各组大鼠高尾温终将随时间推移而恢复至正常空白对照组大鼠尾温水平。3.性激素水平变化整组实验中,去势各组大鼠其血清内雌二醇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夏季空白对照组380.01±22.99 pg/ml;疾病模型组42.79±8.40 pg/ml),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疾病模型组(42.79±8.40 pg/ml)与经治疗干预的疾病治疗组(94.20±9.74 pg/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42.76±8.30 pg/ml)与经治疗干预病证治疗组(100.15±12.39 pg/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冬季各组大鼠血清内雌二醇水平与夏季同组组间对比,其差异性未见统计学意义。整组实验中,去势各组大鼠血清内卵泡刺激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夏季空白对照组10.66±1.22 mIU/mL;疾病模型组19.14±1.47 mIU/mL),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疾病模型组(19.14±1.47 mIU/mL)与经治疗干预的疾病治疗组(15.23±1.40 mIU/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21.40±1.87 mIU/mL)与经治疗干预的病证治疗组(14.84±1.50 mIU/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冬季各组大鼠血清内卵泡刺激素水平与夏季同组组间对比,其差异性未见统计学意义。整组实验中,去势各组大鼠血清内黄体生成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夏季空白对照组11.02±1.24 IU/L;疾病模型组18.26±1.16 IU/L),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疾病模型组(18.26±1.16 IU/L)与经治疗干预的疾病治疗组(14.35±1.08IU/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19.82±1.12 IU/L)与病证治疗组(14.74±1.03 IU/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冬季各组大鼠血清内黄体生成素水平与夏季同组组间对比,其差异性未见统计学意义。整组实验中,去势各组大鼠血清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夏季空白对照组219.34±15.98 pg/ml;疾病模型组341.48±22.41 pg/ml),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疾病模型组(341.48±22.41 pg/ml)与经治疗干预的疾病治疗组(302.26±22.41 pg/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352.25±19.88 pg/ml)与病证治疗组(286.61±17.03 pg/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冬季各组大鼠血清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与夏季同组组间对比,其差异性未见统计学意义。4.神经递质浓度变化整组实验中,去势各组大鼠下丘脑匀浆中五羟色胺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夏季空白对照组437.25±28.07 ng/ml;疾病模型组295.50±25.71 ng/ml),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疾病模型组(295.50±25.71 ng/ml)与经治疗干预的疾病治疗组(376.38±28.52 ng/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312.13±24.95 ng/ml)与经治疗干预的病证治疗组(377.52±25.07 ng/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冬季各组大鼠下丘脑匀浆中五羟色胺水平与夏季同组组间对比,其差异性未见统计学意义。整组实验中,去势各组大鼠血清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夏季空白对照组230.11±24.24 pg/ml;疾病模型组300.35±29.46 pg/ml),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疾病模型组(300.35±29.46 pg/ml)与经治疗干预的疾病治疗组(260.38±21.26 pg/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289.57±27.70 pg/ml)与经治疗干预的病证治疗组(256.14±23.17 pg/ml)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冬季各组大鼠血清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夏季同组组间对比,其差异性未见统计学意义。5.子宫系数与子宫形态学差异整组实验中,去势各组大鼠子宫系数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夏季空白对照组1.71±0.12 mg/g;疾病模型组0.31±0.05 mg/g),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疾病模型组(0.31±0.05 mg/g)与经治疗干预的疾病治疗组(0.39±0.07 mg/g)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0.35±0.04 mg/g)与经治疗干预的病证治疗组(0.42±0.07 mg/g)对比,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冬季各组大鼠子宫系数与夏季同组组间对比,其差异性未见统计学意义。实验中,去势各组大鼠卵巢摘除后,机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导致子宫萎缩体积变小,子宫内膜厚度改变。部分组织水肿或充血;经药物治疗干预后疾病治疗组、病证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腺体、毛细血管较未经药物干预的疾病模型组、病证模型组增多。结论:1.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型组评价雌性性成熟SD大鼠经卵巢摘除术后,术后5天起行阴道涂片检查,日1次,连续5天均无动情期反应,绝经综合征疾病模型造模成功随后给予大鼠2周附子干姜液热性致阴虚药物灌胃处理。2周附子干姜液灌胃处理后,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中雌二醇水平降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升高;子宫体积萎缩,子宫病理切片色淡红,局部组织水肿,毛细血管减少;大鼠毛发色偏黄,光泽暗,欠柔顺,舌尖色红,饮水量增加,粪便干燥,肛温升高且躁动。以上均符合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制备要求,故雌性性成熟大鼠经去卵巢手术后给予附子干姜液连续2周灌胃处理制备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动物模型方法有效。2.SD雌性大鼠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尾温上升且持续一段时间后恢复到与正常大鼠尾温一致的水平;推测绝经综合征潮热症状的出现可能与去势后SD雌性大鼠其血清内雌二醇水平降低,继而影响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导致下丘脑内其他神经递质浓度受到影响,发生改变,热中性带变窄,体温调定点发生变化。故绝经综合征潮热的发生机制可能与绝经期机体雌二醇、孕激素水平降低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改变,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有关。3.夏季至冬季,外界环境气温降低,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大鼠尾温升高的趋势与持续时间均有所降低,但各组生理指标中夏季、冬季对比,其差异性未见统计学意义,故推测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可能会影响机体外在皮肤温度,是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SD雌性大鼠尾温变化波动的促发因素。4.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模型组大鼠尾温升高趋势且持续时间在某种程度上要甚于单纯的疾病模型组。在经左归丸药物治疗干预后,其尾温波动趋势有所缓解,且除尾温之外,病证治疗组大鼠血清内雌二醇浓度有所上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下丘脑匀浆中五羟色胺浓度有所回升,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本实验中运用左归丸滋补肾阴、填精益髓对证干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调节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血清内性激素水平及神经递质浓度的变化来缓解潮热的症状。
刘思聪[5](2020)在《产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针刺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对产后抑郁障碍古代和现代的文献梳理,总结产后抑郁障碍的中医学认识以及针灸治疗产后抑郁障碍的中西医理论基础;(2)通过对产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发病率,探讨产后抑郁障碍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确定高危人群;(3)观察调任通督针法治疗产后抑郁障碍影响,评价调任通督针法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为调任通督针法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临床依据。材料与方法:(1)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医古籍中与产后、抑郁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针灸治疗产后抑郁障碍的中西医理论基础,为针灸治疗产后抑郁障碍提供理论支持。(2)对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牡丹江市林口县第一人民医院、牡丹江市林口县妇女儿童医院三所医院住院生产的孕妇进行基线评估。根据研究目的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孕妇418名,研究人员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危险因素信息。在基线调查时还尽可能收集推定的危险因素,无法在基线调查时收集的危险因素在后续评估中予以测评。共有388例纳入研究中,以EPDS≥9为标准判定,经筛选98人EPDS≥9为抑郁组,290人<9分为对照组,所有资料应用SPSS.22进行分析,对推定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统计分析与产后抑郁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3)将纳入符合轻中度产后抑郁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调任通督组(34例)和对照针灸组(34例),两组接受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分别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前、治疗后测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通过HAMD和SF-36评价疗效;同时评价HAMD五个因子和SF-36八个维度以详细评估调任通督针刺法的优势所在。结果:1.产后抑郁障碍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郁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等情志疾病均有相似点和区别之处,与脏躁症状甚为相近。针灸可从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整脏腑、调和气血等多方面切入,同时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证明针刺可以通过多重机制多靶点从整体角度对产后抑郁症进行干预,作为PPD的有效疗法,有着扎实的古代典籍记载及现代理论依据。2.388名产妇,产后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25.26%(98/388),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居住地、生育次数、吸烟史、产后睡眠情况、月子是否满意于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P<0.05),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分析居住地,吸烟,生育次数,产后睡眠情况是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居住农村,有吸烟史,初产妇,产后睡眠较差患产后抑郁的危险更高。3.治疗前,两组产后抑郁患者临床一般资料,HAMD量表、HAMD量表各因子分、SF-36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调任通督组有效率为90%,对照针灸组有效率为65.6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HAMD量表、SF-36量表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因子比较调任通督组对焦虑/躯体化、体重、认识障碍、迟缓、睡眠障碍均起到了治疗作用(P<0.05),而对照针灸组在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迟缓、睡眠障碍四项因子评分下降(P<0.05),体重这一因子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子组间比较调任通督组对认识障碍、迟缓两项因子疗效优于对照针灸组(P<0.05)。SF-36量表比较在生理健康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四个维度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P>0.05),在心理健康内容:包括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四个维度上,调任通督组评分高于对照针灸组(P<0.05)。结论:1.产后抑郁障碍与脏躁症状甚为相近,但两者并不完全相等。针灸作为PPD的有效疗法,有着扎实的古代典籍记载及现代理论依据。2.本次研究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25.26%;居住地、产后睡眠情况、生育次数、吸烟史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相关性,居住城镇、产后睡眠质量较好、有生育经历对产后抑郁障碍的发病是保护因素;有吸烟史对产后抑郁的发病是危险因素。3.调任通督针法可以治疗产后抑郁障碍,改善产后抑郁障碍患者生活质量。
郭建华[6](2020)在《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控小肠运动的TRPA1作用机制》文中认为肠道功能异常常伴随多种肠道疾病的发生,诸如肠易激综合征(IBS)和炎症性肠病(IBD),而肠道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紊乱通常是IBS和IBD的引发原因之一。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存在于与感觉疼痛相关的神经元中,对食物中的刺激性化合物有反应,在胃肠道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TRPA1缺失会降低机体对环境及化学刺激的敏感性,减弱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感知,因此研究TRPA1在肠道中的作用对胃肠疾病治疗具有深远意义。但目前不同单胺类神经递质对肠道运动的影响以及TRPA1能否参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对肠道运动的调控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恒温灌流系统、膜片钳技术以及行为学检测方法,探究了单胺类神经递质对小鼠小肠运动的调控作用以及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控小肠运动的TRPA1机制。此外,我们探究了肠道单胺类神经递质对高级中枢学习认知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单胺类神经递质对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各不相同: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对小鼠空肠运动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对十二指肠的抑制作用;5-羟色胺(5-HT)对十二指肠运动的增强作用显着高于对空肠的增强作用;2.TRPA1敲除显着抑制小鼠小肠运动;3.TRPA1参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对小肠运动的调控:TRPA1敲除后,减弱了DA对小鼠小肠运动的抑制作用,加强了NE对小鼠小肠运动的抑制作用,加强了5-HT对小鼠十二指肠运动的增强作用;4.肠道DA增多后,损害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肠道NE增多后,损害小鼠空间短时学习记忆;肠道5-HT增多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肠道单胺类神经递质增多后,损害TRPA1敲除小鼠空间长时学习记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单胺类神经递质对小肠各肠段的运动能力调控具有差异性,且TRPA1参与了单胺类神经递质对小肠运动的干预。行为学检测结果揭示肠道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会损伤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
孙晓萌[7](2020)在《电针对无昼夜节律小鼠脑及肝组织内5-HT节律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肝俞”对无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及肝组织中5-HT节律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中枢和外周系统的生物钟节律的调节,并初步阐释电针“肝俞”对恢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144只SPF级雄性6周龄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每组36只。在室温环境20℃~25℃的SPF饲养室内适应性驯化饲养1周,空白组予以常规饲养,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经非穴组采用2h光照/2h黑暗的短时间剥夺法造模5天。造模后根据小鼠的行为学特征判断其造模是否成功。针刺组于实验第13天开始进行针刺治疗,取双侧“肝俞”穴,连接6805-AII型电针仪治疗,输出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双侧穴位,电针刺激参数为疏密波4/20Hz;疏密周期为6秒,电流调节至针柄微微抖动即可,每次留针20分钟,持续治疗5天。非经非穴选择小鼠双胁下固定对照点,电针参数同针刺组。模型组每日只给予以相同方式固定,不做针刺干预。2.针刺治疗后取材,于一天内10:00(CT10)、12:00(CT12)、14:00(CT14)、16:00(CT16)、18:00(CT16)、20:00(CT20)、22:00(CT22)、0:00(CT0)、2:00(CT2)、4:00(CT4)、6:00(CT6)、8:00(CT8)共12个时间点进行断颈处死,每个时间点处死3只,用手术器械快速撬开颅骨,剥离脑组织,取出脑干组织置于固定液中备用;后将小鼠固定于平板上,用手术剪刀剪开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腹腔,取出肝组织置于-80℃冰箱冷藏。3.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小鼠大脑中缝核5-HT,以及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脏内5-HT含量,并分析数据。结果:1.造模前,各组小鼠均表现出稳定的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各组日间与夜间活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造模组小鼠开始出现狂躁、食量增加、白天活动频繁、睡眠时间不规律,造模组与空白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造模成功。2.针刺治疗后,小鼠脑内5-HT节律表达显示,空白对照组存在昼夜节律(P<0.05),模型组昼夜节律消失(P>0.05),针刺组节律得到恢复(P<0.05),非经非穴组未恢复至正常昼夜节律(P>0.05)。组间比较,空白组与针刺组5-HT的节律分泌具有显着相关关系(P<0.01)。3.针刺治疗后,依据小鼠肝组织内5-HT节律表达显示,空白组具有正常的昼夜节律(P<0.01),模型组与非经非穴组昼夜节律消失(P>0.05),针刺组昼夜节律恢复(P<0.05)。组间比较,空白组与针刺组5-HT的节律分泌趋势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结论:1.采用2h光照/2h黑暗交替光照可使小鼠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可作为复制无昼夜节律小鼠模型的造模方法。2.针刺“肝俞”可使无昼夜节律小鼠脑内5-HT节律恢复正常表达。3.针刺“肝俞”可使无昼夜节律小鼠肝组织内5-HT节律恢复至正常。
黄兆欢[8](2020)在《树鼩脑内单胺能系统解剖图谱的研究》文中认为日间活动的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属攀鼩目(Scandentia)树鼩科(Tupaiidae),外形似松鼠,广泛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系统发生进化表明,树鼩与灵长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树鼩在解剖结构、神经发育和心理应激模式等生理特征方面也与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动物高度相似。最近,树鼩逐渐成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可用替代模型。单胺能系统(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调节情绪、认知、运动核神经内分泌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描述树鼩大脑中多巴胺能(以酪氨酸羟化酶(TH)为代表的)和5羟色胺(5-HT)能系统的解剖结构。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详细地描述了树鼩下丘脑中TH免疫反应性(-ir)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TH-ir神经元广泛分布于树鼩下丘脑的诸多脑区,其大部分位于下丘脑的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TH-ir神经元在人脑中的分布于树鼩中类似;相反地,在正常大鼠的PVN和SON很少能观察到TH-ir神经元分布。在树鼩PVN和SON中我们观察到大量的TH-ir神经元与加压素(AVP)共定位,而催产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未与TH共定位。而且在下丘脑其他脑区也观察到TH与AVP的共定位。此外,树鼩PVN和SON中的TH-ir神经元表达了其他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标记(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和2型囊泡单胺转运体),进一步支持PVN和SON中的TH-ir神经元为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这些结果详细描述了树鼩下丘脑中TH-ir神经元的分布,并证明了该酶在物种间的分布差异。通过使用5-HT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对含5-HT的神经元及其纤维在树鼩大脑中的分布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描述。结果显示大量的5-HT-ir细胞集中定位在中缝背核和正中中缝核中,而在尾线性核、背侧背盖核、内侧丘系、内侧纵束、中缝大核、中缝隐核和中缝苍白核有少量至中等量的5-HT-ir细胞分布。仅有很稀少的核周体散布在腹侧、外侧以及背侧网状结构中。我们也观察到5-HT-ir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纺锤形和多极形态,大小各异,染色强度也不均一,且一些细胞存在较长的突起。根据免疫反应性纤维的大小和形态,可分为非曲张、小曲张和大曲张性纤维。曲张性纤维在树鼩大脑灰质的几乎每个区域都有分布。皮层中免疫反应性纤维密度的变化一般遵循解剖学上的分区,在一些核团内也能观察到,尤其是在具有层状结构的核团中。在嗅结节、视前区、脑室周围灰质、脚间核、蓝斑、面神经核、孤束核以及下橄榄腹外侧等区域包含极其丰富的5-HT-ir 神经纤维丛。这些数据首次详细描绘了树鼩大脑中 5-HT 能系统的分布图谱。总之,我们的研究首次提供了多巴胺能和5-HT能在树鼩大脑中的解剖图谱,为研究单胺能递质调控树鼩的各种生理功能和行为提供神经生物学基础。
韩丹[9](2020)在《Orexin-A通过Orexin 1 Receptor和Orexin 2 Receptor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记忆异常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指个体经历、遭遇或目睹到涉及自身或他人危及生命的应激性事件或处境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研究发现PTSD患者记忆障碍,以及与应激紧密相关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功能异常。前额内侧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海马是大脑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与记忆,情感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mPFC与海马功能及结构异常与多种精神疾病发病有关。mPFC位于海马的上游,协同海马共同控制HPA轴的活性。影像学研究发现PTSD患者海马和mPFC体积改变。运用超微结构技术发现PTSD大鼠海马、mPFC等部位神经元发生凋亡,内质网应激途径、线粒体途径导致了神经元程序化死亡。mPFC调节海马及其下游的HPA轴活性构成应激作用的环路,参与调节记忆及其相关功能的调节。所以mPFC,海马和下丘脑的异常可能与PTSD患者记忆异常及所产生的焦虑、抑郁、回避、麻木的情感调节障碍中密切相连。Orexins,又称为hypocretins,是一对由下丘脑神经元产生多肽,包括orexin-A和orexin-B(即hypocretin-1,hypocretin-2),因其有促进摄食作用,被译为食欲素。orexin神经元广泛投射脑组织各部位,通过orexin 1 receptor(OX1R)和orexin 2 receptor(OX2R)两种受体发挥作用。研究发现orexins与大脑摄食中枢关系密切,可以促进摄食行为;OX1ROX2R在海马及mPFC表达,参与orexin调控记忆学习等功能。本研究通过三种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 test,EPM)及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检测PT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异常、焦虑程度和自发性探索行为。并利用电镜来证明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为进一步揭示PTSD发病机制提供神经结抅基础。从形态学,蛋白水平,基因水平来探索orexin-A及其受体OX1R、OX2R在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的表达变化,结合生理指标测定,研究orexin-A及其受体OX1R、OX2R参与PTSD大鼠记忆、应激反应与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为深入揭示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给予PTSD大鼠侧脑室注射orexin-A,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变化,在蛋白水平检测OX1R、OX2R,为orexin-A是否具有治疗PTSD的潜力及其治疗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制作、实验分组及生理指标测量:第一、二部分:取健康雄性6周-7周Wistar大鼠共12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模型1d、4d、7d、14d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记录实验0、7、14天大鼠体重,0~7d、7~14d食物量,比较SPS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增长、食物量变化情况。第三部分:用6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共32只,体重(200±30)g,随机分为4组,SPS+vehicle、SPS+orexin-A、non-SPS+vehicle、non-SPS+orexin-A,每组8只。2、行为学测定:通过行为学实验,MWM、EPM及OFT检测PT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异常、焦虑程度和自发性探索行为。3、透射电镜技术:利用透射电镜来证明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形态学角度观察下丘脑orexinA、OX1R、OX2R,海马OX1R、OX2R,mPFC OX1R免疫表达变化。5、Western blotting: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部位OX1R、OX2R蛋白表达变化。6、Real-Time PCR: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和OX1R、OX2R mRNA的表达变化;海马、mPFC部位OX1R、OX2R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1、大鼠生理指标的测量:发现与正常组对照,SPS大鼠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在实验7~14天阶段,与正常组对照,SPS大鼠食量明显减少。2、行为学检测结果:MWM空间探索实验中,与正常组对照,SPS组大鼠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总距离的百分比和穿越目标象限次数明显减少;EPM实验中,SPS7d组大鼠在开放臂运动行为较少,与正常组大鼠对比,SPS7d组大鼠在开放臂行走距离,穿越次数、停留时间减少,在闭合臂行走距离和进入次数也是减少的,但停留时间增加;OFT实验中,与正常组对比,SPS7d组大鼠在中央区域活动减少,中央区域的行走距离,进入次数,停留时间,后肢站立次数,以及外周区域的进入次数,后肢站立次数均是减少的,而在外周区域停留时间是增加的。给予SPS大鼠侧脑室注射orexin-A后,行MWM空间探索实验,SPS+orexin-A组目标象限游泳距离/总距离的百分比及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均高于SPS+vehicle组。说明给予SPS大鼠orexin-A后,空间记忆能力损伤有明显改善。3、透射电镜超微结构:透射电境下,正常组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的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胞膜完整,细胞器结构正常。SPS刺激后,下丘脑和海马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出现染色质边集;mPFC神经元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给予大鼠SPS刺激后,orexin-A、OX1R、OX2R免疫阳性产物呈棕黄色,分布在神经元细胞质中。随着实验进行,下丘脑orexin-A表达逐渐减弱;OX1R表达在下丘脑,海马,mPFC均逐渐增强;OX2R表达在海马逐渐增强,而在下丘脑和mPFC,OX2R表达各实验组无差异。5、Western bloting检测结果:SPS刺激后,OX1R蛋白表达在下丘脑,海马和mPFC三个部位均逐渐增多;OX2R在海马蛋白表达逐渐增多,在下丘脑和mPFC,OX2R虽有一定表达,但各实验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给予SPS大鼠侧脑室注射orexin-A后,与SPS+vehicle组对比,SPS+Orexin-A组在下丘脑、海马和mPFC,OX1R蛋白水平降低;而OX2R在海马部位蛋白表达降低,但在下丘脑和mPFC,OX2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6、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给予SPS刺激后,结果显示下丘脑orexin-A mRNA表达水平逐渐减弱;OX1R mRNA在下丘脑、海马和mPFC表达均逐渐增多;OX2R mRNA在海马表达逐渐增多,而在下丘脑及mPFC无差异。结论:1、SPS大鼠出现摄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空间记忆降低,恐惧增强,探究行为减少和焦虑状态。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异常改变。2、SPS刺激后,下丘脑、海马和mPFC部位orexin-A及其受体的异常变化可能与PTSD大鼠摄食减少,记忆功能受损和焦虑状态有关。3、侧脑室注射orexin-A部分逆PTSD大鼠受损的空间记忆及异常的orexin受体表达,这说明了orexin-A可能具有治疗PTSD的潜力。
廉彬[10](2020)在《5-羟色胺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指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s)是一类广泛性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与重复刻板行为(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Ⅴ,DSM-Ⅴ)。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显示,1987年孤独症的患病率为0.58‰,到2014年,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达到14.7‰,相当于68位儿童中即有1例孤独症患者(Makushkin,Makarov,&Pashkovskiy,201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的孤独症患者可能已达到数百万。由于大部分孤独症患者自身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照料,这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关注孤独症患儿,对孤独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到目前为止,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孤独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或交互作用导致的。来自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60%,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这些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asi,DeMayo,Glozier,&Guastella,2017)。另一方面,在一项包含192对双胞胎的研究中就发现,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具有37%的解释率,而环境因素达到55%(Hallmayer et al.,2011),这表明了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过程中也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环境因素方面,有研究发现脑器质性病变(如前额叶受损)、神经生化因素(如环境毒物汞、铅、砷)、孕产期病变(如妊娠期糖尿病)、感染(如孕期感染丙戊酸)及免疫(孕期感染病毒引起母体免疫反应)等多方面因素与孤独症的发病有关(Sandin et al.,2014)。由于孤独症的确切病因不清楚,因此对孤独症患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治疗。目前对孤独症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日常的训练和行为干预来改善患者的一些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的自理能力。因此,尽快探明孤独症的病理机制,对于孤独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013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将DSM-Ⅳ描述的孤独症患者的三大特征改为两大特征: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正常的社交行为对于个体的社会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而孤独症患者由于其社交障碍导致很难融入群体,无法进行社会适应。虽然研究者对孤独症患者的社交缺陷行为进行了一些行为学方面描述性的研究,但是对于孤独症患者所表现的社交缺陷背后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重复刻板行为包括“专注于一个或多个刻板和受限的兴趣模式,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焦点上都是异常的”。这通常表现为“物体固化”行为增强和“过度依恋喜爱的物体”。这种“物体固化”行为可能会干扰社会、情感和记忆功能,使孤独症各症状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然而,导致孤独症这种“物体固化”行为增强的病理学机制仍然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探究。虽然以孤独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由于直接以人为被试进行研究存在技术限制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利用动物模型进行前临床研究来探究孤独症的病理机制就显现了一些优势。由此可见,构建一个能够很好模拟孤独症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孤独症的病理学机制,是找到预防和治疗孤独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本研究首先采用孕鼠暴露丙戊酸这种非遗传手段构建孤独症动物模型;然后,在验证其模拟孤独症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即“物体固化”行为)有效的基础上,从5-羟色胺发育异常的角度,探究了孤独症样大鼠5-HT受体表达异常的脑基础,最后采用操纵与干预方式探究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两个核心症状的具体作用机制。给孕期大鼠暴露于丙戊酸(Valproate acid,VPA),其后代会表现出与孤独症患者类似的社交缺陷(T.Schneider&R.Przew?ocki,2005),但是,该方法是否能够模拟孤独症的另一个核心症状——重复刻板行为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于人类孤独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孤独症一般起病于3岁以前,并且会持续一生,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孤独症患者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Varghese et al.,2017)。利用孕期暴露丙戊酸构建的动物模型是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越来越严重呢?针对这两个问题,研究一采用Schneider在孕鼠妊娠期第12.5天暴露丙戊酸诱导其子代产生孤独症样行为的方法构建孤独症模型。具体而言,研究一试图解决:(1)孕期暴露丙戊酸,在模拟孤独症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增强上是否是有效的;(2)利用丙戊酸产生的孤独症样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两个年龄阶段的症状是否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早在1961年,Schain和Freedman就发现孤独症患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系统功能异常(Schain&Freedman,1961)。临床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孤独症儿童外周血小板中5-羟色胺浓度很高(Nickl-Jockschat&Michel,2011)。因此,5-羟色胺系统异常可能是引起孤独症发病的一个原因。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以调控动物的许多生理过程(比如,繁殖、情绪、攻击、痛觉、食欲血管收缩、激素释放等)。通过对这些生理功能的调节,进而对行为进行调节。5-羟色胺能系统几乎支配着大脑的所有区域。脑内5-HT的生物合成是以色氨酸(Tryptophan,TP)为前体。TP经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作用下生成5-羟色氨酸(5-hydroxy trytophan,5-HTP),在5-THP脱羧酶(5-HTP decarboxylase,5-HTPDC)的作用下脱羧基而生成5-HT。胞浆中合成的5-HT被摄取(与5-HT结合蛋白结合)并存储于5-HT神经能终末的囊泡中。释放入突触间隙的5-HT与受体结合,进而发挥作用。中枢5-HT能神经元广泛分布在包括前额叶皮质在内的前脑,5-HT受体在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和海马等区域广泛分布,参与大脑的多种认知功能。很多研究者认为5-HT受体功能可能与孤独症的发生有某种关联(N.Khatri,K.L.Simpson,R.C.S.Lin,&I.A.Paul,2014)。5-HT受体在脑内共有14种亚型,孤独症患者脑内每一种受体亚型的表达是否异常仍然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中,5-HT1A受体在脑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脑干、额叶皮层、边缘系统,具有为大脑提供营养的作用(Burnet,Eastwood,Lacey,&Harrison,1995)。5-HT2A受体主要分布在许多前脑区域,特别是皮质区域、尾状核、伏隔核、海马,对于大脑突触连接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Duman,Heninger,&Nestler,1997)。5-HT2B受体主要分布在小脑、侧中隔、下丘脑和杏仁核,可能具有调节5-HT促有丝分裂的作用,在社交行为中可能具有抗焦虑的作用(Bonhaus et al.,1995;Kursar,Nelson,Wainscott,&Baez,1994;Loric,Launay,Colas,&Maroteaux,1992)。5-HT2C受体主要分布在脉络丛、皮质(嗅核、梨形核和扣带回)、边缘系统(伏隔核、海马、杏仁核)和基底节(尾状核、黑质)区域,激活该受体可引起包括运动不足、吞咽异常、焦虑和体温过高在内的行为反应(Koek,Jackson,&Colpaert,1992)。内侧前额叶是与社会认知相关的大脑区域,被认为是孤独症患者的主要大脑功能异常区域之一(E.Courchesne&Pierce,2005;Krueger,Barbey,&Grafman,2009),主要是由5-HT轴突支配,富含各种5-HT受体亚型,尤其是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Arango,Underwood,&Mann,2002;Azmitia&Segal,1978)。杏仁核涉及情绪和恐惧的调节、学习和记忆,以高度加工的形式接收大量的感觉输入(LeDoux,2003),并可对体感、视觉、听觉和所有类型的内脏输入做出反应。杏仁核兴奋性/抑制性平衡的破坏最近被认为是孤独症的一个原因(Marín,2012)。海马在学习和记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交行为和重复刻板行为也涉及到对于物体和社会性同伴的识别和记忆。由于目前尚不清楚孤独者患者脑内5-HT受体的表达是否出现异常,5-HT受体的表达异常与孤独症的症状是否有关,以及究竟哪些脑区的5-HT受体表达出现异常,因此在研究二中,选取了5-HT1A、5-HT2A、5-HT2B、5-HT2C表达相对丰富的内侧前额叶、海马、杏仁核进行了探究。具体而言,在研究一有效构建孤独症样大鼠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二中试图解决: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内侧前额叶、海马、杏仁核内5-HT1A、5-HT2A、5-HT2B、5-HT2C受体的表达是否异常。最后,结合研究二的结果,研究三从操纵与干预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究激活或拮抗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在研究一中(实验一),采用Schneider在孕鼠妊娠期第12.5天暴露丙戊酸诱导其子代产生孤独症样行为的方法构建孤独症模型。本研究首先探究了孕期暴露丙戊酸在模拟孤独症两大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即“物体固化”行为)方面的有效性问题。以被试大鼠是否暴露于丙戊酸为自变量,以被试大鼠在经典的社会性探索测试中两个测试阶段中探索同伴的时间为因变量,探究暴露于丙戊酸分娩的子代大鼠是否表现出社交缺陷;以被试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测试中探索物体的比率为因变量,探究暴露于丙戊酸分娩的子代大鼠是否表现出“物体固化”增强现象。结果发现,在妊娠期第12.5天给SD孕鼠单次腹腔注射600 mg/kg VPA,其分娩的后代具有与孤独症患者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模式相似。具体而言(1)不论在单独检测社交行为的社会性探索测试中,还是在由物体刺激存在的物体和同伴竞争性范式中,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的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探索同伴的时间都显着降低,即表现出明显的社交缺陷;(2)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范式中,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的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探索物体的时间都显着增强,即表现出明显的“物体固化”行为。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了利用VPA进行塑造孤独症大鼠动物模型在模拟孤独症患者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方面是有效的,尤其是在儿童期的大鼠上表现更加稳定。在研究二(实验二)中,在行为测试结束后,对孤独症样组和对照组儿童期雄性大鼠进行断头取脑,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大鼠脑内内侧前额叶、海马和杏仁核三个脑区内5-HT1A、5-HT2A、5-HT2B、5-HT2C受体表达的情况。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内侧前额叶内5-HT1A和5-HT2A受体mRNA的表达减少,而5-HT2B和5-HT2C受体的mRNA表达未受影响;(2)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杏仁核内5-HT2A受体mRNA的表达减少,而5-HT1A、5-HT2B和5-HT2C受体mRNA的表达未受影响;(3)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海马内5-HT1A、5-HT2A、5-HT2B和5-HT2C受体mRNA的表达都未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孕期暴露丙戊酸选择性的破坏了子代大鼠内侧前额叶内的5-HT1A和5-HT2A受体以及杏仁核内5-HT2A受体的表达,这可能是导致孤独症核心症状出现的机制之一。在研究三中,通过暴露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实验三)和拮抗剂WAY-100635(实验四),考察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在实验三中,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4个测试阶段(样本阶段:Test 1;物体识别阶段:Test 2;位置识别阶段:Test 3和社会性识别阶段:Test 4)中探索同伴的时间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激动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表现出的社交缺陷是否有改善作用。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Test 3中探索物体的比率(计算方法为:被试大鼠探索两个物体的时间和除以大鼠探索两个物体和同伴的时间总和)作为“物体固化”的指标,并且以该指标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激动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的“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实验三的结果发现:(1)5-HT1A受体激动剂可以改善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社交缺陷,但是激动剂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周围暴露激动剂50-60分钟左右的时间,激动剂的效果最佳,之后激动剂的效果减弱;(2)5-HT1A受体激动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改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了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所起作用的机制可能是不同的,激活5-HT1A受体能够改善孤独症的社交缺陷,但是对“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改善作用。在实验四中,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拮抗剂剂8-OH-DPAT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4个测试阶段(样本阶段:Test 1;物体识别阶段:Test 2;位置识别阶段:Test 3和社会性识别阶段:Test 4)中探索同伴的时间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拮抗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表现出的社交缺陷是否有进一步的加剧作用。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WAY-100635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Test 3中探索物体的比率(计算方法为:被试大鼠探索两个物体的时间和除以大鼠探索两个物体和同伴的时间总和)作为“物体固化”的指标,并且以该指标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激动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的“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实验四的结果发现:(1)5-HT1A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会加重孤独症样大鼠的社交障碍,并且拮抗剂的效果在测试结束时(拮抗剂暴露1.5小时)仍然没有减弱;(2)5-HT1A受体拮抗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显着影响。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所起作用的机制可能是不同的,拮抗5-HT1A受体会进一步加重孤独症的社交缺陷,但是对“物体固化”行为中没有显着作用。本论文在验证孕期暴露丙戊酸构建孤独症大鼠模型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探究了四种主要的5-HT受体(包括5-HT1A、5-HT2A、5-HT2B、5-HT2C)在孤独症大鼠脑中的表达情况,并从操纵与干预的角度,进一步探究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综合而言:(1)在妊娠期第12.5天给SD孕鼠单次腹腔注射600mg/kg VPA,可以有效的模拟孤独症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物体固化”行为增强);VPA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都表现出的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增强现象,并且在儿童时期更加稳定。(2)孕期暴露丙戊酸,导致了子代大鼠内侧前额叶内的5-HT1A和5-HT2A受体的表达异常以及杏仁核内5-HT2A受体的表达出现异常;(3)5-HT1A受体激动剂可以改善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社交缺陷,但是激动剂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周围暴露激动剂50-60分钟左右的时间,激动剂的效果最佳,之后激动剂的效果减弱;5-HT1A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会加重孤独症大鼠的社交障碍,并且拮抗剂的效果的作用时间更久;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显着影响,这些结果说明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产生的病理机制可能是不同的。本研究的这些结果不仅为孕期暴露丙戊酸可以有效的构建孤独症的动物模型提供了支持,也能够为治疗孤独症的社交缺陷症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的途径。首先,研究一的结果证明了采用孕期暴露丙戊酸的方法是有效的,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该模型对孤独症的其他病理学机制和心理行为学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其次,研究二证明了孤独症样大鼠5-HT的不同受体在不同脑区的表达的出现异常,5-HT的不同受体在不同脑区的表达异常情况是不一致的,这也表明了未来的研究对5-HT每一种受体在某些具有关键功能的脑区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最后,研究三首次表明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的作用是不一致的,激活5-HT1A受体可以改善孤独症样大鼠的社交缺陷行为,抑制该受体会进一步加剧该缺陷,但不论激活或抑制5-HT1A受体对重复刻板行为没有显着影响。综上而言,现有的研究进一步表明5-HT1A受体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将来5-HT1A受体可能作为研发治疗孤独症药物的新的靶点。
二、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对下丘脑弓状核单一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影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对下丘脑弓状核单一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1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简介 |
1.2 肠道微生物与精神神经疾病相关性简介 |
1.3 本课题研究简介 |
第一部分 基于16S rRNA测序及代谢组学技术的肠道微生物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相关性研究 |
1 引言 |
1.1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简介 |
1.2 16S rRNA测序简介 |
1.3 代谢组学技术简介 |
1.4 短链脂肪酸在微生物群-肠-脑交流中的作用简介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参与者的临床信息 |
3.2 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
3.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 |
3.4 粪便靶向SCFAS定量分析结果 |
3.5 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4 讨论 |
4.1 HSDD 女性及NHSD 女性肠道菌群构成的测序结果总结 |
4.2 HSDD女性及NHSD女性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情况 |
4.3 HSDD女性及NHSD女性粪便靶向SCFAS定量分析情况 |
第二部分 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对大鼠性欲望水平及单胺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 |
1 引言 |
1.1 粪菌移植治疗简介 |
1.2 交配实验模型大鼠及性行为观察研究简介 |
1.3 单胺神经递质简介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动物 |
2.4 粪菌移植所用菌液的制备和保存 |
2.5 粪菌移植 |
2.6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 |
2.7 标本采集及处理 |
2.8 大鼠肠道微生物16Sr RNA基因V4 区高通量测序 |
2.9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单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定量 |
2.10 统计学分析 |
2.11 第二部分研究总体流程 |
3 结果 |
3.1 实验大鼠一般情况 |
3.2 HSDD-FMT 组和NHSD-FMT 组大鼠粪便微生物测序结果 |
3.3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果 |
3.4 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结果 |
4 讨论 |
4.1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果分析 |
4.2 粪菌移植后的大鼠结肠内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4.3 大鼠PFC单胺类神经递质定量结果分析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 |
附表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 |
(2)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小结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
2.1.1 创新与创造 |
2.1.2 思维、精神、意识 |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
2.2.1 开拓性 |
2.2.2 阶段性 |
2.2.3 综合性 |
2.2.4 可塑性 |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缝背核—前扣带回5-羟色胺能神经通路在丙泊酚全身麻醉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讨论 |
本实验的下一步设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中缝背核5-羟色胺能神经通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季节性功能变化的绝经期大鼠“潮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中医学对天人相应之四时节律认识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大鼠尾温 |
3.3 大鼠血清内性激素水平变化 |
3.4 大鼠神经递质浓度于体内变化 |
3.5 大鼠子宫系数情况 |
3.6 大鼠子宫形态情况 |
4.讨论 |
4.1 一般情况 |
4.2 尾温观察 |
4.3 血清性激素水平 |
4.4 神经递质浓度 |
4.5 子宫系数与病理切片 |
4.6 外界气温变化对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潮热的促发机制…… |
4.7 左归丸对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潮热的影响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绝经综合征潮热的中西医生物学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产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针刺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针刺治疗产后抑郁障碍的古今文献研究 |
前言 |
产后抑郁障碍的中医范畴 |
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理论依据 |
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西医理论机制 |
小结 |
论文二 产后抑郁障碍的易感因素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产后抑郁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控小肠运动的TRPA1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肠道功能与疾病研究进展 |
1.1.1 肠道功能 |
1.1.2 肠-脑轴双向调节系统 |
1.1.3 肠道功能与疾病相关性 |
1.2 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小肠运动的影响 |
1.2.1 单胺类递质类型与功能 |
1.2.2 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小肠运动 |
1.3 TRPA1通道与肠道功能 |
1.3.1 TRPA1通道与肠道研究进展 |
1.3.2 TRPA1通道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控小肠运动的分子机制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器材 |
2.1.4 实验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小肠肌张力及收缩频率的测定 |
2.2.2 小鼠肠道转运率测定 |
2.2.3 小肠平滑肌细胞急性分离培养 |
2.2.4 HISMC细胞系培养 |
2.2.5 小肠平滑肌细胞电学特性检测 |
2.2.6 行为学检测 |
2.3 实验结果 |
2.3.1 成年C57野生型小鼠十二指肠与空肠运动具有差异性 |
2.3.2 多巴胺抑制小鼠小肠运动 |
2.3.3 去甲肾上腺素抑制小鼠小肠运动 |
2.3.4 5-羟色胺促进小鼠小肠运动 |
2.3.5 5-羟色胺对小鼠小肠平滑肌钠通道电流的激活作用 |
2.3.6 肠道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高级中枢学习认知 |
2.4 讨论 |
第三章 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控小肠运动的TRPA1机制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器材 |
3.1.4 实验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TRPA1敲除减缓肠道运动的作用 |
3.3.2 TRPA1 减弱DA对小鼠肠道运动的抑制作用 |
3.3.3 TRPA1 加强NE对小鼠肠道运动的抑制作用 |
3.3.4 TRPA1 加强5-HT对小鼠肠道运动的增强作用 |
3.3.5 肠道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TRPA1敲除鼠长时学习记忆行为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电针对无昼夜节律小鼠脑及肝组织内5-HT节律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针灸治疗失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树鼩脑内单胺能系统解剖图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树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
1.1.1 树鼩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树鼩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
1.1.3 树鼩的脑解剖与脑图谱研究 |
1.2 大脑神经元部分表达多巴胺能的表型 |
1.2.1 个体发育期神经元部分表达DA能表型 |
1.2.1.1 具体特征 |
1.2.1.2 大脑中的分布 |
1.2.2 成年期神经元部分表达DA能表型 |
1.2.2.1 具体特征 |
1.2.2.2 大脑中的分布 |
1.2.3 单酶神经元的功能 |
1.2.3.1 单酶TH神经元的功能 |
1.2.3.2 单酶AADC神经元的功能 |
1.2.3.3 单酶TH和AADC神经元为一个功能单元 |
1.2.4 单酶神经元在生理和病理学中的功能意义 |
1.2.5 单酶神经元的调节 |
1.2.5.1 单酶神经元的神经调节 |
1.2.5.2 单酶神经元的旁分泌和内分泌调节 |
1.3 小结 |
第二章 树鼩下丘脑中酪氨酸羟化酶的分布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手术和秋水仙碱注射 |
2.2.3 组织准备 |
2.2.4 抗体特性 |
2.2.5 Western印迹 |
2.2.6 免疫组织化学 |
2.2.7 单标和双标免疫荧光染色 |
2.2.8 数字化成像和神经解剖学分析 |
2.2.9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抗体特异性的表征 |
2.3.2 树鼩下丘脑TH免疫反应性(TH-ir)神经元的分布 |
2.3.3 树鼩、大鼠和人下丘脑TH-ir神经元的分布比较 |
2.3.4 树鼩下丘脑TH与AVP、OXT和CRH共标染色 |
2.3.5 树鼩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TH-ir神经元共表达AADC和vMAT2 |
2.4 讨论 |
第三章 树鼩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的解剖分布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 |
3.2.2 组织准备 |
3.2.3 抗体特征 |
3.2.4 尼式染色 |
3.2.5 免疫组织化学 |
3.2.6 数字化成像和神经解剖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5-HT免疫反应性胞体分布 |
3.3.2 5-HT免疫反应性纤维分布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9)Orexin-A通过Orexin 1 Receptor和Orexin 2 Receptor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记忆异常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PTSD大鼠行为学改变及下丘脑-海马-前额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主要研究对象和分组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2.2 建立大鼠PTSD-SPS模型 |
2.2.3 行为学检测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
2.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Morris水迷宫 |
3.2 高架十字迷宫 |
3.3 旷场实验 |
3.4 透射电镜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前额皮质Orexin-A及其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
6 前言 |
7 材料与方法 |
7.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7.1.1 主要试剂 |
7.1.2 主要仪器 |
7.2 研究对象和分组 |
7.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7.2.2 建立大鼠PTSD-SPS模型 |
7.2.3 观察大鼠生理指标:体重、食量 |
7.2.4 免疫组织化学 |
7.2.5 Western bloting |
7.2.6 Real Time PCR |
7.2.7 统计学分析 |
8 结果 |
8.1 大鼠生理指标的测量 |
8.2 下丘脑Orexin-A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 |
8.2.1 下丘脑Orexin-A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结果 |
8.2.2 western bloting结果 |
8.2.3 Real time PCR结果 |
8.3 海马OX1R、OX2R表达变化 |
8.3.1 海马OX1R、OX2R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结果 |
8.3.2 海马OX1R、OX2Rwestern bloting结果 |
8.3.3 海马OX1R、OX2R Real time PCR结果 |
8.4 mPFC神经元OX1R、OX2R表达变化 |
8.4.1 mPFC神经元OX1R、OX2R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结果 |
8.4.2 mPFC OX1R、OX2R western bloting结果 |
8.4.3 mPFC OX1R、OX2R Real time PCR结果 |
9 讨论 |
10 结论 |
第三部分 :侧脑室注射Orexin-A对 PTSD大鼠行为学及OX1R、OX2R表达变化的影响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1.1 主要试剂 |
12.1.2 主要仪器 |
12.2 研究对象和分组 |
1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2.2 建立大鼠PTSD-SPS模型 |
12.2.3 侧脑室注射Orexin-A |
12.2.4 行为学测定 |
12.2.5 Western bloting |
12.2.6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大鼠行为学变化 |
13.2 Western bloting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总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5-羟色胺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孤独症的概述 |
1.2 孤独症的神经生物学发现 |
1.2.1 脑发育异常 |
1.2.2 5-羟色胺系统发育异常 |
1.2.3 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功能失调 |
1.2.4 多巴胺系统发育异常 |
1.3 5-HT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
1.3.1 5-羟色胺分子机制及其功能 |
1.3.2 5-羟色胺受体的亚型及功能 |
1.4 孤独症的动物模型研究 |
1.4.1 遗传动物模型 |
1.4.2 非遗传动物模型 |
1.5 孤独症的治疗与干预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2.1 问题提出 |
2.1.1 孕期暴露丙戊酸模拟孤独症两个核心症状的有效性 |
2.1.2 孤独症样大鼠5-HT受体表达异常的脑基础 |
2.1.3 干预5-HT_(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核心症状的影响 |
2.2 研究方案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应用意义 |
2.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3章 研究一孕期暴露丙戊酸的孤独症大鼠模型建构与检验 |
3.1 预实验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2 实验一:孕期暴露丙戊酸的孤独症大鼠模型建构与检验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讨论 |
3.2.5 结论 |
第4章 研究二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5-HT受体异常的脑基础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统计分析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5章 研究三5-HT_(1A)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中的作用 |
5.1 实验三5-HT_(1A)受体激动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实验结果 |
5.1.4 讨论 |
5.1.5 结论 |
5.2 实验四5-HT_(1A)受体拮抗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 |
5.2.1 研究目的 |
5.2.2 研究方法 |
5.2.3 实验结果 |
5.2.4 讨论 |
5.2.5 结论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讨论 |
6.2.1 孕期感染丙戊酸作为孤独症动物模型的有效性 |
6.2.2 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5-HT受体表达异常的脑机制 |
6.2.3 5-HT_(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具体作用机制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4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对下丘脑弓状核单一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影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D]. 李关健.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3]中缝背核—前扣带回5-羟色胺能神经通路在丙泊酚全身麻醉中的作用研究[D]. 龙忠芳.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4]基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季节性功能变化的绝经期大鼠“潮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D]. 辛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产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针刺疗效研究[D]. 刘思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控小肠运动的TRPA1作用机制[D]. 郭建华. 延安大学, 2020(12)
- [7]电针对无昼夜节律小鼠脑及肝组织内5-HT节律影响的研究[D]. 孙晓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树鼩脑内单胺能系统解剖图谱的研究[D]. 黄兆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Orexin-A通过Orexin 1 Receptor和Orexin 2 Receptor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记忆异常机制的研究[D]. 韩丹.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10]5-羟色胺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 廉彬.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