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现状及效益分析

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现状及效益分析

一、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状况及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建清,张格杰,赵伟进,王孝先,卢玉君,刘晓凤[1](2018)在《青稞根际解有机磷细菌的筛选及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的促生效应》文中认为为了减少化学磷肥的施用量,以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从西藏不同地区青稞根际土壤中分离溶磷菌株。对分离出的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D/d值)在2.0以上的溶磷菌株分别进行溶磷能力定量测定,筛选出优良溶磷菌2株;对其进行种子萌发和盆栽促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0BN-11和12-BN-6的溶磷效果较好,有效磷分别达122.63和35.72 mg/L。培养皿纸上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0BN-11与对照相比,对增加青稞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株高、根长、鲜重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株12-BN-6对青稞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但对株高、根长和鲜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10BN-11和12-BN-6菌液对青稞株高、根长、鲜重均有较明显的促进效果,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5.00%和29.92%,35.54%和58.32%,21.59%和6.31%。2个菌株对青稞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有明显的提升效应,分别比对照高出72.24%和25.75%,74.68%和53.75%。说明所筛选的菌株能产生良好的促生效应,为开发经济环保的生物肥料提供了菌种资源。

刘国一,尼玛扎西,宋国英,陈立勇[2](2014)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青稞生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分析》文中指出于青稞成熟期(2012年7-8月)选取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青稞主产地8个县,每县选择21个青稞连片种植区,对耕层(0-20cm)土壤进行取样,在实验室测定土壤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含量,同时在相应地块采集1m2样方上的青稞成熟植株,称取青稞籽粒重量,并对青稞产量与速效氮、磷、钾养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稞产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速效钾含量的正相关关系显着(P<0.05),与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不显着,说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青稞产量对碱解氮的依赖性大,氮素是青稞生长的限制因子。今后可通过调整施肥结构,合理增施氮肥弥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青稞主产地土壤氮素不足从而增加青稞产量。

刘国一[3](2012)在《西藏—江两河流域农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小麦氮磷钾最佳施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太阳辐射能资源居全国之首,有利于作物光合生产,青藏高原冬小麦干物质潜在产量可达32t/hm2,籽粒潜在产量可达14.4t/hm2,为平原地区其他冬小麦产区的1.45倍。但在现实生产中,却因土壤肥力低下,严重影响着作物优良品种资源和光照、水、温等潜力的发挥,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西藏目前小麦的施肥量与施肥配比是根据80年代西藏自治区土壤普查结果进行设计的,当时的土壤普查结果西藏大部分土壤缺氮、磷,不缺钾,相应的小麦施肥N:P2O5:K2O之比是在1:0.5:0。多年来西藏土壤养分相对80年代已发生了变化,土壤肥力明显下降,远不能满足作物及牧草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土壤养分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采用以前设计的施肥配比,很显然不能为作物提供平衡的养分需求,施肥有失科学性。本论文研究了西藏河谷农区主要耕地的土壤养分情况,通过在两个县设置小区试验,进行了小麦的最佳施肥研究,同时研究了化肥利用率、农学效率以及偏生产力等参数,为小麦高产施肥提供依据。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8个农业县采集的210个土壤样品常规农化分析结果显示,西藏土壤养分总体处于中低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8.58gkg-1,相对全国第二次土壤养分分级标准,63.46%的样本有机质含量属于第4级,21.78%的土样有机质含量在第3级。土壤中氮磷钾全量较高,属于中等偏上,全氮含量平均值为1.59g/Kg,全氮含量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分级标准中占1、2级的样本数量达到60.94%,中等含量的样本量为24.98%,只有14.09%的样本量全氮含量属于中下水平;全磷含量平均值为7.7g/Kg,主要集中在2、3、4级,含量略微丰富;土壤全钾含量平均值为20.49mg/Kg,有13.8%样品量全钾含量达到全国1级标准,44.89%的样品到达2级,土壤含钾量较高,西藏土壤氮磷钾总量较高。但是,西藏中西部土壤氮钾的有效养分却较低,西藏中西部土壤速效氮含量平均值在98.06g/Kg,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低水平含量的样本为70.95%。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2.6mg/Kg,相对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82.36%的样本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有效钾平均值为95.91mg/Kg,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标准比较只有20.66%的样本达到3级中等水平,63%的样品有效钾含量低于平均水平,氮、磷、钾养分速效性能不一致。西藏土壤有效氮比较缺乏,有效磷尚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有效钾素含量不足,氮素将是影响作物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其次是钾素。2)小区试验进一步证实了氮素是西藏土壤养分的第一限制因子,其次是钾。田间小区试验在西藏拉萨地区堆龙县和山南地区贡嘎县两个点进行,试验在土壤取样养分分析基础上推荐氮磷钾肥施用量,并以此作为OPT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减氮、减磷、减钾处理,再设计三个不同氮肥用量处理即1/2N、3/2N、2N,和三个不同钾肥用量处理1/2K、3/2K、2N,试验设计一个无肥对照区CK,共计11个处理。从结果看两个点的作物产量趋势大致一致,产量最高的处理是2N,其次是3/2K处理,然后是OPT处理,-N处理作物产量较低,仅次于没施肥的对照CK,-P处理,产量仅低于OPT处理,对产量影响不大。决定小麦产量的肥力因素第一是氮素,其次是钾素,磷素的贡献率最低。3)从肥料的利用率角度看OPT处理,各养分利用率最高,单一养分在用量较低时化肥利用率较高,随着施用量增加利用率下降,氮钾肥用量达到OPT的两倍时,利用率降到最低。麦植株含氮量与产量有很好的相关性,植株吸收的氮量多产量就高,在本试验中小麦产量与植株含钾量相关关系不显着,可能受植物对钾素的奢侈吸收有关。钾肥对作物的增产效应不明显。

宫怡文,刘键,李祥妹[4](2003)在《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状况及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建设小康示范村是西藏自治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合理选择。文章以山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并以常规方法分析了琼结县下水村、乃东县昌珠村、桑日县吉荣村、扎囊县孟嘎如村等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含量,研究了养分指标之间以及与农作物能量的关系,结果如下:土壤养分含量具有总体上为中等偏下、全量养分低磷中氮富钾、速效养分高磷中氮、钾,但速效磷含量变幅大的特点;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各养分指标中除全K含量和pH外,其余养分指标间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01极显着性水平,具有极显着的直线相关性;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农作物能量值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最后,提出了研究区土壤施肥的一些建议。

陈正荣,李淑云[5](1999)在《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是实现我区农作物大面积高产的有效途径》文中研究说明

二、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状况及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状况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青稞根际解有机磷细菌的筛选及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的促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土壤样品的采集
    1.2培养基
    1.3溶磷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1.4菌株溶磷能力测定
    1.5溶磷菌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
        1.5.1溶磷菌对青稞种子萌发的影响
        1.5.2溶磷菌的盆栽试验
        1.5.3青稞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1.6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有机溶磷菌的分离和溶磷能力定性测定
    2.2有机溶磷菌溶磷能力的定量测定
    2.3不同溶磷菌对青稞种子萌发的影响
        2.3.1不同稀释倍数的菌株发酵液对青稞种子萌发的影响
        2.3.2不同稀释倍数的菌株发酵液对青稞培养皿幼苗生长的影响
    2.4盆栽试验
        2.4.1不同菌株处理对青稞株高、根长及鲜重的影响
        2.4.2不同菌株处理对青稞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影响
3结论

(2)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青稞生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2 土壤及青稞取样
    1.3 土样分析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区内土壤速效养分分布状况
    2.2 青稞产量与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2.2.1 青稞产量
        2.2.2 相关性分析
    2.3 调查区内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3)西藏—江两河流域农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小麦氮磷钾最佳施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现状
    1.3 小麦最佳施肥研究进展
        1.3.1 中国土壤养分及化肥使用情况
        1.3.2 小麦最佳施肥量和比例
        1.3.3 施肥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1.3.4 施肥对小麦品质影响
    1.4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研究目标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4.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概况
        1.5.1 研究区域地理、社会、经济概况
        1.5.2 研究区域土壤概况
        1.5.3 研究区域植被情况
第二章 西藏主要农田土壤养分情况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土样采集
        2.1.2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土壤有机质分析
        2.2.1 土壤有机质分析小结
    2.3 土壤全氮
        2.3.1 土壤全氮分析小结
    2.4 有机质与全氮关系
    2.5 土壤速效氮
        2.5.1 土壤速效氮分析小结
    2.6 土壤全磷
        2.6.1 土壤全磷分析小结
    2.7 土壤有效磷
        2.7.1 土壤有效磷分析小结
    2.8 土壤全钾
        2.8.1 土壤全钾分析小结
    2.9 土壤有效钾
        2.9.1 土壤有效钾分析小结
    2.10 西藏土壤养分状况
第三章 田间试验
    3.1 试验区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土壤与作物
        3.2.2 前茬作物与施肥量
        3.2.3 土壤背景值
        3.2.4 试验设计
    3.3 结论与分析
第四章 肥料利用率
    4.1 材料与方法
    4.2 分析与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氮肥利用率分析
        4.3.2 钾肥利用率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状况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土壤养分特点
    3.2 肥力因子间的相关性各有特点
    3.3 土壤养分效益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四、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状况及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青稞根际解有机磷细菌的筛选及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的促生效应[J]. 何建清,张格杰,赵伟进,王孝先,卢玉君,刘晓凤. 高原农业, 2018(06)
  • [2]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青稞生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分析[J]. 刘国一,尼玛扎西,宋国英,陈立勇. 中国农业气象, 2014(03)
  • [3]西藏—江两河流域农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小麦氮磷钾最佳施用量研究[D]. 刘国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4]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状况及效益分析[J]. 宫怡文,刘键,李祥妹. 山地学报, 2003(S1)
  • [5]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是实现我区农作物大面积高产的有效途径[J]. 陈正荣,李淑云. 西藏科技, 1999(01)

标签:;  ;  ;  ;  ;  

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现状及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