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鑫[1](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孙涛涛[2](2021)在《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危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缺乏身体活动还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的患病风险。青少年时期的身体活动除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外,该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还会延续到成年之后,对其后续生活产生长远的影响。社区是青少年除了学校之外所处时间最长的重要居住环境,为明确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社区环境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人群的影响差异,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以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毕节市的青少年和社区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运用青少年身体活动调查问卷(PAQ-CN)、青少年久坐行为调查问卷(ASAQ-CN)、以及研制的社区环境问卷、社区工作人员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对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其与社区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贵州省12-18岁青少年身体活动平均得分为2.20±0.57(男:2.27±0.59、女:2.14±0.55)、久坐行为达到5.15±3.71h/day(男:5.23±3.64h/day、女:5.08±3.34h/day);总体屏幕时间达到1.37±1.45h/day(20.9%未达标),其中男生1.44±1.52h/day(21.8%未达标),女生1.30±1.38h/day(20.1%未达标);主干家庭孩子身体活动水平得分最高(2.28±0.58)、单亲家庭孩子久坐时间最长(6.02±1.30h/day);13岁的孩子身体活动达到最高水平(2.42±0.54);回归分析显示:“社区体育宣传”对城市地区青少年身体活动的adj R2=10.6%、农村地区青少年adj R2=3%;“运动场所类型”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adj R2=10.8%、高中生adj R2=6.1%;“社区绿化地带”对女生身体活动adj R2=4.2%、男生adj R2=3%;“社区同伴”对单亲家庭孩子的adj R2=23.3%、核心家庭adj R2=11.4%。结论: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较低,男生身体活动水平略高于女生;贵州省社区内可玩耍的绿化地带、社区整体的观赏性对女生和初中生的影响更大;交通安全对女生、初中生以及城市的青少年影响更大;女生和城市地区青少年以及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社区内同伴的影响;社区环境首要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因素是运动场所的数量、种类,以及体育氛围。建议:1)结合初中生、女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贵州省社区运动场所类型;2)结合初中生、女生需求,改善贵州省城市社区周边交通安全状况;3)以初中生和女生为重点,采用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方式加强贵州省社区体育宣传;4)以高中生、女生、单亲家庭孩子为重点,加强贵州省城市社区邻里互动。
陈慧[3](2021)在《时间地理学视阈下的江汉平原乡村居民日常生活圈演变研究 ——以湖北省京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圈理论和规划进入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视角,生活圈被广泛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居民的居住、就业、消费和休闲等日常生活变化揭示人类生活活动与地域空间的交互作用。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快速冲击下,我国乡村生活空间正在经历重构与转型。随着生活空间的剧烈变化和持续转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愈加典型。但目前生活圈研究侧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对乡村居民空间行为研究甚少、乡村生活圈理论研究较为匮乏。本文研究有利于拓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视角和理论,丰富生活圈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更加真实地刻画出乡村生活空间与居民活动的互动关系。江汉平原作为我国中部传统农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活空间发育典型,京山市乡村人口比重高、农业地位突出,为江汉平原典型区域,具有研究意义。本文以江汉平原的京山市为研究案例,以时间地理学为研究视阈,以抽样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资料为数据源,分析乡村居民十年间居住、就业、消费和休闲等日常活动时空间变化特征,识别乡村地区出行频率和出行范围的圈层结构,揭示居民日常行为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以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结合,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剖析乡村日常生活圈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最后,以乡村居民对自然生态基础、物质设施条件和社会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评价作为人与环境匹配度的依据,揭示案例地区乡村居民日常活动与环境变化的互动关系和日常生活圈演变的人居效应。案例研究表明:(1)从乡村日常生活圈演变特征来看:时间上,居民日常活动出行频率有所增加,除了休闲活动的持续时间在增加以外,其余各项活动的在途时间和持续时间都呈减少趋势;居民各项活动出行大致呈现峰值与低谷交错,生活节奏快慢交替。空间上,居民日常出行活动集中在村内,活动趋于呈现向本村收缩的趋势,并且不同类型村庄居民出行空间差异明显,得益于区位优势和便利交通,中心村居民活动距离相对更远,而近心村和远心村居民日常活动更集中于本村。(2)从乡村日常生活圈的类型识别来看:根据居民日常出行频率可划分为外层低频活动圈、中层中频活动圈和内层高频活动圈三个等级,其中,低频活动圈以医疗出行为主,中频活动圈主要为日常生活品购买和工作出行,高频活动圈中几乎囊括居住、休闲、工作和消费等所有日常活动;根据居民出行范围可以划分为初级生活圈、基础生活圈和扩展生活圈三级结构,初级生活圈为居民自家至本村,是满足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圈层,基础生活圈基本覆盖镇内所有居民点,以满足居民更高等级的消费和工作活动为主,扩展生活圈是本县(市)内,离居民点最远、满足居民偶发性活动需求的圈层。(3)从日常生活圈演变的影响因素来看: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于乡村居民日常出行变化,休闲娱乐设施、商业设施、外部环境、家庭可支配收入、现居房屋区位和社区参与显着均显着相关,除现居房屋区位为显着负相关外,其余各项为显着正相关。其中,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商业设施和乡村地区的良好风貌与生态基底有效增加居民出行频率,较高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和良好的社区参与有效减轻居民出行阻碍,现居房屋区位背后涵盖的居民职业差异负向作用于出行频次。(4)从乡村日常生活圈的人居效应来看:乡村居民对乡村生活满意度综合评价趋于比较满意,其中对物质设施条件满意度最高,社会人文环境次之,自然生态基础最低;此外,居民出行影响因素和居民对生活空间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共同揭示人与环境的匹配程度。其中,乡村居民与社会人文环境较为匹配,主要体现在居民对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满意度评分高;与物质设施环境为一般匹配,主要体现在居民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特别是医疗设施、商业设施和信息通讯设施满意度较高;与自然生态环境较不匹配,主要体现在居民对乡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特别是自然灾害预防、河湖污染处理、生产两污处理等指标满意度低。
范丹妙[4](2020)在《面向老年知识社群构建的协同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积极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人被视作能持续参与社会生活的创造者,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自发组织文化教育活动。其中,社区内自发生成的老年知识社群是新型的老年人学习型共同体。但是,由于老年知识社群的构建过程缺乏专业人员的引导和方法论的指导,社群老人的角色定位与协作关系模糊,社群活动缺乏对多维度体验因素的关注,社群本身的运行发展时长有限,还未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而协同设计是在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或应用场景下,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并为共同目标相互合作的设计方法,可以更好地构建设计愿景并解决社会问题。本课题希望在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下,以协同设计为设计介入方法,探究并重新定义老年知识社群的构建过程和构建方法,并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设计策略。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首先对社区内老年知识社群的现状及协同设计的概念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然后通过对国内外老年人协同设计项目的案例研究,提炼归纳了以协同设计来构建老年知识社群的三个关键性构建要素,包括协同设计团队、协同设计主题和协同设计工具。接着,以老年知识社群为设计对象,对三个关键性构建要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初步得出了老年知识社群的构建过程与构建方法。调研阶段针对上阶段所提出的各个构建要素内容,展开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得出各个构建要素在我国语境下的改进与优化方向。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构建老年知识社群的协同设计策略,使其能够产生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题为协同设计介入老年知识社群的构建过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策略。首先是老年知识社群的协同设计团队构建及合作策略,包括线下社区联动线上网络以构建设计团队,创建角色名片以展现团队成员能力,基于开放、尊重与信任的设计团队协作策略;其次是老年知识社群的协同设计主题构建及应用策略,包括优化老人参与机制以协同构建设计主题,重视本地社群特征的设计主题洞察,借助社群画像以加强设计主题的表达;最后是老年知识社群的协同设计工具应用策略,包括基于故事叙述的概念生成策略,基于角色扮演的情境构筑策略,基于交替演讲的社群评估策略,基于网络交互的成果分享策略。最终,三个方面的策略成为了整体统一的促进性指导方案,用以指导老年知识社群的构建,使得整个构建过程清晰高效,并且使得构建成果更能满足老年群体性的需求与愿望,发展前景更具可持续性。本文以协同设计为介入方法来构建老年知识社群,形成了具有一定实践应用价值的理论方案。
安娜[5](2020)在《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域性是影响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因素。目前,特色营造和品质提升成为大中小城市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陕南秦岭山区的河谷型小城市在秦岭山区生态管控和河谷城市用地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在协调城市功能的选择和空间拓展的基础上延续和传承其地域特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选取陕南秦岭山区河谷型小城市商南县东部新城为研究对象,以东部新城发展中城市空间拓展与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失衡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重塑东部新城空间特色提升新城空间品质,找回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东部新城现状和地域特色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东部新城在发展过程中地域特色缺失的核心问题,即(1)自然生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与城市功能更新的矛盾;(2)山地地形地势和城市空间拓展的矛盾;(3)山地空间“有景无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功能、结构及形态是由内及表的体现城市地域特征的主动性规划设计途径,从东部新城战略研究规划与新城空间设计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凸显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功能、结构与形态。在功能方面,通过筛选比较、抽象演绎、概括整合的设计方法,提出衍生于新城门户特征、山水要素、传统文化等地域特征的符合商南城市发展需求和尊重地域自然人文特征的功能定位,即集文化旅游服务、商贸生活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宜居新城。在结构方面,提出向三维空间集约发展、城景一体的新城空间拓展思路,认为游居有序、有机分离、功能复合的用地单元、“内”“外”山水网状链接、道路交通随行就势点轴连接的多组团放射式空间结构即为体现新城地域特色的空间结构。在形态方面,提出了“视线系统构建—塑造中心性—轴线连接—互动空间激活及深化”的空间形态设计流程,认为人工与自然环境在三维空间与新城的山水格局耦合,在二维空间与新城平面形态耦合的空间形态即为强化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本文通过构建体现商南县城东部新城地域特征的空间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探索了地域特色与城市空间载体之间的关系,以提升东部新城的空间品质和城市归属感为目的,为陕南秦岭山区的河谷型小城市提供一种新的空间拓展思路,并丰富了城市空间特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王雪[6](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王琳[7](2020)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旅游业正处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房车营地作为实现转型的空间实践之一,蕴含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然而,巨大的需求缺口使建设者们来不及理性思考现实问题,就直接套用国外模式。虽然使用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解决需求问题,但是房车营地的建设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不仅房车营地不可持续化,也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本文研究的核心就是寻求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房车营地营建模式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为其指明了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将“共享发展理念”引入房车营地的营建策略研究,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在研究的视角上,实际上是房车营地共享价值观的确立;第二个层面是做为作用机制,即实现共享营建的具体路径;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目标和成果,使我国房车营地走上可持续的共享发展之路。研究的结构通过对房车营地发展现状和问题梳理分析,提出我国房车营地必须走共享的发展之路。而后从房车营地由谁共享、共享什么、如何共享以及共享步骤深入分析构建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内涵与内容,运用游憩机会谱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建构理论框架。并从房车营地使用者角度,运用RDA分析法筛选乡村、城市游憩中心地和生态敏感区建设房车营地的决定性要素,并聚焦三类区域发展需求和特性,推导出集群共享、让渡共享和调适共享的营建机制。通过共享营建体系的构建,分别探讨针对三种区域类型具体的营建策略:集群共享在乡村的营建策略核心是通过区位、功能和空间的集群共享,达到促进区域联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居民福利提升的目标;让渡共享在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营建策略,从让渡城市发展、让渡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和让渡游客体验升级的三个层面,来实现城市游憩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调适共享在生态敏感区的营建策略,从调适房车营地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环境气候对房车营地的限制和影响两方面,来寻求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当前的房车营地发展而言,营建技术与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营建模式上必须进行探索与创新。因此,本文引入共享发展理念,以全域化的营建视角和高质量的营建原则,研究房车营地区域性生成机制,构建了共享营建的理论模式和实现机制,创新发展了房车营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房车营地的三种创新营建模式:乡村的集群共享策略、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策略和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策略。以此,使房车营地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罗燊[8](2020)在《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生克万世,关系塑造乾坤,网络联结彼此,生活之光永存。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研究为重点,人地要素具有动态耦合性。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想在西方地理学界的崛起,关系思维成为理解人地空间系统的重要理论。而中国的道家思想自古就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当前中国地理学的系统思想之中也蕴含着关系精神。网络作为关系的一种空间结构表达,具有联结地域内外主体的开放性特征,正在成为流动地域之中的重要景观图示。生活是人类世代追求的理想,随着人类世的到来,地理学生活空间研究日益兴盛,中西方地理学生活空间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全球化时代的乡村地域日益显现出混杂性特征,乡村正面临身份危机和发展危机,乡村生活空间结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研究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展开的一次理论漫步。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79),基于“乡村人地关系—乡村生活空间网络—乡村空间系统”的逻辑主线,沿着“背景和问题—理论和框架—网络和规律—治理和调控—思考和展望”的研究进路,提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基于地理学主体吸纳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着重探究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结构和组织,尝试聚焦地域生活导向下的乡村空间系统模式和治理,意图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生活空间网络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思路。全文由七章组成:第1章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基础研究。认为乡村不是孤立均质的,其中充满多元异质关系。指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议题。其后,指明研究意义、拟定研究思路,一幅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研究的蓝图徐徐展开。第2章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理论研究。通过审视乡村生活空间网络及其关联理论,基于理论稀缺性提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研究的地理学理论框架,进一步对其地理学内涵进行分析。第3章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结构研究。将结构看作描述空间的一种方法,从物质-经济-社会三维共构视角解析网络结构。空间需求塑造四种生活空间网络类型,基于活动需求和空间功能特征解析其内涵。建立地理学网络分析方法库,江汉平原的案例研究表明,网络视角能科学识别乡村地域生活要素关系,为科学布局地域生活要素提供支撑。第4章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组织研究。将组织看作解析空间的一种方法,提出网络组织的涌现创生-协同发展-超循环重构的非线性系统动力路径,形成网络组织的三阶段过程。江汉平原的案例研究表明,网络视角能系统认知影响乡村地域生活要素关系的因子和作用过程,为科学组织地域乡村生活结构提供支撑。第5章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模式研究。将模式看作把握空间的一种方法,提出形态-发生-动力三层递进的网络模式解析思路。认为空间供求塑造多元生活空间网络模式,动力学视角具有超越形式、内涵的统一性,提出五种乡村生活空间网络模式。基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度解析表明,网络视角能辩证理解乡村地域人地生活关系的矛盾性,为科学识别地域乡村生活模式提供支撑。第6章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治理研究。将治理看作塑造空间的一种过程,提出静态-动态结合的网络治理模型。基于治理主体、对象、单元、价值/目标四维框架,剖析了由治理情境塑造、治理联盟建立、治理规范运作、治理工具互动构成的网络治理作用框架,提出政策、规划、契约三种主要治理工具。以期产生物质环境演进效应、生活活动分工效应、社会文化共生效应。第7章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研究总结。基于人文地理学学科视角,尝试从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出发,介入乡村生活空间研究,基本构建了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理论框架,搭建了网络分析的方法库;在劳动空间分工基础上提出空间边际效用导向的生活空间组织分析思路;提出基于主体-对象-单元-价值/目标为一体的治理架构和天平模型。同时,从关系维度的生活理论转向、人地维度的人/非人地位认知、地域维度的地方/流动活动视野、系统维度的公平/效率价值取向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反思和展望。
赵跃[9](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曹福然[10](2019)在《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全面革新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工业化进程在世界城市范围内经历广泛的结构性调整,由此在衰退的城市中出现大量的工业遗产,成为亟待城市管理者解决的重要难题。从本质上看,城市中的工业遗产问题源于工业的衰退,而工业的衰退则由城市发展的动态性与工业化的自我革命性所导致。二战后,英国面临严峻而普遍的城市衰退问题,同时大量工业建筑、构件及元素被弃置不管,严重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随着城市管理理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大众审美的改变,英国开启依托工业遗产的城市复兴运动,并在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两者间产生较好的互益效应。通过研习英国大量第一手资料及调研典型案例地,立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对工业遗产的解读,以彼得·霍尔“城市发展阶段”、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及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为理论支撑,论文首先关联研究英国城市的发展与工业遗产的转型,耦合英国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并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工具,研究英国城市与工业遗产的利益相关性。最后通过类型学框架图,本文将英国可供开发的工业遗产分为三类并举例说明。首先,论文分析英国工业遗产对城市复兴的促进与发展。通过研究工业考古对城市工业社区福祉的提升、工业遗产档案对城市工业历史阐释的丰富、工业遗产文化教育对城市工业文化核心的传承、工业遗产景观对城市环境布局的优化、工业遗产博物馆对城市形象维度的延展、工业遗产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论证以工业文化为导向对复兴策略的优化、以工业精神为导向对复兴内涵的充实、以怀旧情怀为特色对复兴效度的增强。其次,论文分析英国城市复兴对工业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通过研究城市文化对工业遗产保护关键点的强化、城市工业社区对工业遗产保护力度的夯实、城市文化地标对工业遗产传承精髓的塑造、城市文化空间对工业遗产传承平台的搭建、城市文化区对工业文化物质化发展的增强、城市创意产业对工业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推进,论证城市复兴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促进作用、城市复兴对工业遗产传承的推动作用、城市复兴对工业文化发展的优化作用。再次,论文实证研究互益效应在英国世界遗产铁桥峡谷地区的作用。通过论述该区发展历程与工业化进程,厘清该区三大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与定位,研究该区十座工业遗产博物馆对地区经济复苏的促进、地区核心工业遗产景观对地区文化构建的推动,论证地区工业遗产对其复兴运动的促进;研究地区复兴对工业社区福祉的提升、地区复兴对工业文脉的传承,论证铁桥峡谷地区复兴对工业遗产的推动。最后,论文分析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对中国的启示。当前我国部分工业城市已经或即将进入去工业化后的衰退阶段,正在或将要面临与英国类似的各类城市问题,因此英国的经验与教训能够对我国产生一定的价值。基于此,论文结合相关文件、数据及案例,分析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的两大现状、三大问题、三点原因、五点潜力、五大价值,并提出十一点提升策略,由此实现论文对中国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并完成针对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研究。
二、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
1.4.1 概念解析 |
1.4.2 相关理论 |
1.5 既往研究综述 |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4 小结 |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
2.1 史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历史沿革 |
2.2 城市环境构成 |
2.2.1 山水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2.3 城市环境特征 |
2.3.1 山水环境特征 |
2.3.2 人文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3.1.1 分期依据 |
3.1.2 分期内容 |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2.1 城市规划演进 |
3.2.2 城景交互特征 |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3.1 城景决择期 |
3.3.2 城景协调期 |
3.3.3 城景创新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规划建设 |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
4.2.1 社会背景 |
4.2.2 规划建设 |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4.3.1 城市建设特征 |
4.3.2 风景建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
5.1.1 社会背景 |
5.1.2 规划实践 |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
5.2.1 社会背景 |
5.2.2 规划实践 |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5.3.1 城市建设特征 |
5.3.2 风景建设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
6.1.1 社会背景 |
6.1.2 规划实践 |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6.2.1 城市建设特征 |
6.2.2 风景建设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
7.1.1 街巷对景 |
7.1.2 建筑隐景 |
7.1.3 城市融景 |
7.1.4 人文点景 |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
7.3.1 产业发展较慢 |
7.3.2 绿地质量不高 |
7.3.3 城市特色衰微 |
7.3.4 新区活力不足 |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
7.4.1 产业转型 |
7.4.2 景观共享 |
7.4.3 文化保护 |
7.4.4 新旧协调 |
7.4.5 配套齐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
8.2 创新点 |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身体活动不足对健康的危害 |
1.1.2 青少年身体活动下降的后果 |
1.1.3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现状 |
1.1.4 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 |
1.4.1 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及久坐行为现状 |
1.4.2 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青少年”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2 “身体活动”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3 “久坐行为”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4 “社区环境”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身体活动的内涵 |
2.2 国内外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 |
2.2.1 国外 |
2.2.2 国内 |
2.2.3 小结 |
2.3 国内外青少年久坐行为现状 |
2.3.1 国外 |
2.3.2 国内 |
2.3.3 小结 |
2.4 国内外关于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4.1 国外 |
2.4.2 国内 |
2.4.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相关问卷的介绍 |
3.3.1 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PAQ-CN) |
3.3.2 青少年久坐行为问卷(ASAQ-CN) |
3.4 社区环境问卷的研制 |
3.4.1 问卷的研制依据 |
3.4.2 问卷的结构与内容 |
3.4.3 计分方式 |
3.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5.1 初步施测 |
3.5.2 正式发放 |
3.6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6.1 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PAQ-CN) |
3.6.2 青少年久坐行为问卷(ASAQ-CN) |
3.6.3 社区环境问卷 |
3.6.4 社区工作人员问卷 |
3.6.5 小结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家庭结构 |
4.2 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现状分析 |
4.2.1 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分析 |
4.2.2 青少年久坐行为现状分析 |
4.2.3 小结 |
4.3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现状差异分析 |
4.3.1 城乡之间的比较 |
4.3.2 年龄之间的比较 |
4.3.3 学段之间的比较 |
4.3.4 性别之间的比较 |
4.3.5 家庭结构之间的比较 |
4.3.6 小结 |
4.4 社区环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社区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4.4.2 社区环境与身体活动的回归分析 |
4.4.3 小结 |
4.5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社区环境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4.5.1 城乡之间的比较 |
4.5.2 年龄之间的比较 |
4.5.3 学段之间的比较 |
4.5.4 性别之间的比较 |
4.5.5 家庭结构之间的比较 |
4.5.6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青少年调查问卷 |
附录二:社区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致谢 |
(3)时间地理学视阈下的江汉平原乡村居民日常生活圈演变研究 ——以湖北省京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案例选择 |
1.5.1 案例概况 |
1.5.2 案例调研 |
2 生活圈概念及其研究综述 |
2.1 生活圈的理论内涵 |
2.1.1 日常生活圈的基本内涵 |
2.1.2 日常生活圈的层次划分 |
2.2 相关研究评述 |
2.2.1 国外生活圈研究 |
2.2.2 国内生活圈研究 |
2.2.3 国内外生活圈研究评述 |
2.3 研究视阈 |
2.2.1 时间地理学视阈下的日常活动时空路径 |
2.2.2 时间地理学视阈下的居民行为制约因素 |
3 乡村日常生活圈的演变特征 |
3.1 乡村日常生活圈时空演变 |
3.1.1 时间变化特征 |
3.1.2 空间变化特征 |
3.2 乡村日常生活圈类型识别 |
3.2.1 出行频率圈层 |
3.2.2 出行范围圈层 |
4 乡村日常生活圈的演变机理 |
4.1 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模型构建 |
4.1.2 结果分析 |
4.2 作用机理解析 |
4.2.1 外部因素作用解析 |
4.2.2 内部因素作用解析 |
5 乡村日常生活圈的人居效应 |
5.1 人居效应总体评价 |
5.1.1 模糊综合评价 |
5.1.2 满意度得分 |
5.2 人居效应结构分析 |
5.2.1 社会人文环境匹配度 |
5.2.2 物质设施环境匹配度 |
5.2.3 自然生态环境匹配度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面向老年知识社群构建的协同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社区老年知识社群 |
1.1.2 老年知识社群的现状及协作式组织的发展 |
1.1.3 协同设计介入老年知识社群的研究价值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老年教育与老人知识技能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社区的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研究现状 |
1.2.3 协同设计及其介入社区创新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归纳小结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论文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老年知识社群的概念及协同设计的介入 |
2.1 老年知识社群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问题 |
2.1.1 老年知识社群的相关概念 |
2.1.2 老年知识社群的类型内容 |
2.1.3 老年知识社群的相关问题 |
2.2 协同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其方法工具 |
2.2.1 协同设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协同设计的方法模式 |
2.2.3 协同设计工具的类型 |
2.2.4 协同设计的理念原则 |
2.3 协同设计介入老年知识社群的构建要素及其应用价值 |
2.3.1 基于尊重信任的协同设计团队 |
2.3.2 基于共享愿景的协同设计主题 |
2.3.3 基于共同理解的协同设计工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年知识社群的协同设计模型及其特性分析 |
3.1 协同设计团队的成员与特性分析 |
3.1.1 协同设计团队的成员构成 |
3.1.2 协同设计团队的构建方式 |
3.1.3 协同设计团队的合作方式 |
3.2 协同设计主题的内容与特性分析 |
3.2.1 协同设计主题的内容要素 |
3.2.2 协同设计主题的构建方式 |
3.2.3 协同设计主题的呈现方式 |
3.3 协同设计工具的内容与特性分析 |
3.3.1 协同设计工具的内容要素 |
3.3.2 协同设计工具的概念呈现 |
3.3.3 协同设计工具的使用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协同设计老年知识社群的调研分析 |
4.1 调研简介 |
4.1.1 调研目的 |
4.1.2 调研方法 |
4.1.3 调研框架 |
4.2 老年知识社群的设计团队调查研究 |
4.2.1 调查前期准备 |
4.2.2 调查过程记录 |
4.2.3 调查结果与改进方向 |
4.3 老年知识社群的设计主题调查研究 |
4.3.1 调查前期准备 |
4.3.2 调查过程记录 |
4.3.3 调查结果与改进方向 |
4.4 老年知识社群的设计工具调查研究 |
4.4.1 调查前期准备 |
4.4.2 调查过程记录 |
4.4.3 调查结果与改进方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建老年知识社群的协同设计策略 |
5.1 老年知识社群的协同设计团队构建及合作策略 |
5.1.1 线下社区联动线上网络以构建设计团队 |
5.1.2 创建角色名片以展现团队成员能力 |
5.1.3 老年知识社群的设计团队协作策略 |
5.2 老年知识社群的协同设计主题构建及应用策略 |
5.2.1 优化老人参与机制以协同构建设计主题 |
5.2.2 重视本地社群特征的设计主题洞察 |
5.2.3 借助社群画像以加强设计主题的视觉呈现 |
5.3 老年知识社群的协同设计工具应用策略 |
5.3.1 基于故事叙述的概念生成策略 |
5.3.2 基于角色扮演的情境构筑策略 |
5.3.3 基于交替演讲的社群评估策略 |
5.3.4 基于网络交互的成果分享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和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与表格来源 |
附录二: 协作工作坊的设计讨论记录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经历 |
(5)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域特色研究的重要性 |
1.1.2 商南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1.1.3 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有关地域特色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城市规划与地域特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
2.1.2 城市设计与地域特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
2.1.3 陕南地域特色研究综述 |
2.2 河谷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与实例借鉴 |
2.2.1 河谷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2.2.2 河谷型城市实例借鉴与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3 商南县东部新城的现状与地域特征 |
3.1 东部新城的现状概况 |
3.1.1 商南县城概况 |
3.1.2 东部新城基本现状 |
3.2 东部新城的地域性 |
3.2.1 陕南秦岭、商南的地域性 |
3.2.2 新城地段自身的地域性 |
3.2.3 东部新城的地域特征总结 |
3.3 东部新城发展的问题 |
3.3.1 问题梳理 |
3.3.2 问题诱因分析 |
3.3.3 内在矛盾探析 |
3.4 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下的城市空间建构思维模式 |
3.4.1 城市空间特色建构的基本观点 |
3.4.2 城市空间特色建构的基本途径 |
3.5 本章小结 |
4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与功能布局研究 |
4.1 东部新城功能定位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城市发展需求与新城功能的矛盾 |
4.1.2 日常生活需求对新城功能的要求 |
4.1.3 城乡融合对新城功能定位的影响 |
4.1.4 山水资源对新城功能定位的影响 |
4.2 功能内涵的丰富 |
4.2.1 火车站前区功能优化 |
4.2.2 山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4.2.3 城市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
4.3 功能整合与功能定位 |
4.3.1 与时代发展、现实需求相适应 |
4.3.2 与地域生活文化、自然特征相契合 |
4.3.3 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 |
4.4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研究 |
4.4.1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构思 |
4.4.2 各功能所需用地条件梳理 |
4.4.3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5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空间结构研究 |
5.1 新城“前结构”的梳理 |
5.1.1 东部新城外部关系梳理 |
5.1.2 东部新城自身结构梳理 |
5.2 新城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
5.2.1 区位环境因素 |
5.2.2 自然环境因素 |
5.2.3 交通环境因素 |
5.2.4 社会因素 |
5.3 新城空间结构梳理与整合 |
5.3.1 新的功能定位对新城的需求 |
5.3.2 社会公平对新城的要求 |
5.3.3 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 |
5.3.4 随形就势的道路交通 |
5.4 凸显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6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研究 |
6.1 强化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设计方法 |
6.1.1 山地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与总结 |
6.1.2 地域特征在空间形态设计中的表达途径 |
6.2 重点受控——新城空间形态重点控制 |
6.2.1 因借山水的景观与视线设计 |
6.2.2 新城城市天际线设计 |
6.2.3 山水资源的中心景观塑造 |
6.2.4 自然山水廊道引导空间轴线设计 |
6.3 局部放松——新城空间形态引导 |
6.3.1 人工环境与山水环境的互动深化 |
6.3.2 塑造新城特色风貌区 |
6.3.3 节点与标志物的布置 |
6.3.4 建筑特色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6)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
1.2 题目解析 |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
3.3.2 研究过程设计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
5.1 理论回顾 |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2 研究方法 |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
5.4“拆”与“留”的矛盾 |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
5.5 讨论 |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
7.3.1 价值观念转型 |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
7.4 局限性与展望 |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房车产业的兴起与社会需求的释放 |
1.1.2 政策导向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 |
1.1.3 我国房车营地的建设发展现状 |
1.1.4 建设热潮下的现实与困境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解析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4.1 房车营地相关研究 |
1.4.2 共享发展理念相关研究 |
1.4.3 文献综合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理论框架建构 |
2.1 共享营建房车营地的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科学理论 |
2.1.2 社区理论 |
2.1.3 游憩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4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内涵 |
2.2.1 阶段与功能决定了全面共享的营建内容 |
2.2.2 使用者主体需求决定了全民共享的营建范围 |
2.2.3 模式演进决定了共享共建的营建路径 |
2.2.4 决策与调控决定了共享的渐进式营建进程 |
2.3 共享营建的理论层级构建 |
2.3.1 基于游憩机会划分的营建层级 |
2.3.2 基于景观游憩潜力的营建层级细化 |
2.4 本章小结 |
3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实现机制 |
3.1 基于选择意象测度的策略机制推导 |
3.1.1 相关性决定性分析法的引入 |
3.1.2 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
3.1.3 数据分析 |
3.1.4 研究结论 |
3.2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作用机制 |
3.2.1 集群共享 |
3.2.2 让渡共享 |
3.2.3 调适共享 |
3.3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策略的原则与目标 |
3.3.1 策略原则 |
3.3.2 策略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房车营地营建与乡村区域发展的集群共享策略 |
4.1 集群共享与乡村型房车营地营建的适应性 |
4.1.1 乡村发展路径与现实需求 |
4.1.2 房车营地在乡村营建的策略目标 |
4.2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区位原则 |
4.2.1 驱动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的提升 |
4.2.2 引导乡村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
4.2.3 构建多核并联的集聚式空间结构 |
4.3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功能价值 |
4.3.1 促进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共享 |
4.3.2 满足多元游憩需求的功能支持 |
4.3.3 搭建农旅深度融合的共享平台 |
4.4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空间界面 |
4.4.1 开放的房车营地边界 |
4.4.2 融合共享的公共性功能空间 |
4.4.3 衔接乡村社会空间的交通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房车营地与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营建策略 |
5.1 让渡共享与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
5.1.1 城市游憩中心地特征 |
5.1.2 房车营地在城市游憩中心地营建的策略目标 |
5.2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的让渡共享功能实现 |
5.2.1 创立城市形象的事件触媒 |
5.2.2 保护城市记忆的多样性事件重释 |
5.2.3 激发城市活力的的公共生活事件回归 |
5.3 让渡共享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的空间结构 |
5.3.1 提升机能协同的空间整合共享 |
5.3.2 促进多元融合的空间交互拓展 |
5.3.3 支持城市事件的空间弹性适配 |
5.4 让渡共享促进游憩者体验升级的空间营造 |
5.4.1 强化游客感知体验的空间意象创构 |
5.4.2 优化游客空间行为的交通组织 |
5.4.3 细化游客时间行为的空间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 房车营地与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营建策略 |
6.1 调适共享与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
6.1.1 房车露营与生态敏感区的相互关系 |
6.1.2 房车营地在生态敏感区营建的策略目标 |
6.2 调适游憩冲击的共享组织规划 |
6.2.1 空间利用格局的组织 |
6.2.2 时间效率格局的优化 |
6.2.3 露营者行为格局的引导 |
6.3 调适环境游憩适宜性的共享空间结构 |
6.3.1 构建绿色共享的生态调蓄系统 |
6.3.2 提升适洪能力的滨水景观结构 |
6.3.3 应对风雪侵袭的场域防护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示例 |
附录B 营地RDA数据 |
附录C 乡村型房车营地列表 |
附录D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列表 |
附录E 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乡村生括空间的回望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践背景:过去与现在的乡村生活空间 |
1.1.2 理论背景:生活空间网络与地理学研究 |
1.1.3 政策背景:全球乡村发展与中国乡村振兴实践 |
1.2 研究评述 |
1.2.1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国际研究 |
1.2.2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研究的国内进展 |
1.2.3 乡村生活发展与网络研究的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价值 |
1.4 研究思路 |
1.4.1 明确研究目标 |
1.4.2 设计研究内容 |
1.4.3 选择研究方法 |
1.4.4 构建技术路线 |
1.4.5 探索科学理论 |
2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理论 |
2.1 理论基础 |
2.1.1 概念辨析 |
2.1.2 理论来源 |
2.1.3 理论评述 |
2.2 理论框架 |
2.2.1 理论稀缺性 |
2.2.2 地理优势性 |
2.2.3 地理学框架 |
2.3 地理分析 |
2.3.1 乡村网络互动理论 |
2.3.2 乡村系统动力理论 |
2.3.3 乡村综合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结构 |
3.1 网络判别 |
3.1.1 结构内涵 |
3.1.2 网络结构 |
3.1.3 地理描述 |
3.2 网络类型 |
3.2.1 居住空间网络 |
3.2.2 就业空间网络 |
3.2.3 消费空间网络 |
3.2.4 休闲空间网络 |
3.3 空间分析 |
3.3.1 构网方法 |
3.3.2 分析方法 |
3.3.3 实证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组织 |
4.1 系统分析 |
4.1.1 组织内涵 |
4.1.2 网络系统 |
4.1.3 组织特性 |
4.2 地理演化 |
4.2.1 演化动力分析 |
4.2.2 演化机制分析 |
4.2.3 演化过程分析 |
4.3 案例研究 |
4.3.1 京山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演化阶段识别 |
4.3.2 京山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演化动力刻画 |
4.3.3 京山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的演化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模式 |
5.1 模式识别 |
5.1.1 模式内涵 |
5.1.2 网络模式 |
5.1.3 地理逻辑 |
5.2 模式类型 |
5.2.1 形态学视角下的模式类别 |
5.2.2 发生学视角下的模式类别 |
5.2.3 动力学视角下的模式类别 |
5.3 地理透视 |
5.3.1 生态透视 |
5.3.2 经济透视 |
5.3.3 社会透视 |
5.4 本章小结 |
6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治理 |
6.1 治理分析 |
6.1.1 治理内涵 |
6.1.2 治理框架 |
6.1.3 治理过程 |
6.2 治理工具 |
6.2.1 空间凝聚力政策 |
6.2.2 空间网络型规划 |
6.2.3 空间非正规契约 |
6.3 治理效应 |
6.3.1 物质环境演进效应 |
6.3.2 生活活动分工效应 |
6.3.3 社会文化共生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7 乡村生活空间的未来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反思 |
7.3.1 地理学生活视野与网络知识谱系 |
7.3.2 超越人类关系的生活空间网络 |
7.3.3 网络化的空间与流动的生活 |
7.3.4 从差异vs大同到差异&大同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外城市复兴研究现状述评 |
三、国内外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关联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重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重难点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的界定 |
一、工业遗产及其特点、类型、价值 |
二、城市复兴及其目标、原则、策略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境中的工业遗产 |
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工业遗产的推崇 |
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地位及其对工业遗产的强调 |
三、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对工业遗产的重视 |
第三节 核心理论 |
一、彼得·霍尔的“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二、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
三、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 |
第四节 英国可供开发工业遗产类别 |
一、工业生产类遗产 |
二、工业交通类遗产 |
三、工业社会类遗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城市的复兴、工业遗产的转型及两者利益相关性 |
第一节 城市的衰落与复兴 |
一、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形成 |
二、去工业化进程的开启 |
三、后现代城市的提出 |
第二节 城市复兴的演进 |
一、物质与社会复兴时期(1950s-1970s) |
二、企业复兴时期(1980s) |
三、邻区更新时期(1990s-2010) |
四、紧缩时代的复兴(2010至今) |
第三节 工业遗产的转型:适应性再利用 |
一、工业考古在城市中的渐进开展 |
二、工业遗产景观在城市中的提出与保护 |
三、工业遗产档案在城市中的存留与价值 |
四、工业遗产博物馆在城市中的有效建立 |
五、工业遗产旅游在城市中的勃兴 |
六、工业遗产文化教育在城市中的倡议与发展 |
第四节 城市复兴关联工业遗产的利益相关者及互动关系 |
一、工业遗产主导的两对互动关系 |
二、地方政府主导的两对互动关系 |
三、空间环境主导的两对互动关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工业遗产助力城市复兴的推进发展 |
第一节 工业文化为导向对复兴策略的优化 |
一、工业考古提升城市工业社区的福祉 |
二、工业遗产档案丰富城市工业历史的阐释 |
第二节 工业精神为核心对复兴内涵的充实 |
一、工业遗产文化教育传承城市工业文化的核心 |
二、工业遗产景观优化城市环境的布局 |
第三节 怀旧情怀为特色对复兴效度的增强 |
一、工业遗产博物馆延展城市形象的维度 |
二、工业遗产旅游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城市复兴促进工业遗产的传承保护 |
第一节 城市复兴促进工业遗产保护 |
一、城市文化强化工业遗产保护的关键点 |
二、城市工业社区夯实工业遗产保护的力度 |
第二节 城市复兴推动工业遗产传承 |
一、城市文化地标塑造工业遗产传承的精髓 |
二、城市文化空间搭建工业遗产传承的平台 |
第三节 城市复兴优化工业文化发展 |
一、城市文化区增强工业文化的物质化发展 |
二、城市创意产业推进工业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桥峡谷地区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的互益效应作用 |
第一节 铁桥峡谷的辉煌与衰退 |
一、塞文河对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 |
二、达尔比家族的工业技术创新与工业精神 |
三、铁桥峡谷——英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型 |
四、铁桥峡谷的衰退 |
第二节 铁桥峡谷区域复兴关联工业遗产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一、社区与志愿者的重要贡献 |
二、铁桥峡谷博物馆信托基金的重要作用 |
三、铁桥国际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重要影响 |
第三节 铁桥峡谷工业遗产对地区复兴的推动 |
一、十座工业遗产博物馆促进地区经济的复苏 |
二、核心工业遗产景观推动地区文化的构建 |
第四节 铁桥峡谷地区复兴对工业遗产的反哺 |
一、地区复兴提升工业社区的福祉 |
二、地区复兴传承地区的工业文脉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进程与现状 |
一、学术研究起步较晚 |
二、实践案例发展有限 |
第二节 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
一、认知理念相对落后 |
二、城市创意产业与工业文化结合有限 |
三、城市优势与工业遗产开发失焦 |
四、工业化进程迅猛 |
五、农业文化的影响 |
六、发展路径不同 |
第三节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的互益潜力 |
一、潜在资源丰厚,时机恰当 |
二、早期管理经验丰富,物质基础较好 |
三、工业遗产饱含中国特色 |
四、老工业城区需求旺盛 |
五、工业化的特殊性赋予的优势 |
第四节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互益效应的价值分析 |
一、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环节 |
二、构成中国城市肌理的重要物证及人文遗存 |
三、形成针对中国不同群体在不同方面的重要价值 |
四、促成国计民生的改善及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操的培养 |
五、实现对中国城市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多方价值 |
第五节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的提升策略 |
一、提升认知理念水平 |
二、重视城市创意产业与工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
三、基于城市优势,聚焦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
第六节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D]. 孙涛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时间地理学视阈下的江汉平原乡村居民日常生活圈演变研究 ——以湖北省京山市为例[D]. 陈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面向老年知识社群构建的协同设计策略研究[D]. 范丹妙. 江南大学, 2020(01)
- [5]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D]. 安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7]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D]. 王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8]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研究[D]. 罗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10]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研究[D]. 曹福然.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