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呕吐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贾英民,高晓冉,苗伟,李瑞玉[1](2021)在《李瑞玉教授应用旋覆代赭汤临床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瑞玉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40年,传承与创新,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理念,善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症且取得明显疗效。通过师承学习李瑞玉教授的临床经验,尤其旋覆代赭汤临床经验,对胃虚痰阻气逆引起的不同临床疾病,应用相同的治法收到满意的疗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本文对李教授的学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刘颖,强茗[2](2020)在《对1例顽固性呕吐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及体会》文中提出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与恶心并存。顽固性呕吐是指患者的呕吐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且经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一类呕吐。本文就对1例顽固性呕吐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及体会进行分析和总结。
曹晨[3](2020)在《基于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探析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导师运用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并挖掘分析近十年文献有关中医药治疗呕吐的证治规律,为临床辨治呕吐提供新的思路及文献数据支持。材料与方法:收集整理导师治疗呕吐的临床病例,归纳总结导师治疗呕吐的辨治思路与处方用药规律。检索中文数据库,限定时间为2009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制定检索策略,规范处理中药名称、证型及治法,建立中医药治疗呕吐的文献数据库,统计和分析中医药治疗呕吐的用药规律。结果:1.呕吐病的病机核心为胃腑通降失常,胃气上逆,与五脏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病理因素有寒、热、气、痰、饮等。导师临床治疗本病时,先辨病理邪气,通降胃气,兼调五脏气机,根据方证相应及病理兼夹确定不同的治则治法,辨证准确,疗效确切。2.文献数据挖掘共筛选出100篇文献,116条数据,141味中药,共24种证型。半夏、甘草、生姜、茯苓、陈皮、大枣、党参、黄连、竹茹、旋覆花为使用次数前十的高频药物,中药功效归类得出补虚药、化痰药、解表药、理气药、清热药为高频功效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排名前7组的药物关联组合为:半夏+代赭石,半夏+陈皮,半夏+竹茹,半夏+旋覆花,半夏+生姜,半夏+大枣,半夏+茯苓。药物-治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使用和胃降逆法时,甘草、生姜、茯苓、黄连、柴胡、黄芩为最常用药物。结论:1.导师临床辨治呕吐,围绕五脏气机升降展开,先辨寒热、痰饮、气滞等病理邪气,再确立清热通降、散寒通降、化饮通降等不同治则治法,结合方证应用经方治疗,临床疗效颇佳。2.文献挖掘的统计结果与导师临床经验均蕴含通降理论,为临床辨治呕吐提供临床及数据支持。
覃若梅[4](2019)在《恒温隔姜灸疗法对防治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以恒温隔姜灸为主要护理措施的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为临床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和护理。包括:(1)应用常规止吐药:化疗当天的化疗前和化疗后静脉注射盐酸格拉司琼(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61)各一次,每次3mg,总剂量6mg。(2)常规护理:(1)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安静、环境干净整洁,保证空气清新。(2)护士向患者解释用药作用及目的,做好化疗药物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3)呕吐反应护理:告知患者在呕吐期间勿急于大量进食,而是先补充水分。可用温热的糖盐水,慢慢吞咽;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舒适。(3)中医情志护理。(4)中医饮食护理。观察组:观察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恒温隔姜炙进行护理干预。方法:恒温隔姜灸:(1)时间:化疗前一天、化疗当天,化疗第2-3日开始,选择足阳明胃经气血流注旺盛时辰(7:00—9:00)。(2)部位:中脘、足三里(双侧)、神阙。(3)操作方法:采用恒温灸具。患者取仰卧位,暴露中脘、神阙和足三里的施灸部位,将生姜切成长3-4cm,宽2-3cm、厚0.2-0.3cm的片状,中间用粗针穿孔刺透,将准备好的姜片放在施灸部位,点燃雷火灸条,放入恒温灸具中,盖上盖子,后将恒温灸具放于施灸部位并用大浴巾包裹、固定,温度以患者感到温暖、舒适、不烫伤为度,无须刮灰。(4)疗程和频次:1次/d,30 min/次,连续4d。两组干预结束后,均用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Index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retching,INVR)量表对患者进行止吐效果评估。以此探讨采用恒温隔姜灸防治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改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0例。化疗当天,两组患者恶心症状持续时间,呕吐、干呕症状的发生频率,恶心、呕吐、干呕症状的严重程度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以上维度缓解CINV的效果无差异。但呕吐、干呕症状的持续时间、恶心症状的发生频率两组的比较,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在以上维度具有缓解CINV的效果。化疗后第2天,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频率,恶心、呕吐症状的严重程度两组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以上维度缓解CINV的效果无差异。但在恶心、呕吐、干呕症状的持续时间、干呕症状的发生频率以及干呕症状的严重程度上,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在以上维度具有缓解CINV的效果。化疗后第3天,各维度恶心、呕吐、干呕的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上两组的比较,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在以上各维度具有缓解CINV的效果。化疗后第7天,各维度恶心、呕吐、干呕的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上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在以上各维度具有缓解CINV的效果,并且从化疗后第3天至第7天,观察组对缓解CINV的效果持续稳定,观察组患者在恒温隔姜灸过程中均无明显晕灸等不良反应。结论:1.观察组对缓解乳腺癌患者CINV的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恒温隔姜灸能有效地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干呕症状。2.恒温隔姜灸对延迟性恶心、呕吐、干呕症状的改善也具有显着优势,且观察组患者在恒温隔姜灸过程中均无明显晕灸等不良反应。3.恒温隔姜灸对缓解乳腺癌患者CINV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胡泽雨,王颖[5](2018)在《黄土汤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追溯黄土汤的渊源、概述黄土汤的方证、研究黄土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及进展。方法:查阅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医史、史籍中关于黄土汤的早期记载,考证黄土汤的来源及发展;检索近20年来关于黄土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文献,总结黄土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尤其是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癌症等方面的应用,并阐释其药理作用。结果:古方黄土汤最早由东汉着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制,主要治疗因脾虚气寒、中阳不足、统摄无权所致出血症状,千年来倍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并以黄土汤为基础,辨证加减施治,疗效甚好。现代常以黄土汤加减治疗消化道出血、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肿瘤等,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均有多方报道。结论:黄土汤不仅可用于治疗脾不统血所致出血诸证,对于糖尿病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症也效如桴鼓,对于产后呕吐、口腔溃疡等症也多有疗效,而在治疗肿瘤方面应用较少,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曾子芸[6](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陈蕾蕾[7](2009)在《呕吐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指出呕吐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病证。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无论是外邪、饮食、情志、脏腑失和,干于胃腑,导致胃失和降,均会导致呕吐的发生,但无论是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自秦汉以来,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实践积累,逐步完善和发展着呕吐证的理论认识与辨证治疗。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摄及护理、康复等,中医学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本文在系统搜集历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学方法为主,从医史学角度深入分析了历史背景与呕吐证学术发展的影响与联系,系统概括了呕吐证的学术发展规律,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并进行了分析。本文分为病名源流考辨、医家论治和相关问题探讨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是病名源流考辨部分。本部分介绍了呕吐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以及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从中医角度对呕吐病名进行了明确定义。第二部分为第二节至第七节,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以断代史的方法将本文分为先秦至三国、晋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现代等几个时期分别进行论述。其中第二节至第六节属于古代部分,该部分对各个时期的主要医家及主要论着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和剖析,总结和提炼了其独到的学术观点与辨治经验。在每一阶段中首先概述本时期中医对呕吐的认识;其次对有代表性的医家及着作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从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用药特点及调护等几个方面理清了不同医家对呕吐的独到认识及在学术上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第七节为现代部分,该部分对呕吐病证的现代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分别对呕吐的系统规范、呕吐的治法研究、呕吐的药物治疗、现代名老中医治疗呕吐的经验、呕吐的外治法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总结和归纳,理清了现代医家对本病的研究情况。第三部分为第八节。这一部分对与呕吐证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呕吐与五脏的关系、呕吐从三焦论治、呕吐当下不当下的思考及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宋嫦娥,黄家诏[8](2006)在《《伤寒论》呕吐哕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
王芳[9](2014)在《辨证穴位注射对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足三里辨证穴位注射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空白组(B组)及观察组(C组)各30例。三组均在化疗前30分钟给予托烷司琼注射液6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辨证穴位注射法,于每日化疗前30分钟给予穴位注射一次,交替取穴,连续一周。空白组是在观察组的基础上把药物换为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每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同时于化疗前、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指标,比较三组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的情况。结果:化疗期间配合足三里辨证穴位注射可有效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结论:单纯化疗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化疗期间配合足三里辨证穴位注射可以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还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治疗研究中未发现该方案具有明显毒副作用。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足三里辨证穴位注射在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重构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是价廉、安全、有效的。
孙晓峰[10](2013)在《基于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温里法类方方证辨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基于目前对《伤寒论》以治法为纲要,并对其进行系统性方证辨治规律的研究少见于报道,又基于《伤寒论》中温法是该书治法与治则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故选择《伤寒论》中温法类方进行研究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次,古今医案是中医理法方药的有效载体之一,其汇集了中医药临床实践、方剂加减配伍、用方用药理法和经典中医理论的精华,对《伤寒论》以治法治则为纲进行基于相关古今中医医案的系统研究,以医案中涉及的理、法、方、药、医论等文献论证为依据,重点揭示《伤寒论》温里法类方在方证辨证论治中的症-病-证-方-药-量-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加强方证辨证施治、配伍法则和内在机理的规律性阐释,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指导经方的规范使用、探索循证医学思想与中医医案研究的交融、提供经方临床应用中对特定病证的疗效评价及分类推荐等级、为名医名方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学的参考、为新药开发及其组方配伍提供文献学参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材料、方法、研究内容与结论:本论文在完成名为《伤寒论》类方研究综述、方证研究综述、名医名方研究方法综述的3篇综述类文章之后,在正文部分分6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第一部分本文使用的材料与方法进行介绍。本文数据来源主要是根据《中国中医药书籍联合总目》检索,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善本及历代代表性医家对其进行注释、发挥、应用的相关性专着作为古代理论文献主要来源;近代文献主要收录和检索了代表性医着,包括《二续名医类案》、《中国古今医案类编》等专着;现代文献主要包括手工和计算机关键词检索CNK、维普、万方收集的自1956年-2012年的相关医案文献,同时补充现代有影响力的伤寒论专着如李克绍、刘渡舟、万友生、陈亦人、聂惠民、黄煌、李赛美、熊曼琪、梅国强、王庆国、郝万山等未发表的医案和个人着作。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对《伤寒论》温里法类方进行了界定,根据以温里为主要治则治法的原则,排除其他相似方剂,共选取10首《伤寒论》伤寒论温里法类方作为研究对象,并建立首次筛选数据库的纳入标准。据此标准,共选取古今医案1751例。基于1751例医案的基础上,又制定15条二次筛选医案数据库的标准,通过二次筛选后的高质量分类等级《伤寒论》温里法类方医案共计197例,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和数据前处理。鉴于中医医案的自身特点,本文在中医医案研究中只能借鉴循证医学思想并非直接采用循征医学相关的证据等级标准来界定医案证据等级。通过对“证据”基本要素的理解,对中医医案信息进行了中医医案文献质量评价和分类等级设定,以反映其临床推荐强度。本文采用的数量统计和数据挖掘方法有频数分析、EXCEL列排序分析方法、交叉分析技术等。另外,本方首次使用箱式图(BOX CHART)分析方法来分析方剂中所有药物常用剂量区间与特殊剂量(如最大值、最小值),用于形象、多维地表达药物的中位数均值、25%百分数位置、75%百分位数、3倍于箱体高度或距离的特殊值及其医案序号,用于分析医案中在中药药物常用剂量之外或均值一定范围之外的医案剂量应用原因和方法,并医案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众案分析与个案分析统一起来。本方在文献搜集与管理、论文计划、撰写和完成过程中,使用的应用软件技术与方法包括CNKI文献管理软件、MINDJET思维管理软件、甘特图项目管理软件、SPSS13.0数据分析与挖掘软件以及ACCESS2007数据库。第二部分对《伤寒论》温里法类方的相关原方进行分析,摘录引用《伤寒论》和《金匾要略》的温里法类方的全部有关条文,经过将相关症状和药名进行析解,《伤寒论》温里法类方共涉及中药名12个,症状85个。第三部分对《伤寒论》温里法类方医案进行数据统计与数据挖掘分析,每个类方的分析维度包括医案中的性别、年龄、发病就诊时间、病因、病程、中(西)医疾病谱、舌象、脉象、所有症状、证型、药物及剂量分析、交叉分析、分类推荐等级分析及小结等14个属性分析。在这些规律的总结中,结合医案个案分析,得到数个创新性观点和结论。如:四逆汤中谁为君药问题应是与临床病证类型和剂量相关讨论时更有意义;附子用量与疗效存在非正相关的关系,并非用量越大效果越好;吴茱萸汤与四逆、理中虽同为温里类方剂,然不用姜附是由于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姜附不适用于治疗肝寒证;吴茱萸汤在《伤寒论》原文中原有吴茱萸(洗)的交待,然临床中常忽视此炮制要求,根据对医案的经验提炼,大剂量使用吴茱萸汤时,吴茱萸需要经洗之炮制过程,就可以降低毒性、提高疗效等。在汇总分析中,吴茱萸汤的患者体现出女性相对较多的现象。在病程属性分析中,总体以非即发病证为主;在《伤寒论》温里法类方医案中,共性舌象以苔白、舌淡、苔薄、舌润为主要舌象,在症状判别方面对原文形成补充;脉象以细、弱、微细、沉、紧、弦为多见脉象,提示患者的五脏寒、里虚寒为主证为特征脉象。10种类方的原方及加减方药味与剂量对比分析中,发现加减方的加味数以白通汤为最大为3.25味,干姜附子汤最小为0味。因温里法类方针对的患者往往病程长、病机、病证复杂,并夹杂体虚、久病等因素,故在高质量分类等级医案中,医家多充分发挥中医药诊疗特色,在主要病证、病机和危证消除后,常整合其他治则治法进行多种药物、方剂结合的综合药物调理,最终达到痊愈的效果。对于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医案和干姜附子汤医案,还发现有多数医案采用小量频服及一日数剂等创性新临床应用,对原条文作了补充。第四部分的结果与讨论章节中,作者从前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角度,借鉴系统工程和复杂科学思想、流程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动态控制生产产品质量及稳定最终产成品质量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出发,提出建立中医方药及其疗效自适应、动态分析模型的思考,并初步构建了自适应动态分析模型雏形。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1)研究角度创新。2)医案研究思路的创新。3)方法学与分析工具的创新。4)新的理论观点和临床经方扩展应用的提出。
二、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呕吐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呕吐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李瑞玉教授应用旋覆代赭汤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眩 晕 |
2 梅核气 |
3 糖尿病胃痞满 |
4 尿毒症呕吐 |
5 讨 论 |
(2)对1例顽固性呕吐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2 讨论 |
(3)基于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探析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导师应用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探析 |
1 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理论渊源 |
2 基于通降理论治疗呕吐的辨因立法分析 |
3 临证经验体会 |
4 病案举隅 |
第二部分 基于现代文献挖掘治疗呕吐的证治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来源与纳排标准 |
2 数据规范及研究方法和内容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呕吐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恒温隔姜灸疗法对防治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研究背景 |
1.1 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流行病学 |
1.2 现代医学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认识 |
1.2.1 恶心、呕吐的定义及分类 |
1.2.2 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 |
1.2.3 CINV的影响因素 |
1.2.4 CINV的的副作用 |
1.3 祖国医学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认识 |
1.3.1 祖国医学对肿瘤化疗的认识 |
1.3.2 祖国医学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总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研究现状 |
1.4.1 西医综合治疗与护理 |
1.4.2 中医治疗与护理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恒温隔姜灸疗法防治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 |
1 研究对象 |
1.1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中止与脱落标准 |
2 干预内容及方法 |
2.1 样本量的估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具体实施方法 |
2.3.1 对照组 |
2.3.2 观察组 |
2.3.3 意外情况的处理 |
2.4 成立研究小组 |
2.5 资料收集 |
2.5.1 人口学资料 |
2.5.2 乳腺癌病史 |
2.5.3 观察的时间 |
2.6 观察指标与研究工具 |
2.6.1 观察指标 |
2.6.2 研究工具 |
2.7 资料分析 |
2.8 医学伦理原则 |
2.9 质量控制 |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
3.2.1 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一般情况分析 |
3.2.2 两组患者麻醉、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化疗方案分析 |
3.3 两组患者化疗后KPS评分结果 |
3.4 两组患者化疗后INVR评分结果 |
3.5 两组患者化疗干预后INVR评分结果 |
4 讨论 |
4.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4.2 恒温隔姜灸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恶心呕吐的效果(表6、7、8、9) |
4.3 恒温对防治急性化疗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 |
4.4 辰时选择对实施恒温隔姜灸的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黄土汤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汤现代临床应用 |
1.1 治疗消化道出血 |
1.2 治疗结肠炎 |
1.3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
1.4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 |
1.5 治疗消化道肿瘤 |
1.6 其他 |
2 黄土汤的现代实验研究 |
3 总结 |
(6)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呕吐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呕吐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 呕吐的定义 |
1.2 呕吐病名的历史沿革 |
1.2.1 先秦至两汉时期 |
1.2.2 晋唐时期 |
1.2.3 宋元时期 |
1.2.4 明清时期 |
1.3 呕吐病证名义辨析及相关病名认识 |
1.3.1 呕、吐、哕、干呕病名辨 |
1.3.2 相关病名认识 |
1.3.2.1 呕吐与反胃 |
1.3.2.2 呕吐与噎膈 |
1.3.2.3 呕吐与呃逆 |
1.3.2.4 呕吐与霍乱 |
2.先秦至三国时期对呕吐病证的认识 |
2.1 概述 |
2.1.1 呕吐病名的确立 |
2.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初步形成 |
2.1.3 辨证论治的确立 |
2.2 主要文献的论述 |
2.2.1 早期非医学文献的记载 |
2.2.2 《黄帝内经》 |
2.2.2.1 病名 |
2.2.2.2 病因病机 |
2.2.2.3 病位 |
2.2.2.4 逆证 |
2.2.2.5 论治 |
2.2.3 《神农本草经》 |
2.2.4 张仲景对本病的论述 |
2.2.4.1 补充相关病名 |
2.2.4.2 发展病因病机 |
2.2.4.3 六经辨证论治 |
2.2.4.4 治疗学的贡献 |
2.2.4.5 提出治疗禁忌 |
3.晋唐时期对呕吐病证的认识 |
3.1 概述 |
3.1.1 补充病因病机 |
3.1.2 发展诊断治疗 |
3.2 主要文献的论述 |
3.2.1 王叔和《脉经》 |
3.2.1.1 强调寸口脉诊 |
3.2.1.2 补充病因脉象 |
3.2.1.3 以灸中府治之 |
3.2.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2.3 陈延之《小品方》 |
3.2.3.1 组方用药简而廉 |
3.2.3.2 药后食忌多重视 |
3.2.4 姚僧垣《集验方》 |
3.2.5 华佗《中藏经》 |
3.2.5.1 脏腑虚实论呕吐 |
3.2.5.2 预后不良见呕吐 |
3.2.6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3.2.6.1 详列致呕诸候 |
3.2.6.2 细解致病之源 |
3.2.6.3 载养生导引法 |
3.2.7 孙思邈《千金方》 |
3.2.7.1 "漏气"、"走哺"证 |
3.2.7.2 创治呕药方 |
3.2.7.3 列治呕穴位 |
3.2.7.4 从脉法和望诊判断预后 |
3.2.8 王焘《外台秘要》 |
3.2.8.1 积热、积冷分论之 |
3.2.8.2 积热、积冷分治之 |
4、宋元时期对呕吐病证的认识 |
4.1 概述 |
4.1.1 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 |
4.1.2 对呕吐进行分类论治 |
4.1.3 治疗学的发展 |
4.2 主要文献的论述 |
4.2.1 《太平圣惠方》 |
4.2.1.1 常用药物的归纳 |
4.2.1.2 论从前人,有发展,有补充 |
4.2.1.3 立法用药,多辛温,喜温补 |
4.2.2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
4.2.2.1 称"呕"为"啘" |
4.2.2.2 区别"呕"、"吐" |
4.2.3 《圣济总录》 |
4.2.3.1 重视脾胃,联系三焦 |
4.2.3.2 补泻结合,调理升降 |
4.2.3.3 首创食疗,重用温补 |
4.2.4 刘完素对本病的认识 |
4.2.4.1 倡呕主热说 |
4.2.4.2 从三焦论治 |
4.2.5 张从正对本病的认识 |
4.2.6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4.2.6.1 "五呕"之说 |
4.2.6.2 审因论治 |
4.2.7 李杲对本病的论述 |
4.2.7.1 考辨呕吐哕病名 |
4.2.7.2 呕吐责之于脾胃 |
4.2.7.3 升阳益胃治呕吐 |
4.2.8 严用和《济生方》 |
4.2.8.1 脾胃损伤是主因 |
4.2.8.2 忧思、瘀血之因 |
4.2.8.3 七情乘脾胃之证 |
4.2.8.4 瘀血、伏痰之证 |
4.2.9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
4.2.9.1 分类论治 |
4.2.9.2 治法讨论 |
4.2.10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
4.2.10.1 分类详细 |
4.2.10.2 设通治方 |
4.2.11 朱震亨对本病的论述 |
4.2.11.1 反对《局方》滥用热药 |
4.2.11.2 分寒、热、痰、虚论治 |
4.2.11.3 提出药忌 |
4.2.12 王履《医经溯洄集》 |
5.明代对呕吐病证的认识 |
5.1 概述 |
5.1.1 病因病机的成熟 |
5.1.2 辨证论治的成熟 |
5.1.3 处方用药的发展 |
5.2 主要文献的论述 |
5.2.1 楼英《医学纲目》 |
5.2.1.1 纲目清晰,发挥己意 |
5.2.1.2 哕即呃逆,针刺肝脾 |
5.2.2 虞抟《医学正传》 |
5.2.2.1 多因致呕 |
5.2.2.2 巧法服药 |
5.2.3 薛已《内科摘要》 |
5.2.3.1 重视脾肾 |
5.2.3.2 善用升阳益胃法 |
5.2.3.3 敷脐治疗 |
5.2.4 周之干《慎斋遗书》 |
5.2.4.1 症状鉴别与预后判断 |
5.2.4.2 用药变通 |
5.2.5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
5.2.5.1 食积呕吐消导之 |
5.2.5.2 论治分新久 |
5.2.5.3 补充通治方 |
5.2.6 李时珍《本草纲目》 |
5.2.6.1 痰热呕吐通治药 |
5.2.6.2 虚寒呕吐通治药 |
5.2.6.3 积滞呕吐通治药 |
5.2.7 吴崑《医方考》 |
5.2.7.1 呕有声长短之辨,吐有见痰食之分 |
5.2.7.2 论二陈加栀连生姜汤等治呕六方 |
5.2.8 张三锡《医学六要》 |
5.2.9 龚延贤《寿世保元》 |
5.2.9.1 大肠结燥,呕吐不止证 |
5.2.9.2 肾阴虚呕,治以六味丸 |
5.2.10 孙志宏《简明医彀》 |
5.2.11 张介宾《景岳全书》 |
5.2.11.1 虚呕证治 |
5.2.11.2 实呕证治 |
5.2.11.3 治呕气味论 |
5.2.12 李中梓《医宗必读》 |
5.2.12.1 从时间判断病位 |
5.2.12.2 诸证呕吐用药论 |
5.2.13 秦景明《症因脉治》 |
5.2.13.1 外感呕吐论治 |
5.2.13.2 内伤呕吐论治 |
5.2.14 吴又可《温疫论》 |
6.清至民国时期对呕吐的认识 |
6.1 概述 |
6.1.1 病因病机的完善 |
6.1.2 治法方药的发挥 |
6.2 主要文献的论述 |
6.2.1 陈士铎《石室秘录》 |
6.2.1.1 治吐必重治肾 |
6.2.1.2 治吐从心论治 |
6.2.1.3 因不同,法各异 |
6.2.2 李用粹《证治汇补》 |
6.2.2.1 从内因、外候论治 |
6.2.2.2 从肾论治 |
6.2.3 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 |
6.2.3.1 胃分三脘论 |
6.2.3.2 吐伤津液,用药宜慎 |
6.2.4 叶天士及其着作 |
6.2.4.1 从肝立论 |
6.2.4.2 泄肝安胃的用药特色 |
6.2.5 薛雪《湿热条辨》 |
6.2.5.1 肺胃不和证 |
6.2.5.2 胆胃不和证 |
6.2.5.3 肝胃不和证 |
6.2.6 尤怡《金匮翼》 |
6.2.6.1 灵活运用利导法 |
6.2.6.2 归类治呕之方剂 |
6.2.7 何梦瑶《医碥》 |
6.2.7.1 补充三焦呕吐 |
6.2.7.2 呕从火化,属热者多 |
6.2.7.3 分证选药,分类用方 |
6.2.8 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 |
6.2.8.1 补充虚实呕吐之内容 |
6.2.8.2 设通治方,谈用药经验 |
6.2.9 王清任《医林改错》 |
6.2.10 林佩琴《类证治裁》 |
6.2.10.1 呕吐多因肝逆冲胃 |
6.2.10.2 以肝为治的用药特色 |
6.2.11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6.2.11.1 论半夏、代赭石 |
6.2.11.2 从肝胆论治呕吐 |
7.现代对呕吐病证的认识 |
7.1 对呕吐的系统规范 |
7.1.1 病因病机 |
7.1.1.1 病因 |
7.1.1.2 病机 |
7.1.2 诊查要点 |
7.1.2.1 诊断依据 |
7.1.2.2 病证鉴别 |
7.1.3 辨证论治 |
7.1.3.1 辨证要点 |
7.1.3.2 治疗原则 |
7.1.3.3 证治分类 |
7.2 治法研究 |
7.2.1 从脏腑论治法 |
7.2.1.1 从肾论治 |
7.2.1.2 从肺论治 |
7.2.1.3 从肝论治 |
7.2.2 其他治法 |
7.2.2.1 从痰论治 |
7.2.2.2 从通降论治 |
7.2.2.3 正胆和胃法 |
7.2.2.4 苦降甘缓法 |
7.2.2.5 升清降浊法 |
7.3 呕吐的药物治疗 |
7.3.1 药物应用经验及单味药物研究 |
7.3.1.1 三七 |
7.3.1.2 生姜 |
7.3.1.3 石菖蒲 |
7.3.1.4 半夏 |
7.3.1.5 连翘 |
7.3.1.6 柠檬 |
7.3.1.7 草豆蔻 |
7.3.1.8 威灵仙 |
7.3.1.9 高良姜 |
7.3.1.10 辣椒 |
7.3.1.11 藿香 |
7.3.2 古方治疗呕吐 |
7.3.2.1 二香散 |
7.3.2.2 左金丸 |
7.3.2.3 半夏泻心汤 |
7.3.2.4 半夏白术天麻汤 |
7.3.2.5 吴茱萸汤 |
7.3.2.6 枳实消痞汤 |
7.3.2.7 黄土汤 |
7.3.2.8 黄连苏叶汤 |
7.3.2.9 旋覆代赭汤 |
7.3.2.10 温胆汤 |
7.3.2.11 藿朴夏苓汤 |
7.3.2.12 藿香正气散 |
7.4 现代名老中医经验 |
7.4.1 施今墨 |
7.4.2 徐恕甫 |
7.4.3 秦伯未 |
7.4.4 程门雪 |
7.4.5 董廷瑶 |
7.4.6 曹鸣高 |
7.4.7 张锡君 |
7.4.7.1 寒邪伤胃 |
7.4.7.2 热邪蕴胃 |
7.4.7.3 痰湿内阻 |
7.4.7.4 乳食停滞 |
7.4.7.5 脾胃虚寒 |
7.4.7.6 胃阴不足 |
7.4.7.7 风寒犯胃 |
7.4.7.8 外感暑湿 |
7.4.7.9 蛔扰胃腑 |
7.4.7.10 惊恐气逆 |
7.4.8 许玉山 |
7.4.9 步如玉 |
7.4.9.1 治脾胃病先调升降 |
7.4.9.2 治胃病必肝胃同治 |
7.4.10 路志正 |
7.4.11 郭振球 |
7.4.11.1 老年人的病理特点 |
7.4.11.2 老年人的调治之法 |
7.4.12 徐景藩 |
7.4.13 吉良晨 |
7.4.14 关思友 |
7.4.15 董建华 |
7.4.15.1 治法多样 |
7.4.15.2 治疗用药特点 |
7.4.16 陈梅芳 |
7.4.16.1 清胃 |
7.4.16.2 温胃 |
7.4.16.3 和胃 |
7.4.16.4 养胃 |
7.4.16.5 泄胃 |
7.4.16.6 降胃 |
7.4.17 熊继柏 |
7.5.外治法 |
7.5.1 针灸疗法 |
7.5.1.1 辨证分型治疗 |
7.5.1.2 腧穴应用研究 |
7.5.1.3 对比研究 |
7.5.1.4 手法研究 |
7.5.1.5 水针 |
7.5.1.6 电针 |
7.5.1.7 微针 |
7.5.1.8 灸法 |
7.5.2 敷贴疗法 |
7.5.2.1 中药贴敷 |
7.5.2.2 磁片贴敷 |
7.5.3 穴位脉线 |
7.5.4 推拿按摩 |
7.5.4.1 按摩 |
7.5.4.2 推拿 |
8.有关呕吐若干问题的探讨 |
8.1 呕吐与五脏的关系 |
8.1.1 呕吐从脾论治 |
8.1.1.1 脾胃关系 |
8.1.1.2 论治 |
8.1.2 呕吐从肝论治 |
8.1.2.1 肝实证之呕吐 |
8.1.2.2 肝虚证之呕吐 |
8.1.3 呕吐从肾论治 |
8.1.3.1 肾阳虚呕吐之证 |
8.1.3.2 肾阴虚呕吐之证 |
8.1.4 呕吐从肺论治 |
8.1.4.1 外邪犯肺证 |
8.1.4.2 肺虚呕吐证 |
8.1.4.3 调气机升降 |
8.1.5 呕吐从心论治 |
8.1.6 小结 |
8.2 "三焦呕吐"论 |
8.2.1 刘完素首先提出三焦呕吐论 |
8.2.1.1 三焦呕吐的部位 |
8.2.1.2 三焦呕吐的病因与证候 |
8.2.1.3 三焦呕吐之治 |
8.2.2 后世医家对三焦呕吐的认识 |
8.2.3 小结 |
8.3 呕吐当下不当下的思考 |
8.4 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 |
8.4.1 服药的方法 |
8.4.2 药物的应用 |
8.4.2.1 生姜的使用 |
8.4.2.2 药物选择禁忌及其他 |
8.4.3 饮食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辨证穴位注射对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1.3 治法与方药 |
1.4 中药防治 CINV 的相关实验研究 |
1.5 其它治疗及相关实验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认识 |
2.1 CINV 发生机制 |
2.2 CINV 分类 |
2.3 CINV 的治疗现状 |
3 中医学对免疫功能的认识 |
3.1 病因病机 |
3.2 治疗 |
4 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5 足三里辨证穴位注射防治 CINV 与改善免疫功能的情况 |
5.1 足三里辨证穴位注射防治 CINV 的理论基础 |
5.2 相关试验的研究动态 |
5.3 足三里辨证穴位注射改善免疫功能的理论基础 |
5.4 相关试验的研究动态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化疗的适应症、禁忌症 |
1.4.1 适应症 |
1.4.2 禁忌症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1.7 脱落病例的统计原则 |
2 病例分组及一般资料 |
3 研究方法 |
3.1 化疗方案 |
3.2 治疗方法 |
3.2.1 穴位注射 |
3.2.2 辨证论治 |
3.2.3 合并用药 |
3.3 紧急情况处理 |
4 疗效观察指标 |
4.1 恶心、呕吐、食欲情况 |
4.2 T 细胞免疫功能指标 |
4.3 安全性观察 |
5 疗效评价标准 |
5.1 恶心、呕吐的分度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 |
5.2 T 细胞亚群检测标准及评价标准 |
6 观察时间 |
7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1 治疗前三组可比性分析 |
1.1 年龄分布情况,见表 |
1.2 性别分布情况,见表 5 |
1.3 KPS 评分分布情况,见表 6 |
1.4 TNM 分期分布情况,见表 7 |
2 临床疗效分析 |
2.1 恶心发生情况,见表 8 |
2.2 呕吐发生情况,见表 9 |
2.3 T 细胞亚群检测 |
3 安全性情况评价 |
4 讨论 |
4.1 化疗对恶心呕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4.2 选取足三里穴依据 |
4.2.1 取穴简单安全 |
4.2.2 足三里穴与胃肠脏腑具有相关性 |
4.2.3 足三里穴对胃运动具有调控作用 |
4.2.4 足三里穴能改善免疫功能 |
4.3 辨证足三里穴位注射的作用机理探讨 |
5 结果分析 |
5.1 对 CINV 影响的分析 |
5.2 对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影响的分析 |
5.3 安全性分析 |
6 本项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基于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温里法类方方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伤寒论》类方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2 方证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3 名医名方研究方法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标准与方法 |
1.3 中医医案研究中对循证医学思想的借鉴 |
1.4 中医医案分类等级设立 |
2 《伤寒论》温里法类方原文解析与方药证数理分析 |
2.1 《伤寒论》及《金匮概略》中相关原文摘录 |
3 《伤寒论》温里法类方医案数据统计与数据挖掘分析 |
3.1 白通加猪胆汁汤医案分析 |
3.2 白通汤医案分析 |
3.3 茯苓四逆汤医案分析 |
3.4 干姜附子汤医案分析 |
3.5 理中汤医案分析 |
3.6 四逆加人参汤医案分析 |
3.7 四逆汤医案分析 |
3.8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医案分析 |
3.9 通脉四逆汤之医案分析 |
3.10 吴茱萸汤医案分析 |
3.11 《伤寒论》温里法类方汇总及高质量分类等级特色医案的经验分析 |
4 结果与讨论 |
5 对中医方药及其疗效自适应、动态分析模型的思考 |
5.1 中医方药疗效分析现状 |
5.2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5.3 建立回归模型 |
5.4 构建自适应动态分析模型 |
5.5 总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度量衡折算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呕吐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李瑞玉教授应用旋覆代赭汤临床经验[J]. 贾英民,高晓冉,苗伟,李瑞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5)
- [2]对1例顽固性呕吐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及体会[J]. 刘颖,强茗.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9)
- [3]基于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探析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D]. 曹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恒温隔姜灸疗法对防治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研究[D]. 覃若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黄土汤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 胡泽雨,王颖. 新中医, 2018(10)
- [6]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7]呕吐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陈蕾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伤寒论》呕吐哕研究概况[J]. 宋嫦娥,黄家诏. 河北中医, 2006(06)
- [9]辨证穴位注射对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 王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12)
- [10]基于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温里法类方方证辨治规律研究[D]. 孙晓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