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东北远离海沟陆内弧后扩张形成新生代火山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朱良玉[2](2020)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青藏高原与华南地块,巽他地块和印度地块的交汇部位,有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红河断裂,实皆断裂等大型走滑断层系统,是印-亚碰撞,高原扩展,缅甸微板块俯冲,菲律宾板块俯冲,苏门答腊板块俯冲等多种构造作用共同交汇的部位。中生代以来随特提斯洋的开合演化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形历史。复杂的继承性构造交织于现今多种动力学过程,使人们对该研究区的现今地壳变形模式至今未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从整体上理解和认识该区域现今地壳变形机理。本论文首先利用现今长期三维地壳变形资料(GPS水平和精密水准垂直运动速度场),总结该区域的应变分配特征。然后,采用不同参考框架的GPS形变场估算了各自的旋转中心。依据估计的旋转中心和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模型各边界对现今地壳变形的贡献。然后,对局部区域典型地壳变形特征(川西贡嘎山隆升,滇中相对于川西与滇南的下沉以及滇南近东西方向拉张),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其变形机理。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和本文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地壳变形的联合模型。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项研究内容:1.利用已公开发表的长期水平与垂直变形场,分析总结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长期变形主要特征,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确定现今长期地壳变形特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的形成机制。2.根据公开发表的不同参考框架的速度场,估算青藏高原东南缘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旋转的旋转中心,并评估旋转效应对观测速度场的贡献。3.采用研究区公开发表的高分辨率地震波速度结构,计算研究区重力势能(GPE),并估算重力势能所产生的应变率,讨论重力作用在该区域地壳变形中的影响。4.以川西贡嘎山快速隆升为例,利用斜向挤压数值模型分析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大型走滑断层系统,断层走向转折处高地形的隆升机制,讨论河流下切,中下地壳流对造山过程的影响。5.结合深部成像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确定滇中地区峨眉山地幔柱改造所产生岩石圈内高速体的位置和物理参数,利用三维热力学数值模拟技术讨论壳内高速体、岩石圈内高速体对地形演化,地表断层演化,重力场演化和深部流场的影响。6.利用深部成像资料和二维热力学数值技术,模拟缅甸板片自发俯冲过程所产生岩石圈受力状态与深部地幔回旋流,分析滇南地区现今地壳水平伸展过程的控制机制,讨论SKS波观测结果与深部地幔回旋流和岩石圈变形的关系。7.结合研究区震源机制解分布特征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缅甸板块俯冲的现今状态及其动力学表现,并探讨其对滇西南地区地壳变形的影响。8.利用数值模拟结果与地质相关资料讨论了巽他地块双向俯冲过程与现今滇南地区地壳变形之间的关系。并推测红河断裂中新世极性翻转的可能机制。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获得的结论与认识可归纳如下:1.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层的大型右旋剪切带与旋转变形——实皆断裂与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系统通过对现今水平应变场的分析和本文的相关数值模拟工作,发现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应变场主要受控于南部的实皆断裂与北部的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层系统。分属南北的两个大型走滑断层系统在东西长600km南北宽700km的范围内,与该区域复杂的先存构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应变特征。主要依据如下:(1)从区域主应变率的方向来看,整个区域的主张应变率以红河断裂西北尾端为核心做顺时针旋转,而主挤压应变率与剪切应变率主要集中于两大走滑断层系统附近及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区域。这一特征意味着该区域的运动学模式应该是以主干断层的边界运动为主,而各活动地块则承受来自南侧与北侧大型走滑断层运动在宽度达600km范围内所产生的巨大力矩而旋转变形。这一认识与在南汀河断裂——程海断裂——理塘断裂围陷的区域内发育的正断层和拉张型震源机制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从断层滑动速率来讲,研究区域内虽然存在红河断裂,丽江-小金河断裂,金沙江断裂和澜沧江断裂等古老的缝合带,但他们现今的滑动速率都在5mm/a以下。这不仅难以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相比,更难以与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和实皆断层相比。因此,在现今的构造作用力驱动下,该区域的主控断层应该是东西两大型走滑断层系统。从地质滑动速率来看,在这些地区百万年尺度的滑动速率也同样不超过5mm/a。(3)从长期垂直变形场和地形分布上看,快速隆升区域主要集中于走滑断层转折区域。如位于鲜水河与安宁河断裂交汇部位的贡嘎山地区,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交汇的螺髻山以及则木河断裂与小江断裂交汇的轿子山。整个川西地区承受着来自青藏高原的挤出作用,具有较高的隆升速率。但是隆升速率从川西块体北侧的鲜水河断裂向南则隆升速率逐渐降低,而在滇西南的程海断裂则转换为以下沉为主。而滇中地块,正处于两大断层系统的直接交汇部位,其相对于滇南与川西则处于下沉区域。这一现象也被整个区域广泛分布的新近纪-第四系盆地沉积证实。(4)从块体旋转的角度来看,利用相对于华南地块的GPS速度场能够获得与地质旋转结果一致的旋转中心,旋转中心位于(96.10°E,27.4°N)附近。依据旋转中心获得的角速度分布来看,研究区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旋转角速度在2度/百万年,且内圈快于外圈。这一认识与利用古地磁和地质方法获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5)旋转数值模拟测试结果表明,来自内圈的边界条件对整个区域地壳变形的贡献可达50%,其中切向旋转贡献占比40%而径向边界作用占比10%,总的来看旋转分量占比达70%。在两条大型走滑断层系统之间,主要以非均匀旋转的方式吸收两者的差异运动。(6)通过对贡嘎山地区隆升机理的数值测试发现:挤压隆升与三维非均匀剥蚀是近9Ma以来,贡嘎山快速隆升的原动力。而南部的螺髻山与轿子山由于存在西南方向的拉张作用而无法快速累积地形。现今残留的高地形可能与该地区非均匀剥蚀对残余地形的改造所致。这意味着,在龙门山-锦屏山以北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挤出作用依然是最主要的控制作用,贡嘎的快速隆升就是最好的证据。(7)从峨眉山玄武岩区域壳内高速体的数值模拟结果来看:峨眉山玄武岩改造后产生的高速异常体,对现今地壳变形动力学来讲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现今观测的近似圆形的壳内高速体直接证实了滇中地块在新生代并没有承受巨大的挤压,拉伸等大规模内部变形。如果发生大规模变形其岩石圈内的环形异常体则很难留存。但如果只是发生整体旋转变形和挤压变形,将能很好解释快速滑动的边界断层和深部近似圆形的高速体,以及相对于较慢的隆升。2.重力驱动的浅层地形流动除远场的俯冲作用外,也有学者认为现今观测的GPS变形可以通过地形所产生的重力梯度来解释。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计算了本研究区内重力势能梯度所产生差应力,结合区域粘性结构,估计了重力势能所产生的应变率。研究结果表明重力驱动作用在丽江-小金河断裂附近具有较大的影响,且其所产生的差应力方向与观测的拉张应变率方向一致。从1500米地形等高线与莫霍面40公里等深线的弯曲程度,可以看出,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并没有大规模溢出青藏高原,而地形则如流水般受到重力作用而从高原向四周扩展。这一重力驱动过程是否有中下地壳流参与,本论文的模型中并不确定。3.缅甸自发俯冲过程与岩石圈拉张作用从俯冲的角度来讲,上覆板片是产生高山(南美安第斯俯冲带)还是产生弧后盆地(日本海),最直接的原因是上覆板片所承受是挤压还是拉张,而最关键的控制因素是海沟前进还是后撤。而对于缅甸弧,从东向西弯曲了近150km,这充分说明缅甸板片的俯冲过程持续存在并产生海沟后撤现象,这必然在上覆板片的滇南地区产生拉伸作用。通过本文的数值工作,不难发现,如果俯冲板片与浅部发生断裂,则无法产生现今观测的震源机制解方向与地壳应变状态。基于已公开发表的缅甸微板块深部板片形态,可以推测整个滇南地区,即实皆断裂尾端,北纬26.5度以南地区,缅甸弧后撤而对该地区的岩石产生东西方向的拉伸作用。而北纬26.5度以北地区,由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向北推挤,其产生的是“海沟”前进状态,会对以北的岩石圈产生挤压作用。这种对上覆岩石圈的挤压与拉张过程的转换与印度-缅甸俯冲板片的撕裂有关。4.深部地幔中的回旋流与地幔各向异性自发俯冲板片由于自重而向地幔深部运动时,必然对地幔产生扰动。前人研究表明,俯冲板片边缘会产生回旋流,回旋流的大小与形态与板片的分布形态直接相关,海沟后撤有利于产生平行于海沟方向的地幔各向异性,而海沟前进会产生垂直于海沟方向的地幔各向异性。但对于缅甸俯冲来讲,由于其缺乏主动俯冲所需的推挤作用,并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海沟前进与后撤。基于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虽然海沟发生后撤,但依然能够在板片前端产生垂直于海沟方向的回旋流。这一回旋流与该区域大量存在的地幔各向异性—SKS波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北纬26.5度以北的区域,地幔各向异性变为南北方向,而这与该区域主动俯冲产生海沟前进的效果类似,产生垂直于碰撞缝合带的地幔各向异性。5.来自远场的驱动作用——巽他地块的双向俯冲过程与红河断裂除青藏高原的挤压作用、印度板片的北推作用以及缅甸板片的俯冲作用外,该区域是否受到苏门答腊俯冲,菲律宾俯冲的影响?本论文也对此进行了探讨。通过公开发表的深部速度结构发现,在1000km深部内,苏门答腊板片只在海沟附近存在,大部分板片已经快速穿透660km相变面,沉入更深的地幔中。其所产生的海沟后撤已经导致安达曼海,南中国海形成。但从现今的GPS速度结果上看,苏门答腊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的是挤压作用。本文依据从缅甸到菲律宾的P波速度结构剖面建立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今缅甸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拉张而菲律宾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挤压,两侧相向而产生向西的运动。但菲律宾俯冲减弱后,对巽他地块也产生拉张作用,巽他地块则无法产生西向运动。这说明巽他地块的运动方式与两侧的双向俯冲过程密切相关。基于此,可以推测红河断裂现今运动减弱与巽他地块所承受的挤压边界作用相关。对比缅甸俯冲与菲律宾俯冲带的开始时间,可以发现在西侧的缅甸俯冲更为古老,在27-28Ma以来基本以自发俯冲为主,而东侧菲律宾俯冲在40-20Ma间先以原南海俯冲为主俯冲了近700km,20Ma以后以现今南海俯冲近700km,总共发生了近1400公里的位移。而在35-17Ma,红河断裂发生了大规模左旋走滑,滑动量级在500-1000km之间,这与目前平卧于菲律宾俯冲带下方的板片长度基本吻合。因此,红河断裂35-17Ma的大规模左旋走滑位移可能被原南海的快速俯冲而吸收,而主要控制作用来自于巽他地块两侧的俯冲过程。安达曼—苏门答腊俯冲过程所产生的海沟后撤主要在11Ma开始活动,其活动时间小于红河断裂发生大规模运动的时间。因此,控制中新世红河断裂大规模滑动、极性变化的主要力源可能来自于菲律宾俯冲过程的翻转。6.普遍存在的壳幔解耦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区地壳层受控于实皆断裂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统的大型右旋剪切带。地表层受控于重力所产生的地形流动。岩石圈层受控于俯冲板片所产生的挤压与拉张作用以及远场的俯冲过程。深部的地幔层则受控于深部板片所产生的回旋流。从浅部到深部,其所承受的作用力并不相同。地表GPS观测与深部SKS,PMS等观测无论方向是否一致,其所承受的作用力不同必然导致地壳和地幔处于不同的应变状态。因此,基于本文的分析认为,本研究区从浅部到深部由于作用力的巨大差异,壳幔解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3](2020)在《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陈维[4](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张超[5](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文中指出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于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构成贯穿东北及邻区的北东向岩浆活动带的一部分。目前关于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还存在争议,主要是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对大兴安岭地区影响的时空范围没有统一的认识。然而,研究区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和古太平洋俯冲带皆相距较远,是研究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远程效应转换的理想区域。因此本文对研究区晚中生代岩浆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探讨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格架、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结合东北地区盆地演化、断裂活动以及晚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揭示了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本文以“时代+岩性”的划分方式对火山岩进行年代划分,结合研究区内的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已发表的测年数据,可将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峰期为154Ma)、早白垩世早期(峰期为140Ma、130Ma)和早白垩世晚期(峰期为125Ma)。而且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岩浆活动存在短暂的间断(或变弱),同时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强度显着增强。晚侏罗世侵入岩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以及少量花岗斑岩,其中花岗闪长岩为I型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斑岩为A型花岗岩,侵入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3.111.6之间,TDM2年龄值为586Ma1369Ma。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其中新民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416TW16,164Ma)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流纹岩(16TW02,162Ma)属于高分异I型流纹岩,而其它酸性火山岩均属于A型流纹岩,火山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0.712.1之间,TDM2年龄值为5491714Ma。以上特征表明岩浆岩的原始岩浆应为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所形成。自额尔古纳地块向南到兴安地块北部、大兴安岭中段,早-中侏罗世钙碱性系列岩石的成岩年龄和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成矿年龄逐渐变小,表明早侏罗世岩浆作用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东南向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有关。中侏罗世S型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与C型埃达克质岩石的发现,以及同期的变质事件和翼北-辽西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事件,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部(东经120°以西)―剪刀‖式碰撞闭合有关。晚侏罗世时期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在构造判别图解中均落入后碰撞花岗岩中,早期以I型花岗岩、高分异I型流纹岩和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晚期为A型花岗岩/流纹岩,暗示晚侏罗世早期岩浆岩形成于地壳坍塌起始阶段的加厚背景下,处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阶段,晚侏罗世中晚期进入全面伸展阶段的拉张环境,表明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东部(东经120°以东)南向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后撤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的岩石组合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DRT和BBS二长花岗岩属于I型花岗岩,锆石εHf(t)值分别为-1.63.1、-11.72.6,TDM2年龄值分别为918Ma1776Ma、1385Ma2678Ma,说明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为埃达克质岩石,Mg#值和Mg O含量较低,锆石εHf(t)值分别为-2.35.8、3.08.3,TDM2年龄值分别为565900Ma、868Ma1355Ma,表明岩浆起源于地壳加厚过程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环境中。同期中-中酸性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介于-11.613.0之间,是遭受俯冲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上升的过程中有古老陆壳物质混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中。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中存在古老的捕获锆石以及负εHf(t)值,说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有少量古老地壳物质混染,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古老地壳物质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岩浆的Sr-Nd-Pb同位素特征暗示了地幔源区遭受俯冲流体交代,与区域上同期发育的构造事件共同表明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有关。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包括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该期侵入岩属于A型花岗岩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具有A型流纹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分别为-4.68.6和-0.110.2,TDM2年龄值分别为842Ma2035Ma、692Ma1634Ma,说明原始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以上特征共同揭示了区域性伸展环境的存在,这也得到了区域上广泛发育的A型花岗岩、变质核杂岩和裂谷盆地的支持。结合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的峰值年龄与松辽盆地及以东的地区岩浆活动的峰值年龄有明显的差异,该期岩浆事件在大兴安岭地区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变新的演化规律,这与松辽盆地及以东地区由东向西逐渐年轻的变化规律有所区别,结合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形成主要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坍塌后软流圈大规模上涌和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有关,研究区早白垩世晚期(125Ma)的岩浆活动主要与后者相联系。综上所述,本文初步总结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时空变化过程:晚二叠世-三叠世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东南向俯冲使兴安地块北部与额尔古纳地块形成活动大陆边缘弧;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呈―剪刀‖式闭合,俯冲洋壳的影响范围持续向东南迁移;中侏罗世晚期影响到大兴安岭南段;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西侧完成闭合,俯冲带沿缝合带向北东方向迁移过程中俯冲板片随之后撤,导致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台北缘形成弧后伸展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快速闭合驱动大洋板片向南发生平板俯冲,俯冲洋壳到达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蒙古-鄂霍茨克洋完成最终闭合后,俯冲洋壳由南至北逐渐坍塌,使大兴安岭与华北板块北缘地区处于伸展背景。
马蓁[6](2020)在《中祁连西段早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一条典型的早古生代增生型造山带,中祁连是祁连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属性对于恢复早古生代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格架极为重要。中祁连西段德勒诺尔地区分布有不同成因类型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主要由德勒诺尔蛇绿岩、石板墩堆晶岩以及石板墩北双峰式火山岩中的次玄武岩组成,但其研究程度十分薄弱。本论文选取德勒诺尔地区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现代板块构造理论,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德勒诺尔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背景,构建了早古生代北祁连-中祁连西段的构造演化模式。新近发现的德勒诺尔蛇绿岩由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包括块状辉长岩与堆晶辉长岩)、辉绿岩、块状玄武岩以及枕状玄武岩组成。堆晶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72±4 Ma(MSWD=1.5)。块状辉长岩的SiO2含量为42.42 wt.%,Al2O3含量为12.82 wt.%,CaO含量为9.08 wt.%;堆晶辉长岩的SiO2含量为49.78–61.93 wt.%,Al2O3含量为0.50–21.63 wt.%,CaO含量为4.70–13.04wt.%。块状辉长岩与堆晶辉长岩的MgO含量变化范围为7.39–22.24 wt.%,Mg#值变化范围为76–81,为亚碱性系列(Nb/Y=0.05–0.10)。块状辉长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曲线为弱左倾型,相对亏损轻稀土,极弱负Eu异常(Eu/Eu*=0.9);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岩石相对富集U,亏损Pb、Sr,无明显的Nb、Ta、Zr、Hf的异常,具有与典型的N-MORB一致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堆晶辉长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现相对平坦,明显的正Eu异常(Eu/Eu*=1.4–1.8)的特征;微量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富集Sr、Pb、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的特征。玄武岩的SiO2含量为44.9–50.9wt.%,TiO2含量为0.9–1.1 wt.%,Al2O3含量为12.64–14.33 wt.%,CaO含量为7.66–14.7 wt.%,K2O含量为0.00–0.29 wt.%,MgO含量为6.03–9.16 wt.%,Mg#值为50–63,为亚碱性的特征(Nb/Y=0.11–0.15);玄武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曲线为平坦型,轻微的负Eu异常(Eu/Eu*=0.7–1.2),具有与典型的N-MORB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块状辉长岩与玄武岩的?Nd(t)值(+4.7至+6.4)表明其来自亏损地幔,说明蛇绿岩为典型的MOR型蛇绿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德勒诺尔蛇绿岩是早古生代北祁连洋南向俯冲的洋壳残留体,确定了古浪峡-德勒诺尔断裂带是北祁连-中祁连西段的构造分界线。侵入于前寒武纪长城纪变质岩系中的石板墩堆晶岩由堆晶橄辉岩、堆晶辉长岩以及闪长岩组成,具有多旋回、多韵律层的产出特征。堆晶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87±3 Ma(MSWD=2.6)。堆晶橄辉岩的SiO2含量为48.06–56.90 wt.%,Al2O3含量为0.64–6.03 wt.%,CaO含量为2.32–6.82 wt.%,TiO2含量为0.08–0.19 wt.%;MgO含量为24.27–32.75 wt.%,Mg#值为82–87;Ni含量为664–1417 ppm,Cr含量为1575–3178 ppm。堆晶辉长岩的SiO2含量为48.13–49.83 wt.%,Al2O3含量为17.01–19.21 wt.%,CaO含量为9.71–14.11 wt.%,TiO2含量为0.08–0.30 wt.%;MgO含量为9.71–18.50 wt.%,Mg#值为80–83;Ni含量为33–251 ppm,Cr含量为140–1295 ppm。堆晶橄辉岩与堆晶辉长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二者皆为亚碱性系列(Nb/Y=0.06–0.35)。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堆晶岩均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平坦分布,明显正Eu异常(Eu/Eu*=1.0–3.0)的特征;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堆晶岩均富集Sr、Pb、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石板墩堆晶岩的多韵律层特点是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堆积成因的。综合研究认为,石板墩堆晶岩是早古生代的北祁连洋南向俯冲构造背景下火山弧岩浆作用的产物,指示中祁连在早古生代早期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属性。石板墩北双峰式火山岩由次玄武岩与英安岩组成。次玄武岩SiO2含量为48.00–52.12 wt.%,英安岩SiO2含量为61.84–65.03 wt.%,二者存在明显的SiO2含量间断。次玄武岩的TiO2含量为2.13–3.37 wt.%,Al2O3含量为11.26–16.47wt.%,CaO含量为3.48–7.23 wt.%,MgO含量为4.70–8.84 wt.%,Mg#值变化范围为35–57;Na2O含量为2.88–4.80 wt.%,K2O含量为0.07–0.75 wt.%,全碱含量(Na2O+K2O)为2.52–4.93 wt.%,富钠贫钾(Na2O/K2O>1),具有亚碱性的特征(Nb/Y=0.24–0.43)。英安岩的TiO2含量为0.75–1.15 wt.%,Al2O3含量为9.91–13.44 wt.%,CaO含量为3.00–12.32 wt.%,MgO含量为3.02–4.92 wt.%,Mg#值范围为48–52;Na2O含量为0.18–3.35 wt.%(平均值1.49 wt.%),K2O含量为0.57–2.80 wt.%(平均值1.63 wt.%),具有准铝质-过铝质的特征(A/CNK=0.43–1.27)、范围较大的全碱含量(Na2O+K2O=0.75–4.86 wt.%)与Na2O/K2O比值(0.31–2.21)。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次玄武岩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以及轻微的负Eu异常(Eu/Eu*=0.7–0.9)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岩石富集Th、U,略富集至平坦型分布Nb-Ta-La-Ce以及Zr-Hf,强烈亏损Sr,显示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岩石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英安岩呈现出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平坦分布,负Eu异常(Eu/Eu*=0.6–0.8)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岩石富集Th、U、La、Ce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以及Sr,显示后造山花岗岩的特征。石板墩北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大洋闭合后的区域伸展环境,证明中祁连西段在早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演化后进入了陆内板块构造演化阶段。综上所述,早古生代至晚古生代早期,中祁连西段经历了大陆边缘弧(活动大陆边缘)以及后造山构造岩浆演化阶段,是北祁连大洋板片南向俯冲于中祁连-柴达木地块之下以及加厚的中祁连陆缘弧地壳崩落伸展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新元古代-古生代时期祁连造山带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阶段:(1)新元古代晚期(约775–550 Ma):北祁连洋的打开;(2)早-中寒武世(约550–520 Ma):北祁连洋的持续扩张;(3)晚寒武世-晚奥陶世(约520–440Ma):持续的北祁连洋扩张、双向俯冲以及相应的岛弧、弧后盆地和大陆边缘弧演化阶段;(4)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约440–400 Ma):北祁连洋关闭与大陆造山阶段;(5)志留纪-泥盆纪(<400 Ma):后造山伸展的陆内构造演化阶段。
赵睿[7](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张岳桥,董树文[8](2019)在《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近研究成果,简述了东亚多板块汇聚产生的三个陆缘汇聚构造系统(北部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东部与俯冲有关的增生造山系统、西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陆内汇聚构造变形体系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大陆构造-岩浆演化的时间框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早侏罗世(200~170 Ma)周邻大洋板块初始俯冲阶段和陆缘裂解事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35 Ma)周邻陆缘碰撞造山或俯冲增生造山作用、陆内再生造山作用和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中晚白垩世(135~80 Ma)大陆岩石圈的减薄作用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的发育。研究认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在时空上的有序演化和深浅构造的复合叠加,不仅产生了东亚大陆复杂的陆缘和陆内构造体系,同时控制了中国东部燕山期爆发式岩浆-成矿作用,也使东亚构造地貌发生东西翘变,早期陆缘汇聚产生的东部高原因晚期大陆岩石圈的减薄和伸展而垮塌。东亚大陆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与联合古大陆的裂解同步,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完成了从东亚到欧亚大陆的演替,以东亚大陆为核心的多板块汇聚格局一直延续至新生代,可能成为未来超大陆形成的起点。
马鹏斐[9](2019)在《东亚大陆边缘新生代地幔-板块构造系统演化及其地表响应》文中认为板块构造与深部大尺度地幔对流具有天然联系。然而,在某些构造复杂的情形下,俯冲过程缺少约束,地表也缺乏明确的地质记录。这时,深部地幔系统的演化使人难于理解。新近纪的西北太平洋-东亚大陆边缘区域就是如此。多条不同极性的海沟的密集发育导致了板块构造历史的极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Boso海沟三联点的运动学历史及配套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目前仍缺少约束。本文围绕东亚大陆边缘的新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展开研究,在Gplates软件中完成板块构造重建。重建模型符合来自现今地表板块运动观测、古地磁数据、洋底磁异常条带以及东亚大陆边缘的一系列地质记录的约束。其次,应用CitcomS软件完成了全球地幔对流模拟。模型预测的现今地幔热构造与地震层析成像影像的板片形态达到了70%90%的匹配度,完成了对板块-地幔系统的演化过程的再造。进一步的示踪体分析得出,东亚之下地幔过渡带中的板片滞留开始于约40 Ma。以上研究表明,中生代以来的全球俯冲历史对板片形态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地幔中的密度不均一性与地表板块运动导致了东亚大陆之下的地幔过渡带存在向西的大尺度背景地幔流,这可能对板片在过渡带中的滞留具有贡献。另一方面,下地幔Izanagi板片的存在,使水平板片的前端,部分地穿透了地幔过渡带底部。不同板块构造情形约束下的地球动力学模拟结果对比,很大程度地支持了新近纪Izu-Bonin海沟的后撤与菲律宾海板块的顺时针旋转的假设。菲律宾海板块与东亚大陆边缘的穿时汇聚伴随着太平洋板片的一系列撕裂的发育,这些撕裂最终造成了地幔过渡带中的水平板片的断块。而在琉球海沟之下,太平洋板片的拆离发生在晚中新世。全球地幔对流模型还表明,新生代东亚大陆边缘Izanagi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替俯冲造成了东亚大陆边缘的周期性抬升与下降。
乔军伟[10](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二、中国东北远离海沟陆内弧后扩张形成新生代火山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东北远离海沟陆内弧后扩张形成新生代火山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
1.2.3.2 弧内盆地 |
1.2.3.3 弧后盆地 |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基底 |
2.2.2 沉积盖层 |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
2.3.3 深部地质结构 |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2.5 盆地演化简史 |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
3.1.1 滴水泉组沿革 |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
3.1.3 双井子组沿革 |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
3.1.5 石钱滩组沿革 |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
3.2.1 下石炭统 |
3.2.2 上石炭统 |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3.4.1 陆梁隆起 |
3.4.2 中央坳陷 |
3.4.3 东部隆起 |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
4.1 不整合面特征 |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
4.3 构造-地层层序 |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
6.1.1 克拉美丽露头 |
6.1.2 索索泉地区 |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
6.2.1 石西地区 |
6.2.2 三南地区 |
6.2.3 滴水泉地区 |
6.2.4 石钱滩地区 |
6.2.5 梧桐窝子地区 |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
6.3.1 莫索湾地区 |
6.3.2 白家海地区 |
6.3.3 北三台地区 |
6.3.4 吉木萨尔地区 |
6.3.5 古城地区 |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2.1 陆梁地区 |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2.1.5 运动学特征 |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 大井地区 |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3.1 白家海地区 |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3.2.4 运动学特征 |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
8.1.2 陆梁弧内盆地 |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
第2章 区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 |
2.1 长期水平速度场与应变分析 |
2.2 长期垂直速度场与分析 |
2.3 三维长期变形场特征 |
第3章 东构造结旋转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变形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旋转中心与旋转特征 |
3.3 旋转数值模拟 |
3.4 小结 |
第4章 重力作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变形的影响 |
4.1 研究背景 |
4.2 重力位能的估算 |
4.3 三维粘度结构与重力所产生的应变率 |
4.4 小结 |
第5章 川西贡嘎山异常隆升机理 |
5.1 研究背景 |
5.2 斜向挤压中的地形与断层演化 |
5.2.1 模型采用的方法 |
5.2.2 模拟结果 |
5.2.3 小结与讨论 |
5.3 走向转折中的地形与断层演化 |
5.3.1 模型设计 |
5.3.2 模拟结果 |
5.3.3 小结与讨论 |
5.4 中下地壳流的影响 |
5.5 河流下切作用对岩石圈变形的影响 |
5.6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峨眉山玄武岩对滇中地壳变形的影响 |
6.1 研究背景 |
6.1.1 滇中地区的构造演化 |
6.1.2 峨眉山玄武岩位置与深部结构 |
6.2 研究方法 |
6.3 模拟结果 |
6.3.1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三维流场的影响 |
6.3.2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形及深部界面的影响 |
6.3.3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表断层演化的影响 |
6.3.4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表重力观测的影响 |
6.4 认识与讨论 |
6.4.1 峨眉山玄武岩与现今重力长期变化 |
6.4.2 峨眉山玄武岩对现今地壳变形的影响 |
第7章 滇南地壳水平运动机理数值模拟 |
7.1 滇南地区地壳运动特征与SKS分裂结果 |
7.2 缅甸俯冲板片残留所产生的拖拽作用数值模拟 |
7.2.1 研究现状 |
7.2.2 数值模型 |
7.2.3 模拟结果 |
7.3 缅甸俯冲现今是否活动数值模拟 |
7.4 双向俯冲作用及红河断裂性质翻转 |
7.5 讨论与结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 |
3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
3.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
3.2 构造单元划分依据——来自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证据 |
3.2.1 中国海域及邻区深部壳幔结构信息 |
3.2.2 中国海域重要构造边界追踪 |
3.3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
3.4 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
3.4.1 欧亚板块 |
3.4.2 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 |
3.4.3 菲律宾海板块 |
4 中生代以来中国海域及邻区大地构造格局演变 |
4.1 中生代安第斯型陆缘俯冲体系 |
4.1.1 早—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渐进式俯冲 |
4.1.2 晚侏罗世—白垩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回卷 |
4.2 新生代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 |
4.2.1 晚白垩世—渐新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 |
4.2.2 中新世以来现代沟-弧-盆体系的形成和演化 |
4.2.3 晚白垩世以来南海的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 |
5 构造地质过程的资源和环境效应 |
5.1 海底地貌分布及成因 |
5.2 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
5.3 中国海域资源赋存 |
5.3.1 油气资源 |
5.3.2 海砂资源 |
5.3.3 水合物资源 |
5.3.4 海底热液资源 |
6 结语 |
(4)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
3.2 断裂构造 |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
3.3 节理构造 |
3.4 褶皱构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岩浆岩的研究现状 |
1.1.2 中亚造山带东段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与构造单元划分 |
2.1.1 东北地区构造格局 |
2.1.2 大兴安岭构造单元划分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断裂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晚中生代岩浆岩地质特征与岩石学特征 |
3.1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地质特征 |
3.2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 |
第4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时空分布 |
4.1 分析方法 |
4.2 定年结果 |
4.2.1 研究区晚中生代侵入岩的定年结果 |
4.2.2 研究区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定年结果 |
4.3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期次 |
4.3.1 晚侏罗世岩浆岩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
4.3.2 早白垩世早期火成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
4.3.3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
第5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5.1 分析方法 |
5.1.1 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1.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5.2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2.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2.2 锆石Hf同位素 |
5.3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3.1 ~14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
5.3.2 ~14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
5.3.3 ~13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
5.3.4 ~13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
5.4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4.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4.2 锆石Hf同位素 |
第6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1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1.1 晚侏罗世侵入岩岩石成因 |
6.1.2 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 |
6.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2.1 ~14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
6.2.2 ~13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
6.2.3 ~14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
6.2.4 ~13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
6.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3.1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
6.3.2 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岩石成因 |
6.4 大兴安岭南段的陆壳增生 |
6.4.1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多样性 |
6.4.2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不均一性:锆石Hf同位素证据 |
第7章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7.1 晚侏罗世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4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7.4.1 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引起的弧后伸展) |
7.4.2 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 |
7.4.3 早白垩世晚期(伸展环境)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祁连西段早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研究现状 |
1.2.2 蛇绿岩研究现状 |
1.2.3 祁连造山带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祁连造山带主要地质单元 |
2.1.1 北祁连 |
2.1.2 中祁连 |
2.1.3 南祁连 |
2.1.4 祁连造山带两侧地质单元 |
2.2 祁连造山带蛇绿岩 |
第三章 岩石学特征 |
3.1 德勒诺尔地区地质概况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德勒诺尔蛇绿岩岩石学特征 |
3.3 石板墩堆晶岩岩石学特征 |
3.4 石板墩北双峰式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四章 分析测试方法 |
4.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4.2 锆石U–Pb年代学测定 |
4.3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4.4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4.5 Sm–Nd同位素分析 |
第五章 德勒诺尔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形成时代 |
5.1 德勒诺尔蛇绿岩年代学 |
5.1.1 德勒诺尔蛇绿岩锆石U–Pb测年 |
5.1.2 德勒诺尔蛇绿岩的形成年代 |
5.2 石板墩堆晶岩年代学 |
5.2.1 石板墩堆晶岩锆石U–Pb测年 |
5.2.2 石板墩堆晶岩的形成时代 |
第六章 地球化学特征 |
6.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
6.1.1 德勒诺尔蛇绿岩 |
6.1.2 石板墩堆晶岩 |
6.1.3 石板墩北双峰式火山岩 |
6.2 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
6.2.1 德勒诺尔蛇绿岩 |
6.2.2 石板墩堆晶岩 |
6.2.3 石板墩北双峰式火山岩 |
6.3 Sm–Nd同位素特征 |
第七章 岩石成因 |
7.1 德勒诺尔蛇绿岩的岩石成因 |
7.1.1 蚀变作用的影响 |
7.1.2 源区性质 |
7.1.3 分离结晶作用 |
7.1.4 形成背景 |
7.1.5 构造意义 |
7.2 石板墩堆晶岩的岩石成因 |
7.2.1 源区性质 |
7.2.2 分离结晶作用 |
7.2.3 形成背景 |
7.2.4 构造意义 |
7.3 石板墩北双峰式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
7.3.1 源区性质 |
7.3.2 地壳混染 |
7.3.3 形成背景 |
7.3.4 构造意义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祁连早古生代构造演化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资料使用情况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
4.3.2 主干断层识别 |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
5.2.1 数据和方法 |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地构造背景 |
2 东亚多板块汇聚形成的陆缘构造系统 |
2.1 北部陆缘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系统 |
2.2 东部陆缘俯冲增生造山系统 |
2.2.1 东北东部地区晚中生代2期俯冲增生事件 |
2.2.2 西南日本增生造山构造带 |
2.2.3 朝鲜半岛活动陆缘构造带及其北北东向右旋走滑剪切变形 |
2.2.4 华南东部陆缘平潭—东乡造山带 |
2.3 西南陆缘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 |
3 东亚多板块汇聚产生的陆内构造体系 |
3.1 华南地区与俯冲相关的弧后逆冲系统与岩浆成矿构造带 |
3.2 华北地块陆内逆冲褶皱变形系统 |
3.3 秦岭—大别陆内再生造山系统 |
3.4 郯庐左旋走滑断裂系统 |
3.5 北山—亚干逆冲推覆构造带 |
4 东亚多板块汇聚晚期形成的大陆伸展构造系统 |
5 讨论 |
5.1 大洋板块的初始俯冲与东亚大陆早侏罗世活动陆缘 |
5.2 晚中生代东亚汇聚与燕山运动 |
5.3 郯庐左旋走滑断裂系在东亚多板块汇聚中的应变传导作用 |
5.4 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深部过程和构造体制的重大转折 |
5.5 晚中生代东亚汇聚与东部陆缘高原形成与垮塌 |
5.6 东亚多板块汇聚刻画的大陆运动程式 |
6 总结与认识 |
(9)东亚大陆边缘新生代地幔-板块构造系统演化及其地表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区域板块构造格局 |
2.1 太平洋板块 |
2.2 菲律宾海板块 |
2.3 东亚大陆边缘的地质演化 |
2.3.1 日本岛弧与日本海 |
2.3.2 东海盆地群 |
2.3.3 台湾 |
3 西北太平洋-东亚大陆边缘之下的地幔不均一性 |
3.1 太平洋板片 |
3.2 菲律宾海板片 |
3.3 南海板片 |
4 新生代东亚大陆边缘的板块构造重建 |
4.1 GPLATES框架下的板块构造重建 |
4.1.1 Gplates软件简介 |
4.1.2 Gplates框架所使用的运动学体系 |
4.1.3 Gplates软件中板块的表示与连续闭合多边形 |
4.2 本文所采用的全球板块构造重建模型 |
4.3 GPLATES的板块构造重建 |
4.3.1 东亚大陆边缘的重建 |
4.3.2 菲律宾海板块的重建 |
4.4 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历史: |
5 基于板块重建的四维数据同化地球动力学模拟 |
5.1 地幔对流问题的求解: |
5.1.1 输运方程 |
5.1.2 物质守恒方程: |
5.1.3 动量守恒方程: |
5.1.4 本构方程与Navier-Stokes方程 |
5.1.5 能量守恒方程: |
5.1.6 热膨胀系数与可压系数 |
5.1.7 组分守恒方程 |
5.1.8 Boussinesq近似 |
5.1.9 流体力学守恒方程的无量纲化 |
5.1.10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5.2 CITCOMS软件与数据同化地幔对流模拟 |
5.2.1 CitcomS软件与地幔对流问题的求解 |
5.2.2 与板块构造模型耦合的四维数据同化地球动力学模拟 |
5.3 基于板块构造重建的四维数据同化地球动力学模拟 |
5.3.1 模型设置 |
5.3.2 模型预测的现今东亚大陆边缘之下的地幔热结构 |
5.3.3 东亚之下水平滞留板片形态的演化 |
5.3.4 滞留板片的时空演化 |
6 新生代东亚大陆边缘动力地形演化 |
6.1 动力地形 |
6.2 动力地形的计算 |
6.2.1 动力地形的RMS分析 |
6.3 动力地形的演化历史 |
7 讨论 |
7.1 四维数据同化地球动力学模型对三联点迁移的启示 |
7.2 东亚之下水平滞留板片的形成与演化 |
7.3 东亚大陆边缘新近纪的俯冲历史与太平洋板片的撕裂与拆离 |
7.4 东亚大陆边缘新生代的俯冲历史与大尺度动力地形的演化 |
8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附图) |
附录2 (个人简历) |
(10)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局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聚煤背景 |
2.4 赋煤构造单元 |
2.5 小结 |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
3.1 聚煤盆地划分 |
3.2 东昆仑构造区 |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
3.5 小结 |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
4.6 小结 |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中国东北远离海沟陆内弧后扩张形成新生代火山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 朱良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3]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J].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 中国地质, 2020(05)
- [4]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D]. 张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中祁连西段早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D]. 马蓁. 兰州大学, 2020
- [7]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8]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J]. 张岳桥,董树文.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5)
- [9]东亚大陆边缘新生代地幔-板块构造系统演化及其地表响应[D]. 马鹏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