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水二元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美华[1](2021)在《十二烷基磷酸钠和其苯磺酸溶液聚集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两亲分子在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多种结构的聚集体,如胶束、囊泡、层状相和海绵相等,其中囊泡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备受关注。通常,囊泡是由双/多链双亲分子、混合双亲分子以及双亲性聚合物形成,并认为单一单链双亲分子(single-chain amphiphiles,SCAs)不能形成囊泡(脂肪酸囊泡是个特例)。近期研究表明,SCAs如单烷基磷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单组分体系也可形成囊泡,但对其形成机理和特性还缺乏认识。另外,由于SCAs具原始相关性,单组分SCAs囊泡可用作探索生命起源的前细胞体膜模型,目前广泛研究的是脂肪酸囊泡,而对其它原始相关性SCAs如单烷基磷酸酯(MAPs)、硫酸酯和磺酸/盐等囊泡涉及较少。研究SCAs囊泡的形成机理及特性,可加深对SCAs聚集行为的认识,也可为生命起源探索提供信息。MAPs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SCAs,但其烷基链较长(碳数≥12)时水溶性极差,在低浓度时形成的囊泡与沉淀共存,能否获得其单组分均相囊泡体系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本文选取十二烷基磷酸钠(SDP)和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弱酸/盐型SCAs模型,首先考察了短链醇和胍盐对SDP的增溶作用,随后研究了 SDP和DBS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特别是其囊泡结构的形成及性能,探讨了相关机理,以期加深对弱酸/盐型SCAs单组分体系聚集行为的认识,为原始生物膜模拟提供信息,同时也可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十二烷基磷酸钠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SDP具有较高的Krafft点(约40℃),室温下其溶解度很低(0.17 mg·L-1或0.55 μM)。首先,选取系列不同结构(碳数、羟基位置和羟基数)的短链醇,考察了其对SDP溶解度的影响;随后,研究了其聚集行为,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具适宜相对介电常数(11-25)或碳数(2-7)的短链醇可明显提高SDP的溶解度(最大可达223.9 g·L-1或746.3 mM)。SDP/醇/水三元体系可形成各向同性相(isotropicphase),在低SDP浓度下可形成均相囊泡体系,随SDP浓度增大,囊泡可转化为枝状聚集体和胶束,此转化过程与醇结构无关。SDP的临界囊泡浓度(CVC)约为0.3mM,囊泡尺寸约为80nm,为单室结构,其膜厚约为3.81 nm。醇分子结构对囊泡结构和形貌无明显影响。囊泡的形成归因于短链醇对SDP的增溶作用和SDP分子间的氢键作用。SDP均相囊泡为单组分SCAs囊泡体系提供了一个案例,也为MAPs前细胞体膜模型研究提供了信息。(2)十二烷基磷酸钠/醇/水体系囊泡的性能研究以SDP分别在正丁醇(NBT)/水和正戊醇(NPT)/水混合溶剂中形成的囊泡为对象,考察了温度、二价金属离子(Mg2+、Ca2+)、加压和剪切作用等对囊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电导率法和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囊泡膜的渗透性。特别是,构建了酶级联反应体系,考察了囊泡间化学信号转导(chemical signal transduction)的可能性。结果表明,SDP囊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室温长期(>半年)储存、高温(80℃)和冻融循环(-20、-196℃/25℃)处理后囊泡仍可存在,但耐二价阳离子(Mg2+、Ca2+)能力较差。经加压(3-60 bar)和剪切(10-500 s-1)作用,SDP囊泡可转化为管状结构(纳米管),其直径约为500 nm,长度可达数微米,且不具可逆性,表明SDP囊泡呈热力学亚稳态。SDP囊泡膜具尺寸选择渗透性,成功构建了酶级联反应体系,实现了囊泡间的化学信号转导。SDP囊泡具备前细胞体膜一些基本的功能特性,可用于前细胞体膜模型研究。本工作加深了对SDP囊泡性能的认识,为其在生物膜模拟以及微反应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信息。(3)十二烷基磷酸钠在胍盐/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考察了五种胍盐(GuSalts)对SDP溶解度的影响,获得了均相囊泡体系,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特别是,考察了温度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观察到囊泡与α-凝胶间的转变。对囊泡膜的渗透性和微粘度(microviscosity)以及α-凝胶(α-gel)相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以期加深对其聚集体基本性质的认识。结果表明,五种GuSalts,即盐酸胍(GuCl)、硫酸胍(GuSO4)、氨基磺酸胍(GuSO3)、磷酸胍(GuPO4)和碳酸胍(GuCO3),均可显着提高SDP的水溶解度(最大可达15.7 g·L-1或52.3 mM)。胍盐反离子酸对增溶作用有明显影响,GuCl、GuSO4、GuSO3、GuPO4和 GuCO3 的增溶作用依次降低。SDP/GuSalt/H2O体系可形成各向同性相,且SDP自发形成囊泡,其CVC约为1.0 mM,与GuSalts的类型无关。SDP与GuSalt可形成“桥连二聚体”,对囊泡形成起关键作用。SDP囊泡为单室结构,膜厚3.79 nm,其尺寸约80 nm。SDP囊泡膜具尺寸选择渗透性,其微粘度为35.79-49.34mPa·s。当SDP浓度大于20mM时,低温可诱导囊泡向α-凝胶的转变,具可逆性,相转变温度约为22℃。α-凝胶由囊泡和双层纳米片组成,其含水量可达98 wt%,具有与常规凝胶相似的粘弹性。本工作进一步加深了对MAPs聚集行为的认识,也为MAPs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4)十二烷基苯磺酸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研究了 DBSA水溶液的聚集行为,主要考察了浓度的影响,对囊泡结构、稳定性以及膜渗透性进行了表征,特别是研究了干湿循环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DBSA水溶液存在浓度驱动的逐步聚集过程,即随DBSA浓度的增大,先形成胶束,后部分胶束转化为囊泡,形成胶束与囊泡共存体系,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CVC分别为0.53和2.14 mM。DBSA囊泡为单室结构,尺寸约为80nm,膜厚2.87nm,囊泡膜具有尺寸选择渗透性。另外,DBSA囊泡具有良好的长期(至少两年)储存、高温(80℃)和冻融循环(-20℃/25℃)稳定性。DBSA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和烷基链间的交叉结构,对DBSA囊泡的形成和稳定具有关键作用。对胶束/囊泡共存体系进行干湿循环处理,可诱导胶束向囊泡的转化,增大原有囊泡的尺寸,并伴有多层囊泡的形成。可能的原因是胶束/囊泡共存体系干燥后形成双层片堆积结构,经重新水化形成了更大的单室囊泡和多层囊泡。本研究表明,干湿循环可促进简单SCAs单组分体系囊泡结构的形成,为其纯囊泡体系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
杨娟[2](2020)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处于不同相态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价值,因此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及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体系在日用化学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相行为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同时由于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流变性质与其所处的相态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其流变性值的研究对实际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POM)、SAXS小角散射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室温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Rewoquat Cl-deedmac(二甲基二酯氯化铵)/PVA(聚乙烯醇)/Glycerin(甘油)/H2O拟三元体系的相行为和流变性能。通过实验绘制出拟三元体系的部分相图,界定出六方相、片层状相和囊泡的相图区域。结果表明,在相图上溶致液晶区囊泡相占最大的区域;流变性能研究证明了溶致液晶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应力屈服值和较高的粘弹性,在溶致液晶相区内,体系表现出剪切稀释的性质,属于假塑性流体,层状液晶体系在整个频率扫描范围内表现为类固体性质,囊泡具有明显的屈服应力值,其频率扫描曲线类似于层状液晶,即囊泡体系也具有很高的黏弹性。另外,本文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合体系相行为的影响,同时对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体系在增塑剂以及高分子化合物作用下干燥成型的固体多孔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配体系配方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雄[3](2020)在《砂卵石地层新型渣土改良材料的开发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渣土改良是保障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砂卵石地层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刀盘扭矩大、积仓以及喷涌等施工难题,目前仍没有很好的渣土改良解决方案。开发适用于砂卵石地层的新型渣土改良材料对于拓宽土压平衡盾构工法的地层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实验以及现场验证的方式开展新型渣土改良剂配方研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套泡沫析液半衰期测试方法和泡沫剂原液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泡沫稳定性影响因素、商用泡沫剂性能特征,并确定了自制泡沫剂性能优选指标和评价方法。(2)研制了6种不同稳定性的泡沫剂配方,其半衰期介于10-60min,并得出冬季施工时可以通过往配方中复配二乙二醇丁醚来降低泡沫剂原液的克拉夫特点。对比分析了自制泡沫剂与商用泡沫剂原液在发泡性能、酸碱盐耐受性以及耐低温效果,验证了自制泡沫剂综合性能的优异性。(3)研究了泡沫参数对砂卵石改良效果的影响规律性特征,总结了不同泡沫参数对砂卵石土体流塑性、渗透性和剪切强度的改良效果,得出“高稳定性、中等发泡倍率和注入比”下的泡沫对砂卵石的综合改良效果较佳。(4)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触变型泥浆材料,提出采用A/B液混合形成触变型泥浆的方式来应对全断面富水的大粒径砂卵石地层中的渣土改良难题。基于室内流塑性和渗透性改良实验结果,优选出了其各组分的浓度和配比为:13wt%泥浆:20wt%N-触变剂:34wt%硅酸钠:0.5wt%羟乙基纤维素=10:1:2:2。(5)验证了自制泡沫剂在北京地铁19号线、8号线3期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结果,分别得出了适用于无水砂卵石地层降低刀盘扭矩、富水砂卵石地层减小螺旋机喷涌频率的合理泡沫参数范围。总结了现场盾构掘进参数相关性特征规律,给出了砂卵石地层改良剂的选用与参数建议。
刘岢鑫[4](2019)在《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烷基苯磺酸盐(HABS)和石油磺酸盐(PS)具有良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三次采油中,但是由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易污染地下水质,严重制约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在油田的工业化推广。因此,迫切希望采用绿色环保的表面活性剂全部或部分替代现有的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较强的表面活性和乳化植物油能力,同时生物降解率可达99%以上,如果将其在油田中应用,将会有效减少三次采油中化学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研究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在三次采油领域应用的可行性,首先以脂肪酸甲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以乙酸钙为催化剂,合成出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和环氧乙烷加成数(EO数)的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通过核磁和红外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检测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设想结构的化合物,纯度大于95%。以自主合成的系列FMEE为模型化合物,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界面流变性能,揭示FMEE的链长和EO数对界面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对于饱和碳链FMEE/煤油体系,随着链长增加,扩散变慢和疏水链间相互作用增强,导致界面扩张模量随链长增加而增加,而相角随链长的变化很小;对于不饱和链FMEE,由于不饱和链的弯曲造成界面上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减少,界面上FMEE分子排列的比较疏松,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低于C16E5,而C18=E5的相角明显大于C12E5、C14E5和C16E5的相角。对具有不同EO数的FMEE/煤油体系,由于C18=E5的EO链适中,其在界面吸附的分子数最多,相邻分子之间易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同时EO链在界面的重排会引发快驰豫过程,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的极值和相角明显高于C18=E3和C18=E10。对于FMEE/原油体系,由于界面膜为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形成的混合吸附膜,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在油水界面上的竞争吸附,使得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随浓度的变化幅度低于FMEE/煤油体系,而且EO数对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呈无规则变化。以系列FMEE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乳化性能,揭示FMEE的结构对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对FMEE/煤油体系以及FMEE/模拟原油体系,在相同FMEE浓度条件下,随着烷基链长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显着增强;随着EO数的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幅度较小。在系统研究FMEE结构对油水界面流变性能和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结构的FMEE水溶液/煤油体系,建立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之间的定性关系:界面扩张模量只能在低表面活性剂浓度条件下与界面张力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模量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而界面扩张相角可在所研究的1×10-7mol/L至1×10-4mol/L全部浓度范围内,与界面张力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乳状液稳定性和界面扩张模量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相关性;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在FMEE浓度低于5×10-5 mol/L时存在一一对应的相关性,也就是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也相应增加;但是在FMEE浓度高于5×10-5 mol/L以后,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没有相关性。最后,通过系统研究FMEE与油田用烷基苯磺酸盐(HABS)以及石油磺酸盐(PS)在降低界面张力、抗吸附、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C14E5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间的最佳复配比例,在最佳复配比例时,C14E5/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4个百分点以上,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以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体系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复合体系与不同类型聚合物之间在降低界面张力、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疏水缔合聚合物为复合体系采用最佳聚合物类型,驱油实验结果表明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疏水缔合聚合物体系可比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
孙冠男[5](2019)在《烷基苯磺酸盐异构体水溶液界面性质及聚集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具有“工业血液”美称的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仍是目前世界各国所用的主要能源。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石油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在预期的几十年内将消耗殆尽,目前还没有发现新的能源来完全替代,而煤制油、煤制气等成熟的转化技术还不能大量生产,人类生存必需的能源日趋紧张。在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巨大的能源需求后,三次采油在提高采油率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相比,烷基苯磺酸盐在油田工业中大量使用。实际上,工业上生产的烷基苯磺酸盐通常是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碳原子数的烷基链,不同的烷基链数目,磺酸基在苯环上的位置有所不同等,其作用效果也许是某些成分协同或反协同而导致的,难以对混合物中的某一单个组分的结构和性质展开研究。因此,合成纯度较高的不同种类的烷基苯磺酸盐,研究其结构与油水界面性质以及聚集行为的关系,对继续提高石油的采收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不同种类的具有较高纯度的表面活性剂SDBS,运用实验手段研究其分子结构、浓度、温度及无机盐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M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动力学和结构信息,另外,我们将SDBS与阳离子型基元分子分别混合,构筑了两种“假”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本论文由从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分类以及发展概况、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概述及研究进展、不同种类的烷基苯磺酸盐油-水界面性质的实验研究以及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理论研究、烷基苯磺酸盐参与构筑“假”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聚集行为研究。第二部分:设计了三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异构体,并通过一系列步骤合成了具有较高纯度的样品,运用核磁共振仪和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这三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异构体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探讨了浓度、无机盐、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浓度下,支链(5,6)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效果最好,但需要的平衡时间最长;无机盐NaCl、CaCl2、MgC12的加入均会引起油水界面阳离子的增多,减弱了头基之间的排斥作用,从而导致平衡时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其中二价阳离子效果较好;另外,随着无机盐浓度的增大,界面张力先降低后趋于平衡,其中支链(5,6)油水界面张力变化最小,说明其抗盐性最好;在同一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增加(由20℃升高到60℃),三种样品的油水界面张力呈上升趋势,说明温度的提高破坏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吸附和排列;无机盐对烷基苯磺酸钠异构体的表面张力影响不大,但显着降低了临界胶束浓度。第三部分:使用TRACKER界面张力/流变仪测量了烷基苯磺酸钠异构体水溶液的模量和相角,分别研究了浓度、频率、无机盐以及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烷基苯磺酸钠异构体扩张模量随浓度的增大均达到一个极大值,在极大值之前,体系以吸附作用为主,极大值之后,体系以扩散作用为主;三种烷基苯磺酸盐的油水界面扩张模量均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CaCl2和MgCl2的加入增强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浓度较低时,烷基苯磺酸钠扩散作用较弱,相角较低,界面膜以弹性为主,随浓度增大,相角逐渐增大,界面膜粘性增强;温度的上升加剧了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了表面活性剂在体相和界面之间的扩散作用,从而使界面膜在一定频率下的粘性部分降低,相角减小。第四部分: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构建油水界面理论模型,利用Gromacs、Materials Studio等专业软件研究了烷基苯磺酸盐(钠盐)分子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不同组分和基团的密度分布图显示,亲水基团(-S03-)与疏水的烷烃链并不完全处于同一平面,具有支链结构的(i,j=3,8)、(i,j=5,6)要比直链(i,j=0,11)界面吸附单层膜更稳定。计算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刚性基团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发现苯磺酸基团之间存在很强且很复杂的相互作用,后统计了极性基团周围水分子和钠离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发现第一水化层既有水分子,又有钠离子,水分子通过氢键直接与极性基团中氧原子相互作用,受到的束缚作用最大,结构最稳定,第二水化层内的水分子则主要以氢键供体的方式与第一水化层内的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氢键网络结构;从空间分布函数图则可以看到在形成盐桥的时,钠离子更倾向于形成1:1型,即一个钠离子直接与极性基团中一个氧原子配位;计算并统计了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排布情况,结果显示,苯磺酸基团越靠近烷烃链的中间,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油水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越小,分布也更集中,表面活性剂(5,6)分子排布取向性较强,表面活性也较强;温度升高对氢键数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但是,三种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寿命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三个温度梯度中,均是(5,6)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寿命最长,说明(5,6)的耐温能力最强。第五部分:设计合成了阳离子双头连接分子[mim-C4-mim]Br2,分别与直链(0,11)和支链(3,8)的SDBS以摩尔比为1:2混合,构筑“假”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了 SDBS尾链结构的不同对“假”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聚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从两个体系的相行为可以看到:(1)相同点:随着浓度的增大,这两个体系均观察到比较丰富的相行为变化,均有双水相产生,均发生了胶束相到囊泡相的转变。(2)不同点:随着浓度的增大,两个体系从胶束相转变成囊泡相的速度不一致,在相同的浓度下,两个体系的相行为有所不同,双水相产生以及消失的浓度不同,[mim-C4-mim]Br2-(SDBS)2-(3,8)出现双水相的浓度要比[mim-C4-mim]Br2-(SDBS)2-(0,11)更低,囊泡相出现的浓度也更低,[mim-C4-mim]Br2-(SDBS)2-(3,8)出现囊泡相约在 75mM,而[mim-C4-mim]Br2-(SDBS)2-(0,11)囊泡相出现约在 100mM,。另外,从Cyro-TEM 图可以发现,[mim-C4-mim]B2-(SDBS)2-(0,11)体系在浓度较高时形成了多分散囊泡,[mim-C4-mim]Br2-(SDBS)2-(3,8)体系则观察到了“洋葱”状的球形多层囊泡。
马云飞[6](2018)在《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三元复合驱作为我国三次采油的主导技术之一,通过形成油水间超低界面张力而起到大幅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但是,超低界面张力状态达成条件苛刻,需要大量碱的加入才能实现,且影响因素复杂,尤其受驱替剂组分损失影响严重。针对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为原则设计的传统三元复合体系的技术局限性,旨在重新评估化学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发展化学驱理论并优化复合驱技术,分别从驱油机理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开展了理论计算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获得了驱替剂组分和残余油饱和度在注采井间的分布规律。利用超长填砂物理模型进行室内驱油实验,并结合基于比色法所建立的残余油饱和度测定方法,确定了不同驱替阶段、不同提高采收率方式下驱替方向上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和复合驱后残余油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沿程采出样品中化学剂浓度的分析,得到复合体系各组分损失量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累计滞留量和质量分布偏差等参数描述了化学剂在驱替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和程度,确定化学剂无效滞留的临界水平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合对超低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和黏弹性有效作用范围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对注采井间不同区域开发程度的影响。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得到动态运移条件下大庆典型三元复合驱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与井距的函数关系,分析了超低界面张力作用范围与残余油富集区域不重叠的固有矛盾。同时,基于对乳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采出液乳化程度的综合分散准数(Synthetical Dispersion Number,SDN)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复合驱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通过对比实验,提出了复合体系注入时机提前有利于原油乳化的认识。此外,分析了复合体系弹性和黏性随运移距离增大而变化的趋势,指出弹性损失是导致溶液深部驱油效率大幅下降的主因。掌握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能量稳定机制。利用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乳化启动残余油的三种机制及其触发条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乳状液电导率与颗粒聚并活化能的关系,探讨了聚并速率的控制因素,证实界面张力的降低对于控制乳状液颗粒聚并速率的作用非常微弱。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油水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和界面自由能对界面总能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超低界面张力和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粒间电性斥力和孔喉剪切力对抗油滴内聚力的做功量,并明确了二者抵消内聚功的程度,阐明了运移过程中乳状液破乳的自发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借助表征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综合乳化性能指数(Comprehensive Property Index,CPI)法,优选得到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新型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并对注入时机进行了优化。利用超长填砂模型和模拟五点法井网三维岩心模型的驱油实验,评价了新体系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全面评估了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黏弹性和乳化效果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新型三元体系较传统三元体系的优势。新型三元体系可以借助乳化启动残余油能力提高驱油效率,弱化了对配方的界面性质的要求;强碱用量大幅减小,节省成本并减弱地层伤害;借助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耐盐耐碱性质,在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的条件下仍能保证体系的流度控制能力;将三元体系的注入时机提前可以充分发挥乳化的作用。综上,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设计的新型三元体系凭借乳化性能和黏弹性等性质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开发油藏深部,获得比传统超低界面张力三元体系更高的驱油效率。研究成果提升了对复合驱油体系动态变化条件下驱油效率的认知,发展了从能量角度阐释多相分散体系变化的方法,对深化提高三元复合驱理论认识、完善化学驱油机理、指导复合体系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文秀[7](2018)在《混合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行为性质及对介孔材料合成模板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其比单一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只需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浓度及配比等就能获得各种结构丰富的有序组合体。这些结构包括囊泡、液晶以及双水相等,在药物封装及靶向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系统的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不同碳链长度(C12-C18)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nTAB)复配体系液晶相行为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在SDS/CnTAB/H2O复配体系拟三元相图上,CnTAB碳链长度增加会导致液晶阳区(LCc)向CnTAB相对含量增加的方向移动,推测是由于CnTAB与SDS碳链长度差异导致阳区液晶结构中疏水区形成空穴或碳链弯曲,必须减少相对含量较小的SDS的含量才能有效减少空穴或碳链弯曲的几率。为了验证这一推测,实验进一步探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别与十八烷基硫酸钠(SOS)和SDS复配以后,液晶阴区(LCa)的相行为变化,SDS/CTAB/H2O复配体系LCa区相对更靠近SDS母液顶点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上述推测。其次,选择SDS/CTAB/H2O复配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的探究了中等链长的脂肪醇(C5OH-C8OH)对体系相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醇的加入会有效削弱SDS与CTAB之间强烈的静电引力作用,从而化解SDS与CTAB在接近等摩尔配比时形成的大范围的沉淀转而形成囊泡双水相;此外,醇在嵌入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时能同时削弱同种表活性剂之间的静电斥力作用,导致SDS和CTAB形成的层状液晶区域大幅度拓宽,在醇的作用下,SDS/CTAB/H2O复配体系中无论是双水相还是液晶相的热稳定性都大大提高。该部分实验结果有效地拓宽了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实际应用范围。再次,实验从介孔二氧化硅扩孔的研究目的出发,探究了扩孔剂正辛烷和均三甲苯对十八烷基硫酸钠(SOS)和CTAB复配体系液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浓度下,正辛烷和均三甲苯均可增溶进SOS/CTAB形成的LC结构的疏水区中而不改变LC的基本结构;在考察温度对含有正辛烷或均三甲苯的SOS/CTAB/H2O复配体系LC相行为的过程中发现,温度升高和有机扩孔剂含量上升对LC相行为具有相似的作用规律,推测有机扩孔剂与表面活性剂碳链之间疏水作用的加强和温度上升破坏表面活性剂极性基头与水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是导致这种相似规律的内在原因,该部分实验结果为介孔二氧化硅的扩孔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根据中等链长脂肪醇对SDS/CTAB/H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以及有机扩孔剂对SOS/CTAB/H2O复配体系LC相的作用规律,以上述两种模板体系合成介孔二氧化硅。在正己醇作用下,SDS/CTAB/H2O复配体系液晶相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因此能够有效发挥其模板作用,合成比表面积近1000m2/g的高比表面积二维通透的介孔二氧化硅;在有机扩孔剂的作用下,SOS/CTAb/H2O复配体系层状液晶相对较弱的稳定性导致对介孔二氧化硅的扩孔效果十分局限,因此期望有效地发挥扩孔剂的扩孔作用,还需同时加强模板结构的稳定性。
刘刚[8](2017)在《大庆二类油层中复合驱体系的损耗及适应界限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大庆油田制定的高含水后期油层分类标准,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对比不论在纵向上还是在平面上,沉积环境变化都较大,砂体发育规模明显变小,层数增多,单层厚度变薄、渗透率变低、粘土矿物含量变大,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更严重。大庆油田主力油层已大部分被聚驱动用,三元复合驱(ASP)的可应用空间主要集中于剩余地质储量相对较大的二类油层。室内研究及矿场试验表明,ASP复合驱可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约20%。复合体系在油层中的运移是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渗流过程,二类油层相对较差的油层物性条件势必对ASP复合体系的驱油性能影响更大。本文采用二类油层仿真物理模型进行驱油模拟,研究复合体系在长岩心模型中的化学剂浓度、体系性能随运移距离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采收率的影响作用,并考察了ASP复合体系在二类油层中的适应界限以及复合体系在超长物理模型中的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类油层的特点是油层单层厚度薄(12m),有效渗透率低(1001000)×10-3μm2,平面及纵向非均质严重,粘土矿物含量高。二类油层的孔隙半径较小,孔喉分布不均匀,渗流能力较差,因而相比一类油层其油气产能较差。通过考察复合体系在岩心中的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选取了在实验渗透率条件下(600800×10-3μm2)适用的聚合物分子量和浓度为12001600万和2000mg·L-1。通过ASP复合体系驱油实验,明确了不同运移阶段的各组分损耗规律,三组分HABS、碱、聚合物在前25%距离分别损失了60%、37%、28%,全程损失均在75%以上。复合体系在注入井附近的“无效损耗”对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的贡献值较小。明确了二类油层ASP复合驱的沿程驱油效率、沿程采出程度的变化规律,沿程驱油效率在17%27%范围内;沿程采出程度随运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大。采出程度的增幅与复合体系的有效作用距离及残余油饱和度密切相关。ASP复合驱在二类油层渗透率下限油层中也能起到较好的提高采收率作用,但在长距离运移条件下会加剧复合体系的损耗,降低ASP复合驱的开发效果。复合体系在长距离运移条件下其超低界面张力维持的距离为30%,粘度全程损失率高达95%。ASP复合驱在二类油层渗透率条件下的驱油效果受其浓度、粘度、界面张力及运移距离的综合影响。复合体系在二类油层开发应用过程中要试图解决体系优良性能与维持距离及残余油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李奂奂[9](2016)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及添加剂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表面活性剂分子拥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其在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多种结构。表面活性剂的相行为和相应的流变性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相行为通常与单一的表面活性剂体系有所不同,在一些情况下,复配体系可以形成更复杂的自组装结构,并且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组分改变来实现相态及性质的改变。在复配体系中,阴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由于具有种类繁多、价格便宜等优点,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这对于表面活性剂配方改进、生产工艺改进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外界条件的变化会引起表面活性剂胶束行为等方面性质的改变。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通过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等添加剂的方法,使洗涤剂等产品达到所要求的物理、化学特性。添加剂的加入对表面活性剂的粘性的影响是生产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流变性质的探究,对于实际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研究了常温(25℃)下LAS/AES/H2O三元体系的相行为与流变行为。利用偏光显微镜与小角X射线散射的方法相结合,确定相态并绘制体系三元相图,并通过流变方法对体系中相态进行分析,绘制出三元相图的粘度分布图。结果表明:当样品在三元相图中的位置处在紧邻水一侧时,体系的相态主要为胶束,随着LAS与AES浓度的增加体系逐渐向六角相、层状相、立方相等液晶相转变,其中立方相所占比重很小,此外整个相图中还包括四个过渡相。我们对相图中的所有样品进行了流变测定,并对粘度值划分区域,绘制得出粘度分布图,可以发现粘度高低分布基本与各相态紧密相关。以工业中常见的添加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LAS/AES/H2O三元体系的相行为与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体系中的液晶相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丙二醇和异丙基苯磺酸钠对LAS/AES/H2O体系的作用效果不明显,脂肪酸会促进LAS/AES/H2O三元体系六角相的形成,使粘度增大,而氯化钠可以使样品粘度降低,是降低体系粘度理想的添加剂。
李燕[10](2016)在《静电力驱动的超两亲分子的构筑及聚集行为研究》文中指出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与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传统Gemini表面活性剂是共价键连接的,其合成过程繁琐、耗时,因此大大阻碍了其发展和应用。目前,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静电作用、疏水作用、π–π堆积和金属配位等构筑的超两亲分子已经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非共价键合成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化学合成和提纯过程,实现了构筑单元的高效利用。其中,静电作用与其他非共价键作用相比,具有简单、可靠、灵活等优点,因此静电力驱动的超两亲分子的构筑及性质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构筑一类静电力驱动的Gemini超两亲分子。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FF-TEM)、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流变学等,详细考察其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及微观结构。此研究不仅为深入研究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想的素材,也为构筑性能超群的新型表面活性剂体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概念与性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应用与发展。详细介绍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和超两亲分子的研究进展。最后引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部分研究了癸二酸(SA)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二甲基氧化铵(C14DMAO)组成的无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相行为、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质。研究发现,SA和C14DMAO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及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都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通过1H NMR表征证明,当SA和C14DMAO的摩尔比为0.5时,1分子的SA与2分子的C14DMAO络合形成了静电力和氢键驱动的Gemini超两亲分子,可以用C14-S-C14表示。C14-S-C14超两亲分子在水溶液中表现出丰富的相行为,形成了双折射的层状相。利用FF-TEM、cryo-TEM和SAXS等对典型的层状相样品进行表征,发现了超支化的双分子层结构,这可能是由于C14-S-C14分子排列的灵活性导致的。超支化的双分子层结构对表面活性剂浓度、剪切应力和温度等都很敏感。第三部分研究了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和Bola型二元强碱氢氧化六甲双铵(HMO(OH)2)构建的无盐表面活性剂离子自组装体系。DEHPA和HMO(OH)2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形成了离子自组装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对形成的复合物的相行为研究发现,当DEHPA稍过量时,可以形成双折射的层状相。当DEHPA与HMO(OH)2的摩尔比ρ=2.4时,自组装性质受浓度影响很大,观察到了未闭合的或闭合的泡沫或者蜂窝网状结构、紧密堆积的平面结构及其它微观结构。在ρ=2.6和2.8时观察到了柔韧性高的多层囊泡和支化双分子层。层状相的流变性质受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加入无机盐NaCl可以诱导各向同性的L1相向双折射的Lα相转变。这是因为无机盐可以压缩离子复合物亲水头基的有效面积,从而增大临界堆积参数p,诱导聚集体结构的转变。第四部分研究了DEHPA/LiOH/H2O、DEHPA/NaOH/H2O和DEHPA/KOH/H2O三个体系的相行为及流变性质。与文献报道的脂肪酸囊泡相比,本文中囊泡形成所需酸和碱的浓度更大,形成囊泡的pH范围更宽。通过FF-TEM观察发现,在这三个体系中都形成了密堆积的囊泡,并以单层囊泡为主。流变学测量结果表明,形成的囊泡具有很高的粘弹性,而且酸碱混合比例以及表面活性剂总浓度都对流变学性质有重要影响。第五部分以界面扩张流变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TTAOH)与长链脂肪酸(FA)复配体系在气/液界面的吸附性能和界面粘弹性。考查了表面活性剂浓度、配比、温度、脂肪酸碳链长度和扩张频率等对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吸附性质和界面粘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脂肪酸的加入增强了TTAOH的表面吸附性能,脂肪酸含量越高或其碳链越长,TTAOH/FA体系的表面活性越高。温度对TTAOH/FA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影响不大。TTAOH/FA体系的界面膜以弹性模量为主。TTAOH/OA复配体系的弹性模量小于TTAOH单一体系的,TTAOH/DA和TTAOH/LA体系的弹性模量均大于TTAOH体系的。振荡频率和TTAOH浓度(nTTAOH/nFA)相同时,弹性模量的大小顺序为:TTAOH/LA>TTAOH/DA>TTAOH/OA。
二、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水二元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水二元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十二烷基磷酸钠和其苯磺酸溶液聚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及其聚集体 |
1.1.1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
1.1.2 表面活性剂分类 |
1.1.3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聚集行为 |
1.1.3.1 聚集体的结构 |
1.1.3.2 临界堆积参数理论 |
1.1.4 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弱相互作用 |
1.1.4.1 氢键作用 |
1.1.4.2 疏水作用 |
1.1.4.3 静电相互作用 |
1.2 囊泡 |
1.2.1 囊泡简介 |
1.2.2 囊泡的制备方法 |
1.2.2.1 机械力作用法 |
1.2.2.2 自组装形成法 |
1.2.3 囊泡的表征方法 |
1.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
1.2.3.2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 |
1.2.3.3 动态光散射 |
1.2.3.4 小角X射线散射 |
1.2.4 囊泡的应用 |
1.2.4.1 生物膜模拟 |
1.2.4.2 药物载体 |
1.2.4.3 微反应器和软模板 |
1.3 单组分SCA体系聚集行为 |
1.3.1 脂肪酸 |
1.3.2 脂肪酸衍生物 |
1.3.3 烷基磷酸酯 |
1.3.4 烷基磺酸盐和烷基硫酸酯盐 |
1.3.5 前细胞体膜模型 |
1.4 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十二烷基磷酸钠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SDP/醇/水各向同性相图的绘制 |
2.1.3 SDP/醇/水溶液的制备 |
2.1.4 测试和表征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醇对SDP溶解度的影响 |
2.2.2 SDP/醇/水三元体系的各向同性相图 |
2.2.3 SDP/醇/水囊泡的表征 |
2.2.4 SDP/醇/水囊泡的形成机理探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二烷基磷酸钠/醇/水体系囊泡的稳定性、膜渗透性及化学信号转导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 |
3.1.2 酶负载SDP囊泡(酶@囊泡)体系的制备 |
3.1.3 酶@囊泡间的酶级联反应 |
3.1.4 表征和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SDP/醇/水囊泡的稳定性 |
3.2.2 SDP囊泡膜的渗透性 |
3.2.3 SDP囊泡间的化学信号转导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二烷基磷酸钠在胍盐/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 |
4.1.2 SDP/GuSalt/H_2O各向同性相图的绘制 |
4.1.3 SDP/GuSalt/H_2O溶液的制备 |
4.1.4 测试和表征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SDP/GuSalt/H_2O三元体系的各向同性相图 |
4.2.2 SDP/GuSalt/H_2O三元体系的聚集体表征 |
4.2.3 SDP/GuSalt/H_2O三元体系聚集机理探讨 |
4.2.4 SDP/GuSalt/H_2O囊泡膜的渗透性和微粘性 |
4.2.5 温度诱导的囊泡/α-凝胶转变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二烷基苯磺酸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试剂 |
5.1.2 DBSA水溶液的制备 |
5.1.3 干湿循环实验 |
5.1.4 测试和表征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DBS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5.2.2 聚集体的形貌和结构 |
5.2.3 DBS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机理 |
5.2.4 染料的包覆和释放 |
5.2.5 DBSA囊泡的稳定性 |
5.2.6 干湿循环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本论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本文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1.1 表面活性剂分类 |
1.1.2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
1.2 PVA简介 |
1.3 有序聚集体 |
1.3.1 有序聚集体概述 |
1.3.2 有序聚集体的形成机制 |
1.4 溶致液晶 |
1.4.1 溶致液晶概述 |
1.4.2 溶致液晶的形态及表征 |
1.5 不同添加剂对溶致液晶的影响 |
1.5.1 氯化钠 |
1.5.2 淀粉 |
1.6 本论文立题思想、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BFA/PVA/Glycerin/H_2O拟三元体系的相行为和流变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溶致液晶样品的制备 |
2.2.3 溶致液晶样品的表征 |
2.2.4 相图的绘制 |
2.2.5 流变性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FA/PVA/Glycerin/H_2O拟三元相图 |
2.3.2 流动曲线 |
2.3.3 体系粘弹性测试 |
2.4 小结 |
第3章 不同添加剂对BFA/PVA/Glycerin/H_2O体系层状相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样品的制备 |
3.2.3 样品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 Cl对溶致液晶相的影响 |
3.3.2 淀粉对溶致液晶相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多孔材料性能的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液体料浆以及固体多孔材料的制备 |
4.2.3 体系泡沫稳定性测试 |
4.2.4 固体多孔材料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砂卵石地层新型渣土改良材料的开发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泡沫改良剂配方 |
1.2.2 泥浆添加剂配方 |
1.2.3泡沫的渣土改良实验 |
1.2.4泥浆及聚合物的渣土改良实验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改良剂对砂卵石土的微观作用机理 |
2.1 泡沫性能与渣土改良机理 |
2.1.1 表面活性剂的发泡机理 |
2.1.2 泡沫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
2.1.3 泡沫改良砂卵石土的机理 |
2.2 泥浆组构与渣土改良机理 |
2.2.1 泥浆的组成与微观结构特征 |
2.2.2 膨润土泥浆性能 |
2.2.3 泥浆改良砂卵石土的机理 |
2.3 聚合物特性与渣土改良机理 |
2.3.1 聚合物分子结构特征 |
2.3.2 聚合物的主要应用性能 |
2.3.3 聚合物改良砂卵石土的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良剂性能评价体系与实验设计 |
3.1 泡沫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
3.1.1 泡沫性能参数 |
3.1.2 发泡实验方法 |
3.1.3 半衰期影响因素测试 |
3.1.4 泡沫性能评价方法 |
3.2 泡沫原液性能评价指标与优选方法 |
3.2.1 商用泡沫剂性能测试 |
3.2.2 原液性能评价指标 |
3.2.3 配方正交优选方法 |
3.3 触变型泥浆性能测试方法 |
3.3.1 流变性参数与测试方法 |
3.3.2 触变性效果测试 |
3.3.3 土体改良效果评价 |
3.4 自压式刀盘动态剪切模型装置 |
3.4.1 模型实验装置设计 |
3.4.2 设备操作与主要参数 |
3.4.3 基本实验参数的设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泡沫改良剂配方研制 |
4.1 发泡剂与稳泡剂材料的优选 |
4.1.1 发泡剂的优选 |
4.1.2 聚合物的优选 |
4.1.3 助剂的优选 |
4.2 正交复配优选实验 |
4.2.1 聚合物稳泡剂正交复配 |
4.2.2 非增粘类稳泡剂正交复配 |
4.2.3 MDPS成分分析 |
4.3 低温性能的改进与原液配方 |
4.3.1 低温对原液性能的影响 |
4.3.2 增溶剂的筛选 |
4.3.3 增溶剂复配浓度的优选 |
4.3.4 泡沫原液配方与配置方法 |
4.4 自制泡沫剂综合性能测试 |
4.4.1 原液物性与发泡性能对比 |
4.4.2 泡沫剂耐酸碱盐性能对比 |
4.4.3 原液的耐低温稳定性对比 |
4.4.4 经济性与可行性分析 |
4.5 泡沫剂对砂卵石土室内改良实验 |
4.5.1 泡沫对土体流塑性改良实验 |
4.5.2 泡沫对土体渗透性改良实验 |
4.5.3 泡沫对土体剪切扭矩改良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分子触变型泥浆配方研制 |
5.1 实验材料与优选方案 |
5.1.1 实验材料的选取 |
5.1.2 材料配置方法 |
5.1.3 实验设计与优选流程 |
5.2 膨润土与N-触变剂浓度的优选 |
5.2.1 膨润土浓度的确定 |
5.2.2 N-触变剂浓度的优选 |
5.2.3 P/N型泥浆机理分析 |
5.3 流塑性改良效果优选 |
5.3.1 泥浆与P/N型泥浆对比分析 |
5.3.2 掺入比对塌落度的影响 |
5.3.3 砂卵石渣土塌落度建议 |
5.4 抗渗性能改良效果优选 |
5.4.1 P/N型泥浆掺入比的确定 |
5.4.2 硅酸钠复配比例的优选 |
5.4.3 聚合物复配效果的优选 |
5.4.4 砂砾石抗渗性改良效果验证 |
5.5 高分子触变型泥浆的应用与建议 |
5.5.1 优选配方与A/B液配置方法 |
5.5.2 材料应用成本分析 |
5.5.3 现场使用方法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良剂的工程现场试验研究 |
6.1 北京地铁19 号线工程试验研究 |
6.1.1 工程概况与施工地层 |
6.1.2 施工问题与现场改良方法 |
6.1.3 泡沫对刀盘扭矩的改良试验 |
6.1.4 泡沫对刀具减磨作用分析 |
6.2 北京地铁8 号线工程试验研究 |
6.2.1 工程概况与施工地层 |
6.2.2 地下水与地层渗透性 |
6.2.3 施工问题与现场改良方法 |
6.2.4 泡沫对喷涌的改良试验 |
6.3 掘进参数分析与改良剂的选用 |
6.3.1 盾构掘进参数相关性分析 |
6.3.2 掘进参数反应的施工问题 |
6.3.3 改良剂的选用与参数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次采油化学驱简述 |
1.2.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理论研究 |
1.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类型 |
1.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
2.3.1 反应路线 |
2.3.2 实验方案 |
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结构鉴定 |
2.4.1 核磁表征 |
2.4.2 红外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界面流变性能 |
3.1 烷基链长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1.1 界面扩张流变检测实验原理 |
3.1.2 实验部分 |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2.1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 |
3.2.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2.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 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3.1 EO数对FMEE/原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乳化性能 |
4.1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煤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
4.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4.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
4.2.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4.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
5.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5.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的相关性 |
5.3.2 界面流变参数与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与油田用复合体系间的协同效应 |
6.1 FMEE/烷基苯磺酸盐/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 |
6.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6.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FMEE与烷基苯磺酸盐协同效应 |
6.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6.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6.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FMEE与石油磺酸盐协同效应 |
6.3.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6.3.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6.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 FMEE与不同类型聚合物间协同效应 |
6.4.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6.4.2 实验装置、方法和条件 |
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烷基苯磺酸盐异构体水溶液界面性质及聚集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三次采油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概况 |
1.2.1 三次采油 |
1.2.2 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发展概述 |
1.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及分类 |
1.3 烷基苯磺酸盐的研究进展 |
1.3.1 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概况 |
1.3.2 烷基苯磺酸盐溶液的动态界面张力和界面粘弹性质 |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应用 |
1.4.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4.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应用 |
1.5 烷基苯磺酸盐参与体系聚集行为的研究进展 |
1.5.1 表面活性剂有序分子聚集体 |
1.5.2 “假”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自组装概况 |
1.6 本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表征及油水界面张力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2.3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浓度对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2 无机盐对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3 温度对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4 无机盐对烷基苯磺酸钠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界面粘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原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界面扩张模量的变化 |
3.3.2 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相角的变化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烷基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1 引言 |
4.2 模拟体系和条件 |
4.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结构对界面聚集行为和界面特性的影响 |
4.3.2 烷基苯磺酸钠界面聚集结构 |
4.3.3 极性基团水化层结构 |
4.3.4 单分子吸附形态 |
4.3.5 温度对界面聚集行为的影响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烷基苯磺酸钠构筑的“假”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5.2.3 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假”双子体系溶液的表面性质 |
5.3.2 “假”双子体系体系的相行为 |
5.3.3 “假”双子体系形成聚集体的微观结构和尺寸分布 |
5.3.4 囊泡相的流变学特性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化学复合驱研究现状 |
1.2.2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 |
1.2.3 当前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复合驱残余油饱和度与驱替剂组分的分布特征 |
2.1 残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2.1.1 实验方法 |
2.1.2 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 |
2.1.3 残余油饱和度的区域分布 |
2.2 复合体系组分在注采井间的分布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
2.2.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体系组分浓度的变化情况 |
2.2.4 化学组分在驱替方向上的分布 |
2.2.5 化学组分分布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范围及影响 |
3.1 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复合驱采出动态 |
3.1.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驱油水界面张力变化规律 |
3.1.4 动态运移过程中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 |
3.2 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
3.2.3 采出液乳化评价方法的建立 |
3.2.4 动态运移过程中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 |
3.2.5 乳化作用对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 |
3.3 黏弹性变化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动态运移过程中黏弹性的变化规律 |
3.3.3 黏弹性损失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3.3.4 弹性对驱油效率的贡献 |
3.4 基于动态运移的驱油效率主控因素作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机制 |
4.1 残余油赋存状态和启动机制 |
4.1.1 实验方法 |
4.1.2 水驱后残余油的赋存状态 |
4.1.3 界面特性和黏弹性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
4.1.3 乳化作用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
4.2 油水分散体系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稳定性 |
4.2.1 动力学过程 |
4.2.2 热力学过程 |
4.3 动态运移过程中分散体系的能量稳定机制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内聚功及其抵消作用来源 |
4.3.3 动态运移条件下油水体系的稳定性 |
4.4 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和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与评价 |
5.1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 |
5.1.1 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评价方法 |
5.1.2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配方筛选 |
5.1.3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参数优化 |
5.2 新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
5.2.1 实验方法 |
5.2.2 新型体系与传统体系的驱油效果对比 |
5.2.3 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
5.3 新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平面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
5.3.3 纵向非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混合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行为性质及对介孔材料合成模板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1.2 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形成溶致液晶 |
1.3 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形成囊泡 |
1.4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双水相 |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 表面活性剂三元相行为的测定 |
2.3 以复配表面活性剂液晶为模板合成介孔二氧化硅 |
2.4 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以及介孔材料性质的表征 |
3. 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对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3.1 SDS/CnTAB/NaBr/H_2O复配体系三元相图 |
3.2 碳链长度对液晶及双水相位置和宽度的影响 |
3.3 SDS/DTAB/NaBr/H_2O复配体系中囊泡与液晶之间结构转化 |
3.4 本章小结 |
4. 醇对SDS/CTAB/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4.1 正己醇作用下SDS/CTAB/H_2O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变化 |
4.2 诱导SDS/CTAB/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突变的正己醇有效浓度 |
4.3 正己醇对双水相与液晶相之间转化的影响 |
4.4 不同链长的脂肪醇对SDS/CTAB/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有机物对SOS/CTAB/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5.1 正辛烷浓度对SOS/CTAB/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5.2 温度对含有正辛烷的SOS/CTAB/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5.3 均三甲苯浓度对SOS/CTAB/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5.4 温度对含有均三甲苯的SOS/CTAB/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以含醇/油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液晶为模板合成介孔SiO_2 |
6.1 以含有正己醇的SDS/CTAB/H_2O液晶为模板合成介孔SiO_2 |
6.2 以含扩孔剂的SOS/CTAB/H_2O液晶为模板合成介孔SiO_2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大庆二类油层中复合驱体系的损耗及适应界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三元复合驱基本概况 |
1.2 三元复合驱基本理论 |
1.2.1 三元复合驱体系各组分的作用 |
1.2.2 三元复合驱的吸附滞留和色谱分离 |
1.2.3 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 |
1.3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概况 |
1.3.1 二类油层的划分及特点 |
1.3.2 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章 二类油层的储层特点及复合体系的性能评价 |
2.1 二类油层的岩心分析及储层特点 |
2.1.1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1.3 X射线多晶体衍射分析(XRD) |
2.1.4 恒速压汞分析 |
2.1.5 二类油层的储层特点 |
2.2 三元复合体系的静态性能评价 |
2.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2.2 三元复合体系的流变性 |
2.2.3 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 |
2.2.4 三元复合体系的静态吸附量 |
2.3 三元复合体系的动态性能评价 |
2.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3.2 聚合物分子量对RF和RFF的影响分析 |
2.3.3 聚合物浓度对RF和RFF的影响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复合体系浓度粘度及界面张力随运移距离的变化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二类油层仿真物理模型设计和制作 |
3.1.2 高分辨质谱(MS)分析HABS的成分组成 |
3.1.3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HABS的浓度 |
3.2 复合体系在不同运移阶段的驱油动态及采收率 |
3.3 复合体系在不同运移阶段的组分浓度变化规律 |
3.4 复合体系在不同运移阶段的粘度及界面张力动态变化规律 |
3.5 小结 |
第4章 复合驱体系在二类油层中的适应界限研究 |
4.1 复合驱体系在不同运移阶段驱油效率的界限 |
4.1.1 仪器材料及方法 |
4.1.2 复合驱体系在不同运移阶段的驱油效率 |
4.2 复合体系的注入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
4.2.1 仪器材料及方法 |
4.2.2 复合体系不同注入量下的采收率 |
4.3 复合驱体系对二类油层渗透率下限的适应性 |
4.3.1 仪器材料及方法 |
4.3.2 复合驱在油层渗透率下限中的采收率 |
4.3.3 复合体系在长岩心中的驱油动态及沿程压力变化 |
4.3.4 复合体系在长岩心中的浓度、粘度及界面张力性能变化 |
4.4 弱碱ASP及二元复合体系在二类油层中的适应性 |
4.4.1 仪器材料及方法 |
4.4.2 弱碱ASP及二元复合体系的驱油动态及采收率对比 |
4.4.3 弱碱ASP及二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沿程压力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体系在长运移距离下的粘度及界面张力变化研究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 复合驱油水产出动态曲线及采收率 |
5.3 复合体系各组分浓度动态变化规律 |
5.4 复合体系的粘度及界面张力性能动态变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及添加剂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洗涤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1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
1.2.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
1.3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1.4 溶致液晶 |
1.4.1 液晶相态的形成过程 |
1.4.2 溶致液晶的形态 |
1.4.3 溶致液晶的表征方法 |
1.5 不同添加剂对溶致液晶的影响 |
1.5.1 1,2-丙二醇 |
1.5.2 异丙基苯磺酸钠 |
1.5.3 氯化钠 |
1.5.4 脂肪酸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AS/AES/H_2O体系的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 |
2.2.3 溶致液晶相样品的制备 |
2.2.4 溶质液晶相样品的表征 |
2.2.5 相图的绘制 |
2.2.6 流变行为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LAS/AES/H_2O三元相图 |
2.3.2 LAS/AES/H_2O粘度分布图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添加剂对LAS/AES/H_2O体系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不同添加剂下体系相态及粘度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丙二醇对三元相图的影响 |
3.3.2 异丙基苯磺酸钠对三元相图的影响 |
3.3.3 氯化钠对三元相图的影响 |
3.3.4 脂肪酸对三元相图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静电力驱动的超两亲分子的构筑及聚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表面活性剂 |
1.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2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2 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
2.1 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
2.2 无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
3 Gemini表面活性剂 |
3.1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
3.2 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
3.3 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
4 超两亲分子 |
5 构筑超两亲分子的非共价键作用力 |
5.1 主客体相互作用 |
5.2 静电作用 |
5.3 氢键 |
5.4 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
6 两亲分子聚集体的表征手段 |
6.1 偏光显微镜(POM) |
6.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6.3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6.4 核磁共振(NMR) |
6.5 流变学 |
7 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Bola型二元酸与两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层状聚集体的构筑、转变和性质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相行为测定 |
2.3 表面张力测量 |
2.4 电导率和pH测量 |
2.5 偏光显微镜观察(POM) |
2.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7 小角X射线散射测量(SAXS) |
2.8 冷冻蚀刻透射电镜观察(FF-TEM) |
2.9 低温透射电镜观察(cryo-TEM) |
2.10 流变学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SA/C_(14)DMAO的表面吸附性能 |
3.2 相行为 |
3.3 微观结构 |
3.4 流变性质 |
3.5 温度的影响 |
3.6 聚集体转变机理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氢氧化六甲双铵与双(2-乙基己基)磷酸混合溶液的性质及自组装结构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HMO(OH)_2 储备液的制备 |
2.3 相态测定 |
2.4 表面张力测定 |
2.5 偏光显微镜观察 |
2.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7 ~2H核磁共振 |
2.8 冷冻蚀刻透射电镜观察(FF-TEM) |
2.9 低温透射电镜观察(cryo-TEM) |
2.10 流变学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DEHPA/HMO(OH)_2 的表面吸附性能 |
3.2 相行为 |
3.3 流变性质 |
3.4 微观结构 |
3.5 FF-TEM观察 |
3.6 DSC测量 |
3.7 ~2H NMR表征 |
3.9 NaCl对相行为的影响 |
3.10 SISA机理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2?乙基己基)磷酸与无机碱混合溶液中囊泡的构筑和性质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 |
2.2 相行为测定 |
2.3 pH测定 |
2.4 偏光显微镜观察(POM) |
2.5 冷冻蚀刻透射电镜观察(FF-TEM) |
2.6 流变学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相行为 |
3.2 FF-TEM观察 |
3.3 流变学测量 |
3.4 囊泡形成机理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TTAOH/脂肪酸体系在气/液界面的吸附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平衡表面张力测定 |
2.3 动态表面张力和界面扩张流变测定 |
2.4 界面扩张流变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TTAOH/OA (DA、LA)体系的平衡表面张力 |
3.1.1 TTAOH的吸附性能 |
3.1.2 TTAOH/脂肪酸(FA)体系水溶液的吸附性能 |
3.2 TTAOH/脂肪酸体系的动态表面张力 |
3.2.1 TTAOH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 |
3.2.2 TTAOH/FA混合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 |
3.3 TTAOH/OA(DA、LA)体系的界面扩张流变 |
3.3.1 TTAOH水溶液的界面粘弹性 |
3.3.2 TTAOH/FA水溶液的界面粘弹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论文 |
致谢 |
四、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水二元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二烷基磷酸钠和其苯磺酸溶液聚集行为研究[D]. 高美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的研究[D]. 杨娟. 天津大学, 2020(02)
- [3]砂卵石地层新型渣土改良材料的开发与试验研究[D]. 周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刘岢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4)
- [5]烷基苯磺酸盐异构体水溶液界面性质及聚集行为的研究[D]. 孙冠男. 山东大学, 2019(09)
- [6]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D]. 马云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混合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行为性质及对介孔材料合成模板作用的研究[D]. 刘文秀.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大庆二类油层中复合驱体系的损耗及适应界限研究[D]. 刘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9]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及添加剂影响研究[D]. 李奂奂. 天津大学, 2016(02)
- [10]静电力驱动的超两亲分子的构筑及聚集行为研究[D]. 李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