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滤波、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
张钰姝[1](2021)在《基于复扩散滤波和深度学习的地震勘探噪声压制模型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高质量地震勘探数据对于探测地下结构、地质成像及进一步探查地下资源至关重要。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地震检波器不仅会采集到弱有效地震信号,同时会接收到大量地震勘探随机噪声,导致地震勘探数据信噪比低且地震信号难以识别。因此,压制地震勘探数据中的随机噪声以提高地震数据质量是地震勘探信号处理的基础环节。此外,地震勘探随机噪声性质受地表条件和采集环境的影响,不同测区地震勘探随机噪声特性差异明显,对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研究低信噪比地震勘探记录中非平稳、非高斯和低频随机噪声压制问题,提出基于复数域扩散滤波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复杂地震勘探随机噪声滤除方案。针对非平稳随机噪声压制与地震有效信号保留问题,本文提出了结构自适应复扩散滤波算法,实现信号增强-噪声消减的滤波过程。复数域锐化扩散方法由线性扩散项和锐化项组成,在演化过程中可产生充当结构引导算子的虚部,且不受噪声非平稳性质的影响,可实现非平稳噪声的滤除。但是复数域锐化扩散滤波方法的扩散项对地震勘探随机噪声和地震有效信号实施恒定的扩散强度,这会严重平滑复杂地震纹理结构。本文首先采用结构张量提取地震纹理结构特征,通过研究结构张量的参数,使其适应浅层和深层地震数据的纹理结构特点,获得可引导扩散系数的地震同相轴结构信息和方向信息。其次,在地震同相轴结构信息引导下,本文构建了梯度方向上扩散系数的阈值函数,并进一步利用阈值函数与虚部协同调节梯度方向上的扩散系数。最后,针对陡峭地震同相轴较平缓同相轴衰减程度更大的问题,在梯度方向复扩散系数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利用地震同相轴方向信息来引导一致性方向上扩散系数,当地震同相轴越陡峭时扩散强度越小,从而在压制噪声的同时达到有效保护地震信号的作用,改善陡峭地震同相轴幅值衰减的问题。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非平稳地震强随机噪声压制问题,本文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与随机噪声局部平稳的特性,提出了块去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框架。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去噪处理领域性能优越,然而大多由特定噪声水平训练而成,难以适应低信噪比情况下非平稳地震强随机噪声的滤除。本文将基于图像块的去噪方式应用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将图像块聚类和多卷积神经网络去噪相结合,该联合去噪的框架既保证了模型的去噪性能,又保证了对非平稳地震强随机噪声的适应性。为了实现非平稳地震强随机噪声滤除与地震复杂纹理结构保护两者的平衡,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以结构统计量为导向的模型选择准则,自动且高效地选择每类图像块匹配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从而在保护复杂形态地震同相轴的同时压制非平稳强随机噪声。针对强低频地震随机噪声与地震有效信号波形相似的问题,本文基于扩散滤波方法的去噪灵活性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层特征提取能力,将两者相结合,构建了深度复数域反应扩散模型。复数域锐化扩散方法依赖数据幅值变化而实施滤波,因此仅使用复数域扩散方法难以描述强低频随机噪声与地震信号的特征差异,从而会严重干扰滤波过程,而深度学习网络具备提取数据深层特征的能力,且深层特征相比较数据的中低层特征更能表征强低频随机噪声与地震信号的差异。但是深度学习网络的性能易受训练数据集的限制,对当前待处理实际数据缺乏一定的适应性。本文在复数域锐化扩散方法基础上引入反应项,并将深度学习网络嵌入到反应项中,从地震训练数据集中学习有效信号的深层结构特征,以区分强低频随机噪声和地震信号,使反应项能够增强期望的信号。其次,随着反应项不断反馈有效信号,沙漠强低频随机噪声与地震信号的相似性被减弱,复数域锐化方法的扩散项和锐化项能够逐渐恢复噪声滤除和信号增强能力,而且这同时也缓解了深度学习网络在处理与训练集不同的数据时所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因此深度复数域反应扩散模型的扩散项、锐化项和反应项能够实现协同作用,在滤除强低频随机噪声的同时能够保护有效地震同相轴。本文在研究复数域锐化扩散方法和深度学习网络性能的基础上,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复杂地震勘探随机噪声压制的不足,提出了不同测区地震勘探随机噪声优化消噪方案,并在仿真实验和实际地震记录处理基础上,对所提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案在信噪比提高、复杂地震随机噪声压制以及有效地震信号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复数域非线性扩散滤波方法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朱旭[2](2021)在《基于可控电磁耦合的可重构电路研究》文中指出在民用消费电子领域,小型化且低成本的多模、多频、多功能一体化前端模块已成为一大核心需求。同样,在军用电子领域,现有电子装备平台需要完成多种技术任务,可重构一体化电子系统是提高现代电子装备平台对通信系统集成度的一个有效方案。在射频前端及相控阵系统中,滤波器、功率分配电路(包括同相,反相功分器,耦合器)、移相器等功能电路被大量应用。因此,融合频率选择、功率分配、相位控制的多功能电路是一体化电子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射频收发系统中,使用可重构滤波器代替多个分立的固定频率滤波器,可以大幅减少滤波器数量,并且能够在不同需要和标准之间进行灵活的配置。为此,本文通过在单一电路中实现功能可重构与频率可重构的融合,提出了集成可重构滤波功能的可重构同相、反相滤波功分电路,可重构滤波耦合器,可重构滤波移相器和可重构滤波波束形成网络等一系列多功能可重构滤波电路设计方法,简化了整体的电路结构,从而能够有效减小通信系统的尺寸与损耗。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针对现有可重构滤波反相功分器(简称滤波巴伦)以及可重构滤波同相功分器(简称滤波功分器)彼此相互独立,功能集成度低以及任意功分比输出时滤波功分电路输出匹配与隔离度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电磁耦合技术的多功能滤波电路设计方法。该电路实现了同相滤波功分响应与反相滤波功分响应(或称滤波巴伦响应)的集成,并通过加载可控电长度隔离网络,有效改善了电路的输出匹配与隔离度。为了实现谐振器间耦合性质的转换,首先对不同谐振器耦合单元的场分布进行研究,使用了一种加强固有电感耦合的谐振器排列方式,并通过在耦合单元电场最强处加载附加电容的方式改变谐振器间的电磁耦合性质。紧接着,根据不同耦合拓扑与不同输出响应的对应关系,通过调节谐振器间加载电容的大小实现巴伦滤波器与功分滤波器的相互转换。最后,通过对任意功分比下三端口无耗同相、反相功分器以及具备理想隔离及全部端口匹配的有耗同相、反相功分器的散射矩阵、传输矩阵的推导、分析与对比,得出了改善电路隔离度与输出匹配所需的隔离网络实现条件并依此设计了一款可重构隔离网络。经测试,所设计的电路可在1~1.3GHz的通带调节范围内实现滤波反相功分器与滤波同相功分器的自由转换,加载隔离网络后的电路隔离度提升了12 d B。2.针对现有可重构耦合器功能单一,无法集成两种以上工作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可调滤波响应的可重构滤波耦合器设计方法,实现了滤波分支线电桥与滤波环形电桥的功能集成。通过研究不同特征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与不同等效特性阻抗的J变换器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等效特性阻抗的J变换器与准切比雪夫响应下谐振器间耦合系数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可重构滤波耦合器的实现条件以及不同滤波耦合器工作模式的转换途径,并基于电磁耦合可控的两组耦合单元完成电路实现。经测试,该电路可在1.2~1.6 GHz的通带调节范围内实现滤波分支线电桥与滤波环形电桥的相互转换,并且两种工作模式下的输出功分比均可任意调节。进一步的,通过控制谐振器间的耦合开关状态,该电路同时实现了从二阶滤波器到四阶滤波器的自由切换。3.针对传统矢量合成移相器存在固有损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合成技术的低损耗滤波移相器设计方法。通过研究传统矢量合成移相器固有损耗的产生原因,提出采用完全对称的电路结构去除因合成信号的非对称性产生的固有损耗。电路通过在可重构滤波分支线电桥的输入输出端分别加载宽带功分器以及功率合成器的方式实现电路的对称设计,并通过控制电桥的工作状态调节合成信号的相位。经测试,该滤波移相电路插入损耗小于4 d B,相位覆盖范围在1.05GHz~1.3 GHz的频率调节范围内超过300°。4.针对传统无源波束形成网络需要通过切换端口实现不同的扫描相位以及工作频率固定,频率选择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可调滤波响应以及连续扫描相位的1×4波束形成网络设计方法。电路采用一个三端口滤波功分/差分移相器(或称1×2滤波波束形成网络)与一对小型化三端口宽带移相功分器级联实现,通过前后两级移相功分器输出相差的合理分配实现四路输出信号扫描相位的连续调节。作为1×4波束形成网络的电路核心,1×2滤波波束形成网络采用可重构同相、反相滤波功分器与宽带分支线电桥级联构成,通过运用矢量合成技术,避免了传统滤波差分移相器对级联移相器性能的依赖,提升了输出信号相差调节范围。经测试,设计的馈电网络在1 GHz~1.3 GHz内的扫描相位实现了0°到180°的任意调节。最后,连接一组基于八木天线的改进型四单元宽带天线阵列,构成波束可重构相控阵天线。经测试,该相控阵天线实现了-90°~90°的全向扫描。
王叶斐[3](2021)在《多模型联合优化的图像视频编码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如4K直播,远程会议,监控视频系统等应用的快速发展,图像视频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海量图像视频数据的高效存储和传输给编码压缩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探索更高效的图像视频压缩技术,进一步提升压缩的效率,是图像视频编码的根本目标。而编码问题本质是一个率失真优化问题。传统的编码方法主要采用了混合编码框架,这种方法依据图像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的相关经验,通过人工设计算法如预测编码算法,变换编码算法,以及熵编码算法等一步步去除视频图像中的信息冗余,从而实现压缩。并在每一步通过多个不同压缩模式的优选来解率失真优化问题。但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它首先高度依赖人工设计算法和参数调优,由于人工经验的局限性,在一些复杂或特殊场景下,算法的效率往往较低。另一方面不同模块的优化都是独立的,而没有考虑每个模块之间的联动,理论上会导致率失真优化处于局部最优。本文针对过去编码框架中多模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研究在传统编码框架下的精准模型设计与多模型组合优选算法;然后将端到端压缩方法和传统框架结合,研究基于集成学习的端到端压缩算法;最后在此基础上将多模型编码代价也引入多模型训练,研究多模型率失真的联合优化。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与贡献如下:(1)本文针对传统编码框架下多模型精度差的问题,研究面向复杂场景的精准模型设计和多模型组合优化算法。对全景视频中存在的复杂运动畸变,首先从数学理论推导的角度设计一种基于球坐标变换的帧间预测运动模型,该运动模型可以更好刻画全景视频中的运动畸变。随后设计新运动模型的帧间编码算法,包括运动补偿算法和运动估计算法,并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简化算法并将其集成到现有编码框架。最后将新模型与现有框架中的多种运动模型相互融合,实现多运动模型的组合和快速优选算法。实验表明新运动模型和多模型组合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帧间预测精度,提高对全景视频的压缩率,并降低解码复杂度。(2)本文针对传统编码框架中模块间无法联合优化问题,尝试进一步突破传统框架,将端到端网络压缩方法与传统框架相结合,并借助传统框架多模型优选的率失真优化方法的思想,解决端到端网络模型自适应差,复杂度高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端到端图像压缩框架。该框架采用分块自适应模型优选,本文为此框架的模型设计了多种模型生成算法,并采用如改进的提升方法,几何自集成等模型生成方法解决模型训练代价过高的问题,并同时保证模型的多样性。实验表明,基于集成学习的端到端图像压缩方法可以在不增加解码复杂度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压缩效率,反过来也可以在保证压缩效率情况下,减小解码复杂度。进一步的实验还证明了本文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3)本文针对多模型训练中并没有考虑多模型编码代价的问题,尝试将模型编码代价引入多模型训练,提出一种多模型率失真的联合优化方法,应用场景面向深度神经网络图像环路滤波。首先采用一种多模型联合训练的方法训练多个滤波网络,随后设计了一种在不同码率约束下控制模型的编码码率的方法。并通过基于退火的训练方法,解决模型训练中的坍缩问题。进一步地,设计了依据失真幅度的模型组优选+模型优选的两步优选方法,从而实现了比仅仅采用模型优选更优的率失真性能。在解码端通过图像块级自适应的两步模型优选,完成整个深度神经网络环路滤波的框架的构建。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对多模型的编码码率控制,并且有效抑制模型坍缩,提高多模型深度神经网络滤波的率失真性能。
樊茂宇[4](2021)在《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可重构滤波电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战争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具有不同作战目的的射频无线系统大量应用于军事作战平台中,随之产生的系统复杂化、平台隐身性以及电磁兼容等问题亟待解决。于是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应运而生,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它能够将通信、雷达、电子战等多种功能集成在一个射频系统中,可以实现硬件和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对于需要同时实现不同作战任务和覆盖多个工作频段的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通过可重构技术能够在同一射频硬件平台实现多种功能的高度集成和动态配置。这样能够极大地减小系统体积和电磁干扰,同时降低成本。本文以现代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为研究背景,对可重构滤波电路关键技术及多种高性能射频可重构滤波电路展开了理论研究、电路分析和实验验证。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具有恒定绝对带宽的四阶可重构带通滤波器和一种具有恒定绝对带宽的平衡式可重构滤波器。首先,采用交叉耦合电路拓扑和两对同步调谐的可调谐振器,提出了一种绝对带宽不变的四阶广义切比雪夫可重构滤波器。基于耦合矩阵和低通滤波原型网络的综合理论,对该电路的外部品质因数以及耦合系数随频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在可调频率范围内实现了恒定绝对带宽性能。通过四阶交叉耦合的电路拓扑在通带两侧产生两个传输零点,改善了阻带抑制并且实现了良好的频率选择性。然后,采用中间加载可变电容的可调谐振器,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共模抑制性能并且绝对带宽恒定的平衡式可重构滤波器。通过改变谐振器中可变电容加载位置及馈线末端可变电容大小,能够调节耦合系数和外部品质因数随频率变化趋势,从而在可调频率范围内实现了恒定绝对带宽。2.提出了三种通过准集总元件实现的高性能、小型化可重构滤波电路。采用基于微带线实现的准集总元件,结合低通原型网络滤波器综合技术,实现了三种具有不同频率响应的可重构滤波器。首先,通过级联可重构带阻滤波单元和固定频率低通滤波单元,实现了一种具有高滚降率、宽调谐范围的可重构低通滤波器。该电路通过调节带阻滤波单元的阻带下边沿实现可重构截止频率及高滚降率,采用级联固定频率低通滤波单元的方法,实现可重构低通滤波响应并拓展阻带带宽。然后,提出了一种同时实现频率和带宽可重构性能的高低通级联带通滤波器。基于低通原型网络的综合技术,分别实现了具有广义切比雪夫响应的可重构高通和低通滤波单元。通过对两个滤波单元截止频率的独立调节,级联带通滤波器可以同时实现较宽范围的带宽可重构和频率可重构性能。最后,提出了一种带通-带阻可重构滤波器电路,该电路通过开关切换改变电路拓扑,实现带通-带阻频率响应的变换。3.基于平衡式结构和互补双工结构,结合恒定绝对带宽可重构滤波器技术,实现了多种具有绝对带宽恒定的无反射可重构滤波电路。首先提出了基于平衡式结构和互补双工结构的无反射可重构滤波电路设计理论,该理论适用于任意频率响应的滤波电路设计。为了验证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单通带双端口无反射可重构滤波器、一种单通带输入端无反射可重构滤波器、一种固定频率的双通带双端口无反射滤波器和一种具有通带开关功能的双通带无反射可重构滤波器,以上无反射可重构滤波电路的绝对带宽在频率调谐过程中都能保持恒定。其中,双通带无反射可重构滤波器可以实现单/双通带和全阻带滤波响应的工作状态切换。然后,基于同样的无反射可重构滤波电路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恒定绝对带宽的三端口无反射可重构双工器和一种输入端无反射可重构功分器。通过实验验证了本章提出的无反射可重构滤波电路技术的可行性,该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频率响应的无反射固定/可重构滤波电路实现中。
陈佩瑶[5](2021)在《基于耦合贴片阵列的滤波天线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面对巨大通信流量的场景下,无线通信会严重受限于系统的信道容量。而多波束天线是从射频前端角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常见方案。同时,随着通信系统的紧凑化和低插入损耗的设计需求,射频前端器件的设计尺寸不断减小;滤波天线的融合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能够以更小的结构增强天线的频率选择能力并降低插入损耗。本文主要针对耦合贴片阵列的天线结构形式,以天线之间的有耗互耦为基础,分别使用传统的低通原型耦合矩阵和频变网络矩阵,研究了可控多波束的滤波行波天线的设计方法,其主要工作和贡献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基于有耗滤波器的综合,本文对贴片天线的互耦等效电路进行提取研究,将天线的互耦视为有耗的J/K倒换器,并且以有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为目标函数,利用数值优化得到了多个天线级联时的低通原型有耗耦合矩阵。同时将耦合矩阵的元素对应到天线的实际结构中,得到了一个六阶滤波行波天线的算例,全波仿真的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天线的最大增益约为8.82 d Bi。2.根据低通原型耦合矩阵频率变换复杂、带宽不足和辐射性能较差的问题,基于频变网络矩阵对耦合贴片阵列的级联直接进行设计,并提出可以精确提取电路参数的方法,最终通过直线拓扑的谐振等效电路与物理结构的映射关系,给出了两个算例,且与全波仿真的结果基本吻合。同时针对谐振器网络同步调谐时优化的算例与全波仿真的频率响应存在偏差,基于实际的提取结果,将天线的辐射单元视为异步调谐的谐振器,改进后的给出的算例与全波仿真和加工实测结果非常吻合,天线在2.4~2.6 GHz内具有约10 d Bi的增益,天线的单个端口在θ方向实现了12°~34°的波束扫描,同时,天线的最大增益具有较好的滤波特性。综上所述,本文由耦合型的贴片串馈天线阵列结构出发,将其转化为有耗滤波器网络,并且通过控制贴片单元邻间耦合和天线的端口复阻抗匹配使其具备了天然的滤波特性,而且其天线辐射实现了可控的多波束,为天线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同时,本文的建模思路、提取和设计的方法可以扩展到其他天线结构的研究与设计,拓宽了天线的设计理论。
张乃心[6](2021)在《复数域随机系统的递推滤波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机系统的滤波问题一直是自动控制理论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滤波方法是根据可获得的测量数据对动态系统内部状态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因此研究系统的滤波方法对于了解和控制这个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随机系统滤波问题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基于实数域完成的,其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工程实践上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作为信号处理领域的关键部分之一,复数信号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信号的基本特征,与之对应的复数域的随机系统则可以表示更复杂的实际现象,因此复数域随机系统的滤波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复数域随机系统的递推滤波问题。基于现有的基本随机系统模型,当随机变量是复数时,为了简化滤波器的结构,采用扩张形式来重写系统模型。在考虑噪声不相关和一步自相关的情形下,分别研究随机系统中具有乘性噪声和不确定参数时的滤波问题,设计合适的滤波器增益从而满足所需的性能需求。具体的,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具有乘性噪声的复数域随机系统的滤波问题。对于复数随机变量而言,协方差和伪协方差是两个重要的特征,可以反映变量的二阶统计特性。因此考虑离散系统中的随机变量都是复数值,并且考虑噪声的不相关特性,选择具有无偏性的滤波器结构。通过递推的方法获得滤波误差协方差的精确值,设计合适的滤波器增益,使得此误差协方差达到最小值。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2)考虑复数域随机系统中具有乘性噪声,并且系统的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分别具有一步自相关特性的情形。基于一步预测的方法分别求得一步预测滤波误差协方差和滤波误差协方差的精确值。通过递推方法设计满足性能需求的滤波器增益,使得滤波误差协方差达到最小值。针对此情形进行数值仿真,对图形进行分析,证明所提出的滤波方法的合理性。(3)在随机系统中考虑具有不确定复数值参数的情况,研究其滤波问题。与乘性噪声不同的是不确定参数将会使系统分析变得复杂,从而很难获得滤波误差协方差的精确值,所以需要寻找可替代的滤波性能指标。考虑随机系统的噪声是非圆的,其伪协方差不为零。通过计算得到滤波误差协方差的上界,设计滤波器增益使得此上界在每个时刻都达到最小值。提出的仿真实例,证明了此方案的正确性。(4)为了含有不确定参数的复数域随机系统的滤波问题具有更加广泛的研究意义,本文在系统模型的设计中,针对系统的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分别具有一步自相关特性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基于相关定理和复数知识求得滤波误差协方差的上界,然后通过递推的方法得到所需要的滤波器增益来确保并最小化滤波误差协方差的上界。最后,给出复数域的数值仿真实例来证明所提出的滤波器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周晓红[7](2020)在《网络攻击下的弹性滤波器设计》文中提出具有通信网络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应用于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除了一般工程系统外,更是对经济系统和军事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非线性控制系统建模时,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是一类表示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有效模型,T-S模糊模型是将非线性系统用多个线段近似的表示出来,并用这些线性系统对这个非线性系统进行拟合,也就是把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来处理。近年来,T-S模糊模型已广泛应用于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滤波器设计中,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通信网络的存在,当数据传输经过网络时,网络攻击引发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针对可能存在的网络攻击,研究了非线性系统下的安全滤波器设计问题,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对于采用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适当的做出一些假设,来解决网络通信引起的隶属函数不匹配的问题。为了提高网络传输质量并减轻网络传输负担,提出了一种新的事件触发机制(Event-Triggered Mechanism,ETM),只有在满足触发条件时数据包才会被发送,并能丢弃由于系统抖动而产生的虚假数据;并且这个事件触发机制对状态波动敏感,当系统受到干扰时,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而可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性能。同时还将网络中可能注入的欺骗攻击考虑进来,在此基础上建立滤波误差系统,并对其渐近稳定性进行证明,最终得到一个安全滤波器。然后还考虑了多传感器非线性系统在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DoS)攻击下的事件触发滤波器设计问题。从攻击者的角度分析,对DoS攻击模型提出以下假设:DoS攻击为周期性的且周期固定,周期性区间包括攻击活跃期和攻击休眠期,攻击休眠期的时长随机且数据能正常传输,攻击活跃期的攻击时长随机但数据无法传输至网络。基于以上假设,在DoS攻击存在的情况下,对每个通道提出新的分布式事件触发机制,用于处理DoS攻击的滤波误差系统将根据有无攻击采用切换模型。最后利用一系列稳定性理论得出了充分的条件以保证滤波误差系统的指数稳定性,且设计出了此环境下的滤波器,并为非线性滤波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安全准则。最后研究了一种滤波器在非线性系统下遭受混合攻击的情况,混合攻击包括随机出现的欺骗攻击和DoS攻击,使用满足伯努利分布的变量来描述攻击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机制来减少数据包的发送,随后在提出的事件触发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混合攻击的切换滤波误差系统。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获得了确保切换滤波误差系统指数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完成了安全滤波器的设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和滤波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陈焯明[8](2020)在《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分布式多目标滤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物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在军事防御、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精细农业与智能家居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随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滤波技术也有突破性的进步。本文借助非零和纳什博弈理论描述丢包环境下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分布式多目标滤波问题。考虑系统存在随机噪声以及建模误差,给出了分布式鲁棒最优滤波。基于均方意义下的均方镇定解,进一步分析了由最优滤波增益以及相应的最差扰动信号组成的纳什均衡策略。此外,为减小各节点间的分歧度,导出了各节点的分布式一致性鲁棒最优滤波。通过修正代数Riccati不等式、网络拓扑图的复杂度以及误差系统的均方稳定性,推导出一致性参数的取值范围。本文主要工作分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丢包下的分布式鲁棒最优滤波问题定义。基于给定系统以及准TCP协议下丢包的建模,给出分布式鲁棒最优滤波器的形式。考虑系统存在随机噪声以及建模误差,引入代价函数描述滤波系统的鲁棒性与最优性。在纳什均衡的框架下,定义了分布式鲁棒最优滤波的设计问题。第二部分:丢包下的分布式鲁棒最优滤波设计。通过给定耦合修正代数Riccati方程可构建均方意义下的均方镇定解。在均方镇定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由最优滤波器增益以及相应的最差扰动信号组成的纳什均衡策略。第三部分:丢包下的分布式一致性鲁棒最优滤波设计。为减小节点间的分歧度,给出分布式一致性鲁棒最优滤波器形式以实现一致性的目标。通过修正代数Riccati不等式,网络拓扑图的复杂度以及误差系统的均方稳定性,进一步推导出一致性参数的范围。第四部分:借助无线传感网络测速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包括对实验平台介绍以及小车的模型。通过迭代算法数值上求解两个耦合修正代数Riccati方程,进而得到各个节点的最差扰动信号增益与滤波器增益。通过与已有算法比较,在仿真以及实验平台上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给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邵耿荣[9](2020)在《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电子天平是贸易结算、质检管理、生产化工等领域关键的质量称重设备。受称重传感器制造工艺、温度、蠕变及称重电路干扰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变式电子天平产生零点误差从而导致称量准确性下降。另一方面,电子天平零点误差构成复杂,且多种误差因素相互关联,现有工程上采用的零点跟踪方法存在明显缺陷,补偿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针对应变式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的不足,进行了如下研究: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天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现有应变式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及其不足,详细分析了应变式电子天平称重原理及零点误差产生机理,指出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构建了一种基于免步长调节最小均方误差(Autostep-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首先基于线性自适应滤波器原理构建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其次对比分析自适应滤波算法性能,最终选用免调步长控制参数的Autostep-LMS算法调节自适应滤波器结构,实现电子天平零点误差在线补偿。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收敛速度快且稳态误差小,将该补偿方法应用于电子天平,现场检测表明该方法在线补偿效果良好。构建了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介绍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结构及BP算法,并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构建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补偿效果良好。设计了基于STM32F407微处理器的电子天平称重系统。完成了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信息处理单元、通信接口电路等硬件电路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调理电路参数设计方法;完成了系统软件设计,包括系统主程序、信号采集子程序、零点误差补偿子程序等,实现了电子天平零点误差在线补偿。根据《JJG 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分别对基于Autostep-LMS零点误差补偿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的电子天平进行重复性误差、加载与卸载示值误差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utostep-LMS补偿方法的电子天平重复性误差小于2.5mg,加载与卸载示值误差小于1.7mg;基于BP神经网络补偿方法的电子天平重复性误差小于1.7mg,加载与卸载示值误差小于1.4mg。两种电子天平系统各指标均满足国家规定的Ⅱ级准确度天平标准。
谭重浩[10](2020)在《双端口滤波天线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型化与集成化设计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将不同功能的器件集成,进行一体化设计,为系统小型化与集成化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天线、滤波器都是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器件。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将天线和滤波器集成设计为滤波天线,既减少需要匹配的端口数量,又降低匹配电路的复杂度,缩小了系统的体积。将两个滤波天线集成在一起,共用一个辐射结构,又能进一步缩小系统的体积。微带贴片天线因其具有质量轻、剖面低、结构简单和易加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滤波天线的设计中。本文所设计的四种双端口滤波天线,都采用微带贴片天线作为辐射单元。本文针对双端口滤波天线设计,开展了以下工作:一、设计了一款低剖面的异频正交极化双端口滤波天线。该天线将矩形贴片的两个端口加载不同频率的滤波馈电网络,使得两个端口具有不同的频段。天线使用单层介质基板,剖面高度为1.6mm(0.018λ0)。天线两个端口的辐射模式分别是TM10模和TM01模,利用模式正交和滤波天线的频率选择特性,可以提高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所设计的异频双端口滤波天线,每个端口的带宽分别为2.48-2.72 GHz和3.3-3.62GHz,相对带宽分别为9.2%和9.4%,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42d B。二、设计了一款低剖面的同频正交极化双端口滤波天线。该天线将三阶带通滤波器和刻蚀有网状缝隙的正方形辐射贴片连接在一起,两个端口具有相同的频率。天线使用单层介质基板,剖面高度为1.6mm(0.018λ0)。在微带贴片天线上刻蚀具有慢波效应的网状缝隙,降低了工作频率,缩小了辐射贴片的面积,达到了微带贴片天线小型化的目的。在地板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使用该辐射贴片,能够为滤波馈电网络的设计留下更充足的空间。所设计的同频双端口滤波天线,两个端口的带宽为2.5-2.68GHz,相对带宽为6.9%,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2d B。三、设计了一款具有四个频段的双端口滤波天线。通过改变辐射贴片的尺寸,能够控制辐射贴片TM10模和TM01模的谐振频率;选用不同的馈电位置,能够激励出高次模(TM11模);在辐射贴片上刻蚀U形槽,形成新的电流路径,产生新的频段。通过上述方法,设计出一款双端口四频段微带贴片天线。给所设计的微带贴片天线加载滤波馈电网络,形成具有四频段的双端口滤波天线,四个频段的工作频带分别为2.32-2.41 GHz、2.51-2.64 GHz、3.32-3.43 GHz和3.60-3.77 GHz,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3d B。四、设计了一款四个频段可独立控制的双端口滤波天线。在前一款天线的基础上,将偏心馈电改为使用U形,四个频段的谐振频率分别由辐射贴片的长宽以及两个U形槽的尺寸来控制,实现了四个频段互相独立控制,同时方向图也得到了改善。所设计的双端口滤波天线,四个频段独立控制,带宽分别为2.02-2.13GHz、2.35-2.48GHz、2.76-2.86GHz和3.23-3.35GHz,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高于37d B。
二、网络、滤波、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滤波、滤波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扩散滤波和深度学习的地震勘探噪声压制模型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地震勘探记录中随机噪声的分类及其特性 |
1.3 地震勘探数据去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扩散滤波与深度学习网络基本理论 |
2.1 实数域扩散滤波模型 |
2.1.1 高斯平滑过程与热扩散方程 |
2.1.2 Perona-Malik模型 |
2.2 复数域扩散滤波模型 |
2.2.1 薛定谔方程 |
2.2.2 复数域线性扩散滤波 |
2.2.3 复数域斜坡保持扩散滤波 |
2.3 深度学习网络 |
2.3.1 神经元与神经网络 |
2.3.2 卷积神经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结构自适应复锐化扩散的非平稳随机噪声压制算法 |
3.1 复数域锐化扩散滤波模型 |
3.1.1 Shock滤波器 |
3.1.2 基于Shock滤波器的改进方法 |
3.1.3 基于复扩散的锐化扩散滤波 |
3.2 结构张量的基本原理 |
3.2.1 结构张量的基本原理 |
3.2.2 结构张量的参数分析 |
3.3 基于结构张量的结构自适应复数域锐化扩散方法 |
3.3.1 基于结构自适应的梯度方向扩散系数 |
3.3.2 方向自适应的垂直于梯度方向扩散系数 |
3.4 数值离散化方案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受高斯白噪声污染的合成地震记录 |
3.5.2 受真实沙漠低频随机噪声污染的合成地震数据 |
3.5.3 林带实际地震勘探数据处理 |
3.5.4 沙漠实际地震数据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块去噪卷积神经网络的非平稳随机噪声压制模型 |
4.1 去噪卷积神经网络 |
4.1.1 卷积神经网络框架 |
4.1.2 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更新过程 |
4.2 K-均值聚类方法 |
4.3 结构相似性矩阵 |
4.4 基于图像块的卷积神经网络 |
4.4.1 基于噪声水平的图像块聚类 |
4.4.2 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选择 |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1 训练集构建与网络模型训练 |
4.5.2 受高斯白噪声污染的合成地震记录 |
4.5.3 林带实际地震勘探数据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数域反应-扩散模型 |
5.1 实数域反应-扩散模型 |
5.1.1 反应-扩散模型的基本原理 |
5.1.2 基于Shock的反应-扩散模型 |
5.2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数域反应-扩散滤波模型 |
5.3 数值离散化方案 |
5.4 数据集构建与模型训练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受强低频随机噪声污染的模拟地震记录实验 |
5.5.2 沙漠地区实际地震勘探记录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可控电磁耦合的可重构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可重构滤波功分器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可重构滤波耦合器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3 可重构滤波移相电路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4 可重构滤波波束形成网络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功能可重构滤波功分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频率、带宽可调的滤波同相、反相功分器设计 |
2.2.1 多功能滤波功分器耦合拓扑 |
2.2.2 耦合结构设计 |
2.2.3 电路设计流程 |
2.2.4 测试结果 |
2.2.5 结果对比 |
2.3 加载可调隔离网络的功能可重构滤波同相、反相功分器设计 |
2.3.1 隔离网络设计原理 |
2.3.2 加载隔离网络的可重构多功能滤波功分器设计 |
2.3.3 电路设计流程 |
2.3.4 测试结果 |
2.3.5 结果对比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多功能可重构滤波耦合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可重构多功能滤波耦合器等效电路 |
3.2.1 滤波分支线电桥实现条件 |
3.2.2 滤波环形电桥实现条件 |
3.2.3 二阶双端口滤波模式实现条件 |
3.2.4 三阶双端口滤波模式实现条件 |
3.2.5 四阶双端口滤波模式实现条件 |
3.3 可重构多功能滤波耦合器电路实现 |
3.4 可重构多功能滤波耦合器设计流程 |
3.5 测试结果 |
3.5.1 k=1 时滤波环形电桥测试结果 |
3.5.2 k=1 时滤波分支线电桥测试结果 |
3.5.3 k =2 和k =4 时滤波环形电桥测试结果 |
3.5.4 k =2 和k =4 时滤波分支线电桥测试结果 |
3.5.5 二端口带通滤波器测试结果 |
3.6 结果对比 |
3.7 小结 |
第四章 可重构滤波移相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低损耗矢量合成移相器电路拓扑 |
4.3 可重构滤波移相器等效电路与耦合拓扑 |
4.4 测试结果 |
4.4.1 可重构滤波分支线电桥测试结果 |
4.4.2 可重构滤波移相器测试结果 |
4.5 结果对比 |
4.6 小结 |
第五章 可重构滤波波束形成网络研究 |
5.1 引言 |
5.2 频率、相位差连续可调的三端口滤波差分移相器设计 |
5.2.1 差分移相器电路拓扑与实现方式 |
5.2.2 测试结果 |
5.2.3 结果对比 |
5.3 改善输出匹配与隔离度的小型化三端口滤波差分移相器设计 |
5.3.1 改进的可重构隔离网络设计 |
5.3.2 改善隔离度的相差连续可调滤波差分移相器实现 |
5.3.3 测试结果 |
5.3.4 结果对比 |
5.4 扫描相位连续可调的可重构1×4 滤波波束形成网络设计 |
5.4.1 1×4 滤波波束形成网络架构分析 |
5.4.2 可重构滤波差分移相器设计 |
5.4.3 宽带差分移相器设计 |
5.4.4 可重构1×4 滤波波束形成网络测试结果 |
5.4.5 基于可重构1×4 滤波波束形成网络的相控阵天线研究 |
5.4.6 宽带四辐射单元线性天线阵列研究 |
5.4.7 相控阵天线测试方案 |
5.4.8 相控阵天线测试结果 |
5.4.9 结果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多模型联合优化的图像视频编码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简介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视频图像编码与深度学习基础 |
2.1 图像与视频编码的概念与框架 |
2.2 传统图像视频编码框架 |
2.2.1 JPEG |
2.2.2 JPEG 2000 |
2.2.3 HEVC标准 |
2.3 深度学习编码 |
2.3.1 深度学习基础 |
2.3.2 深度学习编码 |
2.4 集成学习基础 |
2.4.1 提升法 |
2.4.2 装袋法 |
第3章 面向全景视频的多运动模型联合优化 |
3.1 全景视频压缩概述 |
3.1.1 全景视频压缩概述 |
3.1.2 现有方法 |
3.1.3 本章贡献 |
3.2 算法框架 |
3.3 基于球坐标变换的运动模型 |
3.3.1 经纬图投影格式与球坐标变换 |
3.3.2 球坐标变换运动模型的推导与构建 |
3.4 球坐标变换运动模型的帧间预测算法 |
3.4.1 运动补偿算法 |
3.4.2 运动估计算法 |
3.4.3 合并模式算法 |
3.5 组合优化加速算法 |
3.6 编码与语法设计 |
3.7 实验 |
3.7.1 实验配置 |
3.7.2 测试结果分析 |
3.7.3 实验总结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集成学习的端到端图像压缩 |
4.1 端到端图像压缩概述 |
4.1.1 动机 |
4.1.2 现有方法 |
4.1.3 本章贡献 |
4.2 框架 |
4.3 基于改进提升法的多模型训练 |
4.3.1 模型的多样性 |
4.3.2 基于改进提升法的模型生成方法 |
4.4 几何自集成 |
4.5 四叉树块划分 |
4.6 多概率分布模型 |
4.7 集成融合和模式选择 |
4.8 实验 |
4.8.1 实验设置 |
4.8.2 总体性能 |
4.8.3 消融实验 |
4.8.4 简化模型实验 |
4.8.5 计算复杂度分析 |
4.8.6 讨论 |
4.8.7 实验总结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模型率失真联合优化的深度神经网络图像环路滤波 |
5.1 研究背景 |
5.1.1 动机 |
5.1.2 现有方法 |
5.1.3 本章贡献 |
5.2 框架 |
5.3 多模型联合训练方法 |
5.4 基于退火思想的模型训练 |
5.5 基于残差幅度块级自适应模型组优选 |
5.6 实验 |
5.6.1 实验设置 |
5.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可重构滤波电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
1.2 可重构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可重构滤波器研究现状 |
1.2.2 可重构功分器和多工器研究现状 |
1.2.3 无反射滤波电路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恒定带宽可重构滤波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变容二极管的原理及建模 |
2.3 可调谐振器的建模及分析 |
2.4 滤波器基础设计理论 |
2.5 四阶恒定绝对带宽可重构滤波器 |
2.5.1 交叉耦合结构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耦合矩阵分析 |
2.5.2 设计理论与分析 |
2.5.3 实验验证 |
2.6 恒定绝对带宽的平衡式可重构滤波器 |
2.6.1 差模和共模等效电路分析 |
2.6.2 耦合系数和外部品质因数分析 |
2.6.3 实验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准集总元件的可重构滤波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低通原型滤波网络频率变换 |
3.3 常用准集总元件模型 |
3.4 具有高滚降率的可重构低通滤波器 |
3.4.1 可重构带阻滤波单元电路研究 |
3.4.2 固定频率低通滤波单元电路研究 |
3.4.3 可重构低通滤波器电路设计及实验验证 |
3.5 高低通级联可重构带通滤波器 |
3.5.1 可重构低通滤波单元电路研究 |
3.5.2 可重构高通滤波单元电路研究 |
3.5.3 高低通级联可重构带通滤波器电路设计及实验验证 |
3.6 具有宽调谐范围的带通-带阻可重构滤波器 |
3.6.1 带阻滤波响应等效电路分析 |
3.6.2 带通滤波响应等效电路分析 |
3.6.3 带通-带阻可重构滤波器实验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反射可重构滤波电路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反射可重构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分析 |
4.2.1 基于平衡式结构的无反射可重构技术 |
4.2.2 基于互补双工结构的无反射可重构技术 |
4.3 单通带无反射可重构滤波器 |
4.3.1 基于平衡式结构的单通带无反射可重构滤波器 |
4.3.2 基于互补双工结构的单通带无反射可重构滤波器 |
4.4 双通带无反射滤波器 |
4.4.1 固定频率双通带无反射滤波器 |
4.4.2 恒定带宽双通带无反射可重构滤波器 |
4.5 恒定绝对带宽无反射可重构双工器 |
4.5.1 无反射可重构双工器电路研究 |
4.5.2 实验验证 |
4.6 恒定绝对带宽无反射可重构滤波型功分器 |
4.6.1 无反射可重构功分器电路研究 |
4.6.2 实验验证 |
4.7 性能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基于耦合贴片阵列的滤波天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波束天线的研究现状 |
1.2.2 滤波天线的研究现状 |
1.2.3 行波天线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有耗滤波器模型的行波天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天线耦合的提取与表征 |
2.2.1 基于不连续性去嵌的天线互耦参量提取 |
2.2.2 基于复数J/K变换器的天线耦合表征 |
2.3 基于有耗滤波器的滤波天线综合 |
2.3.1 有耗滤波器综合方法概述 |
2.3.2 滤波天线设计与有耗滤波电路设计的差异 |
2.3.3 基于复数耦合矩阵优化的滤波天线设计 |
2.4 基于级联耦合贴片的滤波天线实现 |
2.4.1 首级谐振器与贴片的耦合系数的提取 |
2.4.2 耦合矩阵的确定与仿真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频变网络的滤波行波天线设计 |
3.1 引言 |
3.2 馈电不连续性与负载导纳的提取 |
3.2.1 等效电路与贴片单元参数的提取 |
3.2.2 算例验证与分析 |
3.3 基于频变网络的天线互耦提取 |
3.4 有耗频变网络的天线设计 |
3.4.1 频变耦合网络与宽带滤波器设计 |
3.4.2 引入频变网络的必要性 |
3.4.3 馈电电路参数的提取 |
3.5 基于频变网络的耦合贴片天线设计 |
3.5.1 频变等效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3.5.2 天线设计算例结果和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针对强耦合贴片的滤波天线设计 |
4.1 引言 |
4.2 天线辐射单元输入导纳的修正 |
4.3 滤波天线的设计与分析 |
4.4 天线测量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复数域随机系统的递推滤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实数域滤波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2 复数域滤波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具有乘性噪声的复数域随机系统:噪声不相关的情形 |
2.1 引言 |
2.2 问题描述 |
2.3 滤波器设计 |
2.4 仿真实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具有乘性噪声的复数域随机系统:噪声一步自相关的情形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滤波器设计 |
3.4 仿真实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具有不确定参数的复数域随机系统:噪声不相关的情形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滤波器设计 |
4.4 仿真实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具有不确定参数的复数域随机系统:噪声一步自相关的情形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滤波器设计 |
5.4 仿真实例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网络攻击下的弹性滤波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非线性系统下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T-S模糊模型的滤波器研究现状 |
1.2.2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滤波器研究现状 |
1.2.3 基于网络攻击的滤波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欺骗攻击下非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滤波器设计 |
2.1 引言 |
2.2 模型的建立 |
2.2.1 事件触发机制 |
2.2.2 欺骗攻击 |
2.2.3 滤波误差系统 |
2.3 稳定性证明 |
2.4 H_∞滤波器设计 |
2.5 系统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oS 攻击下基于分布式事件触发机制的T-S 模糊系统 H_∞滤波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分布式事件触发机制 |
3.2.2 DoS攻击 |
3.2.3 滤波误差系统 |
3.3 稳定性证明 |
3.4 H_∞滤波器设计 |
3.5 系统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攻击下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非线性系统滤波器设计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事件触发机制 |
4.2.2 欺骗攻击 |
4.2.3 DoS攻击 |
4.2.4 欺骗攻击与DoS攻击混合建模 |
4.3 稳定性证明 |
4.4 H_∞滤波器设计 |
4.5 系统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分布式多目标滤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线传感网络的拓扑结构 |
1.2.2 滤波算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问题定义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信号与系统定义 |
2.3 问题描述 |
2.3.1 系统与传感器网络 |
2.3.2 滤波器形式 |
2.3.3 问题定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均方镇定解 |
3.1 引言 |
3.2 均方稳定性 |
3.3 均方镇定解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丢包的分布式鲁棒最优滤波 |
4.1 引言 |
4.2 丢包环境下的分布式滤波器设计 |
4.3 Riccati方程的迭代算法 |
4.4 无丢包环境下的分布式滤波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丢包的分布式一致性鲁棒最优滤波 |
5.1 引言 |
5.2 一致性滤波器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与实验 |
6.1 引言 |
6.2 实验平台 |
6.2.1 UWB技术介绍 |
6.2.2 平台设计与搭建 |
6.3 智能小车运动学模型 |
6.4 无线传感网络测速仿真 |
6.5 无线传感网络测速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作者简历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子天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1.4 自适应滤波器 |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 |
第2章 应变式电子天平零点误差分析 |
2.1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称量原理 |
2.2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零点误差分析 |
2.2.1 称重传感器零点温漂 |
2.2.2 称重传感器零点时漂 |
2.2.3 称重传感器零点偏置误差 |
2.4 电子天平称重电路随机误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utostep-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3.1 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3.2 基于线性自适应滤波器的空载零点误差补偿网络 |
3.2.1 线性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
3.2.2 基于线性自适应滤波器构建空载零点误差补偿网络 |
3.3 基于线性自适应噪声消除器的加载零点误差补偿网络 |
3.3.1 线性自适应噪声消除器原理 |
3.3.2 基于线性自适应噪声消除器构建加载零点误差补偿网络 |
3.4 LMS算法自适应滤波器 |
3.4.1 LMS算法原理 |
3.4.2 非平稳状态下LMS算法性能 |
3.5 基于变步长算法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3.5.1 基于误差信号的变步长策略 |
3.5.2 基于梯度向量的变步长策略 |
3.5.3 基于变步长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仿真实验 |
3.6 基于Autostep-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3.6.1 Autostep-LMS算法 |
3.6.2 基于Autostep-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仿真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4.1 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4.1.1 神经元结构 |
4.1.2 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
4.1.3 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4.2 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仿真实验 |
4.3 基于Autostep-LMS与 BP神经网络的补偿方法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天平称重系统设计 |
5.1 电子天平称重系统框图 |
5.2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5.2.1 称重传感器 |
5.2.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5.2.3 调理电路设计 |
5.2.4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5.2.5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5.2.6 电源电路设计 |
5.3 系统软件模块设计 |
5.3.1 主程序设计 |
5.3.2 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程序 |
5.3.3 A/D转换数据程序 |
5.3.4 数据预处理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试验 |
6.1 基于Autostep-LMS线性滤波器补偿系统的电子天平测试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非线性滤波器补偿系统的电子天平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电子天平称重系统实物图 |
(10)双端口滤波天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端口滤波天线 |
1.2.2 双端口滤波天线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滤波天线相关理论 |
2.1 微带贴片天线基本理论 |
2.1.1 微带贴片天线基本结构和馈电方式 |
2.1.2 微带贴片天线辐射原理和计算公式 |
2.1.3 微带贴片天线辐射模式 |
2.2 多模谐振器设计理论 |
2.2.1 模式 |
2.2.2 多模工作原理 |
2.2.3 多模枝节加载谐振器 |
2.3 滤波天线设计方法 |
2.3.1 滤波器的基本参数 |
2.3.2 耦合带通滤波器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低剖面双端口滤波天线设计 |
3.1 引言 |
3.2 低剖面异频双端口滤波天线 |
3.2.1 天线结构 |
3.2.2 天线设计过程 |
3.2.3 天线实物加工与测量 |
3.3 低剖面同频双端口滤波天线 |
3.3.1 天线结构 |
3.3.2 天线设计过程 |
3.3.3 天线实物加工与测量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四频双端口滤波天线设计 |
4.1 引言 |
4.2 四频双端口滤波天线 |
4.2.1 天线结构 |
4.2.2 天线设计过程 |
4.2.3 天线实物加工与测量 |
4.3 四频独立控制的双端口滤波天线 |
4.3.1 天线结构 |
4.3.2 天线设计过程 |
4.3.3 天线实物加工与测量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网络、滤波、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扩散滤波和深度学习的地震勘探噪声压制模型研究及应用[D]. 张钰姝.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可控电磁耦合的可重构电路研究[D]. 朱旭.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多模型联合优化的图像视频编码关键技术研究[D]. 王叶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可重构滤波电路关键技术研究[D]. 樊茂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耦合贴片阵列的滤波天线设计[D]. 陈佩瑶.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复数域随机系统的递推滤波方法研究[D]. 张乃心. 东华大学, 2021(01)
- [7]网络攻击下的弹性滤波器设计[D]. 周晓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分布式多目标滤波[D]. 陈焯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 邵耿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双端口滤波天线设计[D]. 谭重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