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湖东苑小区项目(望京K4区)

北京南湖东苑小区项目(望京K4区)

一、北京南湖东园小区工程(望京K4区)(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提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刘晓钟[2](2019)在《在住宅设计中体味“为人服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新中国70周年前夕,作为一名主要从事住宅设计研究的建筑师,笔者自1984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住宅所,在以白德懋总、宋融总为代表的老一辈建筑大师的悉心指导下,亲身经历了北京乃至中国住宅设计领域在改革背景下的起起伏伏,确有一些感慨。

许春夜[3](2018)在《城市交通路网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边界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交通系统是人们便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基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明显,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如何快速地发现交通拥堵现象并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当代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北京望京拥堵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Vissim9.0仿真平台对其进行复现,将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MFD)和无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Predictive Control,MFAPC)的思想引入交通控制系统,提出城市交通路网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边界控制方法,有效的提高路网运行水平。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在Vissim9.0仿真平台上复现北京市望京地区的部分拥堵路网,研究该路网的MFD特性。借助百度地图和实际调研等手段获取望京拥堵区域的路段参数和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等路网基础信息。根据路网基础信息配置Vissim9.0相关参数,完成路网复现工作。通过Vissim9.0仿真得到MFD参数,验证了该拥堵路网MFD的存在性。第二,针对选取的拥堵路网,提出了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边界控制算法。现有的基于MFD的路网边界控制算法多是基于模型的反馈控制算法,由于交通流模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提高,其性能很难提高。本文利用动态线性化技术给出了基于数据的城市交通路网预测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边界控制算法,提高了城市交通区域的控制效果。通过与传统PID控制器的仿真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边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预测边界控制的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方案的转化方法,并通过Vissim9.0仿真验证了转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越[4](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晓轩[5](2017)在《基于聚类的城市交通路网分区和交通状态判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出行安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渐渐凸显。单纯增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做法不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效果有限,因此如何对交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城市交通路网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复杂非线性时变系统,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对城市路网进行分区后,可以对每个子区域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案,使路网系统变得灵活、可靠,而且需要实时处理的数据量明显减少,能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本文选定望京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搭建VISSIM仿真平台,基于北京市浮动车数据设置仿真平台相关参数,复现研究区域的通行情况。之后利用聚类算法对望京区域进行分区,并利用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MFD)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分区的结果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只考虑速度和密度信息,用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对路网进行分区,然后加入路段的空间位置信息再次进行分区,并将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聚类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虑路段空间位置的分区方法效果更好。并利用分区后子区域的MFD对K-means算法的分区结果进行评价,而且通过MFD的拟合函数,提出了一种衡量分区结果的标准。其次,使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FuzzyC-means,FCM)聚类算法确定聚类类数和初始聚类中心,对望京区域路网进行分区。利用分区后子区域的MFD评价改进的FCM算法的分区结果,评价结果表明,与K-means算法的分区结果相比,改进的FCM算法的分区结果更加理想。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子区域内路段的交通状态进行判别,由此得出子区域内部拥堵路段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合MFD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子区域拥堵的评价标准。对望京区域路网进行动态分区,并分析了交通拥堵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了关键路段。

任维[6](2017)在《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环境风貌显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但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广袤国土之上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是维持我国景观多样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关乎中国本土文化之存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开展国土层面各地区地域景观的深入研究,以明晰其发展过程与核心特征,汲取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浙闽丘陵地区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地少人多,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之前(1912年之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这一浙闽丘陵地区的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多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研究了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以总结各因素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基于以上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梳理,本论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城乡营建四个层面耦合叠加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展开了详细的分层解析研究,具体包括叙山与叙水的自然山水层面,水利设施系统与水利管理制度的水利建设层面,农田建设、作物种植与生产工具的农业生产层面,城邑营建、卫所营建与村镇营建的城乡营建层面。本论文进而将清末民初时期相对稳定与成熟的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峦为骨、水网成脉、农耕立本、城卫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与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邑地域景观两个层面。在明确了城邑、卫所与村镇地域景观特征异同的基础上,基于以城邑为核心统筹卫所与村镇的视角,挖掘四邑的城乡“八景”,并运用舆图、测绘图与辞翰艺文等历史图文资料对主要景观意象开展了详细解读。本论文最后从外部扩张与内部变迁两方面简述了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初步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地域景观所遭受的来自人与自然疏远、农本观念淡化、城防体系解体、审美情趣变迁四方面的剧烈冲击。进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尝试从保护为先、择要修复、转译调适、古今相承这四个方面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初步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完成了浙闽丘陵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方法创新。研究过程之中展现了历史舆图、“八景”在传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探讨适用于中国地域景观体系的研究方法。3、思路延展。发展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形成了突破城乡二元界限的“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多层面耦合叠加的地域景观研究思路。

逄宇[7](2016)在《X公司北京市自提点布局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商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存在,使得其末端配送环节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此,电商公司纷纷推出自提服务以应对末端配送的困境。X公司是一家B2C电子商务公司,有自营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两种方式。在2014年末,该公司在北京市推出了自提服务,采用与好邻居便利店、高校商铺合作的方式设立自提点,形成了以上门配送为主、自提点取货为辅的送货模式。但是经过一年的运营,该服务存在利用不充分、自提服务范围重复、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对X公司当前自提点布局的分析和改进。本文首先总结了X公司在北京市的自提点布局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其优化目标和原则;其次,通过分析需求点的类型和特点、对需求量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并参考公司成本的要求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最终确定自提备选点;第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引入距离惩罚成本,构建以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布局优化模型,给出自提点布局优化方案:第四,根据布局优化方案,从自提点利用率、服务范围、供需平衡、成本变化四个方面分析优化效果。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企业的自提点布局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付长华[8](2012)在《北京盆地结构对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文中指出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多以及地价飞涨等原因,高层建筑已经大量涌现于各个城市之中,并且数量仍在继续攀升。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均建造于盆地内部,同时具有发生大地震的构造背景,如我国的北京、银川、西安、呼和浩特等。历史上多次大地震中的建筑震害特征表明,盆地对地震动的长周期成分有显着的放大效应,可以对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产生很强的破坏作用。因此,盆地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问题日显重要。然而在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中,还尚未就盆地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做出明确解释和规定,这给城市的震害防御以及合理的未来规划埋下了隐患。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一则北京市坐落于典型盆地构造的范围内,且具有发生大地震的构造背景;二则数千栋25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和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商用建筑已经建成,并有加速建造的趋势。这些建筑的自振周期通常在3秒以上,有的甚至可长达10秒。地震时,它们易与3-10秒长周期地震动形成共振而产生巨大的地震破坏。此外,强烈的地面晃动也可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这些都将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加大了地震应急救援的难度。因此,研究北京盆地结构对3-10秒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效应,可以明确北京盆地内高层建筑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给盆地内城市的未来规划、新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的震害防御、应急救援提供科学的依据。针对北京盆地内强地面运动记录严重不足的现状,本文采用并行有限差分地震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北京三维盆地结构对3~10秒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效应。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阐述了有限差分模拟长周期地震动的基本原理及其并行化计算的实施方案,介绍了用于地震动模拟的并行计算平台。2、通过对地震勘探资料、地质资料、钻孔资料、波速测试资料及其它调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既有北京盆地模型的基础上叠加了地形条件,建立了含起伏地形的盆地地下介质三维速度结构模型。通过对北京盆地内五级以上历史地震和活动断层活动特征的分析,建立了符合北京盆地地震构造背景的强震震源模型,为有限差分地震动模拟提供了正确的震源参数。3、通过对七个震源输入下的地震动模拟,分析了北京盆地结构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特征,指出虽然不同震源参数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盆地放大效应的差异,但盆地结构一直是控制3-10秒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的主导因素。盆地对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系数与盆地内沉积物的厚度之间关系密切,近地表的第四系和第三系的厚度都对盆地放大效应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第四系的影响程度更为突出。4、提出了“盆地等效沉积物厚度”的概念,给出了盆地结构对3-10秒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大系数与盆地等效沉积物厚度之间的相关函数。结果表明:盆地放大效应不能简单地用乘以某一系数来表征,它与盆地内等效沉积物厚度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等效沉积物厚度增加而增加,相关性函数可回归为清晰的二项式方程。5、当等效沉积物厚度大于200m时,在3-10秒周期范围内,盆地结构对3秒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作用最为显着,随着周期增大,放大作用逐渐减弱;当等效沉积物厚度和反应谱周期一定时,盆地结构对水平分量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大系数大于竖向分量,而在两个水平分量中,盆地结构对平行断层分量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大系数要大于垂直断层分量。6、对比了盆地放大效应与地表土层放大效应。当盆地等效沉积物厚度不大于500m时,盆地对周期T≥3s的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系数与地表土层放大率大致相当;但在盆地等效沉积物厚度较大的区域,盆地放大效应明显大于地表土层放大效应。7、基于回归统计结果,将北京盆地结构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大系数进行了分区,为北京市的震害防御和未来规划等提供了科学的参考。8、统计了北京市25层以上高层住宅和100米以上超高层商用建筑的分布、层数及高度等信息,计算了这些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根据不同周期时盆地对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系数的分区结果:(1)探讨了现有这些高层建筑的地震致灾风险水平与盆地结构的关系。指出城市东部CBD及以东地区的大部分建筑、西二环到西三环之间南半段内的建筑、以及北五环以北地区的部分建筑受到盆地放大效应的影响最为突出,在大地震中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地震灾害,是今后地震应急准备和地震救援工作中应着重考虑的对象;(2)指出顺义凹陷、大厂凹陷的中心区域,盆地放大效应非常明显。在城市未来规划时,该区域应尽量避免建造同类高层建筑:(3)在盆地放大系数较小的其它地区建造同类高层建筑时,建议参考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根据建筑结构自振周期的大小,适当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

赵政宇[9](2011)在《TD-SCDMA无线网络初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TD-SCDM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无线网络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强大的后发优势,实施合理的网络规划方法将节省后期建设和维护资源,从投资角度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市场价值。对TD-SCDMA无线网络基本理论、规划思想和原则、规划流程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北京一期TD-SCDMA网络初规划实际操作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依照理论给定的网络覆盖初规划原理,在已有的成熟2G网络基础上实施3G规划,从无到有铺设第一张覆盖网络,使网络内的覆盖与服务质量达到既定目标。通过对规划仿真结果与实际路测结果进行对比,就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明确了北京地区TD-SCDMA初规划的关键方法和部分数据。通过测试与解析覆盖规划、容量规划、传播模型校正、仿真与后续测试对比等一系列工作在实际场景中的实施,对未来TD-SCDMA技术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刘萍[10](2010)在《居住区的交通空间处理》文中认为城市交通犹如人身的血液系统,血液通过血管往返循环,维持着人的生命,因此血管不能堵塞。城市交通也要求畅通无阻,否则会阻碍城市的正常运转。小区交通则不同,它是城市交通的延伸,然而又是城市交通的末梢。血液流到手、脚和头颅等终端后要流回来,而不是穿过去。所以小区交通空间的处理应不同于城市的交通空间。

二、北京南湖东园小区工程(望京K4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南湖东园小区工程(望京K4区)(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在住宅设计中体味“为人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京住宅设计“四阶段说”
    第一阶段:新时期住宅设计的萌发 (1978年~1990年)
    第二阶段:住宅设计行业快速发展 (1990年~2000年)
    第三阶段:追求居住品质提升 (2000年~2008年)
    第四阶段:靠细节把控住宅舒适度 (2008年至今)
二、北京住宅设计应铭记前辈建筑师的贡献

(3)城市交通路网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边界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安排
2 研究基础
    2.1 宏观基本图简介
        2.1.1 MFD的理论基础
        2.1.2 宏观基本图的基本特性
    2.2 VISSIM9.0仿真平台
    2.3 路网绘制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路网MFD存在性验证
    3.1 VISSIM9.0仿真
        3.1.1 路网参数的设置
        3.1.2 仿真参数的设置
        3.1.3 仿真输出结果
    3.2 宏观基本图特征参数计算
        3.2.1 路网内车辆数的计算
        3.2.2 路网内完成流量的计算
        3.2.3 宏观基本图存在性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无模型自适应预测边界控制
    4.1 问题描述
    4.2 边界控制器设计
    4.3 仿真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边界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
    5.1 转化方案一
    5.2 转化方案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基于聚类的城市交通路网分区和交通状态判别(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网分区的研究现状
        1.2.2 宏观基本图的研究现状
        1.2.3 聚类算法的研究现状
        1.2.4 交通状态判别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路网分区与MFD简介及VISSIM仿真平台的搭建
    2.1 路网分区的简介
        2.1.1 路网分区的参数
        2.1.2 路网分区的数据来源
    2.2 MFD的简介
        2.2.1 MFD的存在性
        2.2.2 MFD的特性
        2.2.3 MFD的计算
    2.3 VISSIM仿真平台的搭建
        2.3.1 路网绘制
        2.3.2 参数设置
        2.3.3 VISSIM仿真平台生成的数据文件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K-means聚类的路网分区及基于MFD的分区评价
    3.1 聚类的基本概述和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
        3.1.1 聚类的基本概述
        3.1.2 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
    3.2 基于K-means聚类的分区结果
        3.2.1 不考虑路段空间位置的分区结果
        3.2.2 考虑路段空间位置的分区结果
    3.3 基于MFD的分区结果评价
        3.3.1 基于MFD图像的分区结果评价
        3.3.2 基于MFD拟合函数的分区结果评价
        3.3.3 利用NSk指标进行辅助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FCM聚类的路网分区及基于MFD的分区评价
    4.1 FCM聚类算法及改进方式
        4.1.1 FCM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
        4.1.2 模糊指数m的值的确定
        4.1.3 一种改进的FCM算法
    4.2 基于改进的FCM算法的分区结果
    4.3 基于MFD的分区结果评价
        4.3.1 基于MFD图像的分区结果评价
        4.3.2 基于MFD拟合函数的分区结果评价
        4.3.3 利用NS_k指标进行辅助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面向子区域的交通状态判别及拥堵评价
    5.1 路段的交通状态判别和子区域拥堵评价
        5.1.1 单条路段的交通状态判别
        5.1.2 面向子区域的拥堵评价
    5.2 动态分区
        5.2.1 动态分区及拥堵分析
        5.2.2 关键路段的确定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快速城镇化的剧烈冲击
        1.2.2. 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浪潮
        1.2.3. 新型城镇化与“乡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1.4.2. 乡土景观
        1.4.3. 地域景观
        1.4.4. 其他
    1.5. 研究对象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借鉴“文化景观”研究思路,强调自然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1.6.2. 继承人居环境与国土景观研究方法,综合地域上的人类活动
        1.6.3. 一定程度填补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
        1.6.4. 挖掘舆图、“八景”在地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综合
        1.7.2. 田野调查
        1.7.3. 图解分析
        1.7.4. 归纳整理
    1.8. 研究框架
2.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地质形成与地形地貌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条件
    2.4. 气候条件
    2.5. 土壤条件
    2.6. 小结
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3.1. 秦汉以前——源起与孕育阶段
        3.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原始氏族社会
        3.1.2. 东瓯国的兴起与消亡
    3.2. 魏晋南北朝——萌芽与奠基阶段
        3.2.1. 三国争战期间的北人南下
        3.2.2. 首次衣冠南渡与永嘉郡的设立
        3.2.3. 文人太守兴教化
    3.3. 隋唐五代——融合与发展阶段
        3.3.1. 政区趋于稳定及“温州”之名的由来
        3.3.2. 安史之乱与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
        3.3.3. 佛教传播与寺院、古塔的兴建
        3.3.4. 城乡建设不断发展
    3.4. 宋元时期——转型与创新阶段
        3.4.1. 纳土归宋的和平过渡
        3.4.2. 二次衣冠南渡与城乡建设的全面发展
        3.4.3. 港口城市的确立
        3.4.4. 重文抑武背景下的文化繁荣
        3.4.5. 蒙汉民族矛盾下的城市变迁
    3.5. 明清时期——曲折与成熟阶段
        3.5.1. 明代海禁与港口城市的没落
        3.5.2. 倭寇袭扰与海防卫所的设立
        3.5.3. 城乡建设生产的全面恢复
        3.5.4. 迁界禁海的严重破坏
        3.5.5. 康乾盛世之后的恢复发展
        3.5.6. 园林体系逐步成熟
        3.5.7. 辟为通商口岸之后的新发展
    3.6. 小结
4.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水利设施系统
        4.2.2. 水利管理制度
    4.3. 农业生产
        4.3.1. 农田建设
        4.3.2. 作物种植
        4.3.3. 生产工具
    4.4. 城乡营建
        4.4.1. 城邑营建
        4.4.2. 卫所营建
        4.4.3. 村镇营建
    4.5. 小结
5. 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
    5.1. 总体格局
        5.1.1. 山峦为骨
        5.1.2. 水网成脉
        5.1.3. 农耕立本
        5.1.4. 城卫安民
        5.1.5. 人文成境
    5.2. 四邑地域景观
        5.2.1. 永嘉
        5.2.2. 瑞安
        5.2.3. 平阳
        5.2.4. 乐清
    5.3. 小结
6.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6.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外部扩张
        6.1.2. 温州滨海地区的内部变迁
    6.2. 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6.2.1. 人与自然疏远——自然山水的破坏
        6.2.2. 农本观念淡化——水网农田的衰弱
        6.2.3. 城防体系解体——城乡格局的巨变
        6.2.4. 审美情趣变迁——传统意象的消隐
    6.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3.1. 保护为先——珍视土地并审慎保护
        6.3.2. 择要修复——择景之要以恢复再生
        6.3.3. 转译调适——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6.3.4. 古今相承——承古之脉与塑今之体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曲折发展、逐步成熟的历史发展历程
        7.1.3. 逐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7.1.4. 基于自然、融于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7.1.5. 保护修复、调适相承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X公司北京市自提点布局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商业网点布局
        1.2.2 快递网点布局
        1.2.3 自提点布局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
    2.1 网点布局
        2.1.1 网点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2.1.2 中心地理论
        2.1.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1.4 聚集和关联理论
    2.2 主成分分析法
    2.3 距离惩罚成本
    2.4 布局优化模型
3 X公司基本情况与自提点布局存在的问题
    3.1 X公司的基本情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业务情况
    3.2 X公司北京市自提点布局现状
        3.2.1 数量及位置分布
        3.2.2 自提点密度分析
        3.2.3 自提订单量情况
    3.3 自提点布局存在的问题
        3.3.1 自提点利用不充分
        3.3.2 自提点服务范围重合
        3.3.3 自提服务供需不平衡
    3.4 布局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对自提点内涵认识不足
        3.4.2 缺乏合适的自提点选取标准
        3.4.3 缺乏科学的自提点布局方法
4 X公司自提点布局优化分析
    4.1 布局优化思路、目标和原则
        4.1.1 布局优化思路
        4.1.2 布局优化目标
        4.1.3 布局优化原则
    4.2 布局区域的选择
        4.2.1 影响选择的因素分析
        4.2.2 优化后布局区域的确定
    4.3 需求点和备选点分析
        4.3.1 需求点类型分析
        4.3.2 需求量预测
        4.3.3 备选点的选择
5 X公司自提点布局优化与效果
    5.1 自提点布局优化
        5.1.1 基本问题
        5.1.2 数据准备
        5.1.3 模型构建
        5.1.4 结果说明
    5.2 优化效果分析
        5.2.1 利用率效果分析
        5.2.2 服务范围和供需平衡效果分析
        5.2.3 成本效果分析
        5.2.4 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北京盆地结构对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盆地结构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有限差分模拟地震动的基本原理与并行计算环境
    2.1 有限差分模拟长周期地震动的基本原理
    2.2 并行计算环境
第三章 有限差分地震动模拟中的计算模型
    3.1 北京盆地含起伏地形的地下介质三维速度结构模型
        3.1.1 北京盆地的地理范围
        3.1.2 北京盆地含起伏地形的地下介质三维速度结构模型
    3.2 震源模型
        3.2.1 全局震源参数
        3.2.2 局部震源参数
        3.2.3 地震动模拟中的设定地震
第四章 震源因素影响盆地放大效应的不确定性分析
    4.1 有限差分地震动模拟结果的有效性论证
    4.2 北京盆地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
    4.3 震源因素影响盆地放大效应的不确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盆地结构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大系数
    5.1 盆地结构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大系数的总体特征
    5.2 盆地结构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大系数与等效沉积物厚度之间的关系
    5.3 本文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的对比
    5.4 北京盆地结构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大系数的空间分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京盆地内高层建筑地震致灾风险水平之初判
    6.1 北京盆地内高层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6.2 高层建筑自振周期的估算
    6.3 盆地内高层建筑地震致灾风险水平之初判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课题

(9)TD-SCDMA无线网络初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现状
    1.3 无线网络规划技术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2 TD-SCDMA网络特点和无线网络规划分析
    2.1 TD-SCDMA与GSM的差异分析
        2.1.1 综述
        2.1.2 覆盖规划比较
        2.1.3 容量规划比较
        2.1.4 邻区规划比较
        2.1.5 频点规划比较
        2.1.6 网络优化比较
    2.2 TD-SCDMA网络关键技术
        2.2.1 时分双工
        2.2.2 多址方式
        2.2.3 智能天线
        2.2.4 联合检测
        2.2.5 接力切换
        2.2.6 N频点技术
        2.2.7 UpPCH Shifting
        2.2.8 动态信道分配
    2.3 TD-SCDMA网络规划思想与原则
        2.3.1 TD-SCDMA网络规划思想
        2.3.2 TD-SCDMA网络规划原则
    2.4 TD-SCDMA网络规划流程
3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3.1 网络覆盖需求分析
        3.1.1 覆盖需求分析概述
        3.1.2 TD-SCDMA链路预算
    3.2 网络容量需求分析
        3.2.1 等效爱尔兰法
        3.2.2 POST Erlang-B法
        3.2.3 坎贝尔方法
    3.3 无线网络勘察技术
        3.3.1 TD-SCDMA站点布局原则
        3.3.2 TD-SCDMA设备对基站站址的要求
    3.4 规划仿真
        3.4.1 TD-SCDMA网络规划工具的功能要求
        3.4.2 TD-SCDMA网络规划的关键输出
4 多场景TD-SCDMA无线网络覆盖分析
    4.1 根据无线传播划分覆盖场景
        4.1.1 密集市区
        4.1.2 一般市区
        4.1.3 郊区道
    4.2 根据业务特征划分覆盖场景
        4.2.1 室外场景分析
        4.2.2 室内场景分析
        4.2.3 典型覆盖场景的规划要点
5 TD-SCDMA无线网络初规划工程实现
    5.1 北京地区无线网络初规划需求分析
        5.1.1 建设目标
        5.1.2 设计指标
    5.2 传播模型校正
        5.2.1 传播模型校正概述
        5.2.2 SPM模型介绍
        5.2.3 模型校正流程
        5.2.4 模型校正结果
    5.3 规模估算和初规划仿真
    5.4 详细仿真
        5.4.1 仿真输入
        5.4.2 仿真结果
    5.5 无线参数规划
        5.5.1 频率规划
        5.5.2 时隙规划
        5.5.3 码字规划
        5.5.4 HSPA配置
6 无线网络初规划成果验证
    6.1 道路测试
        6.1.1 测试方法
        6.1.2 测试结果
    6.2 仿真结果与实际效果的对比分析
7 无线网络初规划总结与展望
    7.1 成果
    7.2 初规划与后期规划工作的关系
    7.3 问题与风险点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居住区的交通空间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处理的原则
    1.1 顺而不穿, 通而不畅。
    1.2 交通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离。
    1.3 步行路线的安排要符合人“抄近路走”的心理习惯。
2 处理的方法
    2.1 道路分级。
    2.2 人车分离。

四、北京南湖东园小区工程(望京K4区)(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在住宅设计中体味“为人服务”[J]. 刘晓钟. 建筑, 2019(04)
  • [3]城市交通路网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边界控制算法研究[D]. 许春夜.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4]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基于聚类的城市交通路网分区和交通状态判别[D]. 王晓轩.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2)
  • [6]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任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X公司北京市自提点布局分析与优化[D]. 逄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2)
  • [8]北京盆地结构对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D]. 付长华.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2(07)
  • [9]TD-SCDMA无线网络初规划方法研究[D]. 赵政宇.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10]居住区的交通空间处理[J]. 刘萍. 民营科技, 2010(07)

标签:;  ;  ;  ;  ;  

北京南湖东苑小区项目(望京K4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