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阳将建殷墟文化遗址公园(论文文献综述)
戴哲宁[1](2017)在《基于场所共生理念的战场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 ——以来凤山抗战遗址博物馆设计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场遗址是人类战争后所留下的证据,人们可以在现场近距离的接触到战争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并且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场遗址所带来的震撼,这和我们从电视或者书本上所看到的文字影像资料是不同的。所以,战场遗址与其他遗址相比更具有实际教育意义,可以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使人们明白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目前,中国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被忽略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传统建筑,许多有价值的遗址也在被破坏。近年,人们逐渐意识到了遗迹的重要价值,对于发掘出的遗址进行保护,并建造了大量的遗址博物馆建筑。但由于国内对该方向的研究不够成熟,所以为了更好地对战场遗址进行保护和展示利用,更好地建设战场遗址博物馆,我们应该从战场遗址与战场遗址博物馆的联系出发,思考保护设计策略,为以后的战场遗址保护和博物馆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使战场遗址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利用,实现其自身的研究价值、教育价值和历史意义。本论文将场所共生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以战场遗址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将战场遗址与战场遗址博物馆的相互关系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战场遗址博物馆设计和场所共生理念的关联。以战场遗址博物馆的场地设计、场所营造、共生构建作为研究方向,说明场所共生理念对战场遗址博物馆设计的重要性。在此期间,我实地考察的两个国内案例和其他有关文字资料、图片,并进行深入研究比较,探究出了的场所共生设计的相关方法。通过相关实际建筑方案设计进行深入探索,并与创作实践相融合。
郑漫丽[2](2016)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实践历程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及80年代以来遗址及露天博物馆、风景名胜区等的发展过程。回顾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历程,本文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出发,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实践过程划分为酝酿期、初创期、起步期、发展期四个阶段,通过梳理考古遗产从保护到利用的思路转变过程,探寻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在不同时期的类型特点,希望能够为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所有参考。
丛桂芹[3](2013)在《价值建构与阐释 ——基于传播理念的文化遗产保护》文中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问题,对于遗产价值的认知一旦变化,保护理念与方式都会改变。从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的由重视历史价值到文化价值的转变,带来了遗产保护中从单纯保护到重视传承共享、从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性保护到社会整体系统内的公众性保护的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正确、深刻地理解遗产价值,决定了文化遗产能否得到更为普遍的价值认同和社会参与,因此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传播已然成为保护中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国际保护文献与保护组织对遗产阐释、展示等传播因素愈加重视的原因所在。但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非常薄弱,迫切需要进行理论的探讨以服务于保护实践。基于这样的问题视角,本文借鉴了公众考古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并结合国际保护文献的论述与国际保护组织的实践,从传播理念的角度考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沟通与交流问题。通过对传播中“编码”和“译码”两个环节的考察,指出文化遗产保护是“价值编码”和“价值译码”的动态过程。“价值编码”是“价值建构”的过程,它通过建构遗产关键知识而生产出文化遗产的意义,话语转换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都是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背景作用下,通过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建构出来的,作为不同话语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往往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建构遗产价值的不同侧面,这不仅使遗产成为一个具有各种公共价值的品牌和集合体,也使得不同时代因话语的不同而导致了遗产价值认知的转变,从而建构出属于当代的遗产价值体系。“价值译码”则是“价值传递”的过程,它通过对遗产关键知识的解析而阐释、传达遗产意义。价值传递中主要有三种阐释方式,即学术阐释、展示性阐释和大众传媒阐释,其中前者是学术性质的初次阐释,后两者则是对遗产价值的普及性阐释。另外危机传播形式下的价值阐释,属于特殊的阐释方式,对遗产价值的抢救具有重要作用。重视遗产阐释的层级分类、调动公众参与互动活动,以及充分运用视觉传播的手段等方式,有助于提升遗产阐释和价值传递的效果。最后,本文指出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价值传递中的问题。由于目前普及性阐释对于我国的保护实践最为关键,因此在对当前普及性阐释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后,本文提出了实现从“理解公众”到“公众理解”的阐释目标的可能途径。
魏丽红[4](2013)在《安阳市视觉识别系统的地域性塑造》文中提出安阳,作为一个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岁月中,先民们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留下来的古迹文物极其丰富多彩,拥有灿烂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根基。因此,安阳市"城市形象"的塑造,要充分尊重历史传承,注重传统精神和现代意识的结合,秉持扬弃精神来总结、提炼和升华,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凸显城市个性。
徐鹏[5](2011)在《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安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分析》文中指出当今社会,文化产业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洪流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特别是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研究。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地,是世界上首个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所以汉字资源是安阳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资源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安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河南区域内处于中下游水平,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此,笔者以实地考察、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安阳为代表,以汉字相关文化资源为核心,展开了对安阳历史文化资源的构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开发路径的研究,并对安阳文化产业的未来提出展望。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安阳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安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并梳理了安阳的重点历史文化资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安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有:文化产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旅游产品及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层次性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第三部分提出了安阳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多元开发”总路径,以及调整文化定位、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优化产业运作模式等具体可行路径,以使安阳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正确的道路。第四部分对安阳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建设“汉字之都”的美好愿景。
骈丽军[6](2009)在《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着名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遗址是我国古代文明史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遗址旅游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旅游发展角度来说,遗址专业性强但可观赏性弱,完善的旅游解说系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的旅游解说系统是实现旅游管理者、旅游资源与游客三者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安阳殷墟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列“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是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对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系统进行研究,对于完善我国旅游解说系统研究,推动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根据信息传播过程提出的“发送者—讯息—接受者”模式(S—M—R模式)进行修正,提炼出旅游解说资源、解说媒介以及解说受众三个要素,其共同构成了旅游解说系统。运用实地调查以及问卷调查,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的解说资源、解说媒介以及解说受众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阳殷墟遗址的旅游解说资源信息全面但缺乏系统规划;解说员管理较规范,但缺乏系统培训;解说媒介多样,但细节有待改善;静态展览多种创新,但缺乏游客互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安阳殷墟遗址解说系统的发展建议:第一,系统规划,整合解说资源信息;第二,加强制度化管理,提高解说员素质;第三,以人为本,完善非人员解说媒介;第四,提高参与性,加强与游客的互动。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基本概念等作了系统的介绍;第二、三章则分别对安阳殷墟遗址的旅游解说资源(S)、解说媒介(M)以及解说受众(R)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第四章对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系统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李韵,刘先琴,袁瑞清[7](2006)在《安阳殷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今天,在立陶宛共和国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安阳殷墟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新一处的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下午近四时,喜庆的气
二、安阳将建殷墟文化遗址公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阳将建殷墟文化遗址公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场所共生理念的战场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 ——以来凤山抗战遗址博物馆设计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场所共生理念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 |
1.3.2 战场遗址博物馆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战场遗址博物馆的概念界定 |
2.1.1 战场遗址 |
2.1.2 遗址博物馆 |
2.1.3 战场遗址博物馆 |
2.2 场所共生理念的的含义 |
2.2.1 场所的含义 |
2.2.2 共生的含义 |
2.2.3 场所共生理念的含义 |
2.3 建筑达成场所共生的的常用处理手法 |
2.3.1 场景的共生 |
2.3.2 建筑形体融入与消隐 |
2.3.3 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场遗址博物馆与场所共生理念的联系 |
3.1 战场遗址的构成 |
3.1.1 物质遗存 |
3.1.2 历史记忆 |
3.1.3 现状环境 |
3.2 战场遗址与战场遗址博物馆的关联 |
3.2.1 整体与局部的联系 |
3.2.2 内部与外部的过渡 |
3.3 战场遗址博物馆设计与场所共生理念的联系 |
3.3.1 当前战场遗址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
3.3.2 场所共生理念与战场遗址博物馆的融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关案例分析 |
4.1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4.1.1 项目概况 |
4.1.2 与文化的共生 |
4.1.3 小结 |
4.2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
4.2.1 项目概况 |
4.2.2 建筑空间的共生 |
4.2.3 小结 |
4.3 日本广岛现代美术馆 |
4.3.1 项目概况 |
4.3.2 与自然共生 |
4.3.3 与文化的共生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场遗址博物馆的场所共生设计策略 |
5.1 环境共生策略 |
5.1.1 战场遗址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场所共生 |
5.1.2 战场遗址博物馆与战场遗址的场所共生 |
5.2 空间共生策略 |
5.2.1 形态空间的场所共生 |
5.2.2 交通空间的场所共生 |
5.2.3 功能空间的场所共生 |
5.3 文化共生策略 |
5.3.1 与场地历史文化的场所共生 |
5.3.2 与当地人文精神的场所共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场所共生的设计实践-以来凤山抗战遗址博物馆为例 |
6.1 来凤山抗战遗址的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区位 |
6.1.3 项目场地现状分析 |
6.1.4 基地选址分析 |
6.2 来凤山抗战遗址的遗存和现状问题 |
6.2.1 物质遗存与精神遗存 |
6.2.2 现状问题综述 |
6.3 场所共生设计策略的实际应用 |
6.3.1 与环境的共生 |
6.3.2 与空间的共生 |
6.3.3 与文化的共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来凤山抗战遗址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
(2)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酝酿期(1949年-1976年) |
二、初创期(1976年-20世纪90年代末期) |
三、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末期-2009年) |
四、发展期(2010年至今) |
五、小结 |
(3)价值建构与阐释 ——基于传播理念的文化遗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特色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重点与难点 |
1.4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4.1 关于文化遗产的研究综述 |
1.4.2 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 |
1.4.3 对于遗产阐释的研究 |
1.4.4 借鉴传播学理念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跨学科交叉研究法 |
1.5.2 文献研究方法 |
1.5.3 逻辑研究方法 |
1.5.4 数据例证 |
1.5.5 调研实践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变化 |
2.1 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 |
2.1.1 以价值为导向的文化遗产保护 |
2.1.2 价值议题成为核心导向的原因 |
2.1.3 价值议题成为核心导向的意义 |
2.2 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变 |
2.2.1 古代世界对“纪念物”纪念价值的重视 |
2.2.2 16-18 世纪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的冲突 |
2.2.3 19-20 世纪 80 年代从艺术到历史的价值转变 |
2.2.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从历史到文化的价值转变 |
2.3 价值转变带来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变化 |
2.3.1 从孤立到综合:遗产保护方式向多学科整合发展 |
2.3.2 从保护到传承:遗产保护目的发生转变 |
2.3.3 从专业到大众:遗产保护的社会性开始凸显 |
2.4 文化遗产保护中引入传播理念的必要性 |
2.4.1 价值认知的转变需要进行深入传播 |
2.4.2 保护的新变化要求重视传播理念 |
2.4.3 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决定了传播理念的介入 |
2.4.4 文化遗产传播研究遭到忽视 |
2.5 小结 |
第3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播的内涵与实践 |
3.1 国际保护文献中有关传播理念的论述 |
3.1.1 国际保护文献的制订与影响 |
3.1.2 国际保护文献中有关传播的概念与内容 |
3.2 《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启示与问题 |
3.2.1 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基本情况 |
3.2.2 宪章修改过程显示的观念变化 |
3.3 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播的概念与内涵 |
3.3.1 公众考古学阐释理论的启发 |
3.3.2 传播学理论的合理借鉴 |
3.3.3 遗产保护中的传播概念与内涵 |
3.4 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传播实践 |
3.4.1 爱丁堡世界遗产组织的传播活动 |
3.4.2 英格兰遗产组织的传播活动 |
3.4.3 ICOMOS 和 ICCROM 对遗产传播的关注 |
3.4.4 欧洲理事会进行的文化遗产传播活动 |
3.4.5 UNESCO 的世界遗产全球传播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建构与话语转换 |
4.1 文化遗产价值的建构性 |
4.1.1 后现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范式 |
4.1.2 文化与价值观的背景作用 |
4.1.3 被建构的文化遗产及其价值 |
4.2 话语转换影响下的遗产价值建构 |
4.2.1 话语的建构作用 |
4.2.2 话语转换带来的遗产价值转变 |
4.2.3 当前的话语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 |
4.3 不同话语主体对遗产价值的建构方式 |
4.3.1 利益相关者:建构遗产价值的话语主体 |
4.3.2 建构遗产价值的核心途径 |
4.3.3 不同话语主体建构遗产价值的层面与策略 |
4.4 案例分析:英国郎达遗址公园与沈阳铸造博物馆的价值建构 |
4.4.1 英国郎达遗址公园的改建 |
4.4.2 沈阳铸造博物馆的改造 |
4.4.3 工业遗产价值建构的启示与思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传递与遗产阐释 |
5.1 价值传递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和影响 |
5.1.1 适应文化遗产保护新变化的要求 |
5.1.2 弥补价值传递中阐释不足的问题 |
5.1.3 满足文化遗产保护各个环节的交流需要 |
5.1.4 价值传递过程能够创造遗产的附加价值 |
5.1.5 对保护理念具有推动与纠正作用 |
5.2 遗产阐释:价值传递的实现途径 |
5.2.1 阐释的哲学意义 |
5.2.2 遗产阐释的本质与形成 |
5.2.3 遗产阐释的涵括内容 |
5.2.4 遗产阐释在价值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
5.3 价值传递与不同传播方式下的遗产阐释 |
5.3.1 学术传播:遗产价值的初次阐释 |
5.3.2 展示传播:遗产价值的现场阐释 |
5.3.3 大众传播:遗产价值的拟态阐释 |
5.4 遗产阐释的特殊方式——危机传播 |
5.4.1 文化遗产的风险准备与危机管理 |
5.4.2 文化遗产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功能与作用 |
5.4.3 遗产专家学者在文化遗产危机传播中的作用 |
5.4.4 案例分析:汶川地震与海地地震后文化遗产的危机传播 |
5.5 遗产阐释效果的提升 |
5.5.1 重视遗产阐释的层级分类 |
5.5.2 调动公众参与阐释和互动活动 |
5.5.3 充分运用视觉传播的手段 |
5.5.4 案例分析:社区居民对开平碉楼的价值认知与阐释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变与传播理念的彰显 |
6.1 话语转换与中国文化遗产价值理念的改变 |
6.1.1 外来话语与对文物古迹历史纪念价值的重视 |
6.1.2 整旧如旧的主导话语与保护中的复古与复原 |
6.1.3 国际文物保护话语与中国对“三大价值”的保护 |
6.1.4 世界遗产话语体系与中国从文物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变 |
6.2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价值传递的重要性 |
6.2.1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
6.2.2 遗产价值传递重要性的显现 |
6.2.3 价值传递中需要重视普及性阐释 |
6.3 目前遗产价值普及性阐释的现状和问题 |
6.3.1 展示性阐释存在的问题 |
6.3.2 大众传媒阐释中的误导与偏差 |
6.4 阐释目标的达成:从理解公众到公众理解 |
6.4.1 了解价值阐释中的公众心理 |
6.4.2 在价值阐释中运用引发关注的技巧 |
6.4.3 建立多层级的文化遗产阐释体系 |
6.4.4 国家政策层面的保障与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 |
附录B 有关文化遗产的重要网络资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安阳市视觉识别系统的地域性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安阳市城市视觉形象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
1.1 安阳市城市视觉形象特点 |
1.2 安阳市城市视觉形象存在的问题 |
2 安阳市地域文化特点 |
2.1 安阳市地理位置状况 |
2.2 安阳市地域文化特点 |
3 安阳城市发展状况 |
3.1 发展优势 |
3.2 发展弱势 |
4 结语 |
(5)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安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的创新点和重难点 |
一、安阳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
(一) 文化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
(二) 开发优势分析 |
(三) 安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
二、安阳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
(一) 文化产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
(二) 旅游产品及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
(三)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层次性 |
(四)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
三、安阳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 |
(一) 调整文化定位 |
(二) 整合文化产业资源 |
(三) 构建发展载体 |
(四) 以品牌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 |
(五) 优化产业运作模式 |
(六) 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作用 |
结语:建设汉字文化强市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旅游解说系统是提高游客体验质量的重要途径 |
1.1.2 安阳殷墟在遗址旅游发展中具有代表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论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遗址 |
1.3.2 解说 |
1.3.3 旅游解说系统 |
1.4 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理论基础 |
1.4.3 研究方法 |
2 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资源和解说媒介分析 |
2.1 安阳殷墟遗址旅游发展 |
2.1.1 安阳殷墟遗址介绍 |
2.1.2 旅游发展概况 |
2.2 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资源分析 |
2.2.1 遗址解说资源内容及特点 |
2.2.2 安阳殷墟遗址解说资源实地调查分析 |
2.3 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媒介分析 |
2.3.1 旅游解说媒介类型及要求 |
2.3.2 安阳殷墟遗址解说媒介实地调查分析 |
3 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受众分析 |
3.1 遗址解说受众特点 |
3.1.1 较强的文化价值取向 |
3.1.2 较成熟的旅游消费心理 |
3.1.3 较稳定的年龄年构 |
3.2 安阳殷墟遗址问卷设计与调查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 安阳殷墟遗址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3.3.1 样本构成分析 |
3.3.2 游客游览行为分析 |
3.3.3 旅游解说系统功能的认识分析 |
3.3.4 解说媒介的评价分析 |
3.3.5 解说媒介满意度比较分析 |
4 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系统评价与发展建议 |
4.1 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系统评价 |
4.1.1 解说资源信息全面,但缺乏系统规划 |
4.1.2 解说员管理较规范,但缺乏系统培训 |
4.1.3 解说媒介形式多样,但细节有待改善 |
4.1.4 静态展览多种创新,但缺乏游客互动 |
4.2 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系统发展建议 |
4.2.1 系统规划,整合解说资源信息 |
4.2.2 加强制度化管理,提高解说员素质 |
4.2.3 以人为本,完善解说媒介 |
4.2.4 提高参与性,加强与游客的互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安阳将建殷墟文化遗址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场所共生理念的战场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 ——以来凤山抗战遗址博物馆设计项目为例[D]. 戴哲宁.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2]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研究综述[J]. 郑漫丽. 中华文化论坛, 2016(07)
- [3]价值建构与阐释 ——基于传播理念的文化遗产保护[D]. 丛桂芹. 清华大学, 2013(07)
- [4]安阳市视觉识别系统的地域性塑造[J]. 魏丽红.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02)
- [5]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安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分析[D]. 徐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8)
- [6]安阳殷墟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研究[D]. 骈丽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7]安阳殷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N]. 李韵,刘先琴,袁瑞清. 光明日报,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