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期末复习(论文文献综述)
杨胡灵[1](2021)在《建国七十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材编写特征与展望 ——以“人教版”为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文本,是实现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对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汲取体育健康知识的重要工具,其中基础教育的体育教材对中小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但随着当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同网络信息对中小学体育课学习内容有着不同形式的解读,具有极强的便利性,从而对当前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材的使用情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编写体育教材将教材适用于学生学习,成为体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建国七十年以来人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体育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选编原则、框架结构、教学内容及学习评价进行梳理,找出教材编写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访谈了解现今体育教材使用情况,探明原因,为我国今后体育教材的编写研究及教材的指向性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建议。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编写中并未很好的落实,且在落实的过程中教师以自身的理解和场域去判断学生的需要,却与学生真实的需要出现了偏差,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编写思想并未得到师生的认可。2.教材内容编写所制定的选编原则在实际编写中却没有很好的落实,现今的选编原则与师生之间的需要存在着偏差,没得到师生的认同。3.教材所编写的教学内容和所制定的框架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很好的落实,与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且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4.教材所编写学习评价中的评价方法、内容、主体和标准与实际教学中的考核评价没有很好的契合,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并未得到教师认同。整个研究发现新时代体育教材编写的展望:1.体育教材编写思想应更深层次地融入以学生为主体;2.体育教材内容的编写应与现阶段实际情况相契合;3.体育教材理论知识内容与德育、技术技能相结合;4.体育教材应注重内容及框架结构的多样化;5.体育教材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体育教材实用性;6.小学体育教材学生用书的编写,实现纸质动画与视频动画学习相结合。
王葛平[2](2021)在《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统计与概率”领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小学数学教材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更新而不断修订与完善。为了探究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与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有何差异,本研究以我国的苏教版教材和新加坡的MC版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案例法对两版教材的组织结构、课程难度以及两版教材与各自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教材组织结构的对比包括内容、栏目、插图和教师配套用书对比;教材难度对比使用了史宁中的难度模型;两版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对比时使用了美国SEC一致性分析范式。通过对比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第一,在教材组织结构方面,两版教材存在着以下几个共同点:他们的栏目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实践;都重视练习在掌握新知中的作用;都极其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两版教师用书都注重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同时,两版教材也有各自的特点。MC版教材有以下四个特点:注重家校合作;例题的呈现更具备示范性;教师用书注重跨学科知识;教师用书提供直观且可操作的评估表。苏教版教材也有自身的特点;栏目不仅注重传递科学文化知识还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重视问题的提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材中的插图丰富有趣。第二,根据史宁中等学者的课程难度定量模型,课程难度与课程广度、课程时间、课程深度有关。研究发现,总体上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广度大于MC版教材的课程广度,并且除了一年级,其他每个年级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广度都大于或等于MC版教材。课程时间方面苏教版教材远大于MC版教材。苏教版教材每个年级的课程深度都要大于或等于MC版教材,其中一年级和六年级课程深度相等。关于课程难度,总体上MC版教材的课程难度高于苏教版教材。第三,苏教版教材和MC版教材与各自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都很好,说明两版教材的编写非常符合各自国家课程发展理念与课程标准的主旨思想。总体比较而言,苏教版教材与其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高于MC版教材。从各个年级看,除了二年级,苏教版教材其他年级的一致性水平都高于MC版教材的每个年级,并且MC版教材一致性指数的极小值较低,这说明MC版教材部分年级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非常低。从学习目标维度看,苏教版一致性水平相对稳定,除了记忆和评价维度,其他学习目标维度的一致性水平都高于MC版教材。
王智超[3](2020)在《对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1978-2018年)》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蒙古语授课理科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数学教育尤为突出。中小学数学蒙古文版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紧跟课程改革步伐。但是同步练习、考试复习方面的蒙古文辅助资料落后于教学要求,高中辅助资料的建设更为滞后,跟不上高中生的高节奏的学习。因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教师大量翻译汉文辅助资料的同时,自己也编写辅助资料,以便满足教学要求。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建设历史、得失及其原因的研究对今后的蒙古族数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取1978—2018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建设发展史为研究对象。1978—2018年间,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的数学辅助资料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本文以数学辅助资料的起步、发展、升华阶段分别划分为1978—1986年、1986—2003年、2003—2018年三个阶段,并且又把每个阶段按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去划分时间,分别论述了该时期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以及使用情况、正式出版的高中数学蒙古文辅助资料的特点。此外,对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辽蒙古族中学、库伦旗第一中学进行了调查,以此了解学生对蒙汉数学辅助资料的选择情况以及对汉文数学辅助资料的理解和帮助程度以及数学辅助资料对哪些方面有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数学辅助资料的情况。最后,得出研究结论:(1)1978—1986年间,虽然出版了一些高中数学蒙文资料,但是结构单一,主要用于教师的教学。学生只靠教科书课后习题或教师编的题来复习、巩固知识。另外,蒙汉双语教学逐渐开始被重视,学生通过教师开始接触汉文辅助资料。(2)1986—2003年间,学生开始有了学校统一发的蒙文数学资料,但是大多数都是把高中所有内容整合成一本书的资料,即综合练习册。部分学校直接使用了汉文辅助资料,借助汉文辅助资料的,老师用蒙古语授课形式的蒙汉双语教学开始普及。(3)2003—2018年间,学生已经拥有教科书配套的蒙文数学辅助资料并且结构多样化。有些学校直接使用汉文数学资料,有的学校用装订成册(未出版)的蒙文数学资料,有的学校用正式出版的蒙文数学资料。除了学校发的数学辅助资料之外,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自主购买额外数学辅助资料加强学习并且用汉文资料的学生居多。针对以上结论对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以及使用方面提出了建议。
刘微[4](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认为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哈达[5](2013)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文中研究指明蒙古语授课教育是整个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自治区民族工作中不可缺失的一份责任。其中,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根基和摇篮,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振兴,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奠基的决定性意义。自治区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共内蒙古党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各级领导以及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自治区各行各业迅速恢复并得以初步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一度被称为“模范自治区”。自治区成立后,蒙古语授课教育在薄弱的基础上较快普及和提高。同时,随着时代的推进和演变,它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文革”时期批评蒙古语授课教育为“长期以来推行了一条修正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路线”,成为被“革命”的对象。到改革开放后,有人回顾这段历史时又赞扬它是实行民族政策的“黄金时期”或是发展民族教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它的评价众说纷纭。那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的蒙古语授课教育是如何起步的,具体的政策、背景、实施又如何?又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很强的学术意义,而且结合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或民族教育)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人选择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为题目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本论文以当时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将自治区成立到“文革”期间的十九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置于中国和自治区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查研究。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以及参考文献、后记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澄清选择该题目做研究的意义、价值及目的,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简单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该题目搜集到的基本文献资料,阐述了研究该课题的主要思维、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情况。论文的主要部分根据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五个章节来分别论述。第一章分三个阶段回顾从清末到自治政府成立前的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情况,交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二章结合党的民族区域政策、普及和发展民族教育政策以及内蒙古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措施,从学校、学生、教师等几个方面论述了19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决定发展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论述了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师资情况、师资管理制度、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的建立以及在职教师的培训等内容。第四章从影响教学的国家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内容以及教育评价等入手考查了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第五章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和授课语言的主要变化。
邓红[6](2011)在《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民族教育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农村民族基础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颇丰的成果,但是已有研究对少数民族儿童学校生活的微观层面关注较少,相对其他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是关于西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学校生活现状的一项田野民族志。研究以甘肃省农村少数民族聚居的义务教育学校为研究场域,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描述西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在现代学校中的生活状况,分析现代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的文化意义,探讨西部农村民族教育的问题。作为中国最贫困省份之一的甘肃省是西部一个多民族的内陆省份,多民族文化共存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现在定居在甘肃的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属于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尤以信仰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为主,这两种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占据核心位置。这一民族文化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在入学前已经成长为一个“小宗教徒”。随着国家全面普及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大部分西部少数民族乡村适龄儿童进入现代学校接受教育。一方面,现代学校通过空间的区隔,将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的学校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学校空间中国家化的表征符号使少数民族儿童走进学校仿若走进少数民族乡村里的“国家”,学校空间的搭设实际上是将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纳入国家公民体制中的表现;另一方面,现代学校精确的时间设置,使乡村儿童在漫长的学校生活时间中体会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儿童这种由“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的时空置换实质是在进行文化的置换,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来说现代学校是他们面对的第一个规范的现代化场域,这种体现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个体身上的教育空间转换历程,也折射出乡土社会向所谓的现代社会转变的历程。学校作为一种地处少数民族乡村世界的国家设置,并不是简单的社会存在,而是传递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文化的场所。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少数民族乡村世界中,学校在主流文化的传承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学校通过贯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统一的国家规范、统一的国家仪式、统一的课程大纲来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目标。这种统一的现代国家教育模式为少数民族儿童创造了一种现代社会的规训场景和国家在场的空间,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认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行为准则等传递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乡村少数民族儿童,使他们体会着作为国家一员的身份认同,享有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共同面对国家的机会。学校空间中国家规范的落实、国家化仪式的执行其实质是对乡村少数民族儿童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文化教育,使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与乡村以外广阔的社会生活、抽象的国家联系起来,也使儿童在单一民族认同的基础上体会“中华民族”的内涵。这种作用是其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成长为现代国家合格公民的文化意义。学习课本知识是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从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学习生活现状来看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质量有待提高。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学习方式使学校成为一部分儿童寄希望于改变农民身份,实现社会流动的场所。这一精英化、外向型、城市导向的教育目标在实现一部分儿童及家长愿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体制下依然存在大量儿童辍学的现象。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的辍学现象不仅发生在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女童身上,也是少数民族乡村儿童群体的普遍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导向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别分工模式、传统的经济方式与外向型的教育导向之间的矛盾是女童辍学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大批学不好、考不出去儿童离开学校的原因。这一问题体现出现代学校与地方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博弈。从国家均衡发展,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角度看,少数民族乡村儿童辍学率高,受教育水平低,对西部少数民族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更大。虽然当前学界关于民族教育的策略有两种声音:“离民”和“为民”,但都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对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学校生活描述的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文化认同生长的土壤,日常生活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因此,研究的日常生活视角应该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策略。
王立忠[7](2010)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研究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范本》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年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国民素质显着提高,教育公平制度建设不断加强。30年的教育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学校教育中,教科书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基本依据和主要媒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载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30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也经历了恢复和重建、改革和创新、调整和深化几个发展阶段。因此,通过历史的考察、文本的分析、现状的审视、理性的论证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和流变趋势,对于深刻认识我国基础教育外语课程的本质、践行外语教育新理念、优化外语课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和逻辑论证的方法,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影响广泛而持久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为对象,从出台背景、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及教科书文本等方面予以分析和评论,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探讨,弥补了以往英语教科书研究拘泥于某个版次或某个学段的不足,提升了外语教科书研究的层次,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外语教科书研究的方法。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引论,对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作了说明,对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作了综述,对研究的性质、方法及思路作了交代;同时,依据相关文献及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相关概念予以界定,对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阶段作了划分:第一代:统编教科书(1978年—1990年);第二代:中外合编教科书(1988年—2000年);第三代:新课程教科书(2000年—)。第二、三、四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每一章对应一个阶段,循以下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教科书的出台背景、当时主导性的教育理念、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其次,对教科书的编制及颁行过程、出版单位等进行回顾,为后续的分析、评论作了铺垫;再次,运用文本分析法,从理论基础、结构体系、语篇、语言知识及语言能力五个维度对教科书进行有详有略的分析和评论,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第五章,从总体上对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成就予以概括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反思或探讨,并对发展趋势或应然图景作了展望。结语则对本研究的欠缺和不足作了反省,同时也为自己后续的研究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苏丽卿[8](2006)在《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邓小平同志说:“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的全程,从教材史的角度对其进行纵向研究,可为教材的建设提供借鉴,对于当前的数学课程建设来说,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也有理论研究价值。 本文根据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将小学数学教材五十五年发展历程划分为八个时期,主要采用文献法对教材发展进行了探讨。注意研究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背景,着重探讨了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特点及突出问题。研究表明,教材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变化和发展对它的要求,又受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不同时期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特色(状况),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还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演变做了简要的分析。传统的教材知识内容几经增删,逐步形成现今新教材内容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深刻影响,也体现了教材编写的逐步完善过程。 最后,笔者对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进行了思考,由此得出了关于教材建设的五点启示,并提出编写教材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和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本文力图将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放置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历史背景下予以审视,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材的主要特点及突出问题,是客观反映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五十五年发展历程的一次尝试。限于时间、资料和笔者的水平,本文还缺乏国际视野的审视,对教材改革背景、教材编写使用情况等挖掘欠深入,在研究深度上尚不够。
陈梅娟[9](2021)在《小学与初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的百年变迁研究 ——基于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几何自从正式进入中国课堂以后一直是中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本身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不可代替的教育价值,因而其内容一直是中外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当下,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已经启动,且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安排提出了高要求。对于课程标准的修订,有专家、学者提出要借鉴外国有益的经验,同时也要回顾我国课程改革有益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因此,对我国百年以来(1912—2012)小学与初中数学大纲及标准中几何内容的变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内容分析法,整理出百年以来小学与初中几何内容知识点并集,依据时代背景及大纲与标准颁布实施情况将1912年至2012年划分为三个时期:民国时期(1912—1948)、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改革开放以后(1978—2012),各时期则从大纲与标准背景介绍、内容广度、内容深度、内容组织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与启示:结论:百年以来小学几何内容经历从“无”到“有”的转变,其知识模块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其知识点总数呈直线式上升,初中下移到小学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难;初中几何知识模块变化具有稳定性、曲折性和发展性,新中国成立以后知识点总数呈正弦曲线变化。百年以来小学与初中几何内容深度在“提高”与“降低”之间重复变化。百年以来小学与初中几何内容整体呈螺旋式编排,且螺旋性越来越强,民国时期螺旋性等级为较弱、一般,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螺旋性等级为一般、较强,改革开放以后螺旋性等级为较强、最强。启示:(1)继续保留几何内容传统知识模块,合理增加现代化知识模块;(2)合理增加或删除几何内容基础知识;(3)几何内容知识点数应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4)课程标准中应给出几何内容选学知识的教学方式;(5)几何内容应避免“窄而深”或“广而浅”的现象;(6)知识点具体教学目标行为动词表述应准确且不重复;(7)课程标准中应统一给出数学各部分内容教学总参考课时数;(8)几何内容组织继续遵循螺旋式编排;(9)几何内容组织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原则与知识的系统性原则相结合;(10)初中下移到小学的知识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罗莉[10](2021)在《缅甸华裔小学生结构助词习得偏误分析 ——以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频率较高、语法意义复杂并且三者在作为结构助词使用时的读音都为“de”。学习者在使用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学习者来说很容易出现混淆使用的问题。从缅甸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五、六年级华裔小学生对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习得情况来看,华裔小学生在习得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本文以对比分析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统计、分析五、六年级华裔小学生的期末试卷中出现的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偏误。然后通过教材考察、汉语与缅甸语的对比和问卷调查探求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帮助学生减少结构助词的使用偏误。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个方面是对选题缘由、目的、意义进行介绍,第二个方面是对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本体研究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偏误分析研究进行综述,第三个方面是对缅甸教学、东方孔子课堂和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二章将对该学校所使用的《汉语》系列教材中结构助词的编排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三章为偏误统计与类型分析部分,笔者以缅甸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五、六年级的华裔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语料,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出偏误类型,得出学生出现的主要偏误类型是误代,在四种偏误类型中,误代偏误率最高,达74%。结构助词“地”出现的偏误率最高,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总偏误率中占45%。第四章是偏误成因分析部分,笔者发现华裔学生主要受母语方面的影响,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影响,结构助词“的、地、得”知识点方面的影响,认识与学习策略方面的影响,练习方面的影响和教材方面的影响;第五章是教学建议部分,笔者将从教师方面、教材编写方面和学生学习三个方面给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二、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期末复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期末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七十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材编写特征与展望 ——以“人教版”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基础教育 |
2.1.2 教材 |
2.1.3 教科书 |
2.1.4 体育教材 |
2.2 体育教材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材在体育史专着、专题中的研究 |
2.2.2 体育教材编写研究 |
2.2.3 体育教材演变历史分期研究 |
2.2.4 体育教材教学内容的研究 |
2.2.5 体育教材的使用情况研究 |
2.3 相关研究的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访谈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德尔菲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小学体育教材的编写特征分析 |
4.1.1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指导思想的特征 |
4.1.2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选编原则的特征 |
4.1.3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内容的特征 |
4.1.4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编写的框架结构特征 |
4.1.5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中学习评价的编写特征 |
4.2 现阶段体育教材使用情况以及满意度调查 |
4.2.1 教师使用体育教材的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
4.2.2 学生使用体育教材的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
4.3 教材编写与师生实际使用之间的矛盾冲突 |
4.3.1 以“学生为主体”的编写思想并未得到师生的认可 |
4.3.2 教材内容的选编并未得到师生的认同 |
4.3.3 教材编写框架及其内容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 |
4.3.4 教材中的评价方式教师并未采纳 |
5 教材编写的展望 |
5.1 体育教材编写思想应更深层次地融入以学生为主体 |
5.2 体育教材内容的编写应与现阶段实际情况相契合 |
5.3 体育教材理论知识内容应与德育、技术技能相结合 |
5.4 体育教材应注重内容及框架结构的多样化 |
5.5 体育教材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体育教材实用性 |
5.6 小学体育教材学生用书的编写,实现纸质动画与视频动画学习相结合 |
6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师问卷 |
附录2:学生问卷 |
附录3:专家访谈 |
附录4:教师访谈 |
附录5:学生访谈 |
附件6:编写趋势专家调查表(第一轮) |
附件7:编写趋势专家调查表(第二轮) |
附录8:开放式编码 |
附录9:相关支撑材料 |
致谢 |
(2)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统计与概率”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教育的国际化 |
1.1.2 新加坡数学教育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
1.1.3 “统计与概率”的价值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课程标准的界定 |
1.4.2 教材的界定 |
1.4.3 “统计与概率”的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中新两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历程 |
2.1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发展历程 |
2.1.1 借鉴探索时期(1960 年-2000 年) |
2.1.2 促进发展时期(2001 年-2010 年) |
2.1.3 完善丰富时期(2011 年-至今) |
2.2 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历程 |
2.2.1 统一版本时期(1978 年-2000 年) |
2.2.2 变革调整时期(2001 年-2010 年) |
2.2.3 修正创新时期(2011 年-至今) |
第三章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组织结构的比较 |
3.1 编排顺序的比较 |
3.1.1 知识点的编排顺序 |
3.1.2 教科书的编排体例 |
3.2 单元栏目的比较 |
3.2.1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栏目 |
3.2.2 相关拓展领域中的栏目 |
3.3 例题习题的比较 |
3.3.1 例习题的数量 |
3.3.2 例习题的呈现方式 |
3.3.3 例习题与其他知识的交叉 |
3.4 教材插图的比较 |
3.4.1 创设情境的例题图 |
3.4.2 促进思考的对话图 |
3.5 配套资料的比较 |
3.5.1 数学背景的比较 |
3.5.2 教学指导的比较 |
3.5.3 教学评估的比较 |
第四章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难度比较 |
4.1 课程广度的比较 |
4.1.1 一至三年级课程广度的比较 |
4.1.2 四至六年级课程广度的比较 |
4.2 课程时间的比较 |
4.2.1 一至三年级课程时间的比较 |
4.2.2 四至六年级课程时间的比较 |
4.3 课程深度的比较 |
4.3.1 一至三年级课程深度的比较 |
4.3.2 四至六年级课程深度的比较 |
4.4 课程难度的比较 |
4.4.1 一至三年级课程难度的比较 |
4.4.2 四至六年级课程难度的比较 |
第五章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比较 |
5.1 中新两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简介 |
5.1.1 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内容简介 |
5.1.2 新加坡《数学教学大纲》中“统计”领域内容简介 |
5.1.3 中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
5.2 苏教版教材与《数学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 |
5.2.1 总体一致性水平分析 |
5.2.2 按年级划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 |
5.2.3 按学习目标划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 |
5.3 MC版教材与《数学教学大纲》一致性水平 |
5.3.1 总体一致性水平分析 |
5.3.2 按年级划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 |
5.3.3 按学习目标划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 |
5.4 两版教材与各自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比较 |
5.4.1 总体一致性水平比较 |
5.4.2 按年级划分的一致性水平比较 |
5.4.3 按学习目标划分的一致性水平比较 |
5.5 一致性水平的影响因素 |
5.5.1 教师的资质水平不一 |
5.5.2 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 |
5.5.3 实际的教学条件约束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组织结构的比较结果 |
6.1.2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结果 |
6.1.3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比较结果 |
6.2 完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建议 |
6.2.1 科学配套教师用书,有效加强课堂教学 |
6.2.2 细致落实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学习 |
6.2.3 把握教材内容深度,促进所有学生发展 |
6.2.4 紧密结合课程标准,适当拓展学习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对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1978-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数学辅助资料的概述 |
2.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教育发展概况 |
2.1.1 蒙古文教科书概述 |
2.1.2 数学辅助资料的概述 |
2.2 数学辅助资料的功能和特性 |
2.2.1 数学辅助资料的功能 |
2.2.2 数学辅助资料的特性 |
2.3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原则 |
2.4 数学辅助资料的内容结构的分类 |
2.5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编写的指导思想 |
第3章 1978—1986 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 |
3.1 蒙古族教育的背景简述(1978—1986) |
3.2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78—1982年) |
3.2.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3.3 《全日制六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82—1983年) |
3.3.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4 《高中数学教学纲要》时期(1983—1986 年) |
3.4.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1986—2003 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 |
4.1 蒙古族教育背景简述(1986—2003) |
4.2 《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86—1996 年) |
4.2.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4.2.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4.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96—2003 年) |
4.3.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4.3.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2003—2018 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 |
5.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5.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现状调查分析 |
6.1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对蒙汉数学辅助资料选择情况的调查分析 |
6.1.1 调查结果 |
6.1.2 结果分析 |
6.2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对汉文辅助资料的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
6.2.1 调查结果 |
6.2.2 结果分析 |
6.3 蒙古语授课教学中使用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6.3.1 调查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4 数学辅助资料对学生帮助程度的调查分析 |
6.4.1 调查结果 |
6.4.2 结果分析 |
6.5 数学辅助资料在哪些方面对学生有帮助的调查分析 |
6.5.1 调查结果 |
6.5.2 结果分析 |
6.6 师生对各种结构的数学辅助资料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6.6.1 调查结果 |
6.6.2 结果分析 |
第7章 对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以及使用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一、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与学堂教育的推行 |
二、内蒙古的蒙古族新式学堂教育 |
三、清末蒙古族学堂教育发展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一、北京政府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
一、日本殖民地伪满洲国境内的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二、伪蒙疆政府统治区域内的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发展 |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政策措施 |
一、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 |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政策、措施和机构设置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二、统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的形成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 |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 |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情况 |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情况(1) |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情况(2) |
第三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一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师资基本情况 |
一、小学师资情况 |
二、中学师资 |
三、其他学校师资 |
第二节 培养蒙古语授课教师之师范学校的建立 |
一、初等中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二、高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三、师范学校主要制度的变化 |
第三节 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 |
一、在职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
二、在职教师培训方法及其规定 |
三、在职教师培训的问题 |
第四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教学评价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主要变化 |
一、1947-1956年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变化 |
二、1957-1966年中小学教育目标的重大变化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学计划的主要变化 |
一、小学教学计划 |
二、中学教学计划 |
第三节 中小学的教育评价 |
一、内蒙古自治区小学教育评价的主要规定 |
二、自治区中学教育评价的主要规定 |
三、中等和高等学校的招生与升学 |
第五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授课语言问题 |
第一节 19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的变化 |
一、蒙语文教学计划 |
二、汉语文教学计划 |
三、汉语授课蒙古族学校语文教学计划 |
四、语文教学计划的比例 |
第二节 蒙古族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
一、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蒙语文教材问题 |
二、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汉语文教材问题 |
三、汉语授课蒙古族中小学生蒙语文教材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的授课用语问题 |
一、自愿情况下蒙古语授课为主 |
二、提倡蒙汉兼通,蒙古语授课的被轻视 |
三、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语言授课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6)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走进民族地区乡村儿童学校生活 |
一、研究的理念——解释主义研究范式 |
二、研究方式——民族志 |
三、研究关系与过程——传译与启蒙 |
四、研究视角——主位与客位 |
五、写作方式——"研究者"和"我"的叙事与描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儿童、学生 |
二、学校生活 |
三、农村、农民 |
四、民族教育 |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国内学者的相关探讨 |
一、文献基本情况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经验与不足 |
第二节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一、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革新实验 |
二、杰克逊的参与观察 |
三、古得莱得的八年调查 |
四、彼得·麦克拉伦对贫民窟学校校园生活的批判反思 |
第三章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概况及其对儿童的影响 |
第一节 甘肃民族文化图景 |
一、甘肃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 |
二、甘肃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状况 |
三、甘肃少数民族农牧民经济现状与受教育程度 |
四、甘肃少数民族婚姻与家庭状况 |
五、甘肃少数民族语言与宗教状况 |
六、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突出特点 |
第二节 民族传统文化对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
一、家庭日常生活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
二、社区日常生活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
第四章 学校生活的空间与时间 |
第一节 空间安排 |
一、校园、围墙与大门 |
二、国旗、校服、标语 |
三、教室与座位 |
第二节 时间设置 |
一、精密的作息时间表 |
二、漫长的学校生活时间 |
第三节 时空置换中的初步体验:一个回族村庄的田野发现 |
一、初入学校的新鲜人 |
二、喜欢与不喜欢 |
三、友爱与欺负 |
第五章 学校规范与仪式 |
第一节 学校规范 |
一、学校规范的制度化文本 |
二、学校规范的落实 |
三、学校规范的内化——好孩子与坏孩子 |
第二节 学校仪式 |
一、学校仪式的种类 |
二、学校生活中的国家仪式 |
第六章 学习生活 |
第一节 村小支教志愿者的故事 |
一、四个老师和七十五个孩子 |
二、菠萝和荔枝--陌生的学习内容 |
三、二十里的求学路和念不好的书 |
四、圆珠笔和留级生 |
第二节 中心小学教师的一天 |
一、早自习里的一巴掌 |
二、雷同的课堂学习 |
三、背不会乘法口诀的惩罚 |
四、好上的副科 |
第三节 一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学习生活 |
一、"我"为分狂 |
二、"光阴"的故事 |
三、"逃学"事件 |
第四节 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习动力 |
一、为老师而学 |
二、为城市的梦想而学 |
第七章 性别图景 |
第一节 越来越少的女孩子:女童教育追踪研究的发现 |
一、故事:4个县和400名少数民族女童 |
二、数字:123名少数民族女童的离开 |
三、疑惑:经济资助能改变女童教育吗? |
第二节 性别关系与女童教育 |
一、学校生活中的性别关系 |
二、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关系 |
三、女童教育问题的症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一、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两种生活 |
二、学校生活对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文化意义 |
三、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博弈 |
四、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研究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范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论域限定 |
一、研究缘起 |
二、论域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教材编制史及我国关于教材的理论研究 |
二、西方的外语课程组织及教科书理论 |
三、我国关于外语课程及教材的理论研究 |
四、国内外关于英语教材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阶段划分 |
一、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的阶段特征 |
二、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三代"划分 |
第二章 第一代英语教科书:统编教科书(1978年—1990年) |
第一节 出台背景 |
一、新中国十七年的积累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
二、迷途之后的恢复,走上正轨的重建 |
第二节 第一代英语教学大纲和统编教科书 |
一、第—阶段制订的全日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 |
二、第一代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的出台 |
第三节 统编英语教科书文本分析 |
一、统编英语教科书的理论基础 |
二、统编英语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
三、统编英语教科书的语篇分析 |
四、统编英语教科书的语言知识设计 |
五、统编英语教科书的语言能力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代英语教科书:中外合编教科书(1988年—2000年) |
第一节 出台背景 |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就及教材建设的进展 |
二、改革开放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研究的深化 |
第二节 第二代英语教学大纲和中外合编的教科书 |
一、义务教育初中和高中教学大纲的出台 |
二、中外合编英语教科书的编制 |
第三节 中外合编英语教科书文本分析 |
一、教科书版本及其理论基础 |
二、中外合编英语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
三、中外合编英语教科书的语篇分析 |
四、中外合编英语教科书的语言知识设计 |
五、中外合编英语教科书的语言能力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三代英语教科书:新课程教科书(2000年以来) |
第一节 出台背景 |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及进程 |
二、新课程改革中外语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第三代英语课程标准及其指导下的教科书 |
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及其进步之处 |
二、新的英语教科书的编制 |
第三节 新课程标准英语教科书文本分析 |
一、新课程标准英语教科书编制概况及基本理念 |
二、新课程英语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
三、新课程英语教科书的语篇分析 |
四、新课程英语教科书的语言知识设计 |
五、新课程英语教科书的语言能力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成就 |
一、课程内容要素的变革及其特征 |
二、教科书建设取得的成就 |
三、英语教科书的理论基础得到加强 |
第二节 对我国当代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反思 |
一、关于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
二、关于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的内容选择 |
三、关于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的编排设计 |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应然图景 |
一、强调内容选择标准的合理性 |
二、注重内容组织策略的和合 |
三、提倡教材编写出版的多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选题缘由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小学数学教材的涵义 |
2.2 国外关于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关于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的研究 |
3. 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的研究 |
3.1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及编排 |
3.2 小学数学教材的沿革 |
3.2.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49-1952年) |
3.2.2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52-1957年) |
3.2.3 社会主义建设初探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57-1960年) |
3.2.4 社会主义建设继续探索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60-1965年) |
3.2.5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66-1976年) |
3.2.6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77-1985年) |
3.2.7 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1986-2000年) |
3.2.8 知识经济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2001年-现在) |
3.3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演变 |
4. 对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思考 |
4.1 对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反思 |
4.2 对未来小学数学教材的展望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小学与初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的百年变迁研究 ——基于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有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几何内容 |
1.4.2 知识模块 |
1.4.3 知识点 |
1.4.4 内容组织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对数学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内纵向比较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与国外横向对比的相关研究 |
2.2 小学与初中几何内容的相关研究 |
2.2.1 课程中对几何内容的相关研究 |
2.2.2 教材中对几何内容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课程内容组织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总体述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法 |
3.4.2 比较法 |
3.4.3 内容分析法 |
3.5 研究思路 |
第4章 阶段划分及维度界定 |
4.1 阶段划分 |
4.2 维度界定 |
4.2.1 内容广度 |
4.2.2 内容深度 |
4.2.3 内容组织 |
4.3 框架分析 |
4.4 百年以来几何内容知识点并集 |
4.4.1 初中 |
4.4.2 小学 |
第5章 民国时期“几何内容”的变迁(1912——1948) |
5.1 小学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介绍 |
5.2 几何内容广度 |
5.3 几何内容深度 |
5.4 几何内容组织 |
5.5 几何内容变迁特点 |
第6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几何内容”的变迁(1949——1977) |
6.1 小学与初中数学大纲及标准背景介绍 |
6.2 几何内容广度 |
6.3 几何内容深度 |
6.4 几何内容组织 |
6.5 几何内容变迁特点 |
第7章 改革开放以后“几何内容”的变迁(1978——2012) |
7.1 小学与初中数学大纲及标准背景介绍 |
7.2 几何内容广度 |
7.3 几何内容深度 |
7.3.1 小学 |
7.3.2 初中 |
7.4 几何内容组织 |
7.4.1 大纲及标准中几何内容安排分析 |
7.4.2 螺旋式分析 |
7.5 几何内容变迁特点 |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缅甸华裔小学生结构助词习得偏误分析 ——以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结构助词“的、地、得”的本体研究现状 |
二、结构助词相关的习得偏误分析研究现状 |
第四节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缅甸汉语教学整体概况 |
第六节 学校基本情况和学生基本情况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学生基本情况 |
第二章 《汉语》教材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编排情况 |
第一节 《汉语》教材中结构助词“的”的编排情况 |
一、结构助词“的”的教学编排情况 |
二、结构助词“的”的练习编排情况 |
第二节 《汉语》教材中结构助词“地”的编排情况 |
一、结构助词“地”的教学编排情况 |
二、结构助词“地”的练习编排情况 |
第三节 《汉语》教材中结构助词“得”的编排情况 |
一、结构助词“得”的教学编排情况 |
二、结构助词“得”的练习编排情况 |
第三章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偏误统计及类型分析 |
第一节 语料的收集与分析 |
第二节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偏误类型及分析 |
一、结构助词“的、地、得”的遗漏及其分析 |
二、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误加及其分析 |
三、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误代及其分析 |
四、与现有结构助词偏误分析研究的对比 |
第四章 偏误原因分析 |
一、学习者母语方面的影响因素 |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因素 |
三、结构助词“的、地、得”知识点方面的影响因素 |
四、对结构助词“的、地、得”相关认识方面的影响因素 |
五、学习策略方面的影响因素 |
六、练习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七、教材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针对缅甸华裔小学生习得结构助词“的、地、得”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教材编写建议 |
一、适当地调整和增加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语言点编排 |
二、丰富教材中练习部分的数量和题型相关编排 |
第二节 对教师的相关建议 |
一、积极地收集语料,增强汉缅语的对比和偏误分析 |
二、夯实结构助词“的、地、得”相关的本体知识 |
三、适当地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的深入浅出 |
四、树立正确的对待偏误的态度 |
五、提高课堂管理能力 |
第三节 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招生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对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小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习得情况调查 |
附录三 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汉语部2019-2020 学年下学期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期末复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七十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材编写特征与展望 ——以“人教版”为线索[D]. 杨胡灵.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统计与概率”领域为例[D]. 王葛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对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1978-2018年)[D]. 王智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5]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D]. 哈达. 内蒙古大学, 2013(10)
- [6]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 邓红. 兰州大学, 2011(10)
- [7]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研究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范本[D]. 王立忠.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8]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研究[D]. 苏丽卿. 西南大学, 2006(11)
- [9]小学与初中数学课程中几何内容的百年变迁研究 ——基于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视角[D]. 陈梅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10]缅甸华裔小学生结构助词习得偏误分析 ——以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为例[D]. 罗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