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林坚[1](2021)在《从“五个文明”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结构》文中提出从"五个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视角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政治文明角度看,人类和平安全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诉求,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从物质文明角度看,人类利益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通道,要建设一个利益共享、共同繁荣的世界。从精神文明角度看,人类价值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意蕴,要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价值共享的世界。从社会文明角度看,人类责任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责任,要建设一个同舟共济、责任共融的世界。从生态文明角度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原则,要建设一个共生共存、清洁美丽的世界。"五个文明"协调发展,构建了和平安全、利益共享、价值共融、责任共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特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黄承梁,燕芳敏,刘蕊,孙道壮[2](2021)在《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学说在21世纪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核心要义、科学方法、方向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自然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在绿色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实践中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在于发展观和发展道路的绿色转型,将这一理论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之上,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历史发展高度深刻阐明了人类史与自然史、文明兴衰与生态兴衰的关系,奠定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深厚基础。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科学论断产生的哲学基础,进而构建、发展和繁荣立足当代中国、面向世界的生态文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时代之需,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
刘欢[3](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杨浩南[4](2021)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太原市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 ——以“二青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型体育赛事的功能因新时代的到来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为主办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无形的社会影响,它不仅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改变城市的社会风貌,促进城市社会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把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但是,关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社会文明发展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的城市社会文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深入研究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构建出城市社会文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简称“二青会”)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初步应用。主要结论有:(1)城市社会文明具有历史性、进步性、规律性和整体性。家庭文明建设、媒介载体创新、科学技术发展以及重大事件发生都会对城市社会文明发展产生影响。(2)基于相关理论以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构建的城市社会文明发展评价指标包括“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管理与服务”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3)举办“二青会”对太原市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管理与服务”,其次是“社会意识”,再次是“社会生活环境”,再其次是“社会生活”,最后是“社会关系”。(4)举办“二青会”对太原市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对“居住环境优化”、“城市精神认同”、“体育意识”、“文明交通意识”、“文明观赏意识”、“文明旅游意识”、“交通环境”、“公共安全环境”、“文化和体育活动环境”、“生态环境”、“城市规划”、“政府部门服务工作”、“社会治安管理”、“文化和体育活动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衣着得体”、“文明就餐”、“文明出行”、“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文明餐桌意识”、“网络与通讯环境”影响一般;对“邻里之间的关系”、“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影响较小。(5)举办“二青会”推动了太原城市社会文明的发展,主要原因是:1)有效地提高了太原市志愿者服务意识、态度、水平,加速了志愿者组织的成熟;2)优化了太原市公共安全环境,健全了太原市治安网络,加强了居民对社会治安的重视程度,降低了犯罪率;3)系列文化活动和现场观看体育赛事促进了太原市居民对文化和体育的认识,推动了“全民健身”,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4)增强了太原市环境治理力度,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5)使太原市城市规划更加合理规范,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6)改善了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提高了政府及各服务行业人员的办事效率,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联系,也促进了太原市社会服务水平提高;7)改善了太原市交通状况,提升市民交通法规意识,减少了不文明交通行为;8)优化了太原市网络与通讯环境,使太原市率先进入5G发展快车道。“后二青时期”促进太原城市社会文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如下:第一,要总结赛事志愿服务经验,制定科学志愿服务工作流程;第二,要推动赛后居民思想道德与法制观念教育,保障城市和谐稳定;第三,要整合赛事文化,弘扬体育精神,推动赛后文体可持续发展;第四,要做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弘扬“二青精神”;第五,要提升政府部门统筹规划能力,建设文明之城;第六,要处理好赛后太原市社会文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赵心梦[5](202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治国理政实践进程中,形成和发展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战略,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指导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也是应对日趋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挑战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智慧”。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如下问题:其一,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一思想之所以能够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时代发展的不断呼唤;其二,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以及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其三,从六个方面即生态文明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共治观,着重梳理和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谨、意义重大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四,在对这一思想主要内容的梳理基础上,尝试性地概括和提炼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鲜明特征,即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在努力完成了上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之后,我们更进一步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审视和把握。从这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来说,它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使人们对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认识迈上了新台阶;而就实践价值而言,这一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可以加快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能为全球生态治理新格局的打造释放“中国力量”。
唐磊[6](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文中指出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价值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尺度,对公平的向往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需要,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实现社会公平一直是各国政府的不懈追求,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必须正视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发展为目标,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进;就是要始终把全体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离不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理论指导。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研究主题,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认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以及其重要意义。全文除导论外共有六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公平、公平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开启了本文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为理论直接来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为文化土壤,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三部分是总结、概括、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解决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科学化、系统化思考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中国梦”为目标方向,为公平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梦想搭起了舞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铸就公平的信念;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着力点,推动社会公平达到新的高度;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战略部署,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本质要求,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在推动社会公平的实践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以发展眼光、全局视野、战略思维规划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社会公平的蓝图,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全面落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更加公平的期盼。第四部分是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本文通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与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社群主义公平观、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进行对比性研究,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是全方位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中国方案。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意义,从理论角度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从实践角度看,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丁丹[7](2020)在《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所做出的重要政治判断。怎样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现代化的强国目标,关键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基本满足,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美好生活”,但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并没有和社会发展同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渐被唤醒,这就意味着“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有了新的内涵。因此,现阶段研究美好生活需要内涵、影响实现因素和实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时价值。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主要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展开论述研究。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分析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论述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第三章分别从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政治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生态环境需要五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内涵。第四章挖掘了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状况为研究点,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第五章从经济供给侧改革、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实现路径。本文对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以期为加快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步伐提供帮助。
许梦[8](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规定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以来,生态文明思想便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着。高等学校肩负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之重任,大学生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人”,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到高校立德树人的各个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其特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生态建设实践和理论总结,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传统的自然伦理观又让其具备了深厚文化滋养;西方生态理论合理内核,则为其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异域资源。而“生态人”的培养、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根基与完善美丽世界建设的生态方案,又生动呈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逻辑。通过个案分析、访谈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可以清晰地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教育方法的多元化、教育成效的优质化、教育保障的多样化深刻展现了其取得的积极成效。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有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加强和改进的方面。教育主体的供给力、教育内容的供给力、教育方法的供给力、教育合力的供给力、教育效能的供给力都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化水平也有待提升。归根结底地说,这些基本问题既有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对待的意识原因,也有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经验相对不足的实践原因,还有不合理发展理念及方式制约的价值原因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不够健全的制度原因。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既要牢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另一方面更要坚持整体创新、体系创新,从教育的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入手,建构一个更加系统的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点,坚持教育主体能力供给的关键点,坚持内容优化的支撑点,坚持方法创新的着力点,坚持优化评价体系的发展点,从而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多元化的优化路径。
刘凯,吴怡,陶雅萌,王成新[9](2019)在《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需要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三个子系统协同推进与共同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是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和必然选择。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尤其从不同维度厘清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碳排放强度的具体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2004—2016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各省域碳排放强度的Moran’s I指数在0. 425~0. 473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相互之间的碳排放强度可以相互影响,其原因在于相邻省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且自然和经济社会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②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4. 743 139、2. 865 884、-0. 324 6447,生态经济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生态社会文明提高了碳排放强度。通过生态文明建设降低碳排放强度需要三个子系统均对碳排放强度产生负向影响,需要进一步转变生态社会文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降低碳排放强度。③生态社会文明空间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空间溢出效应的相关系数分别是2. 046 531、-3. 238 323,生态经济文明上升造成了周边省域碳排放强度上升,生态环境文明上升促进了周边省域碳排放强度下降。相邻省域之间需要确立共同的生态经济文明目标,建立跨省域减少碳排放合作机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的同时共同致力于碳排放强度降低。
赵璇[10](2019)在《昆明市晋宁区城市宜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小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尺度适宜,却多处于城乡建设管理体系的末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都受到一定的局限。云南省自然资源条件优势明显,但生态基础十分脆弱。与经济效益相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重要。对于云南的多数小城市,以宜居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建设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主动保护,也是改变传统粗放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对现有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发现云南小城市宜居发展缺乏针对性引导。以昆明市晋宁区为样本,基于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作为关注重点,从经济水平、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六个方面入手,探讨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找出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晋宁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论文认为晋宁区仍处于宜居城市建设初级阶段,但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在云南,有大量小城市与晋宁区在环境条件、发展程度等方面相似,本论文基于晋宁区城市宜居性研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安全等诸多因素,以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价值排序中的首要要素,提出云南小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路径。
二、保护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从“五个文明”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政治文明角度看,人类和平安全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诉求 |
(一)政治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生活领域的文明成果 |
(二)构建人类和平安全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诉求 |
二、从物质文明角度看,人类利益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通道 |
(一)物质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物质生活领域的文明成果 |
(二)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通道 |
三、从精神文明角度看,人类价值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意蕴 |
(一)精神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精神生活领域的文明成果 |
(二)构建人类价值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意蕴 |
四、从社会文明角度看,人类责任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责任 |
(一)社会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文明成果 |
(二)构建人类责任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责任 |
五、从生态文明角度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原则 |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生态生活领域的文明成果 |
(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原则 |
六、结论:“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
(2)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唯物论基础 |
1.1 自然生产力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
1.2 发展模式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1.3 绿色科技观:引领技术和产业变革方向 |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法基础 |
2.1 辩证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2 辩证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3 辩证系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观基础 |
3.1 历史唯物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
3.2 生态民生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3.3 辩证历史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
(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4)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太原市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 ——以“二青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型体育赛事 |
2.1.2 城市社会文明 |
2.2 理论基础 |
2.2.1 影响评价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城市社会文明的特征、表现及影响因素 |
3.1 城市社会文明的特征 |
3.1.1 历史性 |
3.1.2 进步性 |
3.1.3 规律性 |
3.1.4 整体性 |
3.2 新时代我国城市社会文明的表现 |
3.3 城市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与促进因素 |
3.3.1 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城市社会文明发展 |
3.3.2 媒介载体创新,推动城市社会文明发展 |
3.3.3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城市社会文明发展 |
3.3.4 重大事件发生,影响城市社会文明发展 |
3.4 小结 |
第4章 城市社会文明发展评价指标的形成与构建 |
4.1 指标确定的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洁性原则 |
4.1.3 参照性原则 |
4.1.4 创新性原则 |
4.1.5 人本性原则 |
4.2 指标确定的过程与结果 |
4.2.1 第一轮专家咨询过程及结果 |
4.2.2 第二轮专家咨询过程及结果 |
4.2.3 指标的最终确定 |
第5章 “二青会”对太原市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 |
5.1 影响评价对象的确定及其基本情况 |
5.2 影响评价主体的确定 |
5.3 影响评价的开展 |
5.4 影响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
5.4.1 一级、二级指标的调查结果 |
5.4.2 一级、二级指标里克特五级量表赋分结果 |
5.4.3 二级指标影响评价结果的聚类 |
5.4.4 对聚类结果的分析 |
第6章 “后二青时期”太原城市社会文明发展的对策 |
6.1 总结赛事志愿服务经验,制定科学志愿服务工作流程 |
6.2 推动赛后居民思想道德与法制观念教育,保障城市和谐稳定 |
6.3 整合赛事文化,弘扬体育精神,推动赛后文体可持续发展 |
6.4 做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弘扬“二青精神” |
6.5 提升政府部门统筹规划能力,建设文明之城 |
6.6 处理好赛后太原市社会文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指标筛选专家咨询表1 |
附录2 指标筛选专家咨询表2 |
附录3 太原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4 举办“二青会”对太原城市社会文明发展影响的调查问卷 |
(一)社会生活方面 |
(二)社会关系方面 |
(三)社会意识方面 |
(四)社会生活环境方面 |
(五)社会管理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个人经历及成果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其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和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进入新世纪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
(二)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 |
(三)习近平个人实践经验与理论自觉的高度契合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 |
注释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与鲜明特征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文明观 |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 |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 |
(四)“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 |
(五)“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生态法治观 |
(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生态共治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
(二)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
注释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二)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深化和发展了对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认识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有助于加快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
(二)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
(三)有助于构建和打造全球生态治理新格局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释义 |
2.1 公平 |
2.1.1 公平的概念辨析 |
2.1.2 公平的重要作用 |
2.2 公平观 |
2.2.1 公平观的类型 |
2.2.2 公平观的特点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 |
2.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内涵 |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特征 |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 |
3.1.2 列宁的公平观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 |
3.2.1 毛泽东思想中的公平观 |
3.2.2 邓小平理论中的公平观 |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公平意蕴 |
3.2.4 科学发展观中的公平意蕴 |
3.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 |
3.3.1 儒家的公平观 |
3.3.2 道家的公平观 |
3.3.3 墨家的公平观 |
3.3.4 法家的公平观 |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 |
4.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背景 |
4.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4.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
4.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思想基础 |
4.2.1 汲取历史经验 |
4.2.2 立足客观事实 |
4.2.3 尊重科学规律 |
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逻辑理路 |
4.3.1 历史现实逻辑 |
4.3.2 价值演变逻辑 |
4.3.3 理论发展逻辑 |
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性质 |
4.4.1 人民性 |
4.4.2 民族性 |
4.4.3 实践性 |
4.4.4 开放性 |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
5.1 目标方向:中国梦 |
5.1.1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条件 |
5.1.2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由之路 |
5.1.3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指路牌” |
5.2 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2.1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底蕴 |
5.2.2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
5.3 着力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5.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公平的阶段目标 |
5.3.2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公平的不竭动力 |
5.3.3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公平的法治保障 |
5.3.4 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
5.4 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5.4.1 以经济建设奠基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
5.4.2 以政治建设铸造社会公平的根本基石 |
5.4.3 以文化建设构建社会公平的理想信念 |
5.4.4 以社会保障体系编织底线公平 |
5.4.5 以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代内、代际公平 |
5.5 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 |
5.5.1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 |
5.5.2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遵循 |
5.5.3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5.6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 |
5.6.1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
5.6.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 |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总体规划 |
6.1.1 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起点公平 |
6.1.2 以社会主义法治保障过程公平 |
6.1.3 以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促进结果公平 |
6.1.4 以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
6.2 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 |
6.2.1 实施精准扶贫兜牢社会公平的底线 |
6.2.2 严明党规党纪锻造推动社会公平的主体力量 |
6.2.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平 |
6.2.4 深化法治改革提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 |
6.2.5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社会公平 |
6.2.6 以“中国方案”促进国际公平 |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 |
7.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公平观的本质超越 |
7.1.1 对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
7.1.2 对社群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
7.1.3 对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
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意义 |
7.2.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
7.2.2 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 |
7.2.3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 |
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现实意义 |
7.3.1 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 |
7.3.2 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
7.3.3 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时代 |
2.1.2 美好生活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需要思想的相关论述 |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需要理论的相关论述 |
3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分析 |
3.1 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丰裕的特色经济 |
3.1.1 稳定的经济收入满足殷实的物质需要 |
3.1.2 舒适的住房环境满足幸福生活需要 |
3.2 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丰富的优质文化 |
3.2.1 文化生活丰富多样化 |
3.2.2 人文道德素养文明化 |
3.3 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 |
3.3.1 政治生活民主化 |
3.3.2 民主生活法治化 |
3.4 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日趋完备的社会治理机制 |
3.4.1 社会保障机制健全普惠化 |
3.4.2 社会公平机制完备高效化 |
3.5 人民美好舒适家园需要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 |
3.5.1 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 |
3.5.2 生态产品供给丰富多样 |
4 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 |
4.1.1 领域发展不平衡 |
4.1.2 区域发展不平衡 |
4.1.3 收入分配不平衡 |
4.2 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不够充分 |
4.2.1 实体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
4.2.2 创新能力发展不够充分 |
4.2.3 民生事业发展不够充分 |
4.2.4 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充分 |
5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路径 |
5.1 提升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量 |
5.1.1 提高“三去一降一补”质量 |
5.1.2 优化供给侧要素配置结构 |
5.1.3 以供给侧需求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
5.2 优化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 |
5.2.1 优化党的执政体系 |
5.2.2 完善政府治理体系 |
5.2.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 |
5.3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
5.3.1 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机制 |
5.3.2 优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创新体系 |
5.3.3 培育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国际竞争力 |
5.4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文明化程度 |
5.4.1 重构中国社会文明化准则 |
5.4.2 重塑中国社会文明主体 |
5.4.3 倡导全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文明化提升活动 |
5.5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质量 |
5.5.1 弘扬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
5.5.2 培养公民健康生活方式 |
5.5.3 倡导全社会绿色消费模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跨学科研究法 |
四、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 |
(一) 生态文明的概念 |
(二)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三)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结构 |
(四) 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伦理观 |
(四)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分析 |
一、个体需要: 实现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 “生态人”: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识 |
(二) “生态适应力”: 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质结构 |
二、社会价值: 塑造科学发展理念的应然要求 |
(一) 提升生态问题的治理能力 |
(二) 推动新思想“三进”工作 |
(三)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三、国家价值: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
(一) 主要矛盾演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互动 |
(二) 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根基 |
(三) 美丽世界建设的生态方案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目的及对象 |
(二) 调查内容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成效 |
(一) 教育内容日趋系统化 |
(二) 教育方法日趋多元化 |
(三) 教育成效日趋优质化 |
(四) 教育保障日趋多样化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教育主体供给力有待加强 |
(二) 教育内容供给力有待充实 |
(三) 教育方法供给力有待创新 |
(四) 教育合力供给力有待强化 |
(五) 教育效能供给力有待提升 |
(六) 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意识归因: 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
(二) 实践归因: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相对不足 |
(三) 价值归因: 不合理发展理念及方式的制约 |
(四)制度归因: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机制不够健全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优化探析 |
一、能力供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优化的关键点 |
(一) 加强高校生态文化建设 |
(二)提升教师生态文明素养 |
二、内容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优化的支撑点 |
(一)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 |
(二)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体系 |
(三)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结构 |
三、方法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优化的着力点 |
(一) 坚持“视野融合”的方法论原则 |
(二) 构建“多元交互”的方法体系 |
(三) 合力塑造教育“协同矩阵” |
四、机制建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优化的发展点 |
(一) 健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二) 构建“三维联动”聚合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思政工作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2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2.1 指标体系 |
2.2 研究方法 |
2.2.1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 |
2.2.2 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 |
2.2.3 空间计量模型 |
3 实证结果分析 |
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3.2 不同模型形式的统计检验 |
3.3 空间杜宾模型结果分析 |
4 结论和启示 |
(10)昆明市晋宁区城市宜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宜居城市产生与内涵 |
1.2.1 宜居城市产生背景 |
1.2.2 宜居城市内涵解读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概念认知 |
1.3.2 切入角度 |
1.3.3 研究范围 |
1.3.4 评价方法 |
1.3.5 目标导向 |
1.3.6 研究权威 |
1.3.7 建设特征 |
1.3.8 研究成果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人本主义理论 |
2.1.2 环境行为理论 |
2.1.3 需求层次理论 |
2.1.4 基础理论与宜居性的关联 |
2.2 城市类型研究 |
2.2.1 健康城市 |
2.2.2 园林城市 |
2.2.3 绿色城市 |
2.2.4 智慧城市 |
2.2.5 文明城市 |
2.2.6 海绵城市 |
2.2.7 可持续发展城市 |
2.2.8 城市类型与宜居性的关联 |
2.3 国内宜居城市实践研究 |
2.3.1 苏州 |
2.3.2 北京 |
2.3.3 厦门 |
2.3.4 国内宜居城市特点 |
2.4 国外宜居城市实践研究 |
2.4.1 澳大利亚墨尔本 |
2.4.2 丹麦哥本哈根 |
2.4.3 加拿大温哥华 |
2.4.4 国外宜居城市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晋宁区现状分析 |
3.1 研究对象概况 |
3.1.1 晋宁区区位条件分析 |
3.1.2 晋宁区资源条件分析 |
3.2 晋宁区宜居城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
3.2.1 晋宁区宜居城市条件分析 |
3.2.2 晋宁区获得宜居殊荣分析 |
3.2.3 晋宁区现状宜居程度评价 |
3.3 晋宁区现有规划成果分析 |
3.3.1 晋宁县城市总体规划 |
3.3.2 晋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
3.3.3 晋宁南城片区规划 |
3.3.4 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控制性详细规划 |
3.4 晋宁区规划实施差距分析 |
3.4.1 实际差距分析 |
3.4.2 关键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晋宁区城市宜居度研究 |
4.1 晋宁区城市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 |
4.1.3 指标体系指标内容 |
4.2 晋宁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方法制定 |
4.2.1 指标体系价值排序 |
4.2.2 指标体系指标选择 |
4.2.3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4.2.4 评价结果标准制定 |
4.3 晋宁区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分析 |
4.3.1 主观宜居性调查内容 |
4.3.2 客观宜居性数据获得 |
4.3.3 宜居性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晋宁区宜居城市建设优化路径 |
5.1 宜居城市建设策略提出 |
5.1.1 预期目标设置 |
5.1.2 规划编制建议 |
5.1.3 城市设计导引 |
5.2 宜居城市建设实施建议 |
5.2.1 决策者 |
5.2.2 实施者 |
5.2.3 参与者 |
5.2.4 体验者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云南小城市宜居城市建设技术路径 |
6.1 评价方法 |
6.1.1 前期基础研究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3 信息获取与数据分析 |
6.1.4 宜居度评价方法制定 |
6.2 建设路径 |
6.2.1 实施路径 |
6.2.2 实施主体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宜居城市相关研究成果 |
附录 E:晋宁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 |
附录 F:问卷调查表回收样表 |
四、保护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五个文明”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结构[J]. 林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J]. 黄承梁,燕芳敏,刘蕊,孙道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06)
- [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太原市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 ——以“二青会”为例[D]. 杨浩南.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赵心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 唐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D]. 丁丹.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5)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许梦. 扬州大学, 2020(05)
- [9]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 刘凯,吴怡,陶雅萌,王成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7)
- [10]昆明市晋宁区城市宜居性研究[D]. 赵璇.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