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春,鲍艳红,鲍兰新,章志兴,王旭华,杨树德[1](2012)在《杂交玉米富友9号在浙江省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富友9号系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以东D201为母本、东D20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介绍了该品种在浙江省的试种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杨虎[2](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杨晓辉,张文元,郭强,苏胜宇[3](2014)在《春播玉米新品种唐科82的选育与应用》文中提出春播玉米新品种唐科82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海南组配的杂交组合,母本H98具有旅大红股血缘,父本H25具有瑞德血缘。2007、2008年参加河北省春播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河北省春播玉米生产试验,2007年比对照种三北六增产8.6%,2008、2009年比对照种农大108增产7.8%。2010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0003号。
李伟,聂奇,吕丽丹,范厚明[4](2011)在《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研究》文中认为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研究结果表明:奥玉3101和成单30丰产性最好,产量在10 500 kg/hm2左右,登海3838、蜀玉15号、登海3339、YH-10、登海3632丰产性相对较好,产量均在9 000 kg/hm2以上,在该区也属于高产品种,三北6号、筑黄1号也可继续试种,蜀玉18号由于感大斑病较严重,应淘汰。
杨明君[5](2010)在《施氮量和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青饲玉米由于具有营养价值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和茎、叶、穗均可利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本研究选用青饲玉米“白顶一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性状考察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施氮水平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存在显着影响。每小区施用0.1Kg尿素处理条件下叶片的数量、主茎生长量、茎直径、小区茎总产量、小区叶总产量、小区总产量分别为13.9片、190.5cm、1.98cm、13.28Kg、17.57Kg、30.85Kg;每小区施用0.15Kg尿素处理条件下上述各值分别为12.2片、192.5cm、2.18cm、15.33Kg、20.92Kg、36.25Kg;每小区施用0.2Kg尿素处理条件下上述各值分别为14.5片、203.6cm、2.3cm、20.09Kg、24.12Kg、44.21Kg。高氮水平处理各性状具有明显的正向优势,每小区施用0.2Kg尿素有利于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使其叶的数量最多,茎的高度最高、直径最大,叶重及茎重最高,整个小区产量最高,其产量比使用0.1kg尿素处理的增产43.3%。2、施用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产生显着影响。施用丰产剂处理条件下青饲玉米“白顶一号”叶片的数量、主茎生长量、茎直径、小区茎总产量、小区叶总产量、小区总产量分别为15.47片、185.67cm、2.44cm、27.84Kg、17.58Kg、45.42Kg,而对照未施用丰产剂处理条件下上述各值分别为13.6片、205cm、2.12cm、14.56Kg、15Kg、29.56Kg。施用丰产剂处理植株叶片的数量增多,茎矮化、变粗,叶重及茎重增加,提高小区产量,施用丰产剂处理比不施用丰产剂产量提高53.65%。说明在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的栽培过程中,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和增施丰产剂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生物产量提高。
刘桂芝[6](2010)在《玉米中单28在北京市密云地区适生高产示范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为促进北京市密云地区春播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2004年对中单28、德玉1号、农大4967、高油4515的产量性状,抗病抗倒、农艺性状和果穗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单28产量高,生育期适宜,株高穗位合理,抗病性强,抗倒性好,可以作为密云县推广种植的苗头品种进一步进行不同年份,不同试点的示范种植。2005-2006年进行了不同试点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中单28在密云地区相对农大108的增产效果显着,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均表现出高产、稳产以及很好的抗逆性,适宜在密云地区推广种植,能够代替农大108作为密云地区的春播玉米主推品种。高产栽培试验表明:中单28在3 600~3 900株/667 m2的密度下产量最高,且倒伏率、空秆率都较低,是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施肥模式与灌水模式下中单28的农艺性状、抗性、投入、产量及效益得出,常规施肥模式下中单28株高穗位合理,抗逆性较好,投入低,经济效益高;雨养栽培模式下中单28株高较低,投入低,效益高,是节支增效的理想栽培模式,可以做到增产增收。探索推广模式,帮助企业决策,加大宣传品种力度,加快推广进程。
季茂荣,胡潜林,叶根凤,陶林富,李良华[7](2009)在《国审玉米新品种在浙西山区对比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浙西山区进行了几个国审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济单7号可扩大试种示范,登海3622、浚单20、浚单18、登海9号可继续试种示范,三北6号不适宜种植。
刘光华,刘天柱,张长青[8](2008)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认为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原浚县种子公司)玉米研究所成立以来,在玉米育种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先后育成了丰黎98、丰黎2008、丰黎99、丰黎8号等玉米新品种,通过了陕西省、河南省、北京市和湖南省审定,对促进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和
薛兵东,周旭梅,高旭东[9](2008)在《玉米新品种推广的思考与建议》文中指出随着玉米种子产业的市场化,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步伐加快,每年参加国家以及各玉米主产省(区)、市试验的玉米品种均分别达到数百个,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满足了广大农民对玉米种子的需要。据研究,优秀玉米品
二、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玉米富友9号在浙江省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试种表现 |
1.1 产量表现 |
1.2 农艺性状 |
1.3 品质抗性 |
2 栽培技术 |
2.1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
2.2 科学施肥, 加强田间管理 |
2.3 加强病虫害防治 |
2.4 适时收获 |
(2)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春播玉米新品种唐科82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 |
2 唐科82 杂交种特征特性 |
3 产量表现 |
4 杂交种及种子生产高产配套技术 |
5 适宜种植区域 |
6 应用及推广前景 |
(5)施氮量和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青饲玉米的研究进展 |
1 青饲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
1.1 品种选育 |
1.2 品比试验研究 |
2 青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2.1 播期、播法研究 |
2.2 栽培密度研究 |
2.3 施肥技术研究 |
2.4 收获期研究 |
3 青饲玉米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
3.1 光周期对青饲玉米植株影响的研究 |
3.2 施肥效应对青饲玉米植株影响的研究 |
4 青饲玉米的市场开发前景 |
4.1 青饲玉米是开辟饲料资源的主要途径 |
4.2 青饲(青贮)玉米是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
第二章 "白顶一号"青饲玉米 |
1 特征特性 |
2 营养与饲用价值 |
3 栽培技术要点 |
3.1 精细整地 |
3.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
3.3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
3.4 主要病虫害、草害及其防治 |
3.4.1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
3.4.2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3.4.3 主要杂草及其防治 |
3.5 适时收获 |
第三章 施氮量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栽培管理 |
1.4 观测内容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氮量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1 对叶生长的影响 |
2.1.2 对主茎生长规律的影响 |
2.2 不同施氮量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产量的影响 |
2.2.1 对小区总产量的影响 |
2.2.2 对小区茎总产量的影响 |
2.2.3 对小区叶总产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栽培管理 |
1.4 观测内容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用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植株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1 对叶生长的影响 |
2.1.2 对主茎生长规律的影响 |
2.2 施用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产量的影响 |
2.2.1 对小区总产量的影响 |
2.2.2 对小区茎总产量的影响 |
2.2.3 对小区叶总产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新品种丰黎9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1.1 育种目标 |
1.2 品种特征特性 |
1.2.1 品质分析 |
1.2.2 抗性鉴定 |
1.3 产量表现 |
1.4 亲本繁殖和制种要点 |
1.4.1 亲本繁殖要点 |
1.4.2 制种技术要点 |
1.5 栽培要点 |
1.5.1 种植密度 |
1.5.2 注意适时早播 |
1.5.3 采用集中施肥 |
1.5.4 防治玉米虫害 |
1.5.5 去雄 |
1.5.6 适当推迟收获期 |
1.6 适宜区域 |
2 丰黎58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
2.1 播种期 |
2.1.1 播种时间 |
2.1.2 播种方法 |
2.1.3 播种质量 |
2.2 苗期 |
2.2.1 查苗、补苗 |
2.2.2 间苗、定苗 |
2.2.3 中耕 |
2.2.4 追肥 |
2.2.5 灌溉 |
2.2.6 病虫害防治 |
2.3 穗期 |
2.3.1 中耕培土 |
2.3.2 施肥 |
2.3.3 灌溉 |
2.3.4 排灌 |
2.3.5 病虫害防治 |
2.4 花粒期 |
2.4.1 追肥 |
2.4.2 灌浆 |
2.4.3 病虫害防治 |
2.5 成熟收获期 |
3 玉米新品种丰黎6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3.1 品种来源 |
3.2 特征特性 |
3.3 产量表现 |
3.4 栽培要点 |
四、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杂交玉米富友9号在浙江省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 张伟春,鲍艳红,鲍兰新,章志兴,王旭华,杨树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5)
- [2]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3]春播玉米新品种唐科82的选育与应用[J]. 杨晓辉,张文元,郭强,苏胜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2)
- [4]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研究[J]. 李伟,聂奇,吕丽丹,范厚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1)
- [5]施氮量和丰产剂对青饲玉米“白顶一号”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的研究[D]. 杨明君.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2)
- [6]玉米中单28在北京市密云地区适生高产示范栽培技术[J]. 刘桂芝. 北京农业, 2010(18)
- [7]国审玉米新品种在浙西山区对比试验[J]. 季茂荣,胡潜林,叶根凤,陶林富,李良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8)
- [8]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刘光华,刘天柱,张长青. 种业导刊, 2008(12)
- [9]玉米新品种推广的思考与建议[J]. 薛兵东,周旭梅,高旭东. 种子世界,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