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论文文献综述)
马峥[1](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杜杏叶[2](2019)在《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科研成果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知识创新绩效评价的前提。目前,科研成果评价主要以专家匿名的方式进行评审,这种方式受专家自身学术知识水平和学科领域范围等限制,其评审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使得一些优质科研成果被遗漏或迟滞发表,也可能使另一些学术价值相对不高的成果发表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这将给科学研究的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对国家创新能力发展带来负向作用。当前,学术界科研作假等学术不端现象屡有出现,催生了全社会对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的迫切需求。因此本研究以人工智能等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实践,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评价的关键指标,提出智能化评价方法,以期将学术成果评价从主要依靠人工评价转向智能化评价,克服纯粹依靠专家匿名评审的不足。在对当前学术论文评价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构建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在对学术论文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专家评价意见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对五个主范畴的研究和比较分析,系统梳理了主范畴与学术论文评审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结构层次清晰的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一步完善了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2)建立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在传统学术论文评审流程基础上,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过程,将智能化框架分为三个主要模块:一是自动规范性检查模块;二是专家评价系统模块;三是编辑部处理模块。该智能化评价框架有望将基于智能化评价的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形成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流程,在实施科学评价的同时,推动学术论文的规范化写作,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并最终促进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传播与交流。(3)提出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方法。构建了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评价流程。进而提出了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通过构建研究热点地图、特征向量分析及新颖性判断实现选题新颖性指标的智能化评价。最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提出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在学术论文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模型,提出了知识元抽取规则,利用Word2Vec和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方法对学术论文理论与方法创新进行分类,采用SVM模型构建知识元抽取规则库。在学术论文知识元库构建基础上,提出学术论文研究问题创新性、理论创新性、方法创新性、结论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的基本方法,构建学术论文创新性智能化评价过程,最后采用实证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5)提出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分析引文层次,构建引文评价维度。提出基于引文的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思路和步骤,包括高相关学术论文识别、目标文章引用类型识别等内容,构建引文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引文评价模型进行修正。本文基于智能化评价的研究视角,运用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学术论文评价框架,突破了传统学术论文基于有限同行的评价模式,克服了专家评议的主观性弊端,同时提升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效率和质量。在理论层面,通过建立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及其智能化评价框架,将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方法融入了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完善和深化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实践层面,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选题新颖度、内容创新性和引文科学性三个主要指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本研究建立了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论文智能化评价流程,能够引导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化,促进科学研究成果高效传播与交流,提升科学成果评价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发展。未来将建立智能化综合评价系统,实现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等的评价和自动评审意见的撰写,以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评价领域的深度应用。
彭秋茹[3](2019)在《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报纸论文,即发表在报纸上的学术性论文,不包括新闻稿件等,最典型的是各大报纸的理论版所刊载的论文。报纸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类型,不仅具有新闻报道的特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发表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但是对于报纸论文这种特殊的、重要的学术成果形式的影响力评价,学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通过研究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对报纸论文影响力进行有效评价,有利于完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对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扩大科研评价对象的范围,促进学术成果多途径多渠道展示与传播,从而改善科研管理生态。本文从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基于引文计量的方法构建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Altmetrics方法设计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的评价策略,接下来基于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案,最后以《光明日报》理论版刊载的报纸论文作为实证对象,对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相关研究的综述。通过对影响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本文整理出同行评议、引文计量、Altmetrics等评价方法的发展脉络、数据源和工具、指标和方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发现报纸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影响力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较少,关于报纸论文的影响力评价问题亟待解决。(2)报纸论文基本特点的分析。本文对报纸论文进行界定,并详细地从出版和评价两个角度定性分析了报纸论文的特点。通过比较选择《光明日报》理论版论文作为报纸论文的典型代表,并将报纸论文与同学科的期刊论文从引用、下载和网络传播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定量分析。(3)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框架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基于传播行为的报纸论文影响力产生来源。基于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设计了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案。(4)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研究。学术影响力方面,本文讨论了传统引文计量指标和基于全文本分析法的引文计量指标对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适用性,构建了由被引次数、他引次数、论文h指数、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加权强度、引用情感加权强度等引文计量指标组成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社会影响力方面,针对中文数据的环境下Altmetrics本地化的问题,本文从基于搜索引擎获取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数据、分析网站信息确定评价指标数据源、计算和分析Altmetrics评价指标值等方面来构建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5)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本文以《光明日报》理论版刊载的报纸论文作为实证评价对象,详细地阐述了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与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评价结果的计算等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操作流程和步骤,通过分析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验证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旨在构建融合引文计量和Altmetr 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解决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1)针对报纸论文这一特殊学术成果类型,本文充分考虑了报纸论文在学术讨论和社会传播方面发挥的双重作用,形成了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相互补充的综合性影响力评价框架,拓展了影响力评价的研究主体,弥补了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研究的缺陷,丰富了学术成果评价的理论体系。(2)本文提出了包含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方面指标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完整的融合引文计量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在引文计量方面,本文运用全文本分析方法,将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引用情感等要素引入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补充传统引文计量指标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要素的指标值计算方案,改善了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效果。在Altmetrics方面,本文提出了 Altmetr ics指标用于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的本地化解决方案,挖掘了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数据源,构建了适用于中文报纸论文的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相应的指标值计算方法。(3)本文基于逼近理想点(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数学方法设计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的合成方案,通过计算报纸论文与理想样本在指标数值和分布上的相对贴合程度来进行比较和排序,有效地避免了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数据差异的问题,为科研管理部门开展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操作方案。
徐芷慧[4](2019)在《《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技无国界的今天,科技期刊不仅是展示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更是记录和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和阵地。《甘肃科学学报》作为地方科研院所主办的甘肃省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更是甘肃省科技成果信息聚集、发布、检验的重要平台。而面对现如今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期刊市场,《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以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现阶段的学术影响力为主要目的,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历程,选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评价指标,分别从国内科技核心期刊中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甘肃省内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的范畴对《甘肃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科技期刊进行对比发现《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过程中存在编辑把关不严、稿源单一且质量不高、栏目设置不成熟、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并针对办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扩充稿源、合理规划学科与栏目、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建议,以期能为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
魏绪秋[5](2018)在《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体现着作者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体现着科研机构、学科的学术声望和科研实力。此外,我国所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高影响力学术论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科研人员及其管理人员一直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主要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性评价以同行评议为基础,定量评价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和以社交媒体数据为基础的Altmetrics的量化方法。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是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此外,在学术论文评价过程中,引文分析方法既包含了量化评价,又包含了同行评议(“小同行”、“大同行”)。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提出了以学术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为研究视角,以学术论文的动态引证数据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客观评估量化的基础数据,从影响广度(影响范围)、影响深度(影响程度)两个维度,从文献层面(基本指标)、作者层面(细化指标)和学科层面(延伸指标)三个层面,来评估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从而为全面评估与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新思路。本文的内容框架除引言、研究结论与展望外,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中:第2章是对学术论文的定义、类别、特征和作用进行了梳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定义、要素、类型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目前常用的三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同行评议、量化评价和综合评价)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体系研究及其不足)进行讨论。第3章是对引证与被引证文献、引文链、引文网络、引证动机与引证行为,引文分析的概念、发展史、类型、应用等进行论述。随后,引入了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和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的术语,探讨了引证广度、引证深度、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并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采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引证文献各要素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其中:第4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被引频次峰值量以及动态的引证时间因子能否适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表明: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具的不均衡性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了依据;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在学术论文发表的第二年至第四年内,但是其不能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被引频次峰值量这一指标数据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引证时间因子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的动态影响力。并将学术论文影响力划分为: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和长期学术论文影响力。第5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以及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以及引证文献类型强度指标能够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侧重于量化在学术期刊论文上的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文献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6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引证作者强度以及基于引证作者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以及引证作者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作者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作者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7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引证学科强度以及基于引证学科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表明: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以及引证学科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学科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学科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三部分(第8章)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分析。首先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其构建的4原则、目标、模型要素进行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各年期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估与量化动态体系;其次,对CNKI-CCD数据库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学术论文的综合影响力动态、连续地评估与量化;最后,与基于各引证指标数据的评价结果以及基于被引频次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估,以评估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发现: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能够从文献层面、作者层面、学科层面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
魏明坤[6](2018)在《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作为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高效的知识传递与交流环境、提升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测度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成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内因。在知识快速增长时代,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如何快速提高学术论文影响力成为学者关心的主要问题。论文的开放获取对提高学者、研究机构、国家或地区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价值和发展潜力,成为科学活动学术能力、科研地位评价的重要内容。论文影响力不仅有利于反映论文质量和价值,还反映科学活动或学者的科研水平、学术能力、学术同行的认可度和关注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术交流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丰富了论文开放获取的交流途径。根据学术交流方式的不同,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包含论文web1.0影响力,还包括论文web2.0影响力,web1.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综合体现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本文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价值、质量及关注度等方面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全面研究,除引言和结论外,剩余部分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二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对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特点,梳理了开放获取理论、科学交流理论、引文分析理论以及Altmetrics的起源与发展;最后对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梳理,涉及的内容包括评价学理论与方法、科学评价的原则、学术论文评价的指标。第三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首先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产生以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原生影响要素、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次生影响要素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原生影响要素和次生影响要素构建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赋值。第四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进行分析。首先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量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学科领域、国家或地区、基金资助以及参考文献的分布;其次对基于被引频次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包括研究机构、施引文献、基金资助、论文篇幅、同行评议对被引频次的影响,其中ESI指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包括高被引学术论文和热点论文;最后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进行分析。通过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进行测度。基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测度影响力时,分析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在使用次数存在优势,分别分析研究机构、基金资助、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并提出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强度测度公式。在对Altmetrics指标测度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时,包括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关注度、Altmetrics指标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以及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测度值。最后根据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测度的适用性,通过使用次数指标和Altmetrics相关指标构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的作用进行分析。第六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评价指标,构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以PloS ONE为例计算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其次对影响力得分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力得分与被引频次指标呈强相关;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研究机构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在国际范围得到显着提升。最后对提高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佟倩[7](2017)在《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愈来愈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在稳步实施,大量的外文学术期刊应运而生。但是与其他非英语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陆英文期刊的发展起步较晚,速度较慢。尤其是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更是落后于很多非英语国家。因此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大力发展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使之与中国不断提升的科技、文化水平相适应,同时也对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起到强有力地促进作用,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文章将通过文献计量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对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对象为版权归属于中国大陆单位的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其次,运用文献计量法,对61种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数字化水平、办刊主体和学术影响力这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排序分区。再次,运用个案分析法,对其中4种被SSCI/A&HCI收录期刊的载文情况、学术影响力和网络传播情况这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运用比较研究法,将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同学科领域的中文期刊进行对比,并将3种被SSCI收录期刊与外国同学科领域被SSCI收录的期刊进行对比。第五,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进展、特点与不足,并提出了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今后的发展对策。最后,结合前文的分析结果加以概括和总结,并明确了文章的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通过研究,文章发现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存在着数量较少、出版地区和学科分布不平衡、办刊资源分散、出版周期较长、编辑团队的国际化水平较低、数字化水平较低的缺陷。提出了中国政府要大力扶持此类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填补空白学科并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学期刊、创办二三级学科期刊和特色期刊的对策,还提出主办方和出版方要大力提高编辑团队的素养和国际化水平、着力缩短出版周期并大力搭建独立的数字化平台的建议。同时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不仅要走出去更要主动引进来,要主动与外国专家学者合作,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发展水平。
郭凤娇[8](2017)在《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水平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也逐渐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机构也日益重视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以提高研究机构、学术成果乃至学者个人的国际影响力。学术论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最主要形式,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研究能全面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能反映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研学术价值以及其被社会公众认知了解的程度,还对项目成果、创新研究及前沿科技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科学交流模式和学术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需要扩展以适应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需要。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获得认可和被吸收;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知识信息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得了大众群体关注,把两种模式融合才能全面的反映学术论文影响力。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进行了全面研究,除了引言和总结与展望部分以外,还包含6部分研究内容,各部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界定了相关术语,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其次对科学交流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再次,梳理了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本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第二部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和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进行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研究,包括内涵、类型划分和产生过程;其次,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原生影响因素和次生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框架;最后,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国际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了解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数量的世界水平;然后,分别对学术论文的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研究机构、来源期刊以及基金的论文数量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传统影响力包括原生影响力和线下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期刊影响因子对原生影响力进行分析,基于被引频次和ESI高水平论文对线下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探讨了原生影响因素(发表时间、研究机构、论文篇幅、基金资助以及参考文献量)与各指标间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在线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线影响力包括webl.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使用次数对webl.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基于Altmetrics指标对web2.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论文还基于Altmetrics指标构建了含媒介传播、论文使用、读者数量、论文质量和公信力5个一级指标的影响力评价模型,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AIF得分。最后,根据原生影响因素与使用次数、Altmetrics指标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六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实证研究。首先,融合传统影响力指标和在线影响力指标,构建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两个数据组(包含1个对照组)进行了实证,计算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得分;其次,对影响力得分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力得分与学术论文来源期刊相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最相关;再次,根据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挖掘出每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得分高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机构,并对学术论文覆盖的学科领域按影响力相对大小进行了分类,了解了每个学科领域的世界影响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李建臣[9](2016)在《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新业态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特别是在科研成果的传播方面,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术期刊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传播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从编辑主体到编辑客体,从编辑理念到编辑流程,从作者到读者,从评价到运营等等,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如何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如何建立新的管理模式。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传统学术期刊、电子期刊和和OA等类型的期刊,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网络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方法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构建两大问题。本文绪论部分对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的历史、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扫描。正文中,首先梳理和识别了学术期刊的相关概念,包括学术期刊的内涵与特点、学术期刊评价的内涵和发展,以及学术期刊的作用、类型、原则、内容与体系,学术期刊管理的内涵与内容,进一步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阐述了4个相关理论:学术期刊质量理论、学术期刊效率理论、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模型、学术期刊管理理论与模式。围绕此4个相关理论,本文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阐述了国内外现有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体系特征,分析了我国现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评价观念、评价实践、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量化原则、随机分布原则、认同原则、核心要素原则、分类和可比原则;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包含基于多视角,基于指标数量,基于质量要素的三种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在认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基于质量与效率的传统学术期刊、电子学术期刊和开放存取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从4个方面进行了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阐述了三种期刊的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的内涵以及机制的构成要素,从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分析,根据三种期刊编辑出版基本流程,分别设计三种期刊的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最后构建了基于质量和效率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以及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分为两个子系统,共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
熊水斌,彭桃英,骆超,周红梅[10](2015)在《我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更好地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相关引证指标数据库的情况。【方法】对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CSCD-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万方数据的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中国知网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这5个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比较了其引证指标组成及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功能。【结果】由于统计数据源不同,各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引证指标数据差距较大。【结论】用综合评价指标对期刊排名较单一指标排名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引证指标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期刊被引用和传播情况,但基于源期刊的CSCD-JCR和CJCR引证指标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
二、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
2.3.1 热力学熵概念 |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
2.3.3 信息熵概念 |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
2.3.5 信息熵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
3.2.1 构造指标矩阵 |
3.2.2 标准化处理 |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
3.3.3 指标计算 |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
3.4 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测度思路 |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
4.3.1 实证测算 |
4.3.2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1.1 准则层构建 |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5.2.3 计算权重 |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
5.3.1 样本的特点 |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
6.3 讨论 |
6.3.1 未来研究展望 |
6.3.2 研究局限性 |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
1.3.2 国外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学术论文 |
2.1.1 学术论文的内涵、结构与要素 |
2.1.2 学术论文与知识生产 |
2.1.3 学术论文与知识创新 |
2.2 学术论文评价 |
2.2.1 学术论文评价涵义 |
2.2.2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
2.2.3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 |
2.3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 |
2.3.1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内涵 |
2.3.2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过程 |
2.4 扎根理论 |
2.5 知识元理论 |
2.5.1 知识元概念 |
2.5.2 知识元分类与描述 |
2.5.3 知识元的抽取与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方法 |
3.1 机器学习 |
3.2 专家系统 |
3.3 文本分析 |
3.4 LDA主题识别模型 |
3.5 知识图谱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分析及智能化评价框架 |
4.1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解析 |
4.2 专家评价意见数据分析 |
4.3 关键指标体系构建 |
4.4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 |
4.5 智能化评价指标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 |
5.1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
5.2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判断流程 |
5.3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 |
5.4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实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 |
6.1 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
6.2 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 |
6.3 学术论文知识元抽取 |
6.4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过程 |
6.5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实证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 |
7.1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概述 |
7.2 引文评价层次 |
7.2.1 引用层面 |
7.2.2 引用评价 |
7.3 基于引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 |
7.3.1 评价思路 |
7.3.2 评价步骤 |
7.4 构建引文智能化评价指标模型 |
7.5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实例检验 |
7.5.1 数据收集 |
7.5.2 结果分析 |
7.5.3 指标验证 |
7.6 引文评价指标模型及计算的修订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与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影响力及影响力评价 |
2.2 影响力评价方法 |
2.2.1 同行评议 |
2.2.2 引文计量 |
2.2.3 Altmetrics |
2.2.4 多指标综合评价 |
2.3 影响力评价对象 |
2.4 报纸论文及其影响力评价 |
2.4.1 报纸论文 |
2.4.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 |
2.5 简要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报纸论文的特点分析 |
3.1 报纸论文特点的定性分析 |
3.1.1 报纸论文的界定 |
3.1.2 报纸论文出版特点的定性分析 |
3.1.3 报纸论文评价特点的定性分析 |
3.2 报纸论文特点的定量分析 |
3.2.1 报纸论文测评对象的选择 |
3.2.2 报纸论文出版特点的定量分析 |
3.2.3 报纸论文评价特点的定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框架 |
4.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4.1.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性 |
4.1.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
4.1.3 基于传播行为的报纸论文影响力产生来源 |
4.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基本框架 |
4.2.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决策模型选择 |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基于变异系数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4 基于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合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
5.1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传统引文计量评价指标 |
5.1.2 基于全文本分析法的引文计量评价指标 |
5.1.3 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筛选 |
5.2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和计算 |
5.2.1 传统引文计量数据获取 |
5.2.2 全文本分析法引文计量数据获取 |
5.2.3 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值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 |
6.1 Altmetrics指标对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的适用性 |
6.1.1 Altmetrics常见评价指标及数据获取方式 |
6.1.2 Altmetrics评价指标对报纸论文的适用性 |
6.2 基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数据采集 |
6.2.2 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来源分析 |
6.2.3 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设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7.1 实证对象数据获取 |
7.2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标准化处理 |
7.2.1 实证对象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7.2.2 实证对象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7.2.3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
7.2.4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7.3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
7.4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结果计算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局限性及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4)《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及提升途径 |
1.3.2 关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 |
1.3.3 关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 |
1.3.4 关于甘肃省科技期刊影响力 |
1.3.5 关于《甘肃科学学报》影响力分析 |
1.3.6 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我国科技期刊概况 |
2.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
2.1.1 科技期刊数量与数据库收录数量持续走高 |
2.1.2 行政化办刊导致与市场脱节 |
2.1.3 高质量论文流失严重 |
2.1.4 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
2.2 甘肃省科技期刊发展概况 |
2.3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2.3.1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
3.1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概况 |
3.1.1 《甘肃科学学报》创刊情况 |
3.1.2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历程 |
3.1.3 《甘肃科学学报》获奖与收录情况 |
3.2 《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要素分析 |
3.2.1 栏目设置分析 |
3.2.2 学科分布分析 |
3.2.3 基金论文分析 |
3.2.4 稿源分析 |
3.3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1 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
3.3.2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总结 |
第四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质量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编辑把关不严 |
4.2 稿源充足但质量欠佳 |
4.2.1 稿源单一 |
4.2.2 稿件学术质量不高 |
4.3 栏目设置不成熟 |
4.4 编辑审稿具有局限性 |
4.4.1 编辑学科背景有限 |
4.4.2 外审力度不够 |
4.5 数字化进程缓慢 |
4.5.1 《甘肃科学学报》网站建设滞后 |
4.5.2 采编系统功能不完善 |
4.5.3 DOI码推广力度不足 |
4.5.4 尚未涉足知识服务领域 |
第五章 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思考 |
5.1 拓宽稿源渠道,保证稿源质量 |
5.1.1 重视约稿组稿工作 |
5.1.2 关注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动态 |
5.1.3 充分调动编委积极性 |
5.2 发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 |
5.2.1 合理利用栏目评价 |
5.2.2 适时增设新栏目 |
5.3 加强编辑把关力度,提高编辑工作质量 |
5.3.1 树立“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 |
5.3.2 加大外审力度 |
5.3.3 发展学科编辑,培养敏锐的学术眼光 |
5.3.4 把握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特殊性 |
5.4 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知识服务 |
5.4.1 通过网站建设树立期刊品牌 |
5.4.2 优先数字出版 |
5.4.3 全文数据库资源整合 |
5.4.4 由内容服务转向知识服务 |
5.4.5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
网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致谢 |
(5)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概述 |
2.1 学术论文 |
2.1.1 学术论文定义 |
2.1.2 学术论文类别 |
2.1.3 学术论文特征 |
2.1.4 学术论文作用 |
2.2 学术论文影响力 |
2.2.1 学术论文影响力定义 |
2.2.2 学术论文影响力要素 |
2.2.3 学术论文影响力类型 |
2.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 |
2.3.1 同行评议 |
2.3.2 量化评价 |
2.3.3 综合评价 |
2.4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 |
2.4.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2.4.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
2.4.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
3.1 引证与引文分析法 |
3.1.1 引证相关概念 |
3.1.2 引文分析法 |
3.2 引证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 |
3.2.1 引证广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2.2 引证深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2.3 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 |
3.3.1 学术论文与其动态引证文献(数据) |
3.3.2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构建 |
3.3.3 学术论文引证峰值理论及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4.1 被引频次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4.1.1 被引频次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4.1.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4.2 被引频次峰值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2.1 被引频次峰值 |
4.2.2 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4.2.3 被引频次峰值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4.3.1 引证时间因子概念 |
4.3.2 引证时间因子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3.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结果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5.1 引证文献类型及确定 |
5.1.1 引证文献类型界定 |
5.1.2 引证文献类型确定 |
5.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5.2.1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5.2.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5.2.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5.3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5.3.1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
5.3.2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5.4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5.4.1 引证文献类型引证时间 |
5.4.2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5.4.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6.1 引证作者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6.1.1 引证作者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6.1.2 引证作者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6.1.3 基于引证作者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6.2 引证作者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6.2.1 引证作者强度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6.2.2 引证作者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6.2.3 基于引证作者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6.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6.3.1 引证作者引证时间 |
6.3.2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6.3.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7.1 引证学科界定与确定 |
7.2 引证学科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7.2.1 引证学科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7.2.2 引证学科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7.2.3 基于引证学科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7.3 引证学科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7.3.1 引证学科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
7.3.2 引证学科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7.3.3 基于引证学科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7.4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7.4.1 引证学科引证时间 |
7.4.2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7.4.3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 |
8.1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
8.1.1 构建原则 |
8.1.2 构建目标 |
8.1.3 模型要素 |
8.1.4 确定指标权重 |
8.1.5 评价体系 |
8.2 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与分析 |
8.3 评价结果评估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2.1.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 |
2.1.2 影响力 |
2.1.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与影响力的关系 |
2.2 开放获取理论 |
2.3 科学交流理论 |
2.4 引文分析理论 |
2.5 Altmetrics的起源与发展 |
2.6 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2.6.1 评价学理论与方法 |
2.6.2 科学评价基本原则 |
2.6.3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
2.6.4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 |
3.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3.1.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 |
3.1.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产生 |
3.1.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类型 |
3.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要素与评价指标 |
3.2.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原生影响要素 |
3.2.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次生影响要素 |
3.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要素与评价指标关系 |
3.4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框架 |
3.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及指标选取 |
3.4.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3.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分析 |
4.1 基于数据分析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1.1 学科领域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
4.1.2 国家/地区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
4.1.3 基金资助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
4.1.4 参考文献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
4.2 基于被引频次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2.1 研究机构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2.2 施引文献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2.3 基金资助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2.4 论文篇幅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2.5 同行评议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3 基于ESI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3.1 基于高被引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3.2 基于热点论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4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分析 |
5.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数据的影响力分析 |
5.1.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数据优势分析 |
5.1.2 研究机构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 |
5.1.3 基金资助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 |
5.1.4 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 |
5.1.5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强度的影响力分析 |
5.2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5.2.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关注度影响 |
5.2.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与被引频次相关性分析 |
5.2.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的Web2.0影响力分析 |
5.2.4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 |
5.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综合评价 |
6.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模型 |
6.1.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6.1.2 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6.1.3 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
6.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
6.2.1 影响力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
6.2.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6.2.3 国家/地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6.2.4 研究机构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6.3 提高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产生与概况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计量法 |
1.3.2 个案分析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的基本概念 |
2.1.1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
2.1.2 数字化平台 |
2.1.3 同行评议 |
2.1.4 合作度和合作率 |
2.1.5 JCR引证指标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文献增长定律 |
2.2.2 布拉德福定律 |
2.2.3 引文分析理论 |
3 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宏观考察 |
3.1 基本情况分析 |
3.1.1 数量 |
3.1.2 出版地区 |
3.1.3 创刊年份 |
3.1.4 学科分布 |
3.1.5 出版周期 |
3.2 数字化水平 |
3.2.1 数字化平台 |
3.2.2 流程保障 |
3.3 办刊主体 |
3.3.1 主办方 |
3.3.2 出版方 |
3.3.3 编辑团队 |
3.4 学术影响力 |
3.4.1 影响因子 |
3.4.2 载文量 |
3.4.3 篇均论文下载频次 |
3.4.4 总被引次数 |
3.4.5 收录情况 |
3.5 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分级 |
4 被SSCI/AHCI收录的4种期刊的个案分析 |
4.1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的个案分析 |
4.2 China&World Economy的个案分析 |
4.3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个案分析 |
4.4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的个案分析 |
4.5 对被SSCI收录的3种期刊的对照分析 |
5 大陆英文版与中文版及与英文期刊比较研究 |
5.1 同学科英文期刊与中文期刊的比较分析 |
5.1.1 学科分布不平衡 |
5.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
5.1.3 出版周期较长 |
5.1.4 创刊年份较晚 |
5.1.5 主办方以高校为主 |
5.2 被SSCI收录的3种期刊与外国同学科的英文期刊的比较分析 |
5.2.1 中国大陆被SSI收录期刊数量较少 |
5.2.2 出版地区主要为发达国家 |
5.2.3 出版周期较中国大陆期刊短 |
5.2.4 出版方以国外出版集团为主 |
5.2.5 2015年JCR引证指标的比较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
6.1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进展 |
6.1.1 期刊数量大幅增加 |
6.1.2 学科分布更加广泛 |
6.1.3 期刊整体的影响力提高 |
6.1.4 集团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有所发展 |
6.1.5 个别期刊的影响力有所提高 |
6.2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特点 |
6.2.1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6.2.2 新刊增加较快 |
6.2.3 经济学期刊最多 |
6.2.4 出版周期以季刊为主 |
6.2.5 数字化水平不一 |
6.2.6 合作办刊较多 |
6.2.7 编委与编辑国际化水平不等 |
6.2.8 期刊稿源国际化程度不一 |
6.3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不足 |
6.3.1 期刊数量规模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办刊资源分散 |
6.3.2 学科分布不均衡,仍存在空白学科 |
6.3.3 出版周期较长,不利于学术传播 |
6.3.4 编辑团队国际化程度不高,学术影响力不高 |
6.3.5 数字化水平较低,过度依赖外国出版集团 |
7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 |
7.1 中国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
7.2 大力创办经济学期刊、二三级学科期刊和特色期刊 |
7.3 缩短出版周期,提高编辑团队素养 |
7.4 大力搭建独立数字化平台 |
7.5 依托高校办刊的同时组建中国自己的出版集团 |
7.6 走出去同时要引进来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术语界定 |
2.1.1 社会科学 |
2.1.2 国际学术论文 |
2.1.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 |
2.2 科学交流的类型划分 |
2.3 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 |
2.3.1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 |
2.3.2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原则 |
2.3.3 引文分析法 |
2.4 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 |
2.5 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 |
2.5.1 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
2.5.2 比较与分类理论 |
2.5.3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
2.5.4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 |
2.5.5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3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
3.1 学术论文影响力 |
3.1.1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 |
3.1.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类型 |
3.1.3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产生过程 |
3.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 |
3.2.1 原生影响因素 |
3.2.2 次生影响因素 |
3.2.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选取 |
3.3.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3.3.3 评价指标体系融合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分析 |
4.1 论文数量增长变化趋势及与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 |
4.1.1 学术论文的年代分布 |
4.1.2 学术论文数量的增长变化趋势 |
4.1.3 论文数量与其它国家/地区论文数量的比较 |
4.2 学科结构与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
4.2.1 学科结构的论文数量 |
4.2.2 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
4.3 研究机构的论文数量 |
4.3.1 高产研究机构 |
4.3.2 研究机构合作情况 |
4.3.3 第一/通讯作者研究机构 |
4.4 来源期刊的论文数量 |
4.5 资助基金的论文数量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分析 |
5.1 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原生影响力 |
5.1.1 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对转化 |
5.1.2 发表时间对篇均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3 研究机构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4 学术论文篇幅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5 基金资助情况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6 参考文献数量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2.1 发表时间对篇均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2 研究机构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3 学术论文篇幅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4 基金资助情况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5 参考文献数量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3 基于ESI高水平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3.1 基于高被引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3.2 基于热门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4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分析 |
6.1 基于使用次数的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 |
6.1.1 发表时间对篇均使用次数的影响 |
6.1.2 研究机构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
6.1.3 基金资助情况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
6.1.4 学术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
6.2 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 |
6.2.1 Altmetrics论文的数量发展影响分析 |
6.2.2 Altmetrics论文的指标特征 |
6.2.3 Altmetrics论文的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 |
6.2.4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 |
6.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实证分析 |
7.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模型 |
7.1.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7.1.2 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7.1.3 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
7.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
7.2.1 影响力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
7.2.2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7.2.3 研究机构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
7.2.4 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
7.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整体情况概述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基础 |
2.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1 学术期刊 |
2.1.2 学术期刊评价 |
2.1.3 学术期刊管理 |
2.1.4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关系分析 |
2.2 学术期刊质量与效率理论 |
2.2.1 学术期刊质量理论 |
2.2.2 学术期刊效率理论 |
2.3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模型 |
2.3.1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 |
2.3.2 学术期刊评价模型 |
2.4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与模式 |
2.4.1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 |
2.4.2 学术期刊管理模式 |
3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3.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
3.2.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
3.3.2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
3.4.2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实证研究 |
4.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
4.1.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
4.1.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4.1.3 评价方法与流程 |
4.1.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 开放存取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
4.2.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
4.2.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4.2.3 评价方法与流程 |
4.2.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5 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趋势 |
5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机制与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
5.1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及动态管理概述 |
5.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
5.2.1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
5.2.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5.2.3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
5.2.4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
5.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
5.3.1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
5.3.2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5.3.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
5.3.4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
5.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
5.4.1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
5.4.2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5.4.3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
5.4.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
5.5 本章小节 |
6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研究 |
6.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架分析 |
6.1.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内涵 |
6.1.2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内容 |
6.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建 |
6.2.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内涵 |
6.2.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框架与价值标准 |
6.2.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 |
6.2.4 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与模型 |
6.2.5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实施机制 |
6.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构建 |
6.3.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涵 |
6.3.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流程分析 |
6.3.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结构和功能分析 |
6.3.4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容构建 |
6.4 本章小节 |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类对比分析 |
1. 1 CSCD-JCR 和 CJCR |
1. 2 万方、维普和知网引证指标数据库 |
2引证指标数据库的科技期刊评价功 能比较 |
3 引证指标数据库用于期刊评价的分析 |
4 结语 |
四、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2]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D]. 杜杏叶. 吉林大学, 2019(02)
- [3]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D]. 彭秋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D]. 徐芷慧. 兰州大学, 2019(09)
- [5]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魏绪秋. 武汉大学, 2018(06)
- [6]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魏明坤. 武汉大学, 2018(06)
- [7]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D]. 佟倩. 南京大学, 2017(01)
- [8]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郭凤娇. 武汉大学, 2017(06)
- [9]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D]. 李建臣. 武汉大学, 2016(06)
- [10]我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与评价[J]. 熊水斌,彭桃英,骆超,周红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