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妇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包燕,钱碧霞,周芳[1](2021)在《高龄孕妇妊娠期心理压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高龄孕妇妊娠期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该院门诊就诊的200例高龄孕妇为调查对象,以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孕妇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妊娠期并发症、妊娠周期、生产史及流产史等。以妊娠压力调查评估孕妇压力,Logistic多因素分析高龄孕妇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情况、妊娠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流产经历、医疗付费方式及产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流产经历及产次是影响高龄孕妇心理压力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龄孕妇妊娠期心理压力的出现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流产经历及无生产经验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应当引起临床关注,加强心理疏导。
李伟波,谢晶晶[2](2021)在《妊娠期女性妊娠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和社会支持状况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妊娠期女性妊娠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该院围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6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向被调查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妊娠压力量表、心理健康水平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通过调查了解妊娠期女性妊娠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女性压力总均分为(2.01±0.58)分。9.01%的妊娠期女性没有心理压力,25.7%的妊娠期女性有轻度心理压力,31.0%的妊娠期女性有中度心理压力,34.7%的妊娠期女性有重度心理压力。与中国女性常模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较,处于妊娠期的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总分高于常模。根据心理压力得分、社会支持量表总均分和三个维度的得分相比较,妊娠期女性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度越低心理压力就越大。结论妊娠期女性心理压力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妊娠压力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可有效降低孕妇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王晶[3](2020)在《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意义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1],要求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随着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高龄高危孕妇约增加至往年的1.3倍[2],妊娠不仅会使育龄女性产生生理变化,还容易出现各种负面心理反应,其中产前抑郁较为常见[3],孕妇产前抑郁的检出率逐年升高,每年以9%的速率上升[4]。产前抑郁不仅危害孕妇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及其家庭关系[5,6],还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以及神经发育等受影响[7,8],增加孕妇流产、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9]。本研究拟聚焦孕妇这一特殊重点人群,开展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并探讨产前抑郁孕妇的情绪加工机制,为临床产前抑郁重点人群的早识别早干预提供重要依据,对孕妇这一特殊人群的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管理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目的1.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解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通过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实验研究,了解产前抑郁情绪孕妇注意偏向特点及其产前抑郁情绪加工机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一: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压力知觉量表及自编一般资料问卷,便利抽取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孕妇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内容二: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设计实验范式:便利抽取中国成年女性对实验材料情绪词语进行评定,通过评定结果对词语进行分类,选取具有不同情绪效价的情绪词语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完成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脑电实验使用的情绪Stroop实验范式。ERP实验研究:在参加本研究第一阶段问卷调查的孕妇中筛选EPDS≥9分且经精神科医生诊断排除产前抑郁症的孕妇为产前抑郁高危组(简称:高危组),EPDS<9分的孕妇为产前抑郁对照组(简称:对照组),采用上述设计的情绪Stroop实验范式,要求孕妇被试对情绪词语呈现颜色命名,记录孕妇反应时等行为学数据与ERP成分振幅、脑地形图数据,探讨两组孕妇被试对情绪词语的注意偏向特点。统计与分析问卷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ERP行为学数据由Eprime软件自动收集,合并处理后导入SPSS 20.0软件,双人核对后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检验以及成组t检验;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妇产前抑郁情绪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P脑电数据使用Matlab R2014a软件及ERPLAB工具包进行数据处理。脑电分段的时程选择为-200~600ms,-200 ms基线校正。带通滤波0.1~30 Hz,以波幅大于±70μV剔除伪迹。根据总平均图及参考文献确定各成分时间窗口为:N1:80~130ms,P2:150~300ms;并选择Fz、Pz及Cz三个电极点来分析两个成分。使用SPSS 20.0对ERP成分波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9.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妇产前抑硕士学位论文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压力知觉得分(OR=1.34,95%CI=1.28~1.42)、独生子女(OR=0.39,95%CI=0.20~0.75)、婚姻满意度(OR=1.84,95%CI=1.19~2.86)。Hosmer-Lemeshow 检验结果显示,Hosmer-Lemeshow 检验值为 6.89(P=0.55>0.05),回归模型拟合度好,纳入的自变量压力知觉、独生子女和婚姻满意度得分可有效预测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发生。2.孕妇产前抑郁情绪ERP行为学与脑电实验结果(1)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ERP行为学结果:高危组孕妇反应正确率、总反应时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意义水平(P>0.05),高危组孕妇对词语的总反应加工时间更短;不同类型情绪词语刺激下2组孕妇反应时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意义水平(P>0.05)。将情绪词语与中性词语的反应时差值作为情绪词语反应时的Stroop效应,2组孕妇在正性词Stroop效应量和负性词Stroop效应量上相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意义水平(P均>0.05)。(2)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ERP脑电特点分析结果:①脑电成分N1抑郁分组主效应(F=0.13,P=0.718)、情绪词语类型主效应(F=1.45,P=0.247)和电极主效应(F=0.45,P=0.533)不显着;情绪词语类型与电极(F=0.61,P=0.561),情绪词语类型与抑郁分组(F=0.12,P=0.876),电极与抑郁分组(F=0.45,P=0.535),以及情绪词语类型、电极与抑郁分组(F=1.61,P=0.209)的交互作用均不显着;②脑电成分P2电极主效应(F=10.09,P=0.002)显着,而抑郁分组主效应(F=0.30,P=0.591)和情绪词语类型主效应(F=0.24,P=0.758)不显着;情绪词语类型与电极(F=0.12,P=0.921),情绪词语类型与抑郁分组(F=0.12,P=0.841),电极与抑郁分组(F=0.18,P=0.738),以及情绪词语类型、电极与抑郁分组(F=1.03,P=0.377)的交互作用均不显着。研究结论1.本研究中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9.7%。孕妇压力知觉高是其产前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孕妇为独生子女、婚姻满意度高是其产前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2.本研究中产前抑郁高危孕妇无显着的情绪Stroop效应,对负性词语不存在注意偏向,脑电成分N1、P2平均振幅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意义水平,提示采用情绪Stroop实验的反应时和脑电成分N1、P2作为评估及筛查产前抑郁症的客观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文菁[4](2020)在《孕妇失眠相关因素及对分娩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孕妇失眠症是妊娠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其相关因素及对分娩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孕期失眠症的患病率,相关心理、生物因素及在妊娠进程中的变化和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首先开展横断面研究,436名孕妇经失眠严重指数(ISI≥8)筛查,根据DSM-IV(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失眠症诊断标准并结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失眠症频率标准分为失眠症组和非失眠症组。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妊娠压力量表(PPS)评定心理状况。采用功能失调性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柏林问卷评定睡眠状况。采用自制问卷评定躯体状况。计算孕前、后的体重指数(BMI)并测定血压。孕24-28周测雌二醇、孕酮,筛查妊娠糖尿病(GDM)。进一步采用前瞻性研究,随访112名孕妇孕中期和孕晚期两个时点的睡眠、心理、生物及产检和分娩数据。结果:符合失眠症诊断的孕妇占19.3%,49.1%的孕妇ISI≥8。与非失眠症组(N=352)相比,失眠症组(N=84)的中重度身体不适、中重度疲劳、日间过度嗜睡、同寝者干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短睡眠的比例及DBAS、BDI、STAI、PPS、躯体症状数目、孕周及当前和妊娠新增BMI明显较高;社会支持、孕中期及计划自然分娩的比例明显较低。孕前BMI、血压、孕酮、雌二醇及GDM比例无显着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同寝者影响(OR=1.90,95%CI:1.01-3.57)、抑郁(OR=1.07,95%CI:1.00-1.15)、中重度躯体不适(OR=2.26,95%CI:1.11-4.61)和躯体症状数目(OR=1.14,95%CI:1.03-1.27)为失眠症的预测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躯体症状数目(OR=1.74,95%CI:1.18-2.58)是孕早期失眠症的预测因素;同寝者干扰(OR=2.37,95%CI 1.05-5.37)、躯体症状数目(OR=1.20,95%CI:1.07-5.35)和 OSA(OR=4.40,95%CI:1.16-16.57)是孕中期失眠症的预测因素。中重度身体不适(OR=18.51,95%CI:2.12-161.67)是孕晚期失眠症的预测因素。前瞻性研究结果:孕晚期失眠症(ISI≥8)比率明显高于孕中期(x2=4.31,p=0.03),32.1%的孕妇在两个时间点均报告失眠症,孕晚期失眠严重化比例为26.8%。孕中期抑郁和妊娠压力为剖宫产独立预测因素。孕晚期失眠症持续或加重的风险因素有高龄(≥35岁)(OR=10.32,95%CI:1.25-84.81)和焦虑症状增加(OR=1.22,95%CI:1.06-1.42)。结论:孕妇失眠症的患病率高,并随着妊娠进程增高明显。不同孕期失眠症的风险因素不同,与妊娠相关的躯体不适尤为突出。高龄是导致孕晚期失眠症严重化的重要风险因素。剖宫产的选择与孕中期抑郁和妊娠压力关联密切。建议对孕妇开展常规失眠症及心理状况的筛查及干预。
朱彩云,金凤娟,胡闽闽,郑红,李丽雅[5](2020)在《我国孕妇妊娠期压力研究现状》文中认为自2015年,我国出台全面二胎新政策举措,以解决当前人口数量增长与经济持续发展问题,有再生意愿的孕妇数量明显增加。妊娠是妇女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特殊阶段,在怀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中,伴随着身体、心理、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变化,随之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作用,孕妇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妊娠期压力。在我国,大部分孕妇在孕期出现不同水平的妊娠期压力问题,妊娠期压力对于母亲、婴儿和其整个家庭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妊娠压力会导致胎儿的早产或者流产等不良结局,同时孕妇易出现妊娠并发症、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而对整个家庭功能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落实全面二胎政策,帮助孕妇及其家庭顺利渡过整个孕期,减轻孕妇妊娠期压力,改善孕妇家庭各项功能,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结局,对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和管理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验与挑战。然而,现阶段我国缺乏相关针对孕妇妊娠期压力管理的干预性研究,同时由于压力测量方法和界定压力水平的标准不一,我国各地孕妇妊娠期压力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孕妇妊娠期压力水平的现况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建立科学的妊娠期压力评价和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以期缓解孕妇妊娠期压力,提高孕妇生活质量,促进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
李伊傲[6](2020)在《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弹性与正念水平对抑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延边州地区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弹性、正念水平与焦虑抑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弹性、正念水平与焦虑抑郁状况的相关性;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弹性、正念水平、焦虑对抑郁状况的影响,为妊娠晚期孕妇抑郁相关研究以及护理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本研究属于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通过便利抽样,抽取2018年11月~2019年1月于延边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进行产前检查符合调查要求的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结果:(1)本次调查对象共260例孕妇,平均年龄29.11±4.1岁,大部分孕妇年龄为25~34岁,占76.5%;朝鲜族58名;居住地为城市的孕妇占比75.8%;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孕妇占比33.1%;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医疗保险的孕妇将近一半;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的孕妇占35.8%。妊娠周期平均为33.11±3.95周,37周及以下的占84.2%;一半以上为初产妇;72.3%的孕妇未曾流产;计划内妊娠的孕妇占79.2%。(2)研究对象心理弹性得分为60.06±8.65分。年龄为25~34岁、居住地为城市、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医疗保险、职业为事业单位、孕周≤37周的研究对象心理弹性较好。(3)研究对象正念水平得分为61.60±7.69分。年龄25~34岁、居住地为城市、最高学历为大专、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职业为事业单位、未曾流产、孕周≤37周的妊娠晚期孕妇正念水平较高。(4)研究对象焦虑得分为47.61±4.89分,焦虑检出率为31.2%。居住地为农村、最高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职业为农民或无业、孕周>37周、初产妇、孕期有重大事故的妊娠晚期孕妇焦虑得分较高。(5)研究对象抑郁得分为50.81±6.08分,抑郁检出率为30.8%。年龄<25岁、最高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职业为农民或无业、孕周>37周、初产妇、有流产史、有妊娠合并症、孕期有重大事故的妊娠晚期孕妇抑郁得分较高。(6)研究对象心理弹性、正念水平与焦虑、抑郁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心理弹性与正念水平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焦虑与抑郁存在显着的正相关(P<0.05)。分层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一般人口学及产科特征可解释抑郁的23.0%,在控制了一般人口学及产科特征之后,心理弹性对研究对象的抑郁的解释力增加4.2%,正念水平新增4.1%,焦虑增加13.6%,可以共同解释抑郁状况总变异的44.9%。结论:(1)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弹性与正念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年龄为25~34岁、居住地为城市、职业为事业单位、孕周≤37周的研究对象心理弹性较好,正念水平较高。(2)妊娠晚期孕妇焦虑、抑郁情况普遍存在,产前心理健康状况有待提高。最高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职业为农民或无业、孕周>37周、初产妇、孕期有重大事故的妊娠晚期孕妇更易出现不良心理状况。(3)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弹性越差、正念水平越低,焦虑、抑郁越严重。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孕周、是否曾经流产、是否有妊娠合并症和心理弹性、正念水平、焦虑对妊娠晚期孕妇抑郁有显着影响。
廖丹丹[7](2020)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健康素养水平与心理状况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健康素养水平、心理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心理状况,调整完善对慢乙肝孕妇的管理方式,提升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慢性HBV感染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五部分: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健康素养评定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资料的类型采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25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21份,回收率为98.2%。(2)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相关问题平均得分为61.66±13.26分,健康知识得分最低,仅有13.6%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良好;焦虑平均得分为40.54±7.40分,11.6%的慢乙肝孕妇存在焦虑;抑郁平均得分为42.95±9.80分,21.3%慢乙肝孕妇存在抑郁;慢乙肝孕妇的社会支持相关问题平均得分为35.67±5.62分。(3)健康素养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慢乙肝孕妇的年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在健康素养总体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为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水平与社会支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慢乙肝孕妇焦虑状况与社会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健康素养水平与心理状况的分析:慢乙肝孕妇抑郁状况与健康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21例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水平良好的比例低;(2)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是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3)提高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水平应着重普及健康知识;(4)改善慢乙肝孕妇的焦虑状况,应加强社会宣传及家属教育;(5)改善慢乙肝孕妇的抑郁状况,应着重培养健康行为。
程鑫[8](2020)在《二胎背景下孕产妇及丈夫围产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围产期孕产妇及丈夫抑郁发病率高,不同地区、人群均存在较大差异。既往我国对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现状关注较少,对丈夫围产期抑郁的关注更少。既往研究表明,围产期抑郁围绕孕产期持续存在、稳定变化,妊娠晚期、产后为夫妻围产期抑郁的高发阶段,但国内对分娩前后抑郁随时间的变化研究较少。此外,在我国全面开放二孩的大背景下,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可能与既往有所不同,故而有待进一步发掘。夫妻双方家庭功能与围产期抑郁的关系有待梳理清晰。目的:(1)描述一胎及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分布现状、变化趋势、相互关联及影响。(2)探究一胎及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3)分析一胎及二胎夫妻妊娠晚期家庭功能现状及对围产期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纳入北京协和医院产科分娩或产检孕妇603人,丈夫289人,其中285对为夫妻。在产后随访共收回妻子问卷466份,丈夫203份,203对全部为夫妻成对资料。共185对夫妻完整参与妊娠晚期及产后的两次资料收集。共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采用SPSS 25.0和Mplus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孕妇妊娠晚期共有28.45%的人存在抑郁,一胎及二胎未见统计学差异。产后34.06%产妇存在抑郁,一胎及二胎未见统计学差异。丈夫妊娠晚期有19.06%的人存在抑郁,产后下降到7.58%,一胎及二胎丈夫差异亦不明显。分娩后,一胎产妇抑郁量表评分略有下降,而二胎产妇有所升高。丈夫是否有信任者聊天对产妇的围产期抑郁有持续性影响。分娩后,丈夫抑郁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妻子伴随疾病数量、是否出现分娩并发症、家庭总的功能对丈夫围产期抑郁有持续影响。(2)妻子围产期抑郁为相对稳定的原因变量,妻子产前抑郁会引起丈夫产后抑郁水平的升高。(3)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一胎及二胎夫妻分娩前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差别较大。妊娠晚期家庭功能对夫妻抑郁影响较大,产后年龄、是否有信任者聊天对妻子抑郁影响较大;经济状况、母乳喂养情况、谁照顾月子对丈夫抑郁影响较大。(4)二胎夫妻的家庭功能较一胎夫妻更差。家庭总的功能,问题解决、沟通等分量表的得分上,妻子为对偶模式,丈夫为主体模式。丈夫对妻子的客体效应显着。而在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等方面,妻子为主体模式,丈夫为对偶模式。妻子对丈夫的客体效应显着。结论:(1)孕妇妊娠晚期及产后均有较高比例者存在抑郁,分娩前后整体抑郁水平较稳定,产后一胎产妇抑郁得分略有下降,二胎略有升高。丈夫围产期抑郁比例较妻子低,随分娩结束抑郁得分下降较显着。一胎及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状况未见明显差异。(2)妻子产前抑郁会引起丈夫产后抑郁水平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妻子抑郁对丈夫的感染。(3)一胎及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影响因素差异较大,相关心理干预须有针对性。二胎夫妻家庭功能更差,夫妻双方家庭功能不同维度对围产期抑郁影响较大。
邱添[9](2020)在《沈阳市孕妇妊娠压力和领悟社会支持对焦虑症状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将对妊娠中期孕妇的焦虑症状的流行现状和分布规律进行探讨;探究妊娠压力和领悟社会支持与孕妇焦虑症状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妊娠压力与焦虑症状之间的作用。为缓解孕妇的焦虑症状,展开整体性、科学性的护理,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在2019年6-9月进行,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研究范围位于沈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名怀孕13-28周的孕妇参与了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采用妊娠压力量表(Pregnancy Pressure Scale,PP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别评价妊娠中期孕妇的妊娠压力、领悟社会支持以及焦虑症状。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统计方法比较一般人口学特征、孕期特征等因素对于妊娠中期孕妇焦虑症状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孕妇妊娠压力、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应用分层回归分析确定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强度,初步探索领悟社会支持在妊娠压力和焦虑症状间的中介效应;运用渐进再抽样的方法检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结果:1.本次调查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有效回收率为85.3%。妊娠中期孕妇的平均年龄为31.88±3.83岁,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分为42.41±7.89,其中62人有焦虑症状,占21.4%。2.孕妇焦虑症状的单因素结果显示,教育背景、家庭月收入、丈夫是否吸烟、每日暴露噪声环境时长与孕妇焦虑症状的发生有关(p<0.05)。3.妊娠中期孕妇的妊娠压力与焦虑症状呈显着正相关(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症状显着负相关(p<0.01)。容忍度和VIF检验结果发现模型中的变量不存在共线性。4.在控制了混杂因素之后,妊娠压力是孕妇焦虑症状的重要影响因子,解释了焦虑症状4.8%的变异量(β=0.221,p<0.01)。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进入模型之后,对焦虑症状的解释变异量增加了7.7%(β=-0.290,p<0.01)。妊娠压力的标准回归系数β由0.221(p<0.01)减小为0.149(p<0.01),初步说明领悟社会支持在妊娠压力与焦虑症状之间起到不完全的中介作用。渐进再抽样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在妊娠压力和焦虑症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a*b=0.073,95%置信区间为:(0.035,0.124)),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占比32.805%。结论:沈阳市妊娠中期孕妇的焦虑症状较为严重,妊娠压力可能是孕妇焦虑症状的重要预测因子,妊娠压力水平越高,焦虑症状状况越严重;领悟社会支持可能是缓解孕妇焦虑症状的重要积极心理资源,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妊娠压力影响焦虑症状的程度越轻。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孕妇的产前教育以降低她们的妊娠压力。同时,家人应给予孕妇更多关心与支持,使孕妇保持良好心态,有效降低妊娠压力给孕妇带来的不良影响。
路卓[10](2020)在《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女性孕产期抑郁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女性在怀孕的特殊时期很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抑郁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非常大,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的抑郁发生率不同,抑郁情绪的发展存在着群体异质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识别女性在孕产期过程中抑郁的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的发展轨迹和群体异质性,以及影响抑郁发展轨迹亚群体分类的影响因素,为国内外孕产期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1月31日在重庆市渝北、江津、云阳妇幼保健院和垫江县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按纳入排除标准要求共入组417名孕妇做为此次研究对象,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孕妇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及产后的抑郁情况。利用软件mplus7.0构建潜类别增长模型,探讨孕妇抑郁发展轨迹的特征,利用亚群体分类结果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亚群体分类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的共有417名孕妇。潜类别增长模型结果显示,对数据分别进行线性、二次、自由估计三种不同方法估计潜类别增长模型。根据模型信息指标,二次估计和自由估计2个类别时vlrt和blrt的值均小于0.05,且BIC值较小,但分类精确指标Entropy为0.929优于二次估计结果0.924,因此与固定时间分的线性和非线性二次增长相比,自由估计的潜类别增长模型的拟合综合效果更优。孕妇孕产期抑郁发展轨迹的2个亚群,第一类别347人,比例最大,第二类别70人,类别概率分别为83%和17%。对应的截距估计值分别为0.309(p<0.01)和0.397(p<0.01),说明第二类的抑郁初始水平(截距)即孕早期抑郁得分高于第一类。类别组1初始水平较低,四次测量发展轨迹较为平稳,在前三次测量有缓慢下降趋势,但不显着(P>0.05),从变化范围来看抑郁得分处在抑郁自评得分无抑郁症状(0-0.5分)区间,且较为稳定,因此该人群命名为“抑郁低风险组”。类别组2,发展轨迹随时间逐渐增高,然后在第四次测量时即产后时期下降,且抑郁评分靠近0.5分(轻度抑郁处),且在产前时期抑郁波动幅度达到最大,此类人群在孕产期患有抑郁风险较高,因此命名为“抑郁高风险组”。四个时期抑郁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孕产史、孕妇分娩相关知识水平、孕妇独立性、孕期压力、孕期焦虑、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度等11个因素为分组变量,对抑郁发展轨迹亚群体的分类(抑郁高风险组和抑郁低风险组)进行c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妊娠压力、妊娠焦虑、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度孕妇妊娠期间及产后抑郁发展轨迹的亚群体分类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孕妇孕产期抑郁发展轨迹亚群体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妊娠压力、妊娠焦虑、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度)及家庭人均月收入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法进行变量筛选,结果显示家庭关怀度低、妊娠期有压力、妊娠期焦虑是孕妇孕产期抑郁发展轨迹亚群体分类的影响因素(P<0.05),OR(95%CL)值分别为2.363(1.279-4.364)、6.068(2.418-15.226)、13.190(5.725-30.390)。结论:孕妇在妊娠期抑郁症发展趋势存在群体异质性,可分为“抑郁高风险组”和“抑郁低风险组”。孕妇妊娠期焦虑、妊娠相关压力是孕妇抑郁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医护人员和孕妇家人对孕妇孕产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尽早对存在心理异常的孕妇进行心理干预,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提高对孕妇的社会支持,改善其妊娠压力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是降低女性整个孕产期患抑郁风险的有效途径。
二、孕妇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孕妇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龄孕妇妊娠期心理压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单因素分析高龄孕妇心理压力影响因素 |
2.2 高龄孕妇心理压力影响因素赋值 |
2.3 多因素分析高龄孕妇心理压力影响因素 |
3 讨论 |
(2)妊娠期女性妊娠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和社会支持状况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设计孕妇一般资料调查表 |
1.2.2 设计妊娠压力量表 |
1.2.3 设计心理健康水平自评量表 |
1.2.4 设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1.2.5 调查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孕妇的一般资料 |
2.2 妊娠期女性压力及影响因素得分情况 |
2.3 妊娠期女性的心理压力状况 |
2.4 导致妊娠期女性心理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2.5 妊娠期女性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
2.6 妊娠期女性社会支持情况 |
2.7 影响妊娠期女性社会支持的因素 |
2.8 妊娠期女性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操作性定义 |
1.3 抑郁的相关理论 |
1.4 孕妇产前抑郁的研究现状 |
1.4.1 孕妇产前抑郁的流行病学特点 |
1.4.2 孕妇产前抑郁的评估工具 |
1.5 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现状 |
1.5.1 事件相关电位定义 |
1.5.2 事件相关电位经典成分 |
1.5.3 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常用范式 |
1.5.4 事件相关电位在临床中的研究与应用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1.7 研究目的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的现状调查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4.1 研究对象 |
2.4.2 研究工具 |
2.4.3 研究方法 |
2.4.4 统计学方法 |
2.4.5 质量控制 |
2.4.6 伦理原则 |
2.5 结果 |
2.5.1 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2.5.2 孕妇妊娠相关特征 |
2.5.3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得分情况及检出率 |
2.5.4 产前抑郁高危孕妇一般人口学特征 |
2.5.5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
2.6 讨论 |
2.6.1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现状分析 |
2.6.2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
2.7 小结 |
第三章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3.1 相关概念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设计 |
3.4 研究假设 |
3.5 实验对象与方法 |
3.5.1 实验对象 |
3.5.2 实验材料 |
3.5.3 实验程序 |
3.5.4 实验环境及设备 |
3.5.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3.5.6 质量控制 |
3.5.7 伦理原则 |
3.6 结果 |
3.6.1 两组孕妇被试一般资料与其EPDS比较结果 |
3.6.2 两组孕妇被试ERP行为学结果 |
3.6.3 两组孕妇被试ERP脑电实验结果 |
3.7 讨论 |
3.7.1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Stroop效应分析 |
3.7.2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脑电成分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研究过程 |
4.2 主要结论 |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4 本研究的局限 |
4.5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孕妇失眠相关因素及对分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第一章 孕妇失眠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
1.1 前言 |
1.1.1 妊娠期失眠的发生率 |
1.1.2 妊娠期失眠的影响因素 |
1.1.3 妊娠期失眠的不良影响 |
1.1.4 失眠症的诊断系统 |
1.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方法 |
1.2.1 研究设计和研究对象 |
1.2.2 评估 |
1.2.3 质量控制 |
1.2.4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一般社会人口学状况 |
1.3.2 生育状况 |
1.3.3 睡眠状况 |
1.3.4 心理状况 |
1.3.5 躯体状况 |
1.3.6 生物指标 |
1.3.7 GDM组与非GDM组间睡眠状况的比较 |
1.3.8 失眠症组与非失眠症组的相关因素比较 |
1.3.9 孕期失眠症的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
1.3.10 不同孕期失眠症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
1.4 讨论 |
1.4.1 孕期失眠症的患病率 |
1.4.2 孕期失眠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
1.4.3 孕期失眠症的风险因素 |
1.4.4 不同孕期失眠症风险因素的差异 |
1.4.5 结语 |
第二章 孕期失眠及相关因素和分娩结局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2.1 前言 |
2.2 方法 |
2.2.1 研究设计和研究对象 |
2.2.2 评估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一般社会人口学状况 |
2.3.2 生育状况 |
2.3.3 孕中期与孕晚期睡眠状况的比较 |
2.3.4 孕中期与孕晚期心理状况的比较 |
2.3.5 孕中期与孕晚期躯体状况的比较 |
2.3.6 孕中期与孕晚期生物指标的比较 |
2.3.7 孕中期与孕晚期重复测量数据分析 |
2.3.8 孕中期与孕晚期失眠状况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 |
2.3.9 分娩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
2.4 讨论 |
2.4.1 其他睡眠特征的前后比较 |
2.4.2 孕妇心理状况的前后比较 |
2.4.3 孕妇躯体状况的前后比较 |
2.4.4 孕妇生物指标的前后比较 |
2.4.5 失眠严重指数前后差异与不同因素间的相关性 |
2.4.6 妊娠晚期失眠持续和严重化的相关风险因素 |
2.4.7 分娩结局与妊娠睡眠、心理因素的关系 |
2.4.8 局限性 |
2.4.9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孕期睡眠障碍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我国孕妇妊娠期压力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妊娠期压力的概念 |
2 孕妇妊娠期压力现状 |
3 妊娠期压力的影响因素 |
3.1 个人因素 |
3.1.1 年龄 |
3.1.2 文化程度和职业 |
3.1.3 家庭经济收入和居住环境 |
3.1.4 自身健康状况 |
3.1.5 是否计划妊娠、胎儿性别 |
3.2 社会和家庭因素 |
3.2.1 社会支持 |
3.2.2 家庭关系 |
4 小 结 |
(6)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弹性与正念水平对抑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设计类型 |
2.2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3 研究工具及调查内容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考虑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产科特征 |
3.2 研究对象的心理弹性得分情况 |
3.3 研究对象的正念水平得分情况 |
3.4 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得分情况 |
3.5 研究对象各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
3.6 研究对象的心理弹性、正念水平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
3.7 研究对象的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心理弹性现状 |
4.2 研究对象的正念水平现状 |
4.3 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情况现状 |
4.4 研究对象心理弹性、正念水平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关系 |
4.5 影响研究对象抑郁的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综述 妊娠晚期孕妇抑郁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7)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健康素养水平与心理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社会支持总体情况 |
第三节 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
第四节 慢乙肝孕妇焦虑、抑郁的总体情况 |
第五节 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与心理状况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慢乙肝孕妇一般资料分析 |
第二节 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水平、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
第三节 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水平与心理状况研究 |
第四节 慢乙肝孕妇焦虑、抑郁的总体情况 |
第五节 慢乙肝孕妇健康素养与心理状况分析 |
第六节 慢乙肝孕妇健康教育和管理模式的初步探讨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二胎背景下孕产妇及丈夫围产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操作性定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的现状 |
(一) 围产期抑郁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趋势 |
(二) 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的危害 |
(三) 二胎背景下的围产期抑郁 |
二、丈夫围产期抑郁的现状 |
(一) 丈夫围产期抑郁的流行病学趋势 |
(二) 丈夫围产期抑郁的危害 |
三、围产期抑郁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
(一) 生理状况 |
(二) 与新生儿相关的因素 |
(三) 夫妻关系 |
(四) 社会支持 |
四、家庭功能与围产期抑郁的关系 |
五、相关测量工具回顾 |
(一) 围产期抑郁筛查工具的选取 |
(二) 家庭功能评定的工具选取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类型 |
二、研究对象 |
三、测量工具 |
四、资料收集 |
五、资料分析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质量控制 |
八、伦理原则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二、一胎、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现状、变化趋势及相互影响 |
(一) 一胎、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现状 |
(二) 一胎、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的变化趋势 |
(三) 夫妻围产期抑郁的相互关联及影响 |
三、一胎、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 |
四、一胎、二胎夫妻妊娠晚期家庭功能现状及对抑郁的影响 |
(一) 一胎、二胎夫妻家庭功能的现状 |
(二) 妊娠晚期夫妻家庭功能对双方抑郁的影响 |
第五章 讨论 |
一、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二、一胎、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因果关系 |
(一) 一胎、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的现状 |
(二) 一胎、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的变化趋势 |
(三) 夫妻围产期抑郁的潜在因果关系 |
三、一胎、二胎夫妻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妊娠晚期夫妻抑郁的影响因素 |
(二) 产后夫妻抑郁的影响因素 |
四、妊娠晚期家庭功能现状及其对夫妻双方抑郁的影响 |
(一) 二胎夫妻面临更严峻的家庭功能现状 |
(二) 妊娠晚期夫妻家庭功能各维度对抑郁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本研究的优势及意义 |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第七章 附录 |
一、知情同意书 |
二、一般资料问卷 |
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
四、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沈阳市孕妇妊娠压力和领悟社会支持对焦虑症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量含量的估计 |
2.1.2 抽样方法及研究对象选择 |
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2.2.1 孕妇一般情况的调查 |
2.2.2 妊娠压力的测量 |
2.2.3 领悟社会支持的测量 |
2.2.4 焦虑症状的测量 |
2.2.5 调查的质量控制 |
2.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测量工具的信度检验 |
3.1.1 量表的信度评价 |
3.1.2 量表的效度评价 |
3.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描述 |
3.3 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和孕期特征变量对孕妇焦虑症状的影响研究 |
3.4 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和孕期特征变量对孕妇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 |
3.5 孕妇妊娠压力、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症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3.6 孕妇领悟社会支持在妊娠压力与焦虑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 |
3.6.1 孕妇妊娠压力与焦虑症状的回归分析 |
3.6.2 孕妇妊娠压力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
3.6.3 孕妇妊娠压力领悟社会支持对焦虑症状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孕妇的焦虑症状现状 |
4.2 孕妇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孕期特征对其焦虑症状的影响 |
4.3 孕妇妊娠压力、领悟社会支持对焦虑症状的影响 |
4.4 研究局限性 |
5 结论 |
附表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实践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女性孕产期抑郁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2 各随访期孕妇抑郁发生情况 |
2.3 LCGM模型结果 |
2.4 孕妇孕产期抑郁发展轨迹亚群体分类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妊娠期抑郁检出率 |
3.2 孕妇妊娠期抑郁轨迹变化特点 |
3.3 孕妇轨迹亚群体分类影响因素 |
3.4 创新与不足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女性孕产期抑郁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孕妇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龄孕妇妊娠期心理压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包燕,钱碧霞,周芳. 中国妇幼保健, 2021(23)
- [2]妊娠期女性妊娠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和社会支持状况相关性分析[J]. 李伟波,谢晶晶.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4)
- [3]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 王晶.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4]孕妇失眠相关因素及对分娩影响的研究[D]. 王文菁.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5]我国孕妇妊娠期压力研究现状[J]. 朱彩云,金凤娟,胡闽闽,郑红,李丽雅. 中华全科医学, 2020(08)
- [6]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弹性与正念水平对抑郁的影响[D]. 李伊傲. 延边大学, 2020(05)
- [7]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健康素养水平与心理状况研究[D]. 廖丹丹.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二胎背景下孕产妇及丈夫围产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D]. 程鑫.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沈阳市孕妇妊娠压力和领悟社会支持对焦虑症状影响的研究[D]. 邱添.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10]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女性孕产期抑郁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D]. 路卓.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孕妇论文; 失眠症论文; 心理压力论文; 产前抑郁症论文;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