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颇具争议的公立学校转制:大胆的政策构想与明显的操作误差——关于上海市转制学校的综合个案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吴依妮[1](2020)在《国有民办学校的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国有民办学校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当时国家能投入的教育经费有限,但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打破政府包揽办学,进行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国有民办学校由此产生。国有民办学校为实现办学的多元化,有效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开辟了一条新路。但在办学过程中产生的乱收费、违规招生、国有资产流失、破坏教育生态等问题日益凸显,必须对国有民办学校的办学乱象进行治理。通过对国有民办学校的概念及内涵、形成的背景及类型、贡献与争议及治理方向进行综述,奠定研究基础。将以国有民办学校为主体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理清其产生、发展、转制及异化的四个阶段;对X省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含在对各类学校的满意程度、家庭的择校意愿、为择校所负担的费用、对国有民办学校的认知及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四个方面;对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青在线和人民网教育频道中有关治理国有民办学校的办学乱象的媒体报道,依据媒体类型、报道时间、修辞倾向、讯息来源、报道与论述方式建立分析框架,对其进行编码、统计计量分析;对X省各地市的论坛(BBS)发帖中,X省网友对国有民办学校的讨论与争议,从个人立场态度、国有民办学校的属性及影响三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对12位X省学校管理者及教育行政人员以历史沿革、办学模式、争议与贡献、未来发展四个维度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当前,X省在出台法规政策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规范国有民办学校招生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编制管理三方面已取得初步的成效。据此,提出X省国有民办学校的深度治理路径:(1)制定国有民办学校的治理方案。应兼顾学校的土地和校产问题、学校的人事问题及学校品牌的资产评估问题,完善国有民办学校改革配套政策;(2)改进监管力度和评鉴体系,建立健全国有民办学校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资产评估体系及监督管理组织体系;(3)构建民间治理和信任体系,培育非政府中介组织。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2](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刘盾[3](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吕艳[4](2012)在《我国转制学校研究 ——以北京转制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如何进行改革我国当前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建立现代化中学制度,实现教育公平,等等,这都是一项需要长期且深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组织分析中的“系统论”等为理论为研究基础,广泛阅读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并进行了相关调研活动,从而对公立中学办学体制改革形式之一的“转制学校”(北京市)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北京市公立中学在转制实验的过程中,使学校获得办学自主权,促进了北京市基础薄弱校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公立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影响教育的均衡及公平发展、引起师资队伍不稳定等。最后,本文作者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张海瑞[5](2011)在《学校转制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三种转制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办学体制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在不断的进行各种办学体制改革的尝试。九十年代,我国出现的转制学校就是办学体制改革的结果。本文在厘清学校转制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有关学校转制的研究文献,发现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校转制做了极为丰富的研究,其涉及到公平问题、产权问题。但对于各种转制模式的内在运作机制并没有做出深入的分析,也无各自之间的优劣比较。本文力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九十年代这段办学体制改革的历史加以还原,通过对各种转制模式的分析比较,探索各自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劣。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学校转制的背景、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并从学校体制改革的角度选取了三种主要转制类型:公有民办模式、股份制模式、整体转制模式。深入分析了三种模式的转制背景、理论依据、运转机制,每种模式各自选择了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明确呈现出各自的运作机制、产权属性、利益结构,以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这次办学体制改革对于改变政府包办教育,学校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都有着积极地意义。但我们应看到改革在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教育公平问题、产权归属不清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这次学校体制的变革,转制学校历经了从当初的萌芽到后来的兴起,再到后来的整顿清理,这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从崇尚效率到转向公平。在反思学校转制成败的同时,我们也可从中得到很多的启示:首先,教育改革应坚持规范和引导并举,要保证正确的改革方向;其次,教育改革要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防止一刀切;同时,教育改革还应正确处理好改革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史论结合,既关注理论的建构,也注重实践的研究。相信这一研究对于丰富当前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深化对这一学校体制变革的认识,对指导当前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及学校变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丽[6](2010)在《美国“公校私营”改革模式及其启示》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民营化浪潮席卷全球,美国也不例外。在新自由主义、新管理主义和后福利主义的理论冲击之下,再加上公立学校内部危机、教学质量下降等现实压力,美国政府进行了公校私营改革。社会组织、公司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到教育之中,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办学模式,诸如特许学校、教育券、家庭学校等。尽管存在诸多争论,但从总体上来讲,这些办学模式是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美国公校私营改革将“市场”概念引入公立学校的经营管理,为公立教育办学带来了新的思路;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和家长的自主择校,督促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政府角色和功能也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不再直接插手学校具体事务,而是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鼓励社会组织、公司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教育,促进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中国也在教育民营化浪潮的冲击下进行了公办学校“转制”试点,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转制动机不纯、学校竞争不公平、产权归属不清等。论文采用比较法、文献法和分析法将叙事研究和问题研究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对美国公校私营改革背景和模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把握公校私营的实质,从而为我国正在试行的公办学校转制提供现实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全文分成“前言”、“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背景”、“美国公校私营改革模式”、“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成效与争议”以及“美国公校私营改革模式对我国公办学校转制的启示与借鉴”五个部分。前言:包括选题缘由、概念解析、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背景。主要从两方面来阐述: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理论背景主要涉及新自由主义、新管理主义、后福利主义三大理论,现实背景则表现在公立学校内部危机、民众对公校改革的要求以及教育界人士对公校改革的强烈呼吁三个方面。第二章,美国公校私营改革模式。公校私营改革模式类型繁多,概括来讲,主要有特许学校、教育券、家庭学校、社区参与、营利教育组织等,这一部分对这几种模式的概念、特征等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成效与争议。美国公校私营改革将“市场”概念引入教育领域,促进了教育的市场化与办学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为公立学校办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获得重大改革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诸如教育公平问题是否得到根本解决,公校私营与办学效率的关系,教育市场特质和公益特质的制衡,等。第四章,美国公校私营模式对中国公办学校转制的启示。首先介绍了当前中国公办学校转制的现状和困境,以此为出发点对美国公校私营改革与中国的公办学校转制做了深层次比较,从中汲取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转制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周国华,毛祖桓[7](2007)在《我国中小学转制学校研究述评》文中认为近年来,转制学校的出现、发展以及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转制学校何去何从问题,还没有定论。但不管如何,转制学校的出现对于中国公立中小学的发展的借鉴、促进等,是有重大意义的。所以,本文拟对中国转制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其产生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能对我国建立现代中小学学校制度有所启迪。
张娜[8](2007)在《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是充分发挥市场有效性和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客观需要。产权是市场的先决条件,由产权界定清晰,而理顺政府、学校、社会的权责利关系,建立产权交易制度,活化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让市场机制在适宜的教育领域淋漓尽致的发挥作用。在不断扩充教育资源的同时,使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我国基础教育产权领域有产权意识薄弱、产权界定模糊、产权交易混乱和产权收益失范四大问题,急需完善基础教育产权制度,规范产权主体的产权行为,减少产权交易费用,引导教育产权活动服务于教育的价值追求,如此构建教育产权和产权制度理论,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产权制度问题和变革内容成为本文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教育产权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产权理论从总体上决定教育产权制度研究的宏观方向,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提供了教育产权的具体理论。产权就是对财产的权利,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是产权主体(包括公用主体和私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教育产权是教育产权主体围绕教育产权客体形成的权责利关系,产权主体是教育产权的拥有者,包括各级政府、管理机构、教育机构(组织)和个人;产权客体包括有形教育资产和无形教育资产,有形资产是办学物质条件,无形资产包括学校特色、经验、品牌等知识产权,也包括学校的债权和债务。教育产权具有排他性和尽责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与整体性、行为性等属性。与教育产权的基本属性相联系,教育产权的功能主要有产权界定功能、产权约束功能、产权激励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教育产权制度是对教育产权相关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各种类型的教育财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各种权利关系的规定,是一组规则的集合。教育产权制度受社会制度、社会总体发展状况、产权技术和成本以及利益博弈结果的约束。新经济人假设下教育产权制度应该是强束缚强引导的制度类型。建立维护公平和追求效率的教育产权制度是教育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其中制度公平与制度效率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制度公平是制度效率的基础。要在制度界定和执行公平的前提下,保证尽量少的制度成本,达到教育产权权能的充分实现。教育产权制度改革虽然解决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实则涉及组织间、人与人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制度是博弈的规则和结果,教育产权制度在政府、学校和代表受教育者的社会力量的正和博弈中逐步完善。我国基础教育产权制度具有责任为先、有限收益权两个特殊性。按所有权和经营权划分学校类型,我国基础教育产权制度具体分为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混合制学校产权制度。我国基础教育产权制度存在发展困境,政府在博弈中占优势主导地位,没有形成均衡的博弈力量,这种浅层的以解决重大问题为中心的、对政府行为过分依赖的、缓慢推动制度变革的政府主导型博弈,不能有效推动教育产权制度及时变革。应该均衡三方博弈能力,改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改革、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和民间组织发育。基础教育产权制度需要持续变革,应按照产权制度公平与效率标准分析我国公校学校、民办学校和混合制学校产权制度,研究基础教育产权制度具体变革的内容。我国公立学校产权制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明确政府、学校间的产权关系,实现公有资产内部排他性,由政府、学校间权责利的清晰界定而使学校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我国政府间是行政管理式的产权关系,教育投入责任模糊;政府与学校间的产权界定笼统,应该从政府和学校两方面进行清晰界定。公立学校依靠国家教育投入实现发展,产权制度公平集中体现为教育投入公平。我国教育投入经历了由重点发展到实现教育均衡的转变,正在走向公平。政府在教育产权制度变革和执行中占优势主导地位,政府意志决定学校的产权行为和产权制度执行效果,规范政府行为由此成为公立学校产权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民办学校产权制度对主体产权界定不公和笼统,使民办学校产权结构扭曲,不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特点和教育发展需要,直接影响民办教育投入,增加举办者投机性和制度执行的难度。加之产权监管不利,产权主体行为失范,阻碍民办教育发展。要理顺公益与营利的关系,给民办教育投资者合理的利润空间,在此基础上调整民办学校的产权结构,加强产权制度的执行效果。政府作为制度提供的主体,应该积极进行制度变迁,不能让落后制度成为民办教育发展的桎梏。混合制学校是介于公立公办学校与私人投入的民办学校之间的学校类型,主要包括公立转制学校和混合所有学校,混合制学校的出现与我国公校转制政策密切相关。理顺混合制学校的产权关系,要在现有产权制度基础上重新界定公立学校转制办学积累资产的归属权和收益权,明确名校办民校新增资产所有权和支配权。混合制学校既有其加速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又有损害教育公平的局限性,在国家财力增长、对教育重视程度提高和愈加重视教育公平形势下,混合制学校发展方向发生转变,面临非公即民的选择。欧美市场化运动与对我国混合制学校都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教育发展,其对我国混合制学校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任何改革都有自身的限度,正视改革的限度,对明确改革目标、设计改革方案和进行具体改革行动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产权制度改革中,改革理论限度使我们要注重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理论;改革作用的限度,使我们要明确教育产权制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改革的发展限度,使我们要明确影响改革进程的社会因素,从整体着眼,积极进行社会整体改革。如此,教育产权制度改革方能走出改革限度,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
陆羿雯[9](2006)在《中西公立学校转制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我国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公立学校转制形式、动因的比较,阐述了双方转制学校发展的不同模式,以及在教育发展背景、教育市场开放条件和需求、公立学校本身发展水平以及政治背景等四方面的不同动因,揭示了西方转制实践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黄道香[10](2006)在《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办转制学校是一种将原来属于公办的学校,在保留国有教育资源产权不变或部分产权合法转移的前提下,转变为由国家提供校舍、教师编制和开办费,由家长支付学费,接受社会资助,由校长和董事会承办的,效率优先产权多元的混合型学校。亦即将原来完全由国家投资和举办的学校转变为非完全国家投资或举办的一种混合所有制学校。它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形式,是教育体制为适应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做出的尝试。体制是制度、组织和机制的综合体,体制变革的关键是制度变革,而制度变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变革。因此,对转制学校的产权进行分析、界定,并建立转制学校明晰、规范的现代产权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然而,从目前的学校转制情况来看,转制学校存在诸多问题,尤其产权问题特别突出,如转制学校应该享有哪些产权?学校产权应如何界定?转制后所有增值的财产应归谁所有?学校如何扩大投资主体,吸引社会资金?等等。经济领域的产权制度变革肩负起了今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效率提升的重任,那么,转制学校产权制度变革是否能促进教育体制变革的顺利发展呢?要回答、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公办学校转制的成因、选择依据和现状进行梳理,从而明确公办学校转制的目标,肯定成就,认识不足。其次对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产权含义、产权结构、产权功能与限度、产权界定与明晰等等进行分析,以期从理论上找出公办转制学校产权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再次,具体分析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国有教育资产流失,资产评估、监督制度不完善,产权归属不明,收益权不清晰,资本积累缺乏必要的评估、登记等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问题的三大策略,即理论策略、程序策略和实践策略。就理论策略而言,必须保证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及产权的合法性;就程序策略而言,必须明确公示、审批、监督、评估、终止等程序的公正、公平;就实践策略而言,必须完善学校法人治理,建立公办转制学校现代产权制度,即
二、颇具争议的公立学校转制:大胆的政策构想与明显的操作误差——关于上海市转制学校的综合个案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颇具争议的公立学校转制:大胆的政策构想与明显的操作误差——关于上海市转制学校的综合个案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民办学校的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
1.研究背景 |
2.研究价值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三)概念界定 |
1.国有民办学校 |
2.办学公平 |
3.民办学校的治理 |
一、文献综述 |
(一)数据库与关键词选择 |
(二)相关文献成果的可视化分析 |
1.相关文献趋势分析 |
2.核心作者数量及合作分析 |
3.关键词分析 |
(三)文献观点综述 |
1.国有民办学校的概念及内涵的观点 |
2.国有民办学校的形成的背景及类型 |
3.国有民办学校的贡献与争议 |
4.国有民办学校治理方向 |
(四)文献述评 |
1.前人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
2.本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创新 |
二、从助力到异化:国有民办学校发展历程 |
(一)政策支持下国有民办学校的产生 |
(二)规范引导下国有民办学校的发展 |
(三)政策禁令下国有民办学校的转制 |
(四)现实博弈中国有民办学校的异化 |
三、从媒体到公众:“假”民办对教育生态的损毁与破坏 |
(一)家长眼中的国有民办学校 |
1.研究设计及实施 |
2.数据呈现及分析 |
(二)媒介话语中的国有民办 |
1.研究样本的选择 |
2.分析框架指标 |
3.话语分析 |
(三)坊间舆情中的办学乱象 |
1.样本的选取与样本特征 |
2.文本词频分析 |
3.文本分析 |
四、国有民办的治理:X省的实践 |
(一)治理的先决条件 |
1.利益相关者观念的改变 |
2.机制的建立 |
(二)正在采取的措施及效应 |
1.出台法规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
2.规范国有民办学校招生方式 |
3.加强教师队伍编制管理 |
(三)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
1.制定国有民办学校治理方案 |
2.改进监管力度和评鉴体系 |
3.构建民间治理和信任体系 |
五、研究回顾与反思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家长眼中的国有民办学校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成果 |
(4)我国转制学校研究 ——以北京转制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对办学体制改革的关注 |
(二) 对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关注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的实践 |
(二) 国内转制学校发展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访谈调查法 |
第二章 北京市转制学校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
一、改革背景 |
(一) 政策背景 |
(二) 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落后的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
(三) 基础教育单一的投资渠道制约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发展阶段 |
(一) 萌芽期(1978年-1985年) |
(二) 探索期(1985年-1992年) |
(三) 迅速发展期(1992年-2006年) |
(四) 新阶段酝酿期(2006年-今) |
三、改革形式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一、北京市十一学校 |
(一) 发展概况 |
(二) 运行模式 |
(三) 转制改革的经验 |
二、北京市朝阳区外国语学校 |
(一) 学校基本情况 |
(二) 课程和教学管理 |
(三) 招生制度和财务经费管理 |
(四) 内部管理机制及用人模式 |
(五) 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三、北京市佳汇中学 |
(一) 发展概况 |
(二) 运行模式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一) 北京市公办中学转制实验取得一定成效 |
(二) 北京市公办中学转制改革产生了一些问题 |
二、研究启示 |
(一) 政府的教育角色定位问题 |
(二) 基础教育的公平性问题 |
(三) 校长在办学体制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 |
(四) 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学校转制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三种转制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转制学校的背景及成因 |
(二) 关于转制学校的概念及内涵 |
(三) 学校转制的模式及类型 |
(四) 转制学校的合法性问题 |
(五) 转制学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
(六) 关于转制学校的争议问题 |
四、研究设计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校转制的背景 |
一、国外"公校私营"办学模式的影响 |
(一) 美国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 |
(二) 营利性学校(For-profit Education) |
(三) 直接拨款公立学校(Grant Main-trained Schools) |
(四) 教育行动区计划(Education Action Zone) |
二、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
(二) 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
三、教育系统内在因素的影响 |
(一) 公办学校自身的制度缺陷是转制的内在驱动力 |
(二) 国家按相关政策的引导是推动学校改制的重要原因 |
第二章 学校转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
一、学校转制的指导思想 |
二、学校转制的理论依据 |
(一) 现代学校制度理论 |
(二) 现代学校产权制度理论 |
三、学校转制的政策依据 |
第三章 学校转制的三种模式 |
一、国有民办模式 |
(一) "国有民办"的内涵 |
(二) "国有民办"模式——以北京"十一"校为例 |
(三) 对国有民办制的评论 |
二、教育股份制模式 |
(一) 教育股份制的内涵 |
(二) "教育股份制"模式——以台州椒江书生中学为例 |
(三) 对教育股份制模式的评论 |
三、整体转制模式 |
(一) 整体转制的涵义 |
(二) "整体转制"模式——以宝应县三所名校转制为例 |
(三) 对整体转制模式的评析 |
四、学校转制的成败分析 |
(一) 学校转制取得的成就 |
(二) 学校转制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学校转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启示 |
一、从学校转制看我国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变化 |
二、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引导与规范并举 |
三、教育体制改革应坚持因地制宜 |
四、教育体制改革应创新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美国“公校私营”改革模式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解析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背景分析 |
一、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理论背景 |
(一) 新自由主义: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思想基础 |
(二) 新管理主义: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三) 后福利主义: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政策基础 |
二、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现实背景 |
(一) 公校内部危机及其影响 |
(二) 民众对公校改革的要求 |
(三) 教育界人士对公校改革的呼吁 |
第二章 美国"公校私营"改革模式 |
一、特许学校模式 |
(一) 特许学校概述 |
(二) 特许学校的特征 |
二、教育券模式 |
(一) 教育券概述 |
(二) 教育券的类型 |
三、家庭学校模式 |
(一) 家庭学校概述 |
(二) 美国家庭学校的类型和特征 |
四、社区参与模式 |
(一) 社区参与概述 |
(二) 社区参与的特点 |
五、营利教育管理组织模式——以爱迪生学校集团为例 |
(一) 爱迪生学校集团的发展现状 |
(二) 爱迪生学校集团的运营模式 |
第三章 美国"公校私营"改革的成效与争议 |
一、美国的"公校私营"改革成效 |
二、美国"公校私营"改革引发的争议 |
(一) 教育公平问题是否得到根本解决 |
(二) 公校私营与办学效率的关系 |
(三) 公立学校路归何处 |
第四章 美国"公校私营"改革对中国公办学校转制的启示 |
一、中国的公办学校转制:现状与困境 |
(一) 中国公办学校转制现状与意义 |
(二) 中国公校转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美国的"公校私营"与中国公办学校转制的比较 |
(一) 美国的"公校私营"与中国公办学校转制相似点 |
(二) 美国的"公校私营"与中国公办学校转制不同点 |
三、美国"公校私营"改革对中国公办学校转制的启示 |
(一) 政府政策扶持与角色定位 |
(二) 明确转制对象,保证教育公平 |
(三) 明晰转制学校产权,加强督导和评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中小学转制学校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转制学校本身 |
(一) 关于转制学校内涵 |
(二) 关于转制学校成因 |
二、关于转制学校的管理 |
(一) 关于转制学校运行模式 |
(二) 关于转制学校中的管理 |
三、关于转制学校的合法性与发展方向 |
(一) 关于转制学校的合法性 |
(二) 关于转制学校未来发展方向 |
四、结论、争议和启示 |
(一) 简要的结论 |
(二) 对转制学校的争议:两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
1. 转制学校的产权问题 |
2. 转制学校引发公平问题 |
(三) 对当前学校发展和改革的贡献 |
(8)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分析 |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 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已研究的问题 |
(二) 深度研究的问题 |
(三) 研究中的问题 |
(四) 没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三、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研究范围 |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产权与教育产权理论 |
一、产权理论 |
(一) 马克思产权理论 |
(二)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
(三) 产权理论的具体内容 |
二、教育产权理论 |
(一) 教育产权的界定 |
(二) 教育产权结构 |
(三) 教育产权的属性 |
(四) 教育产权的功能 |
第二章 教育产权制度 |
一、教育产权制度及其制约因素 |
(一) 教育产权制度 |
(二) 教育产权制度的制约因素 |
二、教育产权制度的类型选择 |
(一) 新经济人假设 |
(二) 应用新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 |
(三) 新经济人假设下的制度选择 |
三、公平与效率:教育产权制度的评价标准 |
(一) 公平标准 |
(二) 效率标准 |
四、教育产权制度在正和博弈中发展 |
(一) 博弈中的利益三方 |
(二) 制度是博弈的规则和结果 |
(三) 走向正和博弈 |
第三章 基础教育产权制度分析 |
一、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的特殊性 |
(一) 责任为先 |
(二) 有限的收益权 |
二、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混合制学校产权制度 |
(一) 按产品属性的划分 |
(二) 按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划分 |
三、教育体制与基础教育产权制度 |
(一) 教育管理体制与基础教育产权制度 |
(二) 办学体制与基础教育产权制度 |
(三)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基础教育产权制度 |
四、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的发展困境 |
(一) 政府的主导地位 |
(二) 学校在不确定中的利益追求 |
(三) 先天不足的社会组织 |
(四) 政府主导的浅层博弈 |
五、均衡三方博弈能力 |
(一) 走向善治 |
(二) 改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 |
(三) 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
(四) 促进家长委员会等教育民间组织的发展 |
第四章 公立学校产权制度分析 |
一、政府、学校间的产权关系 |
(一) 政府间教育产权关系 |
(二) 政府与学校的产权关系 |
二、制度公平 |
(一) 倾斜的城市教育投入 |
(二) 建立城市学校发展标准 |
(三) 农村教育投入制度的转变 |
(四) 完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三、政府行为规范 |
(一) 政府的失范行为 |
(二) 规范政府产权行为 |
第五章 民办学校产权制度分析 |
一、主体产权界定 |
(一) 主体产权 |
(二) 举办者和国家权责利不对等 |
(三) 主体产权界定笼统 |
(四) 教育投入缺乏保障 |
二、制度执行 |
(一) 产权监管:内外部共同缺位 |
(二) 产权主体行为失范 |
(三) 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 |
(四) 加快民办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
三、政府支持 |
(一) 政府的重要影响 |
(二) 政府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
第六章 混合制学校产权制度分析 |
一、混合制学校的产生 |
(一) 公校转制政策 |
(二) 转制政策的目的 |
二、混合制学校的产权界定 |
(一) 公立转制学校 |
(二) 混合所有学校 |
三、混合制学校的价值争议 |
(一) 公校转制合理性与局限性 |
(二) 名校办民校合理性与局限性 |
四、政策转变 |
(一) 叫停转制和名校办民校 |
(二) 混合制学校的未来走向 |
五、欧美教育改革的启示 |
(一) 欧美教育市场化运动 |
(二) 欧美教育市场化运动的主要特点 |
(三) 与我国混合制学校的差异 |
(四) 对我国混合制学校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七章 教育产权制度改革的限度分析 |
一、教育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限度 |
(一) 理论有待成熟 |
(二) 新经济人假设的局限 |
二、教育产权制度改革的作用限度 |
三、教育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限度 |
(一) 政府主导变革 |
(二) 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效 |
(三) 社会配套制度的支持 |
(四) 社会文化变革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西公立学校转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立学校转制形式的比较 |
(一)以英美为代表的公立学校转制 |
1.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 |
2.营利性学校(For-profit Education) |
3.直接拨款公立学校(Grant MaintainedSchools) |
4.教育行动区计划(Education Action Zone) |
(二)我国的公立学校转制 |
1.新建模式 |
2.承办模式 |
3.改造模式 |
二、公立学校转制动因的比较 |
(一)教育发展背景不同 |
(二)教育市场开放条件和需求不同 |
(三)公立学校发展情况不同 |
(四)办学导向不同 |
三、美英公立学校转制实践对我国的启迪 |
(一)中国公立学校转制需要成熟的教育经营者 |
(二)明确需要转制的公立学校的标准 |
(三)完善转制学校的评价督导体系 |
(四)公立学校转制走创办特色学校的道路 |
(10)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公办学校转制的成因及现状 |
1.1 公办学校转制的成因 |
1.1.1 公办学校转制的成因 |
1.1.2 公办学校转制选择依据 |
1.1.3 公办学校转制目标 |
1.2 公办学校转制的现状 |
第二章 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产权与学校产权含义解读 |
2.2 公办转制学校产权结构变化及其特点 |
2.2.1 转制学校产权关系 |
2.2.2 转制学校产权结构变化 |
2.2.3 转制学校产权结构特点 |
2.3 公办转制学校的产权功能与限度 |
2.3.1 转制学校产权功能 |
2.3.2 转制学校产权限度 |
2.4 公办转制学校产权界定和产权明晰 |
2.4.1 转制学校产权界定 |
2.4.2 转制学校产权明晰 |
第三章 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 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解决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问题的策略 |
4.1 理论策略 |
4.1.1 资源配制效率最大化——经济学视角 |
4.1.2 合法性——法学视角 |
4.2 程序策略 |
4.2.1 公示 |
4.2.2 审批 |
4.2.3 管理 |
4.2.4 评估 |
4.2.5 终止 |
4.3 实践策略——完善学校法人治理,建立公办转制学校现代产权制度 |
4.3.1 明确和保护转制学校中的收益权,激活教育投资机制 |
4.3.2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权结构多元化 |
4.3.3 改革和完善转制学校产权制度,建立学校内部治理的产权激励机制 |
4.3.4 处理政府治理和市场治理的关系,构建分权灵活的学校管理体制 |
4.3.5 保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构建转制学校合作竞争的办学体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颇具争议的公立学校转制:大胆的政策构想与明显的操作误差——关于上海市转制学校的综合个案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民办学校的治理研究[D]. 吴依妮.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3]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4]我国转制学校研究 ——以北京转制中学为例[D]. 吕艳.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1)
- [5]学校转制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三种转制模式的研究[D]. 张海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6]美国“公校私营”改革模式及其启示[D]. 高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0(12)
- [7]我国中小学转制学校研究述评[J]. 周国华,毛祖桓. 上海教育科研, 2007(09)
- [8]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D]. 张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中西公立学校转制的比较研究[J]. 陆羿雯. 现代教育科学, 2006(12)
- [10]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研究[D]. 黄道香. 扬州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