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入世”准备的五个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蕾[1](2015)在《二战后美国艺术赞助体系与美国当代艺术崛起》文中指出美国是一个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移民国家,从建国以来就没有文化部,政府对文化与艺术也不感兴趣。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让抽象表现主义、波普主义风行世界,把纽约确立世界当代艺术中心,美国艺术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风向标。这之后,美国文化在全球畅通无阻。美国生活方式、美国风格、美国大片横扫世界,各国纷纷追捧美国当代艺术、电影、音乐、体育和技术。这一切成就除了归功于美国宏大的战略眼光和充当世界霸主的决心外,还应当归功于美国契约化、专业化、系统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艺术赞助体系。美国人是清教徒的后代,崇尚节俭,为了改变美国落后的局面,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军事,以带动经济发展,而对艺术采取放任的态度。直到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意识到艺术对经济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振兴经济开始大规模赞助艺术。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冷战时期把文化作为主要武器,为了争取文化主导权,同时也为了提高美国人的素质,美国政府决定全面介入艺术,精英阶层设计了国家引导、私人领域为主、税法为保障的艺术赞助体系,并于1965年成立了国家艺术基金会,政府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家艺术基金会见证了美国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国家赞助与社会赞助的良好合作与平衡。国家艺术基金会设计了许多赞助项目,对各个艺术门类都进行了赞助,成为美国艺术崛起的重要推手。如果说国家艺术基金会的作用更多的是政策方面的引领,那么私人赞助则是推动美国当代艺术乃至当代文化崛起的另一只主力军。美国人有慈善情结,富人愿意拿出自己的财富回馈社会,更愿意与政府合作,协助政府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为此,他们建立了一套独特、专业、理性的机制,发明并形成一套理性而高效的运营体系:按比例配捐、杠杆作用、专项基金、专业评审,用以避免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人唯亲、重复投资和官僚化等问题。他们持续不断地进行艺术赞助,与政府和其它机构一起,共同维持着美国文化并支持它的发展和繁荣。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美国艺术政策的演变以及艺术赞助体系的形成进行梳理;第二章,对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运营及艺术赞助活动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目的是为了说明国家艺术赞助基金会在美国艺术赞助体系中的顶层设计和主导地位;第三章,对美国私人领域艺术赞助活动进行了分析,意在说明私人领域的艺术赞助资金的主要资金渠道;第四章,以视觉艺术项目为例,选取了“艺术家个人资助”和“公共场所中的艺术”两个子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说明美国艺术赞助体系对美国当代艺术崛起的推动作用;第五章。总结了美国艺术赞助体系的优劣,并有针对性地为我国艺术赞助体系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吴世韶[2](2011)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指出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日益为学界和政界所关注。但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与民族矛盾以及发展程度等各不相同,大国关系异常复杂,东亚地区以地区一体化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合作困难重重。作为一种替代,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东南亚地区应运而生。自“新柔廖增长三角”发起以来,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风生水起,倡议不断——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地区各国的优先选择,尤以亚洲开发银行发起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效最为显着。论文在严格界定“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为代表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指出该合作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地域不断扩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合作的“进化”现象。接着,论文探讨了次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发展的内外条件:由于地缘邻接和资源互补,次区域地区在合作各方采取开放与合作政策的环境下,经由跨境民族的跨境流动,推动边界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变,使边境地区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论文还发现:域外国际组织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亚行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资金的提供者、次区域合作的催化剂和中介),而域外大国在次区域地区的地缘竞争由于对次区域经济合作规范的认同而导向了地缘合作,使其不自觉地成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推动力。论文在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效用评估的基础上,对该合作在当前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剖析。论文指出:次区域内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矛盾和次区域外国家和组织的地缘政治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当前问题的核心。因此,论文提出了通过提升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从国家大战略层面与合作参与各方实现利益共享,以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随后,论文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发展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出发点,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构地区认同与形成共同获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的积极参与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此基础上,论文最后对解释次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建构一个“地缘政治经济学”解释框架的观点——次区域地区各方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利用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建构合作文化,推动次区域地区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开展合作,从而建构起相应的合作规范,并引导次区域外大国和国际组织认同该规范,最终实现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张立梅[3](2011)在《我国新型城市党报新闻报道研究 ——以《成都日报》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体并存的格局。原来的一报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各种形态的媒体数量不断增加,不同类型的媒介纷纷登场,媒体的竞争进人了白热化,报业发展也逐渐市场化。一些地市党报在发展中,开辟了一条新型城市党报的发展之路。所谓新型城市党报,是指地市党报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遵循新闻运作规则,使地市党报成为一张既服务于地方党委政府,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新型城市党报。其实质是与都市报对接,具体说来就是在保持党报原有特性的基础上,借鉴都市报的都市性、生活性,满足部分都市报受众的阅读需求,从而扩大受众群,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成都日报》2001年复刊以来定位于新型城市党报,已经过十年的发展,在新闻报道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特色。本文以此为案例,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民生新闻四个方面分析其新闻报道的特点,从而探索党报新闻报道如何有效地传播信息、吸引读者,为党报下一步的新闻改革提供一定参考,进而增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国秋华[4](2010)在《我国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生产、传播、交换和利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财富的源泉正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知识和学习能力转移。传媒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传媒企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说到底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提高组织学习力与创新力是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如何提高传媒的组织学习力与创新力?当代西方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法。将传媒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就是要让传媒变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知识、创造知识,并能不断凝聚新知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组织。近年来,已有不少传媒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进行了学习型组织建设,但在风起云涌的建设大潮中,真正理解并掌握建设理论与建设方法的并不多,建设的成效也不显着。正基于此,本文力图从学习型组织理论本源出发,以培育和提高传媒核心竞争力为目的,来探寻适合我国学习型传媒组织建设的路径。本文首先对核心能力与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核心能力与学习型组织之间的理论关联性,揭示出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基于知识资本管理理论,本文又对传媒企业的组织特性进行了分析。传媒组织的知识特性决定了传媒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资本是传媒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比之一般企业,传媒的成功更依赖于对知识资本的良性积累与运作。而学习型组织不仅是知识资本运作的有效平台,而且是促进传媒企业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有机组织。经此分析,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传媒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提高离不开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其次,本文客观描述了我国传媒企业的发展现状。我国传媒正经历内外环境的急剧变迁。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资源知识化、管理人本化、学习终身化改变着传媒外在生态环境,对传媒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媒要想迎接国际化的竞争就必须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与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我国传媒正经历深刻的体制转型与数字化转型。传媒需要建构新的能力体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综合内外环境的变迁,我国传媒迫切需要学习、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来完成实践创新。本文在借鉴世界上已经成熟的学习型组织模式,吸取其有益成分,在结合我国传媒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构了以管理为核心的传媒学习型组织理想系统模式。该模式基于系统理论的系统思考,将传媒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动态的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管理、组织、人员、技术、知识、学习”六个子系统,这六个子系统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传媒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做好这六个子系统的建设,才能真正建立并发挥学习型组织的效力。最后,本文针对传媒企业的现实情况与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有重点、分步骤的建设策略。提出以愿景管理为抓手,重点进行绩效、能力与知识的管理,以此提高组织管理创新的能力;进行组织变革,建构灵活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完善责权利体系,进行流程改造,以不断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树立新型的学习观,推动员工心智模式的转变,并有效开展组织学习,以提高组织学习的能力;将学习与创新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建构学习型传媒企业文化,以文化凝聚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通过技术系统的建设,以提高组织资源利用效率与知识共享水平,以促进知识资本的良性运作,提高传媒核心竞争力。创建学习型媒体组织,是我国传媒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换的必然要求,是传媒进行组织变革与管理创新的有力武器,是传媒培育或提高核心竞争力有效途径。
李成华[5](2010)在《基于流程与实施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涉及安全管理的启动策划阶段、运行实施阶段和评审改进阶段三个流程阶段,涵盖安全管理的全寿命周期,三个阶段彼此联系,形成动态循环的安全管理流程。本文的研究工作在这三个阶段上展开,包括建筑安全管理策划研究、建筑安全管理执行研究、建筑安全事故管理研究和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研究,同时结合某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实务进行分析研究。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的具体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建筑安全管理策划从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绩效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角度,论文提出了建筑安全管理战略规划的概念,借鉴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指明了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战略规划的方向是在建筑企业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SHMS);此外由于建筑施工现场中危险源的存在是绝对的,受工程实际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彻底消除或完全控制危险源,只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消除或控制危险性较大的危险源,论文引入非结构模糊决策支持系统(NSFDSS)来处理危险源的排序问题,为确定采取控制措施的优先次序提供依据;绩效评价作为安全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系统正常进行、继续顺利实施安全目标管理和循序渐进地推进安全目标管理的关键,论文给出了基于效益成果论的安全目标管理绩效评价模型。2.建筑安全管理执行论文研究了建筑设计安全管理的问题,延伸了设计方的安全责任,着重分析了在我国现阶段推行建筑安全设计的主要目的、障碍及对策;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控制手段,代表着建筑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论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建筑安全管理,分析了该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丰富了安全管理控制技术;论文探讨了建筑安全文化的内涵,认为要解决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跳出传统安全管理的圈子,把安全放置在文化的大视野中去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PDCA循环的视角提出了持续改进型安全文化模型,详细分析了建筑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和建设安全文化的六种手段。3.建筑安全事故管理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事故应急管理预案是事故管理的核心,论文对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做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评价问题,构建了事故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应急组织系统、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运行系统和应急保障系统4个一级评估指标和29个二级评价指标,并结合工程实例引入改进的TOPSIS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同时论文对建筑安全事故预测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安全事故预测的程序,给出了事故组合预测的分析方法,即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4.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借鉴项目管理的研究成果,将成熟度模型引入建筑安全管理领域,论文给出了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SMMM)的定义,规划了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目标,确定了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等级;研究了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评价问题,建立了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并将三角模糊数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HP)确定成熟度模型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构造成熟度指标评语集,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成熟度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讨论了成熟度的价值度量问题,指出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的提高不但能够有效地改善建筑安全管理绩效,而且还可以在项目工程进度和成本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齐靠民[6](2009)在《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文中研究指明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之一,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证券公司承担风险的大小以及风险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安全与稳定。如何防止证券公司承担过大风险,并进而保证国家金融秩序稳定及经济发展和公众利益不受损害,这始终是世界各国证券监管机构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正是缘于此,证券公司在实践中多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风险控制方面,却忽视了证券公司经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价值创造。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历程也充分体现这一点。在2004年之前,由于体制、机制设计上存在先天缺陷和不足,我国证券公司承担了过大的风险。这一问题在2004年前后集中暴露出来:一批证券公司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甚至纷纷破产倒闭,整个证券行业信用大幅下降,几近崩溃的边缘。随后,证监会及时展开了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工作,改革和完善了各项基础制度,普遍提高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合规经营意识。不过,经过此次治理整顿,部分证券公司对风险的理解和控制却又矫枉过正,创新动力明显不足,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乏人问津,对于股东的价值创造能力显得严重不足。对企业来说,“创造价值”才是其真正意义之所在。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看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较量,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企业价值的提升是企业长盛不衰并持续发展的根本。如果证券公司被风险过度的束缚,只局限在风险小的业务上,那么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必然也会较小;如果证券公司过多地参与高风险业务,一味追求随之而来的高收益,从近些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为股东创造的价值也未必会大,并且显然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因此,本质上讲,证券公司应该通过“经营风险”,在实现风险和收益匹配的前提下,力图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有鉴于此,证券公司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并将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相结合,以实现证券公司价值创造的最大化?对此问题的解答,不仅丰富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的相关理论,也对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关于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的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我国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基于EVA理论体系,对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等计算项目进行调整,深入剖析EVA指标和RAROC指标在证券公司中的应用,以实现证券公司之间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关系的比较。而后,在基于对证券业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选取海通证券、大鹏证券和中金公司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分别计算3家公司近3年的EVA值和RAROC值,在印证前文理论分析的同时,进一步提炼出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之间关系的一般性概念框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选题思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篇章结构安排。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梳理并评价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相关的理论文献,旨在找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切入点,是下文各部分理论探讨和案例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部分界定证券公司风险和价值的相关概念,并明确证券公司风险和价值之间关系,为下文奠定理论和概念基础。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基于EVA理论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联系起来,探讨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之间关系,也即,风险调整下的证券公司价值最大化。第五部分拟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意在印证前文理论框架的同时,深入挖掘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的内在关系,并提炼出更加一般性的概念框架。第六部分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启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的研究方向。
邱毅[7](2006)在《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不断发展,至2000年,跨国并购额已约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81%。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获取海外资源的一种手段,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成长战略。中国企业在步入21世纪之后,也开始以跨国并购方式大幅度进攻海外市场。由于多种原因,有些跨国并购取得了成功,而有些跨国并购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以失败而告终。文献显示,跨国并购失败率在50-70%,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并购后没有进行合理而有效地整合。有关并购后整合问题研究,国外起步较早,而国内在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市场改革的推进,一些学者也开始重视并购后的研究。以前研究者大多关注于业务、文化、人员、制度和资产等方面的整合,把并购失败归因于并购双方的战略和组织“适配”、文化冲突、缺乏价值协同效应等问题。作者在整理并购整合理论中发现,很少见到把核心能力转移作为考察对象,认为通过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之间的资源和能力转移,共享知识和资源,能够创造并购价值,实现并购战略协同效应。因此,本文把跨国并购后整合过程中的核心能力转移作为本研究的中心议题。研究中隐含着二个假设条件:第一是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之间成功的核心能力转移是并购创造价值的过程,是实现并购战略协同效应的一个主要手段;第二是并购后缺乏核心能力转移是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管理学、金融学、组织行为学和国际企业管理等相关理论,着重从核心能力转移角度,对跨国并购整合过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为从事跨国并购的管理者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也能丰富跨国并购整合理论。 本文从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是实现并购成功的源泉这个观点出发,将企业跨国并购后整合(文中各章也可能称为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或跨国并购整合)定义为并购企业根据自身并购前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准则,遵循东道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法律环境,将目标企业或被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公司文化、生产、营销和人员等企业要素重新打破,使之与并购企业的要素融为一体,通过两家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企业组织间的核心能力或战略能力的有效成功转移、扩散和积累,从而达到并购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创造企业价值的目标的过程。 能力转移(文中也指知识能力转移)过程,是指跨国并购一方将拥有的能力,通过转移机制传播给或“移植”到或“嫁接”到被并购一方的过程,能力接受者将之与现有的能力相结合内部化为自身核心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接受者的竞争优势得到提升或最终接受者的绩效得以改善,反之亦然。能力转移包括两大类活动:(1)知识能力接收者的接受过程;(2)知识能力提供者的传递过程。 本研究利用国内外文献和实证研究成果,开始从分析跨国并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入手,提出了本文关注的研究问题。 第二章,从理论上对并购动机、并购整合、核心能力理论进行了文献探讨,为以后各章的论述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第三章,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建立了一个并购整合过程核心能力转移的模型,核心能力转移主要受到能力特性、社会文化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并购战略、能力提供者和接收者的特性、沟通和信赖、转移成本和转移机制等影响。这些因素分为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并提出核心能力转移的一个并购过程的观点,核心能力转移不仅是并购后管理的重点,而且从并购前的尽职调查开始到并购交易方式的选择,一直到并购结束为止都要高度关注。 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难点、重点部分,主要论述了作为企业资源的知识的特性和分享过程和转移成效。同时分析了知识转移成功的障碍和促进要素。 第五章、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分析了与跨国并购背景下的核心能力转移紧密相关
罗崇敏[8](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认为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俞亦政[9](2005)在《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水污染是纺织工业最大的环保问题,为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水环境防治工作重点和发展态势,有效解决中国加入WTO后纺织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问题,保证我国纺织工业继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同时也为制订《“十一.五”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2003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共同设立了“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度软科学研究专题计划,项目编号:0300407001)。为此,本论文根据课题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确定了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 本课题采用纺织科学技术与现代经济学、现代法学、现代环境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手段,对纺织技术经济发展和纺织环境综合治理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广泛查询资料文献,并通过座谈会、问卷、走访等多种形式的调研,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的意见,来采集补充基础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和研究。经过二年的努力,现完成了《中国纺织工业水环境污染面临严峻形势》、《中国纺织水污染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浅析发达国家水污染治理机制和方法》、《入世对中国纺织行业环境的综合影响》、《我国纺织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现状及分析》、《论加快纺织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论推进纺织行业清洁生产》、《运用科技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纺织工业》、《论推进纺织工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发展和提升中国纺织工业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对策》、《结论及建议》等十二个研究报告。 1、我国是一个中度缺水国家,水资源矛盾日趋严重,而水污染是纺织行业最人的环保问题。加入WTO后我圈纺织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成绩显着。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纺织工业仍处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仍以粗放型低水平扩张为主,资源和环境将成为制约纺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从理论的高度比较全面系统地对我国现阶段纺织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特点、纺织水环境治理技术及发展态势、纺织环境法规和管理、以及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纺织循环经济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纺织行业水环境综合防治的环境对策及
杨添富[10](2005)在《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二是关于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 首先,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的有关前沿理论,构建了国际间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理论框架。文章认为,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基础、合作的动力机制、发展形式以及合作内容的研究构成了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主要任务,由此形成了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框架。以此为理论指导,文章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行了分析。作者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贸易和投资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次区域总体基础设施条件滞后,文章认为亚洲开发银行主导次区域经济合作就有其必要性。作为松散的国家间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有战略性的也有现实中的。 面对次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中国云南省参与和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文章提出,战略利益观是中国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观,同时也是次区域各国参与和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顺利进行的基石。通过对云南的区位为什么能成为优势的分析,指出云南最大的优势就是“双向桥头堡”的国际大通道优势。立足此优势,云南的区位比较优势向区位竞争优势转化成为现实选择。一是区位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二是低成本的初级竞争优势向高效率的区位竞争优势的转化。文章认为,交易效率是影响区位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并指出云南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国内区际贸易和实企业“走出去”战略二条途径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文章指出,持续的创新是高效率竞争优势实现的关键,需要通过产业集聚的外部性获得持续创新的各项因素。一方面要构建产业集聚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具有导向性的产业投资政策,吸引国外利省外的外部投资以及非公经济成份的投资来获得产业集聚的外部效益。最后,文章指出政府在云南实现竞争优势的“两个转化”中应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和为区域创新发挥航标灯的作用。
二、做好“入世”准备的五个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好“入世”准备的五个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二战后美国艺术赞助体系与美国当代艺术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美国艺术赞助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1929年以前的艺术赞助 |
一 殖民地时代与建国初期 |
二 杰克逊总统时代 |
三 南北战争及19世纪晚期 |
四 19世纪末至20世纪实 |
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与艺术赞助 |
一 新政初期阶段文化赞助项目 |
二 联邦艺术计划 |
三 关于新政项目的评价 |
第三节 冷战期间的国家艺术赞助 |
一 杜鲁门时代 |
二 艾森豪威尔时代 |
三 肯尼迪时代 |
四 约翰逊时代 |
第二章 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艺术赞助 |
第一节 罗杰·史蒂文斯时代(1965-1969) |
第二节 南希·汉克斯时代(1969-1977) |
第三节 利文斯顿·彼德尔时代(1977-1981) |
第四节 霍德索尔时代(1981-1989) |
第五节 约翰·弗隆梅耶时代(1989-1992) |
第六节 简·亚历山大时期(1933-1997) |
第七节 亚历山大之后的国家艺术基金会(1998-至今) |
第八节 国家艺术基金会艺术赞助的特点 |
一定位清晰而明确 |
二 赞助全面的艺术 |
三 引入慈善界的运营模式 |
四 多样化的赞助主题 |
五 注重基金会领导入的遴选 |
六 拥有强大的智库 |
七 设立国家荣典制度 |
八 重视未来观众的培养 |
第三章 私人领域的艺术赞助 |
第一节 美国人为什么爱捐赠 |
第二节 美国慈善基金会的起源及发展 |
一卡内基基金会 |
二 洛克菲勒基金会 |
三 福特基金会 |
第三节 福特基金会的艺术赞助 |
第四节 其他私人基金会的艺术赞助 |
第五节 个人赞助、企业赞助以及美国税收政策 |
第四章 美国当代艺术的崛起 |
第一节 视觉艺术项目的缘起 |
第二节 视觉艺术个人艺术家赞助项目 |
一 项目的开始 |
二 项目进展 |
三 项目终结 |
四 项目赞助情况 |
第三节 公共场所中的艺术项目 |
第四节 其他赞助模式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美国艺术赞助体系的优劣 |
第二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2)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历史简述 |
1.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
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缘起与简史 |
3. 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
三) 我国对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 |
1. 经贸发展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2. 法律制度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3. 政策规划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4. 国际关系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5. 中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评析 |
四) 论文的结构与逻辑 |
1.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
2. 论文的逻辑与方法 |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
一) 合作的进程 |
1.1.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程 |
1.1.2. 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
二) 合作领域的拓展 |
1.2.1. 经贸、交通、能源、旅游等经济领域的合作 |
1.2.2. 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非经济领域的合作 |
1.2.3. 禁毒与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
三) 合作地域的扩大 |
1.3.1.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从下湄公河流域到全部东盟国家的参与 |
1.3.2.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中国从云南到广西的扩展 |
1.3.3. 从"大湄公河"到"泛北部湾"的发展布局 |
四) 合作机制的形成 |
1.4.1. 主要的合作机制 |
1.4.2. 主要的制度安排 |
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发生的内部条件 |
一) 地缘优势的存在 |
2.1.1. 地缘便利 |
2.1.2. 资源互补 |
二) 跨境民族与跨境流动 |
2.2.1. 次区域的跨境民族 |
2.2.2. 跨境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 |
2.2.3. 跨境民族流动推动增长的出现 |
三) 边界中介与企业集聚 |
2.3.1. 边界由"屏蔽"转向"中介" |
2.3.2. 从"边贸"到企业集聚 |
2.3.3. 跨境经济增长的实现 |
四) 合作各方的政策选择 |
2.4.1. 中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
2.4.2. 泰、越、老、缅、柬等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
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动力 |
一) 区域合作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效应 |
3.1.1. 域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
3.1.2. 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 |
二) 国际组织的倡议 |
3.2.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前期动议与支持 |
3.2.2. 亚洲开发银行的发起、倡议 |
3.2.3. 东盟地区一体化的推动 |
三) 次区域外国家地缘竞争的推动 |
3.3.1. 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 |
3.3.2. 日本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3.3.3. 美国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3.3.4. 印度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3.3.5. 地缘政治竞争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
四)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企业的推动 |
3.4.1. 经济全球化、"雁阵模式"与东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 |
3.4.2. 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与次区域地区的发展 |
3.4.3. 次区域内的跨国经营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评估:绩效与困难 |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估 |
4.1.1. 经济效益:贸易的改善与经济增长 |
4.1.2. 政治效果:次区域地区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国家间关系的发展 |
4.1.3. 安全效用:区域稳定与非传统安全的改善 |
4.1.4. 文化与社会效应:人文社会发展与制度转型 |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困难 |
4.2.1. 次区域内国家间的地缘政治经济矛盾 |
4.2.2. 外部地缘政治经济竞争 |
4.2.3. 次区域经济合作自身的发展之谜 |
五、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展望 |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 |
5.2.1. 次区域合作的扩展与深化 |
5.2.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强化 |
二) 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路径 |
5.2.1. 路径选择的意义 |
5.2.2. 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地位的提升 |
5.2.3. 利益共享:大战略下的利益分配 |
5.2.4. 主动倡议与资金技术支持:次区域经济合作路径的选择 |
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经验与理论思考 |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经验 |
6.1.1. 发展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出发点 |
6.1.2. 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
6.1.3. 地区认同与共同获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
6.1.4. 中国的积极参与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推动力 |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思考 |
6.2.1.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行为主体 |
6.2.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互动层次 |
6.2.3. 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框架的思考 |
结语:共同发展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我国新型城市党报新闻报道研究 ——以《成都日报》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状况 |
3. 研究方法 |
(1) 目标媒体的选定 |
(2) 分析方法 |
(3) 时间范围的选定 |
第一章 新型城市党报浪潮中的《成都日报》 |
1.1 新型城市党报兴起的背景 |
1.2 新型城市党报的发展概况和实质 |
1.3 《成都日报》作为新型城市党报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成都日报》重点报道领域分析 |
2.1 时政新闻报道 |
2.1.1 注重时政新闻报道保持党报特色 |
2.1.2 党务政务信息是独特的新闻资源 |
2.1.3 深度表达政府中心工作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
2.1.4 侧重“解读”帮助读者理解时政要闻 |
2.2 经济新闻报道 |
2.2.1 关注本地经济发展发挥城市党报功能 |
2.2.2 关注消费转变党报经济新闻视角 |
2.2.3 加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提升读者阅读兴趣 |
2.3 文化新闻报道 |
2.3.1 抓住全国热点文化事件发出主流媒体的声音 |
2.3.2 挖掘城市文化文化报道贴近当地群众 |
2.3.3 打造精品专刊树立党报文化品牌 |
2.4 民生新闻报道 |
2.4.1 关注民生话题加大报道力度 |
2.4.2 关注“大民生”事件 |
2.4.3 做细“小民生”新闻 |
2.4.4 做强“热点”民生新闻 |
第三章 新型城市党报新闻报道特点分析 |
3.1 新型城市党报新闻报道保持党报特色 |
3.1.1 做强时政新闻报道 |
3.1.2 做好经济新闻报道 |
3.1.3 做高雅文化新闻报道 |
3.1.4 关注“大民生”新闻报道 |
3.2 新型城市党报报道吸取都市报元素 |
3.2.1 优化内容参与市场竞争 |
3.2.2 注重策划扩大影响力 |
3.2.3 强调新闻实用性 |
3.2.4 软化硬新闻 |
3.2.5 新闻标题更具“美感” |
3.3 新型城市党报报道对党报改革的作用 |
3.3.1 强化党报核心竞争力 |
3.3.2 借用党报非核心竞争力 |
3.3.3 探索党报新闻报道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我国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学习型组织与传媒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关联性分析 |
第一节 相关理论的概述 |
一、核心能力理论 |
二、知识管理理论 |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二节 核心竞争力与学习型组织 |
一、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管理 |
二、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 |
三、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
四、学习型组织与核心竞争力 |
第三节 学习型组织与传媒核心竞争力 |
一、传媒组织的知识特性 |
二、传媒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知识资本 |
三、学习型组织对知识资本的运作与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传媒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外部生态环境的巨变要求传媒提高应变能力 |
一、经济全球化改变传媒的生存竞争方式 |
二、信息网络化颠覆传媒的传统生产与管理方式 |
三、资源知识化改变传媒经营管理重心 |
四、管理人本化要求传媒进行管理创新 |
五、知识创新要求传媒提高组织学习能力 |
第二节 传媒内部转型迫切需要建构新的能力体系 |
一、我国传媒的分类改革与转企改制 |
二、传媒转企改制需要建构新的能力体系 |
三、传媒数字化转型的竞争 |
四、传媒数字化转型迫切需要建构新的技术能力体系 |
第三节 我国传媒需要建设学习型组织 |
一、应对变革我国传媒需要系统思考 |
二、学习与创新是传媒发展的根本之道 |
三、建设学习型组织可以推进传媒组织变革与管理创新 |
四、以人为本才能凝聚传媒核心能力 |
五、持续发展传媒需要系统培育核心竞争力 |
第四节 我国传媒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可行性 |
一、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
二、我国传媒已经着手学习型组织建设 |
三、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
四、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传媒学习型组织理想模式的建构 |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种参考模式 |
一、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模式 |
二、迈克尔·J·马奎特的"学习型组织系统"模式 |
三、鲍尔·沃尔纳五阶段模式 |
第二节 传媒学习型组织理想模式的建构 |
一、对三种模式的借鉴 |
二、传媒学习型组织的理想模式 |
第三节 传媒学习型组织子系统的构成 |
一、传媒管理子系统的建构 |
二、传媒人员子系统的建构 |
三、传媒组织子系统的建构 |
四、传媒知识子系统的建构 |
五、传媒技术子系统的建构 |
六、传媒学习子系统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传媒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策略 |
第一节 管理起航 |
一、建立愿景与战略 |
二、锁定管理核心:绩效、能力与知识 |
第二节 组织准备 |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二、推进组织结构的变革 |
三、建构完善的责权体系 |
四、进行流程建设 |
第三节 人员发动 |
一、观念的宣导 |
二、两个关键的转型 |
三、两种新型关系的建构 |
四、开展组织学习 |
第四节 文化推动 |
一、企业文化的层次 |
二、建设基于能力的学习型文化 |
第五节 技术促进 |
一、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 |
二、搭建知识网络共享平台 |
三、加快传媒技术的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主要观点的回顾与总结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5)基于流程与实施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现状与分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安全管理经验总结 |
1.2.3 国内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研究思路 |
2 建筑安全管理策划研究 |
2.1 建筑安全管理的战略规划 |
2.1.1 安全管理战略规划的涵义 |
2.1.2 建筑安全管理战略规划的方向 |
2.1.3 推行建筑企业OSHMS的基本要点 |
2.1.4 OSHMS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 |
2.1.5 建立OSHMS管理体系的策划与总体设计 |
2.2 危险源管理 |
2.2.1 危险源分类 |
2.2.2 危险源动态辨识 |
2.2.3 危险源的控制途径 |
2.2.4 危险源评价方法 |
2.3 建筑安全目标管理 |
2.3.1 安全目标管理的涵义 |
2.3.2 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 |
2.3.3 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 |
2.3.4 安全目标管理绩效评价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安全管理执行研究 |
3.1 建筑设计安全管理 |
3.1.1 建筑设计安全的提出 |
3.1.2 建筑设计安全责任的法律规定 |
3.1.3 推进建筑安全设计的目的 |
3.1.4 推行建筑安全设计的障碍 |
3.1.5 加强设计阶段安全设计的对策 |
3.2 建筑安全管理虚拟现实技术 |
3.2.1 虚拟现实技术的涵义 |
3.2.2 虚拟现实系统的体系结构 |
3.2.3 虚拟现实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3.3 建筑安全管理激励研究 |
3.3.1 激励的涵义 |
3.3.2 安全激励形成机制 |
3.3.3 安全行为的激励 |
3.3.4 激励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3.4 建筑安全文化建设 |
3.4.1 建筑安全文化的内涵 |
3.4.2 建筑安全文化模型 |
3.4.3 建筑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
3.4.4 建筑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建筑安全事故管理研究 |
4.1 建筑安全事故管理概述 |
4.1.1 建筑安全事故类型 |
4.1.2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
4.2 建筑安全事故管理信息系统 |
4.2.1 安全管理信息的基本要点 |
4.2.2 安全事故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 |
4.2.3 安全事故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
4.3 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 |
4.3.1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综述 |
4.3.2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 |
4.3.3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
4.3.4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评价 |
4.4 建筑安全事故预测 |
4.4.1 安全事故预测含义 |
4.4.2 安全事故预测程序 |
4.4.3 安全事故组合预测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研究 |
5.1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结构 |
5.1.1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概述 |
5.1.2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目标 |
5.1.3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等级 |
5.2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价 |
5.2.1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5.2.2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方法 |
5.2.3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实例 |
5.3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的价值度量 |
5.4 建筑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建议 |
5.4.1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范围 |
5.4.2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原则 |
5.4.3 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估程序 |
5.4.4 推行安全管理成熟度应注意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某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实务 |
6.1 某建筑企业概况 |
6.1.1 某建筑企业基本情况 |
6.1.2 某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
6.2 某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与分析 |
6.2.1 某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
6.2.2 某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产生的原因 |
6.2.3 某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探索与实践 |
6.2.4 某建筑企业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6)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方法、创新与不足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方向 |
1.3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的一般理论研究综述 |
2.1.1 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
2.1.2 风险控制研究综述 |
2.1.3 价值创造相关理论 |
2.1.4 价值创造研究综述 |
2.2 证券公司的的相关概念 |
2.3 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研究综述 |
2.3.1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研究综述 |
2.3.2 证券公司价值创造研究综述 |
2.4 文献简评 |
3 证券公司的风险与价值 |
3.1 证券公司的风险 |
3.1.1 证券公司风险的概念界定 |
3.1.2 证券公司风险大小与业务类型 |
3.2 证券公司的价值 |
3.2.1 企业价值的评价标准 |
3.2.2 证券公司价值的评价方法 |
3.3 证券公司的风险和价值的关系 |
4 EVA理论在证券公司的应用:风险调整下的价值最大化 |
4.1 EVA价值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VBM |
4.1.1 VBM |
4.1.2 VBM实施步骤和效果 |
4.1.3 VBM的主要工具:EVA |
4.2 EVA价值管理体系 |
4.2.1 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 |
4.2.2 基于EVA价值管理的治理体系 |
4.3 EVA的计算方法 |
4.3.1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
4.3.2 资本占用(Capital) |
4.3.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 |
4.4 EVA应用于证券公司的调整项目 |
4.4.1 调整原则与目的 |
4.4.2 具体调整项目 |
4.5 证券公司资本成本率的计算及说明 |
4.5.1 资本成本率计算模型 |
4.5.2 债务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方法 |
4.5.3 股权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方法 |
4.6 EVA的不足与改进 |
4.6.1 EVA的不足 |
4.6.2 EVA的改进——RAROC |
5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典型案例 |
5.1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案例——风险控制过度,价值创造较小 |
5.2 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案例——风险失控,公司破产,价值创造为零 |
5.3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案例——风险控制适度,价值创造较大 |
5.4 其他案例 |
5.5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一个概念性框架 |
6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启示 |
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全球跨国并购发展趋势及特点 |
二、跨国并购成功率分析 |
三、并购整合:跨国并购走向成功的关键 |
四、核心能力跨国界转移:创造跨国并购整合价值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后整合 |
二、企业资源和核心能力 |
三、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以及论文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径、研究的局限性 |
三、基本框架 |
四、论文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跨国并购整合和核心能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跨国并购动机理论 |
一、OLI模型与跨国并购 |
二、跨国并购动机:企业内部因素 |
三、跨国并购动机:外部环境因素 |
第二节 并购整合理论 |
一、金融经济学派 |
二、战略管理学派 |
三、组织行为学派 |
四、并购整合过程学派 |
五、知识管理学派 |
六、斯蒂芬A·詹森7C-整合模型 |
七、新兴学派:核心能力管理 |
第三节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理论 |
一、企业资源理论回顾 |
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兴起和概念 |
三、企业核心能力构成 |
四、企业核心能力特性 |
五、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六、基于资源观点在国际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
第三章 跨国并购整合中的核心能力转移模型分析 |
第一节 并购整合过程的核心能力转移模型 |
一、并购双方核心能力转移模型 |
二、核心能力转移方向 |
三、组织内的核心能力转换 |
四、核心能力转移和能力类别之间的关系 |
五、能力接受者吸收学习过程:知识能力扩散 |
六、影响核心能力转移的因素模型 |
第二节 核心能力转移:一个过程观点 |
一、跨国并购过程 |
二、并购前管理 |
三、并购中管理 |
第三节 并购后整合管理:核心能力转移成功的关键 |
一、并购的价值创造来源 |
二、并购后整合管理 |
三、并购后整合挑战 |
第四节 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的核心能力保护 |
一、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危机管理 |
二、识别核心能力:能力、技术和知识 |
三、知识与权力配置 |
四、企业边界管理 |
第四章 能力特性、转移双方特质、并购后能力分享与转移——以知识能力为例 |
第一节 知识能力特性与转移 |
一、知识定义、分类和特性 |
二、知识能力特性与转移 |
三、知识管理 |
第二节 转移双方特质与能力转移成效 |
一、知识能力接受者的吸收能力由来 |
二、知识能力接收者的吸收能力 |
三、吸收能力与转移能力的关系 |
四、知识能力提供者的转移能力 |
五、影响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 |
六、组织学习机制与知识能力转移成效 |
第三节 转移双方之间的知识前后关系与核心能力转移 |
一、概念背景 |
二、知识转移模型 |
三、知识前后关系与知识转移的可能性 |
第四节 知识能力转移——以思科、IBM和BP公司并购后知识转移为例 |
一、并购中的知识转移 |
二、并购后知识整合中的阻力和促进因素 |
三、促进并购中知识转移的条件 |
四、案例分析 |
五、结论和建议 |
第五节 知识能力分享——以Omni公司知识分享为例 |
一、组织中的知识分享 |
二、整合中的知识分享 |
三、Omni公司案例研究 |
四、讨论 |
第五章 跨文化整合与跨国并购背景下的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文化特性和层次 |
一、文化特性 |
二、文化层次 |
三、企业文化 |
第二节 企业文化差异和并购后文化移植 |
一、企业文化差异和并购过程的文化冲突 |
二、文化与并购整合 |
三、跨国并购类型对整合的影响度 |
四、企业文化移植过程与整合模式 |
五、企业文化类型与移植可能结果 |
第三节 国家文化差异和跨国并购中的能力转移:一个概念化模型 |
一、文化差异对并购成功影响 |
二、并购中的能力转移 |
三、跨国收购中的能力转移成功概念模型 |
四、结论和将来研究方向 |
第四节 通过组织认知和构建能力:Lafarge集团在并购后文化整合中的发展能力研究 |
一、理论基础 |
二、能力构建研究模型 |
三、案例研究:并购后整合-Lafarge集团的案例 |
四、讨论与管理含义 |
第五节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Volvo收购Carrus公司案例研究 |
一、两家公司整合 |
二、收购后整合的文化观点 |
三、Volvo收购Carrus公司案例 |
四、Carrus变革和整合 |
五、结论 |
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与跨国并购背景下的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并购整合中的人员问题 |
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核心能力 |
二、雇员个性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 |
三、人力资源在并购中的作用 |
四、企业并购对被并购公司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五、减缓雇员心理和行为影响的方略 |
六、并购整合与薪资、福利计划 |
七、跨国并购后的跨文化训练 |
八、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过程 |
第二节 被并购公司在并购公司中的战略角色与人力资本关系 |
一、被并购子公司知识流动方向和知识创造 |
二、组织内跨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三、被并购子公司人力资本 |
四、被并购子公司战略角色与人力资本关系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 |
一、并购与HRM之间的战略适配 |
二、HRM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 |
三、讨论与结论 |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与跨国知识能力转移 |
一、跨国公司知识转移:过程和它的决定要素 |
二、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与跨国知识转移 |
三、人力资源管理惯例分类 |
四、评述修正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与跨国知识转移模型 |
第五节 公司企业家对实现跨国并购后能力转移成功的作用——以外国公司收购东德公司为例 |
一、公司企业家的定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企业家因素分析 |
四、培育公司企业家利于整合收购的能力转移 |
五、管理含意 |
第六节 跨国并购后的外派与知识转移:传播能力的作用 |
一、外派任务的类型 |
二、传播能力 |
三、外派人员的知识中介角色 |
四、分析和讨论 |
五、跨文化培训利于传播能力提高 |
第七节 识别和留住在跨国并购中的关键雇员 |
一、关键概念定义 |
二、跨国收购的人力资源问题 |
三、跨国收购中的智囊流失 |
四、识别和留住关键雇员 |
五、跨国收购中对关键职员承诺 |
六、结论 |
第七章 组织信赖与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组织信赖、控制及其在公司并购整合中的作用 |
一、组织信赖属性 |
二、信赖和控制 |
三、信赖与控制之间的关系 |
四、信赖和控制在整合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信赖在公司并购整合过程中的作用:一个概念模型 |
一、信赖在整个并购中的重要作用 |
二、信赖在公司并购中影响和前提 |
三、前提条件的相对重要性和统计学作用 |
四、结论探讨和和构建信赖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组织以前信赖关系、并购后知识能力转移和知识粘性之间关系的探讨 |
一、以前信赖对并购后知识转移的作用 |
二、基于信赖关系的重要性 |
三、跨国知识转移机制和转移效果 |
四、知识的粘性与转移难度 |
五、组织以前关系与知识转移模型 |
六、分析和结论 |
第八章 组织沟通与核心能力转移 |
第一节 组织沟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的作用 |
一、组织沟通定义 |
二、组织沟通类型和媒介 |
三、跨文化沟通 |
四、组织沟通对并购整合的影响 |
五 沟通互动能力对组织知识转移的作用 |
第二节 沟通不协调导致并购整合失败和增强知识转移粘性 |
一、文化在跨国并购整合过程的作用 |
二、国际企业相遇实际失败和沟通不协调 |
三、跨国收购中的沟通和文化不协调:来自Olivier Irrmann两个定性研究结果 |
四、结论和管理含义 |
第三节 收购中的内部沟通:工作满意效果分析 |
一、提出关键概念 |
二、收购中的内部沟通 |
三、收购中的沟通和工作满意度 |
四、概括和结论 |
第四节 知识能力转移机制、吸收方式与转移业绩的关系 |
一、并购公司选择转移知识 |
二、知识特征、转移机制和转移业绩 |
三、案例分析:丰田公司用向海外员工传授生产秘诀 |
四、管理含意 |
第九章 跨国并购整合中的组织学习障碍及知识能力转移成本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并购整合中的组织学习结合物和障碍 |
一、并购中的知识转移和学习 |
二、重铸并购为一个学习过程 |
三、并购学习过程中的结合和障碍 |
四、结论 |
第二节 影响R&D知识转移成功的关键因素 |
一、R&D在跨国并购整合中的作用 |
二、收购后R&D整合模式 |
三、成功知识转移含义 |
四、转移R&D知识成功的关键要素 |
五、结论和意义 |
第三节 组织间学习和能力转移成本分析 |
一、知识能力转移与公司 |
二、知识能力转移成本 |
三、知识能力转移成本的决定因素 |
四、总结 |
第十章 研究总结和管理含意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局限性和将来研究方向 |
三、管理含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
六、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
三、边政学反思 |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
一、民族性 |
二、滞后性 |
三、不平衡性 |
四、复杂性 |
五、差异性 |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
一、梯度推进方式 |
二、中心辐射方式 |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六、科教兴边战略 |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
一、边疆经济特征 |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
一、城市化内涵 |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
四、边疆教化方略 |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兴边富民行动 |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9)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纺织工业水污染面临严峻形势 |
1.1 纺织行业概况、地位作用及发展态势 |
1.1.1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总体情况 |
1.1.2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态势 |
1.1.3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1.2 纺织工业废水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
1.3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纺织水污染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 我国纺织水污染治理基本情况 |
2.1.1 关于纺织工业废水治理进程 |
2.1.2 关于我国目前水环境防治三个主体的状况 |
2.1.3 关于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现状 |
2.1.3.1 在水质水量方面 |
2.1.3.2 在末端治理能力和工艺技术方面 |
2.1.3.3 在管理方面 |
2.1.3.4 全国主要纺织省市印染废水治理现状 |
2.1.4 纺织化纤废水污染治理现状 |
2.1.4.1 目前国内化纤企业废水排放和治理的三个主要特点 |
2.1.4.2 关于下一步化纤业发展趋势对废水治理的影响 |
2.2 纺织废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2.2.1 治污技术管理手段落后 |
2.2.2 水污染治理难度增加 |
2.2.3 管理力度薄弱 |
2.2.4 财税支持少,资本投入欠缺 |
2.2.5 社会化监督体系不完善 |
第三章 浅析发达国家水污染治理机制和方法 |
3.1 法律规范和经济刺激—主要的两种水污染治理政策手段 |
3.1.1 欧洲的经验—经济刺激手段成效显着 |
3.1.2 美国的法律规范—政府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
3.1.3 日本的经验—健全法规,严格执法 |
3.2 完善的社会化监管理体系是水体污染防治基础 |
3.2.1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 |
3.2.2 公众参与一个人诉讼是政策法令得到很好执行的保证 |
3.3 统一监管、综合决策提高了国家环境管理的效率 |
3.4 关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体系的研究 |
3.4.1 瑞士环保目标是建立有利于环境生态的市场经济体系 |
3.4.2 美国环保与经济统筹 |
3.4.3 加拿大的环境监管组织体系及其作用 |
3.4.4 解读荷兰的环境立法和水资源保护 |
3.4.5 日本环境管理体系中政府行为的鲜明作用 |
3.5 有关启发与思考 |
3.5.1 关于国际先进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经验 |
3.5.2 关于中国环保差距到底在那里的问题思考 |
3.5.3 关于国外先进的环保模式特点和中国理想的环保模式 |
3.5.4 如何评价国外非政府组织在环保中的影响和作用 |
3.5.5 国外建立环保长效机制过程中的推动力和保障力是什么? |
第四章 入世对中国纺织行业环境的综合影响 |
4.1 入世对我国纺织环保事业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4.1.1 环境与贸易的联系更加紧密 |
4.1.2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将对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
4.1.3 环境管理面临考验 |
4.1.4 思考与评论 |
4.2 入世对中国纺织业发展及其环境综合影响的预测与分析 |
4.2.1 入世对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影响预测 |
4.2.1.1 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系统预测模型 |
4.2.1.2 棉纺织产品产量预测 |
4.2.2 入世后中国棉纺织行业环境影响颅测 |
4.2.2.1 中国棉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预测 |
4.2.2.2 对煤、水消耗量预测 |
4.2.2.3 中国纺织工业增长因素对环境影响分析 |
4.2.3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纺织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现状及分析 |
5.1 关于印染废水水质特点特性的技术分析 |
5.2 关于纺织印染废水治理技术难点分析 |
5.2.1 CODcr浓度高难以降解 |
5.2.2 高色度难以脱色 |
5.2.3 关于印染废水处理的污泥出路问题 |
5.2.4 一些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应刚所产生的新问题 |
5.3 关于印染废水主要处理技术方法的分析 |
5.3.1 印染废水的物理处理法-吸附法 |
5.3.2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法 |
5.3.3 电解法 |
5.3.4 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
5.3.5 关于碱减量废水处理方法 |
5.4 关于国内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情况调研和归纳分析 |
5.4.1 目前国内纺织印染废水净化处理技术工艺方法 |
5.4.2 关于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及流程实例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论加快纺织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 |
6.1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1 纺织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产业结构层次低 |
6.1.2 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有待调整提高 |
6.1.3 纺织产品结构仍需调整改进,迫切需要产品升级 |
6.1.4 原因与思考 |
6.2 论中国纺织工业经济潜在的“新结构性危机” |
6.2.1 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纺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阻碍因子和“滞抑瓶颈”,中国纺织“新结构性危机”已经隐现 |
6.2.2 解决新结构性危机出路在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 |
6.3 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
6.3.1 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
6.3.2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传统产业 |
6.3.3 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纺织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
6.3.4 出台并落实加快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和措施 |
第七章 论推进纺织行业清洁生产 |
7.1 清洁生产国内发展状况和在国际发展态势 |
7.2 推进清洁生产是我国纺织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
7.2.1 开展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 |
7.2.2 清洁生产是实现治污与行业发展相互协调的重要举措 |
7.2.3 开展清洁生产是提高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
7.3 关于纺织行业安施清洁生产的政策障碍分析 |
7.3.1 清洁化生产的推进缺少多方面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
7.3.1.1 缺少协调的环境政策 |
7.3.1.2 缺少配套的经济政策 |
7.3.2 最直接的障碍来自于没有被理顺的管理体制 |
7.3.3 更深层次的政策障碍来自于低廉的资源价格政策 |
7.4 推进纺织行业清洁生产的其体对策 |
7.4.1 要依据行业发展特点要求,研究制订相天的战略战术 |
7.4.2 加快产业集群化规划建设步伐,实现清洁生产向区域层面的拓展 |
第八章 运用科技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纺织工业 |
8.1 科技进步是纺织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
8.1.1 科技进步是新中国纺织工业55年发展里程的主线 |
8.1.2 运用高新技术实现废水综合治理是可行的 |
8.2 加快科技进步是应对后配额时代机遇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
8.2.1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
8.2.2 坚持以创新为灵魂,加快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的步伐 |
8.2.3 改造传统高污染产业主要高新技术手段 |
第九章 论发展纺织工业循环经济 |
9.1 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宏观策略问题的研究 |
9.1.1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
9.1.2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9.1.3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宏观策略影响的研究 |
9.2 纺织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9.2.1 有限的资源决定了我国纺织行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
9.2.2 循环经济是我国纺织行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的保证 |
9.2.3 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
9.3 纺织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
9.3.1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 |
9.3.2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在纺织行业中得到不断的贯彻和实践 |
9.3.3 总量控制度将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
9.3.4 实施清洁生产能够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赢” |
9.4 关于政策制度及体制在发展纺织循环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
9.4.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推进循环经济的根本保证 |
9.4.2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塑经济运行的微观机制.需要相应制度体系、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来作保障 |
9.4.3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行为,需要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统一 |
第十章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
10.1 研究现行法律法规等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10.1.1 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完善法理和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
10.1.2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建立完善环境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10.1.3 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现状决定了完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
10.1.2 有关对策与建议 |
10.2 研究建立完善的社会化监督监测和协作管理体系构想 |
10.2.1 建立和夯实环境治理的社会公众意识基础 |
10.2.2 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的机制 |
10.2.3 对策与建议 |
10.3 政府行为在纺织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影响及相关对策建议 |
10.3.1 我国目前环保政府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定位问题的探讨 |
10.3.2 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 |
10.3.3 环境管理必须破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 |
10.3.4 加强政府作为环保教育主导者的作用 |
10.3.5 有关对策与建议 |
第十一章 发展和提升中国纺织工业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对策 |
11.1 根据国情着力搭建好新型纺织产业链结构和产品结构 |
11.2 科学规划布局,构建好两个生产平台、推进清洁化生产 |
11.3 充分发展经济杠杆、法律、公众三大环保制约推动力 |
11.4 健全技术创新、法律、公众监督、政策引导四大支撑体系 |
11.5 进一步推进科技兴纺战略的实施,抓好五个发展环节 |
11.6 强化六个方面的工作 |
11.7 九大政策健议 |
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 |
12.1 结论 |
1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或研究课题完成情况表 |
致谢 |
(10)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1.2.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
2.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综述 |
2.1 区域和区域经济合作 |
2.1.1 区域的含义 |
2.1.2 区域经济合作 |
2.2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2.1 区域分工理论 |
2.2.2 区域合作的国际关系视角—合作动力的解释 |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4 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概述 |
2.3 小结 |
3.大湄公河次区域概况 |
3.1 大湄公河次区域自然、社会简况 |
3.2 次区域五国概况 |
3.2.1 柬埔寨 |
3.2.2 老挝 |
3.2.3 缅甸 |
3.2.4 泰国 |
3.2.5 越南 |
3.3 中国云南省概况 |
3.4 小结 |
4.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4.1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历程和合作机制 |
4.1.1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
4.1.2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合作机制 |
4.2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
4.2.1 湄公河次区域五国合作意识的形成与巩固 |
4.2.2 湄公河次区域五国经济合作的现实动力基础 |
4.2.3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基础 |
4.3 贸易和投资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重要地位 |
4.3.1 贸易在次区域各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一般分析 |
4.3.2 为什么投资对次区域国家重要? |
4.4 亚洲开发银行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4.4.1 亚洲开发银行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
4.4.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 |
4.4.3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松散的国家间合作 |
4.4.4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 |
4.5 小结 |
5 中国(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和内容 |
5.1 交通领域 |
5.2 水资源开发 |
5.3 通讯 |
5.4 旅游 |
5.5 环境 |
5.6 科技 |
5.7 贸易与投资 |
5.8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
5.9 禁毒 |
5.10 小结 |
6.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6.1 战略利益观——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观 |
6.2 基于后发优势基础上的云南的空间区位优势分析 |
6.2.1 关于“后发优势” |
6.2.2 基于后发优势基础上的云南的空间区位优势 |
6.3 区位比较优势转化为区位竞争优势—云南的现实选择 |
6.3.1 区位优势和区位竞争优势 |
6.3.2 为什么云南要向高效率区位竞争优势转化 |
6.4 区位竞争优势实现途径分析 |
6.4.1 区位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
6.4.2 初级区位竞争优势向高级区位竞争优势的转化 |
6.4.3 政府在云南区位竞争优势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
6.5 小结 |
7.结语 |
7.1 基本结论 |
7.2 主要创新 |
7.3 不足之处 |
附录 |
Ⅰ 沙巴问题 |
Ⅱ 柬埔寨问题 |
Ⅲ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部长会议的简要情况 |
Ⅳ GMS:行动计划(2004年12月13日) |
Ⅴ 大湄公河次区域首次领导人峰会联合公报 |
Ⅵ 亚行次区域项目合作清单 |
Ⅶ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参考文献 |
表和图索引 |
后记 |
四、做好“入世”准备的五个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战后美国艺术赞助体系与美国当代艺术崛起[D]. 王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2]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吴世韶.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3]我国新型城市党报新闻报道研究 ——以《成都日报》为个案[D]. 张立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1(01)
- [4]我国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 国秋华. 武汉大学, 2010(08)
- [5]基于流程与实施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李成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0)
- [6]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D]. 齐靠民.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7]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 ——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转移分析[D]. 邱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
- [8]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9]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D]. 俞亦政. 东华大学, 2005(06)
- [10]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杨添富. 云南师范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