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原市评出2003年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1](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提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孙枝青[2](2019)在《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支撑。在一个以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工农群众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充分展现了中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卓着成就。本文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背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为互动的历史过程,选择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史料为经、以理论演绎为纬,全面揭示晋绥抗日根据地作为一个局地案例,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历史智慧和地方经验。期望通过历史研究,为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有益的启发和镜鉴。晋绥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各敌后根据地承启南北、地连东西的重要战略支点,战略性的地位赋予了晋绥抗日根据地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能不能在晋系军阀阎锡山长期盘踞的地盘立足,能不能在残暴的日本侵略军不断的扫荡中稳住根据地和扩大根据地,是对中共在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革命活动的重大历史考验。实践证明,中共在晋绥抗日根据地领导军民经受住了这些异常艰难的历史考验。他们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用革命的理论武装群众,使之成为革命的群众和革命的武装。在根据地建立之前,由于阎锡山等地方军阀的高度管控和压榨,晋绥地区百姓既饱受横征暴敛之苦,又只能听天由命。中共就是在这样薄弱的革命条件下,根据晋绥地区实际,结合抗战形势、群众需求、传统习俗,创造了许多具有地方典型性和突出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和载体,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普及活动,实现了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的重要转变,动员广大革命群众同日本侵略者作坚决斗争。研究从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瓶颈—“群众听不懂”出发,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对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考察马克思主义在晋绥地区的早期传播以及晋绥抗日根据地面临的革命环境,追溯晋绥抗日根据地创建、巩固的历史全景,粗略勾勒出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的历史背景;第二,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中共在晋绥抗日根据地敌我斗争形势不断变化和根据地巩固建设的实际要求中,根据群众实际、地方风俗,进行了以统一战线、军事斗争、政治民主建设、生产建设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地方性转化;第三,晋绥抗日根据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造出适应根据地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形式,并广泛借助文学艺术活动、新闻媒介、群众运动等大众化载体来宣传教育团结人民大众,以实现全民族抗战;第四,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照顾地方性、内容具有针对性、过程充满实用性、实施彰显群众性的特点;第五,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贴近群众、紧扣时代、源于实践、不断创新的历史经验,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为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实践找到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局地案例。晋绥抗日根据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将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风俗,创新性地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和载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地方性转化,实现了内容、形式和载体的耦合,充分体现了中共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研究对于充实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研究,对于深入挖掘中共马克思主义教育智慧具有阐幽抉微的作用。
霍思茹[3](2019)在《以实塑艺 ——李守仁雕塑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围绕李守仁雕塑艺术主要分为四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分析以留法、留苏艺术家为主的雕塑教师对李守仁创作风格的确立所产生的影响;自第二章开始对李守仁主要的创作题材分类详细论述,分别是人物肖像创作,建筑装饰雕塑与城市公共雕塑以及在吉林的教学与政治题材方面的创作。最后介绍李守仁的生活情况。文章以雕塑家李守仁为切入点,从个体入手探究时代发展变化下艺术家的创作有何变化。李守仁的作品总是与时代对艺术的要求方向保持一致,他善于挖掘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一点。他的创作理念如今仍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得出结论:学界应更加关注此类艺术家之成就,做系统深入的探索,以此充实美术史,并完善这类创作理念的研究。
许皓[4](2018)在《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从苏联经验的影响说起,它既是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外部动因,也是一条内在主线。“趋向”还是“偏离”苏联经验,是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核心主题。论文聚焦1949-1965年这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将城市规划职业实践活动的三个方面——指导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作为研究重点,在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脉络的基础上,考察其呈现的理论特征,以此把握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流。除绪论与文献综述外,主体内容分为“历史阐释”、“理论分析”、“经验启示”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阐释”,提出四个历史阶段,用以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起源、发生发展到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是“源头认知”,追溯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认知苏联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其次是“逻辑起点”,以除旧布新的思想改造为线索,探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西方经验转向苏联经验的过程与缘由。再次是“基础模式”,阐释全面导入并接受苏联经验的阶段,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如何搭建了一个初始的框架体系。最后是“自立路径”,论证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外部参照的转换,以及融合转化苏联经验过程中的本土探索。第二部分“理论分析”,深入解析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三方面的形成路径及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其最终呈现的独特范型。第三部分“经验启示”,辩证考察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苏联经验,以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特征,以此为今日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启示,并为行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咨询。论文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以“苏联经验”的阶段性影响,切入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展示了外来影响与本土实践的内在脉络;(2)研究内容上,追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与工作框架三个方面的起源与形成,重点考察产生的时空背景与多方面影响因素,形成“何以然”式的阐释;(3)研究观点上,提出1949-1965年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呈现的范型,是一个以苏联模式为主导,兼具西方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混合谱系”。这一谱系延续至今,变化只是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赵少聪[5](2018)在《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群体特征与胜任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民健康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基层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根本,做好基层群众体育,才能保证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体育健身团队是基层体育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是体育健身团队的灵魂,其工作能力直接影响体育健身团队的发展与消亡,研究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对体育健身团队发展,对全民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群体特征和胜任力进行研究,调查分析了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的群体特征,构建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特征模型,编制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测评问卷,测评北京市不同群体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发展水平差异,主要结论有:1.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具有以下特征:(1)人口学特征:女性多男性少;老年人多年轻人少;高学历占比小;婚姻稳定,有配偶居多;中低收入多。(2)体育背景特征:锻炼年限较长、运动技能较好、科学健身知识掌握较好、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少。(3)团队管理背景特征:有过团队管理工作经历占比少;工作年限较长;内在需求为工作主要动机;工作满意度较高。2.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模型理论上概括了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的胜任特征,构建的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模型包括15项特征,通过聚类为: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服务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意识、个人特质6个胜任特征群。3.编制的《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测评问卷》包含6个维度,49个项目。通过跨样本检验证实:(1)问卷区分度良好。(2)问卷信度较高: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折半信度、重测信度分别为0.950、0.919、0.896。(3)问卷效度良好:内容效度合理;结构效度理想;实证效果良好。因此,认为是一份理想、有效、可靠、可推广的问卷。4.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整体胜任力水平较高;人口学特征表现为:地域、收入对胜任力水平没有影响;女性胜任力水平高于男性;单身(含丧偶、离异)和已婚胜任力水平高于未婚;受教育程度越高胜任力水平越高。体育背景特征表现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越高胜任力水平越高。管理背景特征表现为:开展不同项目类型胜任力水平没有差异;优秀健身团队胜任力水平高于普通健身团队;在一定范围内,团队规模越大负责人胜任力水平越高,担任负责人年限越长胜任力水平越高;不同职业负责人胜任力水平存在差异,有过团队管理工作经历的负责人胜任力水平更高。
郝亚堃[6](2017)在《抗美援朝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员研究 ——以山西省为重点》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考察朝鲜战争爆发期间(1950年-1953年),特别是在新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的背景下,中国国内在战时所开展的一系列政治动员。这一系列政治动员与前线局势紧密相连,一方面直接支援和配合了前线的战斗,另一方面也通过战时动员解决了当时国内存在的诸多棘手问题。本文的研究范围不囿于传统意义上的“抗美援朝运动”,而是全面涉及了军事、政治、经济、思想、卫生等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本文选取今天山西省所辖区域(包括当时的山西省全境,以及察哈尔省、绥远省的部分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冷战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视角,运用多方史料互证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同时借鉴了政治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力图梳理出冷战年代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国内开展群众性战时政治动员的多重历史景象,并希望从历史的复杂面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经验。除绪论和结论以外,文章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山西省内的具体情况,包括政治局势、经济状况和民众思想动态三方面。进而论述中央的对策和山西省对中央指示的贯彻,国内政治动员的序幕由此拉开。第二章探讨抗美援朝背景下的后方军事动员,主要包括动员参军、捐献飞机大炮、慰劳慰问等运动。国内后方开展的军事动员直接服务于前线战场的需求,为前线提供了有力的人力、物力和后勤保障,并鼓舞了前方战士的士气。第三章论述战时肃反动员工作的开展,包括镇压反革命运动、取缔反动“会道门”、取缔“圣母军”、打击不法奸商的“五反”运动等。肃反动员旨在打击战争爆发后国内一度猖獗的反革命破坏活动,以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第四章考察了战争背景下思想动员运动的开展情况,选取的研究对象为知识分子群体。这一群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高级知识分子,工矿企业中的专家技术人员,以及以中小学教职员工为代表的普通知识分子。经过思想改造和政治学习,普遍扭转了知识分子群体中的自由主义倾向,统一了思想价值观念,树立起了对新社会的认同感。第五章研究了社会动员,即肇始于朝鲜战场的“细菌战”传言,在国内引发了大规模的反“细菌战”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运动不仅促进了民众卫生习惯和卫生观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组织化动员,同时也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起了爱国和仇美的观念。通过以山西省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抗美援朝背景下国内开展的政治动员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再向基层贯彻的双向动态回馈过程。战时政治动员的开展,扭转了战争爆发初期新中国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巩固了新生政权,统合了社会阶层,党和政府也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内在认同和普遍支持,基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的革命任务,为全面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奠定了基础。同时,经过动员也基本清除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国内的影响,民众普遍扭转了亲美、崇美和恐美的观念,重树起了爱国和仇美的思想,中美两国也在战后走向了全面对抗,冷战对峙的格局在亚洲得到进一步加强。本文的一手史料主要来自山西省、市、区县各级档案馆,此外还使用了国内其他地方档案馆、美国国家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和相关原始档案数据库的一手史料,同时辅以公开出版的文献汇编、报刊资料、口述采访、回忆文章和影像资料等作为研究材料的补充和互证。
黄平,姜萤,杨国华,张肖克[7](2017)在《巨星陨落 酒界同悲——缅怀白酒巨匠沈怡方先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酒业巨匠,一代宗师;桃李天下,华章满园。传承创新,继往开来;科技领先,实践检验。苦心耕耘,终成正果;引领后者,攀登高峰。
邢丽凤[8](2016)在《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八-二〇一〇)》文中研究表明二〇〇八年一月四日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揭晓,周晓枫、戴来、谢有顺、温亚军、石舒清、郑小琼、张者七位青年作家获奖。八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艺报》联合主办的"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对如何运用文艺作品塑造怎样的国家形象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张艳琴[9](2014)在《山西戏曲市场研究》文中指出山西戏曲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短暂的繁荣,进入了危机时期。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山西戏曲又逐渐受到官方重视,渐有抬头趋势。但真实的山西戏曲到底如何?从戏曲进入危机时期开始,许多专家学者就在不断探索,但鲜有人从戏曲市场的角度研究。本文打破以往只研究剧种剧团等供方市场而忽视了戏曲需求方的研究缺陷,从供需双方的发展变化着手,进而研究山西戏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迁,得出一些山西戏曲的发展规律。文章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田野调查和具体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论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在梳理了山西戏曲市场的历史流变和分析了其在新时期以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文章从第二章开始,对山西戏曲市场之构成生产方(剧团)、经营场所(剧场)、消费者(观众)三方面进行研究。梳理了建国以来山西戏曲剧团的体制变迁、数量变化和区域分布,并通过详实的数据统计,看到了省级剧团和市级剧团的演出场次占总演出场次的五分之一,他们的总收入却占整个收入的五分之三;县级剧团和民营剧团的演出场次占总演出的五分之四,他们的总收入仅占五分之二。这几类剧团在市场上呈现出演出场次和总收入不成正比的现象。剧场是同时实现戏曲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场所,体现了戏曲市场的交易性特征。山西省的戏曲演出场所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用于传统神庙祭祀演出的乡村舞台,他们洒落于山西各个乡镇农村,在戏曲的经营场所中占据主要地位,体现了戏曲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集体性购买特征;第二种是近代城市兴起之后,出现的茶园、戏院进而发展成为建国后的室内剧场,作为最能体现戏曲商业交易的场所,如今却不能很好的体现其买票消费看戏的交易特征;第三种是一些为举办堂会演出所搭建的临时演出场所。在对观众的考察中,文章基于对“普通观众群”、“大学生”以及“戏迷观众”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山西戏曲市场中的消费者年龄偏大,但不缺乏年轻观众群体。他们可以接受低价戏票的购买方式,但市场上提供给他们观看演出的机会有限,传统的乡村舞台和新兴的网络是他们观看戏曲的主要渠道。大学生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的戏曲观众,但调查结果显示出这部分潜在的观众群体接触戏曲的机会很少,戏曲未来的消费观众存在威胁。当然,他们对戏曲的审美趋向也在调查中显现出来,这要求剧团如果要以观众为服务对象的话,就势必要调整包括演员和编剧在内的整个生产计划。戏曲市场的运作和演出业态类型体现了戏曲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文章以剧团为中心,考察剧团与演员、编剧、经纪人等市场要素的关系,进而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剧团与演员和编剧从建国后的捆绑关系逐渐向松散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受市场配置的倾向。至目前,剧本买卖市场已然形成。同时文章探索了戏曲经纪人的来源,分析了山西当代戏曲经纪人的类别,以及他们对山西戏曲市场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我们将山西戏曲市场的演出业态分为政府市场、民间市场以及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三种市场类型,并详细论述的他们的演出内容、发展变迁和特征。尤其在分析庙会演出时,文章选取了上党地区的戏曲演出、临汾蒲剧团2012年的演出和晋祠庙会演剧的发展变迁来立体式呈现山西民间庙会演出的变化,得出了目前虽然民间庙会仍是山西戏曲演出业态的主要内容,但呈现出缩水的态势。同时其购买特征体现出集体性或者纯粹的个人购买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戏曲在外部环境上面临着许多新兴艺术元素的竞争,内部由于管理机制上的改革,也出现了演员之间、剧团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态势引发了戏曲市场的巨大变化,其竞争的结果是市场在戏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也导致了从业人员和观众人数的减少。在前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出了山西戏曲市场具有如下特点:大、小剧种的演出市场不平衡;演出市场呈现出地域上的不平衡;当前的戏曲市场仍以庙会演出为主,同时向多元化的演出原因发展,但演出市场在逐步缩小;剧团的演出市场层次较为清晰,呈现垄断竞争状态;新世纪以来,山西戏曲市场呈现复苏趋势,但同时也越来越小众化的发展特点。文章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内因方面得出了戏曲艺术行业在其他生产领域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的大环境中,其还是原始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既不能提高生产力水平也不能进行集约式生产,这就决定了其单位产品内包含的价值永远不可能改变,唯一改变的只能是戏价的必然升高,这一方面对消费人群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拨款填补资金空缺,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剧团脱离政府补贴而完全走向市场是不可能的。当然,农村戏曲市场受购买力的限制,市场上将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竞争局面。外因方面主要受到文革、文化体制改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山西煤矿资源整合、城中村改造、农业税费改革以及政治环境等政策性的措施影响。同时还受到大众传媒、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非政策因素的影响。文章在最后,运用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分析山西戏曲市场所拥有的戏曲资源和演出生态优势。生产力水平薄弱、剧团内部机制不灵活、民营剧团品牌意识薄弱、财政资助方式的老化、经纪人制度落后、戏曲观众逐年下降等是山西戏曲市场发展的劣势。同时山西戏曲市场也拥有文化体制改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山西实施发展文化强省以及现代网络媒体的发展机遇。但在这机遇面前我们仍不能忽视其激烈的竞争环境。面对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赵小平[10](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二、太原市评出2003年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原市评出2003年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
(一)学生时代 |
(二)军旅生涯 |
(三)成为“反革命” |
(四)接受改造 |
(五)成为“群众” |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
(二)改造生活 |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
(一)求学 |
(二)工作 |
(三)管制 |
(四)改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
(一)大队书记 |
(二)大队长 |
(三)其他干部 |
三.小队干部 |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
(一)党课制度 |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
(三)作风问题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
一.制造模范 |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
二.解读模范 |
(一)模范贴近生活 |
(二)模范无处不在 |
(三)模范的奖励 |
三.典型模范 |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
四.事件中的模范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
(三)效果和经验 |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
(一)新的要求 |
(二)新的举措 |
(三)新的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人数统计 |
(二)组织、干部结构 |
(三)年龄分析 |
(四)基本情况 |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
(一)军事训练制度 |
(二)宣传、学习制度 |
(三)武器管理制度 |
(四)评优制度 |
(五)问题及对策 |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一)改造种子山 |
(二)抗旱蓄水 |
(三)抗洪抢险 |
(四)科学种田 |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现状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 |
2.1 晋绥地区的革命环境 |
2.1.1 群众革命意识缺乏 |
2.1.2 社会阶级矛盾突出 |
2.1.3 革命思想传播困难 |
2.2 马克思主义在晋绥地区的传播 |
2.2.1 晋绥地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
2.2.2 中共党组织在晋绥地区的建立 |
2.3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 |
2.3.1 晋绥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准备 |
2.3.2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
2.3.3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
第三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及地方性转化 |
3.1 抗战期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初步探索 |
3.2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瓶颈:“群众听不懂” |
3.2.1 群众文化水平低 |
3.2.2 群众革命觉悟低 |
3.2.3 根据地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条推进 |
3.3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地方性转化的必要性 |
3.3.1 武装群众的需要 |
3.3.2 适应革命环境的需要 |
3.3.3 开展对敌斗争的需要 |
3.4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内容的地方性转化 |
3.4.1 统一战线 |
3.4.2 军事斗争 |
3.4.3 政治民主建设 |
3.4.4 生产建设 |
第四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与载体 |
4.1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 |
4.1.1 学校教育 |
4.1.2 社会教育 |
4.2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 |
4.2.1 以文学艺术活动为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 |
4.2.2 以新闻媒介为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 |
4.2.3 以群众运动为渠道践履马克思主义 |
4.3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与形式和载体的耦合 |
4.3.1 满足了根据地巩固发展需要 |
4.3.2 促进了根据地生产建设蓬勃兴起 |
4.3.3 推动了根据地文化建设欣欣向荣 |
第五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与成就 |
5.1 与其他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比较 |
5.1.1 主题的一致性 |
5.1.2 内容的相似性 |
5.1.3 形式与载体的相近性 |
5.1.4 具体做法的差异性 |
5.2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
5.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照顾地方性 |
5.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具有针对性 |
5.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充满实用性 |
5.2.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彰显群众性 |
5.3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 |
5.3.1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众的目标 |
5.3.2 凝聚抗战力量、巩固统一战线 |
5.3.3 根据地革命政权空前巩固 |
5.3.4 根据地移风易俗成效显着 |
第六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当代价值 |
6.1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
6.1.1 贴近群众 |
6.1.2 紧扣时代 |
6.1.3 源于实践 |
6.1.4 不断创新 |
6.2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
6.2.1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重要借鉴 |
6.2.2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历史智慧 |
6.2.3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经验启发 |
6.2.4 为当前农村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现实指导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以实塑艺 ——李守仁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创作风格的确立 |
第一节 学校的苏式教育 |
第二节 自学法苏雕塑家的理论和作品 |
第二章 人物肖像创作 |
第一节 纪念性人物肖像创作 |
一、三做周恩来总理像 |
二、《杨虎城将军纪念碑》 |
三、《吉布提烈士纪念碑》 |
四、其他历史人物肖像 |
第二节 为生活中平凡的人创作 |
一、《小画家》 |
二、《朝鲜族母子》 |
三、为家人、朋友创作的肖像 |
第三章 建筑装饰雕塑与城市公共雕塑 |
第一节 加入雕塑工作队 |
一、劳动人民文化宫组雕 |
二、《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 |
三、“首都十大建筑”的装饰性雕塑 |
第二节 城市公共雕塑 |
一、东莞文化广场组雕 |
二、北京三元桥群雕 |
三、长春文化广场组雕 |
第四章 在吉林教学与政治题材创作 |
第一节 教学经历 |
一、做工农兵形象教具 |
二、为学生细致做范画 |
第二节 政治题材创作 |
一、前往故宫临摹《收租院》 |
二、政治宣传展览 |
第五章 回首艺术生涯 |
第一节 幼年成长环境 |
第二节 家庭的关爱 |
第三节 一生的挚友 |
第四节 回望艺术成果丰硕的一生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视角 |
1.3.2 时空界定 |
1.3.3 研究重点 |
1.3.4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史料调查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史料调查 |
1.5 相关概念 |
1.5.1 苏联经验 |
1.5.2 现代城市规划 |
1.5.3 城市规划史 |
1.5.4 苏联城市规划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方相关研究 |
2.1.1 城市规划史研究的发轫与发展 |
2.1.2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1.3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进展概述 |
2.2.2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2.3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2.4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影响的研究 |
2.3 评述 |
第三章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
3.1 多元构想: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 |
3.1.1 社会主义理想从空想到现实 |
3.1.2 列宁时期开放包容的探索 |
3.1.3 重构欧洲城市分散主义 |
3.1.4 建构社会集体空间单元 |
3.2 国家规训:斯大林时期政治介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 |
3.2.1 亟待明确的城市规划范型 |
3.2.2 物质空间领域的政治介入 |
3.2.3 城市规划基本原则的统一 |
3.2.4 《莫斯科改建规划》的示范 |
3.3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 |
3.3.1 指导思想:对人的普遍关怀 |
3.3.2 运作体制:全方位的计划性 |
3.3.3 工作方法:整合现代科学技术 |
3.3.4 设计手法:承袭传统空间形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主动转向”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逻辑起点(1949-1952) |
4.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及其延续 |
4.1.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 |
4.1.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的延续 |
4.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与苏联经验的博弈 |
4.2.1 苏联城市规划作为思想的启蒙 |
4.2.2 外部参照转变带来的观念冲突 |
4.3 除旧布新:城市规划思想改造 |
4.3.1 规划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
4.3.2 清扫欧美城市规划遗留 |
4.3.3 彻底转向苏联城市规划 |
4.4 缘由解析:城市规划转向苏联经验的历史逻辑 |
4.4.1 冷战两极格局的必然 |
4.4.2 中苏相同的制度与体制 |
4.4.3 苏联规划模式的示范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导入接受”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模式(1953-1956) |
5.1 城市规划的“学苏热潮” |
5.1.1 参照苏联模式推行工业化 |
5.1.2 以苏为师作为一种社会信念 |
5.1.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的实践融入 |
5.1.4 苏联城市规划理论的全面导入 |
5.2 城市规划历史性的“发生” |
5.2.1 联合选厂中的综合协调作用 |
5.2.2 土地使用分配上的现实困境 |
5.2.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积极推荐 |
5.3 城市规划基本理念的初始确立 |
5.3.1 角色定位:工业为主导 |
5.3.2 计划属性:规划定额指标 |
5.3.3 蓝图属性:物质空间设计 |
5.3.4 形式布局:古典主义倾向 |
5.4 城市规划运行体制与工作框架的初步搭建 |
5.4.1 “重点建设城市”方针 |
5.4.2 规划权力集中的运作体制 |
5.4.3 初步适应的工作框架 |
5.5 小结 |
第六章 “融合转化”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自立路径(1957-1965) |
6.1 城市规划本土意识萌发的关联因素 |
6.1.1 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向 |
6.1.2 城市规划行业危机的发生 |
6.1.3 苏联规划模式的“排异反应” |
6.2 城市规划外部参照坐标的转换 |
6.2.1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境遇之变 |
6.2.2 波兰城市规划专家的中国行 |
6.2.3 面向更多国家的理论引介 |
6.3 对苏联模式城市规划的理念反思与方案修正 |
6.3.1 反思苏联城市规划定额 |
6.3.2 反思苏联形式布局美学 |
6.3.3 修订苏联蓝图式规划方案 |
6.3.4 从苏式街坊到三级结构小区 |
6.4 粗线条快速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
6.4.1 城市规划从重点城市到中小城市 |
6.4.2 中小城市开展城市规划的困境 |
6.4.3 城市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
6.5 城市区域规划:工作框架的自主拓展 |
6.5.1 苏联专家“扩大既有市区”方案 |
6.5.2 现实困境:粮食危机与空间危机 |
6.5.3 前奏:外国专家意见与扩添用地 |
6.5.4 《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的编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特征分析 |
7.1 正向演进:城市规划基本理念 |
7.1.1 城市规划作为动态的过程 |
7.1.2 城市规划定额的适时适地 |
7.1.3 古典主义形式美学的扬弃 |
7.2 两面性:城市规划运作体制 |
7.2.1 程序性、系统化的体制 |
7.2.2 应急性、反应式的体制 |
7.2.3 规划运作体制的两面性 |
7.3 三层次:城市规划工作框架 |
7.3.1 城市总体规划 |
7.3.2 近期建设规划 |
7.3.3 城市区域规划 |
7.4 混合的谱系:城市规划范型 |
7.4.1 范型转换:苏联经验取代欧美经验 |
7.4.2 范型确立:苏联经验的全面主导 |
7.4.3 范型流变:欧洲经验再次引入与本土探索 |
7.4.4 范型呈现:一个混合的谱系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经验的辩证考察 |
8.1.1 作为体制性根系的苏联经验 |
8.1.2 苏联规划经验的消解策略 |
8.1.3 苏联规划遗产的有益借鉴 |
8.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与启示 |
8.2.1 与工业化捆绑的城市规划 |
8.2.2 回归公共利益的价值属性 |
8.2.3 城市规划与政治的平衡 |
8.3 今日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 |
8.3.1 从“另起炉灶”到“渐进变革” |
8.3.2 基于本土情境的规划体系建构 |
8.3.3 回归地域文化的技术方法探索 |
8.4 后续研究展望与本研究的不足 |
8.4.1 可待开展的研究主题 |
8.4.2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现代城市规划(1949-1965)大事记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获奖 |
后记 |
(5)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群体特征与胜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体育健身团队研究状况 |
1.2.2 胜任力研究现状 |
1.2.3 对体育健身团队和体育领域胜任力研究评述 |
1.3 研究构想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对象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创新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健身团队 |
2.1.2 群体特征 |
2.1.3 胜任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卡理斯玛理论 |
2.2.2 胜任力模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群体特征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群体人口学特征 |
3.3.2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群体体育背景特征 |
3.3.3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群体团队管理背景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模型建构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4.2.1 被试 |
4.2.2 材料 |
4.2.3 方法 |
4.2.4 步骤 |
4.3 编码结果与分析 |
4.3.1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特征收集 |
4.3.2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特征频次统计 |
4.3.3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访谈长度分析 |
4.3.4 优秀组和一般组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特征差异分析 |
4.3.5 胜任特征评价法的信度分析 |
4.4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模型初步建立与分析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测评问卷编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和步骤 |
5.2.1 被试 |
5.2.2 工具 |
5.2.3 步骤 |
5.2.4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选择测试题目,编制初测问卷 |
5.3.2 项目分析,改进初测问卷 |
5.3.3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测评问卷》再次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水平测评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整体胜任力水平分析 |
6.3.2 不同人口学特征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水平分析 |
6.3.3 不同体育背景特征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水平分析 |
6.3.4 不同团队管理背景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水平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应用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1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行为事件访谈提纲A(访谈者使用) |
附录2 优秀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特征评价表 |
附录3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编码词典(节选) |
附录4 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群体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5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胜任力测评问卷 |
附录6 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关键事件访谈文本(节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6)抗美援朝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员研究 ——以山西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史料来源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内形势与政治动员的开启 |
第一节 战争爆发后的政治情况 |
第二节 战争爆发后的经济情况 |
第三节 战争爆发后社会各界民众的思想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后方军事动员与群众性动参支前工作 |
第一节 时事宣传与回忆诉苦 |
第二节 扩军运动的全面开展 |
第三节 全民支前运动的开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肃反动员与巩固新生政权 |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 |
第二节 “五反”运动的开展 |
第三节 取缔反动宗教团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想动员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
第一节 思想改造的原因 |
第二节 思想改造的过程 |
第三节 山西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动员与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卫生战线动员的兴起 |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 |
第三节 运动的结束和效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大后方战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巨星陨落 酒界同悲——缅怀白酒巨匠沈怡方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 投身中国酒业, 组织和参与中国白酒行业活动 |
1.1 主持和参加中国白酒协会活动 |
1.2 积极参加中国酒业协会活动 |
1.3 主导苏鲁豫皖4省峰会 |
1.4 发起主导中国白酒东方论坛 |
1.5 参加行业科技成果鉴定 |
1.6 参加其他相关机构和地方协会等相关行业活动 |
2 足迹遍天下, 为企业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把脉 |
2.1 产品质量鉴评 |
2.2 参加企业各种活动 |
3 积极培养人才, 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4 引导香型风格走向 |
4.1 确立“豉香”“特型”“馥郁香” |
4.2 白酒风格 |
5 倡导创新 |
5.1 创新产品 |
5.2 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
5.2.1 安琪活性干酵母应用 |
5.2.2 低度白酒除浊介质的应用 |
6 传播酒道文化, 提倡健康饮酒 |
6.1 酒文化 |
6.2 饮酒与健康 |
6.3 酒道文化 |
7 关爱行业媒体 |
7.1 为媒体撰稿 |
7.2 参加媒体活动 |
7.3 参加《酿酒科技》相关座谈会 |
7.4 为《酿酒科技》题词 |
8 祝愿沈老一路走好 |
(8)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八-二〇一〇)(论文提纲范文)
二〇〇八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二〇〇九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二〇一〇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9)山西戏曲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山西戏曲市场背景概述 |
第一节 建国前山西戏曲市场的历史流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戏曲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改革开放的实行带来了宽松文化环境的重建 |
二、市场经济大环境 |
三、科技进步下的大众传媒环境 |
第三节 山西戏曲的资源概况 |
第二章 山西戏曲市场构成之剧团 |
第一节 山西戏曲剧团体制的形成 |
第二节 山西戏曲剧团的分布与数量变化 |
第三节 山西戏曲团体所占市场份额分析 |
一、省级剧团 |
二、市级剧团 |
三、县级剧团 |
四、民营剧团 |
五、小结 |
第三章 山西戏曲市场构成之演出场所 |
第一节 乡村舞台 |
第二节 室内剧场 |
一、建国之前的室内剧场 |
二、建国以后的室内剧场 |
三、现状 |
第四章 山西戏曲市场构成之消费者 |
第一节 对普通观众的调查 |
一、回收问卷结果统计 |
二、问卷分析 |
第二节 对大学生的调查 |
一、收回问卷结果统计 |
二、问卷分析 |
第三节 对戏迷的调查 |
一、调查地点及方式 |
二、回收问卷统计结果 |
三、问卷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运作 |
第一节 剧团的内部运作 |
一、剧团内部构成 |
二、剧团的成本与收入 |
三、剧团与生产要素的关系 |
第二节 山西剧团的外部运作 |
一、剧团和编剧的关系 |
二、剧团与经纪人 |
第六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演出业态类型 |
第一节 政府市场 |
一、演出业态类型 |
二、山西戏曲政府市场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 |
第二节 民间市场 |
一、演出业态类型 |
二、民间戏曲的演出特点 |
三、发展变化 |
第三节 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演出市场 |
第七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竞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戏曲市场的竞争态势 |
一、戏曲市场外部的竞争环境 |
二、戏曲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 |
第二节 竞争的结果 |
一、从业人员的变化 |
二、观众的变化 |
第三节 山西戏曲市场与其他省市的戏曲演出市场之比较 |
一、山西戏曲市场活跃程度最高 |
二、山西戏曲市场经营较为落后 |
第八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特点与现状成因探析 |
第一节 发展特点 |
一、大、小剧种之间发展不平衡 |
二、地域发展不平衡 |
三、演出市场有所萎缩,演出原因向多元化发展 |
四、剧团的演出市场层次较为清晰,呈现垄断竞争状态 |
五、山西戏曲演出市场收益增加,但同时也越来越小众化 |
第二节 影响山西戏曲市场发展的因素 |
一、内因 |
二、外因 |
第九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山西戏曲市场的 SWOT 分析 |
一、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优势(strengths) |
二、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劣势(weakness) |
三、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
四、山西戏曲市场面临的威胁(threats) |
第二节 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策略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剧种剧团概况表 |
附录B 剧团演出信息表 |
附录C 山西梅花奖演员情况表 |
附录D 山西省首届文博会文艺演出信息表 |
附录E 《退想斋日记》中的演剧情况表 |
附录F 百家戏苑栏目调查问卷(统计表) |
附录G 艺术院校戏曲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H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演出合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10)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科技法制 |
(二) 科技文化 |
(三) 法治科技观 |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三)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5.2.1 科技基本法 |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5.2.3 科技成果法 |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
6.2.1 科技基本法 |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6.2.3 科技成果法 |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太原市评出2003年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2]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孙枝青.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3]以实塑艺 ——李守仁雕塑艺术研究[D]. 霍思茹. 吉林艺术学院, 2019(01)
- [4]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D]. 许皓. 东南大学, 2018(05)
- [5]北京市体育健身团队负责人群体特征与胜任力研究[D]. 赵少聪.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6]抗美援朝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员研究 ——以山西省为重点[D]. 郝亚堃.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7]巨星陨落 酒界同悲——缅怀白酒巨匠沈怡方先生[J]. 黄平,姜萤,杨国华,张肖克. 酿酒科技, 2017(03)
- [8]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八-二〇一〇)[J]. 邢丽凤. 东吴学术, 2016(06)
- [9]山西戏曲市场研究[D]. 张艳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10]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