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世界造船企业前五名,实现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

跻身世界造船企业前五名,实现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

一、跻身世界造船五强企业 实现世界造船大国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万鹏举[1](2018)在《船市进入复苏周期 预计持续至2022年》文中研究指明7月28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正式生效,标志着船舶工业全面对外开放,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过去40年来,我国船舶工业锐意改革、敢闯敢试,实现从以军为主向军民融合的转变,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跻身世界造船大国,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造船产业

季节[2](2018)在《世纪江南造船梦(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但中国船舶工业的元气一时还难以恢复。世界造船市场空前低迷,国内造船工业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内民船订货本来就少,再加上军品订货骤减,许多船厂处于半停顿状态。此时,世界船舶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后的日本,以发展造船业作为重振国家经济的突破口,实行"计划造船制度",把造船业推上了发展的高速路。到1956年,日本造船吨位已达到174.6万吨,超过英国,雄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宝座。自60年代起,

林学艺,周展[3](2012)在《从越南vinashin的“搁浅”浅析该国造船业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为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制高点,各国纷纷下大力气向海洋进军,而作为与生俱来就与海洋经济密切相关的造船业在产业布局中自然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越南不仅河流众多,而且拥有3 200多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分布着大量优良深水港,发展造船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大型国企vinashin为代表的越南造船产业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举跻身世界造船五强,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越南造船业所出现的一些弊端,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杨虎林[4](2011)在《惊涛澎拜浪拍岸 连天帆影卫汉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发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浩瀚无垠的大海,寄托了人类无数的希冀与梦想,造就了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不畏惊涛骇浪、敢于挑战未知的航海家。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发明了轮船。史载,祖冲之发明的"千里船",可"日行百余里"。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使用,火药与轮船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军事装备。明代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船队七下西洋,与亚非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清王朝的国门被西方人用坚船

西木[5](2011)在《A级央企如何炼就》文中认为引言: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中国的中央企业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过去老国企的陈旧形象已经被彻底抛弃。不久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4.7%;实现净利润8022.6亿元

王晓迪[6](2010)在《造船产业转移与中国造船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造船业中心的不断转移使中国即将成为第四个世界造船中心,目前,世界造船业呈现了韩国、中国、日本及欧美四足鼎力的局面。中国虽然在造船指标方面排行第二,但就造船技术方面远不如日本、韩国,面临着这样严峻的竞争,我们应理性、客观的分析世界造船中心转移这一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关分析后,阐述对于我国造船业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阐述了国内外对于学者对于国际产业转移,国际竞争力、世界造船业的研究理论,并提出全文的框架。而接下来的部分,本文通过全面的分析,分别对国际产业转移、国际竞争力及世界造船业作了详细的探讨,说明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特点及动因,就世界造船业现状,尤其是中日韩欧作了详细介绍,并就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相应的说明,最后分析世界造船业产业转移的动因。文章的第三大部分,针对世界造船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定量预测分析,并利用世界海运贸易量及波罗的海指数(BDI)的前十年的数据对中国造船业进行了二元回归分析,就世界造船中心将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采用敏感性分析找出了对造船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最后,文章综合考虑目前中国造船业面临的历史机遇及存在的日韩造船业的竞争,对中国应怎样承接世界造船业的产业转移,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相关建议,希望我国造船业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杨久炎[7](2009)在《创新铸就造船强国梦——中国船舶工业60年的辉煌成就》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最古老造船历史和造船传统的国家之一,据专家测定,中国的造船史至少为7500年。中国在木制船历史上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是当时世界水平最高的远洋船队,充分展示出我国当时的先进造船水平,更显现中国古代造船业的辉煌。清晚期成立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福建船政,并由中国人自行制造出第一艘轮船"黄鹄号",标志着中国近代以钢质机动船舶为主的船舶工业的诞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的造船技术开始超越东方,中国船舶制造业逐渐落后于世界,近代中国也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造船业几近荒废,1949年全国船厂从业人员不到2万人,造船总吨位不足1万吨。中国船舶工业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下,历经60年的艰苦奋斗,走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集成创新的腾飞自强之路。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船舶工业主要侧重发展军品,建造出了核潜艇、常规潜艇、大型水面舰艇等各类舰船,民用船舶出口一直发展缓慢,从1952年到1978年27年间总共才出口船舶16万载重吨。1977年12月,邓小平提出"船舶工业要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战略决策,中国造船业从此走上振兴之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船舶工业成为我国最早走向国际市场,最早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船舶工业把香港市场作为突破口,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桥梁,迅速跻身国际市场,把一艘艘"中国造"巨轮推向世界。今天,几代造船人的夙愿终于实现。目前,我国出口船舶占造船产量比重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上升到70%以上,年出口船吨位由1981年的6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2107万吨。

汪蓓珺[8](2009)在《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上海造船业的对策分析》文中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加之船舶是典型的国际化产品,造就了世界造船业较之其他产业更为激烈的竞争格局。新世纪以来,在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中,中日韩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这种态势下,如何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造船基地建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在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做大做强,是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所在。本论文采用对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逐层分析,揭示了世界造船工业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即造船业必然会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世界船舶工业有可能经历一次较为严重的危机后再调整发展。并在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的同时,提出了迄今我国造船业在诸多方面与日韩仍有着不小的差距。在推动与制约上海造船业发展的诸因素中,本文重点指出了为上海船舶工业实现历史性大跨越的机遇和优势以及上海造船业可能面临的多种风险和严峻挑战。上海造船业实现战略转型是在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发挥其优势的关键,本文运用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结构与政策等理论,全面地提出推进上海造船业实现战略转型的九大对策:有序推进产业结构集团化,发挥船舶工业规模经济效益,营造上海船舶工业新的竞争优势;从竞争机制、发展机制、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着手,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超前研发新船型、紧紧跟踪世界船舶科技发展趋势、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国际战略联盟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进造船企业形成综合、集成、高效、精干的管理模式,以中间产品为导向,实施总装造船的作业流程,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以钢铁行业与航运业为上下游行业,加速上海船舶工业产业链进程;以规模化和专业化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继续强化中船集团公司的集中管理,推进专业化重组与合作;注重为产品创造入围条件,加大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力度;在绿色的设计、工艺、管理、供应链与再使用等环节中、大力推进绿色造船;实施运用有效的金融工具、经营策略、资本运作与融资方式,应对企业营运风险,壮大企业金融实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9](2008)在《乘风扬帆 破浪远航——改革开放引领中船重工不断实现新跨越》文中认为船舶工业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行业,也是最先受益于改革开放的行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国家队、主力军,是在船舶工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诞生、成长并逐步发展

杨江军[10](2008)在《总装化造船在新型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造船模式已经在国内大多企业普遍应用,它的理论对我国造船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也给新型企业的建立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现代造船模式理论的深入研究,首先将造船流程体系、工程计划管理体系、托盘管理体系的综合应用引入新型现代化企业的建立中。现代造船模式应用的根本目的是合理利用资源,消除过程中的无效时间,从而缩短造船周期,最终提高效益水平。现代造船模式涉及企业管理很多方面,包括市场开发、经营生产、设计工艺、物资采购、人力资源、设备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本文主要结合生产过程中的流程分解、计划控制管理和物资的准时到位三方面论述了新型企业发展中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新型造船企业现代管理模式的应用依托于国内外造船业的高速发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新型企业现代造船模式应用的分析,帮助大批新发展企业少走弯路,尽快形成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现代化企业,使中国造船工业真正成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与强国。

二、跻身世界造船五强企业 实现世界造船大国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跻身世界造船五强企业 实现世界造船大国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船市进入复苏周期 预计持续至2022年(论文提纲范文)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我国船舶工业的产业发展阶段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所处的市场周期
    从新船价格来看, 2016年很有可能是本轮周期的谷底
    从新船成交量来看, 平均水平已跌至本轮周期的谷底
    基于船舶拆解量推测, 新船价格将持续上涨至2022年
推进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2)世纪江南造船梦(下)(论文提纲范文)

在开放中走向世界
    推船下海、打进国际市场
    在国际竞争中进行弯道超车
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
    改革“造修合—”的混合管理模式
进入快速发展期
    一步迈进高精尖船舶市场
    勇争造船先锋
    中国海军舰艇的摇篮
百年江南大J摇篮
    向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进军
    建设21世纪世界船坞
    坚持“军为核心,军民融合”的发展理念
    见证中国高端制造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途

(3)从越南vinashin的“搁浅”浅析该国造船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越南造船业发展的概况
2 代表越南造船业的vinashin所取得的成就及原因分析
    2.1 短时间内跻身世界造船大国
    2.2 产业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3 船舶出口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2.4 越南造船业发展迅猛的原因分析
3 金融危机后越南造船业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过度扩张和涉及非核心业务是导致财务黑洞的根源
    3.2 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3.3 政府的监管形同虚设
    3.4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撤单潮
4 越南造船业的展望

(4)惊涛澎拜浪拍岸 连天帆影卫汉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五”航程绽放异彩
从此岸到彼岸的文化基因
中船集团, 从此岸到彼岸, 成功的文化基因是什么?
再造精神的“诺亚方舟”
“十二五”规划扬帆启航

(6)造船产业转移与中国造船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
        1.2.2 关于国际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研究
        1.2.3 关于国际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1.2.4 关于世界造船产业发展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基础理论
    2.1 国际产业转移概述
        2.1.1 国际产业转移含义
        2.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分类
        2.1.3 国际产业转移途径
    2.2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
        2.2.1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沿革
        2.2.2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特点
    2.3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探析
        2.3.1 国际产业转移的客观性
        2.3.2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观能动力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含义、特征及动因分析
    3.1 造船产业转移的含义及转移路径
        3.1.1 造船产业转移的含义
        3.1.2 造船产业转移的路径
    3.2 造船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3.2.1 从低附加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产业链转移的梯度转移
        3.2.2 造船产业转移具有集聚性
        3.2.3 造船产业转移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3.2.4 船舶制造转移在先,船舶配套转移在后
    3.3 世界造船产业转移动因
        3.3.1 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
        3.3.2 国家资源的比较优势
        3.3.3 船舶需求变化的拉动
        3.3.4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
        3.3.5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成了造船产业的转移
        3.3.6 韩国部分造船产业被迫转移
        3.3.7 韩国政府的引导
        3.3.8 跨国公司发展推动了船舶产业转移
        3.3.9 新船价格的不断下跌和高劳动力成本迫使韩日造船产业向中国转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造船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4.1 世界造船产业发展特点
    4.2 船舶建造规模与世界船队发展规模
        4.2.1 船舶建造规模
        4.2.2 世界船队发展规模与发展趋势
    4.3 世界不同国家造船产业现状及竞争力比较
        4.3.1 欧洲造船产业
        4.3.2 日本造船产业
        4.3.3 韩国造船产业
        4.3.4 竞争力的比较
    4.4 机遇与挑战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造船产业内部环境分析
    5.1 中国造船产业概况
        5.1.1 中国造船产业的现状
        5.1.2 中国主要造船企业
        5.1.3 中国船舶建造量分析
    5.2 中国造船产业的优势分析
    5.3 中国造船产业的劣势分析
    5.4 中国造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造船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6.1 中国造船产业发展定位的建议
        6.1.1 确立数字造船理念
        6.1.2 生产要素的定位
        6.1.3 造船技术的定位
        6.1.4 配套产业的定位
    6.2 应对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
        6.2.1 政策及法律完善
        6.2.2 注重研发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6.2.3 做好对造船企业的规划和引导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创新铸就造船强国梦——中国船舶工业60年的辉煌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措施
    1.1 成功的技术创新战略
    1.2 提高自主开发、集成创新能力
    1.3 做到“三个坚持”, 促进“三个提高”
    1.4 开辟自主创新下的“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
2 战略愿景是中国要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3 2023年中国将崛起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8)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上海造船业的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全球经济一体化
        1.1.1 内涵及表现
        1.1.2 形成机理
        1.1.3 发展趋势
        1.1.4 效应及影响
    1.2 船舶是典型的国际化产品
    1.3 世界船舶市场仍为典型的卖方市场
    1.4 世界造船业的竞争格局
第2章 今日世界的船舶市场与造船业
    2.1 世界船舶市场格局分析
        2.1.1 世界船队发展与投资状况
        2.1.2 世界主要船型投资状况
    2.2 世界船舶市场发展趋势
        2.2.1 油船市场略显低迷
        2.2.2 散货船成市场宠儿
        2.2.3 集装箱船批量订造
        2.2.4 新船价格、订造数量屡创新高
        2.2.5 新船完工量创记录
    2.3 世界造船业发展分析
        2.3.1 世界造船业的经济环境
        2.3.2 海运市场对世界造船业的影响
        2.3.3 世界新船订单量上升促使世界造船能力的快速扩展
        2.3.4 世界造船业发展趋势
第3章 我国的船舶市场与造船业
    3.1 我国船舶市场发展概况
    3.2 我国造船业发展分析
    3.3 我国造船业与韩日的差距
        3.3.1 三国所占的市场份额
        3.3.2 价格、成本和质量上的比较
        3.3.3 生产效率与效能上的比较
        3.3.4 制造技术水平与配套能力上的比较
第4章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造船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4.1 船舶工业规模
    4.2 船舶工业产出
    4.3 把长三角地区建成世界造船基地
第5章 上海造船业实现历史性大跨越的机遇和优势
    5.1 世界船舶需求旺盛
    5.2 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传递
    5.3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效应
    5.4 政府的规划与支持
    5.5 船舶工业已成为外向型产业
    5.6 上海市雄厚的工业基础与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
第6章 上海造船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6.1 金融风险
    6.2 供需失衡
        6.2.1 投机性订船
        6.2.2 造船业的周期性规律
    6.3 国际船市的压力
    6.4 外资抢滩
    6.5 国际造船规范与标准的升级
        6.5.1 新涂层标准
        6.5.2 船舶结构共同规范
    6.6 造船成本的攀升
    6.7 人力资源紧缺
第7章 推进上海造船业实现战略转型的主要对策
    7.1 有序推行产业结构集团化
        7.1.1 推行产业结构集团化的背景
        7.1.2 推行产业结构集团化的必要性
        7.1.3 推行产业结构集团化的目标和总体思路
        7.1.4 强化中船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的改革
    7.2 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7.2.1 人才使用的竞争机制
        7.2.2 人才培训的发展机制
        7.2.3 绩效考核的监督机制
        7.2.4 薪酬体系的激励机制
    7.3 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7.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7.3.2 超前研发新船型,积极抢占市场先机
        7.3.3 紧紧跟踪世界船舶科技发展趋势,研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7.3.4 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大幅度提高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率
        7.3.5 加强信息化建设
        7.3.6 实施国际战略联盟
    7.4 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
        7.4.1 推进造船企业体制与机制的改革
        7.4.2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理顺并确定总装造船的作业流程和生产组织体制
    7.5 优化船舶工业产业链
        7.5.1 国外船舶工业产业链概貌
        7.5.2 实施船舶工业产业链的优点
        7.5.3 国内船舶工业产业链概貌
        7.5.4 加速上海船舶工业产业链的进程
    7.6 优化船舶工业组织结构
        7.6.1 船舶工业在组织结构上的突出问题
        7.6.2 优化组织结构的思路与措施
    7.7 加大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力度
        7.7.1 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重要性
        7.7.2 我国主要可研发的空间
    7.8 建设资源节约型绿色船舶工业
        7.8.1 绿色船舶工业概念
        7.8.2 我国绿色造船的现状
        7.8.3 大力推行绿色造船
    7.9 规避金融风险的应对举措
        7.9.1 适时运用有效的金融工具与经营策略
        7.9.2 创造性地实施资本运作,建立新型的融资方式
        7.9.3 采取合法手段,增强金融保护能力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9)乘风扬帆 破浪远航——改革开放引领中船重工不断实现新跨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 船舶工业是国防科技工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受党和国家重视和关心。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指引和带领船舶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 坚持军民结合、保军转民,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开创了船舶工业发展崭新局面。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指引和带领船舶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造船产量和技术水平同步大幅提升, 逐步跻身世界造船大国行列。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船舶工业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 明确指示要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强国。
    今年以来, 船舶工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
二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船重工的发展实践, 我们得到以下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坚持解放思想, 引领着船舶工业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坚持以军为本, 开辟了船舶工业军民融合式的发展道路。
    坚持创新体制, 增强了船舶工业发展的动力。
    坚持创新机制, 激发了船舶工业发展的活力。
    坚持对外开放, 开拓了船舶工业发展的空间。
三 当前, 船舶工业的改革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进入了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新阶段。
    一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实现从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跨越。
    二是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 实现向规模经营和集群发展的跨越。
    三是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 实现向科技产业化发展的跨越。
    四是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 实现对外开放的新跨越。
    五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新跨越。

(10)总装化造船在新型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先进制造技术理论
    2.2 现代生产管理理论
    2.3 统筹优化理论
第三章 现代造船模式分析
    3.1 现代造船模式的发展
    3.2 现代造船模式的实质
    3.3 现代造船模式的特性
    3.4 现代造船模式与传统造船模式的比较
第四章 现代造船模式的构建与发展
    4.1 现代造船生产流程体系构建思路
    4.2 现代造船生产流程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龙穴基地现代造船模式的应用
    5.1 新建龙穴造船基地的战略意义
    5.2 基地建设的指导性原则
    5.3 造船基地建设的定位与规划
    5.4 龙穴现代造船模式的实践应用
        5.4.1 龙穴造船生产流程体系
        5.4.2 龙穴造船计划管理体系
        5.4.3 龙穴造船托盘管理体系
第六章 新型造船企业发展思路
    6.1 造船企业的市场现状分析
    6.2 现代造船模式推行障碍
    6.3 新型造船企业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1 船舶建造生产主流程
附件2 生产计划体系与分级管理

四、跻身世界造船五强企业 实现世界造船大国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船市进入复苏周期 预计持续至2022年[J]. 万鹏举.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18(05)
  • [2]世纪江南造船梦(下)[J]. 季节. 经济导刊, 2018(07)
  • [3]从越南vinashin的“搁浅”浅析该国造船业的发展[J]. 林学艺,周展. 钦州学院学报, 2012(03)
  • [4]惊涛澎拜浪拍岸 连天帆影卫汉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发展综述[J]. 杨虎林. 军工文化, 2011(03)
  • [5]A级央企如何炼就[J]. 西木. 现代国企研究, 2011(Z1)
  • [6]造船产业转移与中国造船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王晓迪.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9)
  • [7]创新铸就造船强国梦——中国船舶工业60年的辉煌成就[J]. 杨久炎. 广东造船, 2009(05)
  • [8]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中上海造船业的对策分析[D]. 汪蓓珺. 上海交通大学, 2009(12)
  • [9]乘风扬帆 破浪远航——改革开放引领中船重工不断实现新跨越[J].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军转民, 2008(11)
  • [10]总装化造船在新型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 杨江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跻身世界造船企业前五名,实现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