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及注意事项(论文文献综述)
史蕊丹[1](2021)在《医用消毒机器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熊彦红,郑彬,曹建平[2](2021)在《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为实验室人员开展寄生虫相关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基于实验室的一般消毒方法,重点对实验室获得性寄生虫感染的病原消毒方法进行分析归纳,通过文献检索形成调研访谈提纲,并对相关病原实验室操作人员开展访谈,初步获得相关寄生虫病原实验室消毒情况。结果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的文献检索结果与访谈结果有部分相符,访谈人员并未按寄生虫感染阶段进行选择合适消毒剂,基本以75%乙醇、紫外线及压力蒸汽灭菌为主,二氧化氢使用率较低,为7.69%。消毒剂以现配现用为主,消毒频率以每次实验结束后开展为主。基本开展了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灭菌效果监测,但化学试剂和紫外线消毒效果评价相对欠缺,其消毒效果监测尚需开展,寄生虫病原消毒方法效果是否合适并未做适用性评价。结论目前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的消毒方法,以75%乙醇、紫外线及压力蒸汽灭菌为主,各种消毒和灭菌方法的适用性尚未明确,因此需加强相关病原消毒剂研究和相关业务的培训,选择安全合适的消毒剂,防止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张华,范华[3](2021)在《紫外线空气消毒的现状及医务人员认知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紫外线空气消毒使用现状及医护人员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自制紫外线空气消毒相关知识问卷,利用微信网络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90名医护人员紫外线空气消毒原理和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时注意事项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3.30%(408/490)和63.30%(310/490);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紫外线空气消毒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7,P<0.05)。医护人员对紫外线空气消毒的培训需求最高的是"紫外线灯的室内正确使用方法"。结论我国医护人员对紫外线空气消毒的使用现状和认知存在严重不足,建议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加强培训。
王育新,陆利霞,杜宋方[4](2020)在《听诊器 血压计袖带紫外线消毒车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听诊器、血压计袖带是临床医务人员使用率非常高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表面常有细菌污染。姜建萍等报道[1],检测医院60具听诊器头膜,52例有细菌污染(86.67%),常见的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毛霉菌、微球菌、类白喉杆菌、C杆菌、枯草杆菌等。鞠建华等[2]研究发现,临床科室日常应用的血压计袖带有严重污染,几乎全部细菌超标。据有关文献报道[3]血压计袖带上常见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
李雄[5](2020)在《二次供水余氯补加装置的研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二次供水设施的广泛使用有效缓解了高层建筑供—用水矛盾,已成为城镇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二次供水设施处极易发生二次污染,对用户的饮水安全有潜在的威胁。二次供水水质变差主要包括供水系统末端余氯损耗严重,水箱内发生二次污染,水力停留时间过长等原因。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消毒剂,并结合二次供水系统的特点构建一种基于增量式PID控制的二次供水水箱加氯消毒系统,系统通过离散化控制实现周期性地反馈调节次氯酸钠的投加量,最终达到稳定控制水中余氯的目的。系统采用多管路投加的方式,以水箱的进水口为主要投加点,根据进水量大小采用按比例投加的方式进行加氯;以水箱出口处为辅助投加点,当水箱出口处水中余氯浓度偏低时,按照模糊控制进行补加氯。在系统进行加氯的过程中,不断检测、分析水箱出水端的余氯浓度,周期性的反馈调节加氯量。本系统主要解决目前二次供水系统普遍存在的水质问题,尤其是供水末端水中自由性余氯不足的问题。将研发的二次供水余氯补加装置及配套的系统应用于西北某市的二次供水设施,分别进行加氯消毒和余氯补加试验研究,从而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余氯控制效果进行优化和完善。主要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在进行加氯消毒的过程中,应将余氯浓度作为主要控制指标,保证用户龙头水余氯基本达标。将浊度作为一般性控制指标,要求加氯后水的浊度不发生异常。(2)用户的用水模式是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余氯浓度突变)的最主要原因。分析用户的用水模式,根据其用水特点制定相应的投加模式可以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3)针对用水对加氯效果的影响进行相关优化后,系统具有较强鲁棒性,系统运行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将水箱出口处水中余氯浓度控制在0.13 mg/L左右,用户龙头水余氯达标率在95%以上。(4)以一个投加周期内水箱的补水量作为投加周期控制的依据可以加快系统反应的速度。针对投加周期的控制进行相关优化,可以缩短反馈调节的周期,减少系统反应的惰性。将水箱出口处水中余氯浓度控制在0.10 mg/L左右,用户龙头水余氯达标率在96%以上。(5)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余氯控制进行优化后,基于该系统的余氯补加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类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二次供水系统。对目前城市供水管网末端等区域遭到破坏的水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为用户的龙头水提供一定的水质保障效果。
朱殊殊[6](2020)在《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的构建与应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具有临床适用性的腔内心电定位引导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置管流程,为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安全实施与管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确定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关键环节的操作方法,通过检索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科学研究进展,筛选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提取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应用的具体环节并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操作及内容分析结果拟定流程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流程初稿进行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完善流程并确立关键操作环节。在培训班中使用该流程并以理论、操作及案例反馈的方式进行考核,学员对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的临床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1.通过文献检索与筛选,共纳入44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经分析单元选择、分析维度确认及分析内容的量化处理后,确定了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置管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腔内心电定位相关的用物、患者及环境准备、腔内心电定位PICC尖端位置、心电图记录、影像学定位共7个环节12项条目的内容。2.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第一轮与第二轮函询参与的专家数分别为35名和33名,问卷回收率分别为76.1%和94.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4和0.958。第一轮函询中一级与二级条目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48和0.168,提出建议的专家占比57.1%;第二轮函询中一级与二级条目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45和0.210,提出建议的专家占比为63.6%。函询后修订形成的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共包含12个一级条目和32个二级条目。3.68名学员共提交置管案例196例,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准确率97.45%,流程临床适用性总体得分(8.57±0.60)分。结论1.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发现不同研究中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操作方法在适用范围、用物准备、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心电图记录等环节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推进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操作中的规范化实施与管理,亟需探索一套科学、规范且临床适用的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2.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了专家意见一致性高、完整可靠的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3.本研究构建的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经初步地教学、实施、反馈与评价,流程应用状况良好、质量水平较高,能用于临床操作的指导。
刘陶然[7](2019)在《超重力环境下臭氧水体消毒的研究》文中提出臭氧水体消毒技术是未来最有前景的水体消毒技术之一,臭氧消毒反应器的研究和发展中,主要侧重于传统消毒接触池的结构和设计优化,对于新型的、高效的、非传统结构的消毒反应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涉及较少。本研究首次采用旋转填充床(RPB)作为臭氧消毒反应器,应用于水体消毒领域,评估了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的性能;同时,从臭氧-水吸收过程的基础传质研究出发,首次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传质系数预测模型,并探索了 RPB高效制备臭氧水的工艺;另外,针对典型实际水体检验了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对其处理效果,拓展了超重力技术在环境和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主要研究内容概述如下:(1)通过对超重力环境下臭氧-水物理吸收过程的实验研究,得到了旋转填充床中各操作条件对该过程液相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旋转填充床的转速提高一方面可以增加气液界面面积,另一方面亦可降低气液接触时间,两种因素在不同阶段主导作用的强弱差异导致了液相传质系数先上升后稍降低。气体流量的增大会增加气体对液体的扰动作用,导致流体湍动的增强和气液界面面积的增加,有利于传质过程的进行,提高了液相传质系数。液体流量对液膜控制的臭氧-水吸收过程的液相传质系数影响较为显着,其增加会增强气液湍动、液滴数量和填料内液膜面积,使得液相传质系数显着增大。在传质过程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旋转填充床作为高效生产臭氧水的装置,考察了工艺参数(转速、气量、液量、气相浓度、单位填料处理量)对臭氧水品质和工艺传质系数的影响,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为超重力技术应用于臭氧水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2)通过神经网络方法,基于系列液相传质系数实验和无量纲数群计算方法,建立了超重力环境下臭氧-水吸收过程液相传质系数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使用格栅法和交叉验证法对模型参数和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神经网络结构有3层神经元,每层分别有15、25、25个神经元,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分别取得了 R2为0.9896和0.9877的模型性能,结果的预测偏差小于15%,证明了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在超重力下臭氧-水吸收领域传质系数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通过消毒领域常用微生物指示物E.coli在超重力臭氧环境下的失活效果研究,首次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水体消毒领域。结果显示:E.coli臭氧灭活反应的Hatta系数为7.72,属于膜控制过程,超重力技术适用于强化该反应;在相当的E.coli消毒水平下,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的Ct值与传统消毒反应器相比仅为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对臭氧传质过程的有效增强和液体混合的均一性提高,本研究中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对水体中E.coli的灭活效果较传统鼓泡反应器提高1-2个Log水平。基于传统臭氧消毒接触池中功能区域的结构和特性,结合超重力反应器的传质强化区域和结构,从理论上分析并提出旋转填充床填料区的端效应区可以认为是臭氧消毒剂的高效溶解区,剩余填料区和空腔区则可以认为是臭氧消毒剂均匀与水体混合及灭活微生物的接触区。旋转填充床中进行水体消毒过程的区域其气液传质和液体混合效率要高于传统消毒接触池中相应的区域,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臭氧消毒反应器。(4)通过两种实际水体在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中的消毒试验研究,证明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可以应用于典型实际水体的消毒处理,具体地:针对某河道水体的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填充床转速的增加可以提高对水体中总菌群的灭活效果;在相同的处理量下,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与搅拌曝气反应器相比,灭活效果仍高0.5-1.5个Log水平。针对北京某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的消毒处理结果表明,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对水体中总菌群和大肠菌群的灭活效果可以达到北京市相关排放标准。
李小玲[8](2019)在《UVC-LED封装模组应用产品的初步开发设计与灭菌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UVC-LED,即,深紫外LED,其封装模组的应用开发及灭菌效能是当前UVC-LED应用产品迅速涌入市场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UVC-LED封装模组来研究UVC-LED消毒杀菌的效能,将对其产品的开发设计带来极大的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本课题为了分析UVC-LED封装模组应用产品的初步开发设计与灭菌效能研究,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基于UVC-LED封装模组结构的热学、光学和电设计分析,探讨UVC-LED模组的封装结构设计工作;二是针对UVC-LED封装模组展开具体的杀菌实验,分析模组的灭菌效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概述如下:1)建立UVC-LED封装模组的试验结构。调研UVC-LED模组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模组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当前应用机理的分析,提出本课题杀菌实验中的UVC-LED封装模组的测试结构,且在满足封装结构可靠性设计要求下,深入展开灭菌效能的研究。2)展开UVC-LED封装模组的结构设计和仿真分析。基于理论调研设计的UVC-LED模组结构,并借助于热学软件Workbench和光学软件Tracepro分别进行热学和光学的仿真分析,证实了模组结构的热和光设计的合理性,初步验证满足封装散热和光均匀度的要求,及实验中辐照度的需要。3)展开UVC-LED模组的电路设计和对模组的可靠性分析。基于光热仿真确定的初步结构,进行杀菌实验UVC-LED模组结构的电路设计和定型工作,并对其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其热性能、光性能和电性能的可靠,保证杀菌实验的有效开展。4)分析UVC-LED封装模组杀菌消毒效能研究。以260nm和280nm波长的UVC-LED为主,360nm和390nm波长的UVA-LED为辅,对模组封装,探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球菌灭活效果。当UVC-LED封装模组采用260nm或280nm波长的灯珠进行杀菌,可在1min曝光下带来99.9%的杀菌率。其中,280nm波长的灯珠凭借更大的紫外强度将带来更高的杀菌效率,对当前UVC-LED杀菌应用市场更具有优势。5)提出UVC-LED模组应用产品的合理化设计方案。通过近表面的杀菌实验,UVC-LED封装模组采用发光功率相对较高的280nm波长灯珠设计的杀菌产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球菌具有极佳的杀菌率,可在短时间小面积对其达到99%以上的灭活率,在近表面小面积UVC-LED杀菌应用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文封装的UVC-LED模组,对UVC-LED模组应用产品的封装设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该灯具在杀菌实验中形成明显的杀菌效果,以及对UVC-LED封装模组在杀菌方面的效能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为后期UVC-LED封装模组应用产品的开发设计给予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肖波[9](2019)在《东北某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及运行工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工程不仅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同时对整座城市的发展都具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无论是在基础建设,还是在水污染的控制环节,污水处理的相关工程不仅仅在建设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城市运行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污水处理方案的顺利实施,在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标准:因地制宜、有效的结合治理方案理念以及污水的特征,切实有效的选择相对合理、科学的处理工艺,从而有助于实现以最优工艺方案进行运行。本文以我市南部的某污水处理厂工程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的分析和确定、工艺方案的选择与分析。根据我市的发展规划,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和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法三种方法对该区域内给水量进行了合理化预测,确定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4万m3/d。结合国内类似规模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参考我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确定我市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为SS=200mg/L,BOD5=180mg/L,COD=400mg/L,NH4-N=30mg/L,TP=4mg/L。某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排入周边灌渠并在枯水期补充河道用水以期改善河道景观,远期可根据用水水质要求,部分回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确定处理出水水质要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SS=l0mg/L,BOD5=l0mg/L,COD=50mg/L,NH4-N=5mg/L,TP=0.5mg/L。结合某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的分析与比较,确定了“恒水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CWSBR工艺)+动态流砂滤池+紫外线消毒系统+污泥机械浓缩脱水”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以此方案为基础,对各处理构筑物进行设计并完成施工图。以恒水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CWSBR工艺)为二级处理工艺,动态流砂滤池作为三级处理工艺和紫外线消毒系统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可使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满足该厂的设计要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科学合理的维护了生态环境。
周善娟,季丽娟,顾吉鸣[10](2018)在《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在预防紫外线灼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探讨分析紫外线灼伤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订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提出具体防范措施,杜绝紫外线灼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发生的3例紫外线灼伤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成立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小组,制订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并落实执行。结果 2017年1月1日10月31日,实施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10个月,未发生1例紫外线灼伤不良事件。结论加强紫外线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消毒隔离工作质量,不但能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而且在对患者、陪护及探视人员进行紫外线消毒防护知识宣教的同时,加强了护患沟通,杜绝了紫外线灼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及注意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及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2)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结 果 |
1 实验室一般消毒方法 |
2 寄生虫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 |
2.1 原虫 |
2.1.1 血液和组织内原虫 |
2.1.2 肠内原虫 |
2.2 蠕虫 |
3 寄生虫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调研访谈 |
讨 论 |
(4)听诊器 血压计袖带紫外线消毒车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与制作 |
2 使用方法 |
3 注意事项 |
4 优点 |
5 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
(5)二次供水余氯补加装置的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质安全的重要性 |
1.1.2 二次供水的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反馈加氯系统的设计 |
2.1 系统概要设计 |
2.1.1 二次供水系统运行特点 |
2.1.2 次氯酸钠衰减规律探究 |
2.1.3 系统设计思路 |
2.2 加氯系统的构建 |
2.2.1 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2 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2.2.3 比例控制的前馈投加 |
2.2.4 增量式的反馈调节 |
2.2.5 模糊控制的余氯补加 |
2.3 余氯控制的方式 |
2.3.1 余氯控制的特点 |
2.3.2 离散化控制 |
2.3.3 复合环控制 |
2.4 水质在线监测 |
2.5 本章小结 |
3 余氯补加装置开发 |
3.1 功能模块设计 |
3.1.1 加氯模块 |
3.1.2 检测模块 |
3.1.3 通信模块 |
3.2 算法设计及编程 |
3.2.1 算法设计 |
3.2.2 系统编程 |
3.3 交互设计 |
3.3.1 画面设计 |
3.3.2 软件组态 |
3.4 设备组装 |
3.4.1 设备构造 |
3.4.2 材料清单 |
3.5 本章小结 |
4 加氯消毒试验及系统稳定性研究 |
4.1 加氯消毒试验 |
4.1.1 二次供水设施选取 |
4.1.2 加氯系统的布置 |
4.1.3 药剂投加量确定 |
4.1.4 消毒效果分析 |
4.2 系统运行稳定性优化 |
4.2.1 小区用水特点 |
4.2.2 投加模式制定 |
4.3 系统稳定性优化效果 |
4.3.1 水箱出口处余氯稳定性 |
4.3.2 用户龙头水余氯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5 补加氯试验及余氯控制优化 |
5.1 补加氯试验 |
5.1.1 试验水质及供水情况 |
5.1.2 供水系统的特点 |
5.1.3 加氯系统的布置 |
5.1.4 补加量的确定 |
5.2 供-用水模式分析 |
5.2.1 供水情况 |
5.2.2 用水情况 |
5.2.3 用水日变化曲线 |
5.3 余氯控制效果及优化 |
5.3.1 水箱出口处余氯控制 |
5.3.2 用户龙头水余氯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6)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的构建与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概述 |
2.2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操作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德尔菲法构建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 |
4.1 研究人员组成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的应用评价 |
5.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5.2 质量控制 |
5.3 伦理学考虑 |
5.4 结果 |
5.5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
7.1 创新性 |
7.2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数据库检索策略及结果 |
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的函询(第一轮) |
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的函询(第二轮) |
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适用性评价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超重力环境下臭氧水体消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体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水体消毒技术现状 |
1.2.2 臭氧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臭氧消毒反应器的评价方法研究与进展 |
1.4 超重力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旋转填充床的结构特点 |
1.4.2 超重力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超重力环境下臭氧-水吸收过程的传质系数神经网络模型 |
2.1 引言 |
2.2 旋转填充床中K_La的计算 |
2.3 神经网络传质系数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流程 |
2.4.2 实验装置与材料 |
2.4.3 实验分析方法 |
2.4.4 实验方案与步骤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RPB操作条件对臭氧—水吸收过程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 |
2.5.2 RPB臭氧-水吸收过程传质系数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重力技术制备臭氧水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流程 |
3.2.2 实验装置与材料 |
3.2.3 实验分析方法 |
3.2.4 实验方案与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RPB转速对臭氧水品质的影响 |
3.3.2 去离子水量对臭氧水品质的影响 |
3.3.3 臭氧气量对臭氧水品质的影响 |
3.3.4 气体臭氧浓度对臭氧水品质的影响 |
3.3.5 单位填料处理量对臭氧水品质的影响 |
3.3.6 超重力环境下水体pH的影响 |
3.3.7 RPB和STR制备臭氧水的效率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的消毒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流程 |
4.2.2 实验装置与材料 |
4.2.3 实验分析和计算方法 |
4.2.4 实验方案与步骤 |
4.3 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性能 |
4.3.1 反应器臭氧暴露值 |
4.3.2 转速对E.coli灭活效果的影响 |
4.3.3 臭氧投加量和投加模式对E.coli灭活效果的影响 |
4.3.4 单位COD臭氧投加比对E.coli灭活效果的影响 |
4.3.5 处理后不同时间水体中E.coli的变化情况 |
4.4 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与传统反应器的比较 |
4.4.1 与鼓泡反应器的实验比较 |
4.4.2 臭氧暴露值对比 |
4.4.3 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的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对实际水体消毒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流程 |
5.2.2 实验装置与材料 |
5.2.3 实验分析和计算方法 |
5.2.4 实验方案与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转速对某河道水体中总菌群灭活效果的影响 |
5.3.2 反应器处理量对某河道水体中总菌群灭活效果的影响 |
5.3.3 反应器处理后河道水体中总菌群的变化 |
5.3.4 与传统反应器对河道水体中总菌群灭活效果的比较 |
5.3.5 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对市政水中总菌群和大肠菌群的灭活效果 |
5.3.6 超重力臭氧消毒反应器的能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UVC-LED封装模组应用产品的初步开发设计与灭菌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UVC-LED消毒杀菌的发展 |
§1.1.3 UVC-LED产品的发展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UVC-LED消毒杀菌应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UVC-LED应用产品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思路及研究路线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UVC-LED相关理论 |
§2.2.1 UV-LED工作原理 |
§2.2.2 热设计理论 |
§2.2.3 光设计理论 |
§2.3 UV杀菌机理 |
§2.3.1 灭活机理 |
§2.3.2 杀菌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VC-LED封装模组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组的设计理念 |
§3.3 模组的热仿真分析 |
§3.3.1 UVC-LED封装模组建立 |
§3.3.2 材料参数 |
§3.3.3 热学分析 |
§3.4 模组的光仿真分析 |
§3.4.1 光仿真结构 |
§3.4.2 光参数设置 |
§3.4.3 光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VC-LED封装模组的电路设计和可靠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组的电路设计 |
§4.2.1 电路设计理论 |
§4.2.2 设计工艺及基板的成型 |
§4.2.3 UVC-LED模组系统 |
§4.3 模组的可靠性分析 |
§4.3.1 热性能测试 |
§4.3.2 光效测试 |
§4.3.3 电性能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VC-LED封装模组消毒杀菌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杀菌系统平台 |
§5.2.1 实验系统的介绍 |
§5.2.2 实验的创新点 |
§5.2.3 实验的方法 |
§5.3 实验准备工作 |
§5.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3.2 微生物培养 |
§5.3.3 UV杀菌实验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实验一 |
§5.4.2 实验二 |
§5.4.3 实验三 |
§5.4.4 实验四 |
§5.5 UVC-LED产品的开发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9)东北某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及运行工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1.3 设计原则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现状 |
1.2.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设计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设计路线 |
第2章 水质及水量分析与确定 |
2.1 自然条件 |
2.2 污水量的估算及处理规模的确定 |
2.2.1 污水量的预测 |
2.2.2 污水处理规模确定 |
2.3 污水水质分析 |
2.3.1 厂内进水水质预测 |
2.3.2 污水处理目标 |
第3章 工艺方案的选择 |
3.1 选择污水处理厂厂址 |
3.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 |
3.2.1 选择原则 |
3.2.2 择优选取处理工艺 |
3.3 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
4.1 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分析说明 |
4.1.1 平面布置的原则 |
4.1.2 厂区总设计 |
4.2 工艺设计 |
4.2.1 粗格栅间、污水提升泵房 |
4.2.2 细格栅间、旋流沉砂池 |
4.2.3 鼓风机房 |
4.2.4 恒水位序批式反应器(CWSBR?) |
4.2.5 滤池 |
4.2.6 紫外线消毒系统 |
4.2.7 污泥浓缩脱水间 |
4.2.8 中水回用泵房 |
4.2.9 其他附属建筑物 |
4.3 建筑结构设计 |
4.3.1 主要设计参数 |
4.3.2 主要材料选用 |
4.3.3 主要构筑物设计 |
4.3.4 附属构筑物设计 |
4.4 电器、仪表设计 |
4.4.1 配电设备 |
4.4.2 自控设备 |
4.4.3 仪表设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分析 |
5.1 运行工况分析 |
5.1.1 粗格栅运行分析 |
5.1.2 细格栅、旋流沉砂池运行分析 |
5.1.3 生化池运行分析 |
5.1.4 进、出口水量、电量分析 |
5.1.5 进水、出水水质分析 |
5.2 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指标 |
5.2.1 BOD_5 指标 |
5.2.2 COD指标 |
5.2.3 SS指标 |
5.2.4 TN指标 |
5.2.5 NH_4~+-N指标 |
5.2.6 TP(以P计) |
5.3 污水处理厂污泥沉降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在预防紫外线灼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基本资料 |
1.2 原因分析 |
1.3 整改措施 |
1.3.1 宣教对象选择 |
1.3.2 指标监测内容 |
1.3.3 指标计算公式 |
1.3.4 指标阈值 |
1.3.5 指标实施标准及流程 |
1.3.5. 1 责任护士宣教 |
1.3.5. 2 夜班护士再宣教 |
1.3.5. 2 晨间护理时宣教 |
1.3.5. 4 巡视病房时宣教 |
1.3.5. 5 值班护士宣教 |
1.3.6 指标评价频次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及注意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医用消毒机器人设计研究[D]. 史蕊丹.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的调查研究[J]. 熊彦红,郑彬,曹建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1(06)
- [3]紫外线空气消毒的现状及医务人员认知调查[J]. 张华,范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04)
- [4]听诊器 血压计袖带紫外线消毒车的应用[J]. 王育新,陆利霞,杜宋方. 基层医学论坛, 2020(28)
- [5]二次供水余氯补加装置的研发与应用[D]. 李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6]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流程的构建与应用评价[D]. 朱殊殊. 山东大学, 2020(11)
- [7]超重力环境下臭氧水体消毒的研究[D]. 刘陶然.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8]UVC-LED封装模组应用产品的初步开发设计与灭菌效能研究[D]. 李小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东北某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及运行工况研究[D]. 肖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在预防紫外线灼伤中的应用[J]. 周善娟,季丽娟,顾吉鸣.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