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恒磊,池伟亚,安宁,公丕胜,靳海波,齐莉,何广湘,郭晓燕,张荣月[1](2020)在《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介质在蛋白纯化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生物制品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下游分离纯化技术也提出新的挑战,为满足高效获得符合要求的产品这一需求,各种快速分离纯化蛋白的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色谱在蛋白纯化中的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具有配基选择简单且稳定性高、特异性好、蛋白结合载量高、蛋白洗脱条件温和、介质易再生、制备工艺简单、造价低等多项优点,逐渐成为蛋白质分离纯化及多个相关领域中最有效的分离技术之一。本文对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的工作原理、构成、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其中主要对蛋白载量和金属离子泄露问题进行概括,对螯合层析介质在蛋白质纯化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曾嵘[2](2018)在《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交联和亲和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与化工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具有工艺简单、压降小、能耗低、易于控制的优点,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其分离效果取决于膜材料的性能。壳聚糖(CS)是一类极具发展潜力的高分子膜材料,它来源广泛、天然、无毒,且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但是,壳聚糖膜质脆、机械性能较差,且在酸性介质中易溶胀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聚乙烯醇(PVA)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柔韧性、耐溶剂性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分离膜材料。本文根据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两种材料所具有的互补性特点,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以硅胶为致孔剂,制备了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采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成了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再将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偶合亚氨基二乙酸(IDA)后,螯合金属铜、镍离子,制成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IMAM),用于组氨酸标记的模型蛋白,重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的分离纯化。该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桥对SHMT的动态分离效果与商业的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柱的分离效果相当。主要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用乙酸和水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比例混合的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共混膜,然后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共混膜进行了交联。采用FTIR、DMA、TG、XRD和SEM对所制备的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交联前后膜的溶胀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中的两组分间通过氢键结合,相容性良好。共混膜中聚乙烯醇组分的加入,显着地改善了纯的壳聚糖膜的溶胀性能,同时提高了其机械性能。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溶胀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克服了其耐碱不耐酸的缺陷,使之能在更宽的酸碱条件下应用。2.探索了 25 ℃下,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上金属铜、镍离子的等温吸附特性和动力学吸附行为,分别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以及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模拟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上金属离子在25 ℃下的等温吸附特性和动力学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上金属铜、镍离子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数据的模拟结果较好;金属铜、镍离子吸附适宜的pH值分别为5和7,25 ℃下的吸附平衡时间为300 min;铜、镍离子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交联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少。3.以硅胶为致孔剂,采用致孔剂溶出法,制备了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采用干湿法和滤速法,分别测定了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的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当40 mL铸膜液中硅胶用量为3.0 g时,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的孔隙率和平均孔径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和2.54 μm。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上金属铜、镍离子的等温吸附特性和动力学吸附行为仍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来模拟。与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相比较,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在25 ℃下对金属铜、镍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qm由原来的37.19、14.49 mg/g分别增加至51.13、18.17 mg/g,而吸附平衡时间由300 min缩短至220 min。4.将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偶合亚氨基二乙酸后,螯合金属铜、镍离子,制成了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具有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能螯合充足的金属离子,用于蛋白质的亲和分离过程。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上铜、镍离子饱和螯合量,分别为7.93和7.00 μmol/cm2,约为144.95和115.92 mg/g,均高于文献中报道的用IDA接枝的再生纤维素基质膜对铜、镍离子的螯合量。对于模型蛋白,组氨酸标记的重组蛋白SHMT,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具有优良的吸附容量和分离效率,其动态纯化分离效果与商业化的琼脂糖凝胶Ni-6FF装填的亲和色谱柱相当,可将SHMT粗酶液纯化为单一组份的蛋白质。5.本文所制备的偶合亚氨基二乙酸后的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对金属铜、镍离子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可作为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在水污染的治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所制备的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亲和膜分离材料,将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的组氨酸标记的重组蛋白的亲和分离纯化过程中。
靳步昆[3](2016)在《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亲和膜的制备及其应用于组氨酸标记蛋白的纯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亲和膜色谱技术由于具有分离效率高、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在蛋白分离纯化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膜材料的选择对亲和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膜,并螯合金属离子制备亲和膜,将制备的亲和膜应用于牛血清蛋白(BSA)与组氨酸标记蛋白的纯化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壳聚糖聚乙烯醇膜做为载体,以硅胶做为制孔剂,利用环氧氯丙烷活化,偶联间隔臂亚氨基二乙酸,制备出了改性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膜。通过SEM、FTⅠR、XRD对膜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膜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与孔径结构,当40 ml制膜混合溶液中加入2 g硅胶时,膜的孔径大小为1.39μm。改性后膜表面官能团N-H2吸收峰减弱,而酰胺Ⅱ带(δN-H)和酰胺Ⅰ带(δC=O)吸收峰加强。膜的晶体结构在改性后也发生了改变。元素分析仪测得膜上间隔臂连接量约为3.79 mg/g。在此基础上利用亚氨基二乙酸螯合Cu2+、Ni2+制备出亲和膜。结果表明改性前膜对Cu2+、Ni2+的最大螯合量分别为80 mg/g与70 mg/g;改性后膜对Cu2+、Ni2+对的螯合量分别为98 mg/g与80 mg/g。改性后的壳聚糖聚乙烯醇膜对Cu2+、Ni2+的螯合量增加。螯合过程为吸热过程,并且随着Cu2+、Ni2+初始浓度的升高螯合量增加,在Cu2+、Ni2+浓度为0.1 mol/L时达到饱和。改性膜对Cu2+、Ni2+螯合的最佳条件:温度35℃,pH 7、5.8,NaCl离子浓度0.8、1 mol/L。改性膜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过程满足Langmuir,Freundlich模型,热力学参数△G0,△H0,△S0分别为-8.57 kJ/mol(288 K),-8.45 kJ/mol(288 K);6.40 kJ/mol,15.91 kJ/mol;0.054 kJ(mol/K),0.085 kJ(mol/K)。结果显示金属离子在改性膜上的螯合为吸热自发过程。动力学分析适合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s模型。为了研究螯合金属离子亲和膜对组氨酸标记蛋白纯化能力,我们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为目标蛋白,研究了制备的亲和膜对蛋白质的分离能力。BSA吸附实验表明,螯合Ni2+的亲和膜对BSA有最大吸附量为14 mg/g。最佳吸附条件:BSA初始浓度1.2 mg/ml,NaCl离子浓度0.6mol/L,pH 7。螯合Cu2+亲和膜对SHMT的纯化倍数为10.02,最佳纯化条件:温度15℃,pH 8,盐离子浓度0.6 mol/L。螯合Ni2+亲和膜对SHMT纯化倍数为9.01,最佳纯化条件:温度4℃,pH 7,盐离子浓度0.6 mol/L。亲和膜对SHMT的穿透曲线表明,膜上具有良好的孔径结构,有效的减小了轴向扩散效应,提高了亲和配基的利用率;进一步利用洗脱剂洗脱,可得到SHMT洗脱峰;纯化后的SDS-PAGE分析显示,目标蛋白为单一条带。本文制备了新型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膜,螯合金属离子制得亲和膜。相比于直接吸附金属离子的膜,螯合金属离子的亲和膜可有效减小亲和配基与目标蛋白的空间位阻,增大了吸附量。并将其应用于BSA,SHMT的分离纯化,为今后大规模纯化组氨酸标记蛋白作了探索研究。
马燕飞,王春歌,郭明,李涛[4](2014)在《新型生物基金属螯合亲和膜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说明以碱处理活化纤维素膜,经接枝置入环氧活性基团生成环氧化纤维素,再经亚氨基二乙酸(IDA)希夫碱反应、高碘酸钠氧化生成双醛氧化纤维素-IDA,金属离子螯合制备纤维素基金属螯合膜(Ni2+-IDA型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3C-NMR)表征膜的结构,利用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膜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该合成路线设计合理,成功制备了一种特殊结构的新型纤维素基金属螯合膜,该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秦晓蓉[5](2012)在《金属蛋白制备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蛋白—含有金属的蛋白—生命过程都离不开金属蛋白,人体内的蛋白大约1/3是金属蛋白,它对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很重要,包括DNA合成、新陈代谢、消除毒素以及生命所需的碳、氧和氮的化学转化。许多疾病是由于金属失衡或关键金属酶失活引起的,金属蛋白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是理解其生理功能的前提。针对转铁蛋白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EC1.15.1.1)的提取及性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酶的合成进行了研究,转铁蛋白是铁结合的血清糖蛋白,调控体液中游离铁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将有害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为无害的分子氧和双氧水。转铁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越来越多的疾病相关联,包括炎症、癌症和糖尿病,因此它们在医药、营养和化妆行业有重要作用。转铁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从粗品通过两步纯化可获取纯品,第一步,热激法、硫酸铵沉淀法用于粗酶液的初步纯化。进一步纯化包括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鸭血清转铁蛋白经过两步纯化,热激和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层析,能获得光谱纯的鸭血清转铁蛋白。(2)南瓜瓤是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新的、廉价的和可再生的资源。测试药食两用蔬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发现有些蔬菜,如南瓜瓤、南瓜果肉、南瓜籽和大蒜SOD每克样品(干基)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都高于500IU,属于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药食两用植物。其中南瓜瓤和南瓜果肉都高于南瓜籽;南瓜瓤和南瓜果肉都高于大蒜;而南瓜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最高。南瓜瓤是生产南瓜粉、南瓜籽和南瓜籽油等的副产品,是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廉价资源。(3)建立了从南瓜瓤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简单而有成本效益的纯化方法。南瓜瓤用磷酸缓冲液浸提,经热激与硫酸铵沉淀耦合和亲和层析,能获得电泳纯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纯品,纯化倍数达到87,酶活收率为42%,比活为2884IU·mg-1蛋白。(4)南瓜瓤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首次发现源于植物的糖基化SOD。南瓜瓤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同型二聚体,由两条相同的亚基组成,用MicrOTOF-Q质谱仪测得亚基分子量为17477Da,用凝胶过滤层析测得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子量为35.0kDa。南瓜瓤超氧化物歧化酶是Cu,Zn-SOD,每条亚基含有约1个铜和1个锌,并且对H2O2敏感。南瓜瓤Cu,Zn-SOD是糖蛋白,其分子量较其他植物Cu,Zn-SOD的高,pH稳定性范围较其他植物Cu,Zn-SOD的宽。在25℃,2h,南瓜瓤Cu,Zn-SOD在pH4~12保持其活性,在pH7.8,45min,南瓜瓤Cu,Zn-SOD在低于50℃保持其活性。南瓜瓤Cu,Zn-SOD活性被SDS和NaN3轻微抑制,而Na3BO3和柠檬酸钠对其活性没有影响。由此,被当作废弃物的南瓜瓤,是提取Cu,Zn-SOD的优质原料,可被化妆、医药和营养行业商业开发。(5)合成了槲皮素铜及槲皮素锌配合物,然而,由于其低活性,它们不能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也许可以作为电荷调节剂。鸭血清转铁蛋白和南瓜瓤Cu,Zn-SOD被成功纯化,它们是金属结合的糖蛋白。
吴洋[6](2012)在《重组腈水解酶催化生产扁桃酸及其衍生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扁桃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本文主要采用腈水解酶催化扁桃腈、邻氯扁桃腈、间氯扁桃腈、对氯扁桃腈,得到扁桃酸及其衍生物,同时研究了腈水解酶对几种底物催化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新型定向固定化的技术,以琼脂粉为基质制备金属螯合亲和载体,并用于固定腈水解酶,具有一定的实际和理论研究价值。首先使用腈水解酶催化扁桃腈及其衍生物。研究了最佳催化条件和不同底物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催化pH、温度和底物浓度,同时比较腈水解酶对四种底物的对映体选择率(£),扁桃腈的E大于200以上,邻氯扁桃腈的£为3.16,间氯扁桃腈的E为9.07,对氯扁桃腈的E为19.58。采用底物与腈水解酶分子对接技术,分析CI取代基在底物苯环上的位置对酶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为:邻氯扁桃腈>间氯扁桃腈>对氯扁桃腈,因此邻氯扁桃腈上的CI取代基对酶促反应存在较大的空间位阻效应。第二部分通过单因素优化,确定了固定化酶条件,以扁桃腈为底物来进行优化,结果如下:最合适的金属离子为Zn2+、最佳金属离子浓度为0.3 mol/L、体系中的离子浓度对酶的固定化影响较小、最佳给酶量为15.6 mg/g、最佳固定化pH为8.0、固定化温度40 ℃、固定化时间1 h、同时对固定化酶进行了表征;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7.0和最佳pH稳定性为6.0、游离腈水解酶最适pH为7.5和最佳pH稳定性为7.0,固定化酶最适温度为50 ℃、腈水解酶最适温度为40 ℃,固定化酶的温度稳定性明显优于腈水解酶,部分金属离子对固定化酶和游离腈水解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使用8次以后,固定化酶剩余的酶活任能够达到45%左右,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经过32天的保存以后,酶活有所下降,游离腈水解酶的Km为4.74 mmol/L、Vmax为15.85μmol/min·mg,而固定化酶的 为 81.39 mmol/L、Vmax 为 2.15μmol/min·mg。最后主要以固定化酶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固定化酶对各种底物的催化影响。结果表明,扁桃腈最佳催化条件为:pH为7.5、温度为35℃、酶量为0.05g/mL、底物浓度10mM;邻氯扁桃腈最佳催化条件为:pH为7.5、温度为50℃、酶量为0.05g/mL、底物浓度10mM;间氯扁桃腈最佳催化条件为:pH为7.0、温度为45℃、酶量为0.05 g/mL、底物浓度10 mM;对氯扁桃腈最佳催化条件为:pH为7.0、温度为45℃、酶量为0.05g/mL、底物浓度10mM。
陈萍[7](2011)在《水溶性亲和—膜过滤载体分离蛋白质的研究》文中指出亲和-膜过滤分离技术既具有亲和作用的专一性和特异性,又兼具膜分离过程易放大、无相变、低能耗的优点。本论文研究了水溶性Cu2+-IDA-葡聚糖载体对溶菌酶和N末端带6个组氨酸标记的基因重组蛋白质AxCeSD的吸附特性,并应用亲和-膜过滤技术从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384细胞破碎上清液中分离纯化了重组AxCeSD。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摘要如下:分别以Cu2+、Zn2+、Ni2+为中心离子制备了亲和-超滤载体,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与亲和载体螯合的金属离子含量,发现Cu2+与亲和载体的螯合量最大,经计算,载体中每个单体上含有0.8-1个Cu2+。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得出所制备的亲和-膜过滤载体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236.47-2380.53kDa,能够满足以截留分子量为100kDa的超滤膜分离蛋白质的需要。考察了Cu2+-IDA-葡聚糖载体对溶菌酶的吸附特性。发现pH和离子强度对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溶菌酶量影响较大,得到Cu2+-IDA-葡聚糖载体对溶菌酶吸附条件:pH8.2、0.2mol/LNaCl,25℃下反应60min。Cu2+-IDA-葡聚糖载体对溶菌酶的吸附符合单分子层吸附,经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拟合得到Cu2+-IDA-葡聚糖载体对溶菌酶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3.65mg/g,解离常数为2.068×10-4mol/L。研究了Cu2+-IDA-葡聚糖载体对重组蛋白AxCeSD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离子强度、吸附时间以及温度对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AxCeSD的影响规律,发现pH8.0、0.9mol/L NaCl、30℃反应30min是较好的吸附条件。Cu2+-IDA-葡聚糖载体对AxCeSD的吸附也符合单分子层吸附,经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拟合获得Cu2+-IDA-葡聚糖载体对AxCeSD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25.15mg/g,解离常数为3.259×10-6mol/L,表明Cu2+-IDA-葡聚糖载体对重组AxCeSD的吸附为特异性吸附。而且,Cu2+-IDA-葡聚糖载体对重组AxCeSD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含咪唑0.25mol/L、pH8.0的磷酸盐缓冲液可以用于从Cu2+-IDA-葡聚糖载体洗脱重组AxCeSD,建立了应用Cu2+-IDA-葡聚糖载体分离纯化重组AxCeSD的亲和-膜过滤流程,结合SDS-PAGE分析检测,从E.coli B384细胞破碎上清液中纯化了重组AxCeSD。
崔国艳[8](2011)在《以壳聚糖为载体制备适合于抗体分离的介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找寻可替代现有的葡聚糖、琼脂糖等昂贵多糖介质的可替代品,本论文以来源丰富的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经环氧氯丙烷(ECH)活化,亚氨基二乙酸(IDA)螯合金属离子制备适于抗体纯化的新型壳聚糖分离介质,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纯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通过对微球制备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研究,获得了较佳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酸浓度2%、壳聚糖浓度3%、交联剂用量为2.5 mL、搅拌速度为350 r/min、油水体积比为1:1.5、NaOH溶液浓度为2.5mol/L,成球率可达到90%以上,球形好,分布窄的红棕色壳聚糖微球。以自制的壳聚糖微球为载体,ECH为活化剂,IDA为螯合剂,制备新型的壳聚糖分离介质,其较佳制备工艺为:在DMSO(0.4,体积分数)和0.6 mol/L NaOH混合溶液反应体系中,加入10%ECH(体积分数),在40℃反应4h,此时环氧基修饰密度可达到0.15 mmol/g;然后键合IDA,在0.6 mol/L IDA和NaOH(2.0 mol/L)混合溶液体系中,60℃条件下反应6 h,制备的新型壳聚糖分离介质对Cu2+吸附量达到172.79 mg/g(干介质),以BSA为标准蛋白,考察壳聚糖分离介质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对BSA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特征,最大吸附量qm为60.61 m∥g,KD为1.39,3 h后达到吸附平衡。利用自制的壳聚糖分离介质为固定相,纯化hCG单抗。结果表明:在pH 8.0,20 mM磷酸缓冲液+0.5 M NaCl条件下上样,然后在20 mM醋酸钠缓冲液+0.5M NaCl条件下通过pH分步洗脱,当pH=5.0时得到抗体峰,纯度大于61%,回收率达57%。
刘建荣,张昊,顾雅君,赵晓瑜[9](2009)在《自制纤维素金属螯合亲和膜的部分吸附性能及纯化牛血SOD》文中研究表明自制纤维素金属螯合亲和膜,研究亲和膜对金属离子(Cu2+,Ni2+,Fe3+)和蛋白质的吸附性能,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纯化SOD的方法.以纤维素滤纸为原料,经交联制成可螯合金属离子的纤维素亲和膜,筛选确定与亲和膜吸附量最大的金属离子,并以卵清蛋白的吸附-解吸实验考查该膜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结果,在Cu2+,Ni2+和Fe3+中,亲和膜对Cu2+的吸附量最大,多次重复实验Cu2+吸附量稳定维持在4.60×10-6mol/cm2左右.Cu2+亲和膜对生理盐水溶卵清蛋白的吸附量高于无离子水溶卵清蛋白,可达113×10-6g/cm2,但蛋白解吸率前者低于后者,表明一定浓度的NaCl有助于亲和膜对蛋白质的吸附,同时也使被吸附的蛋白的解吸率有所降低.吸附-解吸方式(静态法)分离纯化SOD,解吸样品比活达8770 U/mg,纯度为81%;吸附-洗脱方式(动态法)分离纯化SOD,穿柱流出样品比活达12418 U/mg,纯度为85%.自制纤维素亲和膜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制备和纯化过程简便易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张海英[10](2009)在《尼龙螯合Cu2+亲和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文中提出螯合金属亲和膜因具备便宜易得、选择性高、渗透通量大等优点,在纯化蛋白的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分离目标,制备了一种螯合金属亲和膜,同时对螯合金属亲和膜吸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全文研究包括三部分:首先确定了制膜的较佳条件;然后建立比较符合螯合金属亲和膜真实吸附过程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其分离机理;最后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盐酸水解过的尼龙66膜为亲和膜介质,N,N’-羰基二咪唑(CDI)为活化剂,亚胺基二乙酸(IDA)为螯合剂,金属离子Cu2+为配位基,制成了尼龙螯合Cu2+亲和膜。由实验结果可得,先用1mol/L盐酸,在55℃水浴条件下水解尼龙66膜72h,水解后伯胺基含量可达90.0μmol/g干膜;再用0.5g/100ml CDI丙酮溶液于50℃水浴条件下活化2~4h,可得伯胺基活化量为74.9μmol/g干膜。最后用9.0g/100ml IDA水溶液于40℃水浴条件下偶联15h,可接上21.4μmol/cm1铜离子量。建立较符合螯合金属亲和膜真实吸附过程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其分离机理,并选用PDE-系数型模式求解该模型。该模型可有效准确地预测穿透时间、饱和时间、溶质回收率以及配基利用率等随各模型参数变化的影响。考察了BSA溶液的初始浓度和溶液pH值对亲和膜吸附BSA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BSA浓度和较高pH值有利于BSA的吸附,且所制备的尼龙螯合铜离子亲和膜对BSA的近似最大吸附量为74.3mg/g干膜。最后通过实验获得孔隙率、膜上最大吸附量、扩散系数等模型参数值,利用该模型对动态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二、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介质在蛋白纯化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的基本原理 |
2. IMAC固定相构成 |
(1)载体基质 |
(2)螯合配基 |
(3)金属离子 |
3. 应用现状 |
(1)生物纯化方面的应用 |
(2)金属离子脱落问题及改进 |
(3)蛋白载量方面 |
4. 展望 |
(2)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交联和亲和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概述 |
1.1.1 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能 |
1.1.1.1 壳聚糖的结构 |
1.1.1.2 壳聚糖的性能 |
1.1.2 聚乙烯醇的结构与性能 |
1.1.2.1 聚乙烯醇的结构 |
1.1.2.2 聚乙烯醇的性能 |
1.2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
1.2.1 壳聚糖的酰化反应 |
1.2.2 壳聚糖的烷基化反应 |
1.2.3 壳聚糖的羧基化反应 |
1.2.4 壳聚糖生成席夫碱的反应 |
1.2.5 壳聚糖的接枝反应 |
1.2.6 壳聚糖的交联 |
1.3 聚乙烯醇的改性及应用 |
1.3.1 聚乙烯醇的共聚改性及应用 |
1.3.1.1 阴离子型单体共聚改性PVA |
1.3.1.2 阳离子型单体共聚改性PVA |
1.3.1.3 非离子型单体共聚改性PVA |
1.3.2 聚乙烯醇的端基改性及应用 |
1.3.2.1 烷基端基改性PVA |
1.3.2.2 硫醇端基改性PVA |
1.3.3 聚乙烯醇的侧基改性及应用 |
1.3.3.1 离子化改性PVA |
1.3.3.2 疏水化改性PVA |
1.3.3.3 接枝共聚改性PVA |
1.3.3.4 交联改性PVA |
1.4 壳聚糖基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
1.4.1 相分离法 |
1.4.1.1 浸没沉淀相分离法 |
1.4.1.2 冷冻干燥相分离法 |
1.4.2 致孔剂溶出法 |
1.4.3 酶降解法 |
1.5 改性壳聚糖膜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1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5.1.1 药物缓释 |
1.5.1.2 伤口敷料 |
1.5.1.3 组织工程 |
1.5.2 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5.3 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1.5.4 在生物分离领域的应用 |
1.6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膜的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 |
2.2.3 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的制备 |
2.2.4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及交联膜的测试与表征 |
2.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4.2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2.2.4.3 热重分析(TG) |
2.2.4.4 X射线衍射(XRD) |
2.2.4.5 扫描电镜(SEM) |
2.2.4.6 溶胀性能 |
2.2.4.7 机械性能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2 动态热机械性能 |
2.3.3 热稳定性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
2.3.5 扫描电镜分析 |
2.3.6 溶胀性能 |
2.3.7 机械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材料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及交联膜的制备 |
3.2.3 分析方法 |
3.2.3.1 硫酸铜标准曲线的测定 |
3.2.3.2 硫酸镍标准曲线的测定 |
3.2.3.3 壳聚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
3.2.3.4 金属离子吸附量的求取 |
3.2.3.5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和交联膜上壳聚糖含量的测定 |
3.2.4 吸附性能的测定 |
3.2.4.1 不同pH值下吸附量的测定 |
3.2.4.2 不同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下吸附量的测定 |
3.2.4.3 不同吸附时间下吸附量的测定 |
3.2.4.4 不同温度下吸附量的测定 |
3.2.4.5 不同交联膜厚度下吸附量的测定 |
3.2.5 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的解吸和重复利用 |
3.2.5.1 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的解吸 |
3.2.5.2 壳聚糖/聚乙烯醇交联膜的重复利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标准曲线 |
3.3.1.1 硫酸铜的标准曲线 |
3.3.1.2 硫酸镍的标准曲线 |
3.3.1.3 壳聚糖的标准曲线 |
3.3.2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和交联膜的壳聚糖含量 |
3.3.3 溶液的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3.3.4 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3.5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3.3.6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3.3.7 交联膜的厚度对吸附的影响 |
3.3.8 交联膜的再生与重复利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大孔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及交联膜的制备 |
4.3 性能测试 |
4.3.1 孔隙率和平均孔径的测定 |
4.3.2 透水性能的测定 |
4.3.3 溶胀性能的测定 |
4.3.4 机械性能的测定 |
4.3.5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3.6 吸附性能的测定 |
4.3.6.1 不同pH值下吸附量的测定 |
4.3.6.2 不同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下吸附量的测定 |
4.3.6.3 不同吸附时间下吸附量的测定 |
4.3.6.4 不同温度下吸附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孔隙率和平均孔径 |
4.4.2 透水性能 |
4.4.3 溶胀性能 |
4.4.4 机械性能 |
4.4.5 扫描电镜(SEM) |
4.4.6 吸附性能 |
4.4.6.1 溶液pH值的影响 |
4.4.6.2 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 |
4.4.6.3 吸附时间的影响 |
4.4.6.4 溶液温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2.2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的制备 |
5.2.3 SHMT粗酶液的制备 |
5.2.4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对SHMT的间歇吸附 |
5.2.4.1 不同种类的IMAM对SHMT的吸附 |
5.2.4.2 不同金属离子含量的IMAM对SHMT的吸附 |
5.2.4.3 不同pH值下IMAM对SHMT的吸附 |
5.2.5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桥对SHMT的纯化 |
5.2.6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的再生 |
5.2.7 分析方法 |
5.2.7.1 金属离子亲和膜上IDA偶合量的测定 |
5.2.7.2 SHMT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5.2.7.3 SHMT酶活的测定 |
5.2.7.4 SDS-PAGE电泳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标准曲线 |
5.3.1.1 牛血清蛋白的标准曲线 |
5.3.1.2 苯甲醛的标准曲线 |
5.3.2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的表征 |
5.3.2.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5.3.2.2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上IDA的偶合量 |
5.3.2.3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上的铜、镍离子螯合量 |
5.3.3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对SHMT的间歇吸附 |
5.3.3.1 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对SHMT吸附的影响 |
5.3.3.2 不同金属离子含量对SHMT吸附的影响 |
5.3.3.3 不同pH值对SHMT吸附的影响 |
5.3.4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桥对SHMT的纯化 |
5.3.5 SDS-PAGE电泳分析 |
5.3.6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金属离子亲和膜的再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授权专利 |
致谢 |
(3)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亲和膜的制备及其应用于组氨酸标记蛋白的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膜材料的选择 |
1.1.1 纤维素膜 |
1.1.2 壳聚糖膜 |
1.1.3 高分子膜 |
1.2 膜的活化 |
1.2.1 环氧活化 |
1.2.2 溴化腈活化 |
1.2.3 碳二亚胺法 |
1.2.4 有机磺酰氯法 |
1.2.5 戊二醛法 |
1.3 连接间隔臂 |
1.3.1 连接亚氨基二乙酸 |
1.3.2 连接汽巴蓝 |
1.3.3 连接TED |
1.4 亲和配基 |
1.4.1 小分子亲和配基 |
1.4.2 金属类配基 |
1.4.3 生物大分子亲和配基 |
1.5 亲和膜的研究意义及展望 |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壳聚糖聚乙烯醇膜制备及性能评价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内容 |
2.2.1 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制备 |
2.2.2 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改性 |
2.2.3 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SEM分析 |
2.2.4 孔隙率的测定 |
2.2.5 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FTIR分析 |
2.2.6 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晶度测量 |
2.2.7 亚氨基二乙酸(IDA)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的孔径分析 |
2.3.2 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FTIR分析 |
2.3.3 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晶体结构分析 |
2.3.4 改性膜上IDA含量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聚乙烯醇膜螯合金属离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不同条件对壳聚糖聚乙烯醇膜螯合Cu2+、Ni2+的影响 |
3.2.2 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膜螯合Cu2+、Ni2+的影响 |
3.3 分析方法 |
3.3.1 金属离子螯合量的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初始浓度对改性膜螯合金属离子的影响 |
3.4.2 Langmuir模型与Freundlich模型 |
3.4.3 热力学分析 |
3.4.4 动力学模型 |
3.4.5 盐浓度对膜螯合金属离子的影响 |
3.4.6 pH对膜螯合金属离子的影响 |
3.4.7 改性对膜螯合金属离子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螯合Cu~(2+)、Ni~(2+)的壳聚糖聚乙烯醇膜对BSA和SHMT的吸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的配制 |
4.1.2 SHMT粗酶液的制备 |
4.2 实验内容 |
4.2.1 螯合金属离子亲和膜的制备 |
4.2.2 螯合金属离子的亲和膜对BSA的吸附研究 |
4.2.3 螯合金属离子的亲和膜对SHMT的吸附研究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亲和膜纯化BSA |
4.3.2 亲和膜纯化SHMT |
4.3.3 亲和膜的重复使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金属蛋白制备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蛋白 |
1.2 转铁蛋白的应用前景及其制备方法 |
1.2.1 转铁蛋白的结构、功能 |
1.2.2 转铁蛋白的应用 |
1.2.3 转铁蛋白的制备 |
1.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前景及其制备方法 |
1.3.1 自由基 |
1.3.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 |
1.3.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类及分布 |
1.3.4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 |
1.3.5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 |
1.3.6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方法 |
1.3.7 超氧化物歧化酶比活测试方法 |
1.3.8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性质 |
1.4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 |
1.4.1 槲皮素 |
1.4.2 槲皮素金属配合物 |
1.5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鸭血清转铁蛋白的提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2.1.2 鸭血清样品制备 |
2.1.3 热激与硫酸铵沉淀耦合法提取鸭血清转铁蛋白粗品 |
2.1.4 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提取鸭血清转铁蛋白粗品 |
2.1.5 固定化铜离子亲和膜层析柱的制备 |
2.1.6 固定化铜离子亲和膜层析柱纯化鸭血清转铁蛋白粗品 |
2.1.7 鸭血清转铁蛋白活性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热激与硫酸铵沉淀耦合法提取鸭血清转铁蛋白粗品的影响因素 |
2.2.2 硫酸铵分级沉淀提取鸭血清转铁蛋白粗品 |
2.2.3 亲和膜色谱柱吸附鸭血清转铁蛋白的影响因素 |
2.2.4 鸭血清转铁蛋白的活性及纯度鉴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方法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3.1.2 主要试剂配制 |
3.1.3 联大茴香胺检测SOD活性的正交实验设计 |
3.1.4 光照时间单因素实验 |
3.1.5 核黄素浓度单因素实验 |
3.1.6 联大茴香胺盐酸盐浓度单因素实验 |
3.1.7 联大茴香胺法测定SOD酶活 |
3.2 结果及讨论 |
3.2.1 检测SOD酶活的正交实验结果 |
3.2.2 光照时间对SOD酶活检测的影响 |
3.2.3 核黄素浓度对SOD酶活检测的影响 |
3.2.4 联大茴香胺盐酸盐浓度对SOD酶活检测的影响 |
3.2.5 联大茴香胺法检测SOD酶活的工作曲线 |
3.2.6 南瓜瓤、南瓜果肉、南瓜籽和大蒜样品的SOD含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南瓜瓤超氧化物歧化酶 |
4.1 方法 |
4.1.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4.1.2 南瓜瓤样品制备 |
4.1.3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
4.1.4 浸提 |
4.1.5 热激 |
4.1.6 硫酸铵沉淀 |
4.1.7 凝胶过滤层析 |
4.1.8 阴离子交换层析 |
4.1.9 变性电泳 |
4.1.10 非变性电泳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考马斯亮蓝法测试蛋白质含量的工作曲线 |
4.2.2 粗酶液浸提条件优化 |
4.2.3 热激时间对南瓜瓤SOD纯化的影响 |
4.2.4 浓缩南瓜瓤SOD的硫酸铵饱和度 |
4.2.5 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南瓜瓤SOD |
4.2.6 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南瓜瓤SOD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亲和层析纯化南瓜瓤超氧化物歧化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5.1.2 硫酸铵沉淀法 |
5.1.3 热激与硫酸铵沉淀耦合法 |
5.1.4 固定化铜离子亲和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
5.1.5 亲和层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硫酸铵沉淀法去除粗酶液的杂蛋白 |
5.2.2 热激与硫酸铵沉淀耦合法去除粗酶液的杂蛋白 |
5.2.3 亲和层析纯化南瓜瓤SOD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瓜瓤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性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6.1.2 南瓜瓤SOD中金属含量测试 |
6.1.3 温度对南瓜瓤SOD酶活的影响 |
6.1.4 pH酸碱性对南瓜瓤SOD酶活的影响 |
6.1.5 化学试剂对南瓜瓤SOD酶活的影响 |
6.1.6 凝胶电泳测试南瓜瓤SOD分子量 |
6.1.7 透析 |
6.1.8 质谱测试南瓜瓤SOD分子量 |
6.1.9 凝胶过滤层析测试南瓜瓤SOD分子量 |
6.1.10 苔黑酚-硫酸显色实验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南瓜瓤SOD的类别 |
6.2.2 南瓜瓤SOD的热稳定性 |
6.2.3 南瓜瓤SOD 的pH稳定性 |
6.2.4 南瓜瓤SOD对化学试剂的敏感性 |
6.2.5 南瓜瓤SOD的分子量 |
6.2.6 南瓜瓤SOD是糖蛋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酶的合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7.1.2 槲皮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7.1.3 槲皮素铜配合物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
7.1.4 槲皮素锌配合物中锌离子含量的测定 |
7.1.5 槲皮素铜及槲皮素锌配合物的红外检测 |
7.1.6 槲皮素铜及槲皮素锌配合物的紫外检测 |
7.1.7 槲皮素铜及槲皮素锌配合物的SOD活性测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槲皮素铜配合物合成条件优化 |
7.2.2 槲皮素锌配合物合成条件优化 |
7.2.3 槲皮素铜及槲皮素锌配合物的红外分析 |
7.2.4 槲皮素铜及槲皮素锌配合物的的紫外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重组腈水解酶催化生产扁桃酸及其衍生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腈水解酶 |
1.1.1 腈水解酶的来源和作用机理 |
1.1.2 腈水解酶的应用 |
1.1.3 腈水解酶的目前发展状况 |
1.2 固定化酶 |
1.2.1 固定化载体 |
1.2.2 固定化方法 |
1.3 金属螯合亲和载体固定法 |
1.3.1 金属亲和载体的构成 |
1.3.2 IMAC中影响蛋白质吸附和洗脱的因素 |
1.3.3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技术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意义及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腈水解酶催化扁桃腈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和培养基 |
2.2.2 仪器与试剂 |
2.2.3 分析方法 |
2.2.4 反应产率(c)、对映体过量值(e.e)和对映体选择率(E)测定 |
2.3 实验方法 |
2.3.1 腈水解酶的纯化 |
2.3.2 不同酶量对反应的影响 |
2.3.3 不同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2.3.4 不同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2.3.5 不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2.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2.4.1 腈水解酶的纯化结果 |
2.4.2 不同酶量对反应的影响 |
2.4.3 不同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2.4.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4.5 底物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2.4.6 四种不同底物与酶的对接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腈水解酶的固定化条件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载体制备 |
3.3.2 酶的固定化方法 |
3.3.3 酶活力测定方法 |
3.3.4 检测方法 |
3.3.4.1 扁桃酸及其衍生物的检测 |
3.3.4.2 扁桃酸及其衍生物的手性检测 |
3.3.5 固定化酶的制备 |
3.3.5.1 螫合不同金属离子的载体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3.5.2 螯合不同浓度的离子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3.5.3 溶液离子浓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3.5.4 给酶量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3.5.5 pH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3.5.6 温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3.5.7 固定化时间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3.5.8 载体和固定化酶的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 |
3.3.6 固定化酶的性质研究 |
3.3.6.1 固定化酶的最适pH和pH稳定性 |
3.3.6.2 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
3.3.6.3 金属离子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
3.3.6.4 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 |
3.3.6.5 固定化酶和游离腈水解酶的动力学常数 |
3.3.6.6 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载体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4.2 螯合不同浓度的离子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4.3 溶液离子浓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4.4 给酶量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4.5 pH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4.6 温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4.7 固定化时间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3.4.8 载体和固定化酶的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 |
3.4.9 固定化酶的最适pH和pH稳定性 |
3.4.10 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
3.4.11 金属离子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
3.4.12 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 |
3.4.13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储存稳定性 |
3.4.14 固定化酶和游离腈水解酶的动力学常数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固定化酶催化扁桃腈及其衍生物的条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种 |
4.2.2 培养基 |
4.2.3 游离腈水解酶液的制备 |
4.2.4 固定化酶的制备 |
4.2.5 分析方法及酶活定义 |
4.2.6 反应得率(c)、对映体过量值(e. e.)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pH对转化影响 |
4.3.2 温度对转化的影响 |
4.3.3 离子强度对转化的影响 |
4.3.4 固定化酶的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4.3.5 底物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H对转化的影响 |
4.4.2 不同离子强度对扁桃酸转化的影响 |
4.4.3 不同温度对转化的影响 |
4.4.4 不同加酶量对催化的影响 |
4.4.5 不同底物浓度对催化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7)水溶性亲和—膜过滤载体分离蛋白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亲和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1.1 亲和分离技术概述 |
1.1.2 亲和层析 |
1.1.3 亲和膜分离技术 |
1.1.4 亲和-膜过滤技术 |
1.2 金属螯合亲和分离的研究现状 |
1.2.1 金属螯合亲和分离的基本原理 |
1.2.2 金属螯合亲和载体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
1.2.3 金属螯合亲和载体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 |
1.3 基因重组蛋白的发展现状 |
1.3.1 基因重组蛋白药物概况 |
1.3.2 基因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亲和-膜过滤载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设备 |
2.4 水溶性葡聚糖亲和-膜过滤载体的制备 |
2.5 大分子水溶性葡聚糖亲和-膜过滤载体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5.1 凝胶渗透色谱的基本原理 |
2.5.2 GPC 测定条件及方法 |
2.5.3 分子量分布测试结果 |
2.6 亲和-膜过滤载体与过渡金属离子的螯合 |
2.6.1 亲和-膜过滤载体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 |
2.6.2 亲和-膜过滤载体中过渡金属离子的含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u~(2+)-IDA-葡聚糖载体对溶菌酶的吸附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设备 |
3.4 实验方法 |
3.4.1 溶菌酶浓度的测定 |
3.4.2 溶菌酶及Cu~(2+)-IDA-葡聚糖载体储备液的配制 |
3.4.3 Cu~(2+)-IDA-葡聚糖载体对溶菌酶的吸附特性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pH 对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溶菌酶特性的影响 |
3.5.2 离子强度对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溶菌酶特性的影响 |
3.5.3 吸附时间对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溶菌酶特性的影响 |
3.5.4 Cu~(2+)-IDA-葡聚糖载体对溶菌酶的等温吸附曲线 |
3.5.5 Cu~(2+)-IDA-葡聚糖载体对溶菌酶的解吸率与重复使用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u~(2+)-IDA-葡聚糖载体对重组AxCeSD 的吸附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设备 |
4.4 实验方法 |
4.4.1 主要实验溶液配制 |
4.4.2 重组蛋白AxCeSD 的表达、纯化与测定 |
4.4.3 重组AxCeSD 等电点测定 |
4.4.4 Cu~(2+)-IDA-葡聚糖载体对重组AxCeSD 的吸附特性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pH 对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重组AxCeSD 的影响 |
4.5.2 离子强度对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重组AxCeSD 的影响 |
4.5.3 吸附时间对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重组AxCeSD 的影响 |
4.5.4 温度对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AxCeSD 的影响 |
4.5.5 Cu~(2+)-IDA-葡聚糖载体对重组AxCeSD 的等温吸附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u~(2+)-IDA-葡聚糖载体分离重组AxCeSD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设备 |
5.4 实验方法 |
5.4.1 洗脱液的配制 |
5.4.2 重组AxCeSD 透过率的测定 |
5.4.3 SDS-PAGE 分析Cu~(2+)-IDA-葡聚糖载体对AxCeSD 的纯化 |
5.4.4 Cu~(2+)-IDA-葡聚糖载体吸附重组AxCeSD 的重复使用 |
5.4.5 Cu~(2+)-IDA-葡聚糖载体对AxCeSD 的纯化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重组AxCeSD 的超滤膜透过率 |
5.5.2 不同洗脱液对Cu~(2+)-IDA-葡聚糖载体与重组AxCeSD 的解吸 |
5.5.3 Cu~(2+)-IDA-葡聚糖载体对重组AxCeSD 的重复使用 |
5.5.4 Cu~(2+)-IDA-葡聚糖载体纯化重组AxCeSD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本论文创新之处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以壳聚糖为载体制备适合于抗体分离的介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
1.1.1 壳聚糖的结构 |
1.1.2 壳聚糖的化学性质 |
1.2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介质研究进展 |
1.2.1 葡聚糖和琼脂糖 |
1.2.2 硬性基质 |
1.2.3 壳聚糖/甲壳素 |
1.2.4 纤维素 |
1.2.5 磁化或超顺磁化介质 |
1.2.6 膜介质 |
1.3 交联壳聚糖的合成方法 |
1.3.1 交联法 |
1.3.2 分子印迹法 |
1.3.3 微波法交联壳聚糖 |
1.3.4 喷雾干燥法 |
1.3.5 溶剂蒸发法 |
1.4 壳聚糖分离介质的应用 |
1.4.1 壳聚糖分离介质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
1.4.2 壳聚糖分离介质在医药工程中的应用 |
1.4.3 壳聚糖分离介质在环保工业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壳聚糖微球交联原理 |
2.2.3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
2.2.4 壳聚糖微球孔度值(P)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实验条件对壳聚糖微球制备的影响 |
2.3.2 正交试验条件对壳聚糖微球性能的影响 |
2.3.3 正交验证性实验 |
2.3.4 壳聚糖微球溶解性实验 |
2.3.5 壳聚糖微球的物性表征 |
2.3.6 壳聚糖微球红外图谱 |
2.3.7 壳聚糖微球粒径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壳聚糖分离介质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合成原理 |
3.2.3 新型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3.2.4 环氧基修饰密度的定量分析 |
3.2.5 Cu~(2+)螯合量的测定 |
3.2.6 蛋白质吸附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活化条件的选择 |
3.3.2 螯合配基反应条件的选择 |
3.3.3 吸附动力学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壳聚糖分离介质纯化HCG单抗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液pH对抗体吸附的影响 |
4.3.2 溶液离子强度对抗体吸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常用试剂的配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项目申请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9)自制纤维素金属螯合亲和膜的部分吸附性能及纯化牛血SOD(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纤维素金属螯合亲和膜的制备 |
1.3 亲和膜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
1.4 亲和膜对卵清蛋白的吸附性能 |
1.5 吸附-解吸方式亲和膜对牛血SOD的分离 (静态法) |
1.6 吸附-洗脱方式亲和膜色谱柱对牛血SOD的分离 (动态法) |
1.7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亲和膜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重复使用性 |
2.2 Cu2+亲和膜对卵清蛋白的吸附性能 |
2.3 Cu2+亲和膜对牛血SOD的吸附-解吸分离 (静态法) |
2.4 Cu2+亲和膜色谱柱对牛血SOD的吸附-洗脱分离 (动态法) |
3 结论 |
(10)尼龙螯合Cu2+亲和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蛋白质的常规分离方法及模型蛋白BSA的简介 |
1.1.1 蛋白质的常规分离方法 |
1.1.2 模型蛋白BSA的介绍 |
1.2 亲和膜色谱技术 |
1.2.1 亲和膜研究进展 |
1.2.2 亲和膜的基本原理及分离过程 |
1.2.3 亲和膜的制备 |
1.2.4 螯合金属亲和膜的制备 |
1.2.5 螯合金属亲和膜吸附BSA的理论分析 |
1.2.6 亲和膜分离的理论模型 |
1.2.7 螯合金属亲和膜的应用与展望 |
1.3 研究思路 |
2 尼龙螯合金属亲和膜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制膜的反应机理 |
2.3.2 水解尼龙膜 |
2.3.3 活化尼龙膜 |
2.3.4 偶联螯合剂 |
2.3.5 螯合金属Cu~(2+) |
2.3.6 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解条件对尼龙膜性能的影响 |
2.4.2 活化条件对活化效果的影响 |
2.4.3 螯合剂偶联条件对偶联效果的影响 |
2.5 小结 |
3 螯合金属亲和膜吸附BSA的模型与预测 |
3.1 前言 |
3.2 亲和膜吸附BSA模型的建立 |
3.2.1 亲和膜吸附动力学描述 |
3.2.2 模型及其系数矩阵化处理 |
3.3 预测模型参数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1 体积流量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2 BSA初始浓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3 扩散系数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4 膜堆厚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5 孔隙率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6 膜直径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7 最大吸附量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8 b_1与b_2值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9 k_(a0)与k_(d0)值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4 小结 |
4 螯合金属亲和膜的分离性能及其模型验证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吸附BSA的实验方法 |
4.3.1 BSA溶液的配制及其测定方法 |
4.3.2 BSA的标准曲线 |
4.3.3 BSA的静态吸附实验 |
4.3.4 BSA的动态吸附实验 |
4.4 螫合金属亲和膜吸附BSA的性能研究 |
4.4.1 静态等温吸附 |
4.4.2 BSA初始浓度对静态吸附的影响 |
4.4.3 BSA溶液pH值对静态吸附的影响 |
4.5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模型验证 |
4.5.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5.2 动态吸附下模型的验证 |
4.6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中主要符号说明 |
附录B 考察模型参数的影响所用的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介质在蛋白纯化中的应用进展[J]. 侯恒磊,池伟亚,安宁,公丕胜,靳海波,齐莉,何广湘,郭晓燕,张荣月. 当代化工研究, 2020(03)
- [2]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交联和亲和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曾嵘. 湖北大学, 2018(04)
- [3]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亲和膜的制备及其应用于组氨酸标记蛋白的纯化[D]. 靳步昆. 武汉科技大学, 2016(05)
- [4]新型生物基金属螯合亲和膜的制备及表征[J]. 马燕飞,王春歌,郭明,李涛.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4(01)
- [5]金属蛋白制备及性质研究[D]. 秦晓蓉. 武汉科技大学, 2012(01)
- [6]重组腈水解酶催化生产扁桃酸及其衍生物[D]. 吴洋.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
- [7]水溶性亲和—膜过滤载体分离蛋白质的研究[D]. 陈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8]以壳聚糖为载体制备适合于抗体分离的介质研究[D]. 崔国艳.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6)
- [9]自制纤维素金属螯合亲和膜的部分吸附性能及纯化牛血SOD[J]. 刘建荣,张昊,顾雅君,赵晓瑜.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0]尼龙螯合Cu2+亲和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D]. 张海英.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