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潜江凹陷潜江组隐蔽性油藏分布规律与预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易晶晶,陈科霏[1](2021)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湖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由于湖盆水体盐度较大,其形成演化和发育模式与淡水环境存在异同点。笔者基于三维地震、钻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资料明确了该地区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潜江凹陷潜江组湖相泥岩颜色较浅,局部井见浅红色泥岩,且泥岩中常见干裂,Mn/Fe值和Sr/Ba值较高,为盐湖浅水沉积环境。碎屑物质借助盐湖水体强携砂能力长距离搬运,相对高密度的携砂水团下沉形成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或浊积砂体,相对低密度的携砂水团在湖盆盐水的顶托作用下呈悬浮状或漂浮状进一步向湖盆方向搬运,在远岸处形成滩坝砂或席状砂体。研究区主要为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坝等多种微相类型,据此建立了潜江组沉积时期盐湖远岸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了砂体展布特征及其发育机理,为研究区滚动勘探和后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尹申[2](2018)在《潜江凹陷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二段—四段沉积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中西部的周矶-返湾湖地区油田勘探开发较早,随着钻井数的增加和地质储量的减少,以目前在沉积相、储层和开发方面取得的成果,不足以满足现阶段滚动开发的需要,因此需要对周矶-返湾湖地区油田进行深入的老区挖潜。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充分运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及地震沉积学等理论,通过深入分析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潜二段-潜四段的基础地质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岩芯资料、测录井资料、地震资料以及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地层厚度、岩石特征、砂岩成熟度以及砂地比等资料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了研究区潜江组物源方向主要来源于研究区西北部。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关理论,结合岩芯、测录井以及内部研究报告,明确研究区潜二段-潜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即3个长期旋回、11个中期旋回、56个短期旋回。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研究区13 口取芯井的观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钻井资料、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认为研究区潜二段-四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进一步识别出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浅湖亚相(淡-半咸水湖)、浅湖亚相(盐湖)、半深湖-深湖亚相(盐湖)等5种亚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滩坝等14种沉积微相,并且对每一种沉积微相进行详细的描述。与此同时,在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内进行沉积相对比,通过地层厚度、砂地比和砂岩厚度等值线图确定沉积微相延伸范围,并绘制了沉积微相平面图。最终在重点井沉积相划分、连井沉积相对比图及沉积相平面图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特征,得出了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潜二段-四段发育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淡-半咸水湖)-浅湖(盐湖)-半深湖-深湖(盐湖)的沉积模式。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勘探开发现状,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储集性能最好,其次为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砂体,而滩坝微相砂体储集性能最差。
徐燕红[3](2016)在《潜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潜北地区位于潜江凹陷北部,是江汉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老区。潜北断裂带为潜江组沉积时期凹陷的北部边界正断层,包括潜北断层上升盘荆门凹陷、乐乡关地垒、汉水地堑、永隆河隆起四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下降盘的钟潭断裂带、蚌湖向斜带及其西坡、习家口单斜带的北部,区内有钟市、严河油田。研究区经历50多年的勘探,先后完成了探井350多口井,开发井128口。共发现新近系中新统广华寺组(N1g)、古近系上始新统潜江组(E23q)、中始新统荆沙组(E22j)和下始新统新沟嘴组(E21x)4套含油气层系。三级资评资源量3976×104 t,剩余资源量2000×104 t,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以往研究表明该区临近物源储层发育,大小断层十分发育,分布有众多的构造、岩性及复合型圈闭,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以构造地质学、含油气盆地分析、地震地层学、地球物理学等作为理论指导,采用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从盆地构造格局、地层发育、区域构造背景等方面入手,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结果及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对潜北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追踪解释工作,精细刻画了断层的空间展布,全面解剖潜北断裂带的构造发育状况。采用剥蚀地层恢复、剖面构造模拟技术,以江汉盆地的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研究区及其周缘主要断裂特征及其发育史,系统研究了盆地的构造特征、构造样式、断裂特征,探讨了潜北断裂带的构造演化阶段。本文在经过上述研究分析后,取得以下几点成果与认识:(1)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剖面上的不整合面特征,通过地震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解释了T1、T3、T5、T6、T6’、T7、T117个地震反射界面的地层层位。(2)潜北大断裂其走向总体呈北东东向,倾向东南,纵向上由南向北呈低-中-高三台阶式结构,潜北断层是低-中到高台阶的分界线,是工区大部分潜江组地层北部边界。潜江组地层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形态相似。横向上区内下降盘构造形态总体表现为“一隆两凹两斜坡”,即潜江凹陷的西斜坡、钟市断鼻隆起、蚌湖向斜北缘两个次凹带、潭口凸起西坡。上升盘则表现为“一斜坡一隆起”的构造格局。(3)在工区中东部的潜北断层是本区最主要的一条大型正断层,潜北断面是完整的、有起伏的面。断层由东向西延伸到西北部的粮1、2井以东一带,西边发育多条北东向派生正断层。(4)圈闭类型主要是在喜山期拉张环境中受张性断层控制的断鼻、断块型圈闭。局部圈闭的展布具有与潜北大断裂相伴生、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受张性断层控制的局部圈闭主要发育于断层两侧。(5)区内断层平面展布方向性强,主要有北东和北东东两组断裂,断层的平面组合有平行近平行式、主断裂与派生断层或同级断层斜交组合式、马尾状组合式。断层的剖面组合类型多,主要有顺、反向平行阶梯组合型,“Y”型以及反“Y”型,“人”字型、“入”字型,地垒、地堑组合等。区内断层主要分布在潜北断层下降盘前缘及工区西部荆门凹陷接合部,断层活动期主要为荆沙组一潜四下、荆河镇组沉积时期。(6)根据研究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发现白垩纪以来潜江凹陷经历了五次隆升与沉降构造旋回,发育了五期较大规模的不整合,据此将潜北断裂带演化分为5个幕次。(7)通过平衡剖面技术,研究潜北地区构造演化史,将本区白垩系-古近系划分为三个构造旋回,以及断陷、坳陷、强烈断坳、坳陷、隆升剥蚀、坳陷等六个演化阶段,其中古近系荆沙组-潜江组潜一段沉积时期是各类构造的主要发育期,并定型于荆河镇组沉积末期,本区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强烈拉张-弱拉张-抬升剥蚀的过程,形成现今复杂的构造格局。
张亮[4](2016)在《潜江凹陷钟市地区油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文中指出基于大量钻井、测井资料及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从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对潜江凹陷钟市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特征及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研究区潜江组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主要受鼻状构造、砂体展布、油源断层及荆沙红墙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钟市地区油气成藏模式:源内—侧向多期成藏模式、源外—侧向—垂向多期成藏模式。钟市鼻状构造是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油气主成藏期与构造活动期相匹配,油气主要通过砂体和断层进行阶梯式运移。该研究可为钟市地区油气勘探和目标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陈静[5](2015)在《潜江凹陷石油探明储量增长特点及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潜江凹陷尽管处于中高勘探程度阶段,但剩余资源量仍较大(还有9.0×107 t),其储量的增长还拥有丰富的物质基础。潜江凹陷探明储量增长经历了探明程度<30%的高速增长期、探明程度在30%50%的稳定增长期及探明程度>50%的持续增长期三个阶段,具有"先大块后小块,先构造后岩性,先浅层后深层"的特点。储量的增长取决于盆地资源量的大小,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勘探理论的创新、勘探技术的进步及勘探工作量的持续投入。
徐扬威[6](2014)在《地震储层预测在新农地区潜江组三段油层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当前地震勘探技术中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环节。地震储层预测依托于三维地震的精细构造解释成果,结合测井数据,来对储层进行精细的刻画。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在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通过岩石物理统计来进行地震储层以及油层的预测,刻画出有利区范围,砂体厚度,含油砂体展布及其物性。其指导思想是根据三维解释成果,利用属性分析,相干体分析,时间切片,并把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结合起来对比,宏观上确定层位构造的精确展布。通过钻井、测井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参数统计,分析目的层段岩性、物性和波阻抗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分析总结出岩石物理参数的数学规律,进而确定储层反演的方法。论文以潜江凹陷新农地区下第三系潜江组三段为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测井、钻井、录井、地震、试油资料以及地质资料,运用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储层预测技术以及油层预测技术,系统的进行了地质背景、地层、构造以及岩性等储层方面的研究,结合实际的试油资料,在储层预测的砂岩富集区,结合已知钻井和测井资料,提出了勘探的有利目标,给出了有利勘探目标中的优选井位,得出了如下研究结果:1)目的层段的精细对比与解释综合利用完钻井、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对研究区开展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建立井-震统一的地层格架。共解释目的层位2层,对应的等t0图,构造图各2张。2)地震多属性研究探讨了地震多属性分析以及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通过优选对研究区地层敏感的地震属性,选取合适的时窗,对研究区进行了地震属性的提取和地质意义分析。3)地震储层预测开展综合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研究,总结了稀疏脉冲反演以及测井资料约束下利用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研究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岩石物理统计研究表明在新农地区常规波阻抗反演就可以达到区分砂泥岩的目的。4)油层预测在储层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岩石物理统计,表明通过岩石电性曲线,可以由砂岩中区分出砂岩干层与水层,从而为岩性油层预测提供依据,达到预测含油气区域的目的。
李忠平[7](2013)在《盐湖盆地相控砂体预测技术研究 ——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潜江凹陷潜江组地层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盐岩等岩性所构成,该岩性组合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条件下的内陆盐湖环境,主要以砂泥互层和盐韵律为主,共发育193个盐韵律。受北部单向物缘的控制,潜江凹陷潜江组主要发育陡坡扇、三角洲、滩坝以及盐湖相沉积体系,总体具有北部半盆砂的特点。潜江凹陷是江汉盆地油气最富集的富烃凹陷,勘探成果表明,潜江组具有全层系含油的特点,其中以Eq31、Eq32、Eq41、Eq43油气最为富集。研究区砂岩薄,储层横向变化快,且岩性组合复杂,导致地震储层预测及岩性油藏的识别难度大。同时,国内外对于陆相湖盆沉积体系的影响因素和沉积体系类型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对盐湖盆地沉积体系的影响因素、分布规律还处于不断认识阶段,导致对盐湖盆地岩性油藏的成因机制、分布规律难以把握。本文以江汉盆地这个典型的盐湖盆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相控储层建模方法预测砂体的展布特征,以期为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的勘探开发提供指导,同时为国内外相类似的盐湖盆地砂体预测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以地震属性分析、储层预测的理论为基础,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为研究对象,针对潜江凹陷盐湖沉积盐韵律发育、岩性类型多样、岩性组合多样的特点,采用地质与地震相结合的相控储层预测的方法完成潜江凹陷潜江组储层预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分析等手段,划分研究区潜江组层序地层单元,搭建精细等时地层格架;通过岩心的精细描述、测井相分析总结研究区目的层段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剖析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和演化规律;根据岩石物理特征的分析,结合井、地震资料寻找储层预测的敏感参数,优选储层预测方法;通过模型正演分析不同岩性组合、不同成因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以此为基础划分有利地震相带,以有利相带约束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最后根据构造、沉积的研究成果,结合相控储层预测的结果,圈定有利沉积相带发育的储层,寻找和识别岩性圈闭。本次论文研究主要采用了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密度与伽马参数反演以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等多种方法进行储层预测。论文通过对储层不同属性的的响应特征分析,优选出敏感属性进行预测。借此剔除不能真实反映储层信息的属性,保存真实信息,并根据各种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优选参数以减少参数空间中的信息冗余度。通过分析,研究区的最大振幅和瞬时频率属性可以较好地刻画出厚储层的分布。本次研究还对不同反演方法进行了评价和优选。分析表明,绝对波阻抗反演适合于大工区和厚层砂体预测,与地震属性相关性好;随机模拟和非线性约束反演适用于薄层的预测,其中非线性约束反演对井控程度的要求低,适用范围更大,同时确伴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多解性问题增强;构造一测井非线性反演综合了测井约束反演和模型法反演的优点,既解决了单一的井约束反演方法中低频趋势的选取问题,同时又克服了模型法反演中给定初始模型的问题,采用了非线性约束反演算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其预测结果不因井的是否参与而发生大的变化,薄层的可预测性较强;叠前反演利用的信息最为丰富,适用于复杂岩性的识别与预测,要利用的信息的丰富同时也带来影响因素增多,如:地震资料采集时的偏移距、叠前信噪比、保真度、全波列测井的缺乏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反演效果。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认识:1.应用钻井取芯资料、测井资料、岩性组合、地震的波组反射特征标志和其它辅助标志,识别基准面旋回界面,探讨了盐湖盆地层序界面的识别方法。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潜江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其中每个三级层序又细化为2-2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潜江凹陷北部陡坡带、南部缓坡带等不同单元的层序模式。2.通过层序演化特征的分析,认为盆地发育早期,受潜北断层的控制,盆地总体呈北低南高半地堑结构,断陷期的湖盆层序的发育受古构造和古地理背景的影响,层序及其内部体系域的展布特征在南北向与东西向有很大差别,低位体系域的分布、层序样式各不相同。盆地发育中期,北部边界断层持续活动,但强度逐渐减弱,构造演化使凹陷古地形总趋势呈北低南高,在此古地理背景上,南北向地震上,北部受断层及物源的控制,各体系域被断层断缺,且向北有地层的减薄,在北部断坡带主要发育较互层砂岩与泥岩的互层沉积,而沉积中心发育较厚层盐岩与泥岩以及薄层砂岩与泥岩的互层沉积,因而地震反射比下部层序有所增强,且反射相对较连续。在盆地发育晚期,由于盆地整体抬升,盆地的沉降幅度变小,整个湖盆已变得非常平缓,在横向上层序的厚度变化比下部层序明显减小。湖盆水体浓缩程度已达到最大,在盐湖中心主要沉积大套厚层盐岩,而盆地边缘也主要沉积细粒物质,由于与下部层序的岩性差别较大。3.根据层序发育的沉积—构造背景不同,潜江组内的层序结构可分为断折带和弯折带等两种层序发育模式。在凹陷北部,由于受断层影响,地层表现为断缺,主要为断坡带层序发育模式;而在凹陷西斜坡则以一系列的地层超覆为特征,主要为弯折带层序发育模式。从层序的发育时间来看,早期的Sm1~sm5层序主要为断坡带模式,晚期的sm6~Sm10层序主要为弯折带模式。断坡带层序模式表现为单断阶式,断坡带的下降一侧(潜北断裂的下降盘)既是低位域的沉积区,又限制了各体系域的沉积边界范围,该区往往发育的陡坡低位扇体和高位扇三角洲侧向相连成裙状,由于其坡度大,造成相带窄、变化快,三角洲前缘砂体常直接插入盐湖中,砂岩直接相变到盐岩。由于北部断坡带的陡断性,近物源区的突发强物源间歇供给,使得断坡带内在高位和低位体系域中发育陡坡扇三角洲沉积,而湖侵体系域常发育重力流砂体。弯折带的层序发育模式则表现在弯折带地层厚度的差异,弯折带上部,沉积旋回明显减少,低位体系域一般在弯折带部位向西超覆尖灭;而弯折带下坡度突然加大,各层序的厚度明显增加,沉积旋回增多,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发育齐全;整体看来弯折型模式在地层格架上呈向东侧散开的扇形。4.受盆地基底北西走向断裂的影响,潜北断层上升盆总体呈盆-岭结构,该构造形态控制了区内物源的入口。同时,潜北断层雁列式展布的特征产生了多个构造调节带,这些构造调节带是研究区潜江组沉积时期北部物源的主要入口。盆缘构造活动的强弱及古气候特征控制了潜江组物源的规模。受盆地构造形态及古气候的影响,研究区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盐湖相沉积体系。总体而言,砂体在湖盆的分布范围与膏泥岩、盐岩的分布范围呈此消彼长的关系;纵向上自下而上湖盆水体总体逐渐变浅,砂体逐渐发育。随着气候干-湿的变化,以及物源供给的影响,潜江组各段地层沉积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同时,砂岩发育程度也具有旋回性。5.潜江凹陷潜江组盐湖的盐岩沉积并非全部是典型的SS型蒸发盐建造,而是由多种成因类型的盐岩组成的。潜江组下部旋回主要是一种在高盐度的连续水体条件下的成盐环境,主要反映了盆地沉降速度快、补给速度较高时期沉积的深水盐岩的特点。而潜江组上部旋回,及其上覆的荆河镇组和广华寺组,则主要是由于盆地干涸或近于干涸时期的沉积产物。6.通过对不同岩石的物理参数(声波速度、密度、波阻抗和伽马)变化规律进行总结,认为就速度值而言,泥膏岩速度值最大,其它岩性速度叠置严重,区分性差;就密度值而言,ρ盐岩<ρ渗砂<ρ泥岩、泥膏岩、干砂,渗透性砂岩与其它岩性的可分性好;而波阻抗值表现出Z盐岩<Z渗砂<Z泥岩<Z干砂<Z泥膏岩,各种岩性之间有叠置,渗透性砂岩与盐岩叠置较严重,与其它岩性的可分性好;伽玛值则呈现为GR盐岩<GR渗砂、干砂<GR泥膏岩<GR泥岩,砂岩与其它岩性可分性好,但干砂和渗透性砂岩伽玛值完全叠置,区分不开。进而笔者得出,在砂泥岩层段中利用波阻抗来预测渗透性砂岩是有多解性的。盐岩与渗透性砂岩都处于中等阻抗的较低值处,二者容易混淆,要将盐岩排除,才能保证利用阻抗进行储层预测的正确性。7.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地震相分析、地震反演、时频分析等方法的应用,对主要目的层进行储层预测,结合古构造面貌、沉积微相和已钻井小层数据,预测了Eq341的储层平面展布规律,并对广38-6井的沉积微相类型进行了重新解释和认识。8.在地震预测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相分析等方法清晰地刻画厚层砂岩。应用属性分析和地震相分析识别出厚砂岩和可能的薄砂岩;在通过地质上划分出大致的岩性相带内,应用频谱成像分析方法、叠后波阻抗和密度反演、叠前反演提取区别岩性的弹性阻抗参数等方法识别薄层砂岩。9.通过对研究区沉积古地貌及沉积微相的精细刻画,认为潜江凹陷潜江组沉积时期具备形成岩性圈闭的有利的条件,发育河道、河口坝以及滩坝等多种类型的岩性圈闭。在总结岩性圈闭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岩性圈闭的发育模式,预测了有利的岩性圈闭发育区带,并对重点的岩性圈闭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利用相控储层预测在潜江凹陷成功预测处广北河道、河口坝及滩坝等储层的展布特征,发现一批岩性、构造-岩性圈闭,其中广38-6井钻探的岩性圈闭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苏苇,张建[8](2012)在《潜江凹陷新沟嘴组地层滚动勘探实践及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潜江凹陷潜南地区新沟嘴组构造复杂、储层发育且分布复杂,探明率较低,勘探程度远低于同凹陷的潜江组。针对其地质特征及研究难点,在潜江凹陷新沟嘴组开展了滚动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目的是发现新储量保持油田稳产。利用空间"十字"交叉法解释断层,空间速度场取代综合速度量板进行时深转换等方法提高了马王庙等地区复杂构造带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利用多条贯穿全区的任意剖面细分若干个单砂层进行对比,阐述了砂体展布规律;开展地层组合与地震波形特征对比应用,地震属性与沉积微相相关分析等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准确描述了隐蔽性圈闭,并通过转变思路,将寻找单一构造油藏向构造+岩性油藏转变,发现了26个"断层切香肠"式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优选钻探7口滚动井,发现了4个含油区块,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8×104t,控制地质储量384×104t,建产能2.81×104t。
王芳[9](2012)在《江汉盆地浩西地区潜三、四段构造特征及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文中指出本文对研究区的区域构造特征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钻井数据及地震剖面来识别三级层序界面,将浩西地区潜四上—潜三段划分为SQ3—SQ6共4个三级层序。并对三级层序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得出识别各个层序相应界面的特征,绘制出了三级层序界面识别图。利用discovery地震解释软件,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充分利用常规地震剖面,水平切片与方差体等地震信息,通过剖面放大、抽任意斜线、多窗口剖面对比、加密解释等手段,对研究区进行构造精细解释。总的看来,潜江组潜三、四段构造形态总体为地势由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的单斜构造。受荆河镇组沉积末期广华寺组沉积之前发生构造挤压作用和盐体的塑性流动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断鼻、断背斜构造。分析了构造对油气储集的控制作用,认为单背斜构造及断层构造严重破坏了研究区的油气储集,主要表现为油藏主要受断鼻构造控制,形成构造圈闭,使得研究区很难发现大的油气藏,只发现了规模较小断鼻油气藏。
李祖诗,陈凤玲,陈圣立[10](2010)在《攻关盐湖隐蔽性油藏勘探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隐蔽性油藏的学术名称是岩性油气藏,相对容易发现的构造油藏而言,其隐蔽性强,故得此名。 1966年,美国着名石油地质学家莱复生提出勘探隐蔽圈闭概念,从此世界各国加大地层不整合、岩性及古地貌等圈闭的勘探力度。随着我国东部大部分盆地和探区构造油藏勘探程度的?
二、潜江凹陷潜江组隐蔽性油藏分布规律与预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潜江凹陷潜江组隐蔽性油藏分布规律与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湖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古地貌分析 |
3 砂体发育特征 |
3.1 岩心观察与粒度分析 |
3.2 单井和连井相分析 |
3.3 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4 盐湖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讨论 |
5 结论 |
(2)潜江凹陷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二段—四段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背景 |
2.3.1 区域构造格局 |
2.3.2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
2.4.1 层序划分方案 |
2.4.2 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划分 |
3.1 物源分析 |
3.1.1 地层厚度分析 |
3.1.2 岩石特征分析 |
3.1.3 砂岩成熟度分析 |
3.1.4 砂体分散体系分析 |
3.2 沉积相识别标志 |
3.2.1 沉积学标志 |
3.2.2 测井相标志 |
3.2.3 地震相标志 |
3.3 岩-电-相模型建立 |
3.4 沉积相类型及划分 |
3.5 沉积相特征 |
3.5.1 三角洲相 |
3.5.2 湖泊相 |
第4章 沉积相时空展布及演化 |
4.1 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 |
4.1.1 垂直物源方向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 |
4.1.2 平行物源方向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 |
4.2 沉积相平面图编制 |
4.3 沉积相时空展布与演化 |
4.4 沉积相模式 |
第5章 有利储集相带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潜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潜江凹陷及周缘地质特征 |
2.2 构造单元划分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第3章 地震资料解释处理 |
3.1 层位标定 |
3.2 层位追踪及构造解释成果 |
3.3 构造成图 |
第4章 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
4.1 构造研究 |
4.2 形成机制分析 |
4.3 构造演化史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潜江凹陷钟市地区油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油气成藏条件 |
1.1 构造背景 |
1.2 烃源岩特征 |
1.3 储层特征 |
1.4 盖层特征 |
1.5 圈闭特征 |
1.6 输导体系特征 |
2 生烃史及充注史 |
2.1 生烃史 |
2.2 充注史 |
3 油气成藏规律及成藏模式 |
3.1 油气成藏规律 |
3.2 成藏模式 |
3.2.1 缓坡带源内—侧向多期运聚成藏模式 |
3.2.2 陡坡带源外—侧向—垂向多期运聚成藏模式 |
4 结论 |
(5)潜江凹陷石油探明储量增长特点及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探明储量增长规律 |
2 探明储量增长特点 |
3 探明储量增长动力分析 |
4 结论 |
(6)地震储层预测在新农地区潜江组三段油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区域结构及演化特征 |
2.3 地质背景 |
第3章 精细构造解释 |
3.1 层系划分及标定 |
3.2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方法 |
3.3 成图速度分析与求取 |
3.4 构造特征 |
3.5 属性分析 |
第4章 地震储层预测 |
4.1 岩石物理统计 |
4.2 波阻抗反演 |
4.3 随机反演 |
第5章 油层预测 |
5.1 测井约束多参数反演 |
5.2 随机反演 |
5.3 随机反演优选建议井位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盐湖盆地相控砂体预测技术研究 ——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科学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及地震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1.2.2 盐湖盆地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
1.2.3 潜江凹陷岩性油气藏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2.2.1 主要不整合面 |
2.2.2 三级构造单元划分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盐湖盆地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 |
§3.1 层序划分及层序界面特征 |
3.1.1 层序地层划分 |
3.1.2 层序界面特征 |
3.1.3 潜江组高分辨率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3.1.4 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3.2 盐湖盆地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
3.2.1 盐湖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
3.2.2 盐湖层序的充填演化发育特征 |
3.2.3 盐湖盆地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
第四章 等时格架内沉积体系分析 |
§4.1 盐湖沉积特征及相标志 |
4.1.1 岩石类型及成分 |
4.1.2 沉积构造特征 |
4.1.3 粒度结构特征 |
§4.2 盐湖沉积类型及特征 |
4.2.1 正常三角洲 |
4.2.2 扇三角洲 |
4.2.3 湖泊沉积 |
§4.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4.4 沉积演化特征及相模式 |
4.4.1 沉积演化特征 |
4.4.2 沉积相模式 |
第五章 相控砂体预测方法及其运用 |
§5.1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
5.1.1 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
5.1.2 岩石物理分析 |
§5.2 地震模型正演 |
5.2.1 砂岩楔状体模型 |
5.2.2 砂岩透镜体模型 |
5.2.3 渗透性砂岩位置变化模型 |
5.2.4 干砂位置变化模型 |
5.2.5 泥岩楔状体模型 |
5.2.6 泥膏岩厚度变化模型 |
5.2.7 不同成因砂体模型 |
5.2.8 连井模型 |
§5.3 地震属性分析 |
5.3.1 地震特征参数的分类与提取 |
5.3.2 地震特征参数的筛选与优化 |
5.3.3 重点油组地震属性分析 |
§5.4 地震反演方法与地震储层预测 |
5.4.1 相对波阻抗反演 |
5.4.2 绝对波阻抗反演 |
5.4.3 密度与伽马参数反演 |
5.4.4 高分辨速度反演 |
5.4.5 叠前反演 |
5.4.6 反演方法评价及优选 |
§5.5 相控砂体预测与砂体展布特征 |
5.5.1 相控建模研究 |
5.5.2 主要目的层砂体展布特征 |
第六章 岩性圈闭预测与评价 |
§6.1 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 |
6.1.1 岩性圈闭形成的地质条件 |
6.1.2 岩性圈闭的有利分布区 |
§6.2 岩性圈闭识别 |
6.2.1 岩性圈闭的识别 |
6.2.2 重点岩性圈闭描述 |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江汉盆地浩西地区潜三、四段构造特征及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现状 |
1.2.2 研究理论现状 |
1.2.3 研究方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的量 |
1.5 主要认识及创新成果 |
1.5.1 主要认识 |
1.5.2 创新成果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1.1 白垩系(K) |
2.1.2 古近系(E) |
2.2 区域构造格局 |
2.3 油藏特征 |
第三章 划分层序地层 |
3.1 地层格架的建立 |
3.1.1 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界面的识别 |
3.1.2 长期层序界面的识别 |
3.1.3 中期旋回界面的识别 |
3.1.4 短期旋回界面的识别 |
3.3 地层格架特征 |
3.3.1 剖面一(纵向剖面,如图3-4) |
3.3.2 剖面二(横向剖面,如图3-5) |
第四章 三维地震构造解释 |
4.1 构造背景 |
4.1.1 区域构造特征 |
4.1.2 凹陷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的迁移 |
4.1.3 区域断层分布特征 |
4.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4.2.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方法 |
4.2.2 反射界面特征 |
4.3 地震构造解释 |
4.3.1 断层识别 |
4.3.2 断层组合 |
4.3.3 潜四构造特征 |
4.3.4 潜三构造特征 |
4.4 构造特征总结 |
4.5 构造解释精度 |
4.6 构造成图 |
第五章 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 |
5.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5.1.1 烃源岩因素 |
5.1.2 沉积相因素 |
5.1.3 盖层因素 |
5.1.4 构造和断层的封堵因素 |
5.1.5 生储盖配置因素 |
5.2 构造特征对油气藏的控制 |
5.2.1 构造对烃源岩发育分布的控制 |
5.2.2 构造圈闭特征 |
5.2.3 构造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在参加科研情况 |
四、潜江凹陷潜江组隐蔽性油藏分布规律与预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湖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J]. 易晶晶,陈科霏. 西北地质, 2021(04)
- [2]潜江凹陷周返地区古近系潜江组二段—四段沉积相研究[D]. 尹申.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3]潜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徐燕红. 长江大学, 2016(12)
- [4]潜江凹陷钟市地区油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J]. 张亮. 特种油气藏, 2016(04)
- [5]潜江凹陷石油探明储量增长特点及动力分析[J]. 陈静.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5(02)
- [6]地震储层预测在新农地区潜江组三段油层的应用[D]. 徐扬威. 长江大学, 2014(01)
- [7]盐湖盆地相控砂体预测技术研究 ——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为例[D]. 李忠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8]潜江凹陷新沟嘴组地层滚动勘探实践及认识[J]. 苏苇,张建.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10)
- [9]江汉盆地浩西地区潜三、四段构造特征及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D]. 王芳. 新疆大学, 2012(05)
- [10]攻关盐湖隐蔽性油藏勘探技术[N]. 李祖诗,陈凤玲,陈圣立. 中国石化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