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种类调查

湛江港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种类调查

一、湛江港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周敏[1](2021)在《2017-2020年秋季湛江湾海表叶绿素a和营养盐时空分布及潜在富营养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富营养化问题的研究和治理中,叶绿素a(Chl-a)和营养盐的时空分布一直是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湛江湾是紧邻市区、出口狭窄、水体交换能力较差的半封闭海湾,近几十年海湾水体污染明显、富营养化加重。为了解近年湛江湾水质现状和湾内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范围,本文基于湛江湾2017--2020年秋季(11月)四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通过主成分线性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合湾北和湾南海域营养结构对浮游植物Chl-a和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湛江湾浮游植物Chl-a时空变化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湛江湾秋季表层Chl-a浓度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空间上湛江湾Chl-a浓度分布大致呈湾北低、湾南高,近岸低、离岸高,湾内向湾外递减的的分布趋势;时间上湛江湾Chl-a浓度年平均值在1.94~3.16μg/L之间,历年平均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Λ”型趋势。影响湛江湾Chl-a浓度年际变化的理化环境因子包括水温、透明度、pH和溶解氧DO,Chl-a浓度与DO、pH和水温显着正相关,与透明度显着负相关。(2)湛江湾主要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历年水温平均值在20.95~25.66℃之间。盐度变化不大,盐度均值在24.65~25.33之间。pH均值在7.59~8.23之间,属于弱碱性水体。水体溶解氧浓度和透明度随研究年份增加大幅提升;湾内营养盐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水质状况趋于好转,历年DIN浓度均值变化范围为0.26~0.44 mg/L,PO4-P浓度均值变化范围为0.008~0.21 mg/L,SiO3-Si浓度均值变化范围为0.49~3.47 mg/L。湛江湾营养盐的整体平面分布由湾北向湾南、湾内向湾外降低的趋势,近岸海域较高,远岸海域较低。(3)湛江湾Chl-a浓度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也具有时空差异性,2017年湾北海域Chl-a与水温、SiO3-Si和PO4-P呈显着负相关,与pH呈显着正相关,湾南海域Chl-a与SiO3-Si显着负相关;2018年湾北海域Chl-a与PO4-P显着负相关,与N/P和pH呈显着正相关,湾南海域Chl-a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着;2019年湾北海域Chl-a与温度和透明度显着负相关,湾南海域域Chl-a与N/P呈极显着负相关,与PO4-P显着正相关;2020年湾北海域Chl-a与SiO3-Si显着正相关,湾南海域Chl-a与水温显着正相关,与溶解氧和N/P显着负相关。(4)主成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湾南和湾北不同海域影响湛江湾Chl-a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温度、pH、盐度、DO、透明度、SiO3-Si、PO4-P和DIN。不同海域不同监测年份,影响湛江湾Chl-a的环境因子所有差别,主要影响因子有pH、SiO3-Si、PO4-P和DIN。(5)秋季湛江湾无机氮达到了热力学平衡,历年均以NO3-N为主体。湾内历年营养盐限制情况:2017年潜在氮限制,2018和2019年潜在磷限制,2020年无明显限制情况。对历年湾内水质进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表明,湾北海域均呈Ⅲ级富营养状态,湾南海域除2017年为VN级氮中等限制富营养状态外均是Ⅲ级富营养状态,外湾口营养状态由Ⅲ级富营养化到IVN氮限制中度营养再到Ⅱ级中度营养状态。

陈楠生,张梦佳[2](2021)在《中国海洋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三):南海》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海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位于印太交汇区的北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生态环境极其复杂,使得南海海域的赤潮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近20年来,南海赤潮现象呈攀升态势,对水产养殖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危害。为了系统了解南海海域浮游植物,尤其是赤潮物种的种类组成、相对丰度及年际变化,本文对近30年间(1987—2018)南海海域涉及浮游植物调研的44个航次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共记录到500种浮游植物、65个鉴定到属的未定种和1个未定类的三深碎裂藻。其中,硅藻(289种和37个未定种)和甲藻(186种和21个未定种)占绝大多数,包括赤潮物种149种。其中大部分浮游植物尚未得到系统的分子鉴定。比较发现不同航次报道的物种数目相差较大,种类相似度不高,硅藻和甲藻的相对优势地位无明显演替现象。南海海域最常见的赤潮物种以硅藻为主,包括菱形海线藻、中肋骨条藻、洛氏角毛藻、尖刺拟菱形藻、柔弱拟菱形藻、球形棕囊藻、夜光藻和锥状斯氏藻。本文将为比较研究不同海域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解读宏基因组学及宏条形码分析结果提供参考。

王文婷[3](2020)在《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沉积物生源要素、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及分子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集了华东沿海四个典型港湾包括福建漳州东山湾、福建宁德福宁湾、浙江宁波象山港及江苏盐城大丰港52个站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包括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含水率(MC)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有机质的来源,并进行了环境污染评价,为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海域海洋环境提供背景资料。同时在各港湾挑选7-9个代表性站点,对30个沉积物样品中的甲藻孢囊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真核生物尤其是真核藻类序列进行了分析,以阐明甲藻孢囊和真核藻类在华东沿海典型港湾的地理分布,揭示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以及赤潮发生潜势。研究结果揭示了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海洋环境状况,为赤潮防范与治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山湾、福宁湾、象山港以及大丰港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及含水率(MC)的含量分别为0.35%-1.52%、0.08%-0.32%、0.020%-0.074%、0.28%-1.85%、1.86%-9.53%、19.55%-52.55%。福宁湾TN和BSi含量较高,东山湾TP含量较高,而象山港TOC含量较高。(2)通过从元素之间的摩尔比判断,本研究中各港湾沉积物中的TOC均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等水生生物,而TOC的分解和再生速率远高于BSi的溶解速率。根据主要生源要素污染评价标准,东山湾海域污染较严重,TN、TP、TOC均达到Ⅱ级污染标准;福宁湾及象山港TN、TOC均为Ⅱ级污染;而大丰港海域总体污染较轻,只有TN达到Ⅱ级标准。(3)通过显微镜观察,共发现甲藻孢囊5类21种,其中膝沟藻类孢囊7种,钙质类孢囊3种,Tuberculodinioid类孢囊1种,裸甲藻类孢囊3种,原多甲藻类孢囊7种,在东山湾、福宁湾、象山港和象山港沉积物中分别鉴定出甲藻孢囊17、19、21和20种。甲藻孢囊密度也较低,介于48.4-220.1 cysts/D Wt,四个港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平均密度分别为102.0、161.9、96.1、73.6 cysts/D Wt,其中原多甲藻类孢囊密度为各站位优势类别。(4)华东沿海四个港湾沉积物中发现了具刺膝沟藻、网状原角藻、条纹环沟藻、哈曼褐多沟藻、锥状斯氏藻及两种亚历山大藻孢囊共7种有毒有害藻类孢囊。四个港湾异养型甲藻孢囊占比较高,为67.23%-78.76%;且G:P值较低,在各站点介于0.02-0.85。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研究海域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及富营养化水平。(5)宏基因组测序共获得真核生物1472530条DNA序列、3896个OTU,其中真核藻类437950条序列、389个OTU。真核藻类包括6个门18个纲,各港湾真核藻类序列数及OTU丰富度为福宁湾>象山港>东山湾>大丰港。甲藻为东山湾、福宁湾及象山港真核藻类第一优势类群,大丰港第一优势类群为金藻。(6)东山湾、福宁湾、象山港海域表层沉积物真核藻类序列数、OTU数以及甲藻序列数的地理分布规律相近,在东山湾远岸海域较高,而近岸海域较低;福宁湾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降低的趋势;象山港为湾顶处较高,湾底处较低。大丰港海域真核藻类及优势类群金藻的DNA序列数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而OTU丰度则表现为南高北低。(7)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共发现有毒有害赤潮藻类28种,包括甲藻纲17种、硅藻8种、针胞藻纲3种。其中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原因种伊姆裸甲藻、链状亚历山大藻,虾夷扇贝毒素(YTX)原因种具刺膝沟藻和网状原角藻,鱼毒性赤潮藻赤潮异弯藻、海洋卡盾藻、Fibrocapsa japonica和Heterocapsa neirotundata等。有毒有害赤潮藻主要分布在养殖区及人类活动集中地区的近岸海域,存在潜在的有毒有害赤潮发生及藻毒素污染风险。因此,需加强管理,将有毒有害赤潮风险防范于未然。(8)虽然宏基因组测序是一种研究藻类群落结构的可行方法,但是准确性受到沉积物DNA的提取效率、测序区域的区分度以及数据库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沉积物具有较高的真核生物和真核藻类多样性,其中甲藻的多样性远远高于显微镜分析。由此可见,宏基因组测序能够更为全面反映沉积物中真核藻类群落结构,可用于评估沉积物中浮游植物休眠体的组成,特别是在数据库中拥有比较完整的序列信息的有毒有害赤潮藻类,但仍需与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兼用为宜。

王一鹏[4](2020)在《盐城北部近岸海域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文中认为为弥补前人对盐城北部近岸海域浮游植物认识的不足,找到该区域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其近岸海域2018年7月、2018年11月、2019年1月、2019年4月四个季节展开调查分析,包括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14项水质指标。通过对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 Winner指数)、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的分析,表明:夏季和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较低,秋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多样性较高,其中在夏春两季调查区域中部均存在低值区。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135种,浮游植物数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具有远岸高于近岸、河口外侧高于其余区域的特征,其余三季无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多维尺度分析(MDS)、相似性分析(ANOSIM)分析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方法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夏季与秋、冬、春三季群落结构差异最大,秋季与春季群落结构差异次之,秋季与冬季、冬季与春季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较小,引起季节差异的主要物种为中肋骨条藻、具槽直链藻、琼氏圆筛藻。最后通过Person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的方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响应关系,得出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与水温、pH、盐度、悬浮物、BOD5、COD、硝酸盐和磷酸盐等环境因子有较强的响应关系;冗余分析(RDA)显示出环境因子对各优势物种的响应关系不同,可能源自于不同生理特性的藻类有着对能量利用、营养物摄取方面的差异。

田媛,李涛,胡思敏,谢学东,刘胜[5](2020)在《广东省沿岸海域藻华发生的时空特征》文中认为本文收集了1980—2017年广东省沿岸藻华发生数据,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藻华发生区域主要集中于珠江口附近、大鹏湾和大亚湾水域,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不同区域的藻华种类差异明显,广东西部多发硅藻藻华,广东中部多发甲藻藻华,广东东部多发金藻藻华。且各地区主要藻华种类的发生也呈现出不同的年际和季节差异,广东沿岸中部地区每年几乎都有藻华出现,其中大鹏湾海域在2000年以后无硅藻藻华发生,大亚湾海域在2002年之前以硅藻藻华为主,2002年以后以甲藻藻华为主;而东部和西部在2000年以前几乎无藻华发生,直到2000年以后才开始频繁出现藻华。西部地区(湛江海域)夏季多发硅藻藻华,中部地区的珠江口春季多发有毒藻华,大鹏湾春季多发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藻华,大亚湾夏秋季节多发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藻华,广东东部的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藻华可在全年出现。综上,广东省藻华原因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季节特征,因此需要对不同地区的藻华发生情况和可能诱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和研究,采取区域化的管理,以期能够更合理高效地利用和保护广东省的海洋资源。

王超[6](2019)在《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脉,正在向着持续升温的趋势发展。为了防止海洋生态环境随着海洋经济的持续化发展出现日益恶化的趋势,当前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急需强调走海洋生态化发展道路、力争摆脱传统“放任型”思维的速度、积极应对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从而让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之路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有鉴于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广东省湛江市海洋环境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研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的基础之上,围绕着广东省湛江市海洋生态环境文明建设这条主线,论述了当前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具体所存在的问题、特点和原因,并在这些问题现状的基础之上结合了发达国家防治管理海洋环境污染的经验,提出了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详细策略。因此,本文具体论述结构如下: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与本文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对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环境综合治理的界定、海洋环境污染相关防治管理模式这几个概念进行了阐述,继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环境正义理论、环境契约理论,使得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得以做到“有理有据”。其次,通过社会调研法、文献资料法找到了湛江市海洋环境的基本概况、海洋环境污染特点、以及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困境。为后文策略章节的提出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使本文的研究能够做到“客观实在”。进而,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模式为例,论述了这三个国家在防治海洋环境污染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借鉴,为本文最后一章策略建议地提出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策略依据。最后,针对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存在的现状、特点、困境,以及对国外发达国家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与管理的成功经验,从政府主导的视角、湛江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等,从搭建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机制、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防治管理、明确防治管理责权机制、加快建设相关生态补偿机制及完善政绩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属于湛江市的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方法策略。

冯国艳[7](2019)在《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湛江湾位于雷州半岛东北侧,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地理区域优势,成为湛江市最大的港湾。以湛江湾海岸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海洋综合管理理论、海洋环境保护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依托,调研了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以及从优化管理的视角对湛江湾海岸带探讨研究,提出优化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建议,力图为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全面优化海岸带综合管理,对提高湛江市海岸带经济综合竞争力、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方面有较大意义。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总论。简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通过收集整理大量参考文献,提炼国内外学者有关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内容和框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回顾了海岸带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内容及原则,梳理了海洋综合管理理论、海洋环境保护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等理论。第三部分,从湛江湾海岸带概况、海岸带综合管理、海岸带资源开发和海岸带环境保护等角度调研了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现状。第四部分,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海岸带资源开发过度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岸线滩涂缩减,海岸带环境污染引发水质变差、海水入侵、赤潮灾害等。第五部分,分析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立法规划滞后和实施缓慢,二是部门协调低效和执行不力,三是人口与城市化集中海岸带,四是资源开发与保护相互矛盾,最后是欠缺环保抗灾意识与能力。第六部分,研究借鉴了菲律宾八打雁湾和我国胶州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典型案例,从中提炼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经验,比如成立海岸带资源管理机构、多部门参与监测计划、通过公私伙伴关系(PPP)解决废物处置问题等。第七部分,针对前文、第三、第四部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第六部分的典型案例经验,从制定海岸带政策法规、制度机制、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发挥科技作用和环境污染监控与整治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第八部分,研究结论。梳理了当前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数据资料,结合湛江湾当前实际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从海岸带政策法规、制度机制、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发挥科技作用和环境污染监控与整治等进行优化,以期能推动湛江市以湛江湾为试点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方案。

梁采莹[8](2018)在《环北部湾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环北部湾沿海7个港湾设置了48个采样点,其中包括广东湛江港,海南西北部海口港、新海港、洋浦港和八所港,以及广西防城港和北海港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环境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和生物硅(BSi)等生源要素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并根据其含量进行污染评价,以揭示环北部湾海域沉积物污染现状。同时在不同条件下对沉积物中浮游植物休眠体进行了直接萌发实验,对萌发的浮游植物进行了显微镜分析,并对其18S rDNA V4区进行了高通量测序,探讨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揭示沉积物中浮游植物休眠体对营养细胞种群动态的影响及赤潮发生潜势,研究结果为环北部湾海洋环境保护和赤潮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环北部湾7个港湾4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含量:TOC含量为0.27%1.64%,TN为0.09%0.25%,TP为0.02%0.05%,BSi为0.55%4.56%。其中湛江港生源要素含量较高,其次为广西沿海的北海港和防城港,海南西部的4个港湾生源要素含量较为接近。生源要素在各港湾中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在海口港中呈现出近岸低、远岸高的分布特征;在新海港中生源要素空间分布受航运影响,靠近航道的站位含量较高;而在防城港中,则呈现出外湾高、内湾低的特征。2)根据TOC/TN摩尔比,得出沉积物中的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海洋浮游植物,某些站位同时受到陆源影响;各生源要素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表明生源要素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沉积物中TN污染比较严重,全部样品均达到II类污染标准;大部分站位TOC含量达到II类污染标准,可能会对底栖生物造成一定潜在危害;而TP则属于安全级别。在本研究的7个港湾中,以湛江港、北海港和八所港污染较为严重。3)在显微镜观察下,萌发出浮游植物共52属74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门33种,占总种数的45%;甲藻门30种,占总种数的40%;金藻门3种,绿藻门3种以及定鞭藻门、蓝细菌、针孢藻等共5种。在五种不同处理下各个港湾表层沉积物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数相差不大,普遍在25℃+Si处理下种类数目较多,以硅藻和甲藻为主;而25℃+GeO2处理下浮游植物种类数较少,硅藻种类减少,甲藻和其他藻类种类增加。通过对表层沉积物的直接萌发,发现了一些该海域尚未报道的种类,丰富了海域浮游植物信息。4)环北部湾各港湾萌发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3.69×1043.31×106cells/cm3,整体而言,25℃下萌发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较高,且湛江港和新海港萌发出来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较高。同时可以发现+Si下硅藻细胞密度较高,而加入GeO2时,硅藻生长受到抑制,甲藻、金藻和绿藻细胞密度呈上升趋势。萌发的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偏低,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0.022.38;同时优势种优势度明显,表明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够稳定。5)对25℃+Si和25℃+GeO2两种处理下的萌发浮游植物进行18S rDNA V4区高通量测序,并对所得的OTUs序列进行物种注释后发现,共鉴定7门36属46种真核藻类,其中包括硅藻门、甲藻门、金藻门、绿藻门等。广东西部、海南西北部以及广西沿海这三个海域共有物种较多,为18种。当加入硅时,金藻和硅藻为优势类群;当去硅加GeO2处理时,硅藻比例下降,而定鞭藻、绿藻、甲藻成了优势类群。结果同样说明GeO2能有效地抑制硅藻和金藻的生长,并有利于非硅藻类的生长。6)对比显微镜分析与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可发现,显微镜分析中硅藻和甲藻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浮游植物只能鉴定到属水平。而基因组测序大部分能注释到种水平,定鞭藻和绿藻所占比例上升,同时发现该海域含有数目众多的微微型藻,如共球藻纲的Picochlorum eukaryotum和小豆藻纲的细小微胞藻以及金藻纲中的Paraphysomonas butcheri和Pedospumella encystans。结果说明基因组测序能够获得更多的物种信息,丰富了该海域浮游植物信息,并提高了对真核浮游藻类,尤其是对微微型藻类的监测能力。

古倩怡[9](2018)在《铺前大桥建设海域2017年度浮游生物组成与水质状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南铺前跨海大桥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东北部铺前湾,连接了海口塔市与文昌铺前两地。本研究于2016年冬季、2017年夏季、2017年秋季和2017年冬季对海南铺前大桥建设海域分别布设了 8个站点(分为红树林里、红树林外和红树林附近3个区域)开展浮游生物组成和水质状况分析的周年性研究,结合浮游生物组成和水质状况的监测结果,科学合理地分析铺前大桥建设施工是否会对当地水域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为其他工程类项目施工对当地水域及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提供参考依据。2017年度在铺前大桥建设海域共调查到浮游植物5门52属77种。硅藻门占总种类数的57.14%,有27属44种;甲藻门占19.48%,有8属15种;绿藻门占11.69%,占9属9种;蓝藻门有7属8种,占10.39%;裸藻门最少,仅1属1种。浮游植物各门比重的排序较为稳定,硅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出现较少。调查发现的赤潮藻类有2门13属18种,硅藻门居首,有9属11种,甲藻门有4属7种。2016年冬季建设海域内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760.86X 107cell/m3,2017年夏季建设海域内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98.15 X107cell/m3,2017年秋季建设海域内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为87.83X 107cell/m3,2017年冬季建设海域内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37.11× 107cell/m3,2017年度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度在铺前大桥建设海域开展周年性调查研究共采集到浮游动物8类20属27种。桡足类居首位,共有5属11种,占2017年度铺前大桥建设海域周年性调查海域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40.74%;原生动物次之,有4属5种,占2017年度铺前大桥建设海域周年性调查海域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18.54%,;浮游幼体和轮虫各3属3种,各占2017年度周年性调查海域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11.11%;被囊动物有1属2种,占2017年度周年性调查海域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7.41%;软体类、环节动物和枝角类各有1属1种,占2017年度周年性调查海域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3.70%。2016年冬季建设海域内浮游动物密度为196.08×103ind./m3,2017年夏季建设海域内浮游动物密度为1895.2 X 103ind./m3,2017年秋季建设海域内浮游动物密度为978.8 X 103 ind./m3,2017年冬季建设海域内浮游动物密度为87.2X 103ind./m3。2016年水质监测项目包括COD、DO、DIN、DIP、非离子氨和SS等,根据Redfield比值发现铺前大桥建设海域属于贫营养盐海域,总体上铺前大桥建设海域水质状况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状况稳定良好。分析各监测项目COD、DO、DIN、DIP、非离子氨和SS等在铺前大桥建设海域3个不同区域(红树林里、红树林外和红树林附近)的情况,发现红树林里和红树林外的DO、DIN、和非离子氨之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而红树林附近与红树林外站点、红树林里与红树林外站点的COD、DO、DIN、DIP、SS、非离子氨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故认为铺前大桥建设海域对当地生态系统无显着影响。并且与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水质状况逐年好转,营养状况变成贫营养。2017年秋季发现少数站点呈现轻度富营养,而且出现在红树林里和红树林附近,可能是因为红树林的水流交换不频繁导致小环藻的大量生长。综上,当地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红树林内区域有发生藻类爆发性增殖或局部赤潮的可能,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海南铺前跨海大桥的建设施工暂未发现对调查海域及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明显影响,为切实保护红树林,还需要长期对该地开展浮游生物和水质状况调查,以期获得更为详实可靠的数据,为日后工程类项目施工提供参考依据。为了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往后还需多加注意,保护已经取得的成果、保护当地重要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易斌,陈凯彪,周俊杰,吕意华[10](2018)在《2009年至2016年华南近海赤潮分布特征》文中指出本文对2009年至2016年间南海近岸海域发生的赤潮进行了分析,研究近岸海域赤潮爆发的时间规律,空间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赤潮种类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华南近海赤潮整体高发期集中在春季海水水温上升期,甲藻赤潮在南海赤潮中所占的比例达79%,且在南海近岸广泛分布,而硅藻出现次数较少,分布范围较窄。同时初步探讨了爆发硅藻赤潮为主的湛江港和爆发甲藻赤潮为主的大鹏湾内,水体环境和赤潮的关系:湛江港内水体中可溶性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长期处于赤潮富营养阈值,氮磷比在4至37之间,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集中在春夏水温较高时期爆发赤潮;而大鹏湾水体中可溶性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均为超过富营养阈值,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集中在冬季和初春水体温度较低时爆发赤潮,不同的温度变化和氮磷含量是导致2个海湾赤潮种类差异较大的重要因素。

二、湛江港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湛江港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2017-2020年秋季湛江湾海表叶绿素a和营养盐时空分布及潜在富营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湛江湾概况
        1.1.2 湛江湾水质现状
        1.1.3 湛江湾生态环境若干影响因素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湛江湾水体历史研究概况
        1.2.2 叶绿素a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概况
        1.2.3 近海富营养化研究历程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 样品分析与测定
        2.2.1 样品预处理
        2.2.2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3.1 PCA分析
        2.3.2 线性回归分析
        2.3.3 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湛江湾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3.2 湛江湾海水理化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3.3 湛江湾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调控
        3.3.1 湛江湾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
        3.3.2 氮磷硅比例对浮游植物的限制情况
        3.3.3 湛江湾DIN营养盐结构
    3.4 叶绿素a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4.1 2017--2020年叶绿素a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4.2 叶绿素a与理化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3.4.3 叶绿素a与营养盐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3.4.4 叶绿素a与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
    3.5 湛江湾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
    3.6 小结
4 讨论
    4.1 湛江湾理化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Chl-a的影响
    4.2 湛江湾浮游植物Chl-a对营养盐的响应
        4.2.1 氮磷硅比例对浮游植物的限制影响
        4.2.2 水体无机氮不同结构对游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湛江湾叶绿素a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4.3.1 叶绿素a与理化环境因子的年际变化关系
        4.3.2 叶绿素a与营养盐因子的年际变化关系
    4.4 湛江湾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
    4.5 湛江湾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及治理对策
    4.6 湛江湾与国内其他海湾水体营养状态比较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中国海洋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三):南海(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海域的赤潮及其影响
2南海海域的浮游植物
    2.1南海航次调查
    2.2南海历史航次的浮游植物概况
    2.3南海航次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3南海海域的赤潮物种
    3.1菱形海线藻
    3.2中肋骨条藻
    3.3洛氏角毛藻
    3.4尖刺拟菱形藻
    3.5柔弱拟菱形藻
    3.6球形棕囊藻
    3.7夜光藻
    3.8锥状斯氏藻
4结论与展望

(3)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沉积物生源要素、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及分子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海洋沉积物
        1.1.1 海洋沉积物概况
        1.1.2 海洋沉积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1.1.3 我国沿海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
    1.2 浮游植物休眠体
        1.2.1 浮游植物休眠体概述
        1.2.2 浮游植物休眠体的生态学意义
        1.2.3 浮游植物休眠体研究状况分析
    1.3 浮游植物休眠体的分类鉴定
        1.3.1 形态学分类鉴定
        1.3.2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浮游植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2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评价分析
    2.1 引言
    2.2 研究海域概况
        2.2.1 福建漳州东山湾
        2.2.2 福建宁德福宁湾
        2.2.3 浙江宁波象山港
        2.2.4 江苏盐城大丰港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3.2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2.3.3 总氮(TN)和总磷(TP)的测定
        2.3.4 生物硅(BSi)的测定
        2.3.5 生物有机质(OM)测定
        2.3.6 含水率(MC)测定
        2.3.7 数据分析和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生源要素总体分布
        2.4.2 生源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2.4.2.1 东山湾
        2.4.2.2 福宁湾
        2.4.2.3 象山港
        2.4.2.4 大丰港
        2.4.3 生源要素来源分析与污染评价
        2.4.3.1 生源要素来源分析
        2.4.3.2 生源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2.4.3.3 生源要素污染状况评价
    2.5 小结
3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海域及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2.1 样品处理
        3.2.2.2 孢囊鉴定
        3.2.2.3 数据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甲藻孢囊群落结构
        3.3.1.1 东山湾
        3.3.1.2 福宁湾
        3.3.1.3 象山港
        3.3.1.4 大丰港
        3.3.2 各站位甲藻孢囊的分布状况
        3.3.3 甲藻孢囊的地理分布
        3.3.3.1 东山湾
        3.3.3.2 福宁湾
        3.3.3.3 象山港
        3.3.3.4 大丰港
        3.3.4 甲藻孢囊与生源要素之间的关系
    3.4 讨论
        3.4.1 甲藻孢囊多样性与丰富程度
        3.4.2 甲藻孢囊群落结构与海域初级生产力及富营养化
        3.4.3 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与赤潮发生潜势
    3.5 小结
4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真核藻类分子多样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海域及样品采集
        4.2.2 沉积物总DNA的提取
        4.2.3 扩增和DNA测序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真核生物群落结构组成
        4.3.1.1 东山湾
        4.3.1.2 福宁湾
        4.3.1.3 象山港
        4.3.1.4 大丰港
        4.3.2 真核藻类群落结构组成
        4.3.2.1 东山湾
        4.3.2.2 福宁湾
        4.3.2.3 象山港
        4.3.2.4 大丰港
        4.3.3 真核生物与真核藻类的地理分布
        4.3.4 优势真核藻类纲DNA序列的地理分布
        4.3.4.1 甲藻纲
        4.3.4.2 硅藻纲
        4.3.4.3 金藻纲
        4.3.5 有毒有害赤潮藻类的地理分布
        4.3.5.1 环沟藻属(Gyrodinium spp.)的地理分布
        4.3.5.2 膝沟藻属(Gonyaulax spp.)的地理分布
        4.3.5.3 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 spp.)的地理分布
        4.3.5.4 裸甲藻属(Gymnodinium spp.)的地理分布
        4.3.5.5 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 spp.)的地理分布
        4.3.5.6 角毛藻属(Chaetoceros spp.)的地理分布
        4.3.5.7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spp.)的地理分布
    4.4 讨论
        4.4.1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真核藻类多样性
        4.4.2 华东沿海典型港湾真核藻类群落结构
        4.4.3 有毒有害藻类分布与赤潮发生趋势
        4.4.4 宏基因组测序在浮游植物及真核藻类中的运用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盐城北部近岸海域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区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江苏省海洋生态环境概况
        1.3.2 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因子
        1.3.3 浮游植物数据分析方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样品采集和分析
    2.1 点位布设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2.1 采样时间和层位
        2.2.2 水质样品采样和保存方法
        2.2.3 浮游植物采样方法
    2.3 样品分析
3 水质及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分析
    3.1 水质时空变化分析
    3.2 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分析
        3.2.1 浮游植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
        3.2.2 浮游植物种类季节变化
        3.2.3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时空变化
        3.2.4 浮游植物优势种季节变化
4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分析
    4.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4.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差异物种
5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
    5.1 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5.2 浮游植物优势种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对环境管理的启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广东省沿岸海域藻华发生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藻华事件及温度数据收集
    1.2 藻华区域的划分
    1.3 藻华统计方法及海表平均温度计算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
        2.1.1 藻华发生的年际特征和季节特征
        2.1.2 藻华发生的区域特征
        2.1.3 广东省不同区域藻华发生的时间特征
        2.1.4 主要藻华肇事种的发生特点
        (1)多发种
        (2)有毒种
    2.2 讨论
        2.2.1 广东省不同区域藻华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应对策略
        2.2.2 广东沿海藻华发生特征与中国及东南亚海域的比较
        2.2.3 藻华治理的建议
3 结 论

(6)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图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图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海洋环境的界定
        2.1.2 海洋环境污染的界定
        2.1.3 海洋环境综合治理的界定
        2.1.4 海洋环境污染相关防治管理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系统理论
        2.2.3 环境正义理论
        2.2.4 环境契约理论
3.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现状
    3.1 湛江市海洋环境概况
    3.2 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现状
        3.2.1 养殖环境问题突出
        3.2.2 陆源污染比较严重
        3.2.3 赤潮灾害发生频繁
        3.2.4 海水过于营养化
    3.3 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
        3.3.1 海洋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难度大
        3.3.2 海洋环境污染物波及范围比较广
        3.3.3 海洋环境污染种类较多且繁杂
        3.3.4 海洋环境污染持续性危害强
    3.4 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困境
        3.4.1 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3.4.2 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与管理的责权不明确
        3.4.3 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3.4.4 海洋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健全
4.发达国家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借鉴启示
    4.1 发达国家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实践
        4.1.1 美国防治管理实践模式
        4.1.2 日本防治管理实践模式
        4.1.3 澳大利亚防治管理实践模式
    4.2 发达国家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经验
        4.2.1 美国防治管理经验借鉴
        4.2.2 日本防治管理经验借鉴
        4.2.3 澳大利亚防治管理经验借鉴
5.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策略
    5.1 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机制
        5.1.1 在全社会树立海洋保护法律意识
        5.1.2 健全海洋生态法律法规体系
        5.1.3 明确海洋生态损害法律赔偿制度
    5.2 搭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防治管理模式
        5.2.1 建立生态文明多元主体结构
        5.2.2 优化生态文明多元文化环境
        5.2.3 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市场主动参与海洋保护
    5.3 明确防治管理责权机制
        5.3.1 强化海洋开发监管手段
        5.3.2 全面整治现有陆基养殖场
        5.3.3 加强推广生态养殖发展模式
    5.4 加快建设相关生态补偿机制
        5.4.1 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技术体系
        5.4.2 提升非政府组织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性
        5.4.3 积极鼓励普通民众参与海洋保护工作
    5.5 完善政绩评价考核机制
        5.5.1 明确政绩评价的内容和范围
        5.5.2 推进政绩评价机制制度化建设
        5.5.3 走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绩评价之路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总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及特征
        2.1.1 海岸带的概念
        2.1.2 海岸带的特征
        2.1.3 海岸带综合管理
    2.2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过程及原则
        2.2.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过程
        2.2.2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原则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海洋综合管理理论
        2.3.2 海洋环境保护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4 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3 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现状
    3.1 湛江湾海岸带概况
        3.1.1 自然地理情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
        3.2.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相关政策
        3.2.2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现行体制
    3.3 湛江湾海岸带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3.3.1 渔业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3.3.2 港口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3.3.3 临海工业产业开发管理现状
        3.3.4 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3.3.5 海域使用规划管理现状
    3.4 湛江湾海岸带环境保护现状
        3.4.1 海岸带综合整治及修复
        3.4.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3.4.3 海洋渔业管理与执法
4 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海岸带综合管理政策法规不完善
    4.2 海岸带综合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
    4.3 海岸带资源开发过度
        4.3.1 渔业资源减少
        4.3.2 岸线滩涂缩减
    4.4 海岸带环境污染与灾害严重
        4.4.1 水质污染
        4.4.2 垃圾污染
        4.4.3 海洋赤潮灾害
        4.4.4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
        4.4.5 风暴潮灾害
5 湛江湾海岸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立法规划滞后和实施缓慢
    5.2 部门协调低效和执行不力
    5.3 人口与城市化集中海岸带
    5.4 资源开发与保护相互矛盾
    5.5 欠缺环保抗灾意识与能力
6 典型海岸综合管理经验借鉴
    6.1 八打雁湾
        6.1.1 实施项目前存在的问题
        6.1.2 实施项目中应用的措施办法
        6.1.3 实施项目后取得的实践成效
        6.1.4 八打雁湾综合管理项目几点启示
    6.2 胶州湾
        6.2.1 胶州湾存在的问题
        6.2.2 胶州湾采取的应对措施
        6.2.3 胶州湾海洋环境管理成效
        6.2.4 胶州湾综合管理经验
7 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策略
    7.1 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政策法规
        7.1.1 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政策
        7.1.2 加快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法规
    7.2 健全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机制
        7.2.1 优化海岸带综合管理协调机制
        7.2.2 创新海岸带综合管理经费保障机制
        7.2.3 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监督制度
    7.3 优化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
        7.3.1 坚持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
        7.3.2 坚持陆海统筹一体化建设
        7.3.3 加强海岸带“三生空间”管控
    7.4 发挥科技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作用
        7.4.1 发挥科技平台提升海岸带综合管理水平
        7.4.2 利用科技创新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
        7.4.3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海岸带资源利用率
        7.4.4 强化海岸带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
    7.5 加强海岸带环境污染监控与整治
        7.5.1 整治海岸带污染物乱入海排放
        7.5.2 打击破坏海岸带环境资源行为
        7.5.3 加强海岸带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7.5.4 提高社会公众海岸带保护意识
8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环北部湾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海洋沉积物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1.1.1 海洋沉积物概况
        1.1.2 海洋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1.2 沉积物中浮游植物休眠体的分布
        1.2.1 浮游植物休眠体概述
        1.2.2 硅藻休眠孢子
        1.2.3 甲藻休眠孢囊
        1.2.4 沉积物中浮游植物休眠体与赤潮生消的关系
    1.3 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及其与赤潮的关系
        1.3.1 休眠体萌发
        1.3.2 休眠体萌发的研究现状
    1.4 基因组技术在浮游植物分析鉴定中的运用
        1.4.1 传统显微镜鉴定及其局限
        1.4.2 基因组技术
        1.4.3 基因组技术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 环北部湾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评价
    2.1 研究海域概况及采样点
        2.1.1 粤西湛江港
        2.1.2 海南西北沿海
        2.1.3 广西沿海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2.2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2.2.3 总氮(TN)和总磷(TP)的测定
        2.2.4 生物硅(BSi)的测定
        2.2.5 数据分析和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环北部湾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总体分布
        2.3.2 生源要素的空间分布
        2.3.3 环北部湾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含量与中国沿海港湾的比较
        2.3.4 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来源分析
        2.3.5 表层沉积物中环境因子污染评价
    2.4 小结
3 环北部湾沉积物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3.1 研究海域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3.2.2 萌发前样品的保存与强制性休眠期的度过
        3.2.3 沉积物样品的处理与萌发
        3.2.4 萌发的浮游植物观察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环北部湾表层沉积物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3.3.2 萌发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
        3.3.3 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3.3.4 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和优势种种类组成
    3.4 讨论
        3.4.1 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特征
        3.4.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赤潮发生潜势
    3.5 小结
4 环北部湾沉积物萌发的浮游植物分子多样性研究
    4.1 研究海域概况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和DNA提取
        4.2.2 PCR扩增和测序
        4.2.3 数据库比对与OTU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测序数据分析及多样性指数
        4.3.2 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4.3.3 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4.4 讨论
        4.4.1 基因组测序与显微镜镜检结果的比较
        4.4.2 基因组测序下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铺前大桥建设海域2017年度浮游生物组成与水质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铺前大桥概况
    1.2 东寨港海域生态资源概况
    1.3 东寨港海域研究现状
    1.4 浮游生物
        1.4.1 浮游植物
        1.4.2 浮游动物
    1.5 浮游生物与水质关系
    1.6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站点设置
    2.2 浮游生物
        2.2.1 浮游植物采集、计数和定量方法
        2.2.2 浮游动物采集、计数和定量方法
        2.2.3 优势种
        2.2.4 浮游生物群落特征指数评价
    2.3 水质
        2.3.1 水质监测项目
        2.3.2 富营养化指数评价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浮游植物
        3.1.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3.1.2 赤潮藻类和有毒藻类
        3.1.3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种类数
        3.1.4 浮游植物优势度和优势种
        3.1.5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
    3.2 浮游动物
        3.2.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3.2.2 浮游动物密度和种类数
        3.2.3 浮游动物优势度和优势种
        3.2.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
    3.3 水质监测结果
        3.3.1 相关环境因子
        3.3.2 主要环境因子
    3.4 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
        3.4.1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各因子分析
        3.4.2 水质因子间的分析
        3.4.3 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间的分析
4 讨论
    4.1 铺前大桥建设海域2017年度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4.1.1 浮游植物种类和密度的讨论与分析
        4.1.2 浮游植物赤潮优势种讨论与分析
    4.2 铺前大桥建设海域2017年度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4.2.1 浮游动物种类和密度的讨论与分析
        4.2.2 浮游动物优势种讨论与分析
    4.3 铺前大桥建设海域2017年度水质状况评价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2009年至2016年华南近海赤潮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来源
2 南海近岸赤潮的分布特征
    2.1 赤潮爆发的时间特征
    2.2 赤潮爆发的地理位置分布
    2.3 影响范围较大的赤潮
    2.4 赤潮的分布的季节特征
    2.5 赤潮种类的分布特点
        2.5.1 中肋骨条藻赤潮
        2.5.2 夜光赤潮
3 讨论
    3.1 水温
    3.2 种类组成
    3.3 种类分布的区域特点

四、湛江港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2017-2020年秋季湛江湾海表叶绿素a和营养盐时空分布及潜在富营养化研究[D]. 周敏.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2]中国海洋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三):南海[J]. 陈楠生,张梦佳. 海洋与湖沼, 2021(02)
  • [3]华东沿海典型港湾沉积物生源要素、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及分子多样性研究[D]. 王文婷. 暨南大学, 2020(03)
  • [4]盐城北部近岸海域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D]. 王一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广东省沿岸海域藻华发生的时空特征[J]. 田媛,李涛,胡思敏,谢学东,刘胜.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1)
  • [6]湛江市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策略研究[D]. 王超.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研究[D]. 冯国艳.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8]环北部湾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萌发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D]. 梁采莹. 暨南大学, 2018(01)
  • [9]铺前大桥建设海域2017年度浮游生物组成与水质状况分析[D]. 古倩怡. 海南大学, 2018(08)
  • [10]2009年至2016年华南近海赤潮分布特征[J]. 易斌,陈凯彪,周俊杰,吕意华. 海洋湖沼通报, 2018(02)

标签:;  ;  ;  

湛江港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种类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