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102例

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102例

一、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之便秘102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波[1](2019)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通腑中药干预效果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针对性防治策略提供科学支持;2.分析吞咽障碍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内在关联,为其病因防治提供理论依据;3.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其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4.观察通腑中药“通腑醒神胶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所有出院诊断为“脑梗死”临床病历资料,然后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根据有无肺炎发生及有无吞咽障碍划分亚组;2.收集纳入病历人群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中医、西医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类型,入院后的洼田饮水评分及肺部感染评分,神经功能评分(NIHSS),影像学脑梗死病变部位,入院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及通便药物使用情况等资料;3.运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其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吞咽障碍和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观察“通腑醒神胶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1.按照纳排标准共纳入符合要求患者273例,其中卒中合并肺炎患者78例(33.2%),住院期间发生吞咽障碍者共84例(30.8%);2.高龄,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卒中病史与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密切相关(P<0.05);合并吞咽障碍,留置胃管,便秘,NIHSS评分(5分),洼田饮水试验V级,基底节区及多部位梗死等因素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密切相关(P<0.05);3.留置胃管、吞咽障碍、便秘、高NHISS评分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吞咽障碍明显(洼田饮水V级)的患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风险更大(P<0.05);4.急性缺血性中风卒中中医证候类型以为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5种类型为主,其中痰热腑实证比例最高(112例,41.0%),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痰热腑实证患者与其他证型的患者相比,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5.住院期间使用“通腑醒神胶囊”是肺部感染预后的保护性因素(P<0.05),使用通腑醒神胶囊治疗组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更加确切,(P<0.05)。结论:1.留置胃管、吸烟史、发生便秘等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留置胃管、高NHISS评分、便秘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吞咽障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痰热腑实证是急性缺血性中风卒中最主要的中医证候类型之一,中药“通腑醒神胶囊”较西药缓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腑实证有更好的疗效。

李星凌[2](2016)在《增液承气汤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constipation)的疗效并与单纯使用针刺及单纯使用鳆药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疗效对比,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思路。方祛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收治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针刺组以及西药组各5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增液承气汤结合针刺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西药组采用果导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三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并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比三组的总有效率,以进一步比较三组方法各自的优劣性。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经分析,联合治疗组、针刺组与西药组三组样本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2)症状分级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在便秘症状分级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中I级25例,II级16例、III级6例、Ⅳ级3例;针刺组中I级17例,1I级13例、Ⅲ级11例、Ⅳ级9例;西药组中I级11例,II级13例、III级17例、Ⅳ级9例;联合治疗组的症状分级明显优于针刺组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三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西药组总确‘效率为82%,其中痊愈8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9例;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其痊愈7例,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I0例;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其中痊愈13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5例;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针刺组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开展增液承气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与西药治疗,可以作为卒中后便秘患者临床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3](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叶华韵[4](2011)在《电针结合Kegel运动治疗中风急性期排便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电针结合Kegel运动治疗中风急性期排便障碍,以便秘临床主要症状和心理症状评分作为观察指标,以此评价电针结合Kegel运动治疗中风急性期排便障碍的疗效,优化中风急性期排便障碍的治疗方案,为Brunstrom分期(用于评价中风患者整体运动功能)为Ⅰ-Ⅱ期(能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尚无随意运动的阶段)的中风急性期排便障碍患者提供了一个治疗思路,有利于中风后的功能恢复及中风的二级预防。方法:收集自2010年0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及神经内科中风急性期便秘患者42例。根据Excel Rand随机语句,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电针结合Kegel运动,对照组予苁蓉通便口服液。三周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便秘临床主要症状和心理症状评分进行对照观察。结果:1.治疗组痊愈2人,显效7人,有效7人,无效4人,有效率为80%;对照组痊愈2人,显效4人,有效7人,无效9人,有效率为59%。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2.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自主排便、排便间隔、便意感、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腹胀、腹痛、排气不畅感、排便不尽感方面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在粪便性质方面疗效相当。3.两组患者对改善肛门梗阻感均无效。4.两组患者心理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电针结合Kegel运动治疗中风急性期排便障碍安全有效,总体疗效优于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并且部分症状的改善显着优于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

叶华韵,王旭东[5](2010)在《中西医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研究概要》文中指出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对脑卒中的进展、预后有重大影响。近来中西医治疗卒中后便秘的文献报道较多,治疗效果满意。现从中西医临床的内外治法及结合康复等方法对卒中后便秘作如下综述。

刘丙林,李鸿强,杨省振[6](2003)在《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之便秘102例》文中研究表明

周帅,罗建君[7](2009)在《益气通便方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42例》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益气通便方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益气通便方;对照组42例,用乳果糖口服液。采用卡方检验方法比较,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48%,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便方是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的有效治疗方法。

王媛[8](2021)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基于中医辨证体系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并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对SAP风险的早期辨识能力和卒中不良预后的预警能力。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基本信息特点、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及证候组合规律。2.采用前瞻性调查结合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共纳入194例发病72小时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和并发症);入院时、发病7天(或发生SAP)时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指标、血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吞咽筛查量表;入院时、发病7天(或发生SAP)时中医证候量表;将采集的信息录入CRF表并建立数据库。根据SAP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以及证候要素分布和组合规律;采用卡方检验及点二列方法分析差异参数与SAP发生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SAP的危险因素。结果:1.文献研究发现卒中后肺部感染的患者以男性偏多,类型以脑梗死为主,合并病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中医证候要素占比依次为痰湿、内火、气虚、血瘀、内风、阴虚,证候组合规律多为单证、二证,以痰湿、内火为主。2.临床研究中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AP组(38例)与非SAP组(156例)患者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的年龄79.50(65.50-84.25)岁,高于非SA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非首次卒中患者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既往卒中患者mRS评分3.00(3.00-3.00)分,高于非SA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患有既往病史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既往发生房颤患者9例(23.7%),与非SAP组12例(7.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吸烟人数、饮酒人数、含有家族史患者例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合并并发症38例(100%),与非SAP组77例(49.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SAP组合并吞咽困难35例(92.1%),与非SAP组49例(3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合并尿潴留患者6例(15.8%),与非SAP组1例(0.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合并尿失禁患者7例(18.4%),与非SAP组8例(5.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入院时实验室指标比较:SAP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高于非SA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高于非SA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低于非SA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高于非SA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糖(Glucose,GLU)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入院时SAP组NIHSS评分10.00(7.75-14.00)分,高于非SA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NIHSS评分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两组评分轻度(0-4分)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5分)时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吞咽困难等级3(1-3)级,与非SAP组4(3-4)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相关分析表明,年龄、吞咽困难、尿潴留、NLR、NIHSS评分和吞咽困难等级与SA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3)。其中,年龄(β=0.122,OR=1.130,P<0.01)、NLR(β=0.275,OR=1.317,P<0.01)、NIHSS评分(β=0.451,OR=1.570,P<0.01)和吞咽困难等级(评分越高,吞咽困难程度越轻)(β=-1.268,OR=0.281,P<0.05)是SAP的危险因素。6.入院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1)SAP组内风证34例(89.5%)、痰湿证34例(89.5%)、气虚证36例(94.7%),与非SAP组内风证102例(65.4%)、痰湿证37例(23.7%)、气虚证115例(73.7%)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火证、血瘀证、阴虚证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P组内风证10.00(10.00-20.00)分、痰湿证15.50(13.00-18.00)分、气虚证25.00(23.00-30.00)分,与非SAP组内风证10.00(0-20.00)分、痰湿证7.00(4.25-9.00)分、气虚证14.00(9.00-23.00)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火证、血瘀证、阴虚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3)SAP组四证组合24例(63.2%)、五证组合4例(10.5%)较非SAP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SAP组二证组合52例(33.3%)、三证组合65例(41.7%)较SAP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证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7.发病7天(或发生SAP)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1)SAP组内风证28例(73.7%)、内火证18例(47.4%)、痰湿证38例(100%)、气虚证35例(92.1%)、阴虚证14例(36.8%),与非SAP组内风证23例(14.7%)、内火证22例(14.1%)、痰湿证28例(17.9%)、气虚证75例(48.1%),阴虚证3例(1.9%)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瘀证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P组内风证10.00(0-20.00)分、内火证8.00(3.75-14.25)分、血瘀证18.00(9.50-18.00)分、痰湿证23.50(18.75-27.25)分、气虚证25.00(21.75-31.00)分、阴虚证5.00(5.00-15.00)分,与非SAP组内风证0(0-0)分、内火证3.00(3.00-4.00)分、血瘀证14.00(10.00-18.00)分、痰湿证6.00(2.25-8.00)分、气虚证9.00(0-14.00)分,阴虚证5.00(5.00-5.00)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SAP组四证组合14例(36.8%)、五证组合17例(44.7%)较非SAP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SAP组单证型52例(33.3%)、二证组合81例(51.9%)较SAP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无证型、三证组合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中医证候要素的演变规律:(1)SAP组入院时内火证5例(13.2%)、阴虚证5例(13.2%),与发生肺炎时内火证18例(47.4%)、阴虚证14例(36.8%)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发生肺炎前后的内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SAP组入院时内风证102例(65.4%)、气虚证115例(73.7%),与发病7天时内风证23例(14.7%)、气虚证75例(48.1%)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SAP组患者入院与发病7天时的内火证、血瘀证、痰湿证、阴虚证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P组入院时内火证3.50(3.00-7.00)分、痰湿证15.50(13.00-18.00)分、阴虚证5.00(5.00-5.00)分,与发生肺炎时内火证8.00(3.75-14.25)分、痰湿证23.50(18.75-27.25)分、阴虚证5.00(5.00-15.00)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发生肺炎前后的内风证、血瘀证、气虚证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SAP组入院时内风证10.00(0-20.00)分、内火证3.00(3.00-8.75)分、血瘀证18.00(10.00-18.00)分、痰湿证7.00(4.25-9.00)分、气虚证14.00(9.00-23.00)分,与发病7天时内风证0(0-0)分、内火证3.00(3.00-4.00)分、血瘀证14.00(10.00-18.00)分、痰湿证6.00(2.25-8.00)分、气虚证9.00(0-14.00)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SAP组患者入院与发病7天时的阴虚证无统计学意义(P>0.05);(3)SAP组入院时四证组合24例(63.2%)、五证组合4例(10.5%),与发生肺炎时四证组合14例(36.8%)、五证组合17例(44.7%)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发生肺炎前后的二证组合2例、三证组合8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SAP组入院时单证型10例(6.4%)、二证组合52例(33.3%)、三证组合65例(41.7%)、四证组合29例(18.6%),与发病7天时单证型52例(33.3%)、二证组合81例(51.9%)、三证组合20例(12.8%)、四证组合1例(0.6%),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SAP组患者入院与发病7天时的无证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组患者的年龄、mRS评分、房颤、吞咽困难、尿潴留、尿失禁、WBC、N、L、NLR、NIHSS评分和吞咽困难等级有显着差异;年龄、吞咽困难、尿潴留、NLR、NIHSS评分和吞咽困难等级与SAP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其中,年龄,NLR,NIHSS评分和吞咽困难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2.SAP组入院时的证素主要以内风、血瘀、痰湿、气虚为主,组合规律以四证组合为主,发生SAP后内火证和阴虚证加重,证素组合更为复杂;非SAP组入院时的证素主要以内风、血瘀、气虚为主,组合规律以二证、三证组合为主,发病7天时内风证和气虚证减轻,证素组合趋于简化。

贺琳[9](2020)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ACO)制备大鼠左侧急性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针刺对大鼠血清中Fas,Fasl和大脑皮质中凋亡细胞caspase-3与caspase-9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清洁级SD大鼠,雄性,220g-300g,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假手术组只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不结扎血管,不插入栓线。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针刺组于6h,24h,48h,72h将大鼠捆缚后,分别针刺百会,大椎,双侧足三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于相同时间段,实施捆缚但不实施针刺。各组大鼠麻醉清醒后2h,24h,48h,72h,用五分评分法和脑卒中指数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面积的变化;HE染色法检查大鼠脑细胞形态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Fas,fasl含量表达的变化;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阳性表达。结果1.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大鼠麻醉清醒后2h,24h,48h,72h用五分评分法和脑卒中指数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h和24h时模型组,针刺组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模型组和针刺组则区别不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8h和72h时模型组,针刺组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模型组评分明显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因此可得,针刺干预48h后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2.针刺对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变化的影响TTC染色后发现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染色均为红色,未见白色梗死灶。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染色后均可见右侧半脑为红色,左侧半脑则出现白色梗死灶,且针刺组梗死灶显着小于模型组梗死灶。3.针刺对各组大鼠脑形态学的影响肉眼观察大鼠脑组织大体形态可见,假手术组的鼠脑左右半球对称,颜色淡粉,分布均匀。模型组鼠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梗死侧脑组织颜色苍白,大面积脑组织肿胀,正常侧呈淡粉色。针刺组鼠脑左右半球较为对称,梗死侧脑组织颜色苍白,脑组织肿胀较之模型组要轻,正常侧也呈淡粉色。HE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的病理变化。假手术组:脑组织神经细胞排列致密,整齐。模型组:梗死侧脑组织大量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萎缩,周围间隙扩大,胞浆嗜伊红着色,胞质呈空泡变性,疏松,胞核浓缩深染。针刺组:梗死侧脑神经元排列较为致密,整齐,周围间隙较小。4.针刺对各组大鼠血清中Fas,Fasl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血清中的Fas和Fasl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大鼠血清中的Fas和Fasl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针刺组明显少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针刺对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凋亡影响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可见少量凋亡细胞,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均有较多的凋亡细胞,且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模型组相较,针刺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针刺对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影响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可见少量凋亡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均有较多的凋亡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且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模型组相较,针刺组大鼠大脑皮质的凋亡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2,针刺能够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和脑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3,针刺治疗后大鼠血清中的Fas和Fasl含量减少,大鼠大脑皮质中凋亡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减少,提示这些凋亡因子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针刺通过降低凋亡因子的表达,达到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水肿,减少脑梗死面积,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林秀梅[10](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二、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之便秘10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之便秘10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通腑中药干预效果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1.1.1 中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1.1.2 中医学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1.1.3 中医学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认识
        1.1.4 中医学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概况
        1.1.5 小结
    1.2 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2.1 发病机制
        1.2.2 危险因素的研究
        1.2.3 SAP临床诊断与评估
        1.2.4 小结
    1.3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相关性肺炎康复治疗进展
        1.3.1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进展
        1.3.2 小结
    1.4 “通腑醒神胶囊”及“通腑醒神、豁痰开窍”治法的研究现状
        1.4.1 “通腑醒神胶囊”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1.4.2 “通腑醒神胶囊”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
        1.4.3 通腑疗法的使用现状
        1.4.4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研究目的
    2.2 临床资料
        2.2.1 研究对象
    2.3 诊断标准
        2.3.1 西医诊断标准
        2.3.2 中医诊断标准
    2.4 病例纳排标准
        2.4.1 纳入标准
        2.4.2 排除标准
    2.5 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判定标准
    2.6 研究步骤与方法
        2.6.1 数据采集方法
        2.6.2 数据采集项目
        2.6.3 录入《病例调查表》
        2.6.4 《病例调查表》制定标准
        2.6.5 数据录入规则
    2.7 统计软件
    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统计学资料分布情况
        3.1.1 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结果
        3.1.2 27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资料分布情况
        3.1.3 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分布情况
        3.1.4 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医证候类型分布规律
    3.2 常见病因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3.3 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4 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分析
    3.5 中医证候类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预后的相关性
    3.6 洼田饮水分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预后的关系
    3.7 通腑醒神胶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3.8 “通腑醒神胶囊”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预后
第四章 讨论
    4.1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4.2 中医学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认识及“通腑醒神胶囊”的治疗效果分析
    4.3 研究的局限性
    4.4 小结
    4.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增液承气汤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二)样本量的计算
    (三) 诊断标准
    (四) 纳入及排除标准
    (五) 治疗方法
    (六) 疗效标准
    (七) 技术路线
    (八)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一) 一般资料比较
    (二) 症状分级比较
    (三) 临床疗效比较
三、讨论
    (一) 便秘的概念及易患人群
    (二) 便秘的辨证治疗
    (三) 卒中后便秘的发生情况
    (四)卒中后便秘的中医治疗
    (五) 便秘的针灸疗法
    (六)增液承气汤
    (七)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4)电针结合Kegel运动治疗中风急性期排便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中风后排便障碍的研究概况
        1.1 中风后排便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正常的排便生理
        1.3 排便心理研究
        1.4 中风后排便障碍的病因研究
        1.5 中风后排便障碍发病机制研究
        1.6 中风后排便障碍的西医治疗
    2 中医对中风后排便障碍的研究概况
        2.1 中风后排便障碍的病因病机
        2.2 中风与便秘的关系
        2.3 中风后排便障碍的中医药物治疗
        2.4 中风后排便障碍的针灸治疗
        2.5 研究现状分析
    3 KEGEL运动的研究现状
        3.1 Kegel运动的概念及起源
        3.2 Kegel运动的现代临床研究
        3.3 Kegel运动的治疗机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病例分组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项目
        1.5 疗效判定
        1.6 统计分析
    2 数据分析
        2.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2.2 治疗前临床症状分析
        2.3 两组疗效比较
        2.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基本资料及主要症状分析
        2.2 心理状态分析
        2.3 疗效分析
        2.4 对最难起效肛门口梗阻感的认识
    3 治疗机制探讨
        3.1 选穴依据
        3.2 针刺治疗机制
        3.3 Kegel运动治疗机制
        3.4 电针与Kegel运动相结合的优势
    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西医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研究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治疗
    1.1 内治
    1.2 外治
2 西医治疗
    2.1 药物
    2.2 灌肠
    2.3 理疗
    2.4 综合康复护理方法
3 问题与展望
    3.1 问题
    3.2 展望

(6)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之便秘10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4 讨论

(7)益气通便方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4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统计方法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2 对照组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3.2 疗效比较
4 病案举例
5 讨论

(8)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研究卒中后肺部感染的证候要素组合规律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小结
第二部分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1.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2.研究路线
    3.研究结果
    4.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5.小结
第三部分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证候要素分布及演变规律
    1.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2.研究路线
    3.研究结果
    4.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综述一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西医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针刺对各组大鼠自主行动的影响
        2.2 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2.3 针刺对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2.4 针刺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的影响
        2.5 针刺对各组大鼠血清中FAS,FASL含量的影响
        2.6 针刺对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凋亡细胞的影响
        2.7 针刺对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caspase-9,caspase-3 的表达影响
    3.讨论
        3.1 实验动物和造模方法的选择
        3.2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成功的评价
        3.3 改良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方法和经验
        3.4 干预方法和穴位的选择
        3.5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六、类证鉴别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三、中医综合疗法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一、脑卒中的定义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四、西医鉴别诊断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五、脑卒中的预防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技术路线图
        二、器具选择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四、治疗方案
    第三节 观察指标
        一、基本资料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三、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一、两组性别比较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三、两组种族比较
        四、两组证型比较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一、整体康复
        二、辨证康复
        三、形神合一
        四、被动康复
        五、自我管理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第三节 病案举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之便秘10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通腑中药干预效果的回顾性分析[D]. 王小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增液承气汤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疗效观察[D]. 李星凌.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6(10)
  • [3]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4]电针结合Kegel运动治疗中风急性期排便障碍的临床研究[D]. 叶华韵.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4)
  • [5]中西医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研究概要[J]. 叶华韵,王旭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1)
  • [6]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之便秘102例[J]. 刘丙林,李鸿强,杨省振. 河南中医, 2003(01)
  • [7]益气通便方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42例[J]. 周帅,罗建君. 吉林中医药, 2009(05)
  • [8]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王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D]. 贺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
  • [10]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清肠化瘀汤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10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