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艺术品的发展方向及其文化复兴功能

旅游艺术品的发展方向及其文化复兴功能

一、旅游艺术品的发展方向及其文化复兴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武聪聪[1](2021)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土地扩张,许多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与其周围旅游景区及风景资源之间的空间关系日益紧密,城景二者的发展关系逐渐由过去相对独立转向对城景相依、协调一体的追求。然而,当前多数城市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建设存在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对自然山水及历史遗存保护等“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这使得城市与其周围密切关联的风景资源产生了“城侵景、景限城”的城景空间失调问题以及“千城一面、万城一景”等缺失地方风貌特色的现象,严重制约城景一体化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多次被提高到总布局的宏观层面探讨,因此,如何统筹风景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协调好城景空间关系已成为诸多拥有丰富旅游风景资源的城市日渐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城景一体”为视角,以涵盖城市与其周围景区及风景资源的麟游城区为对象展开研究。首先,在厘清城景关系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麟游城区城景一体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依据。其次,通过梳理麟游城区城景二者的形成、发展现状及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初步探讨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的总体布局的思路。再次,分别从功能、结构、形态三个层面分析,提出相应的调整思路与对应策略:功能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功能发展问题、城景一体功能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疏城强景、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旅游康养为主导产业,致力于将麟游打造为以隋唐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避暑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结构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空间发展问题、确立“保护与发展统一、城市与景源共生”的调整思路,通过遵循和承续“景”的宏观山水空间格局和历史文脉基础上,确定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并构建“一脉三心、四区多点、九山环抱、满城宫苑”的空间结构。形态上,通过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形态发展问题,分析城区城、景形态主要影响因素,在自然地形环境的限定以及功能结构的引导下,确立“契合地形特征,促进带形向多组团城景形态演化”的调整思路,最终形成“有机分散、组团集中”的形态。最后,将城景整体的空间要素与麟游城区功能、结构和形态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体现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引导麟游城区长远、可持续与健康发展。本文研究的是自然山水环境与历史人文遗迹风景资源条件良好的山地小城市在城景一体视角下的总体布局,在城景矛盾频发的当下,探讨城市与风景资源的融合一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同类小城市的城景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巴都木加甫[2](2021)在《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

周明奕[3](2021)在《基于场域理论的海派陶瓷艺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全球文化的发展背景,自我文化特色的发展时代来临了,这意味着今后城市化发展是以文化为首的竞争发展。海派文化作为上海独特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现象正在推动上海经济发展。而海派陶瓷是海派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新艺术名片,更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研究并进一步创新发展海派陶瓷既是对海派文化的发展,也是对上海竞争实力的提升,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海派陶瓷艺术在内,中国艺术的发展大多是思想变化和创新变革的象征性表现。海派陶瓷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是涉及政治、经济、人文等各社会层次要素相互交织的庞大而复杂的集合。场域理论作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是从社会整体关系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海派陶瓷为研究对象,场域理论为理论背景支撑,探究海派陶瓷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得出海派陶瓷今后要如何突破从而实现进一步创新发展。结合场域理论得出其中海派陶瓷场域的内外关系和特征,合理提出海派陶瓷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过程中通过访谈、问卷结合实验研究得出一定结论,结合海派陶瓷艺术品设计原则,最后应用于海派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实践中去,从而推进海派陶瓷的发展和传播。本研究一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的梳理陈述。第二部分从时间轴和空间关系为基础,多维度分析研究海派陶瓷溯源,总结分析了其发展演变,归纳了其4个发展阶段以及重要事件。总结了目前海派陶瓷的艺术创新点以及当下发展的现存问题,海派陶瓷急需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和被认识。第三部分为解决发展问题,从场域理论的概念出发,探寻创新场域、艺术场域以及海派陶瓷场域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关系。基于场域理论因子分析目前海派陶瓷的场域因子间的互相影响。根据因子设计调查问卷及评价访谈实验得出海派陶瓷目标消费者偏好的海派陶瓷艺术品类型和偏好因素、进一步明确了使用人群画像。第四部分将海派陶瓷场域中的权利因子强弱和人群关注因子划分为意象和物化两类,结合海派陶瓷艺术品设计原则提出后续的发展策略方向。第五部分对海派陶瓷艺术品进行设计实践,根据场域理论,对目标消费群体及其生活空间研究来进行艺术创作。希望可以促进海派陶瓷的不断进步,为后续海派陶瓷发展展示新的视角。

邵丽娜[4](2020)在《凤翔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凤翔的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苏轼文化资源、灵山佛教文化资源、酒文化资源、雍州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民间文化等形式多样,内容精彩,为凤翔的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化的组合要素,是凤翔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载体,其物质形态、精神形态、活动形态精彩纷呈,是一种活的文化,美的享受。本篇论文以凤翔现存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制约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各个因子,通过SWOT分析,对凤翔的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进行有效的论证。其次,使用大量的研究方法,对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从市场原则、形象原则、美学原则、保护原则、效益原则等方面出发,对凤翔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为凤翔县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经济效益明显的路线。最终,找到凤翔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发展策略:文化理念创新,避免重复建设,实施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建设文化走廊,培养专业人才实行专业化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并提出发展愿景,建设文化凤翔、历史凤翔、酒香凤翔、民俗凤翔、时尚凤翔。笔者希望能为凤翔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科研价值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学术借鉴,这也算是为家乡腾飞出一份绵薄之力吧。

谢新峰[5](2019)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审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弄清楚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显得十分紧迫,这也是时代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出的现实任务。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相关政策、文件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可以看出现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涵不够清晰,理论基础相对落后,滞后于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实际,总目标、学段目标、课程目标互不协调,大、中、小三学段目标之间特别是大学与中小学目标之间割裂。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统一了研究的语境,从本质上统整了德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基本概念,界定了从思想政治教育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科学内涵,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内涵上的基本统一,从而奠定了本文的话语体系和学理基础。本文提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系统构建,一方面要立足于时代的需求。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生提出的要求等五个维度,全面而较为系统地阐释了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需求,完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时代需求研判;另一方面,要系统地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反思。本文对现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社会背景与理论基础进行检讨,并从国家政策法规、教育部文件和课程标准等三个层面反思了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论和实践质效,从而奠定了本文研究的时代与现实基础;再次,还要充分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与教训。本文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经典,根据原文研究,探寻了中国古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发展沿革和基本特点,排除其历史局限性,提出了根据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文化基因来定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向度、传承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人文理性、汲取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历史超越特点和借鉴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体系属性等四个启示。本文对美国、新加坡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和思想政治教育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等三个方面,根据较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与分析,抽离了国别与阶级立场和局限性,探寻各国的成功经验,建议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该借鉴目标法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性与实践性等各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唯有基于时代的需求,借鉴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系统构建,才能更好地履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理论模型: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教育目标研究的科学成果为理论支撑,遵循方向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七大主要原则,强调要坚持六个基本方向:一要坚持大中小一体化系统化设计;二要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借鉴国外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成功经验统一起来;三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四要探索构建相对稳定的目标架构,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目标研究和内容建设的迭代发展;五要把学生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和发展学生的自觉性;六要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完善、调整和整合创新为主。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本文又提出了系统构建的实践模型:即总目标的系统构建先行,形成总目标引领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学段目标按层级推进,构建起由低到高的目标层级体系;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具体落位,系统构建基本完成。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型的提出,从学理上基本完成了本文的研究任务。在两个模型的指导下,我们探索性地构建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即是作为理论模型的实践范例,也是对系统构建理论和本文研究的深化。一是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目标引领下的中华优秀美德、科学思维方式、核心价值信念和家国天下情怀等四个核心素养及每个核心素养对应的基本点,形成了总目标系统;二是在总目标系统的指引下,系统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体化、有机衔接的学段目标体系;三是系统构建了总目标引下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体系。本文目标系统建构的逻辑理路是遵循在学习与生活逐渐拓展的基础上而不断发展的学生的社会性、逐步完善的认识结构、逐步健全的品德心理、逐步丰富的视野阅历、逐步放大的人生格局、逐步自由的思想境界和逐步增强的行动能力为线索,以自主、内修、引领、体验为范式,以知、情、意、行为四维而设计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达成了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贺源[6](2019)在《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无论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中的静态结构还是动态过程,以往象征人类学所关注的通常是既成的象征本身,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各类符号、可分析的内部结构与相应的文化解释,相对缺乏对象征符号赋意过程的重视。事实上,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总是承载着一定的功能和意义。就物质文化而言,这种功能和意义既变迁于物的社会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不断地在符号层面被生产、再生产,被扩充、缩减或迁移。于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借助皮尔斯符号学与物的社会生命两种理论的动态视角,借助个案研究实现对象征赋意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象征主体能动性的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反思作为象征人类学理论渊源之一的皮尔斯符号学对象征符号动态过程研究的启发意义。而旅游纪念品正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是旅游地文化话语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旅游地文化有所联系,并因此被人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以拣选、塑造和消费的物,旅游纪念品承担着体现旅游地本土文化、构建旅游形象等象征功能。尤其是其中被公认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更是在承担起这种象征功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成为旅游者认知旅游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并可唤起相应的旅游期待。不仅如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还牵扯到异质文化物象的本土化等问题。其物质表象、符号意义和文化形象的变迁则是在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中逐步生成的。也正因此,旅游纪念品作为符号被生产的这一社会生命历程也就为我们研究象征赋意的过程提供了具体而微的个案。丽江古城是我国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一处旅游胜地,当地成功的旅游纪念品如布农铃、东巴纸等也屡次被相关研究提及。本文即以丽江古城中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在外来者和本地人以及游客群体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布农铃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探讨这一源自滇藏茶马古道的物象在旅游开发中角色、意义和形象的变化:在认识茶马古道铃铛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新的现实语境分析以布农铃为代表的古城铃铛所承袭的地方文化传统,指明其脱离实用物品而走向精神产品和符号化的可能性。进而通过详细梳理布农铃缘起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现实影响,指出其作为一种符号在不同阶段发生性质和功能变迁的原因,以及这一过程与丽江古城整体旅游形象建构的关联性。最终,这一物象在消费仪式、主客互动、影像传播和解读等因素的影响下,从一种马帮文化中的指示符号实现了向丽江古城文化象征符号的转型,在“吉祥”这一基调之上进一步成为本土纳西文化的承载物之一,并通过旅游者的凝视及其文字和影像呈现丽江铃铛这一物象的符号化成果。在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和物的社会生命理论两种动态视角相结合,用以指导对丽江古城布农铃这一地方性文化象征符号的赋意过程进行梳理的同时,本文还将知识再生产与符号资本、游客凝视与真实性等相关理论融入具体的分析之中,以增强对其不同阶段符号塑造特点的认知。最后则从这一符号生产个案出发,回应国内象征人类学研究者对象征思维方式的既有探讨:在以往象征人类学所重视的“物因具有某种特性而被赋予某种意义”这一单向度的象征思维之外,象征符号的生产中存在另一种向度,也即人为了传递既定的意义而从具体物象中加以选择和建构,并在一种主客互动的过程中使之成立并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和接受,从而作为一种象征稳固下来。而对这一象征思维向度的再发现,也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象征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及其带有随机色彩的选择。与此同时,对旅游情境中的文化符号生产以及丽江铃铛这一成功个案的经验总结,也为今后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本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李三华[7](2019)在《哈萨克毡房工艺调查与旅游开发研究 ——以伊犁新源县为田野点》文中提出哈萨克族毡房具有悠久的历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中,它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工具。作为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毡房的制作更是一项古老的工艺。其易搭、易卸、易携带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游牧生活中居住与迁徙的动静矛盾。哈萨克族毡房具有的建筑艺术、美学艺术、民俗文化及工艺思想等,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因此,哈萨克族毡房是研究哈萨克族生产与生活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哈萨克族历史文化的当代资源。近些年来,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新源县,民族文化内涵深厚,地域文化资源独特,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旅游开发优势明显。目前新源县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大发展的趋势,在新源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形成了以国家5A级风景区那拉提草原风景区为核心,以哈萨克民族文化为特点,以哈萨克牧民为主体的全域旅游已初步形成。但是从整体上看,在新源县的民族文化旅游中仍然还有很多具有哈萨克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被开发和利用。本文研究的哈萨克族毡房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目前哈萨克族毡房虽然还在较普遍地使用,但是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毡房在新源县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未发挥应有的价值。所以,如何改善并解决哈萨克族毡房在文化旅游乃至草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传承和保护哈萨克族毡房,推动哈萨克族毡房文化旅游的开发,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新源县那拉提镇和那拉提景区周边乡镇为实地调查地点,运用民族学、文化旅游学、民族史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介绍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毡房的制作工艺与传承、新源县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毡房的开发模式等内容。通过分析新源县哈萨克族毡房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哈萨克族毡房开发应明确未来的发展定位,在传承哈萨克族毡房制作技艺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旅游业把毡房文化做成文化旅游产业;同时,还应抓住机遇,结合全域旅游与“一带一路”战略优势,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合理地进行哈萨克文化旅游开发,从而更好地促进新源县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李罡,王冬[8](2016)在《探讨地方旅游中插画艺术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对地方旅游中插画艺术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目的是为相关插画艺术设计研究者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传统地图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有效结合,是人们探索大千世界的有效途径。它把人们的思想从感性逐步引入到理性思考境界,把手绘插画艺术引入到旅游地区地图以及旅游产品设计当中,让地图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有趣。

赵琳宇[9](2015)在《国家艺术创新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艺术创新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站在国家制度顶层设计高度,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框架中,为艺术创新制度建设规划蓝图,既对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法治化社会建设有所裨益,又有利于保护艺术创新精神,促进创新成果涌现,更好实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价值。本文旨在研究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国家艺术创新制度,所应具备的制度属性、功能设定、工具配置和制度考评标准,以期为政府文化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论文除序论、结论外,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章从国家艺术创新制度的意识形态角度入手,分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艺术创新的前置性影响。第二章主要分析国家艺术创新制度的功能定位,包括发挥艺术民主的社会环境保障作用,实现艺术激励的杠杆效应保障作用,促进艺术消费的倒逼机制保障作用三个方面。第三章主要研究为了实现国家艺术创新制度的上述功能,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搭建公共平台、加快政策法规建设、强化预算导向性作用三个方面。第四章简要分析国家艺术创新制度在推人才、出作品、增强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果。

徐红罡,任燕[10](2015)在《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景观作为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呈现,是文化变迁研究的突破点。东巴文作为一种濒危语言,在旅游中被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形成当地的语言景观。虽然政府、研究者均期待通过旅游复兴东巴文,但是旅游的相关影响在学界中至今未达成共识。通过定性研究,以丽江作为研究地,运用语言景观信息功能与象征功能的理论框架,对旅游影响东巴文语言景观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旅游中东巴文景观虽然突出,但是流于形式,旅游"复兴"的东巴文景观仅具有象征功能,成为一种旅游商业符号,缺乏支撑语言活力的信息功能。研究认为,东巴文的未来发展需要另辟新径,东巴文的真正复兴需要从东巴文原有的发展模式中去寻找启示,其精髓更大程度需依赖文化精英维系。

二、旅游艺术品的发展方向及其文化复兴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艺术品的发展方向及其文化复兴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我国城景空间关系发展的现实困境
        1.1.2 发展背景:国家相关政策对城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1.3 现实背景:麟游城景一体空间发展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城景关系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综述
    2.1 城景关系与城市规划
        2.1.1 城景关系的内涵
        2.1.2 城景关系的属性
        2.1.3 蕴含于城市规划中正确的城景观念及价值选择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景关系相关传统理论
        2.2.2 新时期城景关系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案例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2.4 本章小结
3.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及总体布局探析
    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成
        3.1.1 “景”的形成
        3.1.2 “城”的形成
    3.2 麟游城景发展现状
        3.2.1 “景”的现状构成及分布特征
        3.2.2 “城”的总体布局现状特征
    3.3 当下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
        3.3.1 城市可建设用地紧缺,“城侵景”、“景限城”矛盾频现
        3.3.2 优良风景资源发掘保护不足,城市空间发展特色不显
    3.4 对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思考
        3.4.1 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判定
        3.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发展探析
        3.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思路
    3.5 本章小结
4.衍生于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4.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4.1.1 “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4.1.2 “城”的功能发展分析
        4.1.3 “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探析
    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4.2.1 优势资源条件分析
        4.2.2 城景发展相关政策研究
        4.2.3 区域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4.2.4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总体发展研判
    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4.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发展思路
        4.3.2 产业发展研判及策略
        4.3.3 城区功能定位
        4.3.4 “城景一体”功能发展
    4.4 本章小结
5.凸显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5.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结构发展分析
        5.1.1 “景”的空间发展分析
        5.1.2 “城”的空间发展分析
        5.1.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发展探析
    5.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结构发展判析
        5.2.1 “景”的宏观空间格局分析
        5.2.2 “城”的空间拓展方向分析
        5.2.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总体调整判析
    5.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5.3.1 麟游城区空间结构发展思路
        5.3.2 “城景一体”空间结构
    5.4 本章小结
6.强化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6.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态发展分析
        6.1.1 “景”的形态发展分析
        6.1.2 “城”的形态指标测度分析
        6.1.3 “城景一体”的形态发展探析
    6.2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形成主要影响因素
        6.2.1 自然地理景观环境形成限定及引导作用
        6.2.2 历史文化风景资源限制形态边界
        6.2.3 内外交通网络主导形态发展路径
    6.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6.3.1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发展思路
        6.3.2 “城景一体”空间形态
    6.4 本章小结
7.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总体布局思路及发展策略
    7.1 布局思路
    7.2 发展策略
8.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1 麟游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199 处)
    附表2 麟游县文物保护单位(38 处)
    附表3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附表4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
致谢

(3)基于场域理论的海派陶瓷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基于全球文化的背景
        1.1.2 海派文化与海派陶瓷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派陶瓷的国内理论现状
        1.2.2 海派陶瓷的国内应用现状
        1.2.3 海派陶瓷的研究现状分析
        1.2.4 场域理论的研究现状
        1.2.5 场域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预期与目标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2 海派陶瓷艺术发展的相关内容研究
    2.1 海派陶瓷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2.2 海派陶瓷的历史溯源与发展脉络
        2.2.1 海派陶瓷的历史溯源
        2.2.2 海派陶瓷的发展脉络
    2.3 海派陶瓷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2.3.1 传承保护上海古陶文化:金山黑陶窑
        2.3.2 中国陶瓷文化在上海复兴:汉光瓷
        2.3.3 建立海派陶瓷产业化发展:申窑
        2.3.4 推动海派陶瓷跨界结合发展:泠窑
        2.3.5 海派陶瓷的全球学术推广:新瓷
        2.3.6 政府主导健全海派陶瓷体系:东窑
    2.4 海派陶瓷的艺术表达与创新
        2.4.1 造型语言上的创新
        2.4.2 表现题材上的创新
        2.4.3 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2.5 海派陶瓷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问题
        2.5.1 发展现状
        2.5.2 发展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场域理论的海派陶瓷构型分析
    3.1 布尔迪厄场域理论
        3.1.1 场域理论的概念
        3.1.2 创新场域的概念
        3.1.3 艺术场域的概念
    3.2 海派陶瓷的场域分析
        3.2.1 海派陶瓷的场域位置及关系分析
        3.2.2 海派陶瓷场域的三大构成分析
        3.2.3 海派陶瓷场域的内外特征分析
    3.3 海派陶瓷的场域因子分析
        3.3.1 作品空间因子分析
        3.3.2 创作主体因子分析
        3.3.3 受众群体因子分析
        3.3.4 人群关注因子分析
    3.4 海派陶瓷的场域实验研究
        3.4.1 评价构造访谈实验
        3.4.2 评价构造访谈实验大纲及基本过程
        3.4.3 评价构造访谈实验结果分析
        3.4.4 实验结论
    3.5 本章小结
4 场域因子实验下的海派陶瓷艺术品发展理论方向
    4.1 海派陶瓷艺术品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4.1.1 使用人群定位
        4.1.2 需求性分析
        4.1.3 可行性分析
    4.2 海派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原则
        4.2.1 海派文化艺术内涵原则
        4.2.2 传统工艺结合创新原则
        4.2.3 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原则
    4.3 海派陶瓷艺术品的发展策略
        4.3.1 增强艺术创新,提升视觉力量
        4.3.2 丰富应用模式,促进用户认知
        4.3.3 加强情感归属,打造文化品牌
        4.3.4 健全市场运作,树立产业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场域理论下海派陶瓷艺术品设计实践研究
    5.1 设计概念与目标
        5.1.1 海派陶瓷艺术品的场域因子结合
        5.1.2 海派陶瓷艺术品的创新设计目标
    5.2 创作过程与效果呈现
        5.2.1 文化元素提取
        5.2.2 综合技法表达
        5.2.3 材质构造分析
        5.2.4 风格环境结合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术访谈(艺术家篇)
附录2 学术访谈(收藏家篇)
附录3 海派陶瓷调查问卷
附录4 受众群体EGM访谈纲要
附录5 受众群体EGM访谈样本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4)凤翔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 相关理论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凤翔县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2.1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
        2.1.1 凤翔历史文化
        2.1.2 凤翔民间文化
        2.1.3 凤翔主题公园、博物馆
        2.1.4 凤翔饮食文化
        2.1.5 灵山佛教文化
        2.1.6 田园生态文化
    2.2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2.2.1 内涵丰富可塑性强
        2.2.2 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
        2.2.3 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2.2.4 种类齐全,空间分布比较集中
第3章 凤翔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3.1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1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绩
        3.1.2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3.1.3 制约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因子
    3.2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
        3.2.1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分析
        3.2.2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劣势分析
        3.2.3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机会分析
        3.2.4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威胁分析
    3.3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3.3.1 文化旅游者需求动机分析
        3.3.2 客源市场总体分析
        3.3.3 客源市场分析
        3.3.4 游客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3.3.5 市场预测分析
        3.3.6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六要素分析
    3.4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分析
        3.4.1 凤翔县紫荆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3.4.2 凤翔大东湖景区文化项目开发的创意分析
第4章 凤翔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4.1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4.2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3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4.4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4.4.1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
        4.4.2 凤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第5章 结论与愿景
    5.1 结论
    5.2 愿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凤翔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调研访谈内容

(5)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概念辨析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的全面意涵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科学内涵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含义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涵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建构的科学内涵
        (一)何谓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建构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建构的所指
第二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时代要求
    一、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二、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二)新时代的政治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新要求
    三、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二)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新要求
    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中国外交发展的取向
        (二)新时代的外交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五、习近平关于学生发展要求的论述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构
        (一)习近平关于学生发展要求的论述
        (二)习近平关于学生发展要求的论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构的启示
第三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现状反思
    一、现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的背景反思
        (一)现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的社会背景反思
        (二)现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的理论基础反思
    二、现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构的层域反思
        (一)国家法规层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反思
        (二)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反思
        (三)现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关目标建构反思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经验借鉴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构的经验借鉴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构的分析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构的启示
    二、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分析及经验启示
        (一)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分析
        (二)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目标的经验启示
    三、新加坡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分析及经验启示
        (一)新加坡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分析
        (二)新加坡学校公民教育目标的经验启示
    四、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分析及经验启示
        (一)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分析
        (二)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宏观理路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理论支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二)坚持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三)吸纳教育目标研究的科学成果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时代性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五)主体性原则
        (六)科学性原则
        (七)整体性原则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思维模型
        (一)系统建构的思维理路
        (二)系统建构的实践模型
第六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构建的具体展现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素养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基本点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段目标
        (一)小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初中段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高中段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大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目标
        (一)小学段的课程目标
        (二)初中学段的课程目标
        (三)高中段的课程目标
        (四)大学段的课程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对物与物质文化的研究
        (二) 国内外的铃铛研究
    三、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的引入与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及调查情况
        (一) 布农铃简介
        (二) 其他店铺和产品简介
        (三) 田野点的进入和调查情况简介
第一章 古道物象的符号潜质:古城铃铛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丽江特色: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境况
        一、从物产到特产:丽江旅游开发的新语境
        二、丽江特色提炼:民族旅游地方性的构建
        三、同质化与特色:丽江旅游中的一种视角
    第二节 多样并存: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铃铛文化
        一、对铃铛文化内涵的界定
        二、宗教情境中的通神法器
        三、马帮生活中的实用装饰
        四、回响于边缘的古道物象
    第三节 走向前台:旅游与丽江铃铛的转向
        一、古物与视听结合体的再认识
        二、制铃者与铃铛的延续和新变
        三、对产地的策略性表达与认同
        四、铃铛的类别划分和名物对应
第二章 指示符号的意义拓展:创意点化与偏移之始
    第一节 卜布农的拾木成铃:从古道行者到丽江驻客
        一、徒步进藏中的马铃新生
        二、分享与重温的赠礼创意
        三、布农与铃的丽江再结缘
        四、木牌铃铛的偏移与路径
    第二节 布农铃的发展历程:从风景木牌到手工铃铛
        一、现场木牌作画的交流体验与仪式感
        二、手绘变印刷中的重心转移与旅游热
        三、手工铃铛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载体
        四、全球化与网络时代对布农铃的影响
    第三节旅游者的记忆留存:旅游大潮中的漂泊驿站
        一、不同时代潮流下的古城过客
        二、顾客留言簿里的倾诉与跟帖
        三、怀旧体验:老顾客的记忆唤起
        四、有故事的铃铛与和铃铛的故事
    第四节 布农铃的符号生成:想象与实践的主客互动
        一、丽江古城的浪漫意象生产与旅游开发
        二、布农铃的传奇与理想生活的现实隐喻
        三、布农铃在丽江古城的融入与凸显方式
        四、他者的表达:传奇的重述与符号的成形
第三章 文化共生的符号增长:新路径下的符号消费
    第一节 布农铃产品的符号构成与寓意解释
        一、木牌画与铃铛的创意组合
        二、铃的文化分类与图案解释
        三、符号的连接与意义的强化
    第二节 布农铃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寓意学习
        一、个人文化资本的实践与法器的隐喻
        二、店铺内部的文化再生产与知识积累
        三、社会复制中布农铃的符号意义拓展
    第三节 布农铃的消费仪式与铃铛意义传递
        一、镇店之宝的揽客之道与特殊性的赋予
        二、对店铺名称、铃铛分类和功能的介绍
        三、消费者的意义接收与吉祥文化的影响
        四、知识的互动:招鬼铃铛何以寓意吉祥
        五、消费仪式中的权力结构与知识再生产
    第四节 铃铛售出后的归宿地与社会生命史
        一、挂家挂车与铃铛功能的延续及其变形
        二、文房摆设中的静心养心物与文化品位
        三、作为礼物馈赠的地方特产与吉祥物品
        四、供养寺院与铃铛象征功能的实现空间
        五、铃铛的符号意义转换与去商品化过程
        六、绝版手工制品的升值可能与再商品化
第四章 地方文化符号的成型:他我共建的古城之铃
    第一节 铃铛地方性的本土再造
        一、本地文化主体的介入与传统的发明
        二、旅游开发潮流之下铃铛的本土记忆
        三、旅游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性与真实性
    第二节 热播影视剧的带动效应
        一、被表述的风情: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
        二、本地人的演绎:符号资本之下的竞争
        三、热销潮流反思:文化传播方式再探索
    第三节 立足于丽江的铃铛收藏
        一、博物馆的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展示
        二、古道铃铛与盛世收藏的民间传统
        三、旅游前台的记忆重构与信息传递
    第四节 他者的凝视与意象呈现
        一、他者凝视中丽江铃铛的呈现方式
        二、双向共建的古城印象和铃铛意象
第五章 马铃新生的符号反思:古道物象的蜕变之道
    第一节 马铃新生的方式及其动力
        一、古道铃铛的审美转化及其路径偏移
        二、以铃为媒的象征缔结与需求的互动
        三、铃铛的古城嵌入与文化话语的构建
        四、旅游开发中的符号塑造与意义联动
    第二节 文化变迁中物的象征维度
        一、物的社会生命过程所包含的象征维度
        二、文化商品化中马帮铃铛象征性的获得
        三、趋吉避凶的文化基因与象征的主体性
        四、象征的思维方式与双向度的象征研充
结语
附录
    一、田野照片
    二、相关截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哈萨克毡房工艺调查与旅游开发研究 ——以伊犁新源县为田野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关于哈萨克族历史文化的研究
        2.2 关于哈萨克族毡房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与新源县田野点概况
    一、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1.1 关于哈萨克族起源的传说
        1.2 哈萨克族的经济文化类型
        1.3 哈萨克族的风俗文化
        1.4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
    二、新源县概况及民族分布
        2.1 新源县概况
        2.2 新源县民族分布概况
第二章 哈萨克族毡房的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
    一、毡房在新疆的分布及概况
        1.1 毡房在新疆的分布
        1.2 毡房面临的现状
    二、毡房的起源与类型
        2.1 毡房的起源
        2.2 毡房的类型
    三、毡房的结构与制作工艺
        3.1 毡房的主要结构
        3.2 毡房的制作工艺
    四、哈萨克族毡房与柯尔克孜族毡房的比较
    五、哈萨克族毡房的文化内涵
        5.1 哈萨克族毡房的艺术性
        5.2 哈萨克族毡房的生活性
        5.3 哈萨克族毡房的民俗性
第三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新源县哈萨克族毡房的开发现状
    一、新源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二、新源县哈萨克族毡房的旅游开发模式
        2.1 “粗放型”开发模式
        2.2 “集约型”开发模式
        2.3 “专业型”开发模式
        2.4 其他类型的开发模式
    三、哈萨克族毡房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毡房制作技艺的传承问题
        3.2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
        3.3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
        3.4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不足的问题
        3.5 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问题
    四、哈萨克族毡房文化旅游的开发理念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4.1 哈萨克族毡房文化旅游开发的理念
        4.2 哈萨克族毡房未来发展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国家艺术创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 艺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二 艺术创新非制度性保障的危害
        三 制度建设是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概念定义
        一 艺术创新
        二 制度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 研究文献来源
        二 研究成果数量分析
        三 研究成果内容分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艺术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艺术创新的方向遵循
        一 文化、艺术与艺术创新
        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其特征
        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与艺术创新
    第二节 艺术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指引
        一 全面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及其矛盾性分析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引领艺术创新
    第三节 艺术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 社会主义文艺的属性特征与艺术创新的价值引领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艺术创新的价值引领
第二章 国家艺术创新制度基本功能定位
    第一节 促进艺术民主对艺术创新的社会环境保障
        一 艺术民主的内涵及其新中国发展历程
        二 意识形态引领与艺术民主的辩证统一
        三 国家艺术创新制度对艺术民主的保障作用
    第二节 促进艺术激励对艺术创新的杠杆效应保障
        一 艺术激励的内涵及实施途径
        二 国外政府资助艺术创新的制度分析
        三 我国艺术激励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促进艺术消费对艺术创新的倒逼机制保障
        一 艺术消费的含义
        二 艺术消费与艺术生产的辩证关系
        三 艺术消费对艺术创新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四 艺术消费如何发挥对艺术创新的倒逼作用
第三章 国家艺术创新制度主要工具配置
    第一节 公共平台工具配置
        一 公共平台内涵及其多主体性特征
        二 互联网在公共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 公共平台内容分类
    第二节 政策法规
        一 国家艺术创新制度政策法规的层级原则、内容分类与作用
        二 政策法规是应对“市场失灵”现象的重要措施
        三 我国有关艺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建设成就与存在问题
        四 国家艺术创新制度政策法规的“加减法”
    第三节 预算助推
        一 预算对于促进艺术创新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二 我国艺术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切实发挥预算对艺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第四章 国家艺术创新制度的预期价值后果
    第一节 人才标杆
        一 人才标杆的微观层面
        二 人才标杆的宏观层面
    第二节 作品标杆
        一 坚持“二为”方向是衡量优秀作品的首要标准
        二 贯彻“双百”方针是实现作品丰富样态的重要原则
        三 艺术精品是艺术创新的重要成果
    第三节 影响力标杆
        一 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
        二 艺术创新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四、旅游艺术品的发展方向及其文化复兴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D]. 武聪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调查研究[D]. 巴都木加甫. 新疆大学, 2021
  • [3]基于场域理论的海派陶瓷艺术发展研究[D]. 周明奕. 东华大学, 2021(01)
  • [4]凤翔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邵丽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0(01)
  • [5]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建构研究[D]. 谢新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D]. 贺源. 云南大学, 2019(09)
  • [7]哈萨克毡房工艺调查与旅游开发研究 ——以伊犁新源县为田野点[D]. 李三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探讨地方旅游中插画艺术的应用[J]. 李罡,王冬. 艺术科技, 2016(05)
  • [9]国家艺术创新制度研究[D]. 赵琳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10]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J]. 徐红罡,任燕. 旅游学刊, 2015(01)

标签:;  ;  ;  ;  

旅游艺术品的发展方向及其文化复兴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