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能力缺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飞,李鑫,吴秋生[1](2022)在《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文中研究表明以沪深A股披露内控缺陷信息的企业作为样本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研究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能够显着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且这种提升作用可以通过提高风险承担能力和降低研发操纵程度得以发挥。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能够显着增强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要求在内控评价报告中披露内控缺陷修复信息这一规定,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要增强这一规定的实施效果,企业必须努力提高披露的主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研究结论为坚持和有效实施我国这一规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刘项闽[2](2022)在《上市公司内控重大缺陷修复的经营绩效分析——以唐人神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唐人神集团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事件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后企业经营绩效发生的变化,目的是希望引起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重视。利用财务指标法和EVA分析法均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导致企业经营绩效降低,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披露对企业经营绩效有显着改善。对上市公司提出建议:一是要正确看待内部控制建设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二是重视内控缺陷修复并积极披露有关信息;三是建立信息平台积极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修复整改有关信息。
骆秋韵[3](2021)在《目标偏离视角下A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智能判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朱冠平[4](2021)在《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及其管控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衍生物和附属品,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解决,不仅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而且还关系到能否从根本上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因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内涵、特征、规模和影响机制不了解,导致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形成和扩张,这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过高的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会扩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恶化政府的信用环境和影响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时更是会导致大规模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引发社会动荡和造成经济的长期低迷。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我国先后出台了多个政府债务管控政策文件。如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文件,要求严格限制地方政府举债程序,并对地方政府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限额标准。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和《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问责办法》文件的出台,更是标志着我国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防范,有效推进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频繁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政策文件出台,传递了中央在“遏制债务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心。因此,开展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及其管控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只有准确理解了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我国才能从源头上根本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首先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接着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内涵分类、规模测度、影响因素和管控对策四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便明确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关键点和创新点。然后,立足于当前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数据可得性、重要性以及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对地方融资平台、地方国有企业、地方不良贷款和地方养老缺口导致的四类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进行测算。最后,基于扎根、代理和道德风险等理论,本文又分别从内部体制、政府动机和外部机制三个角度探讨了其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经过研究后,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由地方融资平台、地方国有企业、地方不良贷款和地方养老缺口四类形成的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在2010年后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在2019年更是达到了 19.95万亿元,是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9倍,约占全国GDP的20%,表明我国为了偿还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需要近两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才能偿还地方政府所引发的或有债务,或需要近20%的国民收入才能抵消地方政府引发的或有债务。(2)在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内部体制因素方面,本文以2006-2018年282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中央对地方的财政分权越高和给予的金融分权越高,则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越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冲动在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影响过程中扮演中介作用,而政治激励则在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影响过程中扮演正向调节效应。(3)在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政府动机因素方面,本文研究发现“为增长而竞争”的增长型政府会加剧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型政府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增长型政府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在地方领导性别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影响,但在地方领导年龄层面未检验出差异性影响,而发展型政府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倒U型关系,不仅在地方领导任期表现出差异性影响,而且在地方领导学历层面也表现出差异性影响。(4)在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外部机制因素方面,本文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具有抑制功能,而媒体关注度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信贷扩张和投资支出在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影响过程中扮演中介效应,而资源错配则在媒体关注度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影响过程中扮演着中介效应。从以上的研究结论可知,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增长型政府和政府审计不足会加剧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而发展型政府和媒体关注度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又从财政金融、政府动机和外部机制三个角度分别提出防范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管控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现有文献,而且也能够为国家在“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追求高质量发展”等经济政策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支撑。
马骁[5](2021)在《内部控制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以抚顺特钢为例》文中提出
赵婧雯[6](2021)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权益资本成本作为企业财务治理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财务决策和企业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明显弱化企业的监督与制约机制,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干扰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加大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缺陷和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而在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违规经营、资产侵占、财务造假等事件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缺陷。尽管我国内部控制建设逐步加快推进,仍然难以跟上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更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于获取更全面、更深层次投资信息的需求。当前,在我国企业选取的外部融资方式中,股权融资的比例仅保持在10%左右,企业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高昂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出现是否会引起权益资本成本的显着提升,从而探究通过整改内部控制缺陷降低权益融资成本的非财务途径。本文选取沪深两市最近八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可获取的内控评价报告,实证检验内控缺陷的存在以及严重程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企业内控缺陷不同整改情况的说明和不同产权性质情况下,内控缺陷对股权融资的影响差异。最后,本文将分析师关注作为调节变量纳入内部控制缺陷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分析框架,扩展了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内容。本文在对内部控制缺陷和权益资本成本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变量衡量方式的优劣后进行检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显着提高企业权益资本成本;(2)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会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高低,权益资本成本随内控缺陷严重程度的加深而提高;(3)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的说明会影响权益资本成本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敏感性,当企业说明内部控制缺陷已经得到完全整改的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对内控缺陷的敏感性降低;(4)产权性质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程度,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内控缺陷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更显着;(5)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可以缓解内部控制缺陷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既丰富了学术研究内容,也为现实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相应借鉴,在细化内部控制缺陷和权益资本成本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还将以分析师为代表的外部监督机制纳入二者的研究框架,扩展了内控缺陷和股权融资的研究领域。本文力图通过实证研究,引发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动态建设和完善的重视,引导投资者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本文也为政府和投资者更加深入理解分析师的职能,推动分析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李萌萌[7](2021)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重述的影响研究 ——以KM药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财务报告作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载体,是外部信息使用者做出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企业财务报表重述频繁发生,并且与财务舞弊相关的重大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也经常出现,前期财务报告信息存在差错、误导性称述或遗漏,也暴露出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控制缺陷带来的不利后果影响了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因此,内部控制缺陷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报表重述值得研究。本文以KM药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KM药业的年度报告、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证监会对KM药业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监管问询函等资料,通过对KM药业2019年4月30日与2020年6月28日发布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入手,从内部控制缺陷视角研究了KM药业财务报表重述的动因、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重述的影响路径以及财务报表重述的经济后果。先用统计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影响财务报表重述整体情况归纳分析,再从KM药业财务报表重述的案例背景入手,介绍公司的基本概况和财务报表重述经过,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分析KM药业在控制环境、治理结构、公司战略、风险评估方面,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识别;最后,通过对KM药业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表重述的影响研究分析,对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力来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提出建议,从而防止财务报表重述行为的发生,提高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以降低审计风险;使各利益相关者和潜在投资者理性评断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倪静洁[8](2021)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创新热情和投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强弱,但创新投资的高风险特征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并制约着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创新风险控制能力,不仅关乎企业创新热情和创新投入积极性,而且关乎企业创新的效果和效率。内部控制是合理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全员参与的风险控制过程。因此,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内部控制,对于高效管控企业创新风险,促进和保障企业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设和运行内部控制以促进企业创新,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已有研究大多以披露的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信息为基础,通过计算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指数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有效性指标,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由于这些做法都有明显的局限性,因而得出的结论莫衷一是。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是国际上衡量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通行标准。由于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必然存在该类型缺陷,说明其内部控制无效;没有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有的可能隐瞒了重大缺陷,更多的可能确实没有重大缺陷。因此,就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总体情况而言,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可以客观地表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差,即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可以客观表征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而且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视角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对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促进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那么,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尚未有文献专门对该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毫无疑问,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是直接受制于企业管理层的动机选择行为。那么,管理层动机选择行为如何影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切合实际环境,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就需要研究不同外部信息环境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创新投入关系的影响究竟怎样?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选取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首先,分析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总体影响,并运用DID模型等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利用系数乘积法验证其中介路径;其次,结合风险认知理论、内部控制免疫系统论,分析管理层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动机选择行为对上述基础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运用调节效应检验方法进行验证;最后,考虑到内外部信息环境的互动作用,在前述理论基础之中嵌入分析师关注的信息解读作用与压力施加作用,媒体关注的信息传播效应与市场压力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受托人利益保护和自我利益保护,分析外部信息环境对前述基础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运用调节效应检验方法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相较于未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在披露该信息后创新投入水平显着下降,即无效的内部控制会显着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代理成本、风险承担和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着中介作用;(2)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利影响仅存在于非主动披露该信息的企业中;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整改信息披露越充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利影响越小;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及时性不会显着影响该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3)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利影响随着分析师关注程度的提高而加大;媒体关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整体上不会显着影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进一步区分媒体导向和机构投资者类型发现,市场导向媒体关注程度和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利影响越大。本文的主要理论创新在于:第一,从更客观的重大缺陷信息披露这一新的观察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视角揭示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路径机理,不仅有助于更可靠地认识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克服已有内控有效性测度方法不科学造成的研究结论纷争,而且丰富了企业创新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第二,考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主动性、整改信息披露以及披露及时性等管理层动机选择行为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关系的影响机制,深化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形成机理认识,丰富了管理层动机选择行为后果影响研究文献;第三,考察分析师关注、媒体关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等主要外部信息环境因素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关系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机理,丰富了分析师关注、媒体关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后果影响研究文献。本文的主要实践意义在于:(1)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来看,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同时积极提高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主动性、及时性和整改有效性,优化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行为,缓解、消除和扭转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依据;(2)从优化政府监管来看,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法规,促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优化,推动内外部信息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企业主动、及时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真进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提供经验证据;(3)从提高投资者决策效率来看,研究结论可以为投资者根据管理层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动机选择行为和外部信息环境因素,准确判断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理性做出投资决策,提供有益启示。
唐琉玉璐[9](2021)在《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内控缺陷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各国对内部控制都非常重视,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企业开展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内部控制的管理和作用。所以,应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予以格外重视,积极面对和解决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缺陷问题。相对发达国家的商业巨头,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缺陷方面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现阶段,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内部控制工作做得好,那么企业的发展目标就能顺利实现,劳动生产率能够显着提升,资源可以优化配置,企业的运行风险也就大大降低。反之,假如内部控制一直处于失控的状况,那么企业就会陷入到毁灭的泥潭之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国都开始正视并重视起内部控制的研究问题。在此推动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研究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不仅要促进上市公司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效益,同时也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投资与融资环境,那么大力推行内部控制缺陷评价体系与方法已经是影响甚至决定当前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ST天业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缺陷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COSO框架等为指导,结合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关键点与风险点,构建了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缺陷评价体系;然后以ST天业公司为例,对其现有的评价体系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中相应指标识别、确定等方面的不完善之处予以完善,进而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以及所导致的经济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最后,就ST天业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发现,ST天业公司存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股权控制、企业经营状况与管理、董事会特征与政策因素,并通过对其市场反应进行分析发现,当ST天业公司出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对其企业价值的确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应着重优先对ST天业公司的控制活动与内部监督两个方面加强管控与完善优化,紧接着重点关注内部监督当中的监督机制。同时也需要针对当前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其它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作为进一步完善与补充的依据。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将COSO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对行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具体企业为案例,有效改进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个分析和研究,可以对我国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制度进行合理完善,推动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王柯[10](2021)在《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文中认为企业需要资金才能生存,当内部盈余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时,就需要通过外部融资筹集资金。银行贷款融资作为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方式之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银行贷款契约条款的设计,通常会受到企业规模、股权性质、偿债能力、以及企业与银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高管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关系网络,同样也会影响银行贷款契约的宽松性程度。相关文献表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高管社会资本,通过增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信任水平、合作水平、信号传递机制等方式,降低借贷双方的代理风险,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使贷款契约的设计更为宽松。与此同时,高管社会资本的可利用程度,又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当高管距离自身社会资本富足地越近时,其地缘优势也应该越大,可利用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那么,能否以高管地缘优势的大小来衡量高管社会资本,探讨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此外,由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控股股东的性质也可能对融资约束产生影响,因此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银行贷款契约的宽松性程度是否有所不同?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正式制度,其执行的有效性也会影响企业的经济业务和投融资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越少,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也越好,企业所承担的融资压力也就越小,银行贷款契约的设计和安排也越宽松。那么,当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后,对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否,是否也会影响银行贷款契约的设计和安排?与此同时,已有研究也表明,非正式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与正式制度存在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下尤为明显。那么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高管地缘优势”和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两者对于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是否也存在替代效应?本文选取2012-2018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探索了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高管地缘优势与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交互项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同时也区分产权性质检验高管地缘优势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在国企与非国企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地缘优势对于银行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及贷款担保要求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补救对于银行贷款额度、贷款担保要求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高管地缘优势对银行贷款额度的正向影响会因为内部控制缺陷补救而削弱,即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存在替代效应;区分产权性质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民营企业高管更能发挥地缘优势对银行贷款额度、贷款担保要求的正向作用。
二、企业能力缺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能力缺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内部控制与创新活动 |
(二)内控缺陷修复信息影响因素与作用后果 |
(三)文献述评 |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四、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1. 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 |
2. 创新投入效率。 |
3. 控制变量。 |
(三)模型设定 |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基准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1. 改变企业创新投入效率测度方法。 |
2. 平行趋势检验。 |
3. 安慰剂检验。 |
4. 更换回归估计方法。 |
六、路径机制分析 |
(一)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风险承担与创新投入效率 |
(二)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研发操纵与创新投入效率 |
七、进一步分析 |
(一)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主动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 |
(二)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全面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 |
(三)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 |
八、研究结论与建议 |
(2)上市公司内控重大缺陷修复的经营绩效分析——以唐人神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案例介绍 |
(一)公司概况 |
(二)事件回顾 |
(三)整改情况 |
1. 即时整改措施 |
2. 后续整改措施 |
3. 整改措施评价 |
三、经营绩效分析 |
(一)指标分析法 |
1. 盈利能力 |
2. 成长能力分析 |
(二)EVA分析法 |
(三)小结 |
四、结论与建议 |
(4)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及其管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内涵分类的相关研究 |
2.2.2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测算的相关研究 |
2.2.3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4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管控对策的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测算 |
3.1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概念界定 |
3.2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估算思路 |
3.3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估算方法 |
3.3.1 地方融资平台或有债务 |
3.3.2 地方国有企业或有债务 |
3.3.3 地方不良贷款或有债务 |
3.3.4 地方养老缺口或有债务 |
3.4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分类测算结果 |
3.4.1 地方融资平台或有债务测算结果 |
3.4.2 地方国有企业或有债务测算结果 |
3.4.3 地方不良贷款或有债务测算结果 |
3.4.4 地方养老缺口或有债务测算结果 |
3.5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总测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内部体制因素 |
4.1 内部体制因素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4.1.1 直接影响 |
4.1.2 间接影响 |
4.2 内部体制因素的数据选取和模型设计 |
4.2.1 数据选取 |
4.2.2 模型设计 |
4.3 内部体制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主回归结果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内部体制因素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1 财政分权、投资冲动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4.4.2 金融分权、投资冲动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4.4.3 财政分权、政治激励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4.4.4 金融分权、政治激励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4.5 本章小结 |
5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政府动机因素 |
5.1 政府动机因素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5.1.1 直接影响 |
5.1.2 情景分析 |
5.2 政府动机因素的数据选取和模型设计 |
5.2.1 数据选取 |
5.2.2 模型设计 |
5.3 政府动机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主回归结果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政府动机因素的影响机制分析 |
5.4.1 增长型政府、地方领导性别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5.4.2 增长型政府、地方领导年龄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5.4.3 发展型政府、地方领导任期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5.4.4 发展型政府、地方领导学历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5.5 本章小结 |
6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外部机制因素 |
6.1 外部机制因素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6.1.1 直接影响 |
6.1.2 间接影响 |
6.2 外部机制因素的数据选取和模型设计 |
6.2.1 数据选取 |
6.2.2 模型设计 |
6.3 外部机制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主回归结果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外部机制因素的影响机制分析 |
6.4.1 政府审计、信贷扩张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6.4.2 政府审计、投资支出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6.4.3 媒体关注度、资源错配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 |
6.5 本章小结 |
7 管控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的政策建议 |
7.1 从财政金融角度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进行管控 |
7.1.1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理清政府间财事关系 |
7.1.2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避免金融风险财政化 |
7.2 从政府行为角度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进行管控 |
7.2.1 转变政府职能观念,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2.2 弱化经济考核指标,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
7.3 从外部机制角度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扩张进行管控 |
7.3.1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公权力不被滥用 |
7.3.2 建立问责长效机制,防范问责效果被弱化 |
7.3.3 改进预算编制制度,提高地方预算透明度 |
8 本文的研究结论、局限和展望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研究局限 |
8.3 本文的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6)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本文的局限性 |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内部控制缺陷 |
2.1.2 权益资本成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信号传递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5 有效市场假说 |
2.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2.3.1 内部控制缺陷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
2.3.2 内部控制缺陷类型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差异 |
2.3.3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信息的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
2.3.4 产权性质差异的影响 |
2.3.5 分析师关注的影响 |
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 变量定义 |
3.2.1 被解释变量 |
3.2.2 解释变量 |
3.2.3 控制变量 |
3.3 研究模型的选择 |
3.3.1 内部控制缺陷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验证模型 |
3.3.2 内部控制缺陷类型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验证模型 |
3.3.3 分析师关注调节作用的验证模型 |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多元回归分析 |
4.3.1 内部控制缺陷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回归分析 |
4.3.2 内部控制缺陷类型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的回归分析 |
4.3.3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信息的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的回归分析 |
4.3.4 产权性质差异的影响 |
4.3.5 内部控制缺陷、分析师关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交互影响 |
4.4 稳健性检验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5.2.1 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5.2.2 提高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的关注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
5.2.3 提高分析师职业素养,强化分析师的市场信息中介作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重述的影响研究 ——以KM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内部控制缺陷相关研究 |
1.2.2 财务报表重述的相关研究 |
1.2.3 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表重述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缺陷 |
2.1.1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缺陷概念 |
2.1.2 内部控制缺陷分类 |
2.1.3 内部控制缺陷的迹象识别法 |
2.2 财务报表重述 |
2.2.1 财务报表重述概念 |
2.2.2 财务报表重述的特征 |
2.2.3 财务报表重述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2.3 财务报表重述动因 |
2.3.1 需求动因 |
2.3.2 盈利动因 |
2.3.3 报酬契约动因 |
2.4 财务报表重述影响因素 |
2.4.1 公司治理与财务报表重述 |
2.4.2 审计质量与财务报表重述 |
2.4.3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重述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委托代理理论 |
2.5.2 公司治理理论 |
2.5.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现状及KM药业重述概况 |
3.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总体概况 |
3.1.1 财务报表重述次数分析 |
3.1.2 财务报表重述原因 |
3.1.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现状评价 |
3.2 KM药业财务报表重述概况 |
3.2.1 KM药业公司简介 |
3.2.2 财务报表重述事件概述 |
第四章 KM药业内部控制缺陷分析及对财务报表重述影响分析 |
4.1 KM药业内部控制概况 |
4.1.1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分析 |
4.1.2 KM药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
4.2 内部控制缺陷识别 |
4.2.1 控制环境薄弱 |
4.2.2 风险评估不到位 |
4.2.3 控制活动存在漏洞 |
4.2.4 信息沟通不畅 |
4.2.5 内部监督失效 |
4.3 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重述背景的影响 |
4.3.1 财务报表重述动因 |
4.3.2 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
4.4 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重述披露的影响 |
4.4.1 财务报表重述内容 |
4.4.2 财务报表重述性质 |
4.4.3 财务报表重述时间 |
4.5 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重述结果的影响 |
4.5.1 市场影响 |
4.5.2 监管事态 |
4.5.3 公司整改 |
第五章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力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建议 |
5.1 从上市公司角度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 |
5.1.1 优化治理机制 |
5.1.2 调整内部控制小组成员 |
5.1.3 健全控制活动措施 |
5.1.4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 |
5.2 从审计机构角度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建议 |
5.2.1 改变审计的委托模式 |
5.2.2 强化审计质量 |
5.3 监管角度加强内部控制 |
5.3.1 健全财务报表重述处罚机制 |
5.3.2 完善市场监督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8)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 |
1.2.2 创新投入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关系研究 |
2.1.1 内部控制整体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 |
2.1.2 内部控制各要素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 |
2.2 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1 内部因素对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关系的影响研究 |
2.2.2 外部因素对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关系的影响研究 |
2.3 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关系研究 |
2.3.1 信息披露整体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 |
2.3.2 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 |
2.4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动机选择与经济后果研究 |
2.4.1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动机选择研究 |
2.4.2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3.1.3 信号理论 |
3.1.4 理论基础小结 |
3.2 研究框架 |
3.2.1 内控重大缺陷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因素 |
3.2.2 管理层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动机选择行为的突出表现 |
3.2.3 外部信息环境构成主体选择 |
3.2.4 研究框架的构建 |
第4章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总体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进一步研究:影响路径分析 |
4.4.1 基于代理成本的证据 |
4.4.2 基于风险承担的证据 |
4.4.3 基于融资约束的证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管理层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动机选择行为的调节作用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1.1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主动性的调节作用 |
5.1.2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信息披露的调节作用 |
5.1.3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及时性的调节作用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定义 |
5.2.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部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6.1.1 分析师关注的调节作用 |
6.1.2 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 |
6.1.3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 |
6.2 研究设计 |
6.2.1 变量定义 |
6.2.2 模型构建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进一步研究:媒体关注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异质性调节作用 |
6.4.1 媒体关注的异质性调节作用 |
6.4.2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异质性调节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9)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内控缺陷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述评 |
一、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研究 |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及缺陷识别与认定 |
三、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 |
四、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内部控制 |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 |
三、内部控制缺陷 |
四、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内部控制理论 |
二、系统理论 |
三、COSO内部控制框架理论 |
第三章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与认定 |
第一节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现状 |
一、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指数 |
二、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统计 |
第二节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 |
一、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分类 |
二、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 |
第三节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
一、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
二、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
三、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结果 |
第四章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 |
第一节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 |
一、企业内部因素 |
二、外部影响因素 |
第二节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 |
一、市场反应 |
二、财务效应 |
第五章 相关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相关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一、强化控制活动的安排 |
二、规范信息披露,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
三、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
四、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股东大会制度 |
五、采用多种监督方式,强化评价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地缘优势与社会资本 |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与发展 |
二、地缘优势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
第二节 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契约 |
一、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利率 |
二、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金额 |
三、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期限 |
四、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担保要求 |
第三节 内部控制缺陷及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内部控制与银行贷款契约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概念说明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概念说明 |
一、高管的界定 |
二、高管地缘优势 |
三、内部控制缺陷补救 |
四、银行贷款契约 |
第二节 理论分析 |
一、高管地缘优势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 |
二、内部控制缺陷补救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 |
三、高管地缘优势与内部控制缺陷补救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二节 变量定义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高管地缘优势与银行贷款契约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检验 |
三、回归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二节 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检验 |
三、回归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 |
一、回归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进一步研究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企业能力缺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J]. 郭飞,李鑫,吴秋生. 经济问题, 2022(02)
- [2]上市公司内控重大缺陷修复的经营绩效分析——以唐人神集团为例[J]. 刘项闽. 经营与管理, 2022(01)
- [3]目标偏离视角下A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智能判别研究[D]. 骆秋韵.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4]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及其管控对策[D]. 朱冠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内部控制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以抚顺特钢为例[D]. 马骁.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6]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研究[D]. 赵婧雯.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
- [7]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表重述的影响研究 ——以KM药业为例[D]. 李萌萌.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8]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D]. 倪静洁.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9]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内控缺陷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业为例[D]. 唐琉玉璐.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D]. 王柯.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论文; 或有债务论文;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内控体系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