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造型概念设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1](2021)在《基于感性工学与仿生设计的城市概念渣土车造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博荃[2](2021)在《新技术驱动下的汽车概念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曹斌华[3](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郭立忠[4](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曹勇[5](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王晶[6](2021)在《基于感性工学与仿生设计的城市概念渣土车造型设计》文中认为城市渣土车,作为运载土方、沙石、垃圾等的交通工具,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期,该产品存在抛洒滴漏、超速行驶、交通事故频发等不良现象,本是“美丽城市建设者”的城市渣土车,却成为了“脏、乱、差”的代名词。随着我国对渣土车行业的管理制度逐渐规范以及新标准的实施,城市渣土车也在不断转型升级,由于其造型设计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与风貌,因此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重视。目前,国内有关城市渣土车造型设计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功能相似并有一定替代性的自卸车。因此,本文从理论交叉研究的角度入手,基于感性工学与仿生设计相结合的创新设计方法,对城市渣土车的造型设计方法展开探讨,并完成了一款城市渣土车概念造型设计。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基于感性工学设计流程,收集感性意象词汇和概念城市渣土车相关车型样本图,结合KJ法与SD法对二者进行筛选,找到14对满足城市渣土车造型设计意象词以及28个车辆样本。基于仿生设计思想,利用多元尺度法找到影响城市渣土车造型设计的风格因子词对,通过与前期获得的车辆样本图相结合选择以大象、鹿、牛三种动物作为仿生原型。依据产品语义实验法将前期筛选所得的车辆样本划分为四大模块:前脸造型模块、车身造型模块、轮毂造型模块、车顶部造型模块,对各个模块展开形态分析,得到形态编码表。结合专家测评实验,归纳出第一个造型优化策略。依据感性意向分析法,对车辆样本进行造型、色彩、材质和整体感受四个方面的感性问卷收集和分析,绘制意象尺度图,了解消费者偏好,形成第二个优化策略。分别以大象、鹿、牛三种动物作为仿生对象展开仿生设计草图与造型迭代,通过专家评价确定以牛作为最终仿生对象,结合前期两个造型优化策略,再次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迭代。利用相关软件构建三维模型,并呈现其最终效果。通过上述研究,本文确定了描述城市概念渣土车造型的意象词汇,并结合仿生设计方法对城市概念渣土车展开造型设计,丰富了有关城市渣土车设计的研究内容,并为其他交通工具造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杨琬莹[7](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黄志豪[8](2021)在《江南婚庆文化的泛年轻化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规划,相对应地,在政府的引导和介入下,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婚庆文化在当代年轻群体中具有较好的情感认同基础。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结合文化符号学理论,聚焦于江南地区,通过对江南婚庆文化的宏观扫描得出文化趋势,再结合对泛年轻群体的生活行为方式的研究总结,探讨婚庆文化泛年轻化的设计策略与方法,最终以设计成果进行验证,为民族文化在当代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和弘扬提供设计创新思路。从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以及自改革开放到当代四个时期对江南地区婚庆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分析,结合文化符号学相关理论,从习俗,产品载体,造型,图案及色彩多个层面进行阶段性研究和解析,并总结其发展演变的趋势。然后从婚庆行业,市场以及目标用户三个层面开展了相关调研,对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特征进行总结,并导出设计需求。结合趋势分析和设计需求,得出以下策略:首先,在文化提取转化方面,注重文化导向的时代适应性,文化内涵语意的易捷性等原则,对文化符号进行细分,并构建江南传统婚庆文化符号库,再根据语境纬度的转化和连接,对文化符号进行分离解构。然后在将文化符号应用到产品载体的设计思路方面,提出以婚庆信息为核心,在产品中搭建情感链接;通过重构产品价值以适应多情景提升用户体验;从感官互动丰富体验层次等策略。在设计实践阶段,根据原则与策略,提取出鸳鸯为核心符号并进行重构创新,并提出将文化符号从平面,产品以及信息三个不同层面入手进行应用的创新思路,最终设计的输出成果为针对有婚庆需求的泛年轻群体所设计的,可以适应多场景,可以兼具婚庆仪式感氛围感营造,及日常生活使用的功能性需求的鸳鸯于飞系列婚庆产品,包括氛围灯具,智能化妆镜以及智能蓝牙音响。以多感官角度出发,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整合婚庆信息,满足用户情感化需求。
赵闫[9](2021)在《自行式停车楼的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停车楼首次在我国境内被建造使用,到现在不足40余载,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激增的背景下,凭借其在停放效率、综合成本等方面展现出的优势,已经成为解决当下和未来城市停车问题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就当前自行式停车楼在我国城市中的发展使用状况来看,其建造重点与设计观念依旧局限在停车指标上,对所处城市的整体环境和使用者欠缺一定的关注和思考。因此,本文根据自行式停车楼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希望借助“适应性”设计理念,以期探讨出适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自行式停车楼设计策略。文章首先对自行式停车楼的使用特征、发展历程、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明确了我国现阶段自行式停车楼的发展态势与倾向,并通过实态调研的方式,分析并总结出自行式停车楼在现实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根据调研的实际反馈以及“适应性设计”的基本理念,对影响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进行了剖析,确定了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的概念与目标,并提出整体性、延续性、灵活性、集约化与人本化的适应性设计原则。基于以上,笔者结合对实践案例采取归纳与总结的方式,从外部空间、功能体系、内部空间三个层级对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进行探究并提出具体策略:在外部空间方面,将“整体形象的适地塑造”、“建筑体量的适量平衡”、“公共空间的适度扩展”作为自行式停车楼与城市环境在外部空间关系上相互适应的解决方式;在功能体系上,通过“功能体系的适需复合”、“停车功能的适用转换”对自行式停车楼功能体系进行适应性拓展,以此应对城市与使用者复杂多变的使用需求;在内部空间上,通过“人性化的界面与细部”以及“自然环境的渗透与融合”对自行式停车楼的内部空间进行适应性营造,以此满足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生理需求。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文献理论研究、实态调研分析、案例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了包括多学科交叉法、案例归纳法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试图建构起关于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的基本框架,为我国接下来的自行式停车楼的建设提供些许帮助。
席冰[10](2021)在《基于隐性知识推理的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数控滚齿机造型隐性知识表达和转化较难的问题,以可拓学理论为指导,对滚齿机的造型隐性知识进行挖掘、表征、转化、重用等定量分析研究,并进行设计实践,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机床类产品造型设计提供参考。首先,结合语义差异法和网络调研法获取数控滚齿机风格意象词、体感评价词与实验样本图,通过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法约简和筛选出代表性词汇与样本图,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代表性样本图的主要造型因素,并用数量化理论I类获得代表性样本图与典型风格意象词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采用可拓分析法对数控滚齿机显性与隐性知识进行物的虚实共轭分析,并运用基元建模原理构建滚齿机造型知识的物元、事元、关系元数学表征模型,根据菱形思维方法和可拓基本变换表,拓展与变换数控滚齿机典型风格意象与关键体感评价隐性知识表征内容,使数控滚齿机的造型相关隐性知识能够在外观设计方面显现化。最终,制作出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系统,为二维草图的绘制提供了四个明确的设计方向,采用优度评价法,专家依据数控滚齿机评价指标和关联函数对四个方案进行评估与优选。进一步对优选的草图进行三维建模和渲染,得到了最终设计方案。并使用JACK软件对新款数控滚齿机方案进行人机仿真验证。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数控滚齿机美观性、安全性、人机性和交互性,强化了产品的品牌风格和视觉品质感,还有助于国内数控滚齿机制造商产品造型调整、品牌升级与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今后滚齿机造型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实践提供助力。
二、结构造型概念设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造型概念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5)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基于感性工学与仿生设计的城市概念渣土车造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渣土车的定义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载货汽车造型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自卸车造型概念设计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渣土车感性工学意象分析 |
2.1 感性工学理论基础 |
2.1.1 感性工学定义 |
2.1.2 感性工学理论研究现状 |
2.1.3 感性工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2.1.4 感性工学实验方法 |
2.2 本文感性工学实验方法 |
2.2.1 形态分析法 |
2.2.2 语义差异法 |
2.2.3 KJ法 |
2.2.4 感性工学设计流程 |
2.3 概念渣土车感性工学实验 |
2.3.1 概念渣土车感性意象词汇收集 |
2.3.2 概念渣土车样本收集 |
2.3.3 车样本筛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渣土车仿生设计 |
3.1 仿生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仿生设计学的定义 |
3.1.2 仿生设计分类 |
3.1.3 产品造型仿生设计的过程 |
3.2 汽车仿生设计研究现状 |
3.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3.2.2 国内外造型研究现状 |
3.3 仿生对象筛选实验 |
3.3.1 多元尺度法 |
3.3.2 多元尺度法的实验结果 |
3.3.3 仿生设计目标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感性工学与仿生设计的设计实践 |
4.1 概念渣土车形态分析 |
4.1.1 样本观察实验 |
4.1.2 形态编码实验 |
4.1.3 语义数据量化分析 |
4.1.4 造型设计优化策略一 |
4.2 感性工学的实验-感性意象分析法 |
4.2.1 语义实验法 |
4.2.2 感性意象词汇收集与整理 |
4.2.3 感性意象向分析 |
4.2.4 造型设计优化策略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概念渣土车造型设计方案 |
5.1 仿生设计初级方案 |
5.1.1 以“象”为设计元素初级方案 |
5.1.2 以“牛”为设计元素初级方案 |
5.1.3 以“鹿”为设计元素初级方案 |
5.2 仿生设计中级方案 |
5.2.1 以“象”为设计元素中级方案 |
5.2.2 以“牛”为设计元素中级方案 |
5.2.3 以“鹿”为设计元素中级方案 |
5.3 仿生设计终级方案 |
5.3.1 以“象”为设计元素终级方案 |
5.3.2 以“牛”为设计元素终级方案 |
5.3.3 以“鹿”为设计元素终级方案 |
5.4 仿生设计方案评价选择 |
5.5 概念渣土车造型设计方案的优化 |
5.5.1 前脸造型的优化设计 |
5.5.2 车身造型的优化设计 |
5.5.3 车灯造型的优化设计 |
5.5.4 色彩的优化设计 |
5.6 概念渣土车造型设计结果展示 |
5.6.1 效果图 |
5.6.2 三视图尺寸 |
5.6.3 场景图展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
1.4.3 景观接受研究 |
1.4.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章小节 |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建原则 |
3.2.2 期待效应指标 |
3.2.3 召唤效应指标 |
3.2.4 交流效应指标 |
3.2.5 身体效应指标 |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
3.3.1 研究区域分析 |
3.3.2 研究对象选取 |
3.3.3 评价方法选择 |
3.3.4 评价指标赋权 |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
4.1.1 指标来源 |
4.1.2 问卷调查 |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
4.3.1 评价体系 |
4.3.2 研究步骤 |
4.3.3 照片测量方法 |
4.3.4 分析评价 |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
5.1.1 概念框架 |
5.1.2 研究变量 |
5.1.3 研究假设 |
5.1.4 研究方法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
5.2.2 问卷数据收集 |
5.2.3 正式调查问卷 |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5 CFA分析 |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5.3.1 SEM拟合度分析 |
5.3.2 SEM路径系数 |
5.3.3 SEM模型修正 |
5.3.4 中介效应检验 |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
6.4.1 项目背景 |
6.4.2 场地概况 |
6.4.3 策略应用 |
6.4.4 设计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
附录3:调查问卷 |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
(8)江南婚庆文化的泛年轻化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文化自信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推动力 |
1.1.2 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
1.1.3 婚庆文化在当代年轻人中具有一定的情感认同基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婚庆文化 |
1.3.2 江南婚庆文化 |
1.3.3 泛年轻化 |
1.4 相关领域与研究现状 |
1.4.1 婚庆文化的研究现状 |
1.4.2 婚庆文化相关产品研究现状 |
1.4.3 文化的泛年轻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预期成果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以及江南婚庆文化发展历程 |
2.1 婚庆文化中婚庆文化符号的概念与简介 |
2.1.1 婚庆文化的概念与简介 |
2.1.2 文化符号学与婚庆文化符号 |
2.2 江南婚庆文化的演变历程 |
2.2.1 江南旧式传统婚庆文化中精致华美的婚庆符号 |
2.2.2 社会大变革下逐中西新旧并存的民国江南婚庆文化符号 |
2.2.3 建国初期江南地区极简而质朴的江南婚庆文化符号 |
2.2.4 改革开放后到当代走向多元化的江南婚庆文化符号 |
2.3 江南婚庆文化产品的演变趋势分析及总结 |
2.3.1 江南婚庆文化产品的演变趋势分析 |
2.3.2 演变趋势对当代江南婚庆文化年轻化传播的启示 |
2.3.3 江南婚庆文化符号年轻化传播的创新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南婚庆文化泛年轻化产品设计调研 |
3.1 江南婚庆文化泛年轻化产品设计调研内容及实施计划 |
3.1.1 设计调研内容确立 |
3.1.2 设计调研的实施计划 |
3.2 婚庆文化相关市场调研分析 |
3.2.1 婚庆产业市场环境初步调研分析 |
3.2.2 婚庆文化相关产品初步调研分析 |
3.2.3 婚庆文化相关现象与服务初步调研分析 |
3.2.4 市场调研分析及初步总结 |
3.2.5 初步市场调研问题总结 |
3.3 目标用户确立与调研 |
3.3.1 目标人群的生活方式及消费特征 |
3.3.2 目标人群的文化认同相关调研 |
3.3.3 目标人群的用户访谈及相关总结 |
3.3.4 目标人群的问卷调研 |
3.3.5 江南婚庆文化在用户人群中认知度及认同基础调查 |
3.3.6 目标人群调研分析总结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江南婚庆文化泛年轻化产品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需求点导入及机会点转化 |
4.1.1 营造化仪式感的同时把握用户付出的平衡 |
4.1.2 提供婚庆信息的储存和触发点 |
4.1.3 拓展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 |
4.2 江南婚庆文化的泛年轻化产品的设计原则 |
4.2.1 文化导向在当代的适应性原则 |
4.2.2 文化内容的细分性原则 |
4.2.3 文化传递的易捷性原则 |
4.2.4 语境维度的连接和转换原则 |
4.3 文化符号的提取与转化应用策略 |
4.3.1 缩小符号提取范围提高转化效率 |
4.3.2 构建文化符号库为后续设计提供支持 |
4.3.3 分离解构文化符号以适应时代语境 |
4.4 江南婚庆文化的泛年轻化产品设计的设计策略 |
4.4.1 以婚庆信息为核心搭建情感连接,融入情感化互动体验 |
4.4.2 重构产品价值,使产品可适应多情景以提升用户体验 |
4.4.3 从感官的互动体验入手,丰富产品体验层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南婚庆文化泛年轻化产品设计实践 |
5.1 江南婚庆文化泛年轻化产品定位 |
5.1.1 设计实践概念构想思路 |
5.1.2 设计实践框架 |
5.1.3 用户角色模型构建 |
5.2 产品初期概念 |
5.2.1 文化符号的选择确立 |
5.2.2 产品载体探索 |
5.2.3 产品定义及架构 |
5.2.4 产品语言探索 |
5.3 产品设计方案初步探索 |
5.3.1 产品方案构思 |
5.3.2 产品造型推导 |
5.3.3 产品PI初步探索 |
5.4 产品方案深化 |
5.4.1 产品造型深化 |
5.4.2 产品功能及结构深化 |
5.4.3 产品模型展示 |
5.4.4 产品草模 |
5.4.5 产品尺寸 |
5.4.6 产品效果展示 |
5.5 品牌概念设计 |
5.5.1 品牌PI设计 |
5.5.2 品牌VI设计 |
5.5.3 产品展览效果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片与表格来源 |
附录二:用户问卷 |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自行式停车楼的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停车问题 |
1.1.2 城市停车问题的解决策略 |
1.1.3 城市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类型界定 |
1.4.3 研究范围 |
1.4.4 研究角度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动因解析 |
2.1 我国城市主要停车形式分析 |
2.1.1 自行式停车楼 |
2.1.2 附建式停车库 |
2.1.3 机械式停车楼 |
2.1.4 地面停车场 |
2.2 自行式停车楼与其它停车形式的对比 |
2.2.1 用地面积对比 |
2.2.2 综合成本对比 |
2.2.3 经济效益对比 |
2.3 国内外自行式停车楼的发展历程回顾与比较 |
2.3.1 国外自行式停车楼的发展历程 |
2.3.2 国内自行式停车楼的发展历程 |
2.3.3 国内外自行式停车楼的发展历程比较 |
2.4 自行式停车楼的发展趋势 |
2.4.1 国内政策的引导 |
2.4.2 自行式停车楼城市角色与职能的延异 |
2.4.3 适应性设计理论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自行式停车楼实态调研与解析 |
3.1 调研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3.1.2 调研内容 |
3.2 实态调研 |
3.2.1 现代城停车楼实态调研 |
3.2.2 方庄体育公园停车楼实态调研 |
3.2.3 沿海赛洛城车楼实态调研 |
3.2.4 798 艺术区停车楼实态调研 |
3.3 实态调研解析 |
3.4 与城市地段环境的不适应 |
3.4.1 与城市交通节点功能需求的不适应 |
3.4.2 与城市交通动态发展需求的不适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
4.1 影响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的外部因素 |
4.1.1 自然环境 |
4.1.2 城市物质环境 |
4.1.3 地段环境 |
4.2 影响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的内部因素 |
4.2.1 室内物理环境 |
4.2.2 楼层结构类型 |
4.2.3 车行交通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的概念、目标与原则 |
5.1 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概念的建构 |
5.1.1“适应性设计”的理论要点 |
5.1.2 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概念 |
5.2 自行式停车楼适应设计的目标 |
5.2.1 与城市空间形态相协调 |
5.2.2 确保城市交通集散的高效运转 |
5.2.3 城市公共空间的扩展与渗透 |
5.2.4 促进多种功能的协同作用 |
5.2.5 完善自身的空间体系 |
5.3 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原则 |
5.3.1 整体性原则 |
5.3.2 延续性原则 |
5.3.3 集约化原则 |
5.3.4 人本化原则 |
5.3.5 灵活性原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行式停车楼适应性设计策略 |
6.1 自行式停车楼外部空间的适应性创建 |
6.1.1 整体形象的适地塑造 |
6.1.2 公共空间的适度扩展 |
6.1.3 空间肌理的适量平衡 |
6.2 自行式停车楼功能体系的适应性构建 |
6.2.1 功能体系的适需复合 |
6.2.2 停车功能的适用转换 |
6.3 自行式停车楼内部空间的适应性营造 |
6.3.1 人性化的界面与细部 |
6.3.2 自然环境的渗透与融合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A 北京市自行式停车楼实态调研测绘图纸 |
附录B 毕业创作:城市停车综合体——适应观下的自行式停车楼探索 |
(10)基于隐性知识推理的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数控滚齿机相关概述 |
1.2.1 数控滚齿机的概念及分类 |
1.2.2 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状况 |
1.3 数控滚齿机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可拓学与隐性知识相关理论概述 |
2.1 可拓学与可拓创新设计方法 |
2.1.1 可拓学及可拓模型建立方法 |
2.1.2 基元的拓展推理方法 |
2.1.3 物的共轭推理方法 |
2.1.4 变换的传导推理方法 |
2.1.5 优度评价方法 |
2.2 隐性知识相关理论与方法 |
2.2.1 隐性知识概述 |
2.2.2 语义差异法 |
2.2.3 聚类分析法 |
2.2.4 因子分析法 |
2.2.5 数量化理论I类 |
2.3 可拓学在数控滚齿机造型隐性知识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2.3.1 可行性分析 |
2.3.2 必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知识的可拓推理方法 |
3.1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知识可拓学分析 |
3.1.1 显隐性知识的虚实共轭分析 |
3.1.2 基元的相关性分析 |
3.1.3 基元的发散分析 |
3.2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可拓学模型的建立 |
3.2.1 物元模型的表达 |
3.2.2 事元模型的表达 |
3.2.3 关系元模型的表达 |
3.2.4 复合元模型的表达 |
3.3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基元的拓展与变换 |
3.3.1 显隐性知识基元的拓展 |
3.3.2 基元的变换 |
3.4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优度评价 |
3.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4.2 确定关联函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可拓学的数控滚齿机造型知识表征与推理 |
4.1 数控滚齿机代表样本与造型因素的收集与筛选 |
4.1.1 代表样本的收集与筛选 |
4.1.2 代表造型因素的收集与筛选 |
4.2 数控滚齿机造型显性知识的表征 |
4.2.1 形态要素的表征 |
4.2.2 色彩要素的表征 |
4.2.3 材质要素的表征 |
4.3 数控滚齿机造型隐性知识的表征 |
4.3.1 典型风格意象词的获取与表征 |
4.3.2 关键体感评价词的获取与表征 |
4.4 数控滚齿机造型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推理 |
4.4.1 形态要素的推理 |
4.4.2 色彩要素的推理 |
4.4.3 材质要素的推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控滚齿机造型创新设计及验证 |
5.1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方案生成系统 |
5.1.1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
5.1.2 造型隐性知识参数设置 |
5.1.3 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初步方向 |
5.2 数控滚齿机造型创新设计 |
5.2.1 前期二维草图绘制 |
5.2.2 初步方案优度评价 |
5.2.3 三维模型渲染仿真效果对比 |
5.2.4 数控滚齿机方案设计说明 |
5.3 基于JACK的人机仿真验证 |
5.3.1 人机环境仿真验证 |
5.3.2 可视范围仿真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85个数控滚齿机实验样本图 |
附录2 网络问卷调研系统 |
附录3 样本平均相似性评分数据表 |
附录4 115个数控滚齿机风格意象词汇 |
附录5 数控滚齿机风格意象词汇对调研问卷 |
附录6 数控滚齿机典型风格意象词汇对调研问卷 |
附录7 180个数控滚齿机体感评价词汇 |
附录8 数控滚齿机风格意象评价量表调研问卷 |
附录9 数控滚齿机实验样本的反应矩阵表 |
附录10 设计系统的Visual Studio代码(部分) |
附录11 最终成果展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结构造型概念设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感性工学与仿生设计的城市概念渣土车造型设计[D]. 王晶.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新技术驱动下的汽车概念设计研究[D]. 张博荃.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5]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基于感性工学与仿生设计的城市概念渣土车造型设计[D]. 王晶.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江南婚庆文化的泛年轻化产品设计研究[D]. 黄志豪. 江南大学, 2021(01)
- [9]自行式停车楼的适应性设计研究[D]. 赵闫.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10]基于隐性知识推理的数控滚齿机造型设计研究[D]. 席冰. 燕山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