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巴何以走出困境及几点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吴圣[1](2021)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创新。2001年,为了追赶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六部门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以来,就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先后9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也存在着要素集聚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类型园区研究中,现有文献对政府协作问题缺乏关注,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肯定了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机理研究存在不足。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将政府视作为一个主体或基本单元,抽象掉了政府内部的互动关系,没有关注到政府内部协作关系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协作研究很少涉及园区领域,理论界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内部运行缺乏关注,对存在的协作问题也未能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论文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部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论文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协作组织系统分为宏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为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微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其次,论文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重点包括协作动因、协作机制,以及协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提出政府协作优化提升的路径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在宏观层面,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普遍构建了县市协作机制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系统,这个协作体系的运行情况,决定了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从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效果。第二,政府协作对促进园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央、省级和地方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能力缺乏、协作行动不足,使得园区建设缺乏配套的政策体系,未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县市协作过多依赖于双方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如果双方缺乏共识,县市协作将受到阻碍;再次,地方跨部门协作存在议事协调机构虚设、地方官员协调和支持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协作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三,激励失灵是地方政府园区建设行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激励缺失的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由于园区经济效益较低、城乡发展和工农收益差距较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激励和监管不足,园区建设未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足够的激励。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较少,不利于县市协作和跨部门协作推动园区建设。第四,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存在权威依赖,地方党政领导在地方跨部门部协作中起关键作用。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强治理模式和弱治理模式。根据县市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在县市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块块带着条条做、县级带着市局做、市级推着县级做、条条求着块块做四种模式。第五,政府协作不足会影响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从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园区的自身特征、政府职能分散化的体制设置、园区所处的特殊环境,园区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协作不足是政府效率不高和职能作用不明显的一种表现,影响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发挥,从而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内部的相互协作决定了园区建设中政府整体作用的发挥。园区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予以推动,为园区提供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创新,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构建“央省地”协调互补的政策体系;明晰县市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地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任艳华[2](2020)在《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的现状与未来成为了全球公众、媒体、商界、政坛以及学术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此前大多数讨论和研究局限于危机的短期原因和后果,纠缠于微观的具体人物或事件。与此相反,作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首要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世界体系理论的框架内从宏观的历史结构的维度入手,考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宏观的结构性因素和趋势,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现行世界体系正处于一场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危机的思想观点,形成了独特的结构性危机思想。本文从世界体系理论的视域入手,对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思想进行深入探索,着重对该思想的探讨的基本问题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出它的理论架构。总之,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思想基于对现代世界体系内在矛盾揭露的基础上,揭示现代世界体系必然由衰落走向终结的历史趋势。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探讨了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形成背景。包括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形成背景、思想渊源等三个部分。思想形成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思想渊源方面主要是分析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理论以及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对该思想的影响;最后结合沃勒斯坦的主要学术经历讨论其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无法克服的三重困境,即资本积累的困境、政治合法化困境和地缘文化困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均衡机制失效后不得的面临的危机局面,即资本脱离无休止积累的状态、霸权国家的衰落以及从中心到外围的国家间体系失衡的过程;现代世界体系遭遇结构性危机之后的总体趋势及其对新历史体系的选择。第三章挖掘了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范畴和建构方法。其一,关于基本范畴,从时间上来看周期性与趋势性的长期发展使结构性危机的发生成为必然;从空间上来看“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形成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国家间体系;而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国际间碰撞是现代世界体系进入结构性危机的在具体领域呈现。其二,关于建构方法。本文分别探讨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建构方法,即世界体系分析方法、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以及布罗代尔式的长时段分析方法。第四章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评价和反思进行了概述。首先,关于如何进行准确评价问题。本文从正面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理论贡献进行概括的同时,又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从反面对该思想的局限性进行解读。其次,从整体上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思想内涵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总的来说,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矛盾进行了的深入剖析。而当今中国已经成为这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它面临危机时,中国绝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对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生矛盾,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一定的现实参照,也为认识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定的思想参考资源。
赖鑫[3](2019)在《1949-1966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9——1966年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这一时期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借鉴苏联教育史阶段(1949——1952年);重建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阶段(1952——1956年);建立“中国化”外国教育史学科阶段(1956——1966年)。本文以1949——1966年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对这一学科发展的三大阶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绪论部分依次说明了该选题的研究意义、与该选题有关的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对该研究做了细致的规划;第一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1949年前的发展概况,包括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引进(1901——1921年)及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兴盛(1921——1949年);第二章围绕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1949——1952年),系统介绍了新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转向的时代背景与具体表现;第三章重点阐述了1952——1956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学习借鉴苏联模式的过程,结合我国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对外国教育史学科由模仿借鉴苏联到探索走自主化道路的转变深入剖析;第四章重点谈及外国教育史学科艰难的“中国化”过程(1956——1966年),对这十年间外国教育史学科领域的各种变化多加提及,以便为当前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现状找到历史根源;最后一章谈的是从1949——1966年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17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与反思启示,以冀对当下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多有裨益。
刘羽婷[4](2019)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罗马俱乐部”半个世纪前对世界发出了人类集体面临生态威胁的警告,然而生态问题并没有如期望中得到有效地控制,环境保护的效果甚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造成生态危机的最终根源,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他们认为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只要人类社会还处于资本逻辑的支配下,那么资本主义反生态的本性决定了解决生态问题只是一种空想,唯有转变社会形态,由资本主义制度转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才能成为现实。这种社会变革是技术批判、制度批判、价值观批判三者相结合构成的。“价值”具有双层含义,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和人文意义上的价值。本文认为,对价值含义的扭曲理解是价值观问题的重要表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构成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础决定了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作为生产力的技术发展和作为反映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共同决定了价值观的取向。而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反应形式,能够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价值观是人们内在理想和行为内在的规范,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外在表现。价值观反映人与世界的关系,统摄人们对价值的看待方式,包括对自然、对技术、对需要等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制度入手解决价值观问题,消除资本逻辑下功利主义价值观。本文首先梳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近代以来理性至上传统引发了生态问题并且全球范围内蔓延,当代的生态保护行动多流于形式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考察哲学史上人与自然关系的流变,汲取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作为理论内核,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修正了西方绿色思潮主张过分保护环境的偏执立场。通过介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阿格尔、奥康纳、福斯特、高兹、休斯,从中提炼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特征。首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回应了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指责,修正并抵制生态中心主义矫枉过正的做法,重新定义人类中心主义并确立了对人的价值诉求有限定位的温和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批判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资本增殖逻辑导致的异化生产和人的异化状态,憧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具体的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秉持温和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批判理性至上导致的技术主义,对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表达出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的生态社会主义价值理想。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标准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内容进行评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贡献之处在于,挖掘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反思近代以来理性至上的思维方式,结合当代生态危机的背景,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批判资本增殖逻辑下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我们同时应该正视其理论的不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存在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片面化理解,价值观批判和制度批判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维度,对价值观变革维度的重视还不够充分,表现出价值观变革主体的空场。结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联系我国国情,浅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我国生态建设的启示。我们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着作的挖掘和深化理解,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实现保护自然与以人为本有机统一。同时要注意克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局限性,避免重蹈覆辙。
郭祎[5](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党的认识、看法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看法和观点对创建属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组织和促进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开展,对保证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正确方向以及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领导等都具有奠基意义和指导价值。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不仅是一个科学而开放的理论体系,更是一个具有强烈指导意义的实践纲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思想,不仅有利于深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对于认识共产党执政建设规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无产阶级政党”、“什么是无产阶级政党”以及“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等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重温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目的是全面系统理解和准确把握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发展逻辑,重点是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关键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指导政党建设实践,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理论的高度自信。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是历史的产物。从关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问题到关注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从关心普鲁士国家制度与现实社会问题到深入工人运动中了解具体斗争情况,从哲学思维哲学理论到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工人阶级受苦受难的深层次根源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尽管马克思与恩格斯研究的着手处存在差异,但都是着眼于寻求工人阶级根本出路,都是立足于如何建构一套无产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政党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本质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主张是高度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它不仅仅属于德国、英国或某几个国家,它属于全世界,甚至于说从一开始就属于全世界、全人类。从辗转于各国创办报纸杂志到指导欧美各国建立政党的具体实践,再到成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思想不仅伴随他们行走的脚步和实际到达的地方,而且其理论精神早已经传遍世界各地,有无产阶级、有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方,都有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思想引领价值。其中最为值得注意的当属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指引下,在列宁同志结合俄国工人运动实际进行转换运用下,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理论实现了成功实践的历史性转变,进一步扩大了它的世界意义和验证了它的真理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从创建共产党开始,尽管是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但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间接指导和影响。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都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密不可分,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现实转化,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指导意义。新时代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到本世纪中叶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伟大而光荣,同时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历史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伟大的自我革命来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提高党自身建设的科学水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紧迫和更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就是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思想具体运用到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好“伟大工程”,确保“伟大斗争”的有效开展,保证“伟大事业”的正确方向,领导“伟大梦想”的顺利实现。
苏闻宇[6](2019)在《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总书记的这句话对周边外交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启示性意义:“周边”不同于一般“地区”,除了自然地理含义外,还包含历史、文化、观念等方面的要素,因此周边外交的确需要从“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重点借鉴了“分析折中主义”理念与方法,通过对土耳其周边外交进行“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的综合分析,初步揭示出了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进而也为周边外交研究提供了一些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思考。分析折中主义是一种“试图辨析、转化并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理论和叙事中的概念、逻辑、机制、解释等要素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主张以实质性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多重理论及现实逻辑间的复杂关联与互动,构建出一套解释具体经验现象的中观理论框架。这里的中观理论主要具备两大特征:一是跨越范式,即吸收不同理论范式中相关分析机制与要素,从有机结合而非机械叠加的多维路径,对实质性问题进行研究;二是,既不寻求构建普遍适用于解释其他问题的通则性模式,也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殊性叙事,其目标在于力图发现可以解释一组有限但却相似情景中存在的因果机制。这两大特征恰恰符合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特征与演进逻辑的探析。一方面,土耳其周边外交问题的内涵复杂、要素众多,并非一种范式所能周全;另一方面,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明显,据其一系列经验现象所建构的解释框架,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适性作用的分析理论,但从“帝国继承者”、“文明结合部国家”、“地区大国”等属性来看,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研究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解释相似国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比如伊朗和俄罗斯。一国周边外交的特征与内在逻辑,自然离不开其周边系统的基本特征。土耳其周边系统具有很强的历史与地缘结构特征:从历史角度看,土耳其周边主要形成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的今之邻邦,很多都曾属于帝国边疆,因此奥斯曼帝国很多“有形”(土地、民族、资源等)和“无形”(帝国意识、治理经验、外交传统等)“遗产”都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土耳其的周边外交;从地缘结构来看,土耳其位于“文明结合部”,除了具有较为复杂的国家身份认同外,还易受到来自外部力量的干扰,因此国际(包括域外大国)、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诸多要素,同样是左右土耳其周边外交的巨大力量。由此可见,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研究的确离不开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的考察,至少需要跨越并整合“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两大范式,才能较为全面和深刻地分析出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在“时”(历史)、“空”(周边结构)二维视角下,本文从“奥斯曼帝国衰亡”、“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后冷战时代”等三个历史时期,对土耳其周边外交进行梳理及分析。初步总结出土耳其周边外交的三大特征:一是“帝国历史”总是或强或若地体现在周边外交过程中,帝国遗留的诸多“遗产”,既可成为土耳其周边外交进程中的“助推器”,也可成为“绊脚石”;二是土耳其在周边外交中所展现出的“帝国意识”(或者“大国心态”)的强弱,与某一时段的周边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三是土耳其的周边外交具有较强的“主体性意识”,在此基础上,则表现为独立自主和灵活多元相结合的周边外交风格。最后,本文同样在“时”、“空”二维视角下,又对土耳其、伊朗和俄罗斯的周边外交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这三国虽在周边外交的具体内容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但基于相似的历史和地缘环境,它们的周边外交特征还是具有一定共性的,尤其是上述三个特点也基本符合伊朗和俄罗斯的周边外交特征。本文的结论有二:一、分析折中主义以跨越范式、建构中观理论框架为研究路径,在探索一国周边外交的特征和演进逻辑方面,是比较科学、合理,且有一定的解释力;二、作为像土耳其这样拥有“帝国历史”、且处在“文明结合部”的一类国家,由于受到“时”、“空”影响,周边外交往往处在较强的“主体性意识”与复杂的“周边系统”不断冲突与协调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强势”与“灵活”并举、“独立”与“多元”并存等特征。
万祥春[7](2018)在《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文中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落后挨打,饱受列强的反复侵略,其中绝大多数侵略都来自于海洋。中国人民对这些海洋侵略深恶疼绝,对海洋安全的渴求十分强烈,无数仁人志士在反对海洋侵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提出了各种海洋安全观,但这些探索受到种种制约,最后都失败了。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布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海洋争端,要实现海洋安全,就必须用海洋安全观来指导海洋安全实践,并在海洋安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更好地促进海洋安全目标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海洋安全观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海洋安全,更有利于促进国家总体安全。本论文的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念部分,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由第一章构成。安全是指主观和客观上没有威胁、事物保持平稳发展的状态。安全观是指安全主体对自身所面临的客观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关于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海洋安全观,是海岛国家和沿海国家对自身所面临的海洋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涉海人们关于海洋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以海洋共同安全观为核心,由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和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五个子体系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由第二章构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的海洋争霸安全思想,强调其他国家要获得海洋安全,就必须学习西方一切先进的海洋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张中国的海洋安全观以反对西方海洋霸权为主要任务,倡导建立新的海洋安全观。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本研究的理论指南。第三部分是外延体系部分,由第三、四、五、六章和第七章构成。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积极倡导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愿意同世界有关海洋国家一起提供海洋公共安全产品,共同担负起维护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责任,并把中国塑造成负责任的海洋政治大国。第四章阐述了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是指,在海洋经济贸易活动中,中国把既坚决维护我国的海洋经济利益,又能促进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各地区海洋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观念。第五章阐释了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是指在海洋军事安全竞争合作力求双赢,在海洋军事竞争中努力谋求合作;在海洋军事合作中也不完全放弃竞争,通过有限度的海洋军事竞争促进本国海军的健康发展。第六章论述了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是指在海洋世纪,中华民族既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海洋文化,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海洋文化,推动海洋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和融合创新,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各地海洋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第七章论述了全球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一处地方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全世界其他地方。所以,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就是全世界国家和人民要团结一致,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是全人类的共同的蓝色家园,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把海洋建设成为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各国共有一个海洋。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世界海洋安全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提倡“中国海洋安全方案”,同世界各国共享海洋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理论和指导意义。
刘宇[8](2018)在《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亦着重指出: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使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光彩。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古代家教的核心与关键。传统家训发展至明代,已进入繁荣和鼎盛时期。明代家训中所蕴含的家庭德育理论和实践方式能够为当代家庭德育带来诸多方面的借鉴与启发。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域对明代家训进行客观、辩证地勾勒与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和阐述了明代家训中优秀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为了全面准确地呈现出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整体特征与核心内涵,本文首先通过经济因素(即自然因素、生产关系、耕读方式等)、政治制度(即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宗法制度等)、文化思想(即儒家文化、伦理文化、家礼文化等)以及社会风俗(即社会特征、民间教化、乡规民约等)四个方面(共计十二个因素)对明代家训的特定历史背景做出追溯。其次,对明代家训文献进行爬梳整理,概括出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读书治学之道、修身立命之道、齐家治生之道、蒙幼训女之道。再次,本文在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本质内涵、历史地位与时代局限加以审视的基础上,构建了明代家训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转化理路——即从审视维度、思维方式、转化原则、方向定位四个视角予以阐述,并将这一价值转化的目标与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层面、家庭和社会层面。最后,结合当代家庭德育现状及现实问题,从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中寻求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简而言之,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出发,借鉴明代家训中的“陶铸德性”“仁义修养”“事必有法”“化民成俗”和“博通四书”等德育内容,来补充和完善当代家庭德育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出发,探讨了明代家训德育思想在当代存续与继承的方式方法(即体现继承性、注重民族性、彰显时代性),这为拓展中国当代家庭德育实践路径、推动家庭文明新风尚、弘扬优秀家风家教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此外,本文还具体提出了家风“场域-惯习”论,意在为构建当代家庭德育的新范式进行可行性探索与初步尝试。
鲁小艳[9](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指出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王婧[10](2017)在《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尽管各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朝着两种趋势发展:一种趋势是由集权化走向分权化,即原来实行统一考试的国家和地区,在保持统一考试作用的同时,逐渐朝多元和分权方向发展,代表国家如中国;另一种趋势是由分权化走向集权化,即原来实行自主招生考试的国家,在保持分散考试优越性的同时,逐渐朝统一和集权方向发展,代表国家如俄罗斯。俄罗斯的国家统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是学习了中国高考的经验和做法,而俄罗斯走过的道路和积累的经验教训,很可能是我们未来道路上将会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中俄两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趋势是逆向而行,但从另一个角度又可以看作是相向的运动,殊途同归,最终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其宗旨都是希望集分散考试和统一考试的优势于一身,扬长避短、臻于完善,实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效益与科学选才的目标。因此两国很多问题是共通的,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集中反映和体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和社会状态。在俄罗斯高校招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激进式的变革,也有渐进式的改革,就其规模、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情况的复杂性而言,在世界各国中是独树一帜的。21世纪初,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变为国家统一考试,经过长达八年的试行后正式实施。变革过程中虽备受争议、褒贬不一,但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试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外来经验,并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完善,使国家统一考试制度逐步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和多元化。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纵向追溯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全面梳理和回顾从俄罗斯高等学校建立之初到现今实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重点介绍国家统一考试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实施进程、问题困难及最新发展,详细解读俄罗斯现行的高校招生政策;其次采用个案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微观考察和解析统一考试和招生政策在联邦主体和高等学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接下来单独一章专题介绍俄罗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围绕国家统一考试展开的激烈论争;最后采用比较分析法,聚焦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性问题,比较自主招生考试和国家统一考试的优点与不足,总结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提出对我国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借鉴。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和贡献:(1)逆向借鉴。中俄两国是当今世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两种改革趋势的代表。对逆向而行的另一种改革趋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我国当前的高考制度改革进行反思,使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少走弯路,这是本研究的现实价值。(2)特色和经验学习。历史上,我国的教育曾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在教育管理体制的很多方面与俄罗斯有同源性特点。当前中俄两国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两国国情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特色鲜明,通过深入研究其改革的理念、方法、路径,从中找出对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有益参照。(3)丰富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我国尚无系统研究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专着和博士论文。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充实了俄罗斯教育制度的研究内容,丰富了考试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增进相互了解。随着中俄“一带一路”合作宣言的签订,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增进对俄罗斯教育体制和招生考试制度的了解,对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具有实际意义。
二、古巴何以走出困境及几点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巴何以走出困境及几点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
1.3.2 政府协作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数据来源 |
1.8 创新点 |
1.9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
2.1.1 政府协作相关概念 |
2.1.2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概念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行为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3 协作公共管理理论 |
2.2.4 创新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 |
3.1 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
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
3.2.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80 年代末—2000年) |
3.2.2 中央引导下的规范建设阶段(2001—2009年) |
3.2.3 全面创新探索阶段(2010—2016年) |
3.2.4 提质升级发展阶段(2017 年—至今) |
3.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
3.3.1 园区数量和空间分布 |
3.3.2 园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
3.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功能及管理制度 |
3.4.1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 |
3.4.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制度 |
3.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部门 |
3.5.1 园区建设的政府组织架构 |
3.5.2 宏微观视角下的园区建设政府协作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 |
4.1 央省地协作动因和责任分工 |
4.1.1 央省地协作的动力机制 |
4.1.2 政府纵向协作的责任分工 |
4.2 协作治理框架下园区建设央省地协作机制 |
4.2.1 理论与方法 |
4.2.2 央省地协作分析 |
4.2.3 协作存在的问题 |
4.3 地方政府的协作行为分析 |
4.3.1 园区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4.3.2 地方政府协作行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3 实证案例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 |
5.1 园区建设的县市政府协作 |
5.1.1 县市协作及其动因 |
5.1.2 县市协作机制及协作结果 |
5.1.3 县市协作问题及其产生机理 |
5.1.4 案例分析 |
5.2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1 跨部门协作及其动因 |
5.2.2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组织 |
5.2.3 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4 县市政府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3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1 研究方法 |
5.3.2 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3 讨论:地方领导和协作规则对跨部门协作的作用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政府协作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机理 |
6.1 政府协作与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
6.1.1 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
6.1.2 政府协作与政府职能作用 |
6.2 政府协作在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6.2.1 集聚和整合政府资源促园区发展 |
6.2.2 提高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效率 |
6.2.3 促进园区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
6.3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 |
6.3.1 园区建设政府协作问题的一般性 |
6.3.2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的提升与优化 |
7.1 园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模式创新 |
7.1.1 其他类型园区的建设经验 |
7.1.2 园区建设宏观监管与激励 |
7.2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作 |
7.2.1 国家高新区政策协作经验 |
7.2.2 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
7.3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宏观引导 |
7.3.1 政府协作引导的政策工具 |
7.3.2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引导策略 |
7.4 地方层面的园区管理体制建设 |
7.4.1 构建以执行为导向的协调机构 |
7.4.2 明确县市之间的责任关系 |
7.4.3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缘由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运行失衡 |
二、反体系运动助推现代世界体系转化 |
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 |
第二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
二、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
三、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理论 |
第三节 沃勒斯坦主要学术经历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影响 |
一、世界体系分析之路及其影响 |
二、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及其影响 |
第二章 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无法克服的三重困境 |
一、资本积累困境 |
二、政治合法性困境 |
三、地缘文化困境 |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结构性危机之呈现 |
一、资本脱离无休止积累状态 |
二、霸权国家衰落 |
三、“中心—外围”国家间体系失衡 |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终结与21世纪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
一、1970S—2050S: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衰落走向终结 |
二、1990S—2050S: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混沌及其表现 |
三、2050S—2100S: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及其模式的抉择 |
第三章 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范畴与建构方法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范畴 |
一、时间范畴:周期性节律与长期性趋势并存 |
二、空间范畴:“核心—半边缘—边缘”国家间结构 |
三、三维透视:“经济—政治—文化”国际间碰撞 |
第二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建构方法 |
一、世界体系分析方法 |
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 |
三、布罗代尔式的长时段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对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评价与反思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贡献 |
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总体性批判维度 |
二、强化了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实践指向 |
三、为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策略提供思想借鉴 |
第二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局限 |
一、忽略了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变化 |
二、低估阶级斗争历史作用的社会进化论倾向 |
三、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科学论断缺乏准确把握 |
第三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对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
一、强化国际均衡机制提升各国应对国际危机的合力 |
二、推动国家及区域间平衡发展避免过度两极分化 |
三、抵制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3)1949-1966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1、选题的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研究方案 |
1、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3、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4、研究基础和已具备的工作条件 |
一、建国前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概述(1901——1949) |
(一)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引进(1901——1921) |
(二)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兴盛与停滞(1921——1949) |
1、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兴盛(1921——1937) |
2、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停滞(1937——1949) |
二、1949——1952 年的教育改革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转向 |
(一)新中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起步的时代背景 |
1、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定与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延续 |
2、苏联教育学和教育史理论着作的引进 |
(二)高等师范院校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开设 |
1、师范学校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949——1952 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地位的确定 |
三、1952——1956 年外国教育史学科的重建 |
(一)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转化:由西式到苏式 |
1、确立外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取向 |
2、确立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的指导思想 |
3、五十年代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批判运动 |
(二)苏联教育史文献的继续引进 |
1、高等师范院校苏式教育史教材的采用 |
2、外国教育史刊物的变化 |
3、外国教育史课程地位的变化 |
(三)“苏式”教育史研究队伍的培养 |
1、苏联专家“来华”与中国学生“留苏” |
(1)苏联专家访华对新中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建议 |
(2)中国学生“留苏” |
2、培养“苏式”外国教育史工作者的起步 |
3、“苏式”培养过程对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影响 |
四、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中国化的艰难探索(1956——1966) |
(一)对教育史课程“苏联范例”的反思 |
(二)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本土化 |
(三)建立“中国化”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浅尝 |
1、外国教育史研究方法论的探索 |
2、外国教育史教材体系中国化的探索 |
(1)从教材体例与教材内容来讲 |
(2)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来讲 |
五、1949——1966 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验与教训 |
1、加强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史料建设 |
2、提高外国教育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3、壮大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队伍 |
4、加强外国教育史领域的学术争鸣意识 |
(二)反思与启示 |
1、提高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地位 |
2、树立学科独立意识 |
3、增强学科现实意识 |
4、加强对外交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价值”的双层属性—人文价值、经济价值 |
1.1.2 生态的价值观 |
1.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产生历史背景及理论渊源 |
2.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背景 |
2.1.1 全球化生态危机的产生 |
2.1.2 近代启蒙理性形成的理性至上传统引发的危机 |
2.1.3 当代生态保护行动陷入困境 |
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
2.2.1 哲学史上人与自然关系的流变 |
2.2.2 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 |
2.2.3 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 |
2.2.4 西方绿色思潮的生态保护立场 |
第3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价值观 |
3.1 本·阿格尔的生态价值观思想 |
3.1.1 对异化消费价值观的批判 |
3.1.2 劳动—闲暇二元论 |
3.1.3 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 |
3.2 奥康纳的生态价值观思想 |
3.2.1 劳动与自然、文化的有机结合 |
3.2.2 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 |
3.2.3 构建生态社会主义 |
3.3 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思想 |
3.3.1 对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的阐释 |
3.3.2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3.3.3 道德革命和生态革命 |
3.4 高兹的生态价值观思想 |
3.4.1 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 |
3.4.2 批判经济理性下的消费主义价值观 |
3.4.3 构建生态社会主义乌托邦 |
3.5 休斯的生态价值观思想 |
3.5.1 对生态中心主义抽象伦理价值观的批判 |
3.5.2 阐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属性 |
3.5.3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发展理论 |
第4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理论特征 |
4.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内涵 |
4.1.1 对生态中心主义的修正 |
4.1.2 对人的价值的有限定位 |
4.1.3 对资本逻辑导致的人的异化状态的反思 |
4.1.4 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统一的设想 |
4.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特征 |
4.2.1 温和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
4.2.2 批判理性至上导致的技术主义 |
4.2.3 批判资本逻辑的反生态属性 |
4.2.4 憧憬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
第5章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评价 |
5.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进步性 |
5.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挖掘 |
5.1.2 对近代以来理性至上传统的反思 |
5.1.3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 |
5.1.4 批判资本增殖逻辑代表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
5.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有待完善之处 |
5.2.1 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片面化理解 |
5.2.2 价值观变革的作用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低估 |
5.2.3 价值观变革主体的空场 |
第6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我国生态建设的启示 |
6.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我国生态建设的积极意义 |
6.1.1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生态文明 |
6.1.2 树立保护自然与以人为本有机统一的理念 |
6.2 我国生态建设中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局限性的克服 |
6.2.1 重视生态价值观的作用 |
6.2.2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的生态价值观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2.4 研究发展态势 |
1.3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创新点以及不足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政党和政党观的基本理论 |
2.1 政党的概念、本质与基本功能 |
2.1.1 “政党”的概念 |
2.1.2 “政党”的本质 |
2.1.3 “政党”的功能 |
2.2 政党观的概念、本质与基本功能 |
2.2.1 “政党观”的概念 |
2.2.2 “政党观”的本质 |
2.2.3 “政党观”的功能 |
2.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内涵与功能 |
2.3.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科学内涵 |
2.3.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一般功能 |
2.3.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特殊功能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
3.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产生背景 |
3.1.1 理论背景 |
3.1.2 实践背景 |
3.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历程 |
3.2.1 政党观的准备阶段: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 |
3.2.2 政党观的形成阶段:《共产党宣言》发表至“第一国际”之前 |
3.2.3 政党观的发展阶段:“第一国际”至马克思逝世 |
3.2.4 政党观的扞卫阶段: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的理论贡献 |
3.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发展过程的变与不变 |
3.3.1 工人运动形势不断变化与党的政治属性始终不变相统一 |
3.3.2 工人斗争方式不断变化与党的指导思想始终不变相统一 |
3.3.3 国际联合环境不断变化与党的初心使命始终不变相统一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
4.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基本内容 |
4.1.1 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论 |
4.1.2 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论 |
4.1.3 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论 |
4.1.4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论 |
4.1.5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权威论 |
4.1.6 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论 |
4.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逻辑结构 |
4.2.1 党的本质属性论是逻辑起点 |
4.2.2 “思想-组织-领袖-策略”是逻辑中介 |
4.2.3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是逻辑终点 |
4.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主要特点 |
4.3.1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
4.3.2 科学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
4.3.3 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有机统一 |
4.3.4 革命性与建设性的有机统一 |
4.3.5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国际实践与基本经验 |
5.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直接国际实践 |
5.1.1 指导“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共产主义者同盟”实践 |
5.1.2 指导“国际建党”与“一国建党”实践 |
5.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间接国际实践 |
5.2.1 列宁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实践 |
5.2.2 斯大林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实践 |
5.2.3 赫鲁晓夫及其之后的苏东共产党实践 |
5.2.4 共产国际与越、朝、古、老共产党实践 |
5.2.5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实践 |
5.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国际实践的基本经验 |
5.3.1 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与本国实践相统一 |
5.3.2 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与党的建设相统一 |
5.3.3 坚持党的改革创新与保持定力相统一 |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在中国的发展 |
6.1 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 |
6.1.1 深化党的本质属性和任务的认识 |
6.1.2 深化党的领导地位和方法的认识 |
6.1.3 深化党的领导价值与策略的认识 |
6.1.4 深化党的思想建设的认识 |
6.1.5 深化党的组织建设的认识 |
6.1.6 深化党的作风建设的认识 |
6.1.7 深化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 |
6.1.8 深化党的制度建设的认识 |
6.2 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 |
6.2.1 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的重大理论命题 |
6.2.2 强调执政党必须始终和人民群众紧密在一起 |
6.2.3 强调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
6.2.4 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
6.2.5 强调要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
6.2.6 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生死存亡的问题 |
6.2.7 强调一定要重视党的制度建设和改革 |
6.3 江泽民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 |
6.3.1 提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系列重大命题 |
6.3.2 提出党要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基本方略 |
6.3.3 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6.4 胡锦涛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 |
6.4.1 特别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党的建设 |
6.4.2 特别强调坚持围绕党的建设主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6.4.3 特别强调坚持党的建设系统化总体推进 |
6.5 习近平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新发展 |
6.5.1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本质属性论的认识 |
6.5.2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历史使命论的认识 |
6.5.3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指导思想论的认识 |
6.5.4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组织建设论的认识 |
6.5.5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战略策略论的认识 |
6.5.6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廉洁廉政论的认识 |
6.5.7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制度建设论的认识 |
6.5.8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党际关系论的认识 |
6.6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在中国发展的主题与线索 |
6.6.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在中国发展的主题 |
6.6.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在中国发展的线索 |
6.6.3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重大贡献 |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当代价值 |
7.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理论价值 |
7.1.1 构建了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
7.1.2 揭露了资产阶级政党及制度的根本问题 |
7.1.3 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 |
7.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实践价值 |
7.2.1 指导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
7.2.2 指导促进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密切和强化 |
7.2.3 指导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处理各种党际关系 |
7.2.4 指导实现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变革 |
7.2.5 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总结历史 |
第八章 结论 |
8.1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
8.2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
8.3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是一个管用的理论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周边外交研究综述 |
二、土耳其周边研究综述 |
(一)国内土耳其周边外交研究 |
(二)国外土耳其周边外交研究 |
第二章 周边外交理论及其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周边”与周边外交 |
一、“周边”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
二、“周边外交”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第二节 周边及周边外交的基本属性 |
一、时间属性:对周边外交的历史主义考量 |
(一)“周边区域”的历史形成 |
(二)“周边意识”的历史形成 |
二、地缘属性:对周边外交的结构主义考量 |
(一)“地缘政治学”的整体主义转向 |
(二)周边系统的结构主义分析 |
第三节 周边外交的研究路径 |
一、单一范式的研究困境 |
二、分析折中主义的启示 |
三、跨越范式的周边外交研究 |
第三章 土耳其周边外交的历史探源 |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
一、内忧外患与帝国的衰落 |
(一)帝国治理能力的衰弱 |
(二)工业革命的冲击 |
(三)民族主义的兴起 |
(四)西方列强的介入 |
二、“衰而不亡”的帝国“怪象” |
(一)帝国晚期的改革 |
(二)大国均势与帝国的残存 |
第二节 现代土耳其周边的形成 |
一、土耳其周边区域的形成 |
(一)东南欧周边板块的形成 |
(二)南高加索及黑海北岸周边板块的形成 |
(三)西亚、北非周边板块的形成 |
(四)历史悠久的伊朗板块 |
二、土耳其周边形成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土耳其周边外交思想溯源 |
一、历史记忆与“帝国意识” |
二、突厥源流 |
(一)“突厥”与“土耳其”辨析 |
(二)“突厥主义”的出现 |
三、伊斯兰教源流 |
(一)伊斯兰教信仰与“集体身份”的建构 |
(二)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教信仰 |
(三)“泛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及影响 |
四、地方性源流 |
(一)本土文明及其影响 |
(二)地方性源流与“凯末尔史观” |
五、西方化源流 |
六、“四股源流”与土耳其周边外交思想的关系 |
第四章 从建国到冷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现代外交开端及早期周边外交 |
一、融入欧洲外交体系 |
二、初试现代周边外交的困境 |
第二节 凯末尔时代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革命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 |
(二)革命时期土耳其的周边外交状况 |
二、独立初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凯末尔主义”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二)土耳其与周边国家关系 |
第三节 二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二战时期的国际格局 |
(一)西方大国的战前状态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二、战乱与失序状态下的土耳其周边 |
(一)法西斯势力在土耳其欧洲邻邦中的扩张 |
(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
(三)战争阴云笼罩下的中东地区 |
三、土耳其的中立政策及其周边影响 |
(一)“中立”的意义 |
(二)土耳其的中立外交 |
第四节 冷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冷战格局下的世界与土耳其 |
(一)土苏关系持续恶化 |
(二)土美关系不断加强 |
(三)土耳其多党制政体的确立 |
二、冷战初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紧张对立的土苏关系 |
(二)矛盾与合作并存的土阿关系 |
(三)西方主导下的土耳其—伊朗“友好关系” |
(四)土希矛盾影响下土耳其的巴尔干周边外交 |
三、走向多元化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土美矛盾初现 |
(二)走向缓和的土苏关系 |
(三)塞浦路斯问题与土耳其的西南欧周边外交 |
(四)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后的土伊关系 |
(五)巴以冲突与土耳其中东周边外交 |
第五章 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周边外交新探索 |
一、厄扎尔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新奥斯曼主义”的提出 |
(二)重建与突厥语国家关系 |
(三)加强与环黑海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
(四)“两伊战争”影响下的土耳其中东外交 |
(五)龃龉不断的土耳其与巴尔干国家关系 |
(六)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 |
二、“失去的十年”中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奇莱尔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二)埃尔巴坎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三)耶尔马兹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四)埃杰维特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二节 正发党执政前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进入新世纪的世界与土耳其 |
(一)国际背景及大国因素 |
(二)土耳其国内背景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 |
(一)“战略纵深主义”外交战略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的内涵 |
三、“零问题”外交政策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中东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伊朗 |
(三)“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中亚、南高加索及环黑海国家 |
(四)“零问题”外交政策在巴尔干 |
第三节 中东剧变以来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秩序重构背景下的世界与土耳其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的蜕变 |
三、中东剧变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从“零问题外交”到“问题外交” |
(二)“宝贵孤独” |
(三)“回归正常”的周边外交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周边外交特征的历史对比 |
一、帝国史与大国心态 |
(一)伊朗的“帝国记忆”与“大国心态” |
(二)俄罗斯的“帝国历史”与“大国意识” |
(三)土、伊、俄三国的帝国历史比较 |
二、宗教信仰与“宗教领袖情怀” |
(一)作为“什叶派领袖”的伊朗 |
(二)东正教信仰与“弥赛亚意识” |
(三)土、伊、俄三国的宗教信仰比较 |
三、抗争史与独立、灵活的外交传统 |
(一)“抗争历史”与伊朗的外交传统 |
(二)俄罗斯的“抗争” |
(三)土、伊、俄三国的外交传统比较 |
第二节 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周边外交特征的结构性对比 |
一、“文明结合部”与国家认同构建 |
(一)“不要东西方”的伊朗 |
(二)从“左右摇摆”到“东西兼顾”的俄罗斯 |
(三)土、伊、俄三国的“东西之惑” |
二、“战略枢纽”与大国因素 |
(一)伊朗周边外交中的大国因素及其应对 |
(二)俄罗斯周边外交中的大国因素及其应对 |
(三)土、伊、俄周边外交中大国因素比较 |
三、“地缘困境”与周边外交的应对 |
(一)伊朗的复杂周边及其应对 |
(二)俄罗斯以“后苏联空间”为核心的“多层次周边” |
(三)土、伊、俄三国周边系统的比较 |
第三节 基于比较分析的几点启示 |
一、“帝国遗产”——在一国周边外交中的作用依然巨大 |
二、国际、地区和国家——多层次因素决定一国周边外交的当前状态 |
三、世界或地区秩序重构对一国周边外交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三、主要参考网站 |
后记 |
(7)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五、论文研究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安全与安全观概论 |
第一节 安全相关概念与安全类型 |
一、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 |
二、安全化与安全困境 |
三、永久和平——安全的理想状态 |
四、安全类型 |
五、实现安全的实力途径 |
第二节 安全观及其类型 |
一、安全观的含义 |
二、安全观的类型 |
三、海洋安全观、陆地安全观、天空安全观 |
四、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含义和建构原则 |
五、海洋共同安全观——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
六、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外延体系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观及其中国化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思想的持续发展 |
一、海洋新航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加速器 |
二、对外开放的海洋经济政策 |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海洋开放战略 |
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科技 |
第二节 海洋政治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和平利用黑海海峡,争取国际和平环境 |
二、反对美国干涉西太平洋的海洋外交政策 |
三、经济优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政策 |
四、和谐海洋思想 |
第三节 海洋军事思想的连续演进 |
一、机器大工业实力是海洋暴力的本质 |
二、海军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不懈追求 |
第四节 海洋文化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对中国大陆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前景展望 |
二、反对海洋殖民文化,倡导新民主义文化 |
三、海洋文化交流中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
四、倡导海洋文化多样化,维护文化安全 |
第五节 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提升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蕴含的海洋生态思想 |
二、绿化海岸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 |
三、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四、保护海洋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 |
五、建设美好海洋家园 |
第三章 塑造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政治安全是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一、优良海洋政治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
二、海洋政治确立了中国海洋安全的目标 |
三、海洋政治影响海洋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政治安全面临的错综复杂形势 |
一、海洋世纪带来的安全冲击 |
二、错综复杂的海洋划界争端 |
三、激烈交锋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三节 构建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体系 |
一、构建海峡两岸政治安全共同体 |
二、近睦远交的海洋安全外交观 |
三、倡导亚洲海洋新安全观 |
四、构建海洋政治共同安全机制 |
五、以海洋法公约为基础共同维护各方海洋权益 |
第四章 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是海洋安全的基础 |
一、海洋经济是海权的推进器 |
二、海洋经济是海洋政治议题的推动器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安全的现状 |
一、中国经济对海外资源的依赖不断上升 |
二、海洋航线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
三、大而不强的海洋经济 |
第三节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海洋经济策略 |
一、建设互利互惠的蓝色粮仓 |
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 |
三、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贸易体制 |
四、发展互利合作的南北极海洋事业 |
五、共同开发新能源科技解决海洋能源运输安全问题 |
六、一带一路倡议是互利共赢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第五章 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 |
第一节 海军是海洋安全的战略保障 |
一、海军是海外经济利益的坚强保障 |
二、海洋军事外交是外交的有效形式 |
三、海军是保护黄金海岸的移动钢铁长城 |
第二节 中国海洋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 |
一、陆缓海急的总体安全形势 |
二、中国海军建设面临的不足 |
第三节 建设共同竞合的强大海军 |
一、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维护者——中国海军的世界定位 |
二、近海防御、远洋防卫的战略 |
三、海军高新技术是维护共同海洋安全的第一战斗力 |
四、海军人才是实现共同竞合安全观的第一资源 |
五、战训合一的训练体制是共同竞合安全观的强大保障 |
第六章 倡导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文化是海洋安全观的软实力 |
一、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
二、海洋文化是海洋军事安全的导航灯 |
三、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文化面临的挑战 |
一、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特征 |
二、海洋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 |
三、西方海洋文化冲击的威胁 |
第三节 促进海洋文化共同繁荣的新举措 |
一、用海洋传统文化增强海洋文化吸引力 |
二、以海洋文化自强推动海洋文化共同繁荣 |
三、积极实施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开放战略 |
第七章 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宝藏 |
一、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重要富源 |
二、海洋是全球气候调节器 |
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
第二节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
一、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水水质恶化 |
二、部分珊瑚礁面临灭绝危机 |
三、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
第三节 共同保护和建设美丽海洋家园 |
一、坚持依法治海、规划用海 |
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
三、划定并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
四、建设海洋生态命运共同体 |
五、建立严格的海洋生态政治制度 |
结语: 海洋安全观为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海洋意识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追本与溯源:明代家训与明代社会历史透析 |
2.1 明代家训与传统经济形式 |
2.1.1 地理与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耕作方式和教育理念 |
2.1.2 明代农耕经济与生产力水平奠定了家训发展的基础 |
2.1.3 耕读传家的家庭观念促成了家训的思维与教化模式 |
2.2 明代家训与明代政治制度 |
2.2.1 中央集权的巩固与明代帝王家训的缔连 |
2.2.2 明代科举制度对治学家训的促进与影响 |
2.2.3 宗法制度、宗族制度与明代家训规约化 |
2.3 明代家训与明代思想文化 |
2.3.1 明代家训与儒家文化 |
2.3.2 明代家训与家庭伦理文化 |
2.3.3 明代家训与家礼、宗教文化 |
2.4 明代家训与明代社会风俗 |
2.4.1 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与家国情怀 |
2.4.2 圣谕宣讲、私人讲学与民间教化 |
2.4.3 乡规民约与社会风俗习气的营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挖掘与阐释:明代家训德育思想述要 |
3.1 明代家训的特点分析 |
3.1.1 明代家训的体例特点分析 |
3.1.2 明代家训的德育内容特点分析 |
3.1.3 明代家训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分析 |
3.2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内容概述 |
3.2.1 明代家训的读书治学之道 |
3.2.2 明代家训的修身立命之道 |
3.2.3 明代家训的齐家治生之道 |
3.2.4 明代家训的蒙幼训女之道 |
3.2.5 明代家训的处世交友之道 |
3.3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内核与实质 |
3.3.1 以整体主义和家族本位明确德育目标 |
3.3.2 以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规定德育准则 |
3.3.3 以地理位置和职位阶层区别德育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思与超越: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转化 |
4.1 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历史性分析 |
4.1.1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4.1.2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时代局限 |
4.1.3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现实之需 |
4.2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转化理路 |
4.2.1 传统与现代: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审视视域 |
4.2.2 辩证与中和: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思维方式 |
4.2.3 批判与继承: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转化原则 |
4.2.4 冲突与融合:对当代家庭伦理道德的定位重构 |
4.3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价值转化的方向和目标 |
4.3.1 个体层面:塑造面向现实生活的理想人格 |
4.3.2 家庭层面:重构以家庭为本位的德育实践 |
4.3.3 社会层面:实现自我与社会秩序的共同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境遇与应对:明代家训德育思想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 |
5.1 现代社会的价值冲突与道德失范 |
5.1.1 文化多元与价值认同危机 |
5.1.2 信仰危机与社会群体冷漠 |
5.1.3 道德传统断裂与道德虚无 |
5.2 当代家庭德育现状与家庭德育问题 |
5.2.1 当代家庭结构、功能的嬗变与家庭德育现状 |
5.2.2 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精神的错位 |
5.2.3 家庭德育的现实弊端与缺憾 |
5.3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借鉴与启示 |
5.3.1 古今家庭德育论域之比较 |
5.3.2 借鉴明代家训的“陶铸德性”明确当代家庭德育的目标 |
5.3.3 借鉴明代家训的“仁义修养”重视当代家庭德育的主体 |
5.3.4 借鉴明代家训的“事必有法”遵循当代家庭德育的规律 |
5.3.5 借鉴明代家训的“化民成俗”营造当代家庭德育的环境 |
5.3.6 借鉴明代家训的“博通四书”创新当代家庭德育的载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探索与选择:当代家庭德育的实践路径 |
6.1 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存续与继承方式探究 |
6.1.1 体现继承性:承续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教育理念 |
6.1.2 注重民族性:挖掘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精神价值 |
6.1.3 彰显时代性: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家庭道德文明新风尚 |
6.2 中国当代家庭德育实践路径的拓展与完善 |
6.2.1 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家训的再生和重塑 |
6.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当代家庭德育体系 |
6.2.3 弘扬传统优秀家风家教继承与践行传统家庭美德 |
6.3 中国当代家庭德育的新范式 |
6.3.1 “场域-惯习”论述要 |
6.3.2 当代家风“场域-惯习”的运作逻辑 |
6.3.3 实现当代家风场域和惯习的多维度统一 |
6.3.4 构建当代家风场域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文献评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
四、小结 |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
四、小结 |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
三、本节小结 |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
小结 |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
(五) 当代着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
(六) 国际着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俄罗斯高等教育制度概述 |
第一节 俄罗斯教育制度 |
一、俄罗斯联邦教育法 |
二、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 |
三、俄罗斯教育概况 |
第二节 俄罗斯高等教育制度 |
一、俄罗斯第一所高等学校 |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 |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概况 |
第二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沙皇俄国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632-1917) |
一、高校成立早期的招生特点 |
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高校招生特点 |
三、沙皇俄国时期的高校招生制度特点 |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918-1991) |
一、以工农为主,免试推荐入学(1918-1925) |
二、部分取消名额分配,自由竞试入学(1926-1931) |
三、全体公民自由报考、平等竞试入学(1932-1957) |
四、以招收有工龄青年为主,加强与生产的联系(1958-1963) |
五、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为主,注重中学成绩和表现(1964-1991) |
六、苏联时期的高校招生制度特点 |
第三节 俄罗斯联邦初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992~2000) |
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
二、录取方式多样化 |
第三章 国家统一考试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国家统一考试产生的背景和动因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教育因素 |
四、国际趋势 |
第二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试行(2001-2008) |
一、国家统一考试的范围与规模 |
二、国家统一考试的科目与分数 |
三、国家统一考试的问题与阻碍 |
四、国家统一考试的法律与规定 |
五、“国家实名制财政教育券” |
第三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正式实行(2009-至今) |
一、2009年的高校招生考试情况 |
二、2010年的高校招生考试情况 |
三、2010年国家统一考试的社会调查 |
四、国家统一考试的组织机构 |
五、国家统一考试的法律保障 |
第四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发展与完善 |
一、丰富考试类别和考题类型 |
二、适当调整统考日程安排 |
三、加强统考的监督和测评 |
四、录取参考多种评价要素 |
五、规范录取优惠政策 |
第四章 俄罗斯现行高等学校招生政策 |
第一节 招生要求与报考条件 |
一、招生基本要求 |
二、招生优惠政策 |
三、考生个人成就 |
第二节 考试类别与自主考试 |
一、入学考试类别与成绩评定 |
二、高校自主举行的入学考试 |
第三节 申报材料与录取程序 |
一、招生信息公开 |
二、入学申请材料 |
三、录取基本程序 |
四、其他招生形式 |
第五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汉特—曼西自治区准备国家统一考试的情况 |
一、指导统考的主要地方法规 |
二、尤戈拉第一中学准备统考的情况 |
三、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二节 莫斯科国立大学2016年的招生工作 |
一、招生专业与招生名额 |
二、入学考试与评分原则 |
三、录取顺序与申请材料 |
四、招收外国留学生 |
第三节 “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的招生经验 |
一、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的招生做法 |
二、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2013年招生情况 |
三、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未来的招生策略 |
第六章 俄罗斯关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论争 |
第一节 苏联时期关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论争 |
一、高校入学:免试还是考试 |
二、招生对象:中学毕业生还是劳动生产者 |
三、考试形式:笔试还是口试 |
四、职业定向:中学培养还是高校指导 |
第二节 关于国家统一考试的论争 |
一、国家统一考试与自主招生考试 |
二、国家统一考试与教育公平 |
三、国家统一考试的科学性 |
四、国家统一考试与中学教育质量 |
第七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性问题 |
第一节 自主招生考试的公平性问题 |
一、自主招生考试的非正常影响因素 |
二、招生优惠政策的非正常影响因素 |
三、自主招生考试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公平性问题 |
一、国家统一考试的非正常影响因素 |
二、国家统一考试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
第三节 从国家统一考试结果看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
一、性别差异 |
二、学校差异 |
三、城乡差异 |
四、区域差异 |
第八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启示借鉴 |
第一节 两种招生考试制度的优点与不足 |
一、自主招生考试的优点与不足 |
二、国家统一考试的优点与不足 |
第二节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 |
一、改革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行 |
二、改革经过充分论证、循序渐进 |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四、培养天才儿童、照顾弱势群体 |
五、社会各界监督高校招生考试 |
第三节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启示借鉴 |
一、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应首重公平 |
二、建立招考分离、二次考试模式 |
三、改革应通盘考虑、稳中求进 |
四、加强中学生职业指导 |
五、提升教育质量是根本 |
六、名牌高校精英教育、普通高校大众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古巴何以走出困境及几点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D]. 吴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D]. 任艳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3]1949-1966年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赖鑫.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D]. 刘羽婷. 辽宁大学, 2019(12)
- [5]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研究[D]. 郭祎.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1)
- [6]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D]. 苏闻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D]. 万祥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8]明代家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 刘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9]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10]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王婧. 厦门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