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姚婷[1](2020)在《科学家精神及其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拥有杰出科技人才的数量决定着是否在全球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中占有优势。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强国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什么是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存在形式以及形成途径和机制。科学家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在科研实践中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塑造以及科学思想的熏陶,形成了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种独特的精神品质、道德情操和行为特征,本文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入手,选取科学家事迹材料,总结出科学家精神包括科技报国、人民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潜心钻研、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众志成城、集智攻关的团队精神,精心育人、奖掖后学的人梯精神,虚怀若谷的开放民主精神七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家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不同人生阶段内容会有变化,但总结其形成途径和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科学教育、国家需要和职业生涯的历练。科学家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国民科技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黄秋硕[2](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说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吴昊[3](2019)在《滇中傣族土掌房建筑艺术及现代传承》文中研究表明民居建筑作为物质文化的表现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土掌房原为彝族传统的民居建筑,但经长期的民族融合及社会发展,彝族、傣族等民族发展演化出各具特色的土掌房建筑,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滇中傣族土掌房,是云南民居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物化形态。作为一种民居建筑,傣族土掌房具有冬暖夏凉、取材方便,建造成本低、经济实用等优点,能较好适应环境地形对民居建造的影响和限制,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并创造出符合生活需要的室外平台及生活空间。滇中傣族土掌房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渐渐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滇中傣族土掌房建筑艺术及其传承的研究,对探寻傣族土掌房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论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滇中傣族土掌房的分布、类型、居住条件和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到了大量相关图片、录音等第一手珍贵资料和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梳理了滇中傣族土掌房的历史脉络和现存代表性村落的状况,概括总结了土掌房建筑的类型和功能、阐述了土掌房建筑的特色及审美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将现代建筑元素与土掌房的建筑元素融合在一起,对滇中傣族土掌房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杨涵[4](2019)在《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研成果行政奖励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实践中乱象丛生,学界亦鲜少关注。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律规范散见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各级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中,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地方政府规章,不仅效力位阶较低,甚至存在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而无任何审查措施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奖项设置不合理、评审标准不科学、评审程序不正当以及派生待遇不公平等缺陷。这些制度缺陷,导致在实践中评审过程不规范、不透明,监督机制中仅有的异议制度软弱无力,同时缺乏司法救济途径,行政相对人求诉无门。因此,在立法方面,我国应当在行政法规层面制定统一的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条例;优化奖项设置,增设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奖,细分学科领域奖项;根据具体学科领域制定评审标准,制定精细化、可操作性的评审标准;完善评审程序,健全专家遴选制度,设置有效的回避制度,简化评审程序以及实行评审程序公开。监督机制方面,通过监察委、同级人大、公众、第三方机构监督,保证奖励活动的公正性。救济途径方面,将行政奖励纳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范围之内,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科研创新提供救济保障。
刘江[5](2019)在《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文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困惑。然而,与文学有关的评奖却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乃在于各利益相关方对文学奖声誉“红利”与“祝圣权力”的觊觎。文学奖不仅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形而上功能,其催生的多重效应也潜藏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一般规律。文学奖声誉的创建、积累、维护与传播过程也体现和反映了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智慧。遗憾的是,传统的文学奖研究大多关注其制度性的一面和经典化功能,或聚焦文学奖个案的评奖机制,缺乏对文学奖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的思考。虽有个别学者论及文学评奖的声誉经济现象,但其切入视角仍归属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或文化学范畴,更遑论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声誉研究对象仅囿于企业或一般社会组织,长期忽略了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行为的文学评奖活动所蕴含的声誉管理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声誉经济,也忽略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与文学奖多元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等理论性与现实性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文学奖为研究对象,从“声誉”这一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最大公约数出发,借助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之法,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考察。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首次提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既致力于该议题的理论与模型建构,也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量化测评,以期拓展文学奖研究和声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域。概而言之,本研究的贡献或创新之处涉及理论、方法与实践等三个层面。理论上,本研究尝试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建,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本体性问题,如概念、内涵、特征、利益相关者网络、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理论界定;二是厘定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概念的特定内涵与外延,剖析和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管理模型和实践机制;三是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并以莫言为例对其分别进行了实证考察;四是从声誉测量的角度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上,本研究试图实现三个融合:一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理念与思想的融合,即将声誉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学经典化理论等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融为一体;二是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融合,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文学研究模式中,引入了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文学研究之中;三是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即在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既注重理论探讨围绕案例分析展开,也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反向检验理论建构之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践中,本研究的预期贡献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国家而言,可以为我国文学评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跨文化传播;二是对文学奖管理机构而言,有助于其发现相关文学奖项在声誉创建、维护、提升、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从而为其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三是对文学奖各利益相关群体来说,基于本研究创建的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模型的评价结果,能为其在评奖参与、赞助捐赠、市场介入等决策上提供较为科学、可信的参照标准。本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提出本研究的选题要义和研究意义,并就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预期创新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文学奖及其声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缜密的爬梳,回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框架下的声誉理论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的定义和内涵,总结了其六大特征及利益相关者网络。第四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从奖项身份特征、管理策略和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14种主要构成要素。第五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聚焦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之道,对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构建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并从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第六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总结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五大效应表征共性,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表征,并以莫言以为例,对这两大核心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考察。第七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建构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文学奖项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梳理了国内文学奖在声誉创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语,就全文的主要发现和贡献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钟晓焘[6](2019)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的特色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羌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应该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川羌族儿女在与周边其他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中,逐渐发现羌族文化的价值,尤其是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价值,对于羌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产生文化自觉。特别是在2003年自治县成立之后,北川羌族民众更加坚定了羌族文化的文化自信,在这以后一直凭借着集体记忆和相关历史记载进行着民族文化重构。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北川羌族文化重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首先,从生产生计、日常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对旅游开发中北川羌族文化变迁作了相关的分析;其次,指出北川羌族文化重构是在民族成员文化认同、游客猎奇心理需要、全域旅游发展要求以及多元文化交流互动基础上进行的;然后,以建筑、羌绣、歌舞、节庆等具体文化事项重构为例,分析出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主要方式为原有文化因子重组的内生性重构、新旧文化因子整合的创生性重构两种,进而构建出全域旅游背景下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体系;最后,得出文化重构的基础是文化自觉、文化重构的动力源自文化自信、文化重构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三点启示。在文化转型期,北川通过羌族文化重构,实现了自身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合理调适。一方面,重构后的民族文化对游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羌族民众通过旅游接待获取了更多助力自身发展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重构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为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添砖增色。以上便是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意义所在。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7](2019)在《关于颁发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决定》文中认为2018-12-27中水协[2018]22号各有关单位:经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无异议,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杭州三堡排涝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金湖站工程等四十项工程荣获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即:
王岚[8](2018)在《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文章梳理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方案等进行了解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水利行业科技奖励工作的情况;对今后科技奖励组织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杨燕江[9](2018)在《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背负救亡图存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在边省云南的“教育长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已经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西南联大的成功与其管理模式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西南联大的成功是其管理模式的成功。本文基于原始档案发掘和相关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阐释了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背景(环境)、要素、关系和特征,探讨了其实践效能、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具体而论,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有其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最大的背景和最重要的环境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的侵略和残暴行径激起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抗战救国激情,坚信了“南渡”的抱负和信念;云南自“重九起义”以来逐渐积淀而成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对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产生了特殊影响;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对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以龙云为代表的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间复杂的关系变动,为其管理模式创造了难得的学术自由空间和较宽松的政治氛围。在组织架构及资源要素上,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所依寄的组织系统架构包含了最高决策机构常委会和校务委员会、教授会两个参议机构(分权力机构),职能部门教务处、总务处、训导处三大处和独立设置的会计室,教学机构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五个学院,还包括各临时专门委员会、研究所等机构。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常委”及教授群体构成的人力资源、办学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所需的财物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形成的时空资源,是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三大资源要素。为保障顺畅运转西南联大对外须处理好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云南地方政府这两对关系,对内则要处理好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联合与合作,以此保障内部组织机构间能构建起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校务委员会主掌行政事务、教授会专注学术事宜、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的运行机制。深入窥探,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综合体,特别在教职员与学生管理上多有创造。统而观之,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呈现出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机构负责人频繁更替带来管理与学术交互等显着特征。另外,制度、人、文化是穿插于整个管理模式间三个不可或缺的显着因子,自治精神对管理硬化的消解则是其独特本质的最直接体现。总体而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中,基于西方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制度,延续并创新了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管理经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该模式在杰出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服务地方需求和国防需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均取得了成就。有鉴于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对同样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大学仍然具有诸多启示:同时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同样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叶晓婷[10](2018)在《获奖项目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2017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出炉》文中认为本刊讯(记者叶晓婷)经有关专家、单位提名和专家评审,并通过广泛公示,2017年12月31日,我国环保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2017年度获奖项目名单新鲜出炉。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共批准42个项目获201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8项,科普类奖1项。被评为一等奖的"城市大规模再生水系统多屏障高标准水质保障技术""燃煤细颗粒物及其前体物治理技术与集成应用"和"工业集聚区污水深度净化新型技术",是我国环保领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二等奖获奖
二、2003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家精神及其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科学家精神界说 |
2.1 科学与科学家 |
2.1.1 科学及其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
2.1.2 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 |
2.1.3 杰出科学家及其社会角色 |
2.2 科学家精神及其存在形式 |
2.2.1 什么是精神 |
2.2.2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
2.2.3 科学家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区别与联系 |
2.2.4 科学家精神的存在形式 |
第3章 科学家精神的内容及其形成机制 |
3.1 科学家精神的内容 |
3.1.1 科技报国、人民至上的爱国精神 |
3.1.2 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
3.1.3 淡泊名利、潜心钻研的奉献精神 |
3.1.4 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
3.1.5 众志成城、集智攻关的团队精神 |
3.1.6 精心育人、奖掖后学的人梯精神 |
3.1.7 虚怀若谷、谦恭自守的民主精神 |
3.2 科学家精神形成的途径和机制 |
3.2.1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3.2.2 科学教育、国家需要和职业生涯的历练 |
第4章 科学家精神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作用 |
4.1 关于世界科技强国 |
4.1.1 我国科技强国目标 |
4.1.2 世界科技强国的指标体系 |
4.1.3 实现科技强国的基本道路和途径 |
4.2 科学家精神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推动作用 |
4.2.1 科学家精神在中国精神构筑中的作用 |
4.2.2 科学家精神在国民科技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4.2.3 科学家精神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4.2.4 科学家精神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4.2.5 科学家精神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的作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滇中傣族土掌房建筑艺术及现代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一、滇中傣族土掌房的历史及现状 |
(一)土掌房的分布 |
1.土掌房分布区域的特点 |
2.滇中傣族土掌房的分布 |
(二)土掌房的历史演变 |
1.土掌房建筑的历史探源 |
2.代表性村落土掌房建筑的演变 |
(三)土掌房的现状 |
1.土掌房现存基本概况 |
2.土掌房代表性村落情况 |
3.滇中傣族土掌房的传承现状 |
二、滇中傣族土掌房的类型及功能 |
(一)土掌房的类型 |
1.单体式建筑类型 |
2.内院式建筑类型 |
(二)土掌房的功能 |
1.文化功能 |
2.实用功能 |
3.审美功能 |
4.延展功能 |
三、滇中傣族土掌房建筑的艺术特征及审美取向 |
(一)土掌房建筑的艺术特点 |
1.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
2.空间延续性与环境特定性的统一 |
3.建造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
4.村落建造与选址的天人合一性 |
(二)土掌房的审美取向 |
1.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
2.遵从文化传统的内在价值体系 |
3.践行经济实用的价值选择 |
4.追求自然简朴的审美心理 |
四、滇中傣族土掌房建筑艺术的现代传承 |
(一)土掌房传承的当代价值 |
1.历史价值 |
2.文化价值 |
3.艺术价值 |
4.经济价值 |
(二)土掌房传承面临的困境 |
1.渐渐消失的土掌房 |
2.时代变迁使传承面临严峻形势 |
3.村民生计条件的改善使传承难以为继 |
4.政府主导下的保护性传承面临诸多困难 |
(三)土掌房建筑的现代传承途径探讨 |
1.教育视阈下的传承 |
2.村民文化自觉下的传承 |
3.政府主导下的保护性传承 |
4.融入现代建筑元素的传承 |
(四)土掌房现代传承的对策及建议 |
1.保护性修缮 |
2.创造性转化 |
3.综合性保护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概述 |
第一节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概念 |
一、行政奖励的内涵 |
二、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内涵 |
三、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性质 |
第二节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分类 |
一、人物奖励和成果奖励 |
二、国家级奖励和省部级奖励 |
三、物质奖励、荣誉奖励及权益类奖励 |
第三节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价值目标 |
一、激励价值 |
二、秩序价值 |
三、资源配置价值 |
第三章 我国科研成果行政奖励实践现状及其问题反思 |
第一节 法律规范现状与问题反思 |
一、法律规范层级、数量、年份现状 |
二、法律规范问题及反思 |
第二节 奖项设置、评审环节现状及问题反思 |
一、科学技术奖励奖项设置现状 |
二、哲学社会科学奖项设置现状 |
三、奖项设置、评审环节问题及反思 |
第三节 执行、监督现状及问题反思 |
一、执行乱象 |
二、监督缺失 |
第四节 救济途径现状及问题反思 |
一、诉讼救济方式缺失 |
二、非诉讼救济方式缺失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治化之构想 |
第一节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基本原则 |
一、依法奖励原则 |
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正当程序原则 |
四、比例原则 |
第二节 完善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立法体系 |
一、统一中央及地方立法 |
二、优化奖项设置 |
三、完善评审环节 |
第三节 完善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监督制度 |
一、同级人大监督 |
二、监察机关监督 |
三、第三方机构监督 |
四、公众舆论监督 |
第四节 完善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救济体系 |
一、行政复议 |
二、行政诉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跨学科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 |
1.4.4 调查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设计 |
1.6 预期创新之处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奖及其声誉相关研究进展 |
2.1.1 文学奖相关研究述评 |
2.1.2 文学奖声誉相关研究述评 |
2.2 声誉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声誉概念界定 |
2.2.2 声誉管理研究 |
2.2.3 声誉测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 |
3.1 文学奖声誉的界定 |
3.1.1 文学奖声誉的定义 |
3.1.2 文学奖声誉定义的内涵 |
3.2 文学奖声誉的特性 |
3.2.1 积累的长期性 |
3.2.2 存续的稳定性 |
3.2.3 形成的综合性 |
3.2.4 影响的广泛性 |
3.2.5 价值的溢出性 |
3.2.6 管理的制度性 |
3.3 文学奖声誉的利益相关者 |
3.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3.2 文学奖声誉利益相关者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
4.1 声誉影响因素概述 |
4.2 奖项身份因素 |
4.2.1 奖项名称 |
4.2.2 奖项历史 |
4.2.3 奖励范围 |
4.2.4 奖励强度 |
4.2.5 奖励人数 |
4.2.6 颁奖周期 |
4.3 奖项管理因素 |
4.3.1 评审制度 |
4.3.2 颁奖规格 |
4.3.3 宣传造势 |
4.3.4 信息披露 |
4.4 利益相关者因素 |
4.4.1 颁奖机构 |
4.4.2 获奖作家 |
4.4.3 其他利益相关者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 |
5.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界定 |
5.1.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含义 |
5.1.2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内涵 |
5.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与管理模型 |
5.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
5.2.2 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 |
5.3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环节 |
5.3.1 准入管理 |
5.3.2 过程管理 |
5.3.3 后期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 |
6.1 奖励声誉影响力的共性效应 |
6.1.1 增强效应 |
6.1.2 马太效应 |
6.1.3 晕轮效应 |
6.1.4 时间效应 |
6.1.5 整体效应 |
6.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经典化效应 |
6.2.1 学术期刊接受 |
6.2.2 学术论着接受 |
6.2.3 学术会议接受 |
6.2.4 研究课题接受 |
6.2.5 官方体制接受 |
6.3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资本化效应 |
6.3.1 文学奖与出版经济 |
6.3.2 文学奖与旅游经济 |
6.3.3 文学奖与“周边经济”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 |
7.1 测评方法与指标确立原则 |
7.1.1 测评方法 |
7.1.2 指标确立原则 |
7.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模型 |
7.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与一致性检验 |
7.2.3 模型建构与赋值说明 |
7.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3.1 样本来源及筛选 |
7.3.2 描述性统计 |
7.3.3 相关性分析 |
7.3.4 定性分析 |
7.4 国内外文学奖声誉影响力对比分析 |
7.4.1 奖项身份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
7.4.2 利益相关者指标对比分析 |
7.4.3 管理策略指标对比分析 |
7.4.4 对策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8.3 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国内外主要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
附录2:中国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
附录3:世界各国知名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视角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视角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一)文化发展 |
(二)文化有用性 |
(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
(四)文化再生产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北川羌族自治县及其民族文化 |
第一节 北川羌族自治县 |
一、历史简介 |
二、地理环境概述 |
第二节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非物质文化 |
第二章 文化有用性下的北川旅游发展 |
第一节 北川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 |
第二节 北川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变迁 |
一、生产生计的变迁 |
二、日常生活的变迁 |
三、精神生活的变迁 |
第三章 全域旅游发展下的北川羌族文化重构 |
第一节 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动因 |
一、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 |
二、游客猎奇心理的趋向 |
三、全域旅游发展的要求 |
四、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 |
第二节 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实践 |
一、建筑文化重构 |
二、羌绣文化重构 |
三、歌舞文化重构 |
四、节庆文化重构 |
第三节 全域旅游背景下北川羌族文化重构体系构建 |
一、文化持有者主动全面参与 |
二、政府部门全方位政策保障 |
三、相关行业通力配合协作 |
四、游客端正态度全面融入 |
五、专家学者立足实践智力支撑 |
第四章 文化重构的几点思考 |
一、文化重构基础:文化自觉 |
二、文化重构动力:文化自信 |
三、文化重构目标:文化传承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关于颁发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 (大禹) 奖获奖工程主要参建单位及主要贡献人名单 |
一、水库枢纽工程 |
二、水闸、泵站工程 |
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 |
四、供水工程、城市水务工程 |
五、南水北调工程 |
六、水生态治理工程及水文化建设工程 |
七、农田水利工程 |
(8)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探索 |
1.1 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 |
1.2 科技奖励制度改革重点 |
1.2.1 全面实行提名制, 减少行政色彩 |
1.2.2 建立定标定额评审制度, 提高奖励质量 |
1.2.3 调整奖励对象, 鼓励多元化 |
1.2.4 增强评审的透明度, 接受公众和社会监督 |
1.2.5 健全诚信制度, 提高公信力 |
1.3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制特点 |
2 水利科技奖励工作情况分析 |
2.1 高度重视, 积极开展 |
2.1.1 设定评选标准 |
2.1.2 遴选评审专家 |
2.1.3 制定评选细则 |
2.1.4 指导填报及形审 |
2.2 展现特点, 成效显着 |
3 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
3.1 深入发掘水利优秀科技成果 |
3.2 积极推进水利科技成果评价 |
3.3 加强国家科技奖励的指导工作 |
3.3.1 认真学习奖励政策 |
3.3.2 严格把关形式审查 |
3.3.3 充分做好答辩准备 |
3.3.4 协调处理争议问题 |
4 结语 |
(9)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民国及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研究 |
(二) 关于以“西南联大”为主体对西南联大本身的研究 |
(三) 关于西南联大管理的研究 |
(四)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基本内容与结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背景论 |
第一节 历史渊源:云南的革命传统与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一、云南省革命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渲染 |
二、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第二节 地理环境:办学的地理区位与便利的科研条件 |
一、云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
二、战时云南战略地位的增强和文教氛围的提升 |
第三节 战事激发:三大学的忍辱内迁与抗战必胜的信念 |
一、国民政府对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战时内迁部署 |
二、日军惨无人道轰炸所激起的知识分子抗战到底的决心 |
三、北大、清华、南开“南渡”的抱负及发奋图强的信念 |
第四节 政治氛围: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关系变动形成的管理空间 |
一、龙云与蒋介石间复杂关系演变为西南联大管理创造中间地带 |
二、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相互角力为西南联大管理赢得宽松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要素论 |
第一节 机构设置——西南联大组织系统构架 |
一、西南联大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 |
二、西南联大的主要职能部门设置 |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主体院系设置 |
四、西南联大的其他相关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三常委”及教授群体 |
一、西南联大管理中“三常委”领导特质 |
二、西南联大管理中教授群体特点的分析 |
第三节 财物资源——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 |
一、西南联大的经费预算及主要来源 |
二、西南联大的师生规模及维系成本 |
三、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及图书仪器 |
第四节 时空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 |
一、时间资源:西南联大各机构负责人管理时间分析 |
二、空间资源:对昆明、蒙自、叙永校址选择的考量 |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关系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
一、西南联大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关系 |
二、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西南联大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关系 |
一、共同开展教师聘用:混搭式的教师人事编制 |
二、共同承担教师薪酬:互助式的教师薪酬发放 |
三、共同进行学生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分类管理 |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内部组织机构间的关系 |
一、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 |
二、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分掌日常行政和学术事务 |
三、教务、总务、训导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 |
四、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 |
第四节 “学校-教授-学生”三重关系构建 |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严管与关怀并举 |
二、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关照并用 |
三、学校与教授的关系:救济与支持并行 |
第五节 学生学术与社会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实习与就业 |
二、以国防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 |
三、多层次的学生社会调研安排 |
四、学生学术及课外活动的规范 |
小结 |
第四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特征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产生形式 |
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继承性 |
二、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显着特征 |
一、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 |
二、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 |
三、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 |
四、机构负责人管理与学术工作的交互 |
第三节 “制度—人—文化”的有机统一 |
一、制度设计:规范的精细管理 |
二、人的作用:积极的能动因素 |
三、文化创设:自由氛围的营造 |
第四节 自治精神消解管理的硬化 |
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过度干预及其负效应 |
二、西南联大源自传统维护自治的内生动力 |
三、西南联大自治精神保护主动性与创造性 |
小结 |
第五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价值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效能评价 |
一、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效 |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成效 |
三、西南联大的社会服务贡献 |
四、西南联大的文化传承创新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 |
一、在历史的转型中自觉肩负时代使命 |
二、在管理中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变革 |
三、在大学坚持学术为志业的本真追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2003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家精神及其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 姚婷. 武汉科技大学, 2020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滇中傣族土掌房建筑艺术及现代传承[D]. 吴昊.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1)
- [4]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治化研究[D]. 杨涵. 广州大学, 2019(01)
- [5]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D]. 刘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6]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研究[D]. 钟晓焘.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7]关于颁发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决定[J].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9(01)
- [8]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 王岚. 水利发展研究, 2018(09)
- [9]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D]. 杨燕江. 云南大学, 2018(09)
- [10]获奖项目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2017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出炉[J]. 叶晓婷. 环境与生活, 2018(01)
标签:北川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