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社会”的社会化探索

教学“社会”的社会化探索

一、《社会》教学社会化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飞[1](2021)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教材是学生知识获取、人格养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官方渠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材中塑造的典型男女人物形象能够增进学生对男女两性人物特质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性别意识、性别价值取向及性别角色规范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及健康人格的养成有着巨大的裨益。本文以部编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综合前人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通过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以及教材中塑造的男性形象对学生性别意识、性别角色的影响。本文共有五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目前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的阐释等,对部编版语文教材、男性形象、性别角色社会化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对本文采用的社会学习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进行了理论梳理。第一章是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分析,主要对教材中男性作者的数量、题目中含有性别倾向的篇目、课文中男性人物的数量、插图中人物的性别、精读与略读课文及课后辅助系统中男性人物的数量等外在形象进行了量的统计与分析,初步了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人物的分布。第二章主要从教材中男性人物所处的时代、国别、职业、家庭角色等外在形象及道德品质、心理情绪等内在形象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总结得出男性的内外形象,并通过对学生的访谈、问卷调查、日常观察、游戏活动、教师访谈等方面搜集教师与学生对教材中男性形象的看法,从教师与学生对该版本语文教材的感知层面进行论述,主要探讨了教师与学生是否感知到教材中的男性形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男性形象,以及教材中的男性形象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怎样理解文中的男性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叙述。第三章主要试图探究该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形成的原因:父权制文化的缩影、教材编者的无意识行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再现、女性作者声音的缺失以及该版本小学语文教材是通过何种形式呈现男性人物的形象:故事情节的刻画、插图的呈现、活动系统的展现。第四章是本研究的结论及建议,从教材中的男性形象、男性形象对学生性别角色社会的影响两方面进行总结。同时,根据前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的呈现特点及形成原因从而提出教材编订与审定、教师层面的建议。在教材的编订层面:首先,教材编者要摒弃性别刻板印象,秉承两性平等的理念编写教材。其次,教材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应该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时代化。最后,增加女性人物数量,丰富女性形象。在教材的审定层面:教材审定部门要制定相关原则和规定,将性别意识、性别平等的理念融入审定工作,为教材编定者树立正确的编订方向。要加强与学科专家、心理学家等社会力量的联系,检核教科书,剔除性别偏见与性别歧视。在教师层面:教师要对男性形象进行多元化解读,恰当地传递教材中的性别意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因性施教”,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角色行为,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李东莹[2](2021)在《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学术语言是个体学习学科知识,参与学术团体内部实践的必备语言资源,也是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Bailey et al.,2007;Flowerdew,2013;Schleppegrell,2004;Uccelli et al.,2020 等)。因此,学术语言发展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Gee,2015)。这一点在母语和外/二语教育语境中同样凸显(Snow&Uccelli,2009)。近年来,相关二语习得和发展研究进入社会文化转向时期,语言发展被视为一项社会文化实践(Block,2016)。其中一个基本共识是,个体通过参与真实语境下的社会实践,不断获取、丰富和内化自身语言、意义资源,以完善、提高自身参与实践的方式和能力,获得学术语言发展(Duff,2010)。本研究依托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段写作教学改革,探寻学科实践驱动的学术写作教学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过程、结果及教学调节机制。本研究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和便利性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进行一学期跟踪研究。研究数据包括学生学术写作评述短文及期末论文、学习者访谈、学习者反思日志、学习者选题日志、师生一对一或小组面谈实录和课堂观察等。数据分析与讨论显示,在EFL语境下,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是一个能动的扩展性学习过程。该过程充满挑战,能激发个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矛盾、化解矛盾,探索有利环境资源。个体过往学习经历、二语水平、语言意识和写作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外在环境资源的感知与利用。2)学科实践驱动的写作教学能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例如词汇和句法复杂度的提升,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和能力增强等。但个体学术语言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级性。相比词汇复杂度发展,句法层面的名词化和语法隐喻及语篇层面的衔接与连贯发展更具长期性。3)高效学术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提供多元中介机制和丰富环境资源,设置一系列系统、连贯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超越自身当前水平的语言表现。上述结论提示: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兼具变异性和规律性特征。一方面,学术语言发展是个体、语境和实践等因素复杂、多维互动的结果,具有一定变异性。另一方面,不同学术语言维度的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和层级性,对教学调节机制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兼顾学生在词汇、句法、语篇各层面的发展。2)学术语言发展兼具认知性和社会性,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写作中的个体差异,不断丰富其实现具体写作目标的语言和认知资源,树立其自我调节、规约自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是完善并丰富了活动理论关于扩展性学习方式的定义和阐释。具体表现在:1)明确了个体扩展性学习成效是个体因素(如语言、认知、元认知资源)与环境因素(如教学调节机制)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复杂、动态互动的结果;2)确认了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特质在扩展性学习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即个体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知识的内化与发展,离不开心理认知机制的调节。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1)确认了通过设计高认知负荷,且真实、有意义的学术写作实践活动对有效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学生过往学习经历、语言水平和认知基础的差异会影响调节的效果;2)提出优质外语课程不能抹去个体差异,应兼顾个体学习目标和团体学习机制,探索二者的兼容性,为不同语言水平、学习经历的个体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这些观点为优化国内EFL环境下学术写作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齐阿娜尔[3](2021)在《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文中指出教师在文化整合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它既是多元文化互动的结果,也是多元文化需求的体现。首先,多元文化互动不是单一文化之间的互动,而是文化混搭互动。文化混搭是文化存在的常态形式。其次,教师是文化混搭的结果和体现,教师专业发展即通过文化整合能动回应文化混搭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即时专业情境下,文化混搭环境与个体认知在互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就是文化整合机制,文化整合水平代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对此,研究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教师为质化的个案研究样本,从教师职业文化视角,在宏观的文化混搭现实和微观的互动文化情境的动态关系中探究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具体描述和呈现了文化整合过程中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和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立足于职业群体的专业情境,从文化混搭环境和个体认知的互动关系中,以文化构成要素为内在分析线索,以我国多元一体文化为外部分析框架,以专业信念、专业能力、专业互动为分析内容,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展开了对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研究。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是在宏观社会结构文化中,是宏观社会关系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自组织过程。研究结论表明,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在社会文化层面是由社会文化结构和关系决定的即时专业情境下的文化互动;在职业群体层面是由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而达成的意义整合;在认知因素层面是由价值一体化发展和规范认同而达成的职业认同。研究价值在于,一是有利于在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框架内,从宏观社会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的关系中全景性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整体图景、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二是在全球视野下,在国家间和国家嵌套内的文化合作和依存关系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弹性理解框架和可操作的实践框架,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性政策制定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通过集合个案的质化研究,以文化会聚主义为研究理念,以文化动态建构的解释性建构为研究取向,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为具体研究方法,以共时描述——解释分析——理解建构为表现形式,以文化整合为研究视角,分别从文化的价值、规范和符号维度展开了对教师专业信念、专业能力和专业互动的调查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呈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专业信念领域中的价值认同是文化动力机制,多元一体文化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价值的双元生成与一体化发展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能力领域中的规范互动是文化支持机制,多元文化规范互动和价值一体化发展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规范认同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互动领域中的意义共享是文化协同机制,即时专业情境下的互动需求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职业认同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最后总结性呈现了文化整合取向的教师专业素的同时,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上理解性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苏芳[4](2021)在《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素养是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深入了解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母语环境下外语专业大学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并且存在学术素养内涵相对较窄、情境解读不足、影响因素综合考察欠缺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语言社会化理论与大学生社会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丰富拓展学术素养内涵,解读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具体情境,并综合分析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历时18个月(2018年9月-2020年4月),采用民族志式个案研究方法,对国内某大学五位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过程是什么?(2)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为进一步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收集了多种来源数据,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叙事、实物资料以及研究日志和课堂观察笔记等研究者资料。数据分析运用了情境分析与对比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两个主要发现。首先,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具有过程性,经历了准备、实践及结果三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是入学前的学术素养基础,是当前学术素养实践的出发点。实践阶段是当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核心阶段,主要包括茫然摸索、探寻之旅以及丰硕收获三个子阶段。结果阶段是大学生在当前阶段结束时达到的结果,即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该阶段又将成为下一阶段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起点。因此,学术素养社会化是一个循环向前的发展过程。该过程性体现了具体情境的时空要素变化对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即时间延续与时间延展所带来的具体情境变化是影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次,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是宏观、中观和微观多种中介资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资源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所在大学提供的资源,中观的课程和社团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师生输入、互动方式及社团活动等,而微观的个体资源主要考查了个人实践网络与能动性。这些中介资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是将个体与社会辩证统一起来的重要桥梁。其中,能动性是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动力源,是特定时空情境下驱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主要力量。本研究丰富拓展了学术素养的内涵,指出学术素养的核心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品性及社会关系。此外,本研究构建了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为深入理解外语专业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方面,本研究为高等外语教育领域的外语专业师生深入理解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开展实践研究提供了具体参考。本研究建议高校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学术实践活动、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特评价方式的中介资源,从而为学习者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创造良好环境。未来研究还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场域或研究对象展开相关研究,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

左殿升[5](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吕一鸣[6](2020)在《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理论与路径 ——以浙江省J监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在发展,文明在提高,科技在进步,但是全球还是面临着预防罪犯重新犯罪的问题。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改造手段及方式方法,体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各国更加关注把监狱罪犯重新犯罪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维护社会和谐,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当代监狱工作的主导理念也逐步发生改变,逐步形成以帮助罪犯,促进罪犯重新回归社会为导向的教育改造社会化理念已成为新风尚。从而提出了拓展和完善监狱罪犯改造社会化工作研究,法治社会的威慑性和社会的文明性并存,惩罚犯罪和改造罪犯相互结合,在惩罚犯罪行为的同时,更加注重改造罪犯,促使文明化的刑罚逐渐取代野蛮刑罚。在实践中,不断拓宽监管改造领域,形成齐抓共赢的改造模式,整合文化、法律、技术、教育等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社会化进程逐步加快,改造成效也会更加明显。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降低社会重新犯罪率,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是监狱改造工作的核心价值。预防重新犯罪涉及包括理念、体制机制、制度等多方面的社会管理内容,体现多维价值要素,是个多维体、多层面、多元化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时期,社会呈多元化结构越来越明显,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也必须多元化。监狱罪犯改造工作社会化,要求整合监管改造内容、形式、方法、领域、观念及队伍等要素,多主体、多层次、多视角地探讨和实践。进一步增强改造罪犯的实效性、有效性,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发展。在新时代,我国监狱工作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步前进,也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加快罪犯教育改造的社会化进程,在监管的同时,融入社会力量的帮助、关心,必要时加强教育、培训及督导,这是民主法治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罪犯教育改造出发,以浙江省J监狱为例,找出存在的困难,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对策与建议。

霍娅妮[7](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大约有2800多万人,每年大约有700万毕业生融入社会,大学生以其庞大的群体数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特征,在社会成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国家政治文化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主要的任务,通过政治社会化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相统一,是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的主要手段。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呈现出了新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索。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调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以此来说明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时,整理现有实证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情况良好,问题主要在于理论教育的内化与外化过程,也就是政治意识层面和政治参与实践层面。以延安大学为个案,对选取的1200名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政治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延安大学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主要在于政治参与意识不足与政治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这两个方面。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认可度较高,但是具体实践操作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政治教育目标宏观、教学内容缺乏有效整合,针对性不强、渠道缺乏创新、教育主体能力不足以及效果不显着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地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渠道、主体及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对策:细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目标,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创新拓展教育的实现渠道,提高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提高双方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必要性的认识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和保障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就需要高校克服时间的局限,不断深化政治社会化教育内容,创新拓展教育模式,提升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氛围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陈飞[8](2020)在《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青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培养的论述为指导,同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在进行大量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调查等工作之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自编的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在编制量表过程中,结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国情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内在结构进行重新探索,提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由政治认知、执政党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倾向四个部分组成,将执政党认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考察,有助于更好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情感和认同情况,更加准确把握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培育规律。在实证调查方面,选取福建省8所高校,发放6000份问卷,采用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力争以大量数据分析真实呈现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情况,总结出大学生政治态度主要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执政党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二是,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倾向较为薄弱,亟待引导;三是,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差异显着;四是,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政治态度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因素分析方面,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因素是综合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和文化四个层面,深入探讨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不同影响,为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路径的提出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实证调查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疏通主渠道、实践养成、朋辈教育和环境优化四个层面来探讨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具体路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疏通主渠道,发挥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引领作用;突出实践养成,发挥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法治教育等不同载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催生强化作用;挖掘朋辈潜力,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群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辐射作用;优化教育环境,发挥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感染熏陶作用。推动形成课堂教学、文化熏陶、家庭教育、网络影响、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法治规范等多位一体的政治态度培育体系,为培养政治态度正确,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有效的培育路径,以回应新时代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李梦帆[9](2020)在《幼儿园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研究 ——基于组织社会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幼儿专任教师的入职适应问题越发突显。幼儿教师能否顺利地完成入职适应过程,关系到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新任教师入职初期的经历会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般而言,新任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现实冲击”,甚至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因此,研究新任教师的入职适应过程,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胜任本职工作,是十分有价值的。综观相关研究文献发现,虽然现有研究对新任教师的入职适应问题关注较多,但较少从组织社会化的视角进行考察。因此,本论文选择从组织社会化的视角,对新任幼儿教师的入职适应过程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分析法、访谈调查法、观察法,对上海市的8所幼儿园的17名新任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考察新任教师的组织社会化过程;并对2名园长和4名资深带教教师访谈,以拓展、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访谈录音在转录成文字后,与其他收集到的文本资料整理到一起。本文借助于NVIVO 11,对研究素材进行内容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新任教师的组织社会化会经历三个阶段,即从外部人的预期阶段,到边缘人的适应阶段,再到内部人的调整阶段。在预期阶段,新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组织和角色,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即将任职的组织及其相应职位的要求;在适应阶段,新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理解组织文化、明晰职业角色、搭建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新任教师会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接下来会进入到调整阶段,通过组织主导型的策略和个人主动型策略两方面的努力,新任教师会逐步融入组织,并获得他人和组织的认可,最终达到认同组织文化、习得职业角色、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状态。影响幼儿新任教师组织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园长领导力、教师人际支持、教师入职期望、教师知识准备和教师个人性格。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建议对策,以促进幼儿新任教师更好地完成入职适应。

高程程[10](2020)在《协同治理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老年教育是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老年人的受教育权利、丰富老年人生活和提升老年人技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老年大学的供给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受教育的需求。社区是老年人进行社会活动的最主要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未来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径。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社区老年教育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社区老年教育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为了能使社区老年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寻求社会化发展路径势在必行。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社区老年教育及其社会化发展路径。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进行介绍,构建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并论述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与协同治理的关系。其次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的方法,选取松江区5所不同等级的社区老年学校为研究样本,获取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实践与社会化现状,明确了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协同治理主体,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组织、社区组织和老年学员自身,并介绍各主体在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中的表现。然后从四个维度概括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法制保障不及制约协同治理行为,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权责关系不明扰乱协同治理格局,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主体沟通不畅阻碍协同治理过程,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资源动员不足影响协同治理效果。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从老年学员、政府、社区老年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四个层面,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社会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存在问题的剖析与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给出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的未来趋势,并提出了基于协同治理的完善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具体路径。通过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的有力补充,增加了老年人受教育的机会,拓宽了老年人受教育的渠道,得到老年人的一致好评;第二,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不能只依靠政府的支持,还需要众多社会力量的参与,来丰富社区老年教育各项资源的供给;第三,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道路一定要建立在协同治理理念上,协同治理理论是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社会》教学社会化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教学社会化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部编本教材的出现
        (二)追求男女平等的热点
        (三)对教材中的男性研究较少
        (四)社会性别角色互渗现象的出现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对语文教材的研究
        (二)对教材中男女性别的研究
        (三)非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
        (四)有关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
        (五)语文教材对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研究
        (六)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1.男性形象
        2.部编版语文教材
        3.性别角色社会化
        (二)理论基础
        1.社会学习理论
        2.符号互动理论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过程
    七、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人物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一、课本中男性人物分布及量的分析
        (一)选文男性作者的数量分析
        (二)课文题目中含有性别倾向篇目的统计分析
        (三)对精读、略读课文及辅助系统中两性人物的统计
        (四)教材插图人物性别的统计与分析
        (五)课文中两性人物的数量统计与分析
第二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与师生感知
    一、教材中男性人物外在形象的统计与分析
        (一)男性所处时代的统计与分析
        1.课文中男性所处时代的统计
        2.各时期男性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男性人物国别的统计与分析
        1.课文中男性人物的国别统计
        2.国外男性形象的分析
        (三)男性角色的统计与分析
        1.男性社会角色的统计与分析
        2.男性家庭角色的统计与分析
    二、教材课文中男性的内在形象统计与分析
        (一)男性道德形象的统计与分析
        1.有关他人的道德品质
        2.有关自我的道德品质
        3.有关集体的道德品质
        4.有关自然的道德品质
        (二)男性心理形象的统计与分析
        1.情绪
        2.性格
    三、男性形象与师生感知
        (一)教师对教材中男性形象的认识与运用
        (二)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的感知
第三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形成的原因及塑造方式分析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父权制文化的缩影
        (二)教材编写者的无意影响
        (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再现
        (四)女性作者声音的缺失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塑造的方式
        (一)故事情节的刻画
        (二)插图的呈现
        (三)活动系统的展现
        1.口语交际与习作
        2.经典阅读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一)教材中的男性形象
        (二)男性形象与育人价值
        1.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引领学生角色担当
        2.增强学生角色归属感,提高学生行为动机
        3.深化学生角色认知,影响学生职业选择
    二、研究建议
        (一)教材的编订
        (二)教材的审定
        (三)教师及其对教材的运用
        1.恰当地传递教材中的性别意识
        2.教育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角色行为
        3.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2)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学术语言及其发展
    2.2 写作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2.2.1 二语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特征研究
        2.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研究
        2.2.3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
        2.2.3.1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发展
        2.2.3.2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意识培养
    2.3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术写作教学与语言发展
        2.3.1 活动理论与扩展性学习
        2.3.2 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学术语言发展
    2.4 前人研究启示与研究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场域
    3.3 研究对象
    3.4 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方法
        3.5.1 语言发展特征量化分析方法
        3.5.2 学习过程质性分析方法
    3.6 研究可信度
    3.7 研究伦理考量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发现
    4.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个案分析
        4.1.1 阳光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2 蓝天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3 白云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跨个案分析
        4.2.1 个体学术写作学习目标与语言发展
        4.2.2 文献阅读方式与学术语言发展
        4.2.3 个体写作策略、语言意识与学术语言发展
        4.2.4 学术写作语言学习方式的收获与挑战
        4.2.5 三名个案参与者化解矛盾与张力的关键性因素
    4.3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
        4.3.1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个案分析
        4.3.2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跨个案分析
    4.4 学术语言历时发展结果
        4.4.1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量化分析
        4.4.2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质性分析
        4.4.3 学术语言发展特征跨个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5.2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结果
    5.3 学术写作课程语言学习机制
    5.4 学术写作课程设计理念和学习方式再思考
    5.5 研究发现与主要创新点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和启示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术写作课程大纲
附录二 学生选题日志模板
附录三 学术写作评述短文话题
附录四 学术写作师生一对一辅导时间表示例
附录五 学术写作课前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六 个案参与者学术写作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术写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八 阳光写作课程反思日志
附录九 蓝天期末论文引言写作示例
附录十 白云评述短文写作示例

(3)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文化混搭的普遍现实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多元文化教师的必然选择
    二、文献述评
        (一)文献综述
        (二)文献简评
    三、研究问题、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价值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理论借鉴与框架建构
    一、多元文化互动理念的选择
        (一)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反思
        (二)文化会聚主义及其契合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借鉴
        (一)自组织理论:宏观理论视角
        (二)多元文化理论:文化整合视角
        (三)符号学与符号互动论:微观理论视角
    三、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框架建构
        (一)核心概念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分析框架
    小结
第二章 质化的个案研究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质化研究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集合个案
        (二)解释性建构的研究取向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一)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调查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小结
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一、专业信念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一)关于专业自我的信念
        (二)关于学生发展的信念
        (三)关于教育教学的信念
    二、群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价值认同
        (一)群体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速写
        (二)群体社会化对双文化价值认同的影响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动力机制
        (一)价值认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二)多元一体文化: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
        (三)价值的双元与一体: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
    小结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一、专业能力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一)双文化角色规范的习得能力
        (二)双文化知识规范的习得能力
        (三)双文化技能规范的习得能力
    二、群体继续社会化进程中的规范认同
        (一)双文化经历是规范认同的基本途径
        (二)语言文字是规范认同的主要媒介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支持机制
        (一)规范互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二)多元一体化: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
        (三)规范认同: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
    小结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一、专业互动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一)校内教研
        (二)课程实施
        (三)校外培训与交流
    二、群体再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认同
        (一)共享的社会文化经验是基础
        (二)共享的职业互动规范是推力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协同机制
        (一)意义共享: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二)即时专业情境: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
        (三)职业认同: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一、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素养
        (一)文化整合:专业信念的确定性
        (二)文化整合:专业能力的胜任性
        (三)文化整合:专业互动中的建构性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
        (一)社会文化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二)职业群体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三)认知因素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数据转写与记录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学术素养
        2.1.2 学术素养社会化
    2.2 语言社会化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
        2.2.1 语言社会化理论
        2.2.2 语言社会化相关研究综述
        2.2.3 学术素养社会化相关研究述评
    2.3 大学生社会化
    2.4 研究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民族志式个案研究
    3.2 研究场域
        3.2.1 F大学及新生研讨课
        3.2.2 S课程
    3.3 研究参与者
        3.3.1 核心参与者
        3.3.2 非核心参与者
    3.4 研究者角色
    3.5 数据收集
        3.5.1 问卷调查
        3.5.2 课堂观察
        3.5.3 访谈
        3.5.4 叙事
        3.5.5 研究日志
        3.5.6 实物资料
    3.6 数据分析
        3.6.1 数据的整理与归档
        3.6.2 数据深入分析
    3.7 研究的伦理道德及可信度
        3.7.1 伦理道德问题
        3.7.2 研究的可信度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
    4.1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一:茫然中摸索前行
        4.1.1 学术阅读:“挫败感”
        4.1.2 口头汇报:“新手”与“老将”
        4.1.3 学术写作:“没有概念”
        4.1.4 小组合作:“担忧与怀疑”
    4.2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二:探索发现
        4.2.1 学术阅读:“有规律可寻”
        4.2.2 口头汇报:“大有名堂”
        4.2.3 学术写作:原来如此
        4.2.4 小组合作:“顺利、高效、融洽”
    4.3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三:丰硕收获
        4.3.1 学术知识的深化
        4.3.2 学术技能的提升
        4.3.3 情感态度的向好发展
    4.4 S课外学术实践
        4.4.1 专业学习
        4.4.2 社团活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5.1 宏观机构因素
    5.2 中观课程因素
        5.2.1 课程资源
        5.2.2 教师输入与同伴示范
        5.2.3 课堂互动方式
    5.3 微观个体因素
        5.3.1 个人实践网络
        5.3.2 能动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学术素养社会化之互动过程性
        6.1.1 时间延续:过去-现在-未来
        6.1.2 空间延展:家庭-初等教育机构-F大学
        6.1.3 时空交织:学术素养社会化的互动情境性
    6.2 学术素养社会化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6.2.1 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
        6.2.2 能动性
    6.3 学术素养社会化再思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启示及未来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学生社会化模型演化
附录二 参与者F大学第一年阅读书单
附录三 问卷调查
附录四 课堂观察笔记(三例)
附录五 访谈题纲(四例)
附录六 知情同意书
附录七 访谈数据报告(节录)
附录八 叙事示例一则
附录九 研究日志二则
附录十 学生专业课第一学年写作节选(二例)
附录十一 学生写作材料节选(五例)
附录十二 第一小组学期论文
附录十三 论文写作反思

(5)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一、核心概念解析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三、问卷整体设计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一) 身份认同
        (二) 制度认同
        (三) 政党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小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一) 权利认知差异
        (二) 利益认知差异
        (三) 政治参与差异
        (四) 政治沟通差异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六) 小结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理论与路径 ——以浙江省J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
第一章 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内涵
    第一节 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概念及特点
        一、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概念
        二、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特点
    第二节 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途径比较
        一、思想教育
        二、文化教育
        三、技术教育
        四、心理矫治
        五、社会帮教
第二章 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现状
        一、我国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现状
        二、浙江省J监狱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现状
    第二节 个案研究
        一、微观个案的选择
        二、个案的分析
    第三节 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科学
        二、社会化不足
        三、人才队伍建设不专
        四、部门衔接不够
    第四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机制不健全
        二、教育改造方法不全面
        三、公众参与不充分
        四、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第三章 域外监狱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相关制度介绍
    第二节 域外监狱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政策和理念
        一、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
        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节 域内外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启示
        一、域内外的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异同
        二、域外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借鉴的内容
第四章 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健全社会化监管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工作机制
        二、完善法律体系
        三、健全考核体系
    第二节 引入社会化运作管理
        一、决策前的社会比较
        二、委托第三方管理
        三、长链条监管
    第三节 创新教育改造社会化的内容体系
        一、挫折教育
        二、规范教育
        三、适应教育
    第四节 加强狱内狱外衔接
        一、优化监狱布局和环境建设
        二、深化部门沟通协作
    第五节 加大民警队伍建设
        一、提高民警业务素质
        二、优化民警知识结构
        三、加强民警考核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7)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相关概述
    (二)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必要性
    (三)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原则
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问卷调查
    (二)师生访谈
    (三)现状情况归纳
三、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对策
    (一)细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目标
    (二)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三)拓展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实现渠道
    (四)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
    (五)提高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8)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政治态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治态度的内涵与特征
        一、政治态度的概念界定
        二、政治态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培养的论述
        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理论
        三、政治社会化理论
        四、态度形成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的构建
        一、量表的设计与编制
        二、量表的施测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的质量分析
        一、项目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信效度分析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基本现状——基于福建省8 所公办高校的实证调查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实证调查
        一、大学生政治认知调查结果
        二、大学生执政党认知调查结果
        三、大学生政治情感调查结果
        四、大学生政治行为倾向调查结果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总体情况分析
        二、大学生政治态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执政党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二、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倾向较为薄弱,亟待引导
        三、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差异显着
        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政治态度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学校因素
        一、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有待改进
        二、校园文化育人成效有待提升
        三、社会实践的组织化和参与面有待提高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家庭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家庭经济状况影响政治态度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社会因素
        一、国际大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二、国内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
    第四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薄弱环节
        二、不良社会思潮造成负面影响
        三、多元文化碰撞产生思想冲击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目标和原则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目标
        一、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二、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灌输性原则
        三、层次性原则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路径
    第一节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引领作用
        一、优化教学理念,提高认知教育的科学性
        二、结合社会现实,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认知引导的吸引力
        四、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人格的影响力
    第二节 发挥不同载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催生强化作用
        一、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引导大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三、以法治教育为载体,划定大学生政治行为底线
    第三节 发挥朋辈群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辐射作用
        一、发挥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
        三、发挥朋辈群体的影响辐射作用
    第四节 发挥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感染熏陶作用
        一、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注重文化熏陶,孕育正向的政治情感
        三、加强网络建设,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结语
附录1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情况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9)幼儿园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研究 ——基于组织社会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的需求
        (二)新任教师的入职适应存在诸多问题
        (三)现有文献研究视角有待拓展
        (四)个人教育经历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本分析法
        2.访谈调查法
        3.实地观察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任教师
        (二)入职适应
        (三)社会化
        (四)组织社会化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
    一、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研究
        (一)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的内容
        (二)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的影响因素
        (三)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的对策研究
        (四)幼儿园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研究
        (五)小结
    二、组织社会化的研究现状
        (一)组织社会化内容的研究
        (二)组织社会化策略
        (三)组织社会化过程
        (四)组织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五)教师组织社会化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抽样
        (一)H幼儿园和新任教师
        (二)L幼儿园和新任教师
        (三)C幼儿园和新任教师
    二、收集数据
        (一)文本分析
        (二)访谈
        (三)实地观察
    三、分析数据
    四、研究伦理
    五、预研究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幼儿园新任教师组织社会化过程分析
    一、外部人:预期阶段——了解判断
        (一)预期阶段对幼儿教师的看法
        (二)预期阶段对幼儿园的看法
    二、边缘人:适应阶段——焦虑迷茫
        (一)入职第一周
        (二)新任教师组织社会化内容分类
        (三)新任教师在组织文化上的适应表现
        1.组织规章方面——初来乍到
        2.组织制度方面——独善其身
        3.组织精神层面——格格不入
        (四)新任教师在职业角色上的适应表现
        1.幼儿安全的保障者——提心吊胆
        2.幼儿日常的观察者——胡乱观望
        3.幼儿发展的研究者——案牍劳形
        4.活动环境的创设者——千头万绪
        5.幼儿发展的指导者——难以控制
        6.家园合作的联络者——焦头烂额
        (五)新任教师在人际关系上的适应表现
        1.与园长的关系——忍气吞声
        2.与同事的关系——逆来顺受
    三、内部人:调整阶段——成长重生
        (一)融入组织——水乳交融
        (二)获得认可——桃李天下
    四、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幼儿园新任教师组织社会化策略分析
    一、组织主导型策略
        (一)形式多样的入职培训
        (二)制度化的教研组活动
        (三)传统的师徒带教制度
    二、个人主动型策略
        (一)观察
        (二)询问
        (三)模仿
        (四)反思
    三、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幼儿园新任教师组织社会化影响因素
    一、园长领导力
    二、教师人际支持
    三、教师入职期望
    四、教师知识准备
    五、教师个人性格
    六、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幼儿园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的建议
    一、组织层面
        (一)选拔负责优秀的带教导师
        (二)设置真实针对的入职培训
        (三)运用多种形式的组织策略
        (四)创设民主温馨的文化氛围
        (五)给予特殊独特的关怀尊重
    二、个体层面
        (一)树立合理入职期望
        (二)培养控制情绪能力
        (三)保持职业敬畏之心
        (四)采用不同种类策略
        (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三、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协同治理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
        1.1.2 老年教育服务供不应求
        1.1.3 社区老年教育是扩大老年教育的有效途径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5.1 视角上的创新
        1.5.2 内容上的创新
        1.5.3 方法上的创新
第二章 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概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协同治理
        2.1.2 社区老年教育
        2.1.3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
    2.2 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历程
        2.2.1 实践探索阶段
        2.2.2 推广普及阶段
        2.2.3 规范成型阶段
        2.2.4 转型创新阶段
    2.3 理论基础
        2.3.1 福利多元主义
        2.3.2 协同治理理论
        2.3.3 需求幅度理论
第三章 协同治理与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关系
    3.1 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3.1.1 协同治理的成长要件
        3.1.2 协同治理的实现机制
        3.1.3 推进协同治理的制度构建
    3.2 协同治理与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相关性
        3.2.1 社区老年教育从政府管控转向协同治理
        3.2.2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体现了协同治理理念
        3.2.3 协同治理是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有力保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社会化实践
    4.1 松江区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实践的研究设计
        4.1.1 个案及典型性说明
        4.1.2 松江区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实践的调研设计及实施
    4.2 松江区社区老年教育的基本情况
        4.2.1 松江区社区老年教育的管理体制
        4.2.2 松江区社区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
        4.2.3 松江区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
        4.2.4 松江区社区老年教育的学员情况
    4.3 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协同治理主体
        4.3.1 政府部门是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促动者
        4.3.2 社会组织是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推动者
        4.3.3 企业组织是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创造者
        4.3.4 社区组织是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提供者
        4.3.5 老年学员是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补充者
    4.4 协同治理主体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表现
        4.4.1 多元主体在法律支持方面的表现
        4.4.2 多元主体在资金来源方面的表现
        4.4.3 多元主体在宣传推广方面的表现
        4.4.4 多元主体在硬件配置方面的表现
        4.4.5 多元主体在学员需求方面的表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同治理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问题
    5.1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法制保障不及制约协同治理行为
        5.1.1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法律法规不健全
        5.1.2 多元主体参与的鼓励支持政策不到位
        5.1.3 多元主体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5.2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权责关系不明扰乱协同治理格局
        5.2.1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目标不一致
        5.2.2 社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混乱
        5.2.3 社区老年教育管理人员履职能力不高
    5.3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主体沟通不畅阻碍协同治理过程
        5.3.1 社区老年学校与学员平等协商不充分
        5.3.2 多元主体之间分工协作不明确
        5.3.3 多元主体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
    5.4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资源动员不足影响协同治理效果
        5.4.1 政府是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主力
        5.4.2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宣传力度不到位
        5.4.3 社区老年学校资源聚焦能力弱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协同治理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影响因素分析
    6.1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影响因素构思
        6.1.1 社会化影响因素的思考
        6.1.2 社会化影响因素的指标设计
    6.2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2.2 社会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6.3 各层次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及相对权重计算
        6.3.1 准则层重要程度及权重计算
        6.3.2 方案层重要程度及权重计算
    6.4 各指标对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影响
        6.4.1 准则层指标对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影响
        6.4.2 方案层指标对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协同治理的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路径探索
    7.1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的目标模型
        7.1.1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目标模型的设计
        7.1.2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目标模型的运行原则
        7.1.3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目标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7.2 协同治理视域下完善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的具体路径
        7.2.1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制度设计与法律保障
        7.2.2 明晰多元主体参与的角色定位与权责划分
        7.2.3 培育多元主体参与的分享意识与互动能力
        7.2.4 优化多元主体参与的资源供给与资源配置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社区老年学校老年学员调查问卷
    附录2 社区老年学校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3 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路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权重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社会》教学社会化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 张梦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 李东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D]. 齐阿娜尔.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D]. 苏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6]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理论与路径 ——以浙江省J监狱为例[D]. 吕一鸣.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7]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霍娅妮. 延安大学, 2020(10)
  • [8]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陈飞.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9]幼儿园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研究 ——基于组织社会化视角[D]. 李梦帆.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协同治理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路径研究[D]. 高程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教学“社会”的社会化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