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树种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1](2021)在《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文中提出陈炉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被誉为“东方古瓷镇”。2006年,陈炉古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编制了《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规划期限2008-2020年。伴随保护工作的实施,古镇风貌发生变化,并出现多处文物点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对古镇的研究迫切而重要。为保护陈炉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以陈炉古镇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编写的《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以规划期限(2008-2020年)内对比分析为研究思路,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走访,社会学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陈炉遗产构成要素的认识及其在2008-2020年的变迁,包括镇区结构、遗址遗存、建筑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基于变迁分析与保存状况调查,站在规划期限最终节点,以保护规划为准则对陈炉近年保护实践作出分析,首先分析保护工作是否落实《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保护要求与措施;其次分析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列举“保护性”和“破坏性”的建设实践,批判破坏性的建设干预;再次分析镇区管理制度与政策,从管理层面检视保护实践工作;最后分析古镇后续的其他规划建设文件,发现各规划编制内容之间的矛盾。通过变迁和保护的分析指出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在一定的周期内对陈炉特征要素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实施效果为主的分析体系,找到适合于陈炉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今后政府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不仅对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实践有实际意义,而且给其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借鉴和参考。
张昕[2](2021)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是在满足河道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理念与林带植物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混交林带的设计途径达到河岸安全防护和河岸带原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营造,促进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一条属于沣西新城的生态绿道。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所提出的规划设计问题,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塑造,来进行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本文将新河河堤林带分为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和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两部分。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以保留老河堤滩面上的毛白杨为主,种植混播草甸进行河堤迎水坡滩面的快速覆绿,在河滩面较宽区域,设计人工生境岛。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根据场地条件和现状问题设计了规则或不规则的混交林植物组合: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设计了两种规则式块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防护林空间形成了满足河流生态防护需要的规则式混交林带;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通过不同树种的组合配置设计了两种风景林和三种生态林等五种不规则团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形成了具有丰富场地生境条件和风景观赏游憩功能的自然式针阔叶混交林带;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河道右岸防护林带设计沿用郊野Ⅰ段生态林带的植物组合,并在林带中嵌入具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的“宫胁林”植物组团。将八种混交林植物组合在新河防护林带设计范围内进行布局,并根据设计实践中所面临的场地问题对特殊节点位置进行详细的种植设计。在进行林带施工时,根据树种的苗源和造价问题来确定每种乔灌木的栽植规格,并参考混交林的栽植实践经验和相关造林规范解决造林密度的问题。综上,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中,总结当前河流防护林带建设现状和基于多目标需求的混交林带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新河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新河河道迎、背水坡侧合理设计和塑造富有自然、野趣和地域特色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景观,也期望可以为其他河道的河堤林带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借鉴。
宋帅振[3](2021)在《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研究 ——以敬母寺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具有关键性作用。实现乡村振兴,扶持和壮大传统农区的经济至关重要,这也是产业兴旺的需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依托特色种植产业推动农业转型是部分农区产业重构的主要途径。特色种植为村庄经济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村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时期的村庄规划不仅需要适应村庄产业重构的新形势,同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也对村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为例,基于该地区农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从产业化角度出发,提炼特色种植型村庄产业发展的动力趋势,总结村庄的发展问题,明晰村域空间管控和布局优化是协调村庄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探讨村域尺度下特色种植型村庄的良性发展路径,以期推进土地高效利用、推动村庄合理有序发展。首先,总体把握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现状、趋势及目标。分析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动因,明晰了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是该地区农业转型的核心因素,同时,村庄发展呈现出生产空间分散混乱、生活空间低效无序以及生态空间不成体系的现状特征。总结农业转型背景下村庄的产业发展趋势,提炼出生产空间集中连片、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板块联动的空间发展趋势。针对村庄空间发展现状与空间发展趋势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概括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要素不全、关系混乱以及布局不协调的的空间发展问题并构建空间发展目标。其次,基于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发展问题展开村域空间管控研究。从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的管控目标与管控原则出发,明晰空间管控的技术要点,并提出“管控分区+控制细则”的空间管控方法。针对差异化的管控目标,通过建构“空间类型分区-土地利用片-地类图斑”三位一体的分级管控引导体系,提炼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的主要控制要素,形成以“村域空间管控分区、村域空间管控导则和村域空间布局优化”为主要内容的成果体系。再次,以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管控研究为基础展开村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从村域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入手,探讨村域空间的布局优化路径,分析了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的布局优化原则、布局形式和布局优化逻辑。明晰了田园生活片、公共服务片、特色种植片和生态游憩片是村域空间布局优化的重点片区,从空间管控分区的功能性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出发,基于不同的空间发展目标,针对性地分析了各片区空间布局优化的内容。最后,论文以典型研究对象敬母寺村为例,进行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实践。在明晰敬母寺村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得出村域发展理念与发展策略。基于敬母寺村村域空间管控分区,形成“管理版+村民版”的空间管控导则,并对重点片区进行布局优化,最终形成敬母寺村村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
宋心怡[4](2021)在《城乡融合理念下沣西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与城乡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党章,乡村发展被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沣西乡村绿道作为联系城乡的绿色廊道,其服务驿站同时具备生态、经济、游憩、交通等复合功能,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新方向。目前沣西乡村绿道驿站多存在“样板式”规划、布点混乱、内部空间破碎、乡村特性缺失等现状,导致绿道的生态及经济价值难以有效彰显,成为沣西乡村绿道在生态保护和功能服务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沣西绿道驿站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梳理现状问题,从生态保护和城乡融合的诉求出发,对影响绿道驿站的相关因素和条件进行分析与归纳,构建一套适用于沣西的绿道驿站规划方法。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结合沣西乡村绿道驿站的现状特点,按照“理论分析-方法构建-设计实践”的逻辑展开。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理论分析部分,分析本文研究对象的发展现状。首先梳理了乡村绿道及驿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认清驿站研究的现状和局限范围;之后通过基本概念、理论工具和实践案例工具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现状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模式并分析其优势、提炼借鉴之处;之后明确规划原则、目标、策略和研究流程,搭建规划研究框架。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方法构建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沣西乡村绿道驿站的现状问题,从“规划布点”和“空间布局”两个层面上进行分解,探索沣西绿道驿站规划设计方法。第三部分(第六章)是设计实践部分,根据前文提出的驿站设计方法对沣西绿道驿站进行设计实践,检验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三点:(1)构建沣西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框架;(2)基于城乡融合理念提出沣西绿道驿站规划布点方法;(3)基于沣西绿道乡土特征及人群需求提出沣西绿道驿站空间设计方法。论文从驿站功能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解决沣西乡村绿道现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推动我国乡村绿道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田[5](2020)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人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诉求使传统生态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新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形成了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治理、能源工业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研究视域,梳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分析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探析榆林市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能源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脱贫等方面的进展,剖析其绿色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榆林市发展的目标指向。因此,未来榆林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机制改革保障治理成果,坚持技术创新促进能源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通过教育宣传赋予农村发展新动能,积极行动为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促进西部跨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向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更新,为绘就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崭新图景提供有力支持。
朱敏[6](2020)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城市生态建设现今已经成为各学科对城市发展研究必不可少的课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控制碳排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要责任,“低碳”“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热词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低碳发展成为现今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在城市发展的“低碳”研究中分为“碳源”与“碳汇”两大部分。目前我国不同专家学者对于城市碳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森林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且选址范围集中于各市县城区范围之外。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碳汇的核心贡献者,而其碳汇评价体系、价值计量方法、评价指标计量方法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亟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城市绿地系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一个城市为单元、结合地域特征,构建适合本地的绿地固碳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遥感影像解译以及现场调查数据来估算城市绿地碳储量,并提出一种高碳汇发展策略。将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分为公园绿地(G1)、防护绿地(G2)、附属绿地(XG)和区域绿地(EG)四大类,其中附属绿地(XG)又包含居住区绿地、文教区绿地、行政办公绿地、商业区绿地、工业区绿地以及道路绿地六类,之后对不同类型绿地的碳密度、碳储量分别进行构建回归模型估算。对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进行实地普查,对植被数据做统计与分析,并依照现状绿地植被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归纳出研究区内的12种植被种植模式。采用样地清查方式调查各类绿地中的详细数据,样地选取依据空间平衡抽样法结合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的方式。首先建立抽样框,以通用随机方格分层算法将研究区最终分为50m*50m抽样框,在各层绿地中选取样地共选取样地236处,通过实地调查对样地内数据进行清查、统计、分析。然后使用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法测算样地碳储量,并对12种植被种植模式以50m*50m为单元分别进行碳储量测算,然后对其固碳能力做对比分析。采用回归方法建立碳储量与植被指数的回国模型,估算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系统碳储量。最后根据估算结果,针对性的提出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高碳汇发展策略。结果显示: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总碳储量最终估算结果为348.559*106kg。其中公园绿地碳储量为223.005*106kg;防护绿地碳储量为13.715*106kg;区域绿地碳储量为36.150*106kg;居住区绿地碳储量为51.457*106kg;文教区绿地碳储量为10.667*106kg;行政办公绿地碳储量为1.362*106kg;商业区绿地碳储量为1.847*106kg;工业区绿地碳储量为4.243*106kg;道路绿地碳储量为6.113*106kg。其影响因素包括:植被的胸径、植被的株高、绿地斑块面积、树龄、郁闭度、树种组成、种植方式。植被的成熟林碳汇能力最强,浐灞生生态区成熟林地较少,以中龄及幼龄居多,因此其绿地的固碳能力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绿地斑块的影响当然斑块面积越大,碳汇能力也就越高,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中增加绿地面积是提高该项指标的最好解决方案。郁闭度为0.5-0.6,是绿地的最佳种植量,该范围内碳汇能力最强。植物的种植方式的影响,林缘线以凹槽式的种植方式或起伏有致的种植方式的碳汇能力明显高于林缘线无变化的种植方式,有凹槽的种植方式碳汇能力也明显高于仅有凸起式的种植方式。浐灞生态区内单株碳汇能力较高的植被包括雪松、梧桐、杨树、槐树、银杏、女贞等树木,而香樟、臭椿、合欢、水杉、海桐等植被碳汇能力也较高。混交林中梧桐与杨树组合为优势树种的林地,碳汇能力最高,其次是梧桐与银杏的组合,优势树种所占比例不低于总数量的50%。对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系统发展建议:除增加面积外,还可通过绿地碳汇网络的连通与耦合、绿化生态空间的垂直延展、绿地功能服务的精明导控来合理分配绿地空间提提高浐灞生态区的固碳能力。加强浐灞生态区与西安市内部联系以及外部自然环境的渗透,生态区内部打通绿色连接廊道,以实现城市绿地与其他用地的良性互动,构建浐灞生态区的绿色网络。通过优化自然群落配置、控制植被的种植密度、适当的条件下选择高碳汇植被、合理的加强后期绿地管理等手段,提高城市绿地的碳密度与固碳能力。最终实现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的高碳汇发展。
刘超[7](2020)在《宁强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构成内容,森林城市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新形势下国家推动林业发展的新要求、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内容。陕西省宁强县在发展中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着成效,但与此同时,该县在打造森林城市、规范森林发展方面仍面临着总体规划指导性不强、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管理运营模式滞后等突出问题,较大程度制约了当地森林城市建设步伐,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宁强县森林城市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陕西省宁强县为案例,以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为研究切入点,以森林生态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等为理论基础,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逻辑,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学科交叉法、综合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森林城市建设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森林城市建设原则、功能作用等进行简要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现状分析归纳总结宁强县森林规划中存在问题与面临挑战,并基于提出契合该县实际发展需求的总体规划目标,明确主要指标及总体布局,依托于总体规划及总体布局确定宁强县森林城市主要建设任务,给出具体建议措施。从论文结构内容来看,首先是通过现状分析,发现思想认识不到位、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滞后,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量、空间布局不合理,林分质量低、树种结构单一,绿化景观效果不理想、乡土树种优势发挥不足等是当前宁强县森林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其次,为有效应对当前森林城市建设中存在不足与问题,提出围绕生态绿地空间、生态绿网、生态屏障、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生态文化六个重点内容打造“一核,二网,三环、多园、多点”城市森林生态空间体系的总体规划与布局设想,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设计适合宁强县森林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最后,为保障总体规划及指标体系的落地实施,从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加大专项资金支持、重视宣传推广、鼓励全民参与和运用生态学原理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措施。
杨建辉[8](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贾钧尧[9](2019)在《西安绿色住区生态设计策略研究 ——以绿地浐灞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环境恶化及不断扩张,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可持续”已经成作为新的发展观为全世界所认同。人居环境的科学层次之一就是住区,也是组成城市的基础性环节,能够将宏观的生态城市与微观层面的绿色建筑联系起来,组建成中观层面上的人类聚居栖息地,减少居住建筑的能量使用层级,加强社区的居住环境,保障城市的绿色发展。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在位于西安市主城区,这一地区环境问题较为尖锐,为了保证居住区的生态可持续性,本文从建筑学出发,综合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的方式,通过技术路线、设计方法和辅助手段这三个途径组建了城市绿色住区设计体系,通过对社区生态系统内源性循环与外源性循环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和细致梳理,依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引证的四个步骤的逻辑发展顺序,明确现阶段在西安市进行绿色住区设计中所出现的普遍状况,对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综合国际上的先进发展理念,探讨绿色住区的设计途径,力求促进西安城市住区的持续性发展进程。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是在区分生态建筑、低碳建筑、绿色建筑各类定义的基础上,提炼出绿色住宅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征。继而分析中西方生态价值观的演进,构建多维生态价值观。最后分析诊断与住宅发展相关的城市“病症”,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分析提炼,在理解绿色建筑概念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作者对西安主城区的典型住区做了详细的调研。从城市的特点出发,研究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态资源等基本条件,然后通过对西安主城区住区的建设历史、发展特点及类型区分等论述,总结西安市住区的基本现状及建设绿色住区的基本条件,最后在总结原先研究的基础之上,制定了从绿色住区的视角对西安主城区住区现状进行调研的策略、范围、内容和方法。在调研过程中,有重点有层次的深入剖析西安市绿色住区发展状况及发展条件。第三部分为研究解决,本小节主要从总体布局、户型设计分析、交通体系分析、景观设计、室外环境、能源系统、水资源、材料等方面深入探究西安市主城区绿色住区在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策略。进行设计时关注场地的联系作用,从整体出发构建住区的良好人居环境,进行建筑设计时关注项目所在地的利好,从平面、立体和剖面的角度出发,着力于提升住宅在日照、采光、通风和热工方面的价值;进行景观设计时通过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打造优质的立体景观。在运用生态资源的同时也关注住区的管理问题,进一步探究如何充分运用可再生资源。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从绿色住区的角度,对西安绿地浐灞项目进行设计实践。综合场地实际情况的进行设计,指出在西安市进行绿色住区设计时需要使用的绿色建筑策略,论证绿色住宅生态设计策略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汪丹[10](2019)在《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指出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的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在河谷川地的狭长地带,周边山体是城镇的生态屏障。城镇的高速扩张,使得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山区城镇的川地已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的需求。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山体扩张,对山体构造形成很大压力,既影响到生态环境,又影响到城镇的生态安全格局,有些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丹凤县竹林关镇为例,对山区城镇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引导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对生态系统、居住社区、设施配套、交通组织等进行合理安排和统筹布局,保证城镇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生态型城镇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次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阐述此次研究的意义,列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竹林关镇的基础资料,包括位置规模、历史沿革、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情况;介绍竹林关镇现状的建设情况,包括竹林关街村、江北新区、州河北林业示范园以及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并对竹林关镇的相关规划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竹林关镇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对生态安全存在一定危险;二是镇区生活和旅游功能混杂,导致产业发展受限;三是空间布局缺乏对生态的保护,没有体现宜居特色。第三章是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用地选择,对镇区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选取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等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镇区用地进行权重赋值打分,得出评价结果,据此对镇区建设用地进行选择。第四章是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首先通过对竹林关的生态容量测算,得出可搬迁的最大人口数量。然后根据现状资源在镇区进行产业建设,在老街区域,依托桃花谷景区和商业水街,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在江北新区,依托五千户移民安置,发展生活服务类商业,依托传统民居和大片空地发展传统手工业和农产品精细化加工业,在北部山坡建设万亩花海,发展生态农业;在州河北村,依托山体建设州河北林业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等。在确定社区和产业的基础上,对镇区进行功能分区,分为两带三片五区,两带即丹江综合服务带和银花河滨水游憩带,三片是指江北新区的万亩花海、州河北林业示范园、桃花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五区分别是古镇旅游及商贸区、州河北旅游综合服务区、丹水生活服务展示区、江北生态宜居示范区以及江北工业示范园区。第五章是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首先进行绿地系统规划,通过营造绿色基底、连通绿色廊道、点缀绿色斑块等方式,建立“两江环抱、九廊贯穿、绿心点缀”的绿色格局。然后在五千户生态搬迁的基础上,将镇区划分为三大居住社区,即老街社区、江北社区、州河北社区。根据每个社区的规模,配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老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江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州河北社区配建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然后建立起连接三大社区和各个产业区的道路交通系统,镇区外部交通以建设生命线系统为主,内部交通以构建各个片区的联系网为主,通过镇区慢行系统建设体现生态宜居。最后一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研究结论共有三点,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通过生态适宜性评价,指出建设用地应集中在江北新区和州河北村;二是以生态搬迁为基础,将镇区分为旅游和居住两大功能,竹林关街村和州河北村承担旅游职能,江北新区承担居住职能。三是通过建立点线面的网状绿地系统,打造绿色生态基底,建设三大社区,按规模分级配建配套设施,建设慢行系统,最终形成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本文以生态为导向,在用地选择、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等方面做了一定研究,以此推动竹林关城镇发展布局合理,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次研究成果能为陕南地区同类型的城镇建设布局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二、陕西省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树种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树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保护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研究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研究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2 陈炉古镇的研究现状 |
1.5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制定 |
1.5.1 提出背景 |
1.5.2 保护工作问题 |
1.5.3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
1.5.4 上位规划的保护措施 |
1.5.5 上位规划的利用展示要求 |
1.5.6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规定 |
1.6 后续其他规划建设文件的制定 |
1.6.1 《陈炉古镇景区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建设 |
1.6.2 《陈炉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的建设内容 |
1.6.3 《陈炉镇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要求与措施 |
1.6.4 《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要求与措施 |
1.6.5 《陈炉镇总体规划》的保护要求与保护措施 |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陈炉镇特征要素现状调查 |
2.1 陈炉镇概况及资源分析 |
2.1.1 陈炉独特性 |
2.1.2 区位 |
2.1.3 历史沿革 |
2.1.4 资源分析 |
2.1.5 价值 |
2.2 镇区结构特征 |
2.2.1 地形地势特征 |
2.2.2 “陶社”分布及特征 |
2.2.3 道路分布及特征 |
2.2.4 冲沟分布及特征 |
2.2.5 主要街巷的分布及特征 |
2.2.6 景观分布及特征 |
2.3 陈炉窑遗址遗存特征 |
2.3.1 古遗址分布及特征 |
2.3.2 古建筑分布及特征 |
2.3.3 近现代遗存分布及特征 |
2.4 建筑资源特征 |
2.4.1 窑洞民居分布及特征 |
2.4.2 瓷坊分布及特征 |
2.4.3 窑炉分布及特征 |
2.4.4 公共建筑分布及特征 |
2.5 人群特征 |
2.5.1 传统紧密的社会联系 |
2.5.2 现状人口流失严重 |
2.5.3 手工艺人 |
2.5.4 老人 |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
2.6.1 陶社文化 |
2.6.2 传统工艺 |
2.6.3 民俗文化 |
2.6.4 民间文学 |
2.6.5 传承活动(现代) |
2.7 小结 |
3.陈炉镇特征要素变迁(2008-2020) |
3.1 陈炉变迁的研究方法 |
3.1.1 分类研究 |
3.1.2 对比研究 |
3.2 道路变迁 |
3.2.1 硬化广场 |
3.2.2 扩宽主要车行道 |
3.2.3 新修路 |
3.2.4 翻新瓷片路 |
3.2.5 维持原貌道路 |
3.3 景观变迁 |
3.3.1 引进城市化绿植 |
3.3.2 冲沟修筑 |
3.3.3 维持原貌景观 |
3.4 遗址遗存变迁 |
3.4.1 发生改变的陈炉窑遗址 |
3.4.2 发生改变的古建筑 |
3.4.3 发生改变的近现代遗存 |
3.4.4 维持原貌的遗址遗存 |
3.5 建筑变迁 |
3.5.1 新建建筑 |
3.5.2 改造建筑 |
3.5.3 新建公共设施 |
3.5.4 维持原貌建筑 |
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
3.6.1 非遗名录扩展 |
3.6.2 传统工艺保护展示 |
3.6.3 民俗仪式变化 |
3.6.4 维持原貌的社火表演 |
3.7 小结 |
4.陈炉镇保护分析(2008-2020) |
4.1 保护分析体系 |
4.1.1 基本思路 |
4.2 保护规划实施后分析 |
4.2.1 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 |
4.2.2 保护要求与措施 |
4.2.3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环境的保护措施 |
4.2.4 分期实施的具体措施 |
4.3 建设主体实施分析 |
4.3.1 政府主导 |
4.3.2 居民自发 |
4.3.3 自然因素 |
4.4 镇区管理与政策 |
4.4.1 管理机构 |
4.4.2 保护条例 |
4.4.3 管理措施 |
4.4.4 制度规范 |
4.4.5 管理执行情况 |
4.5 后续其他规划文件矛盾点 |
4.5.1 功能分区规划 |
4.5.2 破坏街巷格局与肌理 |
4.5.3 更新建设破坏 |
4.6 小结 |
5.陈炉镇保护问题与建议 |
5.1 保护实践工作面临问题 |
5.1.1 保护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保护观念 |
5.1.2 未遵守保护规划要求 |
5.1.3 运营与管理的体制不完善 |
5.1.4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缺乏认知和评估 |
5.2 适合于陈炉镇的保护建设措施 |
5.2.1 陈炉窑遗址(古民居除外) |
5.2.2 近代工业遗存 |
5.2.3 窑洞民居 |
5.2.4 公共建筑 |
5.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
5.3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录 |
附录一 遗址遗存 |
1.1 陈炉古遗址 |
1.1.1 陈炉窑遗址 |
1.1.2 四堡子遗址 |
1.1.3 古寺庙遗址 |
1.1.4 其他遗址 |
1.2 陈炉古建筑 |
1.2.1 古民居建筑 |
1.2.2 古门楼 |
1.2.3 古商号建筑 |
1.2.4 古祠堂寺庙建筑 |
1.2.5 古泉 |
1.2.6 工业遗存 |
1.3 陈炉近现代遗存 |
1.3.1 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 |
1.3.2 其他 |
附录二 建筑资源 |
2.1 窑洞民居 |
2.2 瓷坊 |
2.3 窑炉 |
2.4 公共建筑 |
2.4.1 游览建筑 |
2.4.2 学校及行政机构 |
附录三 古树名木挂牌 |
附录四 陈炉部分老人概况 |
附录五 2008-2020 年陈炉保护实施项目梳理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学术论文 |
项目实践 |
致谢 |
(2)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堤林带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
1.1.2 我国河堤林带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 |
1.1.3 风景园林学在河堤林带设计中承担重要角色 |
1.1.4 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方法需要探索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概念 |
1.3.1 河道与河岸 |
1.3.2 林带、河岸林带与河堤林带 |
1.3.3 沿河防护林 |
1.3.4 混交林带 |
1.3.5 河流廊道 |
1.3.6 河流生态系统 |
1.3.7 绿道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河堤林带建设 |
1.4.2 防护林设计研究 |
1.4.3 混交林设计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项目背景 |
2.1 项目概况 |
2.1.1 新河河道概况 |
2.1.2 上位规划条件 |
2.1.3 规划设计范围 |
2.2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2.2.1 场地现状 |
2.2.2 规划设计问题提出 |
2.3 新河河堤林带定位 |
2.4 新河河堤林带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
2.4.1 新河河堤林带分段 |
2.4.2 新河河堤林带的种植规划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林带设计 |
3.1 场地认知 |
3.1.1 场地周边环境 |
3.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3.1.3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功能定位 |
3.2 规则式混交林带设计研究 |
3.2.1 农田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2 防浪林带设计研究 |
3.2.3 道路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4 设计研究小结 |
3.3 新河城市段混交林带设计 |
3.3.1 树种选择 |
3.3.2 规则式块状混交林带设计 |
3.3.3 城市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3.3.4 新河城市段林带栽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林带设计 |
4.1 场地认知 |
4.1.1 场地周边环境 |
4.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4.1.3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功能定位 |
4.2 基于景观和生态目的的林带设计研究 |
4.2.1 生态风景林带设计研究 |
4.2.2 风景林带设计实践 |
4.2.3 景观生态林带设计实践 |
4.2.4 生态景观林带设计实践 |
4.2.5 设计研究小结 |
4.3 新河郊野Ⅰ段混交林带设计 |
4.3.1 树种选择 |
4.3.2 不规则团状混交林带设计 |
4.3.3 郊野Ⅰ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4.3.4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栽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林带设计 |
5.1 场地认知 |
5.1.1 场地周边环境 |
5.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5.1.3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功能定位 |
5.2 “宫胁法”造林研究 |
5.2.1 宫胁造林法 |
5.2.2 宫胁法的造林步骤 |
5.2.3 具体实践研究 |
5.3 新河郊野Ⅱ段混交林带设计 |
5.3.1 树种选择 |
5.3.2 新河林带“宫胁法造林”设计 |
5.3.3 郊野Ⅱ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5.3.4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栽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苗木表索引 |
表A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B 新河郊野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C 新河公园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3)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研究 ——以敬母寺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农区的“三农”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
1.1.2 农业转型背景下村庄空间资源的配置和统筹面临新困境 |
1.1.3 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对村域尺度的村庄规划提出新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范围 |
1.5.1 渭北旱塬区 |
1.5.2 特色种植型村庄 |
1.5.3 案例选取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村域 |
1.6.2 空间管控 |
1.7 研究框架 |
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现状、趋势及目标 |
2.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现状 |
2.1.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动因 |
2.1.2 生产空间发展现状:分散混乱专业化程度低 |
2.1.3 生活空间发展现状:低效无序缺乏有效管控 |
2.1.4 生态空间发展现状:不成体系环境保护失守 |
2.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趋势 |
2.2.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产业发展趋势 |
2.2.2 生产空间发展趋势:集中连片 |
2.2.3 生活空间发展趋势:宜居适度 |
2.2.4 生态空间发展趋势:板块联动 |
2.3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目标 |
2.3.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问题总结 |
2.3.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目标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研究 |
3.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路径建构 |
3.1.1 空间管控目标与原则 |
3.1.2 空间管控技术要点 |
3.1.3 空间管控方法 |
3.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分区研究 |
3.2.1 一级分区管控:传导落实上位规划管控内容 |
3.2.2 二级分片管控:特色提取下分片区引导发展 |
3.2.3 三级地类管控:反馈管控指标引导布局优化 |
3.2.4 空间管控分区分级架构 |
3.3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控制细则研究 |
3.3.1 控制要素 |
3.3.2 控制方法 |
3.3.3 分片控制细则 |
3.4 本章小结 |
4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4.1 基于管控分区的村域布局优化路径 |
4.1.1 村域空间要素的布局优化原则 |
4.1.2 村域空间要素的布局形式 |
4.1.3 不同类型管控分区的布局优化逻辑 |
4.2 田园生活片布局优化 |
4.2.1 自然村腾退集中 |
4.2.2 居民点布局优化 |
4.2.3 景观的优化提升 |
4.3 公共服务片布局优化 |
4.3.1 公共活动空间组织 |
4.3.2 特色种植景观布局 |
4.4 特色种植片布局优化 |
4.4.1 生产片布局优化 |
4.4.2 观赏片布局优化 |
4.4.3 体验片布局优化 |
4.5 生态游憩片布局优化 |
4.5.1 块状林地建设 |
4.5.2 带状林地建设 |
4.6 本章小结 |
5 敬母寺村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实践 |
5.1 敬母寺村村域发展理念与策略 |
5.1.1 村域空间发展重点 |
5.1.2 村域空间发展理念 |
5.1.3 村域空间发展策略 |
5.2 敬母寺村村域空间管控 |
5.2.1 村域空间管控分区 |
5.2.2 村域空间管控导则 |
5.3 敬母寺村村域空间布局优化 |
5.3.1 敬母寺村田园生活片布局优化 |
5.3.2 敬母寺村公共服务片布局优化 |
5.3.3 敬母寺村特色种植片布局优化 |
5.3.4 敬母寺村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结论 |
6.2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论文研究不足 |
6.2.2 论文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
附录 |
(4)城乡融合理念下沣西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政策背景 |
1.1.2 沣西绿道驿站现状问题 |
1.1.3 学科问题拆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4.1 乡村绿道研究进展 |
1.4.2 绿道驿站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逻辑框架 |
2 基础理论研究及研究框架搭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绿道 |
2.1.2 乡村绿道驿站 |
2.1.3 城乡融合 |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2.1 系统论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4 “田园城市”理论 |
2.2.5 “海绵城市”理论 |
2.2.6 其他基础理论与方法 |
2.3 相关导则及实践案例研究 |
2.3.1 相关导则规范梳理 |
2.3.2 增城绿道驿站规划研究 |
2.3.3 贵州铜仁绿道驿站规划研究 |
2.4 沣西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框架搭建 |
2.4.1 规划目标 |
2.4.2 规划原则 |
2.4.3 规划策略 |
2.4.4 研究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沣西绿道驿站现状分析 |
3.1 沣西绿道驿站调查背景分析 |
3.1.1 沣西新城概况 |
3.1.2 周边资源分析 |
3.1.3 调研范围选取 |
3.2 沣西绿道驿站现状分析 |
3.2.1 沣西绿道现状研究 |
3.2.2 调研范围内沣西绿道驿站现状研究 |
3.3 沣西绿道驿站现状问题总结 |
3.3.1 驿站乡村属性缺失 |
3.3.2 驿站布点规划系统混乱 |
3.3.3 驿站功能空间肌理破碎 |
3.3.4 驿站服务功能人性化设计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沣西绿道驿站规划布点方法研究 |
4.1 植入乡村特性的驿站分级方法 |
4.1.1 影响要素选取 |
4.1.2 影响要素分析与限定 |
4.1.3 驿站级别划分方法 |
4.2 功能导向下的驿站分类方法 |
4.2.1 影响因素选取 |
4.2.2 驿站分类方法构建 |
4.3 基于公交布点模型的驿站间距计算方法 |
4.3.1 影响因素选取 |
4.3.2 最优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
4.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驿站选址模型搭建 |
4.4.1 影响因素选取 |
4.4.2 驿站选址模型搭建 |
4.5 综合需求导向下的驿站设施配置方法 |
4.5.1 驿站模式划分方法 |
4.5.2 功能设施类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沣西绿道驿站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
5.1 “道外”+“道内”综合交通接驳空间设计方法 |
5.1.1 “道外”交通接驳模式分析 |
5.1.2 “道内”交通接驳模式分析 |
5.2 驿站与绿道线路组合模式分析 |
5.2.1 驿站及绿道空间构成元素拆解 |
5.2.2 驿站与绿道线路组合模型 |
5.3 基于空间结构论的沣西绿道驿站空间布局方法 |
5.3.1 “节点-面”空间布局模型构建 |
5.3.2 “等级-扩散”功能布局模型构建 |
5.3.3 “作用-网络”流线组织方法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6 城乡融合理念下的沣西绿道驿站规划设计实践 |
6.1 沣西绿道驿站规划布点 |
6.1.1 驿站级别划分 |
6.1.2 驿站类别划分 |
6.1.3 驿站间距确定 |
6.1.4 驿站选址布点 |
6.1.5 沣西绿道驿站功能服务配置 |
6.2 沣西绿道驿站空间布局设计 |
6.2.1 驿站接驳与换乘设计 |
6.2.2 驿站空间布局设计 |
6.2.3 驿站建筑风格导引 |
6.2.4 驿站景观设计导引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片目录 |
附录Ⅱ 表格目录 |
附录Ⅲ 调查问卷 |
(5)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成果 |
2.2 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2.2.1 绿色发展的含义 |
2.2.2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 |
2.2.3 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绿色发展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现状 |
3.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 |
3.1.1 生态环境恶劣 |
3.1.2 产业畸形发展 |
3.1.3 地区发展不平衡 |
3.1.4 城市建设落后 |
3.1.5 三农问题严重 |
3.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1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
3.2.2 能源工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3.2.3 居民绿色生活方式逐步推广 |
3.2.4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加强 |
3.2.5 绿色脱贫工作稳步开展 |
第四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4.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 |
4.1.1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短板 |
4.1.2 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困难 |
4.1.3 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滞后 |
4.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对策 |
4.2.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绿色发展目标 |
4.2.2 完善生态治理机制,保障治理成果 |
4.2.3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能源化工经济绿色发展 |
4.2.4 加强教育宣传,赋予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基础理论及概念界定 |
1.3.1 相关基础理论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植被碳储量研究动态 |
1.4.1 国外植被碳储量研究动态 |
1.4.2 国内植被碳储量研究动态 |
1.4.3 研究动态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2 浐灞生态区建设的现实情况 |
2.1 浐灞生态区建设现状 |
2.1.1 浐灞生态区研究范围 |
2.1.2 浐灞生态区自然条件 |
2.1.3 浐灞生态区综合用地现状 |
2.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
2.2.1 城市绿地现状建设结构 |
2.2.2 城市绿地现状分类方式 |
2.2.3 城市绿地现状整体评价 |
2.3 浐灞生态区植被建设现状 |
2.3.1 植被分类构成 |
2.3.2 植被种植方式 |
2.3.3 植被数据统计 |
2.4 小结 |
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植被碳储量估算支撑数据调查统计 |
3.1 浐灞生态区影像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数据解译 |
3.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数据抽样调查 |
3.2.1 抽样理论 |
3.2.2 抽样方法 |
3.2.3 样地选取 |
3.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样地植被数据统计 |
3.3.1 调查因子 |
3.3.2 数据统计 |
3.3.3 数据分析 |
3.4 小结 |
4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及固碳能力分析 |
4.1 碳储量测算方法研究 |
4.1.1 碳储量测算方法 |
4.1.2 方法适用性评价 |
4.1.3 碳储量测算参数选取 |
4.2 浐灞生态区样地碳储量测算 |
4.2.1 不同用地类型样地碳储量测算 |
4.2.2 不同种植类型碳储量测算 |
4.2.3 碳储量及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4.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 |
4.3.1 回归模型论述 |
4.3.2 回归模型估算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碳储量 |
4.3.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固碳能力分析 |
4.4 小结 |
5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规划优化 |
5.1 优化目标及原则 |
5.1.1 优化依据 |
5.1.2 优化目标 |
5.1.3 优化原则 |
5.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现状不足 |
5.2.1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现状不足 |
5.2.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植被现状不足 |
5.2.3 浐灞生态区其他影响植被碳储量的因素 |
5.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优化策略 |
5.3.1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布局 |
5.3.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与其他用地的良性互动 |
5.3.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各分类绿地构建 |
5.3.4 浐灞生态去城市绿地空间内在元素组织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1.3 研究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7)宁强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2.1 森林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森林生态学理论 |
2.1.2 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理论 |
2.1.3 植物景观理论 |
2.2 森林城市建设的原则 |
2.2.1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
2.2.2 统筹规划、分类实施 |
2.2.3 政策引导、公众参与 |
2.2.4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
2.2.5 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
2.3 森林城市建设标准 |
2.4 森林城市的功能研究 |
2.4.1 生态功能研究 |
2.4.2 社会功能研究 |
2.4.3 经济功能 |
第三章 宁强县森林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研究 |
3.1 宁强县概况 |
3.1.1 自然条件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1.3 生态环境状况 |
3.2 宁强县森林规划现状 |
3.2.1 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区位重要,发展潜力大 |
3.2.2 城市人居绿色空间有所提高 |
3.2.3 生态绿网基本覆盖 |
3.2.4 生态资源保护相对完备 |
3.2.5 生态文化独特性已显现 |
3.2.6 林业产业初具规模 |
3.3 自然条件概况 |
3.3.1 地理位置 |
3.3.2 地形地貌 |
3.3.3 气候特征 |
3.3.4 自然资源 |
3.3.5 自然灾害 |
3.3.6 河流水系 |
3.3.7 植被分布与类型 |
3.3.8 建成区绿化状况 |
3.4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3.5 宁强县森林城市建设定位 |
3.5.1 以目标为导向,创建森林城市 |
3.5.2 以数量为基础,改善城市环境 |
3.5.3 以质量为突破,提升城市品质 |
3.5.4 以服务为宗旨,满足市民需要 |
3.6 宁强县森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
3.6.1 思想认识不到位,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滞后 |
3.6.2 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空间布局不合理 |
3.6.3 林分质量低,树种结构单一 |
3.6.4 两网绿化景观效果不理想,需要提升 |
3.6.5 乡土树种优势亟待发挥 |
3.6.6 重建轻管的现象客观存在,长效机制未全面建立 |
3.7 面临的挑战 |
3.7.1 资源保护压力加大 |
3.7.2 生态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
3.7.3 造林绿化空间受限,更新难度加大 |
3.7.4 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林业管理和服务力量严重不足 |
第四章 规划目标及总体布局 |
4.1 总体规划目标 |
4.1.1 主要指标 |
4.2 总体布局 |
4.3 主要建设任务 |
4.3.1 城区绿地空间建设 |
4.3.2 生态绿网建设 |
4.3.3 生态屏障建设 |
4.3.4 生态产业建设 |
4.3.5 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
4.3.6 生态文化建设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西安绿色住区生态设计策略研究 ——以绿地浐灞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国内外绿色住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综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论文框架 |
2.绿色住区生态设计理论及发展分析 |
2.1 绿色住区生态设计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生态城市理论 |
2.1.3 可持续住区理论 |
2.1.4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2.1.5 绿色住区生态设计 |
2.2 国外绿色住区的建设实践 |
2.3 国内绿色住区的建设实践 |
2.4 本章小结 |
3.西安主城区绿色住区调查研究 |
3.1 西安主城区住区气候条件分析 |
3.2 西安主城区住区发展历程 |
3.2.1 西安市居住区演变的过程 |
3.2.2 居住意向调查表 |
3.3 西安主城区绿色建筑政策 |
3.4 西安主城区典型住区现存的问题 |
3.4.1 调查对象及目的 |
3.4.2 节地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3 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4 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5 节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6 室内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7 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3.5 西安主城区绿色住区发展优劣势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绿色住区生态设计策略 |
4.1 绿色住区生态总体设计策略研究 |
4.2 绿色住区生态设计策略研究 |
4.2.1 总体规划策略研究 |
4.2.2 户型设计策略研究 |
4.2.3 交通策略研究 |
4.2.4 室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
4.2.5 能源利用策略研究 |
4.2.6 建筑材料选用策略研究 |
4.2.7 水资源系统设计策略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西安浐灞绿地项目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简介 |
5.1.3 总体定位 |
5.2 项目生态设计策略分析 |
5.2.1 总图设计 |
5.2.2 户型设计 |
5.2.4 景观设计 |
5.2.3 交通体系设计 |
5.2.5 室外环境设计 |
5.2.6 能源系统设计 |
5.2.7 水资源系统设计 |
5.2.8 材料资源设计 |
5.3 绿色建筑整体评价 |
5.3.1 项目关键指标 |
5.3.2 主要评价内容 |
5.3.3 项目创新点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10)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学术热点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述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现实意义 |
1.5.2 学术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城镇空间发展现状解析 |
2.1 背景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历史沿革 |
2.1.3 人文资源 |
2.1.4 社会经济 |
2.1.5 地形地貌 |
2.2 .城镇发展空间特征剖析 |
2.2.1 城镇建设发展迅速 |
2.2.2 建设用地比例失衡 |
2.2.3 基础设施严重欠缺 |
2.2.4 公共绿地量少质差 |
2.3 城镇建设现状问题梳理 |
2.3.1 建设用地存在生态威胁 |
2.3.2 功能产业发展亟待整合 |
2.3.3 空间布局缺乏生态引导 |
2.4 相关规划解读 |
2.4.1 陕西省层面 |
2.4.2 商洛市层面 |
2.4.3 丹凤县层面 |
2.4.4 竹林关层面 |
2.4.5 各版规划评析 |
2.5 城镇空间布局生态视角切入 |
2.6 小结 |
3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用地选择 |
3.1 用地选择方法 |
3.2 层次分析法 |
3.2.1 方法及步骤 |
3.2.2 选择评价因子 |
3.2.3 构建结构矩阵 |
3.2.4 确定目标权重 |
3.3 评价结果 |
3.3.1 评价得分 |
3.3.2 用地选择 |
3.4 小结 |
4 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 |
4.1 功能需求解读 |
4.1.1 容量测算 |
4.1.2 需求解读 |
4.2 产业谱系构建 |
4.2.1 目标及原则 |
4.2.2 产业发展策略 |
4.2.3 产业体系构建 |
4.3 城镇功能分区 |
4.3.1 基于生态搬迁的安置区 |
4.3.2 基于安置就业的工业区 |
4.3.3 基于品质提升的居住区 |
4.3.4 基于旅游商贸的商业区 |
4.3.5 基于旅游配套的服务区 |
4.4 小结 |
5 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 |
5.1 布局策略 |
5.2 以生态资源为基底的绿地系统规划 |
5.2.1 营造绿色基底 |
5.2.2 连通绿色廊道 |
5.2.3 点缀绿色斑块 |
5.2.4 绿地系统构建 |
5.3 以移民搬迁为基础的居住社区建设 |
5.3.1 依托搬迁安置 |
5.3.2 聚集零散居民 |
5.3.3 逐步迁出置换 |
5.4 以生活圈为范围的配套设施建设 |
5.4.1 构建层级生活圈 |
5.4.2 补足公益性设施 |
5.4.3 增加基础配套设施 |
5.5 以宜居慢行为目的的道路交通组织 |
5.5.1 疏散外围交通 |
5.5.2 贯通内部路网 |
5.5.3 构建慢行系统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预期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四、陕西省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树种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D]. 王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D]. 张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研究 ——以敬母寺村为例[D]. 宋帅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城乡融合理念下沣西乡村绿道驿站规划方法研究[D]. 宋心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D]. 高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6]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D]. 朱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宁强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D]. 刘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西安绿色住区生态设计策略研究 ——以绿地浐灞项目为例[D]. 贾钧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D]. 汪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空间布局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绿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