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测试多媒体电脑的综合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唐才政[1](2022)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及发展》文中提出在传统的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测工具是示波器和万用表,而波形观察是汽车检测维修的核心。汽车检修人员在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时,需要提前设置示波器波形,然后根据示波器波形上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确定汽车可能存在的缺陷。万用表主要用于汽车的连续故障维修和检测过程,就目前的工业应用而言,高阻抗数字万用表是汽车维修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工具。专业的综合保养技能也是传统汽车保养技能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进步,与汽车检测维修业务的进一步融合,新时代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越来越突出。
李琦[2](2019)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汽车智能技术方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的结构与功能也日趋智能化,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已悄然渗入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同时也给汽车维修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作为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于一线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摇篮,必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紧跟汽车智能技术行业现状。因此,找出一种适合中职院校汽车智能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做到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汽车智能技术方面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中职院校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深入的研究了汽车智能技术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汽车智能技术方向课程体系。本文绕汽车智能技术方向,将专业课程与现代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先进的诊断仪器和实验台等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做到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采用文献分析法搜集了德国关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资料,分析了德国课程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运用比较分析法得出了德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为后续汽车智能技术方向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路径依据。第三部分运用调查研究法对汽车智能技术行业现状进行了调研,主要对调研背景、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进行了阐述,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对岗位人才需求、能提供的哪些职业岗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为本文核心内容,汽车智能技术方向课程体系构建。首先,分析了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具体流程,按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的顺序构建汽车智能技术方向课程体系,设计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拓展课和专业实践课四大类型的课程,制定了框架性教学计划,并对各个学习领域和核心课程进行了描述,第五部分对课程体系的实施分别提出了实训中心、教材、师资和评价体系等四点要求;第六部分为全文的总结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通过汽车智能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可以解决现有中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些弊端,为我国汽车智能技术行业提供了一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作为储备,保障了汽车智能技术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本文的研究也为其他中职院校汽车智能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沈先锋[3](2013)在《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统筹规划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随着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新军事变革的加剧,自“十五”以来,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国防能力现代化建设。其中,持续、增强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逐年加大对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力度,以需求为牵引、以任务为保障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思路,对每个型号任务进行保障建设,虽然较好地保障了对应型号任务的完成,但也出现了保障条件建设相对于型号任务研制滞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不高、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投资,统筹规划、实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建设,既保障型号研制生产任务的完成,又促进建设单位提升综合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统筹规划问题。本文结合VE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现状和迫切需求,运用战略管理学、系统工程学、项目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VE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并在明确VE研究所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研究了VE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统筹规划思路和方案。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VE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统筹规划方案,找出了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统筹规划的一种体系结构,为VE研究所科学合理安排后续项目建设及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的统筹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章亮亮[4](2012)在《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氰酸酯树脂(cyanate ester)自从上世纪末合成以来,经过研究开发,发现其吸水率低,且还具有介电常数小,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质量轻,在航空、印刷行业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氰酸酯树脂单体中一般含有一个到二个氰酸基,自1980年以来的研究发现它具有低介电常数(£=2.8-3.2)和低介电损耗(tan δ=2.0×10-3~8.0×10-3)其树脂具有耐高温,热分解温度(>350℃)。但是其韧性不高,在某些应用中其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还需要得到一定的提高。本课题选择双酚A-氰酸酯树脂作为单体,它具有粘结性能好,可加工性,聚合容易,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但是其电学性能研究还比较缺乏,影响树脂更广泛的应用。课题主要采用双酚A-氰酸酯树脂与碳纳米管、二氧化硅复合改性增韧。研究了双酚A聚氰酸酯以及复合材料的合成以及改性后的热学性能变化,电学性能变化。从电学性能来说碳纳米管与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由添加1%碳纳米管的绝缘材料可以变化为添加2%的复合材料具有导电性,电导率达到(5×10-7S/cm)。SiO2与双酚A-氰酸酯的复合材料在Si02添加量从1%-5%不同时,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都能保持很好的优势,具有低介电常数(ε=2.88-2.95)和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tan δ=3.72×10-3-3.83×10-3)。碳纳米管添加量小于1.5%时,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呈上升趋势,碳纳米管添加量在1.5%时比纯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拉伸强度提高了43%。在添加相同量的Si02或碳纳米管,最后的样品残碳量Si02的比碳纳米管的高。说明Si02与双酚A-氰酸酯的复合材料耐高温灼烧性能更好。Si02含量5%的双酚A-氰酸酯复合材料残碳量高达34.4%。
梁柏榉[5](2011)在《外语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化教学手段日益普及的今天,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外语可视化教学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外语可视化教学的3种教学方案,并对其设备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刘祯[6](2010)在《基于CompactRIO的发动机实时测试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单凭故障诊断仪是远远不够的,发动机可能发生的故障是各种各样的,按故障大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因结构损坏导致的硬故障,其特点是一般幅值较大,变化突然;另一类则是因特性变异引起的软故障,其特点是一般幅值较小,变化缓慢。对于发动机发生的硬故障的诊断,故障诊断仪判定故障比较迅速和准确,而对于软故障而言则爱莫能助。此外,尽管故障诊断仪具备数据流功能,能读动态数据,即通过OBD诊断接头可以读取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传感器或各执行器的信号参数,这些数据是经过加工后以通讯协议的形式提供的,有些是不准确的。即使是准确的,也不能说清是元件自身故障还是由于线路或机械部分引起的,这就会出现误判断。因此,故障诊断仪无论在速度、精度或是增加数据分析功能方面都有很大缺憾。根据算法要求,本文以赛欧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传感器的特性曲线,并将其应用于所设计的测量程序中,用以将电压值转换为有效信息参数。系统实现了基于美国NI公司的CompactRIO平台的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将发动机电控系统各传感器和执行器信号进行调理后采集到实时采集器中,并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计算和存储,处理功能可以实现信号的数字滤波;计算功能可以实现信号有效参数的提取;存储功能能实现对数据的长久保存和回放。本文提出了电控发动机进气温度、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冷却液温度、节气门开度、氧浓度信号、喷油脉宽、曲轴位置、发动机转速以及点火提前角等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为确诊发动机软故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系统中硬件部分依靠NI公司的CompactRIO来搭建,核心软件部分依靠LabVIEW FPGA和RT模块编写,使得本系统具有极好的便携性、可扩展性和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杜谦[7](2010)在《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氰酸酯(英文名Cyanate Ester或Cyanate Ester resin,可简称CE),是指一系列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氰酸酯官能团(-OCN)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其分子结构通式可表述为N=C-O-Ar-O-C≡N,它的开发始于80年代,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树脂,根据分子式不同或牌号不同常温下可为白色、微黄色晶体粉末或棕红色粘稠液体,它的特性是低相对介电常数(ε:2.5-3.5)、低介电损耗(tanδ:3.0×10-3-8.0×10-3),较低的吸湿率(<1.5%)、高分解温度(>400℃)。CE可溶于多种常见有机溶剂,它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增强体有良好的浸润性、粘结性及流变学特性,可采用多种加工成型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其柔韧性和强度较差,倾向于发生脆性失效,所以,增韧就成为了使用氰酸酯树脂的前提,并且在实践应用中发展出了多种效果明显的增韧方法。本文采用环氧树脂6101(E-44)与氰酸酯单体共聚的方法,通过改变两种组分的相对比例,对不同配方固化后树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耐湿热性、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氧含量为30%的改性树脂,拉伸强度提高了43%,弯曲强度提高了63.6%,冲击强度提高了60%;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仍保持在较低范围(3.4-3.9之间和0.0039-0.0041之间);耐湿热性能良好;耐高温性能良好,初始分解温度在340℃以上。对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快速升温更有利于固化完全;环氧含量为30%的树脂体系固化程度最高;同时对改性树脂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了。另外,本文还研究了环氧含量为30%的改性树脂体与一种高模量碳纤维复合制得的复合材料的性能。
张健浪[8](2009)在《纳米世界——英特尔处理器制造工艺及架构发展回顾》文中研究说明正如同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钟声一样,芯片巨人英特尔ck-Tock的钟声也成为了这个行业的象征和助推器。每两更新一次的制造工艺、每两年更新一次的处理器架构、明的发展路线图和全面的产品线规划……英特尔的每一个动都会激起一片争论,引发一些思考;也正是芯片巨人的步不止,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牵引力和风向标。当然,除了步流星的前行,巨人也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竞争对手始对他的盘中餐虎视眈眈。回顾过去几年,英特尔的发展历可谓几经沉浮,有过失败的产品几乎令市场失去信心,也过鬼斧之作力挽狂澜扭转大局;有过颠覆传统的创新技术业界树立新标杆,也有与竞争对手势均力敌展开拉锯的艰时候。很幸运,经历过15载春秋的《个人电脑》在第一线证了IT产业的风雨沉浮,英特尔和桌面计算领域的分毫动自然也被我们详实记录。在本期专题中,《个人电脑》将您回顾近年来桌面计算领域的明争暗斗;在英特尔即将推崭新32纳米制造工艺之际,对已是昨日黄花的和正值当年技术和产品进行一次虽不完整但也足够全面的总结。
孟爱国[9](2009)在《DVD Video伺服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对DVD播放机来讲,伺服系统是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决定了它综合性能的优劣。本课题的任务是基于Phlips DVD机芯VAL6024,伺服主芯片Iguanna设计DVD Video播放方案的伺服系统,要求设计便于客户直接生产,整机的功能,性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本论文详细论述了DVD伺服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包括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需求,伺服电路的控制架构,伺服控制回路设计到功能实现。本设计的重点是对应于特定的视频DVD播放应用领域引入的特定设计需求和理论计算,结合作者丰富的工作经验,尤其是突出在控制回路的参数设计,PCB layout的细节考虑,故障碟片的读碟处理等方面,以全面提升该设计的性能。本文的一些设计方法与理念也被Philips采用于新一代伺服芯片Iguanna2.0的设计中。同时,本文也系统地介绍了光存储的基本知识。包括光存储的发展历程,各种技术的比较以及DVD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所研究和探讨的DVD video伺服系统设计方法,在实际的DVD播放机产品设计中完全可行,可以为同行业内的芯片设计和应用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另外,由于红光DVD在原理上和新一代技术蓝光DVD几乎完全一致,本文所论述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可以被蓝光DVD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所借鉴。
张晓伟[10](2009)在《AVS视频标准中4×4整数变换基的选择》文中提出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天,视频处理技术已经处于多媒体的核心地位,但是巨大的数字视频数据量,已经成为视频处理的瓶颈,因此,视频压缩编码及标准化已成为当今视频处理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于2002年6月成立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联合国内从事数字音视频解码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制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标准。本文的工作是基于我国自己制定的音视频编码标准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开展的。在介绍了视频编解码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之后,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视频标准H.264、AVS的整数变换和量化两项关键技术,并对这两项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实现,而且比较了H.264和AVS的性能;然后在对视频标准中整数变换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能量集中率的变换基变换性能评价方法,以及考虑到计算复杂度,在理论上选出了几组性能较好的4×4整数变换基,之后采用视频序列测试的方法,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不但证明了该理论评价方法的正确性,而且还为国内视频标准AVS选取了比较合理的变换基(1,3,1),进而对国内视频标准AVS应用4×4整数变换奠定了基础;最后在上述结果基础之上,分析了AVS的量化过程,并且实现了AVS的量化优化设计,同样采用视频测试序列进行测试,证明了优化设计后提高了量化效率。
二、如何测试多媒体电脑的综合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测试多媒体电脑的综合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现状 |
3 我国汽车检测维修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 动力性能检测速度偏差较大 |
3.2 燃油效率测试过程过于繁琐 |
3.3 车身检测技术不够合理 |
4 现代汽车检修的特点 |
4.1 故障排除功能 |
4.2 深度检测工具的功能 |
4.3 维修信息的特点 |
4.4 维修人员培训特点 |
4.5 维护特点 |
5 汽车维修检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5.1 汽车测试设备智能化发展 |
5.2 车检管理网络化发展 |
5.3 电子考点的建立 |
6 结束语 |
(2)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汽车智能技术方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德国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经验及启示 |
2.1 德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模式的经验 |
2.2 德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智能技术行业现状调查分析 |
3.1 汽车智能技术行业调研 |
3.1.1 调研背景和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 |
3.1.3 调研内容 |
3.2 调研结果统计 |
3.2.1 现有学科布局与发展趋势统计 |
3.2.2 人才需求统计 |
3.2.3 校企合作意愿统计 |
3.2.4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与素质要求 |
3.2.5 职业岗位调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智能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
4.1 构建思路 |
4.2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及培养质量标准 |
4.2.1 培养目标及职业面向 |
4.2.2 培养质量标准 |
4.3 典型工作任务提取 |
4.4 典型工作任务与行动领域的转化 |
4.5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 |
4.6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院校汽车智能技术方向课程体系 |
4.6.1 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
4.6.2 汽车智能技术方向框架性教学计划 |
4.6.3 学习领域描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智能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的实施要求 |
5.1 实训中心的要求 |
5.1.1 校内实训中心要求 |
5.1.2 校外实训中心要求 |
5.2 师资要求 |
5.3 教材要求 |
5.4 评价体系要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3)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统筹规划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发展趋势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建设单位发展需求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工具 |
1.4 论文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2.1 战略管理方法概述 |
2.1.1 战略管理概述 |
2.1.2 SWOT 分析法概述 |
2.1.3 对标分析法概述 |
2.2 统筹规划理论和方法综述 |
2.2.1 项目管理概述 |
2.2.2 系统工程方法概述 |
2.3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特征 |
2.3.1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历程 |
2.3.2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
第三章 VE 研究所现状及发展战略 |
3.1 VE 研究所现状 |
3.1.1 单位概况 |
3.1.2 核心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
3.2 VE 研究所 SWOT 分析 |
3.3 对标企业情况分析 |
3.4 VE 研究所中长期发展战略 |
3.4.1 科技创新战略 |
3.4.2 产业化战略 |
3.4.3 能力建设战略 |
第四章 基于多任务保障建设项目的统筹建设 |
4.1 精密机械加工保障能力建设项目 |
4.1.1 项目背景 |
4.1.2 项目建设方案 |
4.2 生产保障能力建设项目 |
4.2.1 项目背景 |
4.2.2 项目建设方案 |
4.3 精密机械加工和生产保障能力统筹建设 |
4.3.1 统筹分析 |
4.3.2 统筹建设方案 |
4.3.3 统筹效果 |
4.4 小结和启示 |
第五章 基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建设规划 |
5.1 自主创新体系能力建设统筹规划 |
5.1.1 自主创新体系能力需求 |
5.1.2 自主创新体系能力现状 |
5.1.3 自主创新体系能力建设统筹规划方案 |
5.2 生产制造体系能力建设统筹规划 |
5.2.1 生产制造体系能力需求 |
5.2.2 生产制造体系能力现状 |
5.2.3 生产制造体系能力建设统筹规划方案 |
5.3 服务保障体系能力建设统筹规划 |
5.3.1 服务保障体系能力需求 |
5.3.2 服务保障体系能力现状 |
5.3.3 服务保障体系能力建设统筹规划方案 |
5.4 小结和启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局限性 |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氰酸酯树脂(简称CE)基体在应用中的优缺点 |
1.2 CE的发展方向 |
1.3 氰酸酯树脂的改性 |
1.4 氰酸酯树脂的应用 |
1.4.1 氰酸酯树脂在高性能PCB中的应用 |
1.4.2 氰酸酯树脂在宇航工业中的应用 |
1.4.3 CE在隐身材料中的应用 |
1.4.4 CE在雷达罩中的应用 |
1.4.5 CE在人造卫星上的应用 |
1.4.6 CE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
第二章 选题意义 |
2.1 氰酸酯单体和聚氰酸酯树脂 |
2.1.1 氰酸酯单体 |
2.1.2 聚氰酸酯的合成 |
2.2 聚合反应的监测 |
2.2.1 红外光谱(IR) |
2.2.2 ~(13)C核磁共振(NMR) |
2.2.3 比色法 |
2.2.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2.5 扭辫分析 |
2.2.6 介电常数测定法 |
2.2.7 膨胀计测定法 |
2.3 聚合物的性能 |
2.4 目前有的改性氰酸酯研究 |
2.4.1 热固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 |
2.4.1.1 环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的情况 |
2.4.1.2 氰酸酯树脂与BMI(双马来酰亚胺)共聚改性 |
2.4.2 热塑性塑料改性氰酸酯树脂 |
2.4.3 橡胶弹性体改性氰酸酯树脂 |
2.4.4 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 |
2.4.5 晶须改性氰酸酯树脂 |
2.4.6 其他改性方法(简单介绍) |
2.5 本文研究的改性方法 |
2.5.1 多壁碳纳米管改性氰酸酯树脂 |
2.5.2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氰酸酯树脂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原料 |
3.1.1 基本原料 |
3.1.2 改性材料 |
3.2 实验步骤 |
3.2.1 双酚A-氰酸酯预聚物合成步骤 |
3.2.2 改性步骤 |
3.2.2.1 氰酸酯和碳纳米管共聚改性 |
3.2.2.2 氰酸酯树脂和纳米二氧化硅共聚改性 |
3.2.3 检验产物步骤 |
3.2.3.1 FT-IR测试 |
3.2.3.2 溶解方法 |
3.2.4 煅烧步骤检验复合材料残碳量 |
3.2.4.1 样品准备 |
3.2.4.2 煅烧程序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仪器 |
3.3.2 双酚A-氰酸酯树脂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3 双酚A-氰酸酯树脂及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氰酸酯树脂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性能 |
4.1.1 拉伸强度 |
4.1.2 双酚A-氰酸酯树脂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
4.1.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 |
4.1.4 TGA(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测试 |
4.1.5 DSC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
4.1.6 复合材料的样品制作 |
4.1.7 碳纳米管与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的SEM |
4.2 纳米二氧化硅和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4.2.1 DSC测试 |
4.2.2 TGA测试 |
4.2.3 高温处理后残余含量测试与结果比较与讨论 |
4.2.4 纳米SIO_2与氰酸酯组成的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 |
4.2.5 纳米SIO_2与氰酸酯复合材料的SEM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致谢 |
(5)外语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外语可视化教学方案 |
3 设备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1) 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 |
(2) 液晶显示器的选择。 |
(3) 投影机的选择。 |
(4) 投影机的品牌选择。 |
(5) 投影机的工作环境要求。 |
(6) 视频分配器的选择。 |
(7) 施工要求。 |
4 结束语 |
(6)基于CompactRIO的发动机实时测试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实时测试系统设计平台 |
2.1 发动机实时测试系统硬件介绍 |
2.1.1 CompactRIO 介绍 |
2.1.2 信号采集卡的选择 |
2.2 发动机实时测试系统软件介绍 |
2.2.1 LabVIEW 简介 |
2.2.2 LabVIEW FPGA 模块介绍 |
2.2.3 实时RT 模块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动机的被测信号及其标定 |
3.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控制策略 |
3.2 发动机主要传感器信号 |
3.2.1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 |
3.2.2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
3.2.3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
3.2.4 氧传感器 |
3.2.5 爆震传感器 |
3.2.6 曲轴位置传感器 |
3.3 发动机主要执行器信号 |
3.3.1 点火信号 |
3.3.2 喷油信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动机实时测试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构建 |
4.2 信号采集通道分配与设置 |
4.3 发动机实时测试子系统设计 |
4.3.1 数据采集模块 |
4.3.2 数字滤波模块 |
4.3.3 数据存储回放模块 |
4.3.4 数据计算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误差分析 |
5.1 系统测试 |
5.2 误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7)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氰酸酯的合成与固化 |
1.1.1 氰酸酯单体的合成 |
1.1.2 氰酸酯的固化反应 |
1.2 氰酸酯的特性 |
1.2.1 氰酸酯的介电性能 |
1.2.2 氰酸酯的耐湿热性能 |
1.3 氰酸酯的应用 |
1.3.1 CE在高性能PCB中的应用 |
1.3.2 CE在宇航工业中的应用 |
1.3.3 CE在隐身材料中的应用 |
1.3.4 CE在雷达罩中的应用 |
1.3.5 CE在人造卫星上的应用 |
1.3.6 CE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
1.3.7 氰酸酯树脂基体在应用中的优缺点 |
1.3.8 CE的发展方向 |
1.4 氰酸酯树脂的改性 |
1.4.1 橡胶颗粒增韧CE |
1.4.2 热固、热塑性树脂增韧CE |
1.4.3 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增韧CE |
1.4.4 其它改性方法 |
1.5 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 |
1.5.1 增强体/碳纤维 |
1.5.2 碳纤维表面处理的评价方法 |
1.6 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 |
2.1.1 实验原料的选择 |
2.1.2 实验中所用原料及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设备和原料的准备 |
2.2.2 氰酸酯树脂的预聚 |
2.2.3 浇铸及固化 |
2.2.4 后处理及加工 |
2.2.5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6 其他树脂改性配方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2 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2.3.3 DSC和红外 |
2.3.4 热失重(TG) |
2.3.5 湿热性能测试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树脂及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研究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改性氰酸酯树脂的性能 |
3.1.1 环氧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力学性能 |
3.1.2 其他改性树脂配方的力学性能 |
3.1.3 树脂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
3.1.4 树脂固化过程的DSC |
3.1.5 红外对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 |
3.1.6 改性树脂的热失重(TG)分析 |
3.1.7 改性树脂的耐湿热性能 |
3.2 改性氰酸酯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
3.2.1 湿热性能 |
3.2.2 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
3.2.3 复合材料的热失重(TG)分析 |
3.2.4 上胶剂对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影响 |
3.2.5 水对ILSS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
3.2.6 酸性酚醛树脂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断面(SEM) |
3.3.1 树脂的SEM |
3.3.2 复合材料的SEM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纳米世界——英特尔处理器制造工艺及架构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90纳米 |
制造工艺: |
Pentium 4的纠结 |
31级超长流水线 |
更精确的分支预测单元 |
调度算法的改进 |
缓存增容 |
SSE3多媒体指令集 |
915 |
平台革命 |
芯片组更新二三事 |
“幼年”DDR2的烦恼 |
PCIE总线 |
Pentium D |
NetBurst |
困兽犹斗 |
Pentium D 805的回马枪 |
芯片组的变化 |
GMA950叩响高清娱乐之门 |
65纳米制造工艺,为巨人铺路 |
英特尔宽位动态执行技术 |
英特尔智能功率能力技术 |
英特尔高级智能高速缓存技术 |
英特尔智能内存访问技术 |
英特尔高级数字媒体增强技术 |
酷睿的胜利 |
芯片组规格变动 |
关于965芯片组 |
多核心平台: |
大势所趋,方 |
兴未艾 |
软件优化:多核平台的命门 |
“变本加厉”的8核平台 |
8核平台的豪迈与尴尬 |
45纳米制造工艺,半导体工艺的里程碑 |
摩尔定律的延续,半导体制造 |
工艺的突破 |
增强型酷睿微架构:下一次质 |
变的量变积累 |
SSE4多媒体扩展指令集 |
快速Radix-16除法器 |
Super Shuffle引擎 |
更多技术更新 |
45纳米,能效表现创新高 |
基本性能测试:微弱优势聊胜于无 |
多媒体应用测试:软件决定一切 |
功耗测试:节能省电新高度 |
Nehalem, |
工程美学的 |
里程碑 |
更灵活!可扩展架构浅析 |
封装变更及连锁反应 |
全新总线规范 |
QuickPath Interface |
内存控制器入驻CPU |
多媒体指令集再度更新 |
超线程技术重返舞台 |
似曾相识的Turbo Boost技术 |
高速缓存的容量变化 |
Nehalem,一览众山小 |
迈入32纳 |
米时代:英 |
特尔32纳 |
米工艺与 |
Westmere |
处理器揭晓 |
Intel的“Tick-Tock”计划: |
架构与工艺交替演进 |
进军32纳米:Intel引入第二代 |
高-K材料、金属栅极技术 |
32纳米工艺的其他创新:第四 |
代应变硅、浸没式光刻、绿色封装 |
32纳米中采用的浸没式光刻技术 |
更加环保的32纳米工艺 |
基于32纳米制造工艺的 |
Westmere |
前瞻 |
(9)DVD Video伺服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DVD光盘技术基础 |
2.1 光存储技术发展-从CD到DVD |
2.2 DVD的主要特点 |
2.3 DVD光盘主要参数 |
2.4 DVD光盘分类 |
2.4.1 按盘面大小分类 |
2.4.2 按刻录方式分类 |
2.4.3 按存储的内容分类 |
2.4.4 按记录层分类 |
2.5 DVD光盘的物理结构 |
2.5.1 DVD光盘的物理尺寸 |
2.5.2 DVD光盘的层结构 |
2.5.3 DVD光盘的记录原理 |
2.6 DVD光盘数据的组织方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VD光盘播放系统概述 |
3.1 DVD光盘播放系统的工作原理 |
3.2 DVD光盘播放系统构成 |
3.2.1 光读取头 |
3.2.2 伺服控制 |
3.2.3 MPEG2解码 |
3.2.4 电源模块 |
3.2.5 音视频输出 |
3.2.6 人机界面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ilips DVD Video伺服系统方案设计 |
4.1 光电模拟信号处理 |
4.2 伺服系统设计 |
4.2.1 聚焦伺服控制 |
4.2.2 循轨伺服控制 |
4.2.3 滑动马达控制 |
4.2.4 转盘马达控制 |
4.3 伺服驱动芯片的选用 |
4.4 PCB的设计 |
4.4.1 PCB设计的整体考虑 |
4.4.2 PCB layout的指导原则 |
4.4.3 EMC的考虑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hilips DVD Video方案播放能力优化 |
5.1 改善伺服对黑点和划伤的处理 |
5.2 改善伺服对扭曲(skew)碟的播放 |
5.3 改善伺服对偏心(eccentricity)碟的播放 |
5.4 改善碟片的不同反射率对聚焦回路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hilips DVD Video方案性能测试 |
6.1 功能测试 |
6.2 基本性能测试 |
6.2.1 读碟启动过程和停止过程所需时间测试 |
6.2.2 跳曲所需时间测试 |
6.2.3 DVD单层碟聚焦PID回路测试 |
6.2.4 DVD单层碟循轨PID回路测试 |
6.2.5 DVD单层碟播放能力测试 |
6.2.6 DVD双层碟聚焦PID回路测试 |
6.2.7 DVD双层碟循轨PID回路测试 |
6.2.8 DVD双层碟播放能力测试 |
6.3 播放性能对比测试 |
6.3.1 比较对象 |
6.3.2 测试碟选用 |
6.3.3 测试结果 |
6.4 测试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光存储技术的发展前景 |
7.1 蓝光DVD技术 |
7.1.1 Blu-ray与HD DVD之战 |
7.1.2 展望蓝光技术的发展 |
7.2 三维光存储技术 |
7.2.1 三维存储容量 |
7.2.2 基于光子吸收的多层存储 |
7.2.3 全息三维存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附件一 本论文中涉及的专业词汇及缩略语 |
附件二 Philips DVD Video伺服原理图 |
附件三 Philips DVD Video方案PCB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AVS视频标准中4×4整数变换基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视频技术的介绍 |
1.1 视频技术基本概念 |
1.2 视频压缩原理 |
1.3 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 |
1.3.1 预测编码技术 |
1.3.2 变换编码技术 |
1.3.3 熵编码技术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2 H.264与AVS整数余弦变换和量化的实现 |
2.1 DCT变换原理 |
2.2 H.264中的整数变换和量化 |
2.2.1 H.264的整数变换 |
2.2.2 H.264的量化 |
2.2.3 H.264的整数变换和量化过程的实现 |
2.3 AVS的整数变换和量化 |
2.3.1 AVS的整数变换 |
2.3.2 AVS的量化 |
2.3.3 AVS的整数变换和量化过程的实现 |
2.4 试验结果 |
3 AVS视频4×4整数变换基的选择方法 |
3.1 整数变换 |
3.1.1 4×4整数变换原理 |
3.1.2 变换基变换性能评价原则 |
3.1.3 能量集中率的比较 |
3.2 视频序列测试结果 |
3.3 本章总结 |
4 AVS视频量化的优化设计 |
4.1 量化基本原理 |
4.2 AVS的量化优化设计 |
4.3 视频序列测试结果 |
4.4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如何测试多媒体电脑的综合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及发展[J]. 唐才政. 时代汽车, 2022(04)
- [2]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汽车智能技术方向为例[D]. 李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9(05)
- [3]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统筹规划研究及应用[D]. 沈先锋.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4]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D]. 章亮亮. 复旦大学, 2012(03)
- [5]外语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J]. 梁柏榉.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07)
- [6]基于CompactRIO的发动机实时测试系统的研究[D]. 刘祯.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7]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 杜谦.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2)
- [8]纳米世界——英特尔处理器制造工艺及架构发展回顾[J]. 张健浪. 个人电脑, 2009(10)
- [9]DVD Video伺服系统设计[D]. 孟爱国. 复旦大学, 2009(S1)
- [10]AVS视频标准中4×4整数变换基的选择[D]. 张晓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