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铲状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论文文献综述)
吉剑波,王峰,王权,江波,袁甜甜,瞿兆奎[1](2021)在《采用铲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采用铲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2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96例), 对照组采用普通环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铲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一年复发率等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和生活质量(QOL)评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 PVR及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度恶性倾向、中度恶性倾向和总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高度恶性倾向复发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铲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 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
巩加存,杨勇飞[2](2021)在《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恢复及性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恢复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02例BP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51)和B组(n=51)。A组采取铲状电极PKEP治疗,B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随访1~6个月,统计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男性性健康问卷射精功能障碍部分简表调查问卷(MSHQ-EJD)、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5(IIEF-5)评分。结果 A组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较B组短,血红蛋白丢失量较B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MSHQ-EJD、IIEF-5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A组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铲状电极PKEP治疗BPH,可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减轻对性功能的不良影响。
卢明曼[3](2020)在《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体位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的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使用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收住的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的摆放,试验组采用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试验组在切除和修整5-7点位及精阜周围尖部增生前列腺组织时,将手术床面调整与水平面呈头高臀低20°斜坡状截石位;当切除和修整膀胱颈10-2点位至括约肌近端前列腺组织时,将手术床面调整为头低臀高20°截石位。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前列腺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对术中体位舒适度评分,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随访1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最大尿流率、术后出血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64例,每组32例,其中试验组因其他疾病转外院治疗而中途退出1例,对照组术后失访1例,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1例。共完成研究61例,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前列腺组织平均切除量、前列腺组织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两组术中SBP、DBP、HR、SpO2、R和患者对体位舒适度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包膜穿孔、水中毒、大出血。术后试验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天数无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24h内出血5例,4例保守治疗,出血停止,1例因出血量大,膀胱内血块填塞,采取PKRP治疗。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无排尿困难、尿潴留和尿失禁等情况发生。全部患者随访1个月,两组内术前、术后IPSS评分,PVR、Qmax比较差异均显着(P<0.01),术后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3例反复间断性出血,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和尿道狭窄、尿潴留、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大,前列腺组织切除率高,术中出血少,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出血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杭盖[4](2020)在《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应用超声引导下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通过对获取组织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失禁等指标相比较。术后短期随访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指标并与术前检查结指标比较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19年09月在通辽市医院住院治疗的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2例,术前询问病史、尿常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泌尿系彩超、尿动力学检查、残余尿、尿流率等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其中病史询问过程中结合IPSS对患者LUTS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以便于手术前后比较;入院检查血清PSA≥4μg/L者应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排除前列腺癌,对患者进行尿动力学、尿流率监测等检查,全面的评估下尿路功能。对所有具有手术指征的BPH患者结合年龄因素通过CT、心电图、彩超和血肌酐、肝功能等检查检验及各科会诊进行手术危险程度评估。选取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65-80岁,平均(72.5±11.5)岁;病程4-11年,平均(7.0±1.3)年,均有下尿路梗阻症状及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各41例患者,超声剜除组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切除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行手术治疗,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前列腺获取组织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失禁、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结果发现超声剜除组获取组织量多于切除组,超声剜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除组,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等方面均有临床优势,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手术时间、术后尿失禁、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相比较,其术中获取组织量更高、术后患者疗效更确切,并且未增加手术的时间及手术风险,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王德胜[5](2019)在《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于改善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KEP)中采用常规与改良两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尿失禁程度,验证改良TUPKEP技术对于改善术后尿失禁的效果并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常规TUPKEP组25例,改良TUPKEP组35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体积、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1月、3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残余尿量以及术后拔除尿管后24h、1周、2周、1月及3月尿失禁情况。将记录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对比,年龄、IPSS评分、QOL评分、B超检测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无术中及术后病危需抢救病例,术中均无膀胱穿孔、直肠穿孔。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及残余尿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及残余尿量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UPKEP组患者导尿管拔除后24h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常规TUPKEP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UPKEP组患者导尿管拔除后1周、2周尿失禁发生率亦低于常规TUPKEP组,拔除尿管后1月改良TUPKEP组已无尿失禁发生,常规TUPKEP组有1例尿失禁,两组患者导尿管拔除后3月均无尿失禁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拔除后24h发生尿失禁的患者,改良TUPKEP组漏尿量低于常规TUPKE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拔除尿管后1周尿失禁患者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继发性出血,膀胱颈挛缩及尿道狭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UPKEP与常规TUPKEP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及疗效。改良TUPKEP比常规TUPKEP具有更低的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率和更轻微的尿失禁程度。
韩红举[6](2011)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及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临床体会。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电切术治疗BPH患者15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顺利、出血少、疗效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加电切术治疗BPH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吴涛[7](2011)在《PKRP与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分析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与前列腺剜除术(PKEP)两种术式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手术安全性和近期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共诊断并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189例,其中PKRP组90例,PKEP组99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手术时间、失血量、冲洗液量、腺体切除重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V),术后6个月、12个月的IPSS及QOL评分等指标。结果在术前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重量、合并症、IPSS、QOL、RUV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术中冲洗液量、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以及前列腺包膜穿孔的发生率等指标上,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1个月RUV、IPSS、QOL评分,术后6、12个月IPSS、QOL评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在拔出尿管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个月内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以及膀胱颈口挛缩的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EP与PKRP相比,治疗BPH的近期疗效相似,但PKEP具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且并发症较少,是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薛松[8](2011)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泌尿外科高危BPH患者38例,纳入标准为年龄≥75岁且至少合并1种以上老年常见疾病,予行TUPKVP治疗。术前常规化验生化、血常规及血凝,行泌尿系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RUV),行尿动力学检查并测量最大尿流率(Qmax),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结束时血钠及血糖变化,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心、脑、肺、肾等合并症情况。术后随访1-3个月,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测定残余尿量(RUV)、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观察手术并发症及其转归等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x±s、频次法、频率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8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5±23min,平均出血量27.5±16.8 m1,手术结束时血钠、血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外科包膜”穿孔1例(2.63%),无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3例(7.89%)假性尿失禁者6例(15.79%),短暂性血尿5例(13.16%),无1例原有心、脑、肺、肾合并症加重;随访1-3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Qmax及RUV与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出血少、安全性高,是治疗高危BPH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辜福贤,李逸波[9](2011)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800例》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气化术治疗BPH患者800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经术后312个月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8.5±1.5)分;最大尿流率(20.5±4.5)ml/s,剩余尿量29.1±14.2 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将电切和气化相结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易掌握、出血少、速度快、安全可靠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海东,李华敬,段淑臣[10](2009)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3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术前进行实际病情及手术危险性评估,并于围手术期充分调整,对我院在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期间38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结果: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时间3个月,38例患者排尿功能恢复良好,无再次排尿困难,术后3个月PVR、IPSS、QOL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BPH患者,只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手术治疗是可行的。特别是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对患者打击小、恢复快、出血少,疗效确切,尤其对高危患者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铲状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铲状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论文提纲范文)
(2)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恢复及性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2.2 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
2.3 两组MSHQ-EJD、IIEF-5评分比较 |
3 讨论 |
(3)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体位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BPH的手术治疗 |
(二)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腺体组织残留原因 |
(三) 前列腺切除术的体位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选择与临床资料 |
(一) 对象来源 |
(二) 入选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脱落标准 |
(五) 样本量确定 |
(六) 分组 |
二、麻醉方式与仪器设备 |
(一) 麻醉方式 |
(二) 仪器设备 |
三、干预方法与步骤 |
(一) 术前访视与术前基线资料记录 |
(二) 器械准备 |
(三) 手术步骤与术中干预 |
(四) 术后护理干预 |
(五) 出院随访检查与记录 |
四、观察指标 |
(一) 术前观察指标 |
(二) 术中观察指标 |
(三) 术后观察指标 |
(四) 随访观察指标 |
五、统计分析 |
六、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一、研究进程 |
二、术前基线资料比较 |
三、两组术中观察指标比较 |
(一)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切除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
(二) 生命体征 |
(三) 体位舒适度评分 |
(四) 并发症 |
四、两组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
(一) 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
(二) 出血 |
(三) 并发症 |
五、两组随访观察指标比较 |
(一) IPSS评分 |
(二) PVR |
(三) Qmax |
(四) 出血 |
(五) 并发症 |
第四章 讨论 |
一、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PKRP切除率和手术效率的影响 |
(一) 术中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和切除率的影响 |
(二) 术中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手术时间的影响 |
二、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PKRP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
(一) 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
(二) 生命体征与体位舒适度的影响 |
(三) 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出血的影响 |
三、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PKRP手术效果的影响 |
(一) 对膀胱冲洗、留置导尿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影响 |
(二) IPSS、Qmax、PVR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简表 |
附录 |
致谢 |
(4)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国内外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表) |
附录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于改善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手术主要设备及器械 |
2.3 术前准备 |
2.4 手术方法 |
2.5 术后处理 |
2.6 观察指标 |
2.7 尿失禁的判断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对比 |
3.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
3.3 两组术中并发症对比 |
3.4 两组术后疗效对比 |
3.5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
3.5.1 两组术后尿失禁对比 |
3.5.2 两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对比 |
4 讨论 |
4.1 TUEP术式发展及TUPKEP术式选择依据 |
4.2 男性后尿道控尿功能分析 |
4.3 传统TUPKEP与改良TUPKEP的比较 |
4.3.1 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分析 |
4.3.2 手术疗效分析 |
4.3.3 术中并发症分析 |
4.3.4 术后尿失禁并发症分析 |
4.3.5 术后其他并发症分析 |
4.4 本研究存在的缺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英语术语(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已发表论文 |
附录C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7)PKRP与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前列腺增生症的外科治疗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现况 |
1 病因学 |
2 病理学 |
3 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4 祖国医学对BPH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性激素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机制及其与BPH的关系 |
1 细胞增殖周期及其调控 |
2 细胞凋亡及其调控 |
3 性激素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以及与BPH的关系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腔内治疗研究进展 |
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电汽化术 |
2 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与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 |
3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绿激光汽化术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一般项目 |
2 手术前和手术结束1小时内主要血液指标比较 |
3 术后并发症监测情况 |
4 手术前、后各生理指标比较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手术危险性的估价分类(Sohlegel法) |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表 |
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80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10)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3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铲状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铲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价值[J]. 吉剑波,王峰,王权,江波,袁甜甜,瞿兆奎.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1(05)
- [2]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恢复及性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 巩加存,杨勇飞. 中国性科学, 2021(08)
- [3]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体位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的效果评价[D]. 卢明曼. 苏州大学, 2020(02)
- [4]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D]. 杭盖.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5]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于改善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D]. 王德胜.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6]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体会[J]. 韩红举.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05)
- [7]PKRP与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分析[D]. 吴涛. 遵义医学院, 2011(06)
- [8]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D]. 薛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9]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800例[J]. 辜福贤,李逸波. 西部医学, 2011(02)
- [10]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38例临床分析[J]. 张海东,李华敬,段淑臣. 吉林医学, 2009(14)
标签:前列腺增生症论文; 前列腺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 尿道论文; 尿失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