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舶劣质燃油的管理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郑江龙[1](2021)在《船舶轮机工程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船舶检验工作中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的轮机检验而言,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为了能够提高船舶轮机检验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对此工作进行设计与规划。本文针对船舶轮机工程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性的分析与探究。
樊迪[2](2021)在《限硫令引发的期租合同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何岸[3](2020)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主题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以这个主题为核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资源极为缺乏的岛国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何忽视了极其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保护,从而导致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以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由于研究主题属于战略研究领域中关于战争失败的研究范围,所以本文根据战争失败研究的代表性着作《军事灾难:战争失败的剖析》一书提出的导致战争失败的“军事灾难”产生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首先确认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属于战争失败中的典型“军事灾难”,而这种“军事灾难”的产生绝非单一因素所导致。其次,分别从纵向层次与横向领域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其中,纵向的研究主要分为国家、军队、战区/舰队、部队四个层次,分别对应战略研究中的大战略、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次。横向的研究则分为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领域,并按照这四个领域依次探寻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导致其失败的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原因,总结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于当今海洋战略的启示。
李安莎[4](2020)在《长航油运重新上市案例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直有着“只进不出”的怪象,针对此现象,我国在2012年颁布了《重新上市实施方法》用以完善退市机制,希望能够加快不良企业退市脚步。但是自重新上市制度颁布以来,暂无企业成功重新上市,直到2018年11月上交所通过长航油运重新上市申请,弥补了重新上市制度的实践空白。重新上市制度(仅适用于主板、中小板退市企业)是完善退市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已退市的企业提供了一条重回证券市场的路径。重新上市制度加快了不良企业退市的流程,极大的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企业重新上市的动因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实现发展战略、获取直接融资渠道以及国企深化改革政策有关。重新上市的程序自退市企业向证交所提交重新上市申请后启动,由证交所上市委员会全面审查申请上市企业的材料,重新上市资格由证交所严格控制。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根据对现有大量相关文献的研究,对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原因、重新上市企业财务绩效以及企业重新上市成功的因素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我选择了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案例,重点分析其通过哪些手段改善经营业绩从而达到重新上市条件,最终发现其在改善经营过程中通过破产重整、处理巨额亏损项目、调整经营策略、建立流程化管体系等手段,使得企业缓解了巨额负债压力、改善了经营情况、加强了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研究,我认为首先企业应考虑自身的经营情况,结合股权结构等实际情况,为企业制定破产重整方案,这个方案还应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这样做出的方案才能有助于破产重整;其次市场化“债转股”帮助企业摆脱巨额负债,有助于企业尽快恢复盈利;然后企业的持续经营是重新上市的前提条件,退市企业在调整经营方向是应以市场为导向;最后完善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建立一个流程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利于企业内部管理。长航油运在油运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其重新上市的案例研究不仅补充了企业重新上市的实践理论,为企业去产能、摆脱债务危机和提高效益总结经验,对于畅通公司退市与重新上市之间的通道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为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退市企业提供借鉴。
朱晓亮,陈伟翔[5](2020)在《劣质VLSFO引发设备故障风险与防范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全球限硫新规刚起,VLSFO市场"鱼龙混杂",劣质VLSFO给船舶机械设备的运行带来了"致命打击"。常见故障包括缸套活塞环异常磨损,析蜡引起滤器堵塞,沥青质油泥引起分油困难,柱塞偶件异常磨损,严重的会使船舶短时失去动力。笔者根据行业内相关技术信息,从VLSFO特点、潜在风险、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周长君[6](2020)在《ME-C电喷主机管理要点综述》文中认为文章从船舶管理者的角度,结合多年来的心得和具体实践,以MANB&W5S60ME-C8.2机型为分析对象,从滑油管理方面、燃烧状况方面和电子控制方面等三个主要方面,紧紧围绕全电喷主机的日常管理工作展开论述,旨在与相关人员共同探讨,提高管理水平,以便在工作中更有效地发挥出ME-C电喷主机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祝晓[7](2018)在《船舶低氮减排方案比选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根据MARPOL公约附则VI的实施要求,2016年1月1日或以后铺龙骨且计划在ECA(Emissions Control Area)航区营运的船舶,均需执行关于氮氧化物的相关排放标准(Tier III)。选择性催化还原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和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是降低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使之满足IMO TierⅢ标准要求的主流技术。目前这两项技术已相对成熟,有完善的设备和供应厂家。但根据新造船的船型设计特点和空间需求,选用合适、经济的低氮排放控制系统也非常有必要,且目前尚没有很成熟的实船应用经验。在此背景下,本文所涉及的6.4万吨新型节能环保型散货船已于2016年启动开发,以该船型开发为基础,优化主机、发电机排放系统及配套设备的布置、管路、性能,使其满足Tier III规格要求,完善绿色散货船船型技术储备,待合适的时机推向市场。本文对排放控制技术应用研究产出的解决方案选取新技术、布置设计优化新技术、应用关键设计的新工艺方法,形成技术储备,为满足新造绿色船舶要求及实施方案提供技术支撑和借鉴,并为低氮减排技术方案将来在更多新造船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及经济性研究上提供一些技术参考。本文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研讨了EGR和SCR两种排放控制对策的工程技术方案的诸多技术要点,包括系统功能所要实现的管路设计,配套水处理系统、布置设计等。本文进一步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定性评价包括政策因素评价、迫切性评价、风险性评价,应用CAPEX和OPEX模型,对成本和主要经济性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并以现行经济环境为依据进行了分析,确定经济性较好的方案,并在实船项目中实施,从收集到的相关参数上看,满足减排要求,验证了本文EGR减排控制方案的可行性。本文基于柴油机燃烧原理和低氮减排原理,提出进一步优化减排研讨措施,分析Pmax.(爆压)、Tscav.(扫气温度)、Pback(排气背压)等因素影响,为后人提供理论上的文献参考。
黄云江[8](2017)在《燃烧380Cst燃油船舶发电柴油机的维护管理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对各种型号燃烧380cst燃油船舶发电柴油机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然后有针对性提出预防危害和故障的措施,使柴油机得到有效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张刚[9](2016)在《主机降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航运企业开始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不仅需要应对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压力,同时还要处理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同时,航运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其前提是船舶必需满足IMO规范标准、MARPOL国际公约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这对船舶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摆脱航运经营困境,航运公司应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随着炼油技术提高,冶炼出超低价的重质燃油,重质燃油沥青质含量越来越高,油品粘度越来越大,燃油中大分子成分越来越多,代表油质状态的燃油型号也越来越大,而航运公司为了进一步降低船舶营运成本中燃料油的使用成本份额,将降本增效策略进一步延伸到船舶燃用高粘度燃油,以实现营运成本的再降低。实践和理论证明,船舶低速航行及燃烧高粘度燃油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诸如影响主机寿命,增加船舶备件消耗和维修保养强度,甚至影响航行安全性。目前,真正实施"主机超低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的国内外航运公司凤毛麟角,可供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更是缺乏。本文通过对大型万箱级集装箱船舶实施主机低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运行的实践研究,分析船舶在降速及燃用高粘度燃油过程中影响船舶经济性、安全稳定性因素,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论证得出行之有效的规避和解决对策。论文是依托中远集团"船舶降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风险控制研究"课题(N0.2013-1-R-COO1)完成,本人作为该课题主要参与研究人员。论文可作为指导航运企业船舶降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最佳实践,指导新造船舶的节能减排设计,同时也适用于航运公司的营运策略、技术策略和管理策略,对航运公司船队综合节能减排策略的最佳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对应对航运市场低迷,推广船舶降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的经验成果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吕凤明[10](2016)在《船舶用燃油性能与成分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采取数理计算、分析归纳、经验阐述等论证办法,给出了燃油加装时进行密度修正的方法,论述了船舶在PSC检查过程中有关燃油含硫量指标严格控制的要求,及对燃油交付单、燃油样品的操作性要求,提出了燃油进机时加热温度的合理取值等对策。
二、船舶劣质燃油的管理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船舶劣质燃油的管理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船舶轮机工程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船舶轮机检验中常见问题 |
1.1 主机检验问题 |
1.2 轮机辅助结构存在的常见问题 |
1.3 船舶自动机械常见的故障 |
1.4 管路系统问题 |
2 船舶轮机检验优化措施 |
2.1 对船舶轮机的主机部位进行严格的检查,提高其安全性能 |
2.2 全面做好轮机辅助结构的检验 |
2.3 船舶自动机械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 |
2.4 管路系统问题的改善对策 |
3 结语 |
(3)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任务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任务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战争失败研究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 |
三、研究综述小结与既有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核心论点、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论点 |
二、研究架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价值与论文结构 |
一、论文价值 |
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上交通线与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况 |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基本情况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分布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构成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特点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战争的影响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重要性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本战争经济的影响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军作战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述 |
一、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1-1942 |
二、太平洋战争中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2-1943 |
三、太平洋战争后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3-1944 |
四、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4-194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政治原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日本的地缘环境、国家角色定位以及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一、地缘政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的地缘环境与国家角色定位 |
三、近代日本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四、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政治因素: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转换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同盟体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演进与转换 |
三、国际政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保交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 |
第一节 海军战略因素:日本海军战略理论的僵化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海军战略理论中的海上交通线 |
二、海上交通线保护在日本海军战略理论中的角色与地位 |
三、日本海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研究及其影响: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四、海军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海军战术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缺陷 |
一、海军战术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战时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演变与缺陷 |
三、海军战术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情报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一、海军情报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三、海军情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组织原因 |
第一节 国家组织因素:政府与军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统帅权独立与军政二元化体制 |
二、政府与军部分立 |
三、国家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军队组织因素:陆海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军政与军令并立 |
二、陆军与海军对立 |
三、军队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组织因素:海军各单位之间无法有效协凋 |
一、海军省与军令部 |
二、舰队与镇守府 |
三、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
四、海军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对手原因 |
第一节 误判因素:战前美国海军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态度与日本海军的误判 |
一、无限制潜艇战与国际法 |
二、战前美国海军对日战略——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三、误判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误导因素: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一、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三、误导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打击因素: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一、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三、打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凡例 |
附录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运输船队的名称与类型 |
参考文献 |
(4)长航油运重新上市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企业重新上市动因相关研究 |
1.2.2 关于企业重新上市财务绩效相关研究 |
1.2.3 关于企业重新上市成功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企业重新上市的理论概述 |
2.1 企业重新上市的概念和特征 |
2.1.1 重新上市的概念 |
2.1.2 企业重新上市的特征 |
2.2 企业重新上市的动因 |
2.2.1 发挥重新上市的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 |
2.2.2 拓宽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 |
2.2.3 实现企业战略发展 |
2.3 影响重新上市的关键因素 |
2.3.1 退市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破产重整方案 |
2.3.2 摆脱巨额债务降低财务成本 |
2.3.3 退市企业保持原有主营业务及持续经营能力 |
2.3.4 退市企业应完善内部管理体系 |
2.4 企业重新上市理论基础 |
2.4.1 生命周期理论 |
2.4.2 营运价值论 |
2.4.3 战略管理理论 |
3 长航油运重新上市案例介绍 |
3.1 长航油运的基本情况 |
3.1.1 长航油运的退市简析 |
3.1.2 长航油运的经营情况 |
3.1.3 长航油运的股权结构 |
3.1.4 长航油运的行业竞争力 |
3.2 长航油运退市后破产重整过程 |
3.2.1 企业破产重整时的财务状况 |
3.2.2 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
3.2.3 企业拟定“3+1”破产重整方案 |
3.2.4 重整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
3.3 长航油运重新上市的动因 |
3.3.1 为了提升企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
3.3.2 为了实现企业自身发展战略 |
3.3.3 为了获取流通性更强的直接融资通道 |
3.3.4 国资委深化国企改革的推动 |
3.4 长航油运退市后重新上市过程 |
3.4.1 制定重新上市计划 |
3.4.2 加强企业管理和经营能力 |
3.4.3 历时4 年达到重新上市条件 |
3.4.4 向证监会提交重新上市申请 |
3.4.5 通过上交所审核重新上市 |
3.5 长航油运重新上市的财务绩效分析 |
3.5.1 偿债能力分析 |
3.5.2 营运能力分析 |
3.5.3 盈利能力分析 |
4 长航油运重新上市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 |
4.1 选择合理破产方案,平衡出资人与债权人权益 |
4.1.1 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 |
4.1.2 股东权益进行调整,保护出资人的权益 |
4.2 进行债务清偿,降低资产负债率大幅减少了运营成本 |
4.2.1 剥离了亏损业务超大型油轮清偿23.7 亿债务 |
4.2.2 有财产担保债权组清偿方案 |
4.2.3 普通债权组清偿方案 |
4.3 经营方案调整,去低产能保“内贸”争“外贸” |
4.3.1 优化船队结构,稳定盈利业务的成品油船队及特种品运输船队 |
4.3.2 稳定内贸原油运输,努力提升市场份额 |
4.3.3 积极参与外贸运输,提高船舶效率 |
4.4 建立流程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
4.4.1 建立统一采购管理模式,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
4.4.2 完善内控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
5 研究结论及案例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注重债权人利益保护有利于破产重整方案实施 |
5.1.2 市场化债转股在企业“扭亏为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5.1.3 恢复持续经营能力是企业重新上市的前提条件 |
5.1.4 严格的内控管理体系为企业重新上市及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5.2 案例启示 |
5.2.1 企业破产重整中建立选用管理人竞争选任机制 |
5.2.2 企业重新上市的经营战略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 |
5.2.3 国资委针对有发展潜力的国企应该给予政策帮扶 |
5.2.4 完善重新上市法律制度严防劣企再次上市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劣质VLSFO引发设备故障风险与防范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目前VLSFO的主要特点 |
1.1 目前低硫燃油的来源 |
1.2 炼油用催化剂颗粒 |
1.3 调和低硫燃油(VLSFO)存在的问题 |
1.3.1 有害成分多 |
1.3.2 给船舶操作带来不便 |
2 劣质VLSFO引发的设备损坏和潜在风险 |
2.1 引起主、副机突发故障,甚至造成船舶失去动力 |
2.2 燃油的稳定性差(Stability) |
2.3 燃油的兼容性差(Compatibility) |
3 船舶防范风险的操作建议 |
3.1 燃油采购规范,建议满足ISO 8217-2017标准 |
3.2 防止析蜡及沥青质油泥的应对措施 |
3.3 重点解决催化剂颗粒(Cat-fines)问题 |
3.4 选择高精度的燃油自动反冲洗滤器 |
3.5 |
3.6 |
3.7 储备合适总碱值的气缸油 |
3.8 |
3.9 |
3.10 利用电子示功仪,捕捉主副机燃烧不良时的细微变化 |
3.11 加装燃油冷却装置 |
3.12 VLSFO添加燃油稳定分散剂、燃烧催化剂,LSMGO添加润滑性改进剂 |
3.13 为供参考,提供一组实船操作数据,见表3 |
3.14 劣质VLSFO的船上操作要点。 |
4 结语 |
(6)ME-C电喷主机管理要点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导言 |
1 滑油管理方面 |
1.1 滑油要保持洁净 |
1.2 滑油压力要稳定 |
1.3 滑油黏温性要好 |
2 燃烧状况方面 |
2.1 燃油的净化分离是关键 |
2.2 保养的力度加大是重点 |
2.3 缸套冷却水的管理不可忽视 |
3 电子控制方面 |
3.1 人机交换平台界面EICU(MOP)的管理 |
3.1.1 备车状态下的功能试验 |
3.1.2 航行状态下的参数调整 |
3.2 电器电子元件的日常维护 |
3.3 程序钥匙和MPC板的更换 |
3.3.1 程序钥匙的更换 |
3.3.2 MPC板的更换 |
4 结束语 |
(7)船舶低氮减排方案比选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应用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2 低氮减排理论研究 |
2.1 柴油机燃烧机理 |
2.1.1 燃烧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 |
2.1.2 压力、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及影响 |
2.1.3 液体燃料喷雾的着火过程 |
2.1.4 低速柴油机的燃烧与控制 |
2.2 氮氧化物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2.3 预设SCR技术方案的设计依据 |
2.3.1 SCR的工作原理 |
2.3.2 SCR反应原理 |
2.3.3 SCR系统设备组成及处理过程 |
2.4 预设EGR技术方案的设计依据 |
2.4.1 EGR的工作原理 |
2.4.2 EGR系统设备组成及处理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MARPOL附则及相关规范的解读与设计分析 |
3.1 MARPOL附则Ⅵ |
3.1.1 MARPOL附则Ⅵ概述 |
3.1.2 NO_X排放标准和实施时间 |
3.2 NK-SCR规范解读及分析 |
3.2.1 规范共通要求 |
3.2.2 规范具体要求 |
3.2.3 SCR设计方案实船应用要点 |
3.3 IACS-EGR规范解读及分析 |
3.3.1 NaOH存储柜的设计要求 |
3.3.2 选择NaOH溶液船体舱柜储存的设计要求 |
3.3.3 基于管系设计的基本要求 |
3.3.4 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 |
3.3.5 监测系统及安全防护的设计要求 |
3.3.6 EGR设计方案实船应用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4 低氮减排控制工程设计方案研究及比选 |
4.1 配置低氮减排系统的6.4万吨散货轮设计简介 |
4.2 SCR排放控制工程设计要点 |
4.2.2 主机匹配设计要点 |
4.2.3 排气系统设计要点 |
4.2.4 SCR排放控制设备对机舱布置的要求 |
4.2.5 高压SCR系统设计 |
4.2.6 低压SCR系统设计 |
4.2.7 SCR还原剂供应系统设计 |
4.2.8 SCR系统设备的布置设计 |
4.3 EGR排放控制工程设计要点 |
4.3.1 单涡轮增压器EGR系统设计 |
4.3.2 多涡轮增压器EGR系统设计 |
4.3.3 EGR水处理舱柜的设计 |
4.3.4 EGR水处理设备布置设计 |
4.4 XNO减排方案决策及效果报告 |
4.4.1 定性分析 |
4.4.2 定量分析 |
4.4.3 CAPEX模型建立 |
4.4.4 CAPEX模型成本分析 |
4.4.5 方案决策与验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EGR减排技术方案的优化研究 |
5.1 进气湿度影响分析 |
5.2 EGR阀开度影响分析 |
5.3 Tscav(扫气温度)性能影响分析 |
5.4 Pback(排气背压)性能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燃烧380Cst燃油船舶发电柴油机的维护管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燃烧380Cst燃油船舶发电柴油机管理现状 |
1.1 走访和问卷调查的部分具代表性的船舶发电柴油机 |
1.2 燃烧380Cst燃油船舶发电柴油机的现状 |
2 对燃烧380Cst燃油的发电柴油机的管理建议和措施 |
2.1 燃油系统 |
2.2 燃油本身管理 |
2.3 低负荷下的运行管理 |
2.4 润滑油系统管理 |
2.5 气体交换系统 |
2.6 空气启动系统 |
3 结语 |
(9)主机降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应用研究基础 |
2.1 船舶航速的分析计算 |
2.1.1 船舶经济航速 |
2.1.2 盈利航速 |
2.1.3 经济航速的分析计算 |
2.1.4 盈利航速的分析计算 |
2.2 船舶节能分析 |
2.2.1 船舶柴油机降速节能分析 |
2.2.2 船舶降速节能分析 |
2.2.3 船舶阻力影响分析 |
2.3 船舶柴油机工作特性 |
2.4 船用高粘度燃油特性 |
2.4.1 船用高粘度燃油燃烧性能指标 |
2.4.2 船用高粘度燃油的特点 |
第3章 主机降速航行及燃烧高粘度燃油问题分析 |
3.1 经济性分析 |
3.1.1 船舶营运成本的构成 |
3.1.2 船舶运输成本控制 |
3.1.3 船舶降速经济性分析 |
3.1.4 燃油成本的分析 |
3.2 影响主机燃烧的问题分析 |
3.2.1 主机降速扫气的影响 |
3.2.2 高粘度燃油加热温度高的影响 |
3.3 影响主机润滑问题分析 |
3.3.1 气缸润滑失常拉缸 |
3.3.2 过度磨损问题 |
3.3.3 低温腐蚀问题 |
3.3.4 腐蚀磨损问题 |
3.4 船舶蒸汽系统热能分析 |
3.4.1 船舶蒸汽能量流分析 |
3.4.2 热源产能分析 |
3.5 对燃油粘温控制的影响分析 |
3.5.1 高粘度燃油温度 |
3.5.2 高粘度燃油加热 |
3.5.3 高粘度燃油粘温控制 |
3.5.4 高粘度燃油燃烧 |
3.6 应急控制区(ECA)换油 |
3.7 其它问题分析 |
3.7.1 主机各缸负荷不平衡 |
3.7.2 减速运转可能出现振动 |
3.7.3 辅助鼓风机的影响 |
3.7.4 燃烧不良及增加PH排放 |
3.7.5 扫气箱内单向蝶阀的影响 |
3.7.6 扫气箱着火 |
3.7.7 废气锅炉脏堵加剧和着火 |
3.7.8 船舶安全与操纵性 |
3.7.9 管理维护成本影响 |
3.7.10 主机降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问题叠加 |
第4章 主机降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实施对策 |
4.1 高粘度燃油优化管理 |
4.1.1 加强高粘度燃油添和储存管理 |
4.1.2 加强高粘度燃油预处理管理 |
4.2 优化调整主机运行状况 |
4.2.1 提高压缩比 |
4.2.2 增大喷油提前角 |
4.2.3 改善燃油喷射雾化状况 |
4.2.4 优化冷却水系统管理 |
4.2.5 提高扫气空气温度 |
4.3 提高扫气压力 |
4.3.1 优化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管理 |
4.3.2 主机辅助鼓风机合理使用管理 |
4.3.3 加强扫气箱的管理 |
4.4 合理调整气缸润滑 |
4.4.1 调整依据 |
4.4.2 主机降速气缸油调整(以Alpha电子注油器为例) |
4.4.3 不同机型适用性 |
4.4.4 调整注油率注意事项 |
4.4.5 必要的记录和存档 |
4.4.6 气缸注油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
4.5 优化主机系统润滑管理 |
4.5.1 加强滑油系统管理 |
4.5.2 采用BOB技术改善主机润滑 |
4.6 优化主机负荷控制管理 |
4.6.1 合理操控主机负荷 |
4.6.2 主机低负荷EGB优化技术 |
4.7 主机各缸负荷平衡的控制措施 |
4.8 主机及附属设备维护保养措施 |
4.9 蒸汽系统的使用管理措施 |
4.9.1 控制蒸汽的使用 |
4.9.2 加强锅炉使用维护管理 |
4.10 主机完车后的管理措施 |
4.11 预防和减少船舶航行阻力 |
4.11.1 预防船舶自身原因额外增加的阻力 |
4.11.2 应用纵倾优化软件减小阻力 |
4.12 主机短暂高转速冲车 |
第5章 实船主机降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效果分析 |
5.1 船舶降速的经济性分析 |
5.1.1 船舶降速节约的燃油成本 |
5.1.2 因船舶降速增加的成本 |
5.2 燃烧特高粘度燃油的经济性分析 |
5.2.1 主机燃烧特高粘度燃油节约的成本 |
5.2.2 主机燃烧特高粘度增加的成本 |
5.3 主机降速及燃烧特高粘度燃油的综合性经济分析 |
5.3.1 主机降速及燃烧特高粘度燃油的2012年度综合分析 |
5.3.2 主机降速及燃烧特高粘度燃油的2013年度综合分析 |
5.3.3 主机降速及燃烧特高粘度燃油的2014年度综合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船舶劣质燃油的管理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船舶轮机工程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 郑江龙. 新型工业化, 2021(08)
- [2]限硫令引发的期租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 樊迪. 上海海事大学, 2021
- [3]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D]. 何岸. 北京大学, 2020(03)
- [4]长航油运重新上市案例研究[D]. 李安莎.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5]劣质VLSFO引发设备故障风险与防范探讨[J]. 朱晓亮,陈伟翔. 航海, 2020(03)
- [6]ME-C电喷主机管理要点综述[J]. 周长君. 天津航海, 2020(01)
- [7]船舶低氮减排方案比选及优化研究[D]. 祝晓.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8]燃烧380Cst燃油船舶发电柴油机的维护管理与应用研究[J]. 黄云江. 机械工程师, 2017(10)
- [9]主机降速及燃烧高粘度燃油应用研究[D]. 张刚.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6)
- [10]船舶用燃油性能与成分控制技术研究[J]. 吕凤明.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