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现代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知性激励(论文文献综述)
廖丽环[1](2019)在《司法改革的试点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顶层设计与地方摸索相结合”、“改革于法有据”重大理论判断,一方面,从高位推动的层面肯定了试点作为司法改革的现实路径,另一方面,为试点改革开辟了新的时代征程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严峻的现实挑战,这些新的发展态势以及新的现实问题因应了试点改革理论研究的现实必要性与重要性。司法领域的试点改革是政策试点方法在司法领域的延伸性运用。它是指地方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或中央默认特定地区、期限以试点项目的形式展开具有特色的法律先行、先行先试的司法改革试验,而后通过暂行条例等规范的出台巩固地方试点经验,再经中央认可吸收到正式制度并向全国铺开的先行先试——由点到面的改革路径。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是由我国司法改革现状与基本特性、渐进政治的总体安排以及降低制度变迁成本所共同决定的。同时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长期选择,是基于对有限理性与知识分立、调适的正确认知上所形成的司法改革方法。从当前试点改革运行的整体样态来看,“司法权为中央事权”是本轮试点改革的基础理论主张,并在此逻辑之上展开了央地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制度建构,通过借助小组机制、示范机制、指标管理机制以及传导机制作为盘活二者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机制。透过这一行动框架,可以得出本轮试点改革具有政策型倾向,以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高度同质性作为其关系目标,以政策的主动反应作为其行动进路,以政策的可控性作为其治理逻辑。但现阶段的政策型试点改革衍生了改革体系的结构失调、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地方建构的难以成长、社会建构的严重匮乏问题,进一步加剧央地关系的结构性失衡以及试点改革的非制度化与非规范化,试点改革亟需加以修正。试点作为司法改革的现实路径,应当致力于路径的规范化、成熟化与制度化,可以实验治理作为技术进阶,以法理型试点改革作为规范进路,从而建构一个制度化的体系。具体制度设想是确立不同梯度的主体构造、区分直接决策与边际决策、推动改革体系深化、建立学习型推广、诊断性评估、问责性督导、科学性预测、权限分配等保障机制。
黄晓玲[2](2019)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程开发是技术技能积累和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在职业教育担负技能强国历史使命、校企合作亟须根本性突破、职业教育课程范式转型的背景下,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缺位和浅层参与的问题,探讨企业的角色及其职责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围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责任的合理性、责任的现状、责任的内涵、责任的内容和责任的履行等进行研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及其课程开发是由二者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企业技术性和制度性的两重属性以及职业教育职业性和技术性的本质,内在地规定着企业技术技能与职业教育产品的同一性、企业技术技能生成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契合性,以及企业技术技能生产载体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同质性,集中体现在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经验及其获得过程上。当前企业虽无法律规定的参与职业教育的强制性义务,但其对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决定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利益主体,具体表现在企业作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主体、职业教育混合供给主体以及校企跨界合作育人主体。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协作的建构过程,企业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重要的合作主体,其对职业教育专用技术技能的诉求从根本上决定参与开发的课程集中在专用技术技能课程。理论上企业具有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但事实上企业普遍参与不足,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也处于起步状态,应然与实然的差距显现明确企业责任的迫切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是基于其合作主体角色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的,在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开发过程或课程产品形成中的回应和实际付出,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正义的统一性,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道德和利益的内在依从。责任的生成源于政府的权利赋予、企业的经济动力和能力基础,以及职业院校的迫切需求和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作用对象的特定性、责任边界的明晰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又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有限性。根据责任内容划分的基本原则和功能导向的划分依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主要有导向责任、供给责任和协作责任,三种责任自成一体并形成责任内容的基本框架。导向责任集中体现为培养质量确认及反馈,通过需求导向、标准导向和评价导向实现;供给责任体现为技术技能积累和提供,通过提供智能形态、实体形态和工艺形态技术技能实现;协作责任体现为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专业理论课程中的辅助性协作、专业实践课程中的主导性协作和理实融合课程中的对等性协作实现。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履行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程度较浅且覆盖面较窄,同时企业内在动力不足、认识及行动存在较大落差。这除了经济区位、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外,也受制于企业行业分类、技术类型、所有制形式、所处发展阶段和实际规模等自身因素影响。为推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有效、有序发展,从企业履责意愿角度,需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协同多种外部力量、增强企业自身基础能力;就责任实现机制而言,需进一步构建基于法定性契约的校企合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连接作用,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走向课程治理,建立有效的企业履责评价与激励制度;对履责环境的优化,需推动劳动力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引领文化环境的认同与接纳。
陶亮[3](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高磊[4](2017)在《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数量增加、行业复杂性加大、竞争日益激烈等是现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与此同时,逐渐增强的消费者主体意识已将传统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伴随着企业组织经营规模的扩大化与经营领域的多样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企业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领导力水平竞争已然成为同行业乃至临近行业企业间的竞争焦点。面对这种环境企业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和维持独特的竞争优势以此保证其在复杂竞争环境下的长远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企业拥有的这些人才资源特别是关键岗位关键人才资源,他们是实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战略管理、组织变革、流程优化等手段是维持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是在现有环境中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提升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价值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如果要想实现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根据企业现有战略规划制定切合企业具体实际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本文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以国内一家大型林业集团企业作为论文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与内部资源和能力现状对其经营战略的影响,通过使用理论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手段,运用了 SWOT和平衡计分卡等企业战略分析工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了 A企业当前经营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建议和措施。为实现A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该企业人员素质,将A企业关键岗位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杨勇[5](2016)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研究 ——以可雇佣性技能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企业管理方式、劳动雇佣制度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青年人失业,尤其是结构性失业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可雇佣性技能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职业教育中强调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本论文试图借鉴渐进决策理论、多源流理论以及新人力资本理论,运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历史—逻辑和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特别是以可雇佣性技能政策为中心的非技术技能政策。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中,职业教育从最初关注“技术技能”,到提出“通用、可迁移技能、”和“关键能力”,再到“可雇佣性技能”,以及近年实施的“基础技能”和以基础技能为体系形成的“澳大利亚核心技能框架”和“核心工作技能发展框架”,澳大利亚根据这一系列职业教育技能政策,通过培训包进行落实,从而构建起国家技能培养体系。首先,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因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变迁,生产关系变化而形成的劳动者技能问题。其次,随着经济转型,劳动者技能问题日益突出而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以经济团体为代表的各种利益集团纷纷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其三,经过讨论与协商,澳大利亚政府整合各种社会利益集团观点而形成国家技能政策。由多重源流形成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具有持续性、渐进变化的特点。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向后工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者技能、职业教育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技能政策至关重要。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特别是“可雇佣性技能”政策,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制定国家技能政策是必要的,这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和指导性的作用;另外,技能政策中需要特别关注广义的技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技术技能;其次,技能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该得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特别是行业、企业部门应该参与其中;最后,技能政策的执行和落实,需要与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相结合,让学习者在终身学习体系中促进个人多元技能的发展。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中过多考虑雇主的需求,对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及在实施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曲阳[6](2014)在《中庸型领导对组织领导力发展的影响及演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领导力一直是组织和战略研究的热点话题。当前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一方面降低了管理预测的效力,一方面却对企业家和组织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中国传统哲学和领导力发展的理论前沿,本研究聚焦于“中国情境下个人领导力如何转化为组织领导力”的研究问题,理论探讨了中庸型领导的内涵及维度,以及中庸型领导向组织领导力转化的路径及作用方式。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华为和海尔两家企业及其领导者的质化研究,验证了本文的理论框架,识别了组织领导力发展的演化机制。本研究的发现和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本研究提出了中庸型领导的概念。所谓的“中庸型领导”是指在领导过程中以中庸思想和中庸管理哲学为信仰和指导的高层领导者。通过理论推导和案例验证,本研究发现中庸型领导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中庸型价值观、中庸型思维方式和中庸型行为方式。具体而言,中庸型价值观是中庸哲学的体现,主要表现为“诚信”。中庸型思维方式是对问题和事物认识的感知方式,主要表现为“整合”和“平衡”两个维度。中庸型行为方式是对问题的处理行为,主要表现为“学习”、“授权”和“合作”三个维度。这三个层面六个维度构建了“中庸型领导”的理论框架,为领导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第二,本研究发现中庸型领导通过三种双元能力来形成组织领导力。通过理论梳理和案例研究发现,中庸型领导促进了企业学习双元能力、情境双元能力和关系双元能力的形成,进而推动了企业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提升,实现了个人领导力向组织领导力的转化。其中,企业的学习双元能力不仅表现为传统的探索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之间的平衡,还表现为企业在个体学习和集体学习之间的平衡;企业的情境双元能力主要表现为企业在控制与授权、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平衡;企业的关系双元能力则主要表现为企业在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平衡。第三,组织领导力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协同演化机制。研究发现,组织领导力并不是企业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简单加总,而是三者在协同演化的过程中逐渐走向融合和匹配的结果。具体而言,人力资本的提升,为企业的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形成奠定了微观基础;而企业组织资本的形成,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并促进了企业社会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企业更容易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从而提升组织人力资本,同时还有利于企业在不同的架构下选择相适应的网络资源,进而提升企业的组织资本。第四,中庸型领导对组织领导力的影响无先后顺序但存在间断性均衡。研究发现,企业组织领导力在形成过程中呈现了间断均衡的特点,在中庸型领导和双元能力的作用下,组织领导力中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形成并非齐头并进,而是在协同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匹配。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形成并没有呈现必然的先后顺序,而是一种动态演化的过程。本文的理论价值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了更加本土化的概念——中庸型领导,并从理论上将其划分为中庸型价值观、中庸型思维方式和中庸型行为方式三个方面,并进一步将中庸型价值观从诚信维度、中庸型思维方式从整合和平衡两个维度、中庸型行为方式从学习、授权和合作三个维度进行了解构,从而丰富了有关领导力的理论研究。第二,识别并验证了双元能力在中庸型领导和组织领导力生成之间的关键作用。本研究从学习、情境和关系三个方面拓展了双元能力的理论外延,构建了中庸型领导、双元能力和组织领导力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识别了双元能力在中庸型领导转化为组织领导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丰富了个人领导力如何转化为组织领导力的研究。第三,识别了组织领导力形成的演化机制及间断均衡。本文发现在中庸型领导和双元能力的推动下,组织领导力的各维度并非齐头并进,而是在协同演化的过程中通过间断均衡的方式逐渐实现匹配。这一方面弥补了有关组织领导力作为整体构念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丰富了组织领导力的细致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核心问题、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重点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理论情境和基础,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和知识基础。第三章是对中庸管理哲学的阐释,并阐述了其中的核心价值、方法论等几个核心问题。第四章为理论推演部分,对中庸型领导的个人领导力与企业的组织领导力之间的演化机制进行理论推导。第五章为案例研究部分,以华为和海尔为代表性案例,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框架。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并提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曾豪杰[7](2014)在《组织内耗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组织内耗是组织系统复杂性问题之一,主要根源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复杂性。通过概念间的比较和辨析,发现内耗不同于内斗、内讧、内乱、窝里斗等,组织内耗与组织冲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冲突的地方不必然会有内耗,有内耗的时候也未必有冲突。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组织内耗就是组织系统内部的损耗;从狭义的角度来讲,组织内耗就是组织内部因人的因素所造成的资源的无效损耗。通过分析,发现组织内耗既是一种组织内部发生可以被感知且对组织而言具有否定性的矛盾,又是一种组织不愿付出而又可能无法避免的代价;既是一种对组织而言有害而无利的社会内耗,又是一种反向的、负面的、破坏性的恶果性的组织行为和组织病,还是一种组织管理不足或者无效的管理;组织内耗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复杂性和可感知性、多因性和破坏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难量化性和难控制性、多样性和隐蔽性等主要特征。组织内耗形成的条件既有客观方面的,又有主观方面的。组织内耗的客观条件主要有分工关联性、资源稀缺性和时空特定性;主观条件主要有:人力资源、能动性和需要。组织内耗产生缘由十分复杂,从宏观视角来看,组织内耗就是一种组织矛盾集聚效应的结果,一种组织风险集中效应的结果,一种组织缺陷叠加效应的结果;从微观视角来看,组织内耗实际上就是一种组织功能耦合矛盾的结果,一种组织供需矛盾的结果,一种组织管理矛盾的结果。从组织外部的视角来看,组织所处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国内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各种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组织内耗的形成,成为组织内耗缘由之一;从组织内部的视角来看,诸如个体价值观、个性、人际关系、组织制度、管理风格、组织文化、权力、利益、名誉、机会、观念、制度、流程等各个因素都有可能可导致组织内耗。组织内耗的机理是复杂的,如果从内耗人假设来看,那么组织内耗就是外部或者内部刺激物刺激了人的内心中的内耗因子从而引发内耗行为发生,从而造成的人的行为对外界的一种伤害或者功能失效;如果从决策的心相模型理论假设来看,那么组织内耗就是人的心相在相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良影响和作用。组织内耗监测具有复杂性、间接性、困难性等特点,不过,我们可以在组织成员价值观、组织制度、组织流程、组织管理、组织文化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张弛[8](2014)在《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决定着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标准与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求错位,成为阻碍高职教育的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对接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标准,论证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校企共同体模式。研究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综合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等研究方法,体现“厘清概念——明确形成规律——规划培养路径——实践培养模式”的逻辑。本研究通过研究企业视角下职业能力概念、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机理、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校企共同体模式等内容,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根据职业能力的概念意蕴和企业的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概念框架是由生存能力、生长能力与生成能力构成的层级结构关系体;第二,在工作知识基础上、通过企业学习途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心智能力、动作能力和知性能力三种能力形态的交互发展,是从“新手”到“专家”的五个能力阶段的成长历程,并受到企业场域的积极影响;第三,经济发展规律以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决定了纵向高移化与横向合作化的综合是我国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必然选择:纵向高移化路径是在专科层次以上拓展举办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横向合作化是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第四,高职院校和企业是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共同主体,校企共同体模式具有完备的组织结构——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等构成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施、管理和协作系统;其运行系统包括动力基础、保障条件、教学系统和培养评价机制。
刘春朝[9](2013)在《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城市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和居民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方便灵活、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在我国作为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以及加快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日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社区学院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社区学院相比,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较多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以终身学习视角系统研究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课题利用质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社区学院研究文献,并在明晰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内涵:我国社区学院是以专科教育为主,集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剖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价值诉求,在对比国外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外部定位、内部定位及其定位的指导思想。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焦点团体讨论等实证研究,提炼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为社区学院研究的结论和对策建议,提出了政府宏观引导、社区具体推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企业倾力支持和学院自主建设的社区学院发展的“五元驱动”思路,构建了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核心支撑的社区学院发展模式。
汪东华[10](2010)在《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学习型政府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习型政府的目标在于提高政府组织的行政效能。学习型政府的建设除了需要政府组织的积极推动外,更重要的还须通过政府公务员个体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提高政府组织的行政效能。由于政府组织的公共性显性知识是政府公务员例行公务的必要条件,但在政府公务员的领导特质和行政效率方面,隐性知识却发挥显着作用。因此,加强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研究,对于促进政府公务员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共享,提高政府组织的行政效能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特性和传递过程入手研究了隐性知识传递问题。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是一个由多种知识能力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层次间可转移程度增强的性质和情境性增加的特点,可将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层次结构划分为价值观、元认知、中间技能、专业诀窍知识等四个层次。按照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层次结构,可以构建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维度框架,其主要包括元认知维度、价值观维度、情感知识维度、操作技能维度、人际关系维度及基于政府组织社会文化的隐性知识维度。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具有组织性和社会性,政府组织持续竞争优势取决于政府公务员隐性知识的运用和创造能力。本文运用收益理论,对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动力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动力模型,发现在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共享过程中,涉及到处于高位的隐性知识传递个体、处于低位的隐性知识获得个体以及政府组织三者之间的博弈,在这三者之中,政府组织的角色应定位于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来促进政府公务员个体之间自由交流和保障传递渠道畅通的推动者,以降低隐性知识传递的成本。同时本文还运用社会网络关系理论,构建了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社会网络模型和隐性知识传递扩展过程模型等,利用社会网络关系可以促进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吸收、转化和创新。本文还研究了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对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具有影响作用的主要有社会关系质量、社会联系强度、隐性知识粘性、隐性知识发送方的传授能力、隐性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和隐性知识传递网络渠道等因素,对隐性知识传递造成障碍的主要有社会心理、组织结构、社会环境和深层交流等。为了对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大量的访谈调查和量表信度、效度及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影响因素与隐性知识传递方式和传递效果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过程中,传授能力、吸收能力、关系信任这三个影响因素与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效果呈正相关关系,知识内隐性、知识差距与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效果呈负相关关系。这些影响因素与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方式在隐性知识传递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为了促进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传递,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支持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文化支持,应着重加强政府组织隐性知识传递文化建设和传递文化制度保障;组织支持主要包括完善政府组织隐性知识传递的组织架构、培育学习型政府组织;技术支持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隐性知识管理系统、提供完备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及构建政府组织隐性知识传递技术平台;激励支持包括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隐性知识传递的激励体系和激励机制,对隐性知识传递有贡献的公务员的利益有所保证,从而有利于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共享。
二、谈现代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知性激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现代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知性激励(论文提纲范文)
(1)司法改革的试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进路 |
第一章 “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内部观察 |
第一节 试点改革的问题缘起 |
一、政策试点的方法论传统与具体实践 |
二、政策试点在司法改革领域的延伸运用 |
第二节 试点改革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 |
一、探索型法制催生了试点改革路径 |
二、政策优位于法律的法制过渡性选择 |
三、司法的受制性强化了司法改革的试错色彩 |
四、司法改革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期性加剧改革的试验步伐 |
第三节 试点改革的发展阶段 |
一、试点改革的低度活跃期: 1978—2002 |
二、试点改革的中度活跃期: 2003-2012 |
三、试点改革的高度活跃期: 2013-至今 |
第四节 试点改革的基本性质 |
一、试点改革的总体特征 |
二、试点改革的形式特征 |
三、试点改革的路径特征 |
第五节 试点改革的基本立场 |
一、试点改革的基本限度 |
二、试点改革的路径意义 |
第二章 “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外部考量与理论支撑 |
第一节 试点改革的政治考量: 服从渐进政治改革 |
一、西方渐进政治的决策模式 |
二、我国渐进政治的发展及改革目标 |
三、渐进政治改革下的司法试点改革 |
第二节 试点改革的制度考量: 降低制度变迁成本 |
一、制度变迁的局部性与渐进性 |
二、制度变迁的成本计算 |
三、通过试点降低司法制度变迁成本 |
第三节 试点改革的理性支撑: 批判理性与实践不及 |
一、批判理性: 否定唯理主义与虚无理性 |
二、实践不及: 质疑计划思维 |
三、理性论对司法试点改革的启示 |
第四节 试点改革的知识依据: 知识的分工与调试 |
一、知识的存在状态: 无知与分立 |
二、知识的获取方式: 默会知识的实践性 |
三、知识的进化过程: 试错与调试 |
四、知识论对司法改革试点的启示 |
第三章 试点改革的运行概貌 |
第一节 试点改革的行动框架 |
一、前期准备阶段 |
二、先行先试阶段 |
三、扩点总结 |
第二节 试点改革的规范类型 |
一、两类重要主体的规范梳理 |
二、原则性规范 |
三、指导性规范 |
四、执行性规范 |
第三节 试点改革的项目配置 |
一、尚未推进项目和难以推进项目 |
二、外源性应激项目与内源性需求项目 |
三、试点项目立法吸收的整体成效 |
第四节 试点改革的空间分布 |
一、总体试点的地区分布 |
二、单项试点的地区分布 |
第五节 试点改革的目标体系 |
一、纵向上的政策目标体系:总体目标VS框架目标VS任务目标 |
二、横向上的政策目标群:单一型VS复合型 |
三.政策目标分级对试点改革实效的影响 |
第四章 基于司法权为中央事权的政策型试点改革 |
第一节 司法权的属性判断: 中央事权的基本主张 |
一、中央事权的判断标准与具体内容 |
二、司法权为中央事权的规范表达与正当理据 |
第二节 中央事权的行动逻辑: 基于委托一代理关系的试点改革 |
一、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基本构成要件 |
二、委托一代理关系在试点改革的情境演化 |
第三节 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特殊运作机制 |
一、解决改革主体内部组织关系的小组机制 |
二、解决试点单位与非试点单位关系的示范机制 |
三、解决技术管理与信息反馈关系的指标机制 |
四、解决内部与外部制度扩点的传导机制 |
第四节 司法权为中央事权对试点改革的政策型导向与表征 |
一、以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高度同质性作为其组织目标 |
二、以政策反应的主动性作为其行动进路 |
三、以政策的可控性作为其治理目标 |
第五章 当代政策型试点改革的问题诊断 |
第一节 改革体系的结构失调: 综合配套改革与主体改革 |
一、综合配套改革与主体改革的体系关系 |
二、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存问题 |
第二节 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 过度依赖顶层设计 |
一、计划作为顶层政策推动的主要调整手段 |
二、固化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 |
三、强制型与供给主导型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 |
第三节 地方建构的难以成长: 路径依赖与试点异化 |
一、地方改革缺乏自我激励的成长 |
二、强化地方路径依赖与制度同化的效应 |
三、引发技术指标恶性竞争的机会主义与效果导向主义 |
四、衍生地方司法机关的应声虫行为 |
第四节 社会建构的严重匮乏: 空间的压缩与垄断 |
一、社会主体参与试点改革的空间极为有限 |
二、社会主体的参与身份和地域具有高度垄断性 |
第六章 法理型试点改革对政策型试点改革的二阶修正 |
第一节 政策型试点改革的技术进阶: 实验治理 |
一、治理技术的革新: 作为新兴治理范式的实验治理 |
二、实验治理对政策型试点改革的精进: 异质关系与决策开放 |
三、实验治理在中国司法试点改革样本: 本土化实践与不足 |
第二节 政策型试点改革的制度规范: 法理型试点改革 |
一、法理型试点改革的理论渊源: 法理型支配的法治特性 |
二、法理型支配与司法试点改革的历史关联:解构与重构 |
三、法理型支配对司法改革的当代重塑: 法理型试点改革 |
第三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鼎故革新: 匡正与耦合 |
一、法理型试点改革对政策型试点改革的匡正 |
二、法理型试点改革与实验治理的二象耦合 |
第四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主体梯度: 国家—地方—社会的三重建构 |
一、主体构造的前提: 国家、地方与社会的关系再定位 |
二、主体构造的核心: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与分类 |
三、主体构造的具象: 参与主体的阶梯层次 |
第五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决策优化: 直接决策与边际决策的区分 |
一、直接决策法律拰制化的现实国情: 改革于法有据 |
二、法律推制化的现实途径: 授权改革的法定化 |
三、边际决策的自主协商化 |
第六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体系深化: 综合配套改革的功能定位 |
一、综合配套改革对主体改革的四种功能 |
二、综合配套改革的改进方向: 突出核心功能 |
第七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机制保障 |
一、学习型的制度推广机制 |
二、实质诊断的评估机制 |
三、问责性的督查机制 |
四、科学性的预测机制 |
五、合理的权限分配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题目解读与研究背景 |
1.1.1 题目解读 |
1.1.2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现状 |
1.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3.1 问题提出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视角 |
1.5.2 研究思路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理性 |
2.1 企业与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及内在相关性 |
2.1.1 企业技术性与制度性的两重属性 |
2.1.2 职业教育职业性与技术性的双重属性 |
2.1.3 企业与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内在契合 |
2.2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利益主体 |
2.2.1 企业作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主体 |
2.2.2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混合供给主体 |
2.2.3 企业作为校企跨界合作育人主体 |
2.3 企业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角色 |
2.3.1 职业教育课程本质及开发特点 |
2.3.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多元主体 |
2.3.3 企业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主体 |
2.4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任务 |
2.4.1 促进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功能实现 |
2.4.2 选择呈现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内容 |
2.4.3 规约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实施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然表征 |
3.1 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 |
3.1.1 问卷调查及样本信息 |
3.1.2 文本分析与企业特征 |
3.1.3 质性访谈与信息印证 |
3.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参与不足 |
3.2.1 企业缺位 |
3.2.2 浅层参与 |
3.2.3 差异显着 |
3.3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处于起步状态 |
3.3.1 教师参与少 |
3.3.2 协作程度浅 |
3.3.3 合作周期短 |
3.4 校企双方主观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
3.4.1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重要性认识不同 |
3.4.2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身份的认识不同 |
3.4.3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作用的认识不同 |
3.5 校企双方合作的需求和意愿不同 |
3.5.1 校企合作培养还未成为企业人才配置主要途径 |
3.5.2 在导向作用发挥上企业意愿不如院校需求迫切 |
3.5.3 在人财物等条件上企业意愿与院校需求不对等 |
3.5.4 在协作作用发挥上企业意愿与院校需求有差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基本蕴涵 |
4.1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演化及主要性质 |
4.1.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单一到多元 |
4.1.2 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异质且综合 |
4.1.3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多重分析视角 |
4.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内涵 |
4.2.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基本要素 |
4.2.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效益和正义的统一 |
4.2.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道德和利益的要求 |
4.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生成 |
4.3.1 权利赋予:政府法律政策推动 |
4.3.2 动力激发:企业经济利益契合 |
4.3.3 能力保证:独特育人资源支持 |
4.3.4 空间拓展:院校育人需求拉动 |
4.3.5 路径保障:校企合作机制建立 |
4.4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内容 |
4.4.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 |
4.4.2 功能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划分 |
4.4.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内容的三维结构 |
4.4.4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内容的有限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培养质量确认与反馈的导向责任 |
5.1 需求导向:规约培养目标确定 |
5.1.1 企业需求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性 |
5.1.2 课程目标确定与企业需求传导 |
5.2 标准导向:影响课程标准制订 |
5.2.1 企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契合性 |
5.2.2 课程标准制订与企业标准转换 |
5.3 评价导向:促进课程完善创新 |
5.3.1 企业反馈与课程评价的精准性 |
5.3.2 企业评价促进课程的持续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技能积累与提供的供给责任 |
6.1 智能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内容 |
6.1.1 智能形态技术技能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 |
6.1.2 课程内容选择与智能形态技术技能转化 |
6.2 实体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资源 |
6.2.1 实体形态技术技能与课程资源的多样性 |
6.2.2 课程资源建设与实体形态技术技能支持 |
6.3 工艺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实施 |
6.3.1 工艺形态技术技能与教学过程的互补性 |
6.3.2 课程实施过程与工艺形态技术技能嵌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专业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协作责任 |
7.1 辅助性协作:专业理论课程 |
7.1.1 参与需求调研及分析 |
7.1.2 协助目标确立及细化 |
7.1.3 论证实施方案及条件 |
7.2 主导性协作:专业实践课程 |
7.2.1 工作任务选择与提供 |
7.2.2 实习实训实施与管理 |
7.2.3 技术咨询与产品提供 |
7.3 对等性协作:理实融合课程 |
7.3.1 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 |
7.3.2 工学交替实施与管理 |
7.3.3 教材研发与资源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履责的主要条件 |
8.1 履责意愿: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
8.1.1 激发企业履责的内在动力 |
8.1.2 协同企业履责的外部力量 |
8.1.3 增强企业履责的基础能力 |
8.2 履责管理: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
8.2.1 构建基于法定性契约的校企合作机制 |
8.2.2 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连接作用 |
8.2.3 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走向课程治理 |
8.2.4 建立有效的责任履行评价与激励制度 |
8.3 履责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
8.3.1 推动劳动力市场环境的优化 |
8.3.2 引导文化环境的认同与接纳 |
8.4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4)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2 国内研宄现状和发展动态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2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问题 |
2.1 A企业背景介绍 |
2.1.1 A企业介绍 |
2.1.2 A企业组织架构 |
2.1.3 A企业发展战略介绍 |
2.2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2.3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2.3.1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2.3.2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分析 |
2.4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的重点关注问题 |
3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设计 |
3.1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与普通员工培训的区别 |
3.2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 |
3.3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设计思路 |
3.4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运行的流程化 |
3.5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体系 |
3.5.1 考评制度 |
3.5.2 人力资源开发激励制度 |
3.5.3 档案管理制度 |
4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
4.1 A企业战略分析 |
4.1.1 A企业内外部环境SWOT分析 |
4.1.2 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A企业战略目标分析 |
4.2 A企业关键人力资源的界定 |
4.2.1 A企业关键人力资源的特征 |
4.2.2 A企业关键人力资源的界定 |
4.3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分析 |
4.4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的制定 |
4.5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与控制 |
4.6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效果评估 |
4.7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果转化 |
5 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保障 |
5.1 文化保障 |
5.2 制度保障 |
5.3 组织保障 |
5.4 投入保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研究 ——以可雇佣性技能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中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结构调整 |
1.1.2 企业管理方式变革 |
1.1.3 雇佣方式改变 |
1.1.4 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 |
1.1.5 可雇佣性技能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辨析 |
1.3.1 职业教育 |
1.3.2 可雇佣性技能、关键能力、基础技能 |
1.3.3 政策 |
1.4 理论分析框架 |
1.4.1 渐进决策理论 |
1.4.2 多源流理论 |
1.4.3 渐进主义——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 |
1.4.4 新人力资本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历史——逻辑方法 |
1.5.3 比较研究 |
1.5.4 案例研究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可雇佣性技能研究现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职业教育领域可雇佣性技能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澳大利亚可雇佣性技能政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技能及职业教育技能观的演进 |
3.1 技能与可雇佣性技能 |
3.1.1 技能概念界定 |
3.1.2 不同学科视角中的技能 |
3.2 职业教育技能观的变迁 |
3.2.1 前工业社会时期职业教育技能观 |
3.2.2 工业社会时期职业教育技能观 |
3.2.3 后工业社会时期职业教育技能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及技能政策演进 |
4.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及特色 |
4.1.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 |
4.1.2 培训包: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最具特色之处 |
4.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的演进 |
4.2.1 技术技能(专门技能)为主时期 |
4.2.2 非技术技能(通用技能)政策出台 |
4.2.3 技能政策发展新动向 |
4.3 通用技能与可雇佣性技能 |
4.3.1 通用技能 |
4.3.2 通用技能与关键能力、可雇佣性技能、基础技能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雇佣性技能前奏:关键能力政策的提出、内容与实施 |
5.1 职业教育需要培养通用、可迁移技能 |
5.1.1 《劳动力市场调查报告》:通用、可迁移技能的提出 |
5.1.2 《教育质量报告》:通用技能需要进入课程 |
5.2 关键能力相关政策及内容 |
5.2.1 《芬恩报告》:关键能力的提出 |
5.2.2 《梅耶报告》:关键能力具体化 |
5.3 关键能力的实施 |
5.3.1 关键能力融入到职业课程 |
5.3.2 关键能力融入培训包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雇佣性技能确立:可雇佣性技能政策的形成、内容及实施 |
6.1 《未来所需的可雇佣性技能》报告 |
6.1.1 《未来所需的可雇佣性技能》出台背景 |
6.1.2 《未来所需的可雇佣性技能》内容 |
6.2 《最终报告:支持可雇佣性技能认证与记录的发展策略》 |
6.2.1 报告的出台背景 |
6.2.2 报告的具体内容 |
6.3 政策实施:可雇佣性技能融入培训包 |
6.3.1 可雇佣性技能:从政策框架到实践 |
6.3.2 可雇佣性技能融入培训包的整体要求 |
6.3.3 可雇佣性技能实施具体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雇佣性技能拓展:基础技能政策的形成、内容及实施 |
7.1 《国家成人基础技能策略》形成过程及政策内容 |
7.1.1 《国家成人基础技能策略》出台背景 |
7.1.2 《国家成人基础技能策略》内容 |
7.2 以基础技能为架构,构建综合技能体系 |
7.2.1 读写、语言和数学技能 |
7.2.2 澳大利亚核心技能框架 |
7.2.3 核心工作技能发展框架 |
7.3 基础技能政策的实施 |
7.3.1 基础技能政策实施概况 |
7.3.2 基础技能培训包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我国职业教育技能政策的相关表述 |
8.1.1 我国职业教育技能政策文本中的技能观 |
8.1.2 我国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 |
8.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政策分析框架视角的启示 |
8.2.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特点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庸型领导对组织领导力发展的影响及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过程 |
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领导理论 |
一、领导者、领导的概念 |
二、领导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 |
一、领导力、组织领导力的概念 |
二、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 |
三、研究小结与启示 |
第三节 双元能力研究述评 |
一、双元能力的概念 |
二、双元能力的理论视角及类型 |
三、双元能力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
四、研究小结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庸管理思想 |
一、中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 |
二、中庸思维 |
三、中庸思想的管理哲学 |
四、研究小结与启示 第三章 中庸管理理论与中庸型领导 |
第一节 中庸思想 |
一、中庸意涵 |
二、中庸思想的渊源与发展 |
三、中庸核心思想:天人合一 |
四、中庸思想的实践哲学 |
第二节 中庸管理哲学 |
一、中庸管理哲学的发展目标:可持续 |
二、中庸管理哲学的核心价值:诚信 |
三、组织成员的发展方式:修身 |
四、中庸管理哲学的精髓:和合 |
五、中庸管理哲学的方法论:平衡 |
第三节 中庸型领导 |
一、中庸型领导的内在价值:诚信 |
二、中庸型领导的认知方式:整合 |
三、中庸型领导的决策方法:平衡 |
四、中庸型领导的修身之道:学习 |
五、中庸型领导的治理方式:授权 |
六、中庸型领导的关系法则:合作 第四章 中庸型领导、双元能力与组织领导力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中庸型领导对组织双元能力的影响 |
一、中庸型领导促进组织形成学习性双元 |
二、中庸型领导促进组织形成关系性双元 |
三、中庸型领导促进组织形成情境性双元 |
第二节 双元能力对组织领导力的影响 |
一、组织领导力研究维度 |
二、学习性双元促进人力资本提升 |
三、情境性双元促进组织资本提升 |
四、关系性双元促进社会资本提升 |
第三节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组织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一、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作用 |
二、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的相互作用 |
三、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 |
第二节 华为的中庸型领导及组织领导力生成 |
一、华为背景及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
二、华为初创阶段 |
三、华为二次创业阶段 |
四、华为全面国际化阶段 |
五、华为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协同演化模型 |
第三节 海尔的中庸型领导及组织领导力生成 |
一、海尔背景及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
二、海尔品牌化阶段 |
三、海尔国际化阶段 |
四、海尔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协同演化 |
第四节 跨案例分析与讨论 |
一、横向案例比较与讨论 |
二、纵向案例比较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中庸型领导包含三个层面六个维度 |
二、中庸型领导通过三种双元能力来促进组织领导力各维度发展 |
三、组织领导力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协同演化机制 |
四、中庸型领导对组织领导力的影响机制无先后顺序但存在间断均衡 |
第二节 创新点 |
一、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了并验证了中庸型领导的概念及其维度 |
二、识别并验证了双元能力在中庸型领导和组织领导力生成之间的关键作用 |
三、识别了组织领导力生成的演化机制及间断均衡 |
第三节 理论和实践启示 |
一、理论启示 |
二、实践启示 |
第四节 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组织内耗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内容及全文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组织内耗含义辨析 |
一、内耗研究综述 |
(一) 关于内耗的含义 |
(二) 关于内耗的表现与特征 |
(三) 关于内耗的类型划分 |
(四) 关于内耗产生原因 |
(五) 关于内耗的治理 |
二、组织内耗含义辨析 |
(一) 内耗含义的解释与探讨 |
(二) 组织内耗含义的界定 |
(三) 组织冲突与组织内耗辨析 |
第三章 组织内耗属性与特征分析 |
一、组织内耗属性分析 |
(一) 组织内耗是一种组织矛盾 |
(二) 组织内耗是一种组织成本 |
(三) 组织内耗是一种社会内耗 |
(四) 组织内耗是一种组织行为 |
(五) 组织内耗是一种无效管理 |
二、组织内耗特征分析 |
(一) 组织内耗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二) 组织内耗具有复杂性和可感知性 |
(三) 组织内耗具有多因性和破坏性 |
(四) 组织内耗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 |
(五) 组织内耗具有难量化性和难控制性 |
(六) 组织内耗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 |
第四章 组织内耗形成条件与产生缘由分析 |
一、组织内耗形成条件 |
(一) 组织内耗形成客观条件 |
(二) 组织内耗形成主观条件 |
二、组织内耗产生缘由 |
(一) 宏观与微观视角的组织内耗产生缘由 |
(二) 外部与内部视角的组织内耗产生缘由 |
(三) 抽象与具体视角的组织内耗产生缘由 |
第五章 组织内耗形成与发生机理分析 |
一、人性理论视角的组织内耗机理探讨 |
(一) 古今中外人性论回顾 |
(二) 西方人性假设理论 |
(三) 人的劣根性与内耗 |
(四) 内耗人概念的提出 |
二、决策理论视角的组织内耗机理探讨 |
(一) 决策理论简述 |
(二) 人的行为特点与已有决策理论局限性分析 |
(三) 心相耦合决策概念的提出与假设探讨 |
三、组织内耗分类视角的组织内耗机理分析 |
(一) 内耗主体情况视角的组织内耗机理 |
(二) 竞争冲突视角的组织内耗形成与发生机理 |
第六章 组织内耗比较分析 |
一、自然内耗与社会内耗比较 |
(一) 自然内耗的主要类型 |
(二) 自然内耗与社会内耗比较 |
二、组织内耗与社会内耗比较 |
(一) 社会内耗的主要情形 |
(二) 组织内耗与社会内耗比较 |
三、公共组织内耗与非公共组织内耗比较 |
(一)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 |
(二) 公共组织内耗与非公共组织内耗比较 |
第七章 组织内耗监测问题与防控对策探讨 |
一、组织内耗的测量问题 |
(一) 组织内耗测量的含义和意义 |
(二) 组织内耗测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三) 组织内耗测量的主体与客体问题 |
(四) 组织内耗测量的特点与难度 |
(五) 组织内耗测量的过程与方法 |
二、组织内耗的防控对策 |
(一) 价值性防控 |
(二) 制度性防控 |
(三) 流程性防控 |
(四) 管理性防控 |
(五) 文化性防控 |
第八章 结语 |
一、组织内耗研究收获 |
二、组织内耗研究余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 论 |
1.1 论文名称释义与研究立意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外研究背景 |
1.2.2 国内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1 职业能力内涵的相关研究 |
1.4.2 职业能力结构的相关研究 |
1.4.3 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
1.4.4 职业能力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5.2 研究的基本理论预设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内容 |
1.5.5 研究方法 |
1.5.6 研究的拟创新点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1.6.1 职业能力 |
1.6.2 高等职业教育 |
1.6.3 企业视角 |
1.6.4 高技能人才 |
第二章 基于企业视角的职业能力概念框架 |
2.1 基于企业视角的职业能力概念框架提出的依据 |
2.1.1 职业能力的概念意蕴 |
2.1.2 企业的职业能力诉求 |
2.2 基于企业视角的职业能力概念框架的构建 |
2.2.1 概念界定 |
2.2.2 基本要素 |
2.2.3 层次结构关系 |
2.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双维度发展 |
2.3.2 职业能力的横向发展:人的职业发展进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机理 |
3.1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工作知识 |
3.1.1 工作知识的类型 |
3.1.2 工作知识的特性 |
3.1.3 基于企业组织形态的知识能力 |
3.2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途径——企业学习 |
3.2.1 企业学习的类型 |
3.2.2 企业学习的“干中学”机理 |
3.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 |
3.3.1 基于能力形态的职业能力形成过程 |
3.3.2 基于能力阶段的职业能力形成过程 |
3.3.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特征 |
3.4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3.4.1 宏观产业层面对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 |
3.4.2 微观企业层面对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 |
3.4.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企业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规划 |
4.1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的提出 |
4.1.1 基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技能均衡路线 |
4.1.2 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适切性选择 |
4.1.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设计 |
4.2 职业能力培养的纵向高移化路径 |
4.2.1 职业能力培养纵向高移化路径的必要性 |
4.2.2 职业能力培养纵向高移化路径的困境 |
4.2.4 职业能力培养纵向高移化路径的实现策略 |
4.3 职业能力培养的横向产学研一体化路径 |
4.3.1 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必要性 |
4.3.2 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目标体系 |
4.3.3 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主体性活动 |
4.3.4 产学研一体化系统构建 |
4.4 职业能力培养横向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 |
4.4.1 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4.2 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困境归因 |
4.4.3 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实现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共同体模式 |
5.1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提出 |
5.1.1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提出与界定 |
5.1.2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基本原则 |
5.2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组织结构 |
5.2.1 主体节点 |
5.2.2 结构性关系 |
5.2.3 运行系统 |
5.3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动力基础 |
5.3.1 源于需求与利益的动力基础分析 |
5.3.2 公共关系与教育资源的动力基础构建 |
5.4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保障条件 |
5.4.1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观念意识保障 |
5.4.2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政策法规保障 |
5.4.3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经费筹措保障 |
5.5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教学系统 |
5.5.1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计划的制定 |
5.5.2 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结构合理化完善 |
5.5.3 校企技术交流导向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5.6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评价机制 |
5.6.1 职业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的问题归因 |
5.6.2 来自第四代评价理论的启示 |
5.6.3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评价机制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基于企业视角的职业能力概念框架 |
6.1.2 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机理 |
6.1.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规划 |
6.1.4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共同体模式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表 |
附录二:高技能人才访谈提纲 |
附录三: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素问卷调查 |
科研成果情况说明 |
致谢 |
(9)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概念界定 |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的现实需要 |
2.1 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
2.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价值诉求 |
2.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2.4 小结 |
3 中外社区学院发展的比较分析 |
3.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2 我国社区学院建立的主要类型 |
3.3 主要发达国家社区学院发展情况 |
3.4 经验和启示 |
3.5 小结 |
4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1 我国社区学院定位存在的问题 |
4.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依据与原则 |
4.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构想 |
4.5 小结 |
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与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1 访谈主要目的 |
5.2 访谈方案设计 |
5.3 访谈资料分析 |
5.4 测量量表的设计与测试 |
5.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6 小结 |
6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提出的思路 |
6.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3 小结 |
7 案例剖析 |
7.1 HZXS 社区学院分析 |
7.2 SHCN 社区学院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局限性 |
8.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社区学院分布 |
附录2. 预试访谈提纲 |
附录3. 正式访谈提纲 |
附录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预试问卷 |
附录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正式问卷 |
附录6.访谈记录整理 |
附录7.HZXS 社区学院章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述评与研究现状 |
2.1 学习型政府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2.1.1 学习型政府相关理论研究 |
2.1.2 学习型政府相关理论比较研究 |
2.1.3 学习型政府的内涵、结构与创建路径研究 |
2.2 隐性知识研究述评 |
2.2.1 隐性知识的内涵特征研究 |
2.2.2 隐性知识的分类研究 |
2.3 隐性知识传递研究述评 |
2.3.1 社会网络关系理论研究 |
2.3.2 隐性知识传递相关理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特性 |
3.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基本特征 |
3.1.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涉身性特征 |
3.1.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体验性特征 |
3.1.3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经验性特征 |
3.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类别 |
3.2.1 政府公务员个体技术类隐性知识 |
3.2.2 政府公务员个体认知类隐性知识 |
3.2.3 政府公务员个体决策类隐性知识 |
3.2.4 政府公务员个体信仰类和个性类隐性知识 |
3.3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层次结构和维度 |
3.3.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层次结构 |
3.3.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维度框架 |
3.4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的传递特性 |
3.4.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组织性 |
3.4.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社会性 |
3.5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与政府组织持续竞争优势 |
3.5.1 基于政府组织隐性知识的社会资本 |
3.5.2 基于公务员隐性知识传递的知识创造 |
3.5.3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与政府组织持续竞争优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过程 |
4.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动力 |
4.1.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动力基本假设 |
4.1.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动力模型 |
4.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社会网络 |
4.2.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社会网络关系 |
4.2.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社会网络模型 |
4.3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过程 |
4.3.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途径 |
4.3.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过程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影响因素 |
5.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主体因素和媒介因素 |
5.1.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主体因素 |
5.1.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媒介因素 |
5.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 |
5.2.1 社会关系质量 |
5.2.2 社会联系强度 |
5.2.3 隐性知识粘性 |
5.2.4 隐性知识发送方的主观意愿和表达能力 |
5.2.5 隐性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 |
5.2.6 隐性知识传递网络渠道 |
5.3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主要障碍 |
5.3.1 社会心理障碍 |
5.3.2 组织结构障碍 |
5.3.3 社会环境障碍 |
5.3.4 深层交流障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公务员个体隐形知识传递影响因素实证设计 |
6.1.1 研究样本及研究方法选择 |
6.1.2 实证研究问卷设计 |
6.2 研究样本情况描述性统计 |
6.3 研究样本量表品质检验 |
6.3.1 量表信度分析 |
6.3.2 量表效度分析 |
6.4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阶段的实证分析 |
6.4.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方式的选择 |
6.4.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因素 |
6.5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分析结果解释 |
6.5.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方式选择的讨论 |
6.5.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效果影响因素的讨论 |
6.6 政府公务员隐性知识显性化阶段的实证分析 |
6.6.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方式的选择 |
6.6.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效果的影响因素 |
6.7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结果解释 |
6.7.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方式选择的讨论 |
6.7.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效果影响因素的讨论 |
6.8 政府公务员隐性知识传递两阶段分析结果对比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支持体系 |
7.1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文化支持 |
7.1.1 政府机关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
7.1.2 基于隐性知识传递的政府机关文化 |
7.2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组织支持 |
7.2.1 隐性知识传递的组织基础 |
7.2.2 政府机关隐性知识传递组织构建主要环节 |
7.3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技术支持 |
7.3.1 建立健全政府机关隐性知识管理系统 |
7.3.2 提供完备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 |
7.3.3 构建政府机关隐性知识传递技术平台 |
7.4 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的激励支持 |
7.4.1 政府机关隐性知识传递的激励因素 |
7.4.2 政府机关隐性知识传递的激励体系 |
7.4.3 政府机关隐性知识传递的激励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问卷 |
附录2 深度访谈问题题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四、谈现代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知性激励(论文参考文献)
- [1]司法改革的试点研究[D]. 廖丽环. 厦门大学, 2019(07)
- [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D]. 黄晓玲. 天津大学, 2019(06)
- [3]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A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高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技能政策研究 ——以可雇佣性技能为中心[D]. 杨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6]中庸型领导对组织领导力发展的影响及演化机制研究[D]. 曲阳. 南开大学, 2014(07)
- [7]组织内耗理论分析[D]. 曾豪杰. 南京大学, 2014(05)
- [8]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 张弛. 天津大学, 2014(11)
- [9]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D]. 刘春朝. 中国矿业大学, 2013(12)
- [10]政府公务员个体隐性知识传递研究[D]. 汪东华. 中南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