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低产田不同施肥模式的肥料利用效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韩本高,张博,盛开,李岚涛,王宜伦[1](2022)在《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添加纳米矿物类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可通过吸附作用,减少施入土壤后的氮素损失,明确该控失尿素施用量、与常规尿素合理配比在夏玉米上的效应,可为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氮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在不同产量水平(高、中、低产田)土壤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尿素(纯氮210 kg hm–2)、控失尿素常量及减施(减量10%,即纯氮189 kg hm–2;减量20%,即纯氮168kghm–2)、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配比分别为7∶3、5∶5和3∶7)对夏玉米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养分积累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可显着提高夏玉米产量,常量控失尿素施用下夏玉米增产率达22.96%~27.55%,在高、中产田上产量较常规尿素有显着提升。与常量控失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减施10%和20%通过提升穗粒数使得高、中产田夏玉米产量不降低,控失尿素减施20%处理下高产田氮肥利用率高达41.60%。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施下的氮素积累量与常量控失尿素处理无显着差异,高产田和中产田夏玉米产量、秸秆干物重均未显着降低,同时可显着提高低产田夏玉米产量、秸秆干物重。综上,控失尿素(纯氮210kg hm–2)一次性施用可显着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下高、中产田夏玉米产量未显着减产,氮肥利用率显着提升,是高、中产田适宜的氮肥用量;控失尿素常量施用或与常规尿素7∶3配合施用更适宜低产田夏玉米生长。
侯均昊[2](2021)在《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苏北黄河故道带以沙土土质类型为主,保水、保肥性差,水稻生育后期养分供应不足,导致产量和稻米品质降低。控释肥具有养分释放时间长、养分利用率高等优点,施用控释氮肥能否减弱沙土土壤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亟待需要深入研究。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校外基地江苏省泗阳县李口镇进行,前茬为小麦;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南粳505和苏秀867为试验材料,采用控释天数分别为80天、100天和120天3种树脂包衣尿素,在施氮量270kg hm-2条件下,设置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全部基施(BC)与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基施+穗肥施用尿素(BC+PU)2种施肥方式,以常规尿素定量分施(CK)为对照,系统研究了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养分吸收利用特征、叶片光合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苏北黄河故道带地区水稻优质生产的肥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同肥料运筹方式下,80天控释肥处理产量>100天控释肥处理>120天控释肥处理。相同释放天数控释肥处理下,BC+PU处理产量高于BC处理。所有处理中80BC+PU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显着高于CK,这主要归因于其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提高了总颖花量和结实率。此外80BC+PU处理的水稻生长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能较好的协调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增加了抽穗后干物质积累,进而实现高产。120BC和120BC+PU各生育阶段的茎蘖数、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低于CK,最终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群体颖花量显着低于CK,产量明显下降。100BC和100BC+PU前中期茎蘖数发生量小于CK,有效穗数、穗粒数和颖花量与CK相当,虽然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但因群体颖花量不高,产量无法提高。2.抽穗后,控释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FV/FM、Y(Ⅱ)均高于CK。除80BC处理外,其余控释肥处理,抽穗后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CK。80BC+PU和100BC+PU的净光合速率(Pn)均在抽穗后21d后显着高于 CK,抽穗后 28d-35d,120BC、120BC+PU、80BC+PU 和 100BC+PU 处理的Y(Ⅱ)值显着高于CK。同时,BC+PU运筹方式比BC进一步增强了水稻的光合特性。其中80BC+PU处理的SPAD值显着高于80BC处理,达2.16%~9.06%。说明控释期较长的肥料类型如120天控释肥以及控释期较短的80天、100天控释肥配合BC+PU施肥方式,均有利于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Y(Ⅱ),延缓水稻植株衰老。3.配施一次保花肥的80BC+PU处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总积累量显着高于CK,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阶段积累量分别较CK分别高5.62%~8.3%和7.15%~18.53%。氮肥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控释肥控释天数的增加而减小,80天控释肥的应用效果要优于100天和120天控释肥。两种施肥方式相比,采用一基一追(BC+PU)两次施肥法的80天和100天控释肥处理,氮肥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比相应的全基施处理(BC)有小幅提升,其中80BC+PU的处理氮肥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较CK均显着提升,分别达 9.19%~12.90%、12.96%~14.46%和 5.36%~6.21%。4.在加工品质方面所有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外观品质和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方面,80BC和80BC+PU与CK相比没有显着差异。80BC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较CK有所提高;RVA谱特征值中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上升,回复值降低,蒸煮食味品质较好。100天控释肥和120天控释肥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下降,RVA谱特征值中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下降,蒸煮食味品质较差。与BC处理相比,BC+PU处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有所提升,蒸煮食味品质降低。
李笑笑[3](2021)在《土壤肥力对超级稻农学表现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超级稻品种具有产量潜力高、抗倒伏能力强的优点,对我国水稻单产的增加意义重大。前人研究表明,超级稻品种通常需要高氮肥投入和充足的土壤背景氮供应才能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实现超高产。然而,我国稻田中约有70%为中、低产田,其土壤背景氮的供应能力较弱。同时,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文件提倡减少氮肥用量,缓解因氮肥流失产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以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提倡减少稻田氮肥用量、大部分稻田土壤背景氮供应有限的背景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低氮投入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如何,目前尚未进行系统地研究。稻田耕作层表土是提供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去除部分耕作层表土能够降低土壤背景氮供应,从而达到创造低土壤肥力处理的目的。因此,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大田试验,其中2016-2017年采用裂区设计,以低土壤肥力(去除一半耕作层深度的土壤)和高土壤肥力为主区处理,以4个超级稻(超优1000、甬优2640、天优华占和扬两优6号)和4个当地主推的普通水稻品种(黄华占、沪优549、珞优10号和荃优6号)为副区处理,氮肥施用量均为100 kg N ha-1(低氮肥水平),旨在比较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对不同土壤肥力响应的差异,并从农艺性状、物质生产与转运、氮素吸收和利用等方面阐明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低氮肥水平和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产量表现差异的生理机制。2018年采用裂裂区设计,以2个氮肥水平(0和100 kg N ha-1)为主区处理,以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为副区处理,以2个超级稻品种(甬优2640、扬两优6号)和2个普通水稻品种(黄华占和荃优6号)为副副区处理,旨在进一步探究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土壤背景氮素对产量的贡献以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土壤肥力的降低造成各供试水稻品种的产量平均降低了15.9%,这主要归因于单位面积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下降了13.7%和17.0%。在高、低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均高于普通水稻品种,其原因是超级稻品种单位面积颖花数、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相比普通水稻品种均增加6%-8%。随着土壤肥力和氮肥施用量降低,超级稻品种相对于普通水稻品种的产量优势逐渐变小。与普通水稻品种相比,虽然超级稻品种的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效率分别降低了3.5%和18.7%。但是,超级稻品种的粒叶比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了18.5%和14.5%,这可能是超级稻品种产量高于普通水稻品种的重要原因。(2)相比高土壤肥力处理,水稻植株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在低土壤肥力处理下降低了27.4%,其中分蘖至幼穗分化期的氮素吸收量降幅最高,达到了57.8%。这一生长阶段氮素吸收量的降低是造成单位面积穗数、单位面积颖花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降低,进而导致减产的重要原因。在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具有更高的总氮素吸收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是超级稻品种相对于普通水稻品种具有产量优势的原因。其中,超级稻品种扬两优6号的花前氮累积量和转运效率分别比普通水稻品种高7.2%和13.7%,最终其产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比普通水稻品种分别增加了10.0%和8.5%。(3)在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土壤背景氮对水稻氮素吸收总量的贡献分别为60.3%和64.2%,而肥料氮素对总氮吸收的贡献不足40.0%。土壤背景氮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在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分别为65.1%和81.7%。总的来看,和肥料氮素相比,土壤背景氮对水稻氮素积累量和产量的贡献更大,而且这一贡献随着土壤肥力的增加而提高。水稻氮素积累总量中来源于土壤的氮素在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之间无显着差异,且在土壤肥力处理之间保持一致。超级稻品种的氮素积累中来源于肥料的氮素在高土壤肥力处理中比普通水稻品种高25.0%,但是在低土壤肥力处理中比普通水稻品种低18.0%。另一方面,超级稻品种在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比普通水稻品种高13.2%和47.8%,这主要是因为超级稻品种的花后氮素吸收量比普通水稻品种高33.7%-53.6%。综上所述,在低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相对于普通水稻品种仍然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尽管这个优势比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有所下降。在国家提倡减少农业生产中氮肥用量以及我国大部分稻田土壤背景氮供应较低的背景下,超级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单产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中、低产田土壤背景氮供应有助于提高该条件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王玉鲁[4](2020)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生产状况与对策分析 ——以嘎什根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镇赉县嘎什根乡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以上,是嫩江之畔重要的粮食产地,具有病虫害发生的种类相对较少等生产优质稻米的重要优势,但存在产量与品质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水稻种植中品种选择、育苗、施肥、用药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加以验证,以期为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前嘎什根乡水稻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种植规模小,98%以上的农户种植面积在10公顷以下;二是种植技术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单方面追求高产量,不重视科学种田,致土壤质量下降,水稻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三是中低产田面积大(31.7%),水稻单产低,但改良进度慢。2.采用钵盘一体化育苗基质进行育苗,较常规育苗方式可减少20%的投入,提高分蘖总量10%以上;在钵盘一体化基质育苗的基础上应用“三推两早”水稻种植技术,有效提前育苗和插秧的时间15d左右,并提高水稻产量5%以上。3.增施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可有效保持和提高地力,并提高水稻产量6.5%以上。同时,使用预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降低因病虫害造成的减产20%以上。
刘全凤,刘贞贞,赖德强,孙一,陈新,李雅静,武婷,毛彩云[5](2020)在《环渤海潮土区夏玉米施肥模型及净温室效应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建立了环渤海潮土区不同产田夏玉米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模型,分析了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的直接和间接排放规律以及净温室气体排放平衡。结果表明,高、中、低产田经济最佳施肥量与最高产量施肥量相比,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小,增温潜势大,且为温室气体的"汇",可作为该地区夏玉米生产的科学施肥水平。
李娟,张立成,张华,章明清,姚宝全[6](2020)在《福建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提高花生施肥效益,实现减量增效的目标,在花生氮磷钾施肥限量标准研究基础上,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根据近年来在福建花生主产区开展的105个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结合类别间差异显着性检验技术,确定花生最佳施肥类别数;构建各施肥类别的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确定推荐施肥量,并开展田间试验验证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的研究。【结果】在各施肥类别间的氮磷钾施肥效应具有显着水平差异条件下,福建花生可划分为高产田、中产田、中低产田和低产田等4个施肥类别;高产田的花生施肥效应远高于其他类型田块,中产田及以下的耕地类型应进行土壤改良培肥,才能充分发挥施肥增产潜力。针对各耕地施肥类别对应的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构建的4个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均属于典型式,由此建立了基于农学效应的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量。34个大田对比试验表明,化肥推荐施肥的花生产量平均比习惯施肥增产10.2%,肥料成本下降63元·hm-2,净增收2 877元·hm-2;平均氮、磷减肥幅度分别为24.9%、38.1%,但增加钾肥用量79.3%。有机肥替代25%化肥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比化肥推荐施肥增产10.6%,净增收1 595元·hm-2。【结论】在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是花生减肥增效最佳施肥模式。
梁涛[7](2017)在《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土壤基础地力是土壤支撑农作物生产以及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是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的综合反映,通常用不施肥条件下的作物产量来评价土壤基础地力状况。基础地力与水肥效应和田间管理共同决定了土壤生产能力的高低。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可耕地面积有限,我国有2/3的耕地仍属中低产田,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十分不利。在当前国情下,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并不现实,只有提高现有耕地的地力水平,才是我国实现“藏粮于地”的必经之路,科学可行的区域施肥推荐是我国“藏粮于技”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利用重庆市水稻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以及不同时期土壤数据和施肥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了近30年来耕地基础地力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土壤基础地力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水平及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最后尝试采用基础地力作为施肥指标,研究了基于基础地力的重庆水稻和玉米施肥指导的可行性,并同其他经典施肥方法进行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庆水田和旱地基础地力在30年间得到显着提升,旱地地力水平提升幅度高于水田,这与重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变化结果一致。30年间重庆市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评价提高1.7 g·kg-1,旱地有机质的提升幅度(2.5 g·kg-1)高于水田(1.0 g·kg-1),但是旱地有机质含量仍然低于水田,但两者的差距在拉近,土壤有机质含量正在向均匀化方向发展。。重庆土壤pH下降明显,30年间平均下降0.5个pH单位,耕地土壤从中性6.7降至微酸性6.2,旱地土壤pH仍高于水田,但差距在缩小。重庆土壤中有效Mg、Fe、Mn、Cu、Zn平均含量较高,养分供应充足,但是B平均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部分地区接近极缺乏水平,需及时补充。重庆耕地地力评价高等地比例偏低,尤其是旱地,海拔和土层厚度是影响重庆耕地地力等级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养分水平对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力等级水平的影响也很显着。重庆耕地从1980s至2010s,化肥输入量增加,有机肥输入量降低,养分输出量增加,氮的盈余收窄,磷由亏缺转为盈余,而钾由盈余转为亏缺。重庆氮磷盈余,钾肥亏缺是导致重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养分含量增加,速效钾降低的重要原因。土壤氮磷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上升,是30年来重庆基础地力提升的主要原因。2、基础地力水平提高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在土壤基础地力提升的前提下,如果不降低肥料用量会降低肥料养分的利用效率,因此通过控制高基础地力水平下肥料的投入量可以提高肥料的养分利用效率,基础地力对氮磷养分的利用效率反映能力强于钾。3、重庆目前水田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平均为6.0 t·hm-2,地力贡献率72%;旱地基础地力平均产量为4.0 t·hm-2,地力贡献率57%,耕地地力对产量的贡献超过肥料贡献率。基础地力产量与地力相对贡献率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肥料相对贡献率和基础地力呈显着负相关,高基础地力耕地能够代替肥料对产量的贡献,减少肥料用量。重庆水田的地力贡献率高于旱地,旱地玉米的肥料贡献率高于水田。氮肥仍然是对作物增产作用最大的养分,远高于磷钾肥。耕地基础地力产量与施肥产量存在着显着正相关,随着耕地基础地力产量的提高,施肥产量也不断提高。高地力水平能够在高产量水平下维持稳定和可持续性,基础地力>4.0 t·hm-2的旱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耕地土壤氮磷钾贡献率与氮磷的增产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肥力对化肥增产量的效果影响显着,单位化肥在中低基础地力水平下获得的增产量高于高基础地力水平下的增产量。4、采用二次函数法最佳经济效益产量为目标产量,计算每个“3414”试验点地力差减法施肥量,并用二次函数公式模拟相应施肥量下的产量,结果显示,地力差减法计算的氮磷施肥量与二次函数法最佳施肥量接近,且获取产量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产量的95%以上,可以用于重庆多数区域的氮磷施肥推荐,但地力差减法计算的施钾量过高,有可能造成养分资源浪费,不宜用作重庆水稻玉米施钾推荐。5、通过把养分贡献率与地力差减法推荐施肥量建立相关关系,再利用基础地力产量和缺素区产量与养分贡献率建立相关关系,可以建立在不同水平养分贡献率下的基础地力产量、缺素区产量和推荐施肥量,以此来指导重庆不同区域的水稻和玉米氮磷施肥,但是施钾量与养分贡献率相关性不显着,无法采用基础地力指标进行施钾推荐。6、土壤全钾、速效钾和基础地力产量均不能与相对产量和养分贡献率建立显着相关,无法在重庆水稻和玉米上建立有效的施钾推荐,基础地力产量同样不能用于指导施钾。这说明不同施肥方法在不同区域效果不一,难以一概而论,施肥技术的推广需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试验。
李明秋,郭锦标[8](2017)在《21世纪以来中国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借助于中国知网(www.cnki.net),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工程、生物、化学、生物培肥和综合五个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了自21世纪以来中国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的类型、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包括工程技术和土壤培肥技术等在内的传统技术仍然是目前中国治理各种中低产田的基础技术,新的中低产田改造技术在不断诞生,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领域,中低产田改造逐步由单一技术向多种技术融合转变;今后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中低产田治和防的平衡问题,增施有机肥与土壤面源污染问题,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的大范围推广问题和中低产田改造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联动问题。
车升国[9](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张宣[10](2014)在《南方中低产黄泥田科学施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泥田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中低产水稻土类型之一。本课题针对黄泥田的低产障碍因子,以土壤快速熟化和水肥高效利用为核心,从土壤改良、水肥管理、耕作栽培三方面,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措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以及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评价其培肥效果并探究机理。现将二年来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化肥和有机物(菌糠、紫云英、发酵牛粪、秸秆)配施比单施化肥能够显着增加水稻产量,但不同有机物处理间差异不大。施用有机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速效养分。菌糠能够显着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紫云英能够显着提高速效钾和CEC;发酵牛粪能够显着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秸秆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合而言,以发酵牛粪的土壤培肥效果最好。2.与常规化肥(PU100%)相比,含氯甲基吡啶生化抑制尿素(NPU100%)早稻平均增产11.8%,增效2297元·hm-2,晚稻平均增产9.2%,增效2144元·hm-2,氮肥利用率(NUE)、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氮素吸收效率(NUPE)平均分别比PU100%高10.8%、4.1kg·kg-1、4.2kg·kg-1、0.11kg·kg-1,且能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硫磺树脂双包膜尿素(SPCU100%)前期养分释放较少,不利于早稻生长。SPCU70%+PU30%效果与NPU100%相差不大,但SPCU肥料成本略高,脲甲醛(UF100%)效果较差。3.与NPU100%相比,NPU80%仍能维持水稻产量,并且提高了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而NPU60%则因氮肥供应不足而导致产量、氮肥利用率的显着下降。因此,含氯甲基吡啶生化抑制尿素144kg·hm-2一次性基施可作为低产黄泥田水稻推荐施氮模式。4.采用机插+控释BB肥技术,水稻平均产量达10673kg·hm-2,比手插+常规化肥(农民习惯)和直播+控释BB肥分别高16.3%和27.0%;与手插+常规化肥相比,机插+控释BB肥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1.6%、13.6%和41.6%,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27.1%,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50.0%、22.2%和46.2%。因此,水稻机插+控释BB肥可作为该地区推荐轻简栽培方式。5.大区对比条件下,发酵牛粪+控释BB肥(BBM)施肥方式效果最好。与单施化肥(F)相比,BBM和化肥+秸秆+菌剂(FS)两年产量在早稻上分别提高26.9%和3.9%,在晚稻上分别提高16.0%和12.0%,在单季稻上分别提高14.4%和7.8%。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也有不同程度提升。
二、中低产田不同施肥模式的肥料利用效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低产田不同施肥模式的肥料利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1.3.2 夏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SPAD值和光合特性的测定 |
1.3.3 夏玉米产量与养分积累量测定 |
1.4 氮素相关指标计算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2 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夏玉米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 |
2.3 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夏玉米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2.4 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2.5 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高产田夏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及SPAD值的影响 |
2.6 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高产田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2)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进展 |
1.1.1 控释肥概念及类型 |
1.1.2 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1.3 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1.4 缓控释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1.5 缓控释肥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1.1.6 缓控释肥对稻田环境的影响 |
1.2 本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3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优质食味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2.4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2.5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的影响 |
2.2.6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剑叶SPAD值的影响 |
3.2.2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剑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3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剑叶光合能力的影响 |
3.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剑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4.2.2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阶段气素积累量和吸收速率的影响 |
4.2.3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4.2.4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茎鞘叶氮素转运的差异 |
4.2.5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转运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
5.2.2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 |
5.2.3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4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食味值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6.1.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
6.1.3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6.1.4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土壤肥力对超级稻农学表现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1.2 我国超级稻品种的发展历程 |
1.3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
1.3.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 |
1.3.2 超级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转运 |
1.3.3 超级稻品种的源库结构与超高产的关系 |
1.3.4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 |
1.3.5 氮高效水稻品种的农学与生理特性 |
1.4 我国土壤基础地力状况 |
1.5 土壤肥力质量 |
1.6 中国稻田土壤背景氮 |
1.7 超级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对氮肥的响应 |
1.8 超级稻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及其面临的挑战 |
1.9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低氮肥水平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2.1 土壤理化性质 |
2.1.2.2 气象条件 |
2.1.2.3 生育进程 |
2.1.2.4 农艺性状和生长特性 |
2.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1.3 数据处理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理化性质 |
2.2.2 气象条件 |
2.2.3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生育进程 |
2.2.4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2.5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农学表现 |
2.2.5.1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收获指数 |
2.2.5.2 花前干物质转运与花后干物质积累 |
2.2.5.3 分蘖特性 |
2.2.5.4 叶面积指数 |
2.2.6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源库结构 |
2.2.7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效率 |
2.2.7.1 不同时期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 |
2.2.7.2 氮素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以及氮素收获指数 |
2.3 讨论 |
2.3.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2 超级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转运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3 超级稻品种的源库结构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4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5 采用去除表土方法降低土壤肥力的可行性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2.1 土壤理化性质 |
3.1.2.2 气象条件 |
3.1.2.3 生育进程 |
3.1.2.4 农艺性状和生长特性 |
3.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3.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3.1.3 数据处理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理化性质 |
3.2.2 气象条件 |
3.2.3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4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5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农学表现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5.1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收获指数 |
3.2.5.2 花前干物质转运与花后干物质积累 |
3.2.5.3 分蘖及叶面积生长特性 |
3.2.6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源库结构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7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7.1 不同时期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 |
3.2.7.2 氮素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以及氮素收获指数 |
3.2.7.3 氮肥回收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
3.2.8 在不同土壤肥力处理下来源土壤和肥料的氮素吸收量对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的贡献 |
3.3 讨论 |
3.3.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3.2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积累与转运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3.3 超级稻品种氮肥回收和农学利用效率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3.4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和产量形成与土壤背景氮之间的关系 |
3.4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4.1 研究总结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生产状况与对策分析 ——以嘎什根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线路 |
第二章 水稻生产研究情况 |
2.1 盐碱地水稻生产历史 |
2.2 水稻育种技术研究 |
2.3 水稻育苗技术研究 |
2.4 水稻施肥技术研究 |
2.5 水稻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 嘎什根乡水稻生产现状 |
3.1 水稻品种的更新 |
3.2 育苗技术的发展 |
3.3 施肥技术的发展 |
3.4 农药的不断更新 |
第四章 嘎什根乡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水稻品种繁杂,产业化程度低 |
4.2 科技应用能力不足,思想观念转变慢 |
4.2.1 育苗技术发展缓慢 |
4.2.2 施用肥料不均衡导致土壤板结化 |
4.2.3 农药施用以应对为主 |
4.3 水稻种植基础设施不健全 |
第五章 嘎什根乡水稻生产发展建议 |
5.1 转变农户生产方式,发展规模化经营 |
5.2 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育苗方法 |
5.3 运用水稻田间平衡施肥技术 |
5.4 提高农药施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
5.4.1 水稻除草药物的施用 |
5.4.2 水稻病害的防治 |
5.4.3 水稻虫害的防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环渤海潮土区夏玉米施肥模型及净温室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 |
1.3.1 净生物量(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
1.3.2 温室气体N2O的土壤排放 |
1.3.3 温室气体增温潜势(G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
1.3.4 温室气体间接排放 |
1.3.5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reenhouse gas intensity,GHGI) |
1.3.6 温室气体排放平衡(Net greenhouse gas bal-ance,△GWP) |
1.3.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2.2 由氮肥投入引起的N2O气体排放量 |
2.3 温室气体间接排放当量 |
2.4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2.5 净温室气体平衡(△GWP) |
3 小结与讨论 |
(7)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 1 文献综述 |
1.1 农田基础地力研究进展 |
1.1.1 农田基础地力的定义及表征 |
1.1.2 农田基础地力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
1.1.3 农田基础地力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1.2 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
1.3 施肥推荐研究进展 |
1.3.1 施肥量的确定方法 |
1.3.2 区域施肥推荐方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选题依据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研究区域概括 |
2.5.1 气候及土壤特征 |
2.5.2 重庆粮食生产状况 |
2.5.3 研究区域农资投入状况 3 重庆近30年基础地力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统计和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重庆不同耕地类型地力贡献率变化 |
3.2.2 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变化 |
3.2.3 重庆耕地地力等级影响因素 |
3.2.4 重庆不同时期养分平衡变化 |
3.3 讨论 |
3.3.1 重庆土壤养分变化分析讨论 |
3.3.2 重庆土壤养分变化影响因素讨论 |
3.3.3 重庆养分表观平衡变化因素讨论 |
3.3.4 重庆耕地地力等级影响因素分析 |
3.3.5 耕地基础地力变化 |
3.3.6 重庆土壤养分、养分表观平衡和耕地土壤地力变化及相互影响 |
3.4 结论 4 基础地力对重庆水稻和玉米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础地力产量与养分吸收量的关系 |
4.2.2 肥料贡献率与农学效率的关系 |
4.2.3 土壤养分贡献率与肥料回收率的关系 |
4.2.4 土壤养分贡献率与肥料生理利用率的关系 |
4.2.5 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吸收效率的关系 |
4.2.6 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养分依存率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结论 5 重庆农田基础地力及其对水稻和玉米高产稳产及可持续生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和分布 |
5.1.2 田间试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2.1 基础地力与土壤和肥料贡献率的关系 |
5.2.2 基础地力与土壤养分贡献率的关系 |
5.2.3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对施肥增产的影响 |
5.2.4 基础地力对施肥效应的影响 |
5.2.5 基础地力与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系 |
5.2.6 相同基础地力水平下不同土壤类型施肥产量及贡献率 |
5.3 讨论 |
5.3.1 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与施肥、产量的关系 |
5.3.2 地力提升和高效养分资源利用 |
5.4 结论 6 基于基础地力和总量控制的重庆水稻和玉米氮肥推荐研究 |
6.1 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计算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重庆水稻最佳施氮量的获取 |
6.2.2 重庆水稻不同氮肥推荐方法研究 |
6.2.3 重庆玉米不同区域最佳施氮量的获取 |
6.2.4 重庆玉米氮肥推荐方法研究 |
6.3 讨论 |
6.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
6.3.2 不同施肥推荐比较分析 |
6.3.3 氮肥利用效率和节氮潜力 |
6.4 结论 7 基于基础地力及磷肥衡量监控的重庆水稻和玉米磷肥推荐 |
7.1 试验设计和磷的恒量监控技术计算方法 |
7.1.1 试验设计 |
7.1.2 计算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重庆不同区域水稻最佳施磷量 |
7.2.2 重庆水稻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
7.2.3 重庆不同区域玉米最佳施磷量 |
7.2.4 重庆玉米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
7.2.5 重庆水稻和玉米减磷潜力分析 |
7.3 讨论 |
7.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
7.3.2 不同区域施肥推荐体系比较分析 |
7.3.3 磷肥施用量和利用效率 |
7.4 结论 8 重庆水稻和玉米钾肥推荐方法研究 |
8.1 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 |
8.1.1 试验设计 |
8.1.2 计算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重庆水稻最佳施钾量 |
8.2.2 重庆水稻钾肥推荐方法研究 |
8.2.3 重庆玉米最佳施钾量结果比较 |
8.2.4 重庆玉米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
8.3 讨论 |
8.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
8.3.2 重庆不同区域施肥推荐体系比较分析 |
8.3.3 水稻玉米施钾量和钾肥利用效率 |
8.4 结论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1.1 基础地力的提高可以减少作物产量对化肥的依赖 |
9.1.2 基础地力的提高会降低作物对肥料养分的吸收效率 |
9.1.3 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升高是基础地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
9.1.4 重庆氮磷钾区域施肥体系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存在问题及不足 |
9.4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
(8)21世纪以来中国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的系统梳理 |
1.1 工程技术 |
1.2 生物技术 |
1.3 化学技术 |
1.4 土壤培肥技术 |
1.5 综合技术 |
2 研究进展评述及展望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南方中低产黄泥田科学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低产田研究概况 |
1.1.1 中低产田概念 |
1.1.2 低产原因 |
1.1.3 低产田改造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中低产田改造原则 |
1.1.5 中低产田改造对策 |
1.1.6 中低产田改造技术 |
1.2 黄泥田改良研究进展 |
1.2.1 黄泥田低产障碍因子 |
1.2.2 黄泥田改良措施 |
1.2.3 黄泥田改良效果 |
1.3 改良技术简介 |
1.3.1 不同有机物添加培肥技术研究 |
1.3.2 新型缓控释肥施用技术研究 |
1.3.3 水稻轻简栽培方式研究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不同有机物添加对单季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 |
2.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有机物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2 不同有机物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2.3 不同有机物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2.2.4 不同有机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2.2.5 不同有机物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不同品种新型缓控释氮肥对双季稻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植株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3.2.3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效益的影响 |
3.2.4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3.2.5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
4.2.2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3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双季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4.2.4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双季稻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水稻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处理对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
5.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5.2.3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4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5.2.5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6 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水稻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技术大田示范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6.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全文结论 |
7.2 本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中低产田不同施肥模式的肥料利用效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J]. 张倩,韩本高,张博,盛开,李岚涛,王宜伦. 作物学报, 2022(01)
- [2]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侯均昊. 扬州大学, 2021
- [3]土壤肥力对超级稻农学表现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李笑笑.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4]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生产状况与对策分析 ——以嘎什根乡为例[D]. 王玉鲁. 吉林大学, 2020(03)
- [5]环渤海潮土区夏玉米施肥模型及净温室效应评价[J]. 刘全凤,刘贞贞,赖德强,孙一,陈新,李雅静,武婷,毛彩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0(20)
- [6]福建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研究[J]. 李娟,张立成,张华,章明清,姚宝全. 福建农业学报, 2020(05)
- [7]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D]. 梁涛. 西南大学, 2017(04)
- [8]21世纪以来中国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研究进展[J]. 李明秋,郭锦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05)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10]南方中低产黄泥田科学施肥技术研究[D]. 张宣. 浙江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