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相分离法制作快速柔性液晶膜(论文文献综述)
姜磊,刘鎏,王巍,李俊彬,张鹏,张行颖,李航[1](2021)在《智能调光膜的制备、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智能调光膜是一种新型电光响应薄膜材料,通过将聚合物均匀分散于液晶材料中形成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作为其主体材料制备而成.其中液晶分子显示出优异的电光特性,而聚合物则提供良好的力学与加工性能,在大面积柔性显示、智能建材调光玻璃、智能交通、智能传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合成方法;简要阐述了其电光响应性能的影响因素;概括说明了PDLC的典型应用-智能调光玻璃的生产技术;分析了PDLC薄膜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并且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未来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谢华勇[2](2019)在《水通道蛋白AqpZ和二酰基甘油激酶DAGK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膜蛋白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号传递的桥梁,目前市场上约60%药物的靶点是膜蛋白。研究膜蛋白和小分子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对潜在药物分子的筛选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X-射线晶体学和液体核磁共振方法在研究难结晶、难溶解的膜蛋白上存在困难,而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Magic Angle Spinning Sol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AS SSNMR)则是一种研究非晶态和不溶性生物大分子的出色方法。用MAS SSNMR技术研究膜蛋白和小分子配体的相互作用有三大优势:①对处于(近)天然细胞膜环境中的膜蛋白进行研究;②获得具有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和动力学信息;③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在本文中,作者以大肠杆菌水通道蛋白(AquaporinZ,AqpZ)和大肠杆菌二酰基甘油激酶(Diacylglycerol kinase,DAGK)为研究对象,用 MAS SSNMR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膜蛋白与其它分子或离子(水、磷脂、金属离子和核苷酸)的相互作用信息。本文的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发展了测量蛋白质残基位点和水的化学交换速率的方法。该方法先将质子的极化锁定在魔角方向抑制质子间的自旋扩散,然后将水的1H极化传递到已经被REDOR偶极散相的15N,最后通过检测N-Cα信号监测水和蛋白质残基的化学交换过程。我们用该方法得到了大肠杆菌水通道蛋白AqpZ中11个氨基酸主链原子、3个氨基酸侧链原子的化学交换速率,为理解AqpZ与周围水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表征膜蛋白内水腔的固体NMR方法,并用该方法在磷脂膜环境的AqpZ结构中找到了两个保守水腔,证明了 SSNMR在表征膜蛋白中水腔的能力。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表征了大肠杆菌天然细胞内膜环境中AqpZ的拓扑结构,提出了其水通道永久开放的通水机制。我们通过优化的样品制备策略制备出了AqpZ高质量的细胞内膜样品,采集了一系列三维谱图进行归属,得到了AqpZ 90%以上残基信号的归属。我们用H/D交换实验获得了 AqpZ中可被外界水分子接近的残基位点的信息,用磷脂编辑实验获得了 AqpZ中与磷脂分子有相互作用的残基位点的信息。综合以上数据,我们首次揭示了膜蛋白AqpZ在天然细胞膜环境中的拓扑结构。然后,我们用DIPSHIFT实验证明AqpZ水通道的关键门控残基Arg189只存在一种稳定的开放构象,提出了细胞内膜中AqpZ永久开放的通水机制。高质量的距离约束谱图为原位膜环境中AqpZ高分辨率结构的解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第三部分工作中,我们阐明了汞离子抑制AqpZ的分子机制。我们通过制备不同半胱氨酸(Cys)突变策略的AqpZ样品,采集AqpZ样品加汞离子前后的3D SSNMR谱图,分析加汞离子前后NMR信号发生变化的氨基酸残基,得到了不同AqpZ突变体中汞离子的配位情况。结合SSNMR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我们确定了 AqpZ水道中各个半胱氨酸位点的汞离子抑制机制。在最后一部分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进入DAGK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离开DAGK的分子机制。我们通过SSNMR滴定实验系统的分析了E.coli膜环境中ATP和ADP与DAGK的结合位点、ATP结合DAGK和ADP离开DAGK过程中DAGK膜外LOOP(CL)区域动态的变化、ATP结合过程中结合位点的亲和力以及ADP离去时亲和力的变化,进而提出了核苷酸进入和离开DAGK的分子机制。
牧启辉[3](2018)在《聚合物网络液晶电光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聚合物网络液晶(Polymer Network Liquid Crystal,PNLC)是将液晶与聚合物单体混合,再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固化形成的。液晶分子分布在聚合物三维网络形成的网格中,聚合物与液晶分子的折射率不一致导致光学界面的产生,对入射光有一个强的散射,呈现不透明状态;外加电压时,在电场力作用下,具有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沿电场方向排列呈现导通的透明状态。所以PNLC膜是具有散射不透明和透明两种显示效果的特殊光学薄膜。聚合物网络对液晶分子的锚定作用对PNLC膜的电光特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对迟滞效应和残余双折射也有较大的影响。因为不同的聚合物单体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所以聚合后形成的网络对液晶分子的锚定能也不一样,必然导致形成的PNLC膜的电光特性的不同。本文研究了五种不同结构、不同官能度聚合物单体形成的PNLC膜电光特性,细致地研究了不同的紫外固化温度、不同含量的光引发剂、不同比例的聚合物单体对PNLC膜电光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双亲化合物对PNLC膜的电光特性的改善。通过实验发现,在紫外固化温度为67℃,液晶与聚合物单体比例为12:1,光引引发剂RG184含量为0.2%时具有比较好的电光特性;随着紫外固化温度的升高,对比度在增加,在超过某一温度后,对比度不再增加,反而会有所减小;刚性越强的聚合物单体聚合形成的PNLC膜阈值电压和驱动电压会越大,但有一个短的响应时间;粘性越大,响应时间越长;官能度越高,参与固化反应的双键就越多,收缩性就越大,形成的聚合物网格孔径会更小,有更快的响应时间。在PNLC聚合基质中加入双亲化合物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 80)对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有一个明显的减小,可减小到5倍以上,对迟滞效应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对比度也有一个大的提高,当液晶和聚合物单体混合物与TWEEN 80的比例为10:1时,PNLC膜的电光特性达到最优,在不同的盒厚条件下电光特性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基于以上研究,为以后制作满足特定需求的PNLC膜,选择合适的聚合物单体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对以后设计PNLC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平[4](2017)在《流动场下纤维素纳米晶自组装机制研究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构筑》文中研究指明我们之前的研究工作证实了真空辅助过滤的方法(VASA)可以用于制备大面积高取向的CNC彩色膜。与传统的溶剂挥发方法(EISA)相比,过滤法耗时短,所制备的膜颜色更均一。然而,过滤过程中纳米晶自组装形成有序结构的动力学机制还未加以阐释。通过研究真空过滤辅助自组装分阶段制备的样品,我们发现在真空过滤形成的流动场下,纤维素纳米晶只是在悬浮液和滤膜的界面处发生富集凝胶化,这层凝胶干燥后形成彩色固体膜。改变过滤时间制备的纤维素纳米晶膜均具有彩虹色,且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膜的厚度逐渐增加。膜样品的紫外光谱数据分析表明,不同过滤阶段所制备的膜对紫外可见光都表现出“消光”性;SEM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纳米晶颗粒在膜中聚集成螺旋层状结构。对不同过滤阶段上层悬浮液的纳米晶颗粒用DLS测试了纳米晶粒径分布,紫外光谱测试分析比较了颗粒浓度的变化,AFM方法监测了颗粒形貌尺寸的整体变化。结果表明在真空抽滤过程中,上层悬浮液的浓度保持恒定,在纳米晶自组装过程中,多分散性的纳米晶颗粒也没有发生颗粒的分级沉降。因此,宏观上真空过滤辅助自组装过程中,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的形成是一个序列沉积自组装的过程,期间上层纳米晶悬浮液的浓度和颗粒大小分布没有发生变化。胆甾相CNC彩色膜的颜色是一种结构色,这种结构色不能够被复制,也不会有光漂白的缺陷,在光学防伪技术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纯粹的CNC彩色膜具有硬脆性而难以加工处理。另一方面,为了发挥CNC膜用作防伪材料使用时的优势,通过调控其液晶结构来调控膜的颜色十分重要,但目前制备颜色可调控的柔性CNC彩色膜的方法尚待开发。我们采用真空辅助渗透的方法,将一种可以溶解纤维素的离子液体和水的混合溶液穿过预制的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使少量离子液体均匀附着在纤维素纳米晶颗粒的表面,起到增塑剂的作用以改善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的硬脆性。通过改变混合溶液中离子液体的百分含量,制备了一系列离子液体增塑的彩色膜。机械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参与使硬脆的彩色膜软化;紫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彩色膜中离子液体含量的增加,彩色膜的最大反射峰的位置发生渐次红移,表明这种后渗透处理方法还可以调控彩色膜的颜色。SEM和EDX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均匀渗透进入到彩色膜中,从而提高了彩色膜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的柔性彩色膜可以进一步热压处理,使纳米晶颗粒之间由于离子液体对纳米晶表面的纤维素的溶解作用而发生熔合焊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彩色膜的韧性。前期的工作中我们曾将二维片状材料氧化石墨烯(GO)的水分散液和CNC悬浮液混合,在真空过滤形成流动场下共组装制备了复合膜材料,研究发现GO的分散状态对纤维素纳米晶自组装结构有影响。我们还制备了CNC与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RGO)的复合功能材料,该材料随着含水量不同,微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颜色可逆变化。目前,将具有特殊光学活性的纳米材料与纤维素纳米晶共组装形成具有多重光学性能的杂化功能复合材料,是制备基于纤维素纳米晶液晶组装光学防伪材料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工作中,我们将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和碳量子点水溶液混合后,采用真空过滤辅助自组装的方法,使部分碳量子点被均匀地复合在膜材料内部,得到的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具有荧光特性且保留了纳米晶的自组装手性螺旋结构。多酸阴离子通过和纤维素纳米晶表面羟基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而附着在纳米晶的表面。将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和含钨多酸溶液混合后,再将混合分散液真空过滤除水后形成的膜材料具有光致变色现象。多酸的加入量对纤维素纳米晶的自组装结构有影响,过量的多酸作用类似于电解质盐类,能干扰纤维素纳米晶液晶结构的形成。我们采用真空过滤辅助自组装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膜材料,再将GO膜材料经化学还原得到石墨烯膜(RGO)。通过调节起始GO溶液的pH,可以控制最终RGO膜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横向尺寸收缩率。研究发现所制备的对应不同pH的三种膜材料中,pH为7的膜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和导电综合性能。通过对比研究不同pH对应GO膜的微结构、在水溶剂中的溶胀性差异以及化学还原后石墨烯片层在RGO膜中的聚集形态,我们尝试着阐述了起始GO溶液的pH影响RGO膜尺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原理。研究结果表明,依赖于pH的GO表面化学性质的改变使GO片层在膜材料中的伸展程度、片层间距以及在GO干膜中的聚集形态不一样。再加上GO的碳氧比也不一样,使得液相还原过程中GO膜的溶胀程度不一样。其总的结果是在自然干燥的过程中,水溶剂蒸发时在RGO片层表面产生的毛细管收缩力也不一样,由此造成石墨烯片层在RGO膜中的卷曲程度以及RGO横向收缩的程度不一样。所制备的三种不同RGO膜材料的宏观机械性能,导电性能的差异与膜材料的还原程度、石墨烯片层在RGO中的聚集形态有关系。
章兵[5](2017)在《含嘧啶基团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物性研究》文中提出在功能性超分子材料领域,有机功能分子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良的光电性能引起了科研工作者极大的研究兴趣。共轭大环化合物共轭、不可折叠、形状固定和永久的内部孔径结构等特点,赋予了其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共轭大环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一维柱状纳米管结构、二维表面多孔网状结构和三维超分子纳米结构,π共轭大环化合物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控制纳米结构。大环化合物由于内部孔径π共轭体系,从而呈现出电、光、磁等特性。大环化合物独特的结构可以选择性识别离子,作为选择性识别离子的主体化合物。其中阴离子荧光传感器是将适当的荧光团和对特定的底物通过键合作用的受体通过共价或非共价键合,得到具有选择性识别性能的阴离子荧光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和检测方便等特点。含N^C^N型三齿配体单元的铂(II)配合物环状化合物,配体的共轭程度、刚性大小、取代基的种类、给电子或吸电子能力等都会影响其发光性能。在骨架上引入不同的长链能够改变其配合物的溶解性,大环分子间通过π-π作用可以增强其自组装性能。在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生物和化学传感器、细胞成像及分子自组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工作:一、含嘧啶基团的大环化合物的合成。设计合成出了含有两条十二烷基链大环化合物,并通过核磁、质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二、研究了大环化合物对阴离子的响应性能。研究其在二氯甲烷,氯仿溶液中对阴离子的响应性。大环化合物被质子化后在氯仿溶液中对阴离子的响应性。对其实际应用性能作了初步探究。三、利用大环化合物进行铂配位的探讨。研究银盐与大环化合物之间的作用。
庞晓峰[6](2016)在《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分散液晶是液晶分子以微滴的形式分散于高分子聚合物中,所形成的性能优异的一种液晶薄膜材料。文中介绍了PDLC的3大应用领域,在大屏弯曲显示方面具有传统液晶显示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制作智能玻璃的核心材料,且可用于研制性能更好的可变光衰减器、波带片、透镜和调制器等重要光学器件,并指出纳米掺杂是改进PDLC性能的研究方向。聚合物分散液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应引起国内学者足够的重视,避免未来国外形成技术垄断。
安亚静[7](2015)在《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简称PDLC)膜是将低分子液晶与聚合物的共混物经过相分离所形成的性能优异的显示材料。液晶分子赋予其显着的电光特性,聚合物基体为液晶提供稳定的网络结构。聚合物分散液晶膜在外加电场的开关作用下,外观上可以呈现出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状态。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对比度较高,在智能玻璃窗、投影显示、电子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围绕制备性能优良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膜,从材料的配比、制备流程及电光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中采用热固化法引发聚合相分离制备了PDLC膜,研究了制备条件如液晶含量、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对膜电光性能的影响,并计算了其电光特性参数如对比度、阈值电压及饱和电压等。经过大量对比实验得出了最佳制备条件:液晶含量为65%,固化温度为65℃,固化时间为6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PDLC膜的阈值电压为14.11V,饱和电压为49.47V。同时研究了膜厚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电光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膜厚的增加,其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随之增加。本文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膜在高压带电显示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由于PDLC膜在通断电切换状态下可以瞬间实现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的转换,且效果明显,因此其作为高压带电显示元件可以直观地反应带电体的带电状态,为PDLC膜应用到电力安全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赵珍[8](2014)在《微胶囊技术在涂料固化剂和液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微胶囊具有改善物质的反应活性、物理性能(例如:液态转变为固态、良好的分离状态等)、使物质具有潜伏性以及减少有毒芯材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品中。将固化剂进行微胶囊化,应用在涂料基质中可以使其具有潜伏性。固化剂由于其在常温下可以与涂料基质发生缓慢的聚合反应,从而降低涂料的储存期。将固化剂微胶囊化后,可以使得固化剂和涂料基质隔离,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或压力下,使微胶囊破裂,释放出固化剂,才能与涂料基质发生反应。因此,微胶囊化使固化剂和涂料基质作为单一的体系成为可能。由于液晶的特殊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在液晶器件中。其中,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由于不需要偏光片和被光源,且制备工艺较简单等,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大尺寸柔性显示器件、光栅、电子窗帘以及电子纸等领域。微胶囊化法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成为制备PDLC的常用方法之一。首先,本文分别采用溶剂蒸发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膜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膜材料制备了涂料固化剂(TGIC)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产品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形貌以及组成的分析和讨论,实现微胶囊化工艺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制备涂料固化剂微胶囊产品,且该两种工艺不会破坏TGIC的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减小连续相与固定相的体积比,改变搅拌速度,乳化方式等。探索了溶剂蒸发制备涂料固化剂微胶囊工艺的放大;通过逐步放大的方式,初步确立了1L规模的生产工艺条件。其次,对TGIC微胶囊产品的释放性能、热性能、固化性能和机械性能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光-热双重固化树脂作为基体,分析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PMMA/TGIC微胶囊在树脂基体中的应用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在树脂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室温稳定性和高温释放性能;固化涂层的铅笔硬度可达到6H,附着力为1级。最后,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U-F)为膜材料制备了向列相液晶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产品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形貌以及包封率和芯载量分析和讨论,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制备粒径大小在5μm左右,分布窄的向列相液晶微胶囊产品,且对应的工艺过程不会破坏液晶的光学性能。
李华[9](2014)在《复合泡沫结构吸油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运输业迅速壮大。大规模石油运输使得溢油事故,特别是海洋溢油事故频发。石油泄漏会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而利用吸油材料吸附水面(河、湖、海)溢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理水体溢油污染的方法。吸油材料的原料丰富,价格低,但现有的吸油材料吸油率低、回收困难、利用率低,无法满足环境治理的需求。为获得低成本、高效率吸油材料,本论文针对现有吸油材料存在的问题,从利用废弃聚氨酯泡沫(PU)的角度,提出将亲水PU泡沫经过复合改性从而获得亲油疏水高效吸油材料的思路;另外从具有大比表面积疏水性的纳米碳材料出发,提出将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与吡咯共聚还原自组装制备三维亲油多孔泡沫结构复合吸油材料的思路。采用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表面性质的优化,来提高吸油材料的吸油率和重复利用率。围绕上述思路,论文主要开展了聚氨酯泡沫的亲油疏水改性和石墨烯复合吸油材料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在废弃的聚醚型PU泡沫表面接枝含长链碳分子的亲油聚合物-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得到改性PU(PU-g-LMA);考察了BPO、DVB的用量、LMA的质量比以及反应时间对PU-g-LMA吸油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接枝聚合条件:引发剂BPO为PU质量的5%wt;交联剂DVB为PU质量的1.5%wt; m(LMA):m(PU)=1.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6h,对比空白PU,PU-g-LMA吸水率下降50%,在水油混合体系中柴油和煤油的吸油率分别增加了44%、100%。(2)合成制备LMA微球涂覆改性PU (PU-LMA microspheres) o对比在PU表面接枝LMA和在PU表面涂覆LMA微球两种改性方法对吸油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表征证明了接枝LMA的聚合过程发生在PU骨架上的NH-基团;改性后PU-g-LMA和PU-LMA microspheres吸水率下降;在纯油体系中PU-g-LMA吸油率增加比PU-LMA microspheres少;在水油体系中PU-g-LMA吸油率增加大于PU-LMA microspheres。此外,改性的PU吸油材料对有机溶剂吸附效率良好,可以用于有机溶剂的清理回收。(3)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氧化石墨,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KGO)经进一步的超声削离处理后,与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和吡咯(Py)混合,进行水热聚合及还原反应,制备了多孔石墨烯复合吸油材料(]KG-PPy)。考察了APS、Py的质量和KGO浓度对三维结构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纯油中吸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用量为:KGO浓度为1.5mg/ml、Py质量为KGO质量的80%,APS的质量为KGO质量的5%。(4)对KG-PPy进行了FTIR、拉曼光谱(Raman), X射线衍射(XRD), SEM,透射电镜(TEM)和比表面积(BET)表征,对比冷冻干燥和常规干燥样品的吸油率,经过冷冻干燥得到的样品吸油率较高,对柴油的吸油率>100g/g;采用常规干燥方法得到的样品对柴油的吸油率>48g/g,且常规干燥的样品经过10次循环使用后吸油率仍能保持45g/g以上,同时也对有机溶剂也展现出良好的吸附性。(5)最后探讨了PU-g-LMA和KG-PPy对柴油和煤油在水面上的吸附去除过程,采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描述,采用Lagergren拟一级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出动力学模型的速率常数及相关性。结果发现,PU-g-LMA和KG-PPy对柴油和煤油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动力学则与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线性相关性系数最高。上述实验结果证明,经过亲油疏水改性的聚氨酯泡沫和具有三维泡沫结构的KG-PPy吸油效率提高(均>40g/g),结合吸附数据、表征分析和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可以得出,在吸油过程中,吸油材料表面基团的亲油疏水性和三维结构有利于油分子快速进入到材料内部,此外,KG-PPy石墨烯片层形成的大量介孔和微孔对吸附过程提供的毛细凝结作用对更快更多的吸附油分子有重大作用。
王芬[10](2012)在《聚合物分散液晶光电器件研究与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一种新兴电光复合材料。它制备方法简便、高对比度、不需要偏振片等优点,已经在各方面广泛应用.如可用在显示器、电光窗、液晶光阀与相位光栅全息记录膜等多种电子设备中.因此,它是目前光通讯技术与液晶显示器件领域的热点关注的课题.本文围绕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的器件当前的研究现状,结合我们自身实验条件,将传统的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器件制备与固化荧光材料相结合,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荧光器件。同时我们还深入对聚合物分散器件(PDLC)的透射光的散射的特性进行初步理论研究。具体内容:(1)利用我们实验已有溶胶凝胶技术为基础,制备出具有荧光效应的荧光薄膜,将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器件光电特性与固化荧光薄膜相结合,成功制备出具用荧光效应并且能实现对荧光光强定量调制的荧光开关。所以,在医学领域、传感器、光纤通讯等领域中这种荧光开关器件独特的调控功能被广泛的应用与重要研究。(2)采用聚合物相分离法制备PDLC,根据制备的PDLC器件独特的结构,利用possion几率分布并结合单液滴的散射理论模型对器件施加外电场时透射光的散射特性随电压-角度变化研究作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全文围绕PDLC薄膜器件优越的光电特性,分别从材料的特性,技术融合角度入手,进行了广泛而有深度的研究,对推动PDLC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发展价值。
二、以相分离法制作快速柔性液晶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相分离法制作快速柔性液晶膜(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调光膜的制备、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能调光膜工作原理 |
2 智能调光膜的制备技术 |
2.1 相分离法 |
2.1.1 聚合引发相分离(PIPS) |
2.1.2 热过程引发相分离(TIPS) |
2.1.3 溶剂挥发引发相分离(SIPS) |
2.2 空穴法 |
2.3 微胶囊法 |
3 PDLC薄膜的典型应用-智能调光玻璃 |
3.1 一步真空成型法 |
3.2 高压釜加工法 |
3.3 水浴法 |
4 PDLC薄膜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
5 结束语 |
(2)水通道蛋白AqpZ和二酰基甘油激酶DAGK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固体核磁共振简介 |
1.2 固体NMR中的相互作用 |
1.3 膜蛋白和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固体NMR研究 |
1.3.1 样品制备 |
1.3.2 ssNMR实验技术 |
1.3.3 配体观察 |
1.3.4 膜蛋白观察 |
1.4 膜蛋白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ssNMR研究 |
1.4.1 研究水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固体NMR技术 |
1.4.2 水-蛋白质极化转移的机制 |
1.4.3 水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实例 |
1.5 膜蛋白与磷脂分子相互作用的ssNMR研究 |
1.5.1 磷脂观察法 |
1.5.2 磷脂对蛋白影响的研究 |
1.6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展表征膜蛋白中水的状态的SSNMR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AqpZ脂质体样品的制备和氢氘交换流程 |
2.2.2 固体核磁共振实验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探测AqpZ内部水腔的原理 |
2.3.2 AqpZ水编辑实验和H/D交换实验 |
2.3.3 AqpZ内部水腔组成氨基酸分析 |
2.3.4 SSNMR和3D-RISM探测的AqpZ水腔比较 |
2.3.5 测量AqpZ-水化学交换速率的原理 |
2.3.6 AqpZ-水化学交换速率实验 |
2.3.7 AqpZ水交换速率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天然细胞膜中AqpZ拓扑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AqpZ固体核磁样品制备 |
3.2.2 MAS ssNMR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qpZ原位膜样品制备 |
3.3.2 AqpZ原位膜样品的归属 |
3.3.3 原位膜AqpZ的拓扑结构 |
3.3.4 环境对AqpZ通水机制的影响 |
3.3.5 获取距离约束 |
3.4 小结 |
第4章 汞离子抑制AqpZ机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AqpZ突变体构建和脂质体样品制备 |
4.2.2 活性测试 |
4.2.3 MAS ssNMR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汞离子对AqpZ活性的抑制 |
4.3.2 样品制备策略和研究思路分析 |
4.3.3 △2-AqpZ和汞离子的作用 |
4.3.4 Δ3-AqpZ和汞离子的作用 |
4.3.5 Δ1-AqpZ和汞离子的作用 |
4.4 小结 |
第5章 DAGK与ATP和ADP相互作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DAGK脂质体样品和滴定样品的制备 |
5.2.2 ssNMR滴定实验步骤 |
5.2.3 ssNMR归属实验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DAGK滴定后新出现的信号的归属 |
5.3.2 结合位点的分析 |
5.3.3 分析亲和力 |
5.3.4 核苷酸进入和离开DAGK的可能机制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聚合物网络液晶电光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晶的概述 |
1.1.1 液晶的发现及分类 |
1.1.2 液晶分子结构和理论模型 |
1.2 聚合物网络液晶膜 |
1.2.1 PNLC膜的显示原理 |
1.2.2 PNLC膜的制备 |
1.2.3 PNLC膜的阈值电压 |
1.2.4 PNLC膜的工作电压 |
1.2.5 PNLC膜的响应时间 |
1.3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计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设计 |
2.4 PNLC膜的制备与测试 |
2.4.1 PNLC膜的制备过程 |
2.4.2 PNLC膜电光特性的测试 |
2.4.3 PNLC膜的响应时间测试 |
第三章 聚合物单体对PNLC膜电光特性的影响 |
3.1 实验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固化温度对PNLC膜电光特性的影响 |
3.2.2 光引发剂含量对PNLC膜电光特性的影响 |
3.2.3 不同比例单体对PNLC膜电光特性的影响 |
3.2.4 不同单体对PNLC膜电光特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亲化合物对PNLC膜电光特性的影响 |
4.1 实验 |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2.1 TWEEN80对PNLC膜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的影响 |
4.2.2 TWEEN80对PNLC膜最低透过率稳定性的影响 |
4.2.3 TWEEN80对PNLC膜对比度的影响 |
4.2.4 TWEEN80对PNLC膜迟滞效应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流动场下纤维素纳米晶自组装机制研究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构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纤维素的结构 |
1.3 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s) |
1.4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1.4.1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概述 |
1.4.2 酸解法 |
1.5 纤维素纳米晶表面修饰 |
1.5.1 非共价表面化学改性 |
1.5.2 TEMPO氧化法 |
1.5.3 阳离子化 |
1.5.4 酯化、硅烷化和其他表面化学修饰 |
1.5.5 聚合物接枝反应 |
1.6 纤维素纳米晶的液晶自组装行为 |
1.6.1 高分子液晶 |
1.6.2 熵驱动下系统的有序性 |
1.7 纤维素纳米晶在液相中的自组装行为 |
1.7.1 纤维素纳米晶在水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
1.7.2 纤维素纳米晶在有机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
1.7.3 纤维素纳米晶在外场下的自组装行为 |
1.8 基于纤维素纳米晶自组装的固体材料 |
1.8.1 具有手性向列液晶结构的纤维素膜材料 |
1.8.2 纤维素纳米晶膜彩色的起源 |
1.9 纤维素纳米晶液晶自组装结构为模板的有机无机多孔材料 |
1.9.1 纤维素纳米晶液晶自组装结构为模板的无机多孔材料 |
1.9.2 纤维素纳米晶液晶自组装结构为模板的有机多孔材料 |
1.10 基于纤维素纳米晶液晶自组装的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 |
1.10.1 CNCs与功能性纳米粒子共组装形成的杂化材料 |
1.10.2 基于纤维素纳米晶自组装的仿生复合材料 |
1.11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1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表征以及过滤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和试剂 |
2.2.2 纤维素纳米晶及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的制备 |
2.3 CNC纳米颗粒和CNC彩色膜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硫酸酸解法制备的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表征 |
2.4.2 真空辅助过滤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工艺优化及彩色膜材料表征 |
2.5 小结 |
第3章 真空过滤辅助CNC自组装形成彩色膜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和试剂 |
3.2.2 纤维素纳米晶及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的制备 |
3.3 样品测试和表征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真空辅助过滤法分阶段制备CNC彩色膜 |
3.4.2 真空辅助过滤法分阶段制备CNC彩色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表征 |
3.4.3 真空辅助过滤法分阶段制备CNC彩色膜过程中上层悬浮液的变化 |
3.4.4 真空辅助过滤法制备CNC彩色膜干燥脱水过程和膜的多孔性 |
3.4.5 真空辅助过滤法制备CNC彩色膜动力学过程的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多重光学性质的纤维素纳米晶复合膜材料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碳量子点和多金属氧酸盐介绍 |
4.3 具有手性向列液晶结构的碳量子点/纤维素纳米晶复合膜材料的制备 |
4.3.1 碳量子点的荧光性和粒子形貌结构表征 |
4.3.2 碳量子点和纤维素纳米晶共组装复合膜材料的光学性能 |
4.4 具有变色开关性质的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的制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离子液体改善纤维素纳米晶(CNCs)彩色膜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质和热加工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材料和试剂 |
5.2.2 纤维素纳米晶(CNCs)的制备 |
5.2.3 AmimCl增塑的纤维素纳米晶彩色膜的制备 |
5.2.4 材料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离子液体增塑的CNC彩色膜的制备 |
5.3.2 离子液体增塑的CNC彩色膜机械性能的评价 |
5.3.3 离子液体增塑的CNC彩色膜的光学性质研究 |
5.3.4 离子液体增塑的CNC彩色膜结构表征 |
5.3.5 离子液体增塑的CNC彩色膜热稳定性和热加工性能测试 |
5.4 小结 |
第6章 可控性能石墨烯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材料和设备 |
6.2.2 样品制备 |
6.2.3 表征方法和技术 |
6.3 结果与讨论(膜材料宏观性能与微结构的关系) |
6.3.1 制备横向尺寸收缩可控的RGO膜 |
6.3.2 RGO膜材料机械性能的测试评估 |
6.3.3 RGO膜材料导电性的测试评估 |
6.4 结果与讨论(pH为媒介调控RGO膜尺寸收缩的机理) |
6.4.1 pH改变时GO表面化学功能团的结构演绎 |
6.4.2 GO膜物理结构和形态结构的表征 |
6.4.3 RGO膜的形态结构的表征 |
6.4.4 GO膜的“溶胀?还原”过程 |
6.4.5 图解说明GO悬浮液的pH值和RGO膜尺寸稳定性的关系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含嘧啶基团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共轭大环化合物的发展 |
1.3 轭大环化合物的分类 |
1.3.1 芳炔类大环化合物 |
1.3.2 希夫碱类大环化合物 |
1.4 阴离子传感器 |
1.4.1 阴离子传感器简介 |
1.4.2 荧光传感器机理 |
1.4.3 阴离子传感器分类 |
1.5 铂(Ⅱ)配合物概述 |
1.6 选题思路 |
第二章 含嘧啶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
2.1 含嘧啶大环分子1的合成探究 |
2.1.1 大环分子1的合成探究 |
2.1.2 刚性链的逆合成探究 |
2.1.3 柔性链的逆合成分析如下图所示 |
2.1.4 含嘧啶共轭大环中间体的合成探究 |
2.1.5 化合物8的合成探究 |
2.1.6 化合物9的合成探究 |
2.1.7 化合物10的合成探究 |
2.1.8 含嘧啶基团共轭大环化合物1的合成探究 |
2.2 铂(Ⅱ)配位合成探究 |
2.2.1 大环化合物1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合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性分析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化合物1的物性研究 |
3.2.1 化合物1的光学性能研究 |
3.3 对大环化合物的应用性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1 实验用主要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1.3 测试仪器 |
4.2 合成部分 |
4.2.1 目标分子1的合成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PDLC膜工作原理 |
2 PDLC的应用 |
2.1 显示领域 |
2.2 建材领域 |
2.3 光学器件 |
2.3.1 可变光衰减器 |
2.3.2 空间光调制器 |
2.3.3 PDLC微透镜阵列 |
2.3.4 聚合物分散液晶菲涅尔波带片 |
2.3.5 连续变焦的PDLC电控透镜 |
2.3.6 二维聚合物分散液晶光子晶体 |
3 PDLC的纳米掺杂改进研究 |
4 结束语 |
(7)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发展历史 |
1.2.2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应用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合物分散液晶基础 |
2.1 液晶基础 |
2.1.1 液晶的分类 |
2.1.2 液晶的结构与特性 |
2.2 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 |
2.3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定义 |
2.4 PDLC的工作原理 |
2.5 PDLC的制备方法 |
2.5.1 聚合引发相分离法 |
2.5.2 热引发相分离 |
2.5.3 溶剂引发相分离 |
2.5.4 空穴法 |
2.5.5 微胶囊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部分及理论基础 |
3.1 聚合物和液晶材料的选择 |
3.2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电光性能参数 |
3.2.1 开态和关态 |
3.2.2 对比度 |
3.2.3 阈值电压与饱和电压 |
3.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1 实验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4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制备与性能研究技术路线 |
3.5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制备 |
3.6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电光性能测试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液晶含量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影响 |
4.2 固化温度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影响 |
4.3 固化时间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影响 |
4.4 膜厚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影响 |
4.5 PDLC膜在电力安全领域应用可行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微胶囊技术在涂料固化剂和液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胶囊技术介绍 |
1.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3 微胶囊技术在涂料中的应用 |
1.3.1 涂料固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1.3.2 光-热双重固化涂料的研究进展 |
1.3.3 潜伏性树脂固化剂 |
1.4 微胶囊技术在向列相(nematic)液晶体系中的应用 |
1.4.1 向列相液晶的介绍 |
1.4.2 向列相液晶的应用 |
1.4.3 向列相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4 聚合物分散型柔性液晶显示研究 |
1.5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章 PMMA/TGIC 微胶囊的研究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原料和仪器 |
2.2.2 溶剂蒸发法制备 PMMA /TGIC 微胶囊 |
2.2.3 原位聚合法制备 PMMA /TGIC 微胶囊 |
2.3 微胶囊性能的表征 |
2.4 涂料固化性能的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工艺参数的优化 |
2.5.2 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性能表征 |
2.5.3 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工艺参数的优化 |
2.5.4 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性能表征 |
2.5.5 两种方法制备微胶囊的固化性能的比较 |
2.5.6 溶剂蒸发法制备 PMMA/TGIC 微胶囊工艺放大的探索 |
2.6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原位聚合法制备向列相液晶微胶囊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原料和仪器 |
3.2.2 E7/U-F 微胶囊的制备 |
3.2.3 微胶囊性能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乳化剂的影响 |
3.3.2 温度和 pH 值的调节 |
3.3.3 E7/U-F 微胶囊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复合泡沫结构吸油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水面及海上溢油污染 |
1.2 海上溢油污染处理方法 |
1.3 溢油吸油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无机吸油材料 |
1.3.2 高分子吸油材料 |
1.3.3 有机/无机复合吸油材料 |
1.3.4 纳米吸油材料 |
1.4 吸油材料吸油机理 |
1.5 吸油材料改性及结构控制 |
1.5.1 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 |
1.5.2 自组装技术 |
1.6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意义 |
2 聚氨酯泡沫材料表面亲油疏水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合成方法 |
2.4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5 材料吸油/测试 |
2.5.1 吸油测试 |
2.5.2 吸水测试 |
2.5.3 油水混合物中吸油材料的吸油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7 聚氨酯泡沫表面涂覆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微球改性 |
2.8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微球的合成及涂覆 |
2.9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10 材料的吸油测试方法 |
2.11 结果与讨论 |
2.12 小结 |
3 类海绵结构石墨烯/吡咯复合吸油材料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3 合成路线 |
3.3.1 氧化石墨的制备 |
3.3.2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3.3 石墨烯/聚吡咯海绵合成方法 |
3.3.4 还原石墨烯的制备 |
3.4 材料的表征方法 |
3.5 材料吸油测试 |
3.5.1 纯油中的吸油测试 |
3.5.2 在水油混合物中的吸油率 |
3.5.3 再生后的吸油率测试 |
3.6 石墨烯/吡咯复合材料吸油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
3.7 石墨烯/吡咯复合材料表征 |
3.8 小结 |
4 复合吸油材料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吸油等温线的测定 |
4.3.2 吸油动力学计算 |
4.4 PU-g-LMA吸附实验结果 |
4.5 PU-g-LMA吸油机理探讨 |
4.6 KG-PPy吸附实验结果 |
4.7 KG-PPy吸油机理探讨 |
4.8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聚合物分散液晶光电器件研究与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聚合物分散液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工作原理 |
1.1.3 PDLC 制备方法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2 荧光电子器件研究 |
2.1 荧光概述 |
2.1.1 荧光的发展 |
2.1.2 荧光产生原理 |
2.1.3 类型与光谱 |
2.2 荧光开关的设计与制备 |
2.2.1 技术与实验 |
2.2.2 器件的制备 |
2.2.3 仪器与测试 |
2.2.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2.2.5 结论 |
2.3 本章小结 |
3 PDLC 透射光特性研究 |
3.1 PDLC 散射理论 |
3.2 随电压-角度变化研究 |
3.2.1 技术研究与实验思路 |
3.2.2 器件的制备 |
3.2.3 测试与分析 |
3.2.4 结果与讨论 |
3.2.5 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以相分离法制作快速柔性液晶膜(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调光膜的制备、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 姜磊,刘鎏,王巍,李俊彬,张鹏,张行颖,李航.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2]水通道蛋白AqpZ和二酰基甘油激酶DAGK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D]. 谢华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9(02)
- [3]聚合物网络液晶电光特性的研究[D]. 牧启辉. 河北工业大学, 2018
- [4]流动场下纤维素纳米晶自组装机制研究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构筑[D]. 刘平.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5]含嘧啶基团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物性研究[D]. 章兵. 东华大学, 2017(05)
- [6]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应用[J]. 庞晓峰. 电子科技, 2016(07)
- [7]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安亚静.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5)
- [8]微胶囊技术在涂料固化剂和液晶中的应用[D]. 赵珍. 天津大学, 2014(05)
- [9]复合泡沫结构吸油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聚合物分散液晶光电器件研究与制备[D]. 王芬. 宁波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