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olaris下X.2.5协议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育[1](2021)在《基于平面靶标的多目标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的发展带动机器人技术不断提升,目前多机器人系统的应用逐渐走向普及化和实用化。对机器人进行精确定位是保证生产作业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于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和促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机器视觉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测量技术,原理上具有非接触、实时性强、信息量丰富等显着优点,在工业生产及机器人定位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目前多机器人系统很难实现多目标定位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对多个机器人定位的方法。首先建立多目标定位系统,由计算机、摄像机、二维转台、无线通信装置和多个平面靶标构成,将平面靶标安装在机器人上辅助定位,采用无线方式控制点亮不同的平面靶标,利用视觉测量技术进行平面靶标位姿的求解。摄像机采用小视场成像,安装在二维转台上扩大了视场范围,实现了大范围内多个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完成的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了多目标定位系统并研究其工作原理,分析成像靶标坐标传递规律,建立了多目标定位系统成像模型并分析求解,得到平面靶标的位姿参数。(2)完成了系统的通信设计,包括平面靶标的结构设计和通信网络中协调器与终端节点的软件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通信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通信情况良好,各节点之间可完成有效的数据收发。(3)完成了多目标定位系统的标定,包括摄像机参数标定和二维转台与摄像机相对位姿的标定;设计了靶标上靶点的检测方法,涉及的内容有亮度筛选、图像去噪、阈值分割、形态学操作和特征点判断。(4)编写了多目标定位系统软件,通过原理性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定位精度对比实验,由实验结果表明,摄像机结合二维转台前后的目标定位精度保持一致,本系统还有效扩展了定位范围,可实现多目标定位。最后分析了影响系统定位精度的误差因素。
林志常[2](2021)在《Fletcher校验和的循环性质及其编码速度优化》文中提出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信号已经逐渐取代了模拟信号成为主要的传输信号类型。由于信道的特性复杂,当调制好的信号在信道里进行传输的时候,必然要受到信道的影响。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高效可靠的数字传输和存储系统需求的日益增涨,增强数据抗干扰能力,提升系统稳定性的技术(信道编码)被不断提出。在本文中,将介绍一种位置相关的校验和算法:Fletcher校验算法(Fletcher checksum,FC)。这是一种具有与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的检错能力相接近的算法,但却拥有更少的计算量。循环冗余校验是基于多项式除法,对于现代的计算机而言计算量较大。而FC只需要使用加法,计算量大为减少。尽管FC及其变体被广泛使用,但是人们对于FC的数学结构却知之甚少,以致于关于它的检错能力更多的是停留在实验模拟上,难以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更糟糕的是,FC存在两种版本,其一是Fletcher在1982年发表的论文上提出的版本,我们将其称之为FC;其二是RFC1146文档中的版本,我们将其称之为FC-RFC。在本文中,证明了 FC是一种循环码。这是通过引入循环码Fletcher码(Cyclic Fletcher Code,CFC),并证明CFC与FC是等价的,从而得到的结论。借由循环码清晰的代数结构,我们分析了 FC码长和码距,讨论了 FC的检错性能,包括单字纠错、双字检错、突发错误检测以及漏检概率。同时我们给出了 CFC与FC-RFC之间的数学关系。本文同时也考虑了 FC的编码实现问题,我们给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案用来防止数据冒险,使得FC的编码能更加的并行友好。另外,这种新的计算方案也同样支持使用单指令多数据流(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IMD)进行进一步的速度优化。实验模拟表明,CFC的新编码方案在编码速度上比FC的原计算方案提升了至少46%,且几乎是CRC的3倍。
冯晓雄[3](2021)在《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功能智能化控制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智能化成为未来液压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液压元件,作为工程机械与工业机械的上游产品,必须寻求智能液压的突破口,达到满足新一代智能制造需求的具有全新概念的液压数字智能元件与系统,才能与机械设备主机的智能化相匹配和融合。为此本文选用比例伺服阀为研究对象,探索比例伺服阀进行阀前定压的新用途,使用比例伺服阀进行阀前定压试验,验证比例伺服阀能否实现溢流阀的功能。首先,本文针对比例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与溢流阀的功能进行联系比较,制定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模块的控制策略,并根据整个控制模块的硬件结构,建立相应的压力控制数学模型。其次,使用ANSYS软件中的Fluent对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时的工作油道进行流场分析,根据不同开度不同压力下油液流速方向和压力分布规律的变化情况,找到射流角随阀口开度和压力变化的规律,拟合出合适的稳态液动力计算公式。进而,根据合理稳态液动力公式对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对其进行原理性分析。再次,利用AMEsim对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并通过试验证明实验原理实际的可行性并相较与普通溢流阀性能的优越性。最后,改造试验台进行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功能的原理性实验,为进一步优化其控制性能提供一定参考。研究成果可推广到智能比例伺服阀其他功能的开发上,为智能液压阀的研制提供技术借鉴,对液压智能化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李义[4](2021)在《基于UWB与IMU组合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室内机器人的导航定位问题一直是机器人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要实现机器人在室内自主导航首先需要进行精确定位,通常情况下移动机器人基于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的定位导航误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因此需要结合其他定位技术进行位置修正。基于UWB(Ultra Wide Band,UWB)的定位技术凭借其抗干扰力强、定位精度高等特点在众多的室内定位技术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将UWB技术应用于室内机器人定位,本论文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1)对UWB测距方案、UWB定位算法以及无线传感网络协同定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与选取,将UWB技术与AHLos(Ad-Hoc Localization System,AHLos)协同定位算法结合展开对室内多机器人定位方法研究,提高定位系统的定位效率和成功率。针对AHLos算法中将标签升级为基站进行迭代定位会存在累计误差,提出以下改进:通过设置阈值来对标签升级为基站进行限制,避免定位误差较大的标签节点参与迭代定位;通过加权方法对原始基站和升级的基站赋予不同的权值,每次定位时选取权值较大的基站进行位置解算,减少累积误差。结合改进的AHLos协同定位算法,设计室内多机器人协同定位方案,建立协同位置解算模型并实现多机器人定位仿真验证。(2)针对受NLOS(None Line of Sight,NLOS)影响导致机器人定位精度低或定位失败的问题,将UWB与IMU定位系统进行组合。通过对IMU定位技术、组合方法以及数据融合算法分析研究,设计了基于KF算法的松组合和基于EKF算法的紧组合数据融合方案,分别对UWB子系统和IMU子系统融合前的数据进行优化,提高定位精度;通过实验验证紧组合系统定位精度最高,平均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0891m,相较于松组合定位系统定位性能提升了约23.12%,较UWB定位系统提升了约41.92%,较IMU定位系统提升了约56.15%,提高了定位精度,实现移动机器人室内全方位定位。(3)构建多机器人定位系统平台,完成组合定位系统硬件设计以及软件算法设计。在室内环境中分别进行单机器人与双机器人动态定位实验,经过测试本文设计的组合定位系统在搭建的室内环境中单机器人动态定位平均RMSE约为0.1224m,双机器人动态协同定位平均RMSE约为0.1342m,达到预期目标。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UWB与IMU组合定位系统,结合协同定位思想实现室内机器人稳定定位,相比于单独的UWB定位系统或IMU定位系统,定位精度更高,适用场景更广,本文的内容对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的研究和定位精度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胡景宇[5](2020)在《高饱和磁化强度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的研制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全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软磁材料朝着节能化、集成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软磁材料具有高的饱和磁化强度Ms、低的矫顽力Hc、高的磁导率以及高的电阻率。而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作为新一代软磁材料,其表现出比传统软磁材料更为优异的软磁性能,这是因为合金中α-Fe纳米晶相与非晶相之间交换耦合作用带来的低平均磁晶各向异性。目前,Fe-Si-B-Nb-Cu系纳米晶合金(FINEMET)已作为磁芯材料实现了工业化应用,然而其仅为1.24 T的饱和磁化强度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商用的Fe Si B系1K101非晶合金的Ms为1.5-1.6 T左右,相对于传统硅钢的Ms要低很多。近年来相继开发的Fe-Si-B-Cu、Fe-B-Cu等纳米晶合金系的Ms均超过了1.75 T,但这些合金的矫顽力、热稳定性、非晶形成能力等其他性能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本文为了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研究了元素添加、制备工艺、热处理工艺对Fe-Si-B-P系、Fe-Si-B-Cu-P系、以及Fe-Si-B-Cu-Ca系非晶纳米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淬态结构、热稳定性、晶化结构、磁性能以及电阻率的影响。最后,还以商用1K101非晶合金带材为原材料设计与制备了新型励磁磁源,并对其励磁性能进行了表征。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Fe85-xSi3B12Px(x=0,1,2,3,4,5)合金随着P元素的加入,非晶形成能力不断提高,在x=4和x=5时能够得到完全非晶的淬态合金。合金淬态矫顽力Hc随P元素的添加呈下降趋势,在x=5时,淬态矫顽力仅有3.46 A/m。合金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P替换Fe含量的提升而不断降低,从x=0时的1.71 T降低至x=5时的1.58 T,下降了7%。在x=4时,该非晶合金的淬态饱和磁化强度为1.64 T,优于现在商用的1K101牌号Fe Si B系列合金的1.56 T。(2)Fe85Si2B12-xPxCu1(x=0~4)淬态合金矫顽力为54.53~122 A/m,随着P元素含量的提升矫顽力不断降低。当P含量为x=4时,矫顽力最低,为54.53 A/m,相较于没有P添加的合金矫顽力118.7 A/m下降了54%。此外,P元素的加入也使得过冷液相区ΔTx增加,从x=0时的119℃增加到了x=4的153℃,增加了28.6%。(3)Fe84Si2B8P5Cu1和Fe83.5Si2.5B8P5Cu1合金分别在440℃和420℃热处理后能够达到最低的矫顽力,分别为24.4 A/m和18.35 A/m。对应的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1.79T和1.67 T。Fe83.5+xSi2.5B8P5Cu1-x(x=0.5)合金在420℃热处理后的综合软磁性能为Ms=1.83 T,Hc=15.08 A/m,在440℃热处理后的综合软磁性能为Ms=1.86 T,Hc=22.71A/m。相比同等Fe含量的Fe84Si2B8P5Cu1合金综合软磁性能更好。(4)Fe84SixB10.5-xP5Cu0.5(x=0~5.5)合金在Si含量为x=5.5时,能够得到完全非晶的淬态带材,且该成分合金的过冷液相区ΔTx较大,为133℃,说明该合金具有较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该合金在440℃保温10分钟热处理后,软磁性能为Ms=1.85 T,Hc=12.96 A/m。随着热处理的温度从450℃提升至480℃之后,Fe84Si5.5B5P5Cu0.5合金矫顽力不断增加,在温度为480℃时矫顽力最高为26.53 A/m。而随着热处理保温时间从20分钟提升至60分钟,矫顽力不断增加,从18.17 A/m增加到60.71 A/m。(5)少量Ca元素的添加能够提升(Fe82Si3B14Cu1)100-xCax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在Ca含量为x=0.18和0.24时,可以得到淬态完全非晶带材。而当Ca含量为x=0.18~0.48时,退火后的纳米晶合金只含单一α-Fe相。淬态(Fe82Si3B14Cu1)100-xCax电阻率随着Ca含量的提升呈上升趋势,从x=0时的137.6μΩ.cm增加到x=0.72时228.8μΩ.cm。而退火后合金带材电阻率相对于淬态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此外,Ca含量较高时能够促进退火前后合金中高电阻率的Fe3B纳米晶相的形成。退火后合金带材的电阻率随着C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x=0.72时电阻率达到极大值171.3μΩ.cm,比x=0成分的电阻率116.2μΩ.cm提升了47.4%。(6)采用商用1K101非晶合金和DT4纯铁棒制备了新型磁源。在励磁电流为5 A时,在铁棒的凸出端能够产生的空间磁感应强度B最大值为173.5 m T,远高于平坦端和无铁芯添加时的最大磁感应强度,结果说明凸出结构能够明显提升磁力线的汇聚能力。
符海霸[6](2020)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分布对雾滴沉积效果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航空植保技术凭借无人机飞行作业灵活方便、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在现代化智慧大农业中占据显着地位,但作业过程仍存在飘移和沉积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本文以无人机结构作为切入点,在符合植保器械喷药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无人机风场分布对雾滴的沉积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结构的布局,基于计算机流体力学对无人机旋翼下方风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在此风场下,研究不同作业参数下四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风场对雾滴沉积效果的影响,以得到喷洒效果最佳作业参数。为优化多旋翼无人机喷洒奠定基础,提高雾滴在农作物表面的沉积效果,为精准施药技术的研究提供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旋翼风场分布对雾滴沉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模拟仿真通过空气动力学理论分析无人机风场的形成特点以及风场速度变化规律,结合风场特性,进一步分析雾滴在气流场里的沉降过程,明确雾滴在旋翼下方风场和其他不同作用力下的变化规律,为基于CFD数值仿真分析旋翼风场的分布规律提供理论支撑。在理论基础上,使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流体力学仿真子模块软件,进行四、六、八旋翼无人机的有限元分析与设计,对旋翼下方风场进行仿真模拟,建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风场与旋翼数量和轴距的数值模拟函数关系,为风场下雾滴沉积效果提供模型依据。(2)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试验台设计与研究根据模拟无人机旋翼仿真结果和雾滴沉积效果试验要求,设计一种可视化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试验平台,该试验台可实现无人机不同作业参数的控制与监测,保证了无人机高度、旋翼转速、压力可监控,实现了植保作业过程农药喷洒、雾滴收集以及雾滴沉积效果检测之间高度配合;试验后,试验平台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及试验数据实时处理与存储。(3)基于试验台对风场分布验证及雾滴雾滴沉积效果试验研究依据旋翼无人机模拟仿真结果,进行三因素多水平混合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风量化试验、力学性能试验以及喷洒作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旋翼转速、旋翼轴距等因素对雾滴沉积评价指标的显着影响,影响主次顺序:旋翼转速>旋翼轴距>飞行高度。当四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组合为:飞行高度为1.5m、旋翼转速为2000r/min、旋翼间距610mm时,进行喷洒试验后,雾滴评价指标为:沉积量1370ml,变异系数为40.1%,飘移率为15.8%,此时喷洒效果最佳。
易英炜[7](2020)在《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与管控系统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输变电工程是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我国“新基建”部署逐步深入,以输变电工程建设为主体的电网建设项目将会愈加增多,所面临的建设质量风险也将是更高层次的挑战。现有的质量管控方案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及管控系统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从工程实际需求出发,针对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及管控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本文提出一套适用于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的风险分析方法。在WBS-RBS的范式框架下,分解工程的工作环节及对应风险,量化研究单个工作环节的风险贡献度,辨识出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通过遴选现场反馈的质量报告,利用灰色关联模型结合贝叶斯网络,对危险工作环节的高风险工序进行评估并构建风险序列。采用K最近邻法在历史数据库中遍历搜寻相似度高的相关案例,为现场风险质量管控提供辅助决策。其次,面向现场管控的实际需求和现场建设条件,设计了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及管控体系。该体系以风险分析流程为核心,硬件方面,详细研究了可视化信息采集终端组的组成;软件方面,设计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及数据库表。并提炼、设计了该系统的主要实用化功能,以全面分析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并提供联动管控方案。最后,在湖南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的支持下,将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及管控系统在多个电力工程建设现场应用,以解决工程项目部在建设质量风险感知和管理上的不足,提高建设现场管理方面的智能化程度和风险响应能力。文中对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方案以及人机界面的开发与实现展开了详实的介绍,并展示了建设质量风险分析及管控系统应用的案例。
曾海洋[8](2020)在《越野轮胎沙石路面行驶性能仿真分析与试验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野轮胎作为汽车与沙石路面直接作用的部件,其与沙粒间的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着越野车辆的行驶通过性、动力性、平顺性、甚至是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因此,系统研究车轮与沙石路面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可以为现代越野车辆的设计、开发和优化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首先,开发了室内土槽试验平台,并以某越野轮胎为研究对象,系统测试了其在砾石路面和沙地路面下的行驶行为。在单轮土槽一致性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获得了越野轮胎在不同滑转率、车轮载荷、胎面结构和土壤介质等工况下的行驶性能参数,分析了不同工况越野轮胎对沙石路面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不仅获得了不同工况下越野轮胎与不同介质路面的相互作用关系,更为后续数值仿真方法研究越野轮胎-沙石路面相互作用的有效性提供了评价依据。其次,为了提高越野轮胎-砾石路面相互作用时DEM-FEM方法仿真分析的精度,采用宏观校正法获得了DEM-FEM模型参数集。通过DEM-FEM耦合方法建立并模拟砾石三轴试验,迭代地调整耦合模型的细观参数匹配三轴剪切试验测量得到的宏观响应(试样应力-应变关系和变形),获得了轮胎-砾石相互作用的细观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元开源程序DYNA3D开发了用于研究沙石-轮胎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有限元耦合仿真专用分析软件—DYNA3D-OVS,并采用标定的DEM-FEM耦合模型参数对越野轮胎砾石路面的行驶行为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与相应土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采用宏观标定方法确定轮胎-砾石DEM-FEM耦合模型参数以及数值仿真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仿真研究了越野轮胎沙地路面的行驶性能。论文通过粗粒化技术同时引入滚动阻力模型对沙地路面不规则沙粒进行了单元等效处理,提出一种基于试验设计(Do E)的DEM-FEM耦合模型参数标定方法。根据标定方法和流程,以特定的顺序执行单因素数值校准试验,确定了越野轮胎与沙地路面相互作用时唯一且完整的DEM-FEM模型细观参数集。将这组参数集运用到越野轮胎-沙地路面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的仿真模型中,仿真结果与相应的土槽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离散单元等效方法和参数标定的正确性。这一结论说明,利用适当粒径球形离散单元等效沙地并对DEM-FEM模型参数标定后,适当规模的离散元沙地路面模型可以对越野轮胎的沙地性能进行有效评价。
于冰[9](2019)在《量子关联及量子不确定性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量子关联是量子物理学最显着的特征之一.量子关联的量化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更有效利用量子态来实现量子信息处理方案.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论中一种重要的量子关联.随后研究表明,纠缠并不是量化量子关联的唯一方式.2001年,Ollivier和Zurek将经典信息论中互信息的概念推广到量子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关联度量,即量子失协.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作为量子力学的基础,是量子信息论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被广泛运用到判断量子纠缠等任务中.沿着这两个方向,本文致力于研究量子关联和量子不确定性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量子关联中的量子失协相关问题的研究:(1)对于含有5个参数的两量子比特X型态的量子失协问题的研究.首先我们把该问题转化成一个单变量类熵函数F(Z)在闭区间[0,1]上的优化问题,基于该方法我们给出了几个非平凡区域上X型态量子失协的精确解析解,并且严格证明了最值点大多在区间[0,1]的端点取到.然后我们使用Newton公式给出了一个有效的算法,解决了上一步中未涵盖的区域.结合端点值的情况,该迭代公式完全解决了求解该类X型量子态的量子失协问题.最后,我们还讨论了秩为2的该类型量子态的量子失协与量子并发度的联系.(2)求解更一般的含有7个参数的两量子比特X型态的超量子失协.与第一个问题的方法类似,首先把问题转化成由一个单变量类熵函数的最小值给出,给出一些非平凡区域两量子比特X型态的超量子失协的精确解.在这里,迭代公式同样可以解决该类型量子态的超量子失协问题.其次,我们讨论了相位阻尼信道下此类型量子态超量子失协的动力学演化.二、对于自旋关联强度分布情况的研究.首先把Cheng定义的各向同性强度的概念推广到多体高维量子系统,并且彻底地研究了三体和四体系统中各向同性强度的分布情况.我们还证明了任意三体量子态在d维Hilbert空间上的各向同性强度之和不能超过d-1,这就推广了d=2的情况.我们推导了三体和四体量子纯态的自旋关联强度的权衡关系和类单配性关系.此外,基于多体量子系统的不同子系统间自旋关联强度分布情况分析了两种量子关联的应用,一是四体量子比特系统两两子系统对Bell不等式违反的权衡关系;二是四体高维量子态两可分的必要条件,并且给出判断量子态是否真正多体纠缠的准则,该准则推广了四体量子比特态时Vicente-Huber文中的结果.三、基于方差的乘积形式的更强的酉不确定性关系的研究.首先我们根据几何-算术平均不等式给出了一组新的不等式,这些不等式与着名的Cauchy-Schwarz不等式相比是“细粒度的(fine-grained)”,我们的框架自然地改进了基于Cauchy-Schwarz不等式的结果.我们根据这些不等式给出了一组基于酉算子的不确定性准则.因此,基于我们的方法所得到的酉不确定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目前在[Phys.Rev.Lett.120,230402(2018)]上的结果.
蒋延付[10](2018)在《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水表研究》文中认为超声水表作为新型的智能水表,具有量程比宽、压损小、始动流量低、无可移动部件等特点,已逐步应用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方面。然而,小口径超声水表存在声程短,信号微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安装直管段要求较高,测量精度低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时差法超声流量测量的基础上,对小口径的超声水表进行了较深入研究。首先,针对超声水表安装对前后直管段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整直器的超声水表管路,通过CFD进行相关扰流试验仿真,并与无整直器模型流场进行对比,获得了合理管路结构。其次,采用低功耗设计思想,完成了超声水表样机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在硬件电路设计中,通过对微弱回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比较整形等电路,有效地减少噪声信号对回波信号的影响。软件设计中采用窗口开启时间自动调节算法,防止回波信号衰变对飞越时间测量的影响,提高了超声水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最后对超声水表样机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主要包含超声波发射电路中激励方波个数对回波信号幅值的影响试验、温度校准试验、累积流量试验、扰流试验、压力损失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超声水表样机运行稳定,各项性能均满足预期要求。
二、Solaris下X.2.5协议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olaris下X.2.5协议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平面靶标的多目标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多目标视觉定位方法分类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内容 |
2 多目标定位系统 |
2.1 多目标定位系统整体结构 |
2.2 多目标定位系统原理 |
2.2.1 系统各个坐标系 |
2.2.2 摄像机空间成像建模及求解 |
2.2.3 多目标定位系统成像建模及求解 |
2.3 本章小结 |
3 多目标定位系统通信设计 |
3.1 Zig Bee通信技术 |
3.2 系统多目标通信原理 |
3.3 多目标定位系统通信设计 |
3.3.1 平面靶标设计 |
3.3.2 系统通信设计 |
3.3.3 系统通信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标定与目标检测 |
4.1 系统硬件选型 |
4.1.1 摄像机选型 |
4.1.2 二维转台选型 |
4.2 系统标定 |
4.2.1 摄像机标定 |
4.2.2 摄像机与转台位姿标定 |
4.3 目标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现及实验分析 |
5.1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1 系统软件设计 |
5.1.2 系统实验平台 |
5.2 系统稳定性验证实验 |
5.2.1 系统静态稳定性实验 |
5.2.2 系统动态稳定性实验 |
5.3 系统原理性实验 |
5.4 定位精度对比实验 |
5.5 误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Fletcher校验和的循环性质及其编码速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信道编码简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校验和简介 |
1.2.2 Fletcher校验和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背景知识 |
2.1 代数引论 |
2.1.1 同余 |
2.1.2 群、环和域 |
2.2 分组码 |
2.2.1 线性分组码 |
2.2.2 循环码 |
2.2.3 循环冗余校验 |
2.2.4 Fletcher校验和 |
2.3 计算机组成原理 |
2.3.1 流水线 |
2.3.2 数据冒险 |
2.3.3 SIMD指令 |
2.4 波阵面模式 |
第3章 FC的循环性质 |
3.1 CFC码的构造及其与FC的等价性 |
3.2 CFC的码长 |
3.3 CFC的码距 |
3.4 CFC的计算 |
3.5 FC循环性质的例子 |
第4章 CFC检错性能分析 |
4.1 随机错误检错 |
4.2 突发错误检测 |
4.3 CFC与FC-RFC的代数关系 |
4.4 检错性能讨论 |
第5章 CFC的快速编码算法 |
5.1 新的编码方案 |
5.2 SIMD版本的编码实现 |
5.3 实验模拟 |
5.4 讨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功能智能化控制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液压阀智能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的控制原理分析 |
2.1 智能阀工作原理介绍 |
2.2 阀前定压控制策略的制定 |
2.2.1 比例伺服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
2.2.2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控制系统分析 |
2.3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控制模块硬件的数学描述 |
2.3.1 比例放大器数学描述 |
2.3.2 比例电磁铁的数学描述 |
2.3.3 LVDT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数学描述 |
2.3.4 滑阀压力方程的确定 |
2.3.5 整体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 Simulink仿真系统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阀内流道流体域的分析仿真 |
3.1 流体仿真技术 |
3.1.1 计算流体力学及Fluent软件简介 |
3.1.2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3.1.3 比例伺服阀的B口-T口流道流场几何建模 |
3.1.4 比例伺服阀的B口-T口流道流场仿真 |
3.1.5 比例伺服阀的B口-T口流道流速仿真分析 |
3.1.6 比例伺服阀的B口-T口流道压力仿真分析 |
3.2 稳态液动力的仿真与理论计算比较 |
3.3 稳态液动力的分析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MEsim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仿真 |
4.1 AMEsim比例伺服阀元件仿真 |
4.1.1 AMEsim简介 |
4.1.2 比例伺服阀AMEsim元件仿真 |
4.2 AMEsim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模块仿真 |
4.2.1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模块设计 |
4.2.2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模块仿真模块的参数设定 |
4.2.3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模块仿真模块的调试 |
4.3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模块稳态压力控制特性模拟试验 |
4.4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模块动态特性分析 |
4.4.1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模块阶跃电信号压力响应特性模拟试验 |
4.4.2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模块流量阶跃压力响应特性模拟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比例阀阀前定压原理性测试试验 |
5.1 试验台介绍 |
5.2 实验方案设计和结果分析 |
5.2.1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调试及流量阶跃动态响应 |
5.2.2 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性能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基于UWB与IMU组合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定位技术 |
1.2.2 协同定位技术 |
1.2.3 组合定位技术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UWB网络机器人定位的理论基础 |
2.1 UWB定位技术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定位技术 |
2.3 定位算法的性能评价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UWB的多机器人网络定位方法研究 |
3.1 UWB定位算法分析 |
3.2 AHLos协同定位算法分析与改进 |
3.2.1 AHLos算法分析 |
3.2.2 AHLos算法改进 |
3.2.3 改进AHLos算法仿真验证 |
3.3 基于AHLos算法的定位模型建立 |
3.3.1 基于AHLos算法的室内定位策略设计 |
3.3.2 基于AHLos算法的单机器人定位模型建立 |
3.3.3 基于AHLos算法的多机器人定位模型建立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UWB与 IMU的组合定位方法研究 |
4.1 IMU定位技术 |
4.2 UWB子系统与IMU子系统数据预处理 |
4.2.1 基于Chan_Taylor算法改进的UWB定位数据优化 |
4.2.2 基于滑动均值滤波算法的IMU定位数据优化 |
4.3 基于UWB和 IMU的组合方法设计 |
4.3.1 数据融合算法分析 |
4.3.2 基于KF的松组合方案设计 |
4.3.3 基于EKF的紧组合方案设计 |
4.4 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UWB与 IMU的多机器人定位系统设计 |
5.1 定位系统整体设计 |
5.2 定位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5.3 定位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5.4 定位系统验证 |
5.4.1 单机器人动态实验验证 |
5.4.2 多机器人动态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高饱和磁化强度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的研制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非晶纳米晶合金的发展 |
1.2.1 非晶纳米晶合金材料的发展历史 |
1.2.2 非晶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 非晶纳米晶合金的特征和结构 |
1.3 Fe基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合金体系 |
1.3.1 Fe-Si-B-Nb-Cu系合金 |
1.3.2 Fe-M-B系合金(M= Nb,Zr,Hf等) |
1.3.3 Fe-Co-M-B-Cu系合金(M= Nb,Zr,Zf等) |
1.4 高饱和磁化强度Fe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的研究现状 |
1.4.1 FeSiB系列非晶合金 |
1.4.2 FeSiBPCu系列纳米晶合金 |
1.5 高电阻率非晶纳米晶合金研究现状 |
1.6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背景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的原材料和合金带材的表征测试 |
2.1 制备合金带材的原料及测试仪器 |
2.1.1 制备合金带材原材料 |
2.1.2 合金带材的制备及表征仪器 |
2.2 非晶纳米晶快淬合金带材的制备及热处理退火 |
2.2.1 合金带材的制备 |
2.2.2 带材的热处理 |
2.3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1 物相分析 |
2.3.2 微区成分分析 |
2.3.3 微观组织分析 |
2.3.4 软磁性能以及热稳定性分析 |
第三章 FeSiBP系非晶合金成分和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P替换Fe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磁性能的影响 |
3.3.2 甩带速率对带材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饱和磁化强度FeSiBPCu系列纳米晶合金成分和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P替换B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的影响 |
4.3.2 Cu替换Fe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的影响 |
4.3.3 Si替换B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的影响 |
4.3.4 热处理工艺对合金带材磁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少量Ca添加对FeSiBCu系纳米晶电阻率及磁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Ca添加对合金微结构的影响 |
5.3.2 Ca添加对合金软磁性能和电阻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性能磁源的结构设计与励磁性能测试 |
6.1 引言 |
6.2 磁源的结构设计 |
6.3 带铁芯螺线管磁场模拟 |
6.4 新型磁源的设计与励磁性能测试 |
6.5 无铁芯新型磁源励磁性能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分布对雾滴沉积效果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无人机旋翼风场研究 |
1.2.2 国内外雾滴沉积分布研究 |
1.3 需要解决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旋翼风场分布对喷雾沉积的理论分析 |
2.1 旋翼风场分布规律理论研究 |
2.1.1 旋翼风场形成理论分析 |
2.1.2 旋翼风场速度变化分析 |
2.2 旋翼风场对雾滴沉积影响理论研究 |
2.2.1 风场辅助雾滴沉积理论分析 |
2.2.2 雾滴沉降过程受力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CFD的无人机旋翼风场分布模拟与分析 |
3.1 基于CFD旋翼无人机仿真求解流程 |
3.2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模拟仿真分析 |
3.2.1 无人机三维几何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求解参数设置 |
3.2.4 多旋翼无人机仿真模型结果与分析 |
3.2.5 多旋翼无人机风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 四旋翼无人机旋翼轴距分布与风场数值模拟研究 |
3.3.1 四旋翼无人机有限元分析与设计 |
3.3.2 旋翼压力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3 旋翼风场总体速度分布结果与分析 |
3.3.4 旋翼风场不同高度层速度分布结果与分析 |
3.3.5 旋翼轴距分布与风场数值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试验台设计 |
4.1 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及工作原理分析 |
4.1.1 试验台总体设计要求 |
4.1.2 试验台工作原理 |
4.1.3 试验台特点 |
4.2 试验台机械结构设计 |
4.2.1 升降机构的设计 |
4.2.2 无人机设计 |
4.2.3 雾滴收集装置设计 |
4.2.4 雾滴检测装置设计 |
4.2.5 传感器装置设计 |
4.3 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
4.3.1 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 |
4.3.2 变量喷施控制系统设计 |
4.3.3 电机驱动部分设计 |
4.3.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四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风场下喷洒沉积效果试验研究 |
5.1 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风场量化风速测量试验研究 |
5.1.1 试验设计 |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四旋翼植保无人机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无人机气动特性结果与分析 |
5.3 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沉积效果试验研究 |
5.3.1 试验设计 |
5.3.2 雾滴沉积量结果与分析 |
5.3.3 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结果与分析 |
5.3.4 雾滴飘移性结果与分析 |
5.4 最佳试验参数组合优选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个人情况 |
教育背景 |
科研经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在校期间申请专利 |
附录 |
(7)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与管控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变电工程风险分析现状 |
1.2.2 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现场管控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
2.1 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 |
2.2 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辨识 |
2.2.1 基于WBS的工程结构分解 |
2.2.2 基于RBS的风险结构分解 |
2.2.3 基于WBS-RBS的风险辨识 |
2.2.4 输变电工程工作风险分解结构 |
2.3 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方法 |
2.3.1 相关分析方法简介 |
2.3.2 灰色关联分析 |
2.3.3 多风险因素组合的临界值计算 |
2.3.4 算例分析 |
2.4 基于K最近邻法的质量风险控制 |
2.4.1 目标工程数据预处理 |
2.4.2 目标工程的相似度计量 |
2.4.3 相似度计量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及管控系统设计 |
3.1 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及管控体系设计 |
3.1.1 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及管控体系的整体方案 |
3.1.2 风险辨识环节 |
3.1.3 风险分析评估环节 |
3.1.4 风险预警与管控环节 |
3.1.5 传输网络自适应设计 |
3.2 采集终端组设计 |
3.2.1 设计概要 |
3.2.2 结构方案设计 |
3.2.3 硬件核心电路设计 |
3.2.4 存储设计 |
3.3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3.4 数据库表设计 |
3.5 主要服务设计 |
3.5.1 无线通讯数据服务 |
3.5.2 专家远程诊断服务 |
3.5.3 身份识别和定位认证服务 |
3.5.4 数据接入服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风险分析及管控系统实现与应用 |
4.1 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4.1.1 系统软硬件配置方案 |
4.1.2 人机界面设计与实现 |
4.2 现场应用案例 |
4.2.1 湖南某线路工程高空压接风险分析及管控 |
4.2.2 北京±500kV换流站钢结构焊接风险分析及管控 |
4.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工作总结 |
论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8)越野轮胎沙石路面行驶性能仿真分析与试验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越野轮胎沙石路面相互作用试验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土槽试验 |
1.2.2 室外场地试验 |
1.3 越野轮胎沙石路面行驶性能数值方法研究现状 |
1.3.1 离散元方法研究现状 |
1.3.2 有限元方法研究现状 |
1.3.3 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方法研究现状 |
1.4 DEM模型参数标定方法研究现状 |
1.4.1 DEM模型参数标定研究现状 |
1.4.2 轮胎-路面数值模型参数标定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动力有限元和颗粒离散元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动力有限元方法理论 |
2.2.1 更新拉格朗日方法 |
2.2.2 有限单元离散 |
2.2.3 六面体单元等参变换 |
2.2.4 中心差分法 |
2.2.5 应力更新 |
2.3 颗粒离散元基本理论 |
2.3.1 运动控制方程 |
2.3.2 单元接触力计算 |
2.4 轮胎和沙石耦合接触算法 |
2.4.1 邻居搜索 |
2.4.2 接触检测 |
2.4.3 离散元-有限元接触力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野轮胎沙石路面行驶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室内土槽试验测量系统 |
3.3 试验目的及评价指标 |
3.3.1 试验目的 |
3.3.2 试验评价指标 |
3.4 试验条件 |
3.4.1 土壤试样 |
3.4.2 越野轮胎 |
3.5 试验流程和一致性试验 |
3.5.1 试验流程 |
3.5.2 一致性试验 |
3.6 沙石路面土槽试验结果 |
3.6.1 不同滑转率下轮胎在沙地的行驶行为 |
3.6.2 不同载荷下轮胎在沙地的行驶行为 |
3.6.3 不同胎面结构下轮胎在沙地的行驶行为 |
3.6.4 不同土壤介质下轮胎在沙石路面的行驶行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野轮胎砾石路面行驶性能仿真研究 |
4.1 前言 |
4.2 越野轮胎-砾石路面耦合模型参数标定 |
4.2.1 越野轮胎-砾石路面模型参数 |
4.2.2 砾石三轴剪切试验 |
4.2.3 三轴剪切试验模拟 |
4.2.4 细观参数标定方法 |
4.2.5 细观参数标定结果及分析 |
4.3 越野轮胎-砾石路面耦合仿真模型 |
4.3.1 越野轮胎有限元模型 |
4.3.2 砾石路面离散元模型 |
4.3.3 越野轮胎砾石路面DEM-FEM计算模型 |
4.4 耦合仿真软件DYNA3D-OVS简介 |
4.5 越野轮胎砾石路面耦合仿真及结果分析 |
4.5.1 仿真流程 |
4.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越野轮胎沙地行驶行为仿真及评价 |
5.1 前言 |
5.2 离散单元等效研究 |
5.2.1 颗粒放大方法 |
5.2.2 滚动阻力模型 |
5.3 颗粒尺度不变性试验 |
5.4 基于试验设计的DEM-FEM耦合模型参数标定 |
5.4.1 标定方法和流程 |
5.4.2 漏斗休止角试验数值模拟 |
5.4.3 关键细观参数的标定与讨论 |
5.5 越野轮胎沙地路面行驶行为仿真及评价 |
5.5.1 仿真模型和参数 |
5.5.2 仿真结果及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量子关联及量子不确定性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1.1 两量子比特X型态的量子失协 |
1.1.2 一般的两量子比特X型态的超量子失协 |
1.1.3 多体自旋关联强度的分布情况 |
1.1.4 基于酉算子的量子不确定性关系 |
1.2 论文章节安排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2.1 基本的符号表示 |
2.2 量子力学假设 |
2.3 密度算子 |
2.4 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量子失协 |
3.1 两量子比特X型态的量子失协 |
3.1.1 量子失协的定义 |
3.1.2 两量子比特X型态的量子失协 |
3.1.3 与量子并发度的关系 |
3.1.4 小结 |
3.2 一般的两量子比特X型态的超量子失协 |
3.2.1 超量子失协的定义 |
3.2.2 一般的两量子比特X型态的超量子失协 |
3.2.3 相位阻尼信道下超量子失协的动力学演化 |
3.2.4 附录 |
3.2.5 小结 |
第四章 多体量子系统中自旋关联强度的分布情况 |
4.1 三体量子态的自旋关联强度分布情况 |
4.2 四体量子态的自旋关联强度分布情况 |
4.3 应用 |
4.3.1 四体量子比特态极大违背Bell不等式的权衡关系 |
4.3.2 四体量子态纠缠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酉算子的强不确定性关系 |
5.1 基于两个酉算子的不确定性关系 |
5.1.1 主要结果 |
5.1.2 改进后的酉不确定性关系 |
5.2 基于三个酉算子的不确定性关系 |
5.3 附录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水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声波流量计的概述 |
1.2.1 超声波流量计的特点与分类 |
1.2.2 国内外超声波流量计的发展与现状 |
1.3 水表的概述 |
1.3.1 水表的分类与特点 |
1.3.2 超声水表的特点与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2 超声水表工作原理与方案设计 |
2.1 超声水表声道布置及工作原理 |
2.2 管道流动状态研究 |
2.3 超声波换能器的选择 |
2.4 回波信号窗口时间调整方法 |
2.5 超声水表总体设计方案 |
3 超声水表管路流体仿真研究 |
3.1 FLUENT软件计算方法简介 |
3.2 管道3D建模 |
3.3 管路流体仿真研究 |
3.3.1 流动干扰试验介绍及模型构建 |
3.3.2 网格绘制及边界条件处理 |
3.3.3 流动干扰试验仿真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硬件方案与电路设计 |
4.1 超声水表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4.2 超声水表最小系统设计 |
4.2.1 单片机的选型 |
4.2.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4.3 超声波时间测量系统设计 |
4.3.1 时间测量芯片介绍 |
4.3.2 时间测量电路设计 |
4.4 超声波回波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4.5 温度传感器选型及电路设计 |
4.6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4.7 电源电路设计 |
4.8 人机交互电路设计 |
4.8.1 防水按键电路 |
4.8.2 LCD液晶显示设计 |
4.9 M-BUS通讯电路设计 |
4.10 本章小结 |
5 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整体方案设计 |
5.2 系统初始化设计 |
5.3 时间测量软件设计 |
5.4 流量计算软件设计 |
5.5 窗口开启时间自动调整算法设计 |
5.6 按键功能软件设计 |
5.7 M-BUS通讯软件设计 |
5.8 数据存储软件设计 |
6 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 |
6.1 水流量装置试验平台介绍 |
6.2 换能器激励波个数的研究 |
6.3 温度传感器的校准试验 |
6.4 试验数据分析 |
6.4.1 超声水表的流量标定试验 |
6.4.2 累积流量试验数据与分析 |
6.4.3 扰流实验数据与分析 |
6.4.4 窗口时间调整算法实验 |
6.4.5 压力损失试验检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流体仿真各模型采样点数据表 |
作者简介 |
四、Solaris下X.2.5协议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平面靶标的多目标定位方法研究[D]. 史育.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Fletcher校验和的循环性质及其编码速度优化[D]. 林志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比例伺服阀阀前定压功能智能化控制原理研究[D]. 冯晓雄. 燕山大学, 2021(01)
- [4]基于UWB与IMU组合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研究[D]. 李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高饱和磁化强度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的研制和应用研究[D]. 胡景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分布对雾滴沉积效果的试验研究[D]. 符海霸.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
- [7]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与管控系统建设[D]. 易英炜.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8]越野轮胎沙石路面行驶性能仿真分析与试验评价研究[D]. 曾海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量子关联及量子不确定性关系的研究[D]. 于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水表研究[D]. 蒋延付.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