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建材流通业将有何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波涛[1](2012)在《江苏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关于经济开发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二十余年,尚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相对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而言,此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研究深度、研究广度和系统性都还亟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较为系统地对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文章从理论研究出发,对开发区产业发展进行探索,继而根据丹徒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分析丹徒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支持体系、产业链培育及主要建议;通过对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的研究,深入分析了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以产业定位的原则和方法作为切入点,根据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演进特征,提出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等。第二章,对开发区概念、产生背景作系统描述,就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渊源等问题进行了分类说明。第三章,对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基本条件进行优势与劣势分析,就其发展现状,分析主导产业状况,找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第四章,根据第三章的分析,提出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作出整体规划布局,对现有产业链进行针对性阐述,研究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与产业链培育等核心问题。第五章,从技术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了构筑省级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体系。从基础投入、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园区品牌创建、产业组合优势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探讨了促进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建议。第六章,综述前面章节,作出结论和展望。
宋亮[2](2010)在《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研究 ——基于国内外的经验借鉴》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金融业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模式,两种模式的制度演变,是基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大背景下,各国为了实现宏观金融业的稳健性、效率性的均衡和协调,而对其金融业经营模式所作的战略性调整。混业经营分业经营各有利弊:分业经营是偏向于稳定性,而混业经营的特点是偏向于效率性。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争论又日趋激烈。虽然如此,但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业的大势所趋,一般可以将全球金融混业模式分为松散的协议合作模式、全能银行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三种形式,其中以全能银行模式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为主。虽然全球大环境下金融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的主导模式,但我国是目前仍实行分业经营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金融业也有了混业经营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与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逐步形成了四种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国有银行类金融机构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非银行类金融性质国有机构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该类又包括两类,以投资集团为母公司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和以保险业务做起的金融控股公司);实业集团入股金融领域模式;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它们各具特色,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但与国外金融控股集团相比还存在较大的欠缺与不足。以山东省来讲,作为全国经济、人口大省,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省内的一些金融控股公司,但金融混业发展情况与国内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较大,与其经济地位不甚相符。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外的美国花旗集团、德国德意志银行、日本瑞穗集团、英国汇丰集团的成功模式,并总结了其特点与经验。研究与之相比的我国现有四种主要金融控股模式的代表型企业:国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形成金融控股公司;非银行类金融性质国有机构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实业集团入股金融领域模式;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金融控股公司。随之探讨研究了山东金融控股公司的具体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分别介绍了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实业集团入股金融领域模式和山东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鲁信集团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主导的控股公司。最后分析了山东省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组建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应对策,包括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以及风险监管等方面,以期能够对组建山东金融控股公司,促进山东金融业发展壮大有所帮助与借鉴。
王纯[3](2006)在《中国建材市场多业态并存 绿色与科技概念升温》文中认为网络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智能化技术和三维空间(3D)技术在建材家居上的推广应用,网上建材市场、绿色建材市场以及智能家居市场将会改变未来建材市场的业态。
孟祥刚[4](2006)在《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木地板产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对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的资源供给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木地板产业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性危机,制约着术地板产业的发展。 在木地板需求方面,尤其近几年来我国木地板需求量呈直线上升态势,每年至少以20%的速度增长,本文试图用需求收入弹性分析方法对我国木地板需求增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木地板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富有弹性。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木地板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木地板产业的经营环境出发,运用SWOT法对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中国木地板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根据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经营环境,设计出了使中国木地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矩阵模型,并针对模型提出了中国木地板产品结构战略的阶段性选择,文章最后设计出了保障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
阚言磊[5](2006)在《泗阳建材业“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建材业是泗阳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泗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建材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泗阳建材业也必然会面对来自国内外同行业的竞争,建材企业必将向着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而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产业发展战略则是泗阳建材业面对的当务之急。本文是以泗阳建材业的现状为研究基础,以战略管理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泗阳建材业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明确了泗阳建材业自身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对影响泗阳建材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泗阳建材业发展进行了战略匹配,应用QSPM矩阵对备选战略进行了评分,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预测了泗阳建材业的“十一五”发展战略目标。最后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本文是泗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战略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为泗阳县建材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课题已经通过了泗阳县政府的评审,并获得了好评。论文对其它地区建材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于勇利[6](2005)在《山东建材市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产品,建材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本文以山东省建材工业市场为研究对象,针对山东省建材工业的生产发展现状,综合运用所学的现代经济学,市场学和管理学经济学中的市场经济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现代营销学理论,从建材工业市场的的现状出发,分别对山东省建材工业市场环境,市场需求和趋势,市场供给和中国加入WTO后对山东建材工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对山东省建材工业的新产品开发,品牌的塑造和提升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的巩固和提高,继续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提出了战略措施和规划。本文对所研究的问题通过综合论证分析,力求做到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最终提出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叶晴[7](2003)在《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及其产业化平台的构筑》文中认为本文在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在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所起的作用的角度,运用指标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全面介绍、分析和评价了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着重探讨了企业集群理论在构筑砌块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平台中的应用,阐述了我国砌块等住宅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和专业化市场的发展趋势。 首先,本文详细的论述了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是住宅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其次,本文介绍了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优越性、国内外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论述了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是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系。 第三,本文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对砌块住宅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应用德尔非专家判断法,对砌块和实心粘土砖建筑体系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几乎在所有比较方面都优于实心粘土砖建筑体系。 第四,本文论述了中国砌块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平台的形成过程,运用迈可尔·波特的企业集群理论,探讨了住宅产业示范基地和砌块产业集团的发展模式,论述了加大砌块产业R&O投入和建立技术创新机制问题。 第五,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代物流的现状、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研究了我国砌块等住宅产品产业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和专业市场的建设问题。
丁年[8](2003)在《博美公司经营业态分析及调整探讨》文中提出四川装饰材料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装饰材料市场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到现在成都已经有超过20多家装饰材料市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么多的装饰材料市场当中,绝大多数的市场采用传统的摊位制经营模式。从零售业业态发展趋势看,中国零售业进入业态调整期。连锁经营在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更加显着,零售业业态正在由传统百货转向连锁超市,大型连锁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同样,装饰材料行业经营业态也面临巨大的变革。 随着中国装饰材料业面临加入WTO的考验,那么,为数众多的装饰材料传统市场如何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发展壮大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见解不一样,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中国装饰材料行业、四川的装饰行业及零售业态现状进行了剖析,并以博美公司为例,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 本文先分析了中国装饰材料行业和四川装饰材料行业现状,及中国加入WTO后对装饰材料行业的影响,并对博美公司作了介绍。 其次,重点介绍了业态理论和对中国零售业业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博美公司经营业态的调整是必然趋势。 再次,在此基础上,分析博美公司经营业态和市场环境,提出适合博美公司的经营业态调整组合。 最后,介绍了该方案在博美公司的运行效果。
津言[9](2002)在《“入世”后建材流通业将有何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入世”后建材流通业将有何变化? 2001年10月金秋,全国建材展会在经济一体化大格局下,梅开十度登陆天津,集实力展示、技术交流、成果检阅于一体,2001年全国建材会万商云集、
张学文[10](2001)在《“入世”对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文中认为
二、“入世”后建材流通业将有何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建材流通业将有何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2 主要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省级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2.1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理论渊源 |
2.1.1 开发区的定义和产生背景 |
2.1.2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 开发区发展的实践渊源 |
2.2.1 经济开发区发展历程 |
2.2.2 省级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2.2.3 开发区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 |
第3章 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丹徒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基本条件分析 |
3.1.1 丹徒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与发展 |
3.1.2 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 |
3.1.3 产业发展不利条件分析 |
3.2 丹徒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产业发展概况 |
3.2.2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3.2.3 当前主导产业 |
3.3 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 |
3.3.1 企业经营者群体素质亟待提升,企业家精神有待培育 |
3.3.2 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三产发展不平衡 |
3.3.3 二产中高新技术企业发育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
3.3.4 产业层级差异化很大,产业间、产业内部协同能力差 |
3.3.5 传统产业引发环境问题高发,发展空间受挤压 |
第4章 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链培育 |
4.1 产业发展定位 |
4.1.1 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的指导思想 |
4.1.2 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的原则及方法 |
4.1.3 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定位 |
4.2 产业规划布局 |
4.2.1 一基地三园区的基本构想 |
4.2.2 以二重为首的先进重装制造业基地 |
4.2.3 以临港经济为代表的现代物流园区 |
4.2.4 以人才院校集聚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孵化区 |
4.2.5 以会展休闲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
4.3 产业链的培育——以丹徒经济开发区重装及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链的培育为例 |
4.3.1 产业链的定义和性质 |
4.3.2 丹徒经济开发区重装及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链的发展概况 |
4.3.3 丹徒经济开发区重装及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链的问题分析 |
4.3.4 完善丹徒经济开发区重装及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链的对策 |
第5章 促进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支持体系及主要建议 |
5.1 促进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
5.1.1 科技创新 |
5.1.2 管理体制 |
5.1.3 政策支持 |
5.2 促进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建议 |
5.2.1 依据产业方向、重点,着眼于产业链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 |
5.2.2 以低碳、循环、环保为方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标准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
5.2.3 着力培育和提升入园企业品牌形象,提升园区产业整体知名度 |
5.2.4 立足产业组合优势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价值再造,提升核心竞争力 |
5.2.5 优化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园区功能及项目承载能力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研究 ——基于国内外的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理论回顾 |
1.2.2 国内研究理论回顾 |
1.2.3 总结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结构和框架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
2.1 金融控股公司及其运行特征 |
2.1.1 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 |
2.1.2 金融控股公司的类型 |
2.1.3 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行特征 |
2.2 金融控股公司的经济学分析 |
2.3 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趋势 |
2.3.1 经营理念发展趋势 |
2.3.2 战略发展趋势 |
2.3.3 战略发展路径的趋势 |
2.3.4 内部控制管理与外部监管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国内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及经验借鉴 |
3.1 国际上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及经验借鉴 |
3.1.1 美国模式 |
3.1.2 德国模式 |
3.1.3 日本模式 |
3.1.4 英国模式 |
3.2 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3.2.1 国有银行类金融机构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 |
3.2.2 非银行类金融性质国有机构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 |
3.2.3 实业集团入股金融领域模式 |
3.2.4 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金融控股公司 |
第四章 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
4.1 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 |
4.1.1 实业集团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4.1.2 地方政府主导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 |
4.2 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 |
4.2.1 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 |
4.2.2 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
4.3 建立山东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3.1 建立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 |
4.3.2 建立山东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产权明晰,责权分明,防止内部人控制 |
5.1.1 产权明晰、责任分明 |
5.1.2 内部人控制问题 |
5.2 构建合适组织架构 |
5.3 重视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 |
5.4 采用先进经营理念--综合经营理念、差异化理念以及国际化理念 |
5.4.1 综合经营理念 |
5.4.2 差异化经营理念 |
5.4.3 国际化经营理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行业集聚与规模经济 |
2.2 产业成长理论 |
2.2.1 行业成长理论 |
2.2.2 单个产业成长 |
2.2.3 产业增长理论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4 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 |
2.5 几种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3 中国木地板产业的发展沿革 |
3.1 中国木地板产业的现状 |
3.2 中国木地板产业的发展过程 |
4 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中国木地板的资源供给分析 |
4.2 中国木地板产业的需求分析 |
4.3 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条件评述 |
5 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5.1 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5.2 中国木地板产业SWOT分析评价 |
6 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战略的设计 |
6.1 中国木地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模型 |
6.2 资源约束下中国木地板产品结构战略类型的设计 |
6.3 木地板产品结构战略的阶段性选择 |
7 保障木地板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设计 |
7.1 资源培育政策 |
7.2 产业组织政策 |
7.3 技术支持政策 |
7.4 市场培育政策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5)泗阳建材业“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理论综述 |
1.3 写作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泗阳建材业的现状以及内部因素分析 |
2.1 泗阳建材业的概况 |
2.2 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
2.3 泗阳县建材业内部因素分析 |
第三章 泗阳县建材业发展环境和趋势分析 |
3.1 建材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2 建材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 泗阳县建材业“十一五”期间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
第四章 泗阳县建材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
4.1 战略分析 |
4.2 发展战略匹配 |
4.3 基于QSPM 矩阵的战略决策 |
4.4 泗阳“十一五”建材业的发展目标值预测 |
第五章 泗阳县建材业发展战略实施 |
5.1 泗阳县建材业“十一五”发展原则 |
5.2 泗阳县建材业“十一五”发展对策研究 |
5.3 具体行业的对策研究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山东建材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材工业市场发展概况 |
1.1.1 建材品种发展概况 |
1.1.2 建材资源概况 |
1.2 建材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研究的必要性 |
1.2.1 建材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2.2 建材工业市场研究的必要性 |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思路 |
1.3.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建材市场环境分析 |
2.1 政治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
2.1.1 市场经济与政府行为环境 |
2.1.2 法律环境 |
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1 建材市场形势分析 |
2.2.2 人口及人均收入变化情况 |
2.2.3 城市建设环境分析 |
2.3 社会环境分析 |
2.3.1 社会消费环境变化情况 |
2.3.2 住房发展情况 |
2.4 行业环境分析 |
2.4.1 建材工业现状分析 |
2.4.2 建材销售市场状况分析 |
2.5 加入WTO 对建材行业环境的影响 |
2.5.1 加入WTO 对建材生产环境的影响 |
2.5.2 国外建材商对建材市场环境的影响 |
2.6 建材市场环境分析总结 |
第三章 山东建材市场供给现状分析 |
3.1 建材工业市场供给现状分析 |
3.1.1 墙体材料的供给 |
3.1.2 卫生陶瓷的供给 |
3.1.3 门窗及塑料管道的供给 |
3.1.4 装饰材料的供给 |
3.1.5 保温绝热材料的供给 |
3.1.6 防水材料的供给 |
3.2 建材资源与供应环境 |
3.2.1 建材资源 |
3.2.2 建材资源及生产布局 |
3.2.3 建材市场的供应环境 |
3.3 山东建材市场供给对象分析 |
3.4 建材市场供应分析 |
3.4.1 外部环境良好, 促进产品供应畅通 |
3.4.2 行业经济运行顺利, 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市场供应能力 |
3.4.3 自然资源丰富, 产品满足市场供应 |
3.4.4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发展新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
3.4.5 全球经济一体化激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
3.4.6 产品供大于求, 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四章 山东建材市场需求分析 |
4.1 山东建材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
4.1.1 墙体材料趋势 |
4.1.2 卫生陶瓷的需求趋势 |
4.1.3 门窗及塑料管道的趋势 |
4.1.4 装饰材料的趋势 |
4.1.5 建材-保温绝热材料的发展趋势 |
4.1.6 防水材料的发展趋势 |
4.2 主要建材市场需求的细分 |
4.2.1 传统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 |
4.2.2 新型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 |
4.2.3 环保节能节水建筑材料的市场需求 |
4.3 国内市场的产品需求 |
4.4 国际市场的产品需求 |
4.5 建材市场需求分析 |
4.5.1 宏观经济快速发展, 促进建材产品需求旺盛 |
4.5.2 直接拉动建材需求的因素显现在各种领域 |
第五章 山东建材工业的发展策略 |
5.1 市场战略目标决策 |
5.1.1 目标市场 |
5.1.2 目标市场战略规划 |
5.1.3 山东建材工业”十五”规划(简) |
5.2 产品决策 |
5.2.1 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
5.2.2 新产品开发策略 |
5.2.3 品牌策略 |
5.3 技术创新策略 |
5.3.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
5.3.2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5.3.3 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活动 |
5.4 全球市场一体化决策 |
5.4.1 产品出口策略 |
5.4.2 加入WTO 后建材工业应对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及其产业化平台的构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墙体革新和建筑节能 |
2.1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住宅产业的应用 |
2.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
2.1.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2.1.3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住宅产业的应用 |
2.1.4 住宅产业化是新世纪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 |
2.2 住宅产业发展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住宅产业政策 |
2.2.1 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2 我国住宅产业政策 |
2.2.3 国外住宅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2.2.4 我国住宅产业存在的问题 |
2.2.5 近时期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主要目标 |
2.3 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是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基本要求 |
2.3.1 新型墙体材料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
2.3.2 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的意义 |
2.3.3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墙体革新与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 |
2.3.4 我国墙体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
2.3.5 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的产业化之路 |
3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是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系 |
3.1 砌块建筑体系的优越性 |
3.2 我国建筑砌块的发展概况 |
3.2.1 我国建筑砌块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3.2.2 “十五”期间我国建筑砌块的发展规划 |
3.2.3 我国建筑砌块的分类 |
3.3 我国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状况 |
3.3.1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状况 |
3.3.2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试点所取得的成果 |
3.3.3 我国砌块住宅建筑的设计水平 |
3.3.4 我国砌块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 |
3.3.5 砌块建筑的节能 |
3.4 国外砌块建筑现状和发展趋势 |
3.4.1 砌块建筑在国外的发展历史 |
3.4.2 砌块建筑在国外墙体建筑结构体系的地位 |
3.4.3 具有节能保温隔热性能的复合墙体 |
3.5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要求 |
3.6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领域 |
3.6.1 国外砌块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
3.6.2 我国砌块产业技术研发的关键领域 |
4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 |
4.1 构建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
4.2 构建砌块住宅建筑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
4.2.1 推广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核心是推动住宅产业发展 |
4.2.2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主体是住宅产业发展体系 |
4.2.3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重要指标 |
4.2.4 推广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
4.2.5 发展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必须重视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 |
4.3 构建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4.4 砌块住宅建筑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 |
4.4.1 德尔非法的基本原则 |
4.4.2 专家的选择和专家组 |
4.4.3 用德尔非法确定和评价砌块住宅建筑指标体系的工作程序 |
4.5 结论 |
5 构建中国砌块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平台 |
5.1 中国砌块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平台的形成 |
5.2 住宅产业示范基地的建立 |
5.2.1 建立住宅科技产业园区 |
5.2.2 建立住宅产业示范基地的技术创新机制 |
5.2.3 建立产业化生产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
5.3 住宅产业示范基地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
5.3.1 企业集群理论的内涵 |
5.3.2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5.3.3 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 |
5.3.4 企业集群模式是住宅产业示范基地最佳组织模式 |
5.4 政府在住宅产业示范基地运作中所起的作用 |
5.4.1 制定优惠政策 |
5.4.2 在住宅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
5.4.3 提升整个区域住宅产业的竞争优势 |
5.4.4 培育高级资源要素 |
5.5 住宅产业示范基地案例 |
5.5.1 住宅产业科技园的投资开发模式 |
5.5.2 住宅产业科技园的功能 |
5.6 构筑住宅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
5.6.1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链上的多主体合作 |
5.6.2 建立住宅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
5.6.3 集群式创新是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最佳组织形式 |
5.6.4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组织模式 |
5.6.5 政府在住宅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
5.7 大型砌块产业集团的建立 |
5.7.1 砌块企业的战略重组和集团化管理 |
5.7.2 大型砌块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 |
5.7.3 砌块企业发展战略管理 |
5.7.4 砌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
5.7.5 砌块产业集团化管理模式探索实例 |
5.7.6 砌块产品结构的调整 |
6 住宅产业物流配送体系与市场发展趋势 |
6.1 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
6.1.1 物流的基本概念 |
6.1.2 国内外对物流的认识与利用 |
6.1.3 物流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中的关键作用 |
6.2 国内外物流业的特点和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
6.2.1 美、日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
6.2.2 我国物流业所存在的问题 |
6.2.3 中国物流同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 |
6.3 国内外住宅产业的物流发展模式 |
6.3.1 我国住宅产业目前采用的物流模式 |
6.3.2 国外住宅产品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
6.3.3 我国住宅产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
6.4 住宅产品企业的配送和配送中心的建设 |
6.4.1 现代物流管理首先是从配送发展起来 |
6.4.2 配送中心的发展 |
6.4.3 配送中心分类 |
6.4.4 配送中心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
6.5 住宅产品市场的建设 |
6.5.1 我国住宅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
6.5.2 住宅产品市场面临竞争的新形势 |
6.5.3 我国住宅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博美公司经营业态分析及调整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建筑装饰材料行业背景及博美公司介绍 |
2.1 我国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2.2 中国装饰材料市场加入WTO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3 装饰建材行业商业业态的历史发展 |
2.3.1 装饰建材行业现状 |
2.3.2 中国装饰建材市场的业态格局变化趋势 |
2.4 博美公司介绍及成都装饰材料市场分析 |
第3章 零售商业业态理论概述 |
3.1 商业零售业态的发展演变 |
3.2 西方零售业态的理论概述 |
3.2.1 零售业态发展的循环论 |
3.2.2 零售业态发展的进化论 |
3.3 我国零售商业业态的现状概述 |
3.3.1 我国城市零售业态结构发展过程 |
3.3.2 我国零售业态面临变革 |
3.3.3 百货商场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策略 |
第4章 博美公司经营业态分析及调整建议 |
4.1 博美公司SWOT分析 |
4.2 博美公司市场环境分析 |
4.2.1 中间商分析 |
4.2.2 消费者分析 |
4.2.3 竞争者分析 |
4.2.4 博美公司商场的市场定位策略 |
4.3 博美公司商场改造方案 |
4.3.1 博美商场简介 |
4.3.2 博美商场目前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
4.3.3 博美公司商场改造措施 |
4.4 促销策略 |
4.4.1 促销的定义与沟通模式 |
4.4.2 促销方式 |
4.4.3 促销种类 |
4.5 博美公司二级市场开发及组建物流配送中心建议 |
4.5.1 可行性分析 |
4.5.2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与职责范围 |
4.6 博美公司实行业态调整目前的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入世”后建材流通业将有何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丹徒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D]. 陈波涛. 南昌大学, 2012(01)
- [2]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研究 ——基于国内外的经验借鉴[D]. 宋亮. 山东大学, 2010(03)
- [3]中国建材市场多业态并存 绿色与科技概念升温[J]. 王纯. 深圳特区科技, 2006(07)
- [4]中国木地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孟祥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2)
- [5]泗阳建材业“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D]. 阚言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11)
- [6]山东建材市场研究[D]. 于勇利. 天津大学, 2005(07)
- [7]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及其产业化平台的构筑[D]. 叶晴. 重庆大学, 2003(03)
- [8]博美公司经营业态分析及调整探讨[D]. 丁年. 西南交通大学, 2003(03)
- [9]“入世”后建材流通业将有何变化[J]. 津言. 建材工业信息, 2002(01)
- [10]“入世”对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张学文. 上海商业,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