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吉普:内因决定成败(论文文献综述)
白绪贵[1](2010)在《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提升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后,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和增强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内生性增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采用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内涵,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动力,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进过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用结果,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等方面系统地开展了研究。本文重点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演进过程,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结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确立了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结构框图模型。建立了对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测量维度和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本文从机理角度对汽车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开展研究,具有先行性和创新性,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8个章节,下面分别作以摘要。第1章主要从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及结构安排等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市场换要素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积极从国外引进技术、资本和管理等要素,成功地实现了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的目标。强调我国汽车产业,仍然是一个大而不强的产业,主要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空心化”。认为:由于未来世界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燃油汽车时代将逐渐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汽车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进一步缩小我国与汽车强国的技术差距,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走低碳和环保的汽车产业发展之路。第2章主要是对本文写作的相关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创新理论综述、后发优势理论综述、内生性增长理论综述、竞争优势理论综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综述和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提升问题研究综述。第3章首先对自主创新能力和机理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在介绍多位国内外学者观点基础上,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是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创新,以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并能够依此获得较大价值增长;随后,本文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动力、演进过程和作用结果三个方面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内涵进行了解析,从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外主导因素和相互作用关系角度绘制出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结构框图模型。第4章阐述了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动力的概念;从企业内部因素、企业外部因素和阻碍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因素;从企业内生机理、市场导向机理、政府引导机理和社会驱使机理4个方面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动力因素作用机理进行了解析。第5章首先对自主创新能力演进过程的概念进行了定义;随后根据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界定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自主开发为主阶段,引进技术为主阶段,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并重阶段、自主创新为主阶段。并分别对每个阶段的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接下来从改革与对外开放等四个方面对自主创新能力演进阶段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解析。第6章主要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产销量不断扩大,产品体系日趋完善,产品品质较大提升,技术水平逐步提高,自主品牌稳步发展,配套体系不断完善等方面总结了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结果;从产业组织还不尽合理,原始创新能力差,高端技术与国外差距拉大,产业国际化能力不足等方面总结了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作用上的不足;从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实践,分析了过去我们采取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符合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从深化自主创新作用结果显现机理角度,提出进一步推进汽车制造企业产品技术、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扩散和发展。第7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运用模糊评价法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加以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改善外部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围绕33个问题,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以求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未来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即“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原始创新并举的自主创新战略”。对于一般性技术,可继续执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战略;对于高端技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则必须把原始创新确定为未来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第8章总结了本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说明了本文对相关研究的理论贡献是:把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通过各种相关要素的分析,使之形成了合理的逻辑关系。用数学模型即: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加以定量分析;依据现有条件,本文还没有做到充分采用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真实数据,开展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仿真研究,这是一件憾事,希望日后有机会弥补。
孔繁明[2](2009)在《国内汽车企业技术战略探索》文中指出改革开放的30年,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国内汽车企业伴随着市场的放开,外资品牌的进入,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了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竞争时代。为了迅速发展汽车技术,国内汽车厂家或合资,或向国外公司购买技术,形成一股股浪潮。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汽车市场需求增长迅速。至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然而,兴奋之余,我们却发现我们仅仅成为了一个汽车大国,而非汽车制造强国,核心、关键汽车技术依然被牢牢的控制在别人手中,自己的汽车技术依然落后,没有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的问题?事物的发展有内外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根本原因,外因是第二位原因。对国内汽车企业目前存在的这一问题,汽车企业在发展中忽视技术战略,没能形成长远的技术战略思想,使汽车企业处于一味追求短期利益,不能从长远观点出发注重技术的研究、消化和吸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是内因,是问题产生的关键。国家和行业宏观政策上重“市场换技术”与合资引进,忽视对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上的激励和指导是这一问题产生的外因。因此,国内汽车企业从技术战略入手,将技术发展纳入战略管理,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汽车企业必须首先认清其重要意义和实施的重要性。在技术战略的选择上,要以科学、系统的观点,以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为基础来进行选择,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以、行业演变和企业经营战略等是其制定依据。技术战略的实施必须有高层管理团队的参与和协调,建立与之相适的组织作为保证,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其组织团队的工作效率,技术与营销的结合将确保技术战略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的目的。最后,市场的动态变化要求有一套评估控制系统伴随技术战略的实施,保证技术战略的方向正确。同时,在技术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上,为国内汽车企业提出了建议。
柳岩[3](2009)在《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型和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当今国际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现象的分析,提出了“新兴市场做加法、发达市场做减法”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的观点。通过研究当今汽车零部件的产业特点提出了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零部件技术特点、零部件产业价值分配的趋势。结合中国的政治环境、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工业发展和科技水平,叙述中国50年来轿车发展的历程,提出了我国轿车工业三个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国轿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结合中国轿车自主创新民族品牌的形成过程,得出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民族品牌是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我国轿车的自主创新模式的讨论,说明了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民族品牌对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科学技术,重视自主创新是中国轿车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红旗系列车型(包括奔腾)的自主创新过程的讨论,为自主品牌轿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通过对轿车高速运行的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实验方法的讨论。讨论了行驶系统、电控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对操控稳定性设计的影响,分析了操控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讨论了车身结构设计、车身材料应用对减重设计的影响,并对国内、外品牌对轿车的减重设计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牟仁艳[4](2008)在《产品—产业—区域创新的路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产品、产业、区域等单层次技术经济对象所进行的创新研究,从原理、方法到实践都取得了系列成果。但对于产品、产业、区域等不同层面的系统在纵向上如何进行创新集成从而实现层次的跨越以及系统的演化规律、路径模式等方面都探讨较少。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力图站在系统的角度审视和研究产品、产业、区域三者之间的演化和发展规律,探索其内在机理,揭示创新要素在促进系统演化中的作用,期望能获得对我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大格局下的地区发展以及重点产业自主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和建议。本文在系统科学和集成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全文的研究论述中,始终贯穿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的观点。始终把产品、产业和区域三者看成是一个完整系统当中的三个层次子系统,围绕着子系统之间的动态演化规律展开研究。同时,不论是单个层次上的创新还是具体的创新措施,本文的研究都力图以集成的视角去诠释这一创新行为为系统带来的效应。全文结合案例对各种演化模式进行剖析,主要目的在于增强理论分析方法的实践性和分析结论的可操作性。全文分为五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指导理论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以路径依赖理论为指导,总结产品、产业、区域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我国地区经济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典型的非最优路径依赖情况:区域层次上存在政策依赖、粗放型经济增长依赖、建设形态的园区经济依赖;产业层次上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新化依赖、技术选择的引进型依赖;产品层次上存在产品认知和产品创新认知的惯性依赖。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创新部分,也是具体模式特征分析的理论指导。在路径依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径设计理论。围绕路径设计的概念、设计原则、主要影响因素、路径划分的依据、路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重点分析创新路径选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对创新主体的动态认识、创新对象的界定、创新的内、外部动力以及创新层次与创新内容之间的关系。按照创新发展的历史趋势分析了不同阶段和环境下主体的多元化和差异性;以创新主体为考察对象总结出创新内部动力来自于主体的创新精神和逐利性,外部则来源与生存压力和创新文化氛围的潜在影响的结论;创新工具主要从基于集成理念的技术工具、平台工具、组织工具三个方面予以了解释和界定。另外一个重点在于阐释在不同创新层次上的创新内容的差异性,即产品层次上重点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产业层次上以管理创新为重点,区域层次上以机制创新为重点。最后对创新路径的选择是否有效的促进了系统的发展,本文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第四章到第九章为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了产品、产业和区域之间存在的六种路径模式:通过对硅谷发展的深入分析,总结出PIR生态进化模式本质,即为开放式市场环境条件下,生产要素高度的自由流动和组合而产生的经济进化行为。PRI创新孵化模式是指通过有选择的构建针对某项技术或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区域环境,通过机制的配套获取创新技术带来的连锁反映,形成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的一种创新模式。IRP产业链拓展模式针对创新基础薄弱的地区,充分利用差异化优势,在已有产业基础上,通过区域的合理分工促使产业链形成从而在面向市场终端的产品上成体系、成特色。IPR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模式是指通过产业平台的搭建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分配,从而生产出在技术、成本、功能等方面具有超强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产品,提升地区整体效益的模式。RIP计划引导模式是在产业基础、技术基础、人力资源等创新要素已经具备但并不十分充分的地区,通过行政力量的干预在特定的区域制定特定政策用于吸引产业聚集,从而快速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该区域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RPI小生位互补发展模式描述的是部分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在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经济系统,其创新演化的主要方向将是立足区域发展实情,以既有产业为基础,寻求比较优势作为创新突破口占领市场小生位,从而生产和制造在某一小生位领域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一定市场地位的支柱产业。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司成均[5](2008)在《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策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旅游房地产开发受到关注,但策划方面研究不足,故提出本研究。研究以4Ps等经典市场营销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唯物辨证法方法论为指导,以旅游房地产概念界定、产品分类和内涵详尽辨析为前提、旅游房地产的特性为核心,旅游、房地产互动关系为纽带,展开基础研究、宏观分析和微观策划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研究层面,主要对旅游房地产的内涵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初步揭示出旅游房地产的本质及发展根本动力。宏观分析层面,先以采集的翔实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和升级状况,旅游房地产需求状况,同时指出了面临的一些负面影响和软性制约。随后,分析和总结了旅游房地产市场在市场跨行业、消费者跨区域、产品类型复杂和需求季节性等八个方面的显着特点,揭示了旅游房地产市场的独特性。从调查内容、旅游资源调查等方面研究了旅游房地产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归纳了四个细分变量,确立了细分原则和步骤。在研究的核心部分微观策划层面,构建了项目五力竞争分析、项目综合竞争力分析两种工具研究了旅游房地产的战略分析和策划,指出了项目策划与规划的异同。对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作了详尽的分析与总结,初步探讨开发模式选择。详细研究了旅游房地产产品策划的三个关键环节,总结了主题策划的原则和方法,功能分析的原则和要点与产品策划的原则等。这部分研究核心内容穿插了诸如温泉度假地之类的典型旅游房地产项目策划剖析,专门分析了特色旅游房地产——房车营地项目。研究过程得到一些启发,在研究展望中提出了旅游房地产供求定量研究、综合效益评价和旅游小城镇建设与旅游房地产开发等几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王君华[6](2007)在《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是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最佳方式,我国加入WTO后,跨国企业战略联盟也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首选战略。跨国企业战略联盟面临诸多差异,其中最重要的差异是文化差异。许多研究表明,实现联盟成员企业文化协同是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但是,理论上对于如何实现联盟成员企业动态文化协同问题的研究很少,因此研究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由以下九个部分组成:第1章导论。在论述本研究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体系、方法与目的作了阐述。第2章从理论上对跨国企业战略联盟进行一般分析。首先,对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进行界定,深入探讨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其次,从交易成本理论、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论三个方面分析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再次,对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动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在与企业传统扩张理论比较的基础上,得出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第3章研究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协同的基本原理。从与文化协同相关的概念入手,就实现文化协同的基础原理:文化的差异原理、文化的冲突原理和文化的整合原理展开论述,提出针对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处理模型,并对文化协同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文化协同的实施程序分为三步:形式描述、文化解释、文化创新及文化协作。第4章研究跨国企业战略联盟如何认识文化差异。在对文化差异进行理论分析后,提出了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差异的来源和给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并对目前流行的文化分析模型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文化差异的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分析框架。人力资源管理高绩效是联盟高绩效的前提,而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差异将不可避免地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冲击。通过监控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影响,得出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战略联盟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第5章研究跨国企业战略联盟如何对文化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本章通过分析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风险作用机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因素和定性分析,构建了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风险度量模型。通过计算得出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风险的分值,参照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风险评价表,得出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风险状况,并可以根据各个指标的得分,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规避和转移。认为跨国联盟必须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跨文化风险,以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选择适当的风险控制工具,因地制宜的建立跨文化经营风险的防范机制。第6章研究跨国企业战略联盟如何在文化协同的基础上建立信任机制。分析了信任的基本涵义,阐释了跨国企业战略联盟中的信任及其特点。信任存在低度信任、中度信任和高度信任等三种类型。为了衡量战略联盟成员企业相互信任的程度,特提出衡量指标:信任度。对战略联盟成员企业信任度的主要影响变量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观、内部机制原因和客观的、外部环境原因的共同影响着战略联盟信任度T,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T的确定作了简要的说明。第7章研究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协同的过程。从文化协同效应入手,对联盟双方文化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求所选择联盟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协同效应。在联盟建立后,从跨国企业战略联盟内部文化协同这个角度,针对解决文化冲突的三种方案,提出选择协同方案的具体文化模式和实施路线。构建共同管理文化模式(CMC),提出共同管理文化模式是伴随着文化协同的过程发生的,它是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协同的一部分。建立联盟CMC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过程。第8章关于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协同的案例分析。本章分析了国际汽车行业和中国国内汽车行业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态势,以中美合资企业长安福特汽车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管理的理论,通过剖析该公司从管理思想、管理规范到管理行为的差异,寻找出中美合资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文化差异,分析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长安福特汽车公司实施文化协同的措施。第9章全文总结与展望。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性的阐述,提出了主要创新点。并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蔡会明[7](2007)在《在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与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文中指出过去的几十年中,合资企业成为国际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一种主要战略。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合资企业就被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广泛使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国际合资企业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虽然国际合资企业被广泛使用,但以前研究发现国际合资企业存在较高的失败率,世界范围内国际合资企业的平均失败率超过了30%。因此,在国际上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国际合资企业被广泛使用,但另一方面却是国际合资企业普遍的高失败率。在中国,也存在类似现象,一方面是中外合资企业这种投资方式被大量使用,另一方面是母公司对中外合资企业绩效满意度水平普遍比较低。调查显示,许多外国母公司对它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失望,不足5%的外国母公司对它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表示满意。国际和国内共同存在的这一矛盾现象,需要我们做出理论上的分析和解释。为了解释国际合资企业中存在的这一矛盾现象,许多研究分析了文化差异、战略多样性、母公司特征,伙伴以前的合作关系等对国际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这些研究假定这些条件或者背景因素会增加或减少国际合资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而影响国际合资企业的绩效和寿命。但为什么在相似的环境下经营,有些国际合资企业经营比较好,而有些经营比较差,原因可能在于它们在内部管理上的差异,而这些内部管理是与母公司对国际合资企业的控制紧密相关的,因此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成为国际合资企业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对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研究,由于在样本来源,母公司控制维度和度量,绩效指标及研究视角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结论各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这些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和矛盾,究其根本,一是没有对合资企业绩效决定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所以很难深入分析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深层次影响因素;二是现有的研究大都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而且个别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这一关系进行的研究中,主要强调交易成本的节约和防范机会主义,而对合资企业中控制与绩效关系密切相关的价值创造问题没有分析,对控制的维度也局限于大小维度,对控制的其他维度,比如控制活动的选择没有分析,而且研究视角也是基于单方母公司。鉴于以前关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研究中存在的这些不足,本文以资源基础论为理论基础,从合资企业价值创造的视角,依据母公司控制对母公司企业特有优势向合资企业转移以及母公司企业特有优势在合资企业中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对在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应用资源基础论对国际合资企业的形成、建立目标,母公司控制的必要性、目标和维度,以及国际合资企业绩效决定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两个基于资源基础论的重要母公司控制维度:控制活动选择和控制大小选择;明确了母公司控制对绩效影响的判断依据:母公司控制是否有利于母公司企业特有优势向合资企业的转移以及是否有利于这些企业特有优势在合资企业中价值的实现。其次,从中外双方母公司的视角,以母公司控制的活动选择和大小选择两个维度,以及母公司目标实现绩效和满意度绩效提出了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研究模型。第三,从价值创造的视角,提出了互补性假设,即合资企业中母公司资源互补与绩效正相关的假设。第四,依据母公司控制各维度对母公司企业特有优势向合资企业转移及母公司企业特有优势在合资企业中价值实现的作用,对研究模型相应的研究关系提出研究假设:(1)从中外合资企业中控制权在母公司间的共享对母公司各自企业特有优势向合资企业转移以及母公司各自企业特有优势在合资企业中价值实现的影响,提出了控制共享假设,即战略控制在母公司间共享与合资企业绩效无关,运营控制在母公司间共享与合资企业绩效正相关;(2)从中外合资企业中控制活动在母公司间的安排对母公司各自企业特有优势向合资企业转移以及母公司各自企业特有优势在合资企业中价值实现的影响,提出了控制匹配假设,即外国母公司对自己企业特有优势活动的控制与合资企业绩效正相关,外国母公司对合资伙伴企业特有优势活动的控制与合资企业绩效负相关;(3)从控制权大小和控制活动在母公司间分配对母公司各自企业特有优势向合资企业转移以及母公司各自企业特有优势在合资企业中价值实现的共同影响,提出了控制结构假设,即分割控制结构的合资企业绩效优于单方控制和共同控制的合资企业。第五,根据研究假设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数据,最后以75家生产制造类中外合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述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中外合资企业是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企业为了克服各自资源限制,获得互补性资源的一种工具。中外母公司之间的资源互补性越强,合资企业的绩效表现就越好。其次,从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的大小选择维度而言,中外双方母公司在运营活动控制上的共享能对合资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战略控制活动上的共享对合资企业没有显着的影响。第三,从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的活动选择维度而言,母公司各自控制合资企业中自己具有企业特有优势的相关活动有利于合资企业的绩效,对伙伴企业特有优势相关活动的控制会对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第四,在中外合资企业的各种控制结构中,分割控制结构比共同控制结构的绩效要高。本文研究以现有国际合资企业相关研究为基础,同时克服了以前研究中的不足,主要创新点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应用资源基础论,从合资企业价值创造的视角分析了合资企业形成、母公司控制以及绩效决定的内在机理,克服了以前研究采用交易成本理论强调交易成本节约而忽视合资企业成立后价值创造功能的不足。其次,以资源基础论为分析视角,根据母公司控制对各母公司企业特有优势向合资企业转移效率以及母公司企业特有优势在合资企业中价值实现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母公司控制活动选择和控制大小选择两个重要维度与绩效的关系,不仅克服了以前有关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研究中理论支持的缺乏,而且克服了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研究这一关系时只考虑母公司控制的大小维度等缺陷。第三,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中外合资企业中中外母公司间控制权分配以及母公司间控制活动分配来分析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的控制,从中外母公司各自目标实现绩效和中外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的满意度来评价合资企业的绩效,从合资企业总体研究了母公司控制与绩效的关系,克服了以前研究从单个母公司视角来研究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不足。由于研究时间等限制,本文研究还存在以下局限性:首先,研究样本限定在生产制造类中外合资企业,对服务类中外合资企业没有研究;另外样本数量偏小,地域分布不广泛,主要集中于上海及周边地区;还有,样本数据收集主要来源于中外合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没有从中外双方母公司收集数据,也没有获得财务指标等客观数据来进行辅助验证。所以本文研究的结论只是建立在所分析的75个中外合资企业样本基础上的结论,相关结论的普遍性还有待将来研究进一步验证。
蒋翠清[8](2007)在《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知识正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创新成为企业形成、发展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的主要手段。如何通过知识创新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是理论界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企业动态能力建设为目标,以知识创新为主线,研究企业知识资源特征、知识创新过程、知识资产、知识创新网络、知识创新动态业务系统、以及企业核心能力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知识创新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知识作为企业战略资源所具有的一些本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知识的动态过程性、企业核心知识的隐性特征、企业知识的情境嵌入性、以及知识价值实现的不确定性;并探讨了这些特征对企业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建设的影响。(2)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模型:研究了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范式的要求;构建了包括企业愿景、发展战略、知识资产、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网络、知识创新动态业务系统以及企业商业运作模式等要素和过程构成的支持企业动态能力的知识创新体系;并进一步分析各要素和过程间的关系。(3)研究了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本质,提出了“元资产”概念,阐明了知识资产成为企业“元资产”的内在动因;通过企业知识资产增值模型,探讨了知识资产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循环促进关系。辩证地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两面性,研究了企业核心刚度的形成机理:从思维定势、能力陷阱、惯例和偏好、静态价值观等四个维度研究了核心刚度对企业知识创新的负面影响;分析了核心能力的周期性和动态能力的内涵与特征;基于SWOT分析法,揭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本质。(4)从企业知识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知识创新网络连接机制和知识创新网络效率等方面研究了知识创新网络的产生背景、运行机制以及对企业知识创新和动态能力建设的影响;结合我国创新资源分布以及企业知识创新现状,分析了我国企业构建知识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思路。(5)基于知识创新情境理论,研究了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的动态业务系统。该系统由支持知识创新的结构性要素(组织结构、基础设施、知识创新网络,人力资源和激励机制等);非结构性要素(企业战略、知识愿景、价值观、企业文化)和过程性要素(深度对话、动态的共同创新过程、共享的认识方式、试验和确认)组成。在动态业务系统下,通过ASECID知识创新螺旋过程,实现企业知识创新,发展企业的动态能力。(6)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论文提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创新体系、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形成过程、动态能力等进行实证分析,案例分析表明:核心能力只能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创新网络是新创企业发挥后发优势、整合外部资源的主要途径;知识资产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企业战略和环境决定知识创新模式和效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必不可少。论文围绕企业动态能力的建设,探讨了企业知识创新规律,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体系框架,旨在提高企业知识创新的效率和效果,为企业知识创新和能力建设提供指导框架。
张玉虎[9](2006)在《引进外资与实施名牌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名牌是品牌的一部分,是品牌中的佼佼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名牌已经成为推动企业成长壮大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无形力量。名牌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增值效应。一个企业拥有名牌,既表明其经济实力和市场地位,也反映其持续发展力的大小;一个国家拥有名牌或拥有多少名牌,既是衡量其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也反映着该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名牌已成为其立足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金钥匙。谁拥有名牌,谁就能够货如轮转,财源滚滚;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创立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截至2004年,共利用外资5621亿美元。外资的大量涌入,使我国名牌获得了改造、发展的资金技术,推动了我国名牌企业的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换代和竞争力的提高。如走向世界的“海尔”、“联想”等。但随着外资的引入,许多外国名牌大举进入我国市场,这些外国名牌以其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雄厚的资金技术对我国名牌进行“围剿”:挤占市场份额,消灭我国名牌等。如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的“富康”汽车、“白猫”洗衣粉等。外资对我国名牌的“围剿”,造成我国名牌这笔无形资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当代国际竞争中,如何正确处理引进外资与保护我国名牌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国产名牌能否立足国内并走向世界,而且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本文在阐述名牌战略的作用及意义后,就外资对我国名牌的威胁进行实例分析,结合美国企业名牌战略的经验,提出我国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措施。本文按以下思路展开:第一章:实施名牌战略的作用及意义。要实施名牌战略,首先要探讨何谓名牌,名牌与普通品牌的区别,名牌的实质。其次要研究名牌的作用,我国名牌与世界名牌的差距有多大。最后阐述实施名牌战略对我国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第二章:外资对我国名牌的威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数千亿美元的外资。这些外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挤压和消灭我国的名牌,造成国产名牌无形资产的流失。本部分重点介绍了外资进入我国汽车行业、信息通讯行业、啤酒行业等名牌领域的现状,并对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名牌领域的形式、原因和结果进行实证
徐全勇[10](2006)在《中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日益高涨,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飞速发展,2002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引国,2004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达606.3亿美元,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额(6480亿美元)的9.36%。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择了我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形成与变化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合资企业组织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探讨我国利用合资企业过程中的得失,并对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出对策。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大师科斯提出了企业与市场两分法,将企业组织的研究深入到企业内部,从此企业组织形式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随后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经济学理论等提出了企业组织线谱。本文将系统分析企业、市场以及界于它们之间的各种组织形式的形成原因,为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将合资企业组织放到企业组织形式中考察合资企业的定义、内涵,以及与其他组织形式的异同。本文系统分析比较了企业资源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对合资企业组织的解释。合资企业拥有的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的外部环境都可能是合资企业形成的重要原因,例如当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在资本、知识技术、品牌、当地市场背景知识与社会关系等等之间的互补性,都可能导致相互之间形成合资企业;合资企业的形成,既要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形成的成本因素,也要考虑合资企业形成带来的价值创造效应和效益。同时,合资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各个成员在动态中获取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合资企业组织在动态中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合资企业的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的发展,企业各个成员的成本和收益都会发展改变,成员要求改变企业组织形式是必然的。因此合资企业组织的形成与变化受到国家背景、各方资源特点以及产业特点的影响。从世界合资企业组织的基本现状来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由于拥有知识、技术、品牌等垄断优势,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时候一般越来越较多采用独资企业和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以便较好的控制直接投资活动。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投资由于受到企业实力的限制,较多采用合资企业,甚至是少数股权的合资企业。从东道国来看,发达国家与
二、北京吉普:内因决定成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吉普:内因决定成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总体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综述 |
2.1 创新理论综述 |
2.2 后发优势理论综述 |
2.3 内生性增长理论综述 |
2.4 竞争优势理论综述 |
2.5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
2.6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内涵的研究 |
3.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 |
3.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内涵解析 |
3.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架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动力的研究 |
4.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动力的界定 |
4.2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动力的因素 |
4.3 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动力因素作用机理的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进过程的研究 |
5.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进过程的概念 |
5.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进阶段的划分 |
5.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进阶段变化机理的解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用结果的研究 |
6.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用结果的概念 |
6.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用结果表现的归纳 |
6.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用结果表现显现机理的解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 |
7.1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的分析 |
7.2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问题的分析 |
7.3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国内汽车企业技术战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2 论文探索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中心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技术战略的概念和应用发展 |
2.1 技术的概念和定义 |
2.2 技术战略 |
2.2.1 技术战略的概念 |
2.2.2 技术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 |
2.2.3 技术战略的类型 |
2.3 技术战略的产生,发展和目前状况 |
2.4 技术战略在我国的现状 |
第3章 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问题 |
3.1 国内汽车企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汽车 |
3.1.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汽车 |
3.2 国内汽车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
3.2.1 国内汽车企业现状 |
3.2.2 国内汽车企业的问题 |
3.3 对国内汽车企业问题原因的分析 |
3.4 技术战略当前在国内汽车企业实施的重要性 |
第4章 国内汽车企业技术战略的选择 |
4.1 技术战略与国家宏观政策,行业法规的关系 |
4.2 行业演化与技术战略选择 |
4.3 技术战略选择与企业经营战略 |
4.4 技术生命周期与汽车企业技术战略 |
4.5 技术轨迹和汽车企业技术战略 |
4.6 对国内汽车企业技术战略选择的建议 |
第5章 技术战略的实施 |
5.1 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作用 |
5.2 技术战略实施的组织保证 |
5.3 技术战略与市场营销战略 |
5.4 技术战略实施与技术能力的培养 |
5.5 考核和激励制度 |
5.6 技术战略的评估和控制调整 |
5.7 对国内汽车企业技术战略实施的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轿车发展的阶段特点 |
1.3 中国轿车自主创新的现状 |
1.4 市场换技术的启示 |
1.5 选题意义 |
1.6 研究路线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
2.1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
2.1.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
2.1.2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 |
2.1.3 汽车车身外形的演变 |
2.1.4 近年来汽车技术发展特点 |
2.1.5 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与重组 |
2.1.6 新的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2.2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 |
2.2.1 乘用车柴油机化的比例提高 |
2.2.2 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 |
2.2.3 汽车安全标准要求更高 |
2.2.4 汽车环保和节能成为首选课题 |
2.2.5 新型材料应用更加广泛 |
2.2.6 电子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
2.2.7 通信和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 |
2.3 世界汽车零部件业发展趋势 |
2.3.1 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
2.3.2 汽车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 |
2.3.3 汽车零部件价值结构发展趋势 |
2.4 小结 |
第3章 国内轿车工业的发展 |
3.1 我国轿车产业发展的由来 |
3.1.1 独立自主品牌阶段(1958-1984 年) |
3.1.2 合资品牌发展阶段(1984-2001 年) |
3.1.3 合资和自主品牌混战阶段(2001 年至今) |
3.2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 |
3.2.1 打造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因素分析 |
3.2.2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模式 |
3.2.3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状况 |
3.3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及地位 |
3.3.1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 |
3.3.2 中国轿车生产的地位 |
3.3.3 提升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地位 |
3.4 “红旗”轿车的自主创新 |
3.4.1 大“红旗”的自主创新 |
3.4.2 小“红旗”的自主创新 |
3.4.3 “奔腾”的自主创新 |
3.5 小结 |
第4章 轿车高速、稳定、减重的设计研究 |
4.1 轿车的高速运动研究 |
4.1.1 轿车的造型设计对高速运动的影响 |
4.1.2 轿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
4.1.3 轿车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 |
4.1.4 轿车计算机辅助造型系统 |
4.2 轿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 |
4.2.1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2.2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 |
4.2.3 轿车操纵稳定性仿真模拟研究 |
4.3 轿车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
4.3.1 轿车车身的轻量化设计 |
4.3.2 国内外轻量化研究的状况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4)产品—产业—区域创新的路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指导理论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产品-产业-区域创新中的路径依赖 |
2.1 路径依赖理论 |
2.2 区域创新发展中的路径依赖 |
2.3 产业创新发展中的路径依赖 |
2.4 产品创新发展中的路径依赖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品-产业-区域创新的路径设计 |
3.1 路径设计的概念 |
3.2 路径设计的原则 |
3.3 路径设计的影响因素 |
3.4 路径设计的系统内涵 |
3.5 路径设计的系统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4章 PIR生态进化模式 |
4.1 硅谷模式的本质与启示 |
4.2 PIR模式的生态进化特征 |
4.3 PIR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 |
4.4 PIR模式下的产业集群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5章 PRI创新孵化模式 |
5.1 创新孵化模式的涵义和特征 |
5.2 创新孵化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 |
5.3 案例分析—中关村的成长 |
5.4 创新孵化产品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6章 IRP产业链拓展模式 |
6.1 IRP产业链拓展模式的内涵 |
6.2 IRP路径模式形成的内因和外因 |
6.3 IRP路径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 |
6.4 产业筛选和产业链的认定 |
6.5 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IPR产业创新平台模式 |
7.1 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创新平台 |
7.2 IPR产业创新平台模式的内涵和条件 |
7.3 IPR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 |
7.4 案例分析—美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 |
本章小结 |
第8章 RIP计划引导模式 |
8.1 计划引导模式的概念 |
8.2 RIP计划引导模式的特征 |
8.3 我国RIP计划引导模式运用的误区 |
8.4 案例分析—武汉·中国光谷成长透视 |
本章小结 |
第9章 RPI小生位发展模式 |
9.1 小生位的概念 |
9.2 RPI小生位模式的涵义 |
9.3 RPI小生位模式的特征 |
9.4 案例分析—武汉都市工业园的定位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10.1 全文总结 |
10.2 本文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主要论文 |
(5)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及研究背景 |
1.2 目前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旅游房地产的内涵模糊 |
1.2.2 忽略微观研究 |
1.2.3 策划对象被割裂 |
1.2.4 特殊性研究不足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2 文献综述、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市场营销理论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 小结 |
3 旅游房地产及其发展状况与趋势 |
3.1 旅游房地产内涵辨析 |
3.1.1 旅游房地产内涵辨析 |
3.1.2 旅游房地产的定义 |
3.1.3 旅游房地产定义的理解 |
3.2 旅游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 |
3.2.1 房地产市场加速分化 |
3.2.2 旅游房地产需求旺盛 |
3.2.3 中央、地方政策的支持 |
3.2.4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3.3 旅游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
3.3.1 存在的问题 |
3.3.2 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4 旅游房地产市场调查与细分 |
4.1 旅游房地产市场及旅游房地产开发的主要特点分析 |
4.1.1 旅游房地产市场特点 |
4.1.2 旅游房地产项目的特点 |
4.2 旅游房地产市场调查 |
4.2.1 调查内容 |
4.2.2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4.2.3 调查方法 |
4.2.4 调查问卷设计 |
4.2.5 旅游房地产市场调查关键事项 |
4.3 旅游房地产市场细分 |
4.3.1 细分变量 |
4.3.2 细分的主要原则 |
4.3.3 细分步骤 |
4.3.4 客源地、客源结构细分 |
4.3.5 生活形态市场细分模型 |
4.4 小结 |
5 项目前期战略策划与模式选择 |
5.1 旅游房地产策划与规划的辨析 |
5.2 项目战略策划工具 |
5.2.1 项目五力竞争分析 |
5.2.2 项目综合竞争力分析 |
5.2.3 项目SWOT 战略选择 |
5.3 旅游房地产企业战略 |
5.3.1 旅游房地产企业一般战略 |
5.3.2 华侨城“1+3”战略模式剖析 |
5.4 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模式选择 |
5.4.1 开发模式分类 |
5.4.2 开发模式选择 |
5.5 小结 |
6 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产品策划 |
6.1 主题策划 |
6.1.1 主题策划内涵 |
6.1.2 策划三原则 |
6.1.3 策划方法 |
6.1.4 策划注意事项 |
6.1.5 以温泉度假地主题策划为例 |
6.2 功能分析 |
6.2.1 旅游需求层次分析 |
6.2.2 分析原则 |
6.2.3 功能分析的要点 |
6.3 产品策划 |
6.3.1 原则 |
6.3.2 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策划 |
6.3.3 以某温泉度假地产品策划为例 |
6.4 特色旅游房地产产品策划——以房车营地为例 |
6.4.1 房车营地产品分类 |
6.4.2 房车营地运营策划 |
6.4.3 预约服务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难点 |
7.2.1 可借鉴的研究成果缺乏 |
7.2.2 市场调查存在困难 |
7.2.3 定量分析有难度 |
7.3 研究展望 |
7.3.1 旅游房地产供求定量研究 |
7.3.2 综合效益评价 |
7.3.3 经济评价 |
7.3.4 旅游小城镇建设与旅游房地产开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旅游房地产市场调查相关问卷: |
(6)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基本理论 |
2.1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界定 |
2.2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 |
2.3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动因及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协同的基本原理 |
3.1 与文化协同相关的概念 |
3.2 实现文化协同的基础原理 |
3.3 处理文化差异和冲突的相关理论 |
3.4 文化协同的一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差异 |
4.1 文化差异理论分析 |
4.2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差异模型分析 |
4.3 基于文化差异的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分析 |
4.4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风险及其控制 |
5.1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风险的界定 |
5.2 文化风险的因素、类型分析 |
5.3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风险度量模型构建 |
5.4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文化协同的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 |
6.1 信任的涵义 |
6.2 战略联盟中的信任及其机理 |
6.3 战略联盟成员企业信任度的确定 |
6.4 基于文化协同的跨国企业战略联盟中信任的建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文化协同的过程分析 |
7.1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协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7.2 从文化协同角度看战略联盟对象的选择 |
7.3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建立后的文化协同 |
7.4 共同管理文化模式的构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实证分析——以中美合资长安福特公司为例 |
8.1 国际、国内汽车行业战略联盟发展现状 |
8.2 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案例分析——中美合资长安福特公司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7)在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与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外合资企业研究简述 |
2.1.1 中外合资企业的类型和发展阶段 |
2.1.2 中外合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 国际合资企业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1 国际合资企业理论的交易成本视角 |
2.2.2 国际合资企业理论的战略行为视角 |
2.2.3 国际合资企业理论的组织学习视角 |
2.2.4 对国际合资企业理论相关研究评述 |
2.3 国际合资企业控制的相关研究 |
2.3.1 企业管理控制与合资企业控制 |
2.3.2 国际合资企业控制相关理论 |
2.3.3 国际合资企业控制相关理论研究评述 |
2.4 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1 国际合资企业控制权在母公司间分配的类型 |
2.4.2 赞成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单方控制的观点 |
2.4.3 赞成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共同控制的观点 |
2.4.4 对国际合资企业中控制和绩效关系研究观点的总结和评述 |
3 国际合资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分析 |
3.1 资源基础论与国际合资企业的形成 |
3.1.1 资源基础论的主要观点 |
3.1.2 资源基础论与国际合资企业的形成 |
3.2 资源基础论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的目标 |
3.2.1 现有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 |
3.2.2 所需新资源的获取与开发 |
3.3 资源基础论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 |
3.3.1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母公司控制必要性 |
3.3.2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母公司控制目标 |
3.3.3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母公司控制维度 |
3.4 资源基础论与国际合资企业绩效决定的内在机理 |
3.4.1 合资企业中组织资本的协同效应 |
3.4.2 合资企业中母公司资源的互补效应 |
4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与绩效关系研究模型 |
4.1 交易成本理论对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解释 |
4.1.1 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
4.1.2 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交易成本观 |
4.1.3 交易成本观对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解释的局限性 |
4.2 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新理论视角——资源基础论 |
4.2.1 资源基础论对合资企业的认识 |
4.2.2 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资源基础论 |
4.2.3 基于资源基础论对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研究的优点 |
4.3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与绩效关系研究模型 |
4.3.1 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研究模型的提出 |
4.3.2 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研究模型的解释 |
4.3.3 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研究模型的研究视角 |
5 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5.1 合资企业中母公司资源互补与绩效关系假设 |
5.1.1 合资企业中母公司资源的互补性 |
5.1.2 合资企业中母公司间资源互补和绩效关系的假设 |
5.2 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大小选择与绩效关系假设 |
5.2.1 基于资源互补的母公司控制权分配与合资企业绩效 |
5.2.2 母公司控制的两个层面:战略控制和运营控制 |
5.2.3 母公司控制大小选择与绩效关系的控制分享假设 |
5.3 中外合资企业控制结构和绩效关系假设 |
5.3.1 合资企业中的控制结构 |
5.3.2 合资企业控制结构与绩效的关系假设 |
5.4 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活动选择与绩效关系假设 |
5.4.1 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活动选择分析 |
5.4.2 母公司控制活动选择与合资企业绩效关系的机理 |
5.4.3 母公司控制活动的匹配性和绩效关系的假设 |
5.5 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相关研究假设模型 |
5.5.1 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汇总 |
5.5.2 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模型 |
6 数据收集、变量度量和假设检验方法 |
6.1 样本界定和数据收集方法 |
6.1.1 样本界定 |
6.1.2 数据收集方法 |
6.1.3 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
6.2 变量度量 |
6.2.1 解释变量的度量 |
6.2.2 独立变量的度量 |
6.2.3 控制变量的度量 |
6.3 假设的检验方法 |
6.3.1 假设1的检验方法 |
6.3.2 假设2、假设3、假设6的检验方法 |
6.3.3 假设4、假设5的检验方法 |
6.3.4 假设7、假设8的检验方法 |
7 研究结果及讨论 |
7.1 样本数据收集及其描述统计 |
7.1.1 样本数据收集 |
7.1.2 样本的基本统计数据描述 |
7.1.3 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7.1.4 问卷量表的效度分析 |
7.2 假设检验结果 |
7.2.1 假设1的检验结果 |
7.2.2 假设2、3、6的检验结果 |
7.2.3 假设4、假设5的检验结果 |
7.2.4 假设7、假设8的检验结果 |
7.3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7.3.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7.3.2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8 结论、可能的创新及未来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中外合资企业形成、控制和绩效研究结论 |
8.1.2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研究结论 |
8.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文调查问卷 |
附录2: 英文调查问卷 |
附录3: 调查问卷量表的各项目相关系数矩阵 |
致谢 |
(8)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知识正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 |
1.1.2 知识创新是建设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手段 |
1.1.3 知识创新促进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
1.1.4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确定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知识管理与知识资源特征研究综述 |
1.3.2 知识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1.3.3 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企业知识资源特征 |
2.1 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知识定义和分类 |
2.2.2 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 |
2.2.3 个人知识、团队知识和组织知识及其转化 |
2.3 知识的动态过程性 |
2.3.1 人类认知过程 |
2.3.2 知识的动态过程性 |
2.4 核心知识的隐性特征及其对企业能力的影响 |
2.4.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2.4.2 核心知识的隐性性 |
2.4.3 隐性知识对企业能力的影响 |
2.5 知识的情境嵌入性及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
2.5.1 知识的情境嵌入性 |
2.5.2 基于情境的知识转移过程 |
2.5.3 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2.6 知识的价值特性及其实现的不确定性 |
2.6.1 知识的价值特性 |
2.6.2 知识价值实现的不确定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构建 |
3.1 概述 |
3.2 知识创造理论 |
3.2.1 知识创造SECI模型和Ba理论 |
3.2.2 知识创造与核心能力模型 |
3.3 知识创新模型 |
3.3.1 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 |
3.3.2 企业知识创新系统 |
3.3.3 企业知识创新ASECID模型 |
3.3.4 知识创新的凝炼化过程 |
3.3.5 知识创新的沉积化过程 |
3.4 知识创新范式的演变 |
3.4.1 封闭式知识创新 |
3.4.2 开放式知识创新 |
3.4.3 创新范式的演变是企业发展动态能力的选择 |
3.5 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构建 |
3.5.1 企业战略与愿景的互动 |
3.5.2 知识资产——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成果 |
3.5.3 企业知识创新过程 |
3.5.4 知识创新动态业务系统 |
3.5.5 知识创新网络——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 |
3.5.6 企业知识的商业运作模式 |
3.5.7 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创新与知识资产 |
4.1 概述 |
4.2 知识资产与企业核心能力 |
4.2.1 知识资产及其“元资产”特征 |
4.2.2 知识资产形成的合理性证明过程 |
4.2.3 知识资产与核心能力 |
4.3 知识创新使知识成为企业的“元资产” |
4.3.1 基于知识创新的资产增值模型 |
4.3.2 知识创新是资产增值的动因 |
4.4 知识资产对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 |
4.4.1 企业认知系统 |
4.4.2 知识资产构成企业的心智模式 |
4.4.3 知识资产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 |
4.5 知识创新与资产形成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知识创新网络 |
5.1 概述 |
5.2 知识创新网络形成机理 |
5.2.1 知识创新网络—一种战略性的制度安排 |
5.2.2 知识创新网络的架构 |
5.2.3 知识创新网络的特征 |
5.3 知识创新网络连接机制分析 |
5.3.1 非正式交流连接机制——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连接机制 |
5.3.2 知识联盟连接机制——战略联盟的高级形式 |
5.3.3 大公司为中心的连接机制——美国128公路高技术带的创新连接机制 |
5.3.4 通过资产拆分形成的连接机制——日本企业的理性创新连接机制 |
5.3.5 联合体连接机制——根本性创新的主要连接机制 |
5.3.6 知识创新网络连接机制比较 |
5.4 知识创新网络效率分析 |
5.4.1 知识整合效率 |
5.4.2 知识利用效率 |
5.4.3 知识收益效率 |
5.5 知识创新网络——中国企业知识创新的必然选择 |
5.5.1 我国知识创新资源的分布 |
5.5.2 我国企业知识创新网络的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知识创新促进企业动态能力形成 |
6.1 概述 |
6.2 企业核心刚度形成机理 |
6.2.1 核心能力的辨证思考 |
6.2.2 核心刚度的形成机理 |
6.2.3 核心刚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
6.2.4 核心刚度形成案例分析 |
6.3 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观——动态能力 |
6.3.1 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的特点 |
6.3.2 核心能力的动态观 |
6.3.3 动态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
6.4 知识创新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 |
6.4.1 动态能力的本质——知识创新 |
6.4.2 知识创新促进动态能力的演化 |
6.4.3 知识创新创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知识创新动态业务系统 |
7.1 概述 |
7.2 知识创新的动态业务系统 |
7.2.1 知识创新的情境理论 |
7.2.2 支持知识创新的动态业务系统 |
7.3 支持知识创新的结构性要素 |
7.3.1 创新型组织结构 |
7.3.2 信息技术支持 |
7.3.3 人力资源 |
7.3.4 激励机制 |
7.4 支持知识创新的非结构性要素 |
7.4.1 知识愿景与知识战略 |
7.4.2 价值观和规范 |
7.4.3 塑造适宜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 |
7.5 支持知识创新的过程性要素 |
7.5.1 深度沟通和交流 |
7.5.2 身临其境与即兴创新 |
7.5.3 共享的认识方式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奇瑞汽车公司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案例分析 |
8.1 概述 |
8.2 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创新体系 |
8.2.1 奇瑞汽车公司的企业愿景与发展战略 |
8.2.2 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资产 |
8.2.3 奇瑞汽车公司的创新平台与激励机制 |
8.2.4 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创新网络 |
8.2.5 奇瑞汽车公司的知识资产运营模式 |
8.3 奇瑞汽车公司动态能力及核心能力形成过程 |
8.3.1 奇瑞汽车公司的核心能力 |
8.3.2 奇瑞汽车公司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
8.3.3 持续创新——奇瑞汽车公司的动态能力 |
8.4 奇瑞汽车公司知识创新的启示 |
8.4.1 核心能力只能通过自主创新实现 |
8.4.2 知识创新网络是新创企业形成后发优势的主要途径 |
8.4.3 知识资产是企业创新的基础 |
8.4.4 企业战略决定知识创新模式和效率 |
8.4.5 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必不可少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和科研项目 |
(9)引进外资与实施名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实施名牌战略的作用及意义 |
一、名牌 |
(一) 名牌的概念 |
(二) 名牌的实质 |
(三) 名牌与普通品牌的区别 |
二、名牌的作用 |
(一) 市场控制作用 |
(二) 价值增值作用 |
(三) 资源优化作用 |
(四) 社会文化作用 |
(五) 积累作用 |
(六) 扩散作用 |
(七) 经济带动作用 |
三、我国名牌与世界名牌的差距 |
四、我国实施名牌战略的意义 |
(一) 实施名牌战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 实施名牌战略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三) 实施名牌战略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 |
第二章:外资对我国名牌的威胁 |
一、我国引进外资情况概述 |
二、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名牌领域的现状 |
(一) 汽车行业 |
(二) 信息通讯行业 |
(三) 啤酒行业 |
(四) 其他行业 |
三、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名牌领域的途径 |
(一) 抢注和假冒我国名牌中的知名商标 |
(二) 通过倾销、合资和独资挤占我国名牌的市场 |
(三) 通过控股输入本国名牌 |
四、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名牌领域的原因 |
(一) 企业缺乏创新观念,名牌保护意识淡薄 |
(二) 企业规模小,难以与世界知名品牌抗衡 |
(三) 法规、政策不完善,是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名牌领域的主要原因 |
五、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名牌领域的结果 |
(一) 市场问题 |
(二) 名牌问题 |
(三) 控股问题 |
(四) 产业安全问题 |
第三章:美国企业的名牌战略及其启示 |
一、美国企业的名牌战略 |
(一) 宣传和保护战略 |
(二) 质量支撑战略 |
(三) 技术创新战略 |
(四) 市场细分战略 |
(五) 规模牵引战略 |
(六) 服务配套战略 |
二、美国企业的名牌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正确的品牌宣传,及时的品牌保护 |
(二) 注重产品质量,重视技术创新 |
(三) 准确市场细分,扩大企业规模 |
(四) “顾客至上”的服务战略 |
第四章:开放体制下我国名牌战略的实施 |
一、微观方面 |
(一) 坚决扞卫我国名牌地位 |
(二) 大力提升我国名牌竞争力 |
(三) 正确评估我国名牌价值 |
(四) 培养我国名牌企业家 |
(五) 利用外资促进我国名牌走向世界 |
二、宏观方面 |
(一) 完善法律法规,为我国名牌成长提供法律保障 |
(二) 制定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为我国名牌成长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
(三) 构筑信息平台,为我国名牌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
(四) 培育国民国货情结,支持我国名牌发展 |
(五) 适当运用政治手段,加强我国名牌、产业的安全保护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企业组织形式与合资企业组织 |
第一节早期企业组织形式的研究 |
第二节 市场、中间性的组织与企业三分法 |
第三节 合资企业组织 |
第四节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 |
第二章 合资企业组织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合资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 |
第二节 合资企业的企业资源理论 |
第三节 合资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与资源理论的比较 |
第四节 合资企业的其它理论 |
第三章 合资企业组织形成的动机、成本与效益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的动机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建立合资企业的动机 |
第三节 合资企业的成本与效益 |
第四章 世界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组织形式选择 |
第二节 东道国合资企业的特点 |
第五章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的体制背景与政策演变 |
第一节 渐进式改革与政府对合资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一节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法律的演变 |
第三节 影响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具体政策 |
第六章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的基本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形成与变化的概况 |
第七章 我国外资进入对合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
第一节 外资进入的企业组织形式实证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我国外资进入对合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八章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动态分析 |
第一节 合资企业不稳定性的涵义与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合资企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我国合资企业不稳定性的表现及其对策 |
第九章 中外双方对合资企业控制权的争夺 |
第一节 合资企业治理结构与控制权问题 |
第二节 我国合资企业中外双方之间的控制权争夺 |
第三节 建立中国特色的合资企业治理体系 |
第十章 我国合资企业的溢出效应 |
第一节 合资企业的技术转移 |
第二节 我国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三节 合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与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原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北京吉普:内因决定成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D]. 白绪贵. 吉林大学, 2010(05)
- [2]国内汽车企业技术战略探索[D]. 孔繁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3)
- [3]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D]. 柳岩. 吉林大学, 2009(08)
- [4]产品—产业—区域创新的路径模式研究[D]. 牟仁艳.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2)
- [5]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策划研究[D]. 司成均. 重庆大学, 2008(06)
- [6]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研究[D]. 王君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7]在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与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D]. 蔡会明. 复旦大学, 2007(06)
- [8]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研究[D]. 蒋翠清.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
- [9]引进外资与实施名牌战略研究[D]. 张玉虎. 山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中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研究[D]. 徐全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