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儿复读的反思

对女儿复读的反思

一、女儿复读引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老藤[1](2021)在《北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谷穗回顾根部,不仅仅是致谢大地。——题记第一章引子榻上呓语:我是一条快要风干的鱼,躺在龟裂的湖底,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响声,我和流水间隔着板结的大地。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鱼将改写历史。不可否认,有些名垂青史的思想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许一个人健康时所有的言论都不足为奇,甚至废话连篇,当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且病入膏肓时却语出惊人,能道出许多离奇的观点,这种人应该是大器晚成的哲学家。

陈亚捷[2](2020)在《L中学新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改进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习惯的养成等都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而阅读又是学生获取知识、自我提升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关注阅读教学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关注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其加快由新手型教师转变为专家型教师,需要加快提升新手教师的教学能力。阅读教学由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施,研究初中新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对策,对新手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以新疆伊宁市L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课堂观察、教学案例分析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发现L中学初中新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过程以及阅读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阅读教学改进策略。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设计。本研究选取伊宁市L中学三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分析研究两位新手、一位专家型教师阅读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通过比较发现新手教师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重点对课堂观察和访谈结果以及教案、课件等教学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对三位研究对象同一授课内容的阅读教学目标、过程、方法等进行比较研究,对比初中新手语文教师与专家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目标、过程、方法上的差异,提出新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设置不当、缺乏对学情的把握,教学过程中没有切实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不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第三部分针对课堂实录分析的结果以及发现的问题,提出初中新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改进策略,以期有助于新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崔文秀[3](2020)在《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谐的代际关系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变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凝聚力逐渐减弱,家本位文化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碰撞,使得家庭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代际冲突成为代际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家庭题材电影作为反映社会现实和传播文化的艺术类型之一,既可以通过影像反映客观现实,又可以以其传播性引起受众对代际关系的思考和审视,推动代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的研究,归纳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类型,描述其代际特征,并探索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界定了家庭题材电影和代际关系的相关概念。家庭题材电影是指在历史和现实、城市和农村两种叙事时空中,围绕亲子关系及其衍生出来的隔代关系和婆媳关系而展开叙述,以表现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表达一定价值取向、文化传承的电影。代际关系即上代与下代之间在法律的范围内,通过责任与义务的践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家庭资源的互惠与共享,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联系。第二部分是新世纪以来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呈现。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主要包括代际冲突和代际和谐。本文借助社会学对代际冲突的概念和分类方式,从代际疏离和代际隔膜两方面进行论述。根据疏离的程度,代际疏离主要表现为“关系疏远”和“关系扭曲”;根据主题的不同,代际隔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育”、“婚姻”。代际和谐主要包括:“父慈子孝、相依为命”型和“碰撞-沟通-弥合”型,前者是最为理想和谐的代际关系,符合受众对精神家园的期待,后者则是现实生活代际关系的真实写照。第三部分是新世纪以来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特点。首先,从内容角度来看,代际关系表现为家庭成员关系的复杂性和代际观念的多元化。其次,从影像表达的角度来看,代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场景的纪实性、人物的真实性、长镜头的纪实性等写实主义展现代际冲突;以舒缓的镜头、细节化的处理、光线和色彩的搭配完成代际关系的弥合。第四部分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代际关系背后的文化意义。中国的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而是经历不同时代的继承和创新,不同时期的文化会影响相应时期的艺术创作,并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来。家庭题材电影中代际关系的呈现和特点和千百年来不断传承并创新的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章从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出发,探讨儒家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对家庭题材电影中代际关系的渗透和影响。本文对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代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现实生活中代际关系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对影片主题和视听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家庭题材电影的长足发展。

李金刚[4](2020)在《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当急于奔向教育的未来时,亦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来时路,以确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教育时代。一方面,“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仍是一个真切的社会议题;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采取的各种举措,部分人和地区也确实因教育而改变命运,赢得名声,实现“逆袭”。面对这种看似矛盾的真相抑或真实,有必要走进那些经典案例,探究其何以如此,分析其在实现教育“逆袭”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本研究选取一个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被称为“教育状元县”的典型县作为研究对象,以时空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的角度深入考察分析。研讨其塑造教育状元县的历程,分析其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中的参与者如何行动;进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谁更容易从中受益,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最后,论证该县打造教育社会的全民参与过程。通过对会宁二中搬迁“事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描发现,作为利益相关者,因立场不同,人们对学校的认知相异,对学校搬迁的态度亦是多样,但是都将学校当作资源。其中,学校教师认为学校是文化效应优先的空间、学校周边企业商户则看重学校空间的经济效应,政府则强调社会统筹管理优先。表面上看,学校搬迁只是学校的事情与他无涉,但是搬迁过程中的博弈和利益纠葛的发生则表明学校绝非是独立于社会时空,而是深刻地影响当地的生活。进一步以时间为主线对会宁教育展开“长时段”分析,可以发现会宁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并没有给其发展各种行业提供便利,教育则是当地人们与自然、社会相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和策略。明清之际,得益于朝廷教化和历史积累,学宫、书院开始出现,部分人尝到教育的甜头。随着社会发展,民国时期现代教育也流传到这一地区,重教之风在变迁中延续。1949年之后,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历程整体上与社会大环境同步,虽有波折,但是当地人重视教育之根未断,加之当地政府的刻意主导,教育受重视的程度日益增加,其名声也在现代媒体传扬下广为人知,并最终被赋予“教育状元县”称号。该县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诸多方法和策略,以其高中生源为例研究发现,县域内几所高中在招生时,学校间生源存在良莠之差,好学校存在掐尖现象。每一所学校内部,又设置高考指标并具体分配到各个班级、教师,以确保考上大学的学生名额“包产到户”“责任到人”。此外,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进行精打细算的时空管控和分层划级的人员管理。围绕高中生“尖子生”家庭背景的分析发现,那些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对好的学生,更容易从中受益。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生源地分析又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即,在该地区,能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存在城(县城)乡(乡镇)村(村落)的三级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群众和企业商户合力将该县打造成一个教育社会。其中,政府部门规划设计的“教育景观”为当地打造教育社会提供制度上的引导和整体性的部署;意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及其家长则为当地教育社会的制造提供群众基础;处于政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企业商户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既利用着教育名声也为教育名声的维持助力,并积极参与到教育社会的创造中来,三者共同实现会宁县创造教育社会的集体动员。

王玲[5](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沈越[6](2019)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指出非虚构写作实践兴盛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2010年《人民文学》举办非虚构写作计划,吸引大批文学作家积极投身非虚构创作,2015年国内多家网络新媒体平台,如腾讯、网易等陆续开办非虚构创作平台。“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诞生于融媒时代,是由网易新闻主办的新媒体非虚构创作专栏,在其标语中提出“以叙事之美,重构我们的生活”。本文选取平台自2015年至2018年间所发表的共849篇非虚构作品展开分析,探求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的新特征。融媒时代非虚构创作热潮的掀起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新世纪文化心理危机、文学作家重回现实的理性思考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繁荣都是促进这一现象产生的积极因素。非虚构写作的叙事方式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发生着转变,从叙事结构及文体上来看,叙事结构的多元化体现出文体的“杂糅化”,非虚构写作体裁区隔在消失,主要表现为现实叙事和历史叙事两个层面,新文体形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从叙事要素上来看,叙事主体从幕后走向台前,表现出多元分化的特点,体现出平民非虚构写作的巨大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叙事视角、超文本的存在、通俗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叙事话语的典型特征。在叙事接受层面,传统受叙者的身份也从单向度的消费走向共同建构文本内容。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微叙事、沉浸化叙事、交互性叙事、多媒体叙事广泛存在。非虚构作品具有较大的文本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潜力需要挖掘,但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忧患的存在,随着非虚构写作的普及,其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从社会各个层面去加强。

李姣丽[7](2019)在《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的结构及其与生活事件、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积极幻想是指个体在面对威胁性情景时,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状况和未来生活中消极方面的认知过滤,其结果会以只保留美好积极信息的歪曲形式投射到自我意识中。这种“轻微歪曲”的认知使积极幻想倍受争议,一方面它可能成为个体自我保护的方式,防止自尊受到生活事件的冲击,另一方面,它非客观看待世界,可能导致一系列消极后果。这就使得探讨高考复读生是否存在积极幻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编制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问卷,探讨其在生活事件和心理韧性间的影响作用。选取云南省昆明市734名高考复读生为研究对象,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编《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为研究工具,结果如下:(1)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包括积极自我认知、社会比较、控制感、未来乐观;(2)相较女生而言,男生存在更多的积极幻想;独生子女的过分积极的自我认知水平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自愿复读者比非自愿复读者的积极幻想水平更高。(3)不同人际关系者的积极幻想水平显着不同,认为自己人际关系良好的复读生积极幻想水平最高;不同家庭氛围者的积极幻想水平显着不同,家庭和谐的复读生积极幻想水平最高;有经济压力的复读生相比没有经济压力的复读生更少地使用积极幻想应对压力及挫折。(4)生活事件能显着负向预测复读生心理韧性和积极幻想;积极幻想能显着正向预测复读生心理韧性。(5)积极幻想在生活事件及心理韧性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生活事件对心理韧性的消极影响因为积极幻想的加入而得到缓冲。

洪浩才[8](2019)在《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个案研究》文中认为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有哪些类型,发生过程是怎样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研究使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深度访谈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研究后期还使用录像分析法对建构的理论进行验证与丰富。研究介绍如下:研究目的是探索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发生类型、过程及背后的原因,研究对象是四位母亲与两位幼儿园教师,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具体资料收集是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深度访谈、录像分析等方法进行。抽样使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其中使用典型抽样抽取母亲A,使用最大差异抽样抽取BCD三位0-3岁儿童母亲,根据效标抽样及外部抽样抽取EF两位教师。具体的研究过程是先对母亲A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非结构深度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层层编码最终归纳出核心概念故事线并构建模型,接着通过非结构深度访谈另外三位母亲对研究发现进行丰富与验证,最后通过分析两位教师的录像,进一步丰富与验证。研究发现:1、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有崇拜、促进、传播三大类型58种行为,其行为的发生过程分别有崇拜-促进-传播、崇拜-传播、崇拜-促进、崇拜等四种模式,理想的激励性评价行为以崇拜者及崇拜行为为起点或第一步,以促进者为促进行为关键点或第二步,以传播者及传播行为为终点或第三步。可以通过三层金字塔模型来说明,由下至上分别是奠基层、发生层、传播层,每层由一个角色(依次为崇拜者、促进者、传播者)统领相应行为。2、对于0-3岁儿童来说,他们接受到的来自母亲的激励性评价行为、来自其他重要他人的影响行为一起,构成了一个广义的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的连续体,其中,重要他人(如母亲)的直接教授、重要他人(如母亲或哥哥)的示范构成了前激励性评价行为-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准备阶段,来自母亲的激励性评价行为作为狭义的激励性评价行为,因狭义的激励性评价行为引发的0-3岁儿童的其他重要他人(如父亲、同伴)等对其实施的二次激励性评价行为、多重激励性评价行为构成了后激励性评价行为。这个连续体就如钻石,其中,钻石的冠部是前激励性评价,钻石的亭部是倒立的金字塔-狭义激励性评价,钻石遇光之后折射出的光芒是后激励性评价。以母亲为主的幼儿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每一次广义激励性评价就如一小颗钻石,在幼儿0-3岁的成长路上,布满了一颗颗钻石,它们照耀着幼儿的成长之路,在幼儿成年之后又成为可以不断挖掘的珍宝。3、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原因是“期待改进版新人”的长成。改进版新人在以母亲激励性评价为中心的广义激励性评价、新人自己的努力(认知与行为)、环境(包括偶然事件)三方共同作用下最终长成。本研究丰富激励性评价理论,对类似情况的0-3岁儿童母亲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程旭霞[9](2019)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亲子沟通障碍的研究》文中指出亲子沟通质量的好坏不仅对信息的传递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关系着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维系与发展。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成长与发展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与重视。涉及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所开展的理论、实务研究较为全面与丰富。然而,针对由留守儿童成长而来的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相关研究则较为匮乏。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成长与发展环境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在其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双方共同的陪伴,情感上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种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经历对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交往能力等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群体中的大多数在步入大学生活后,更是与父母处于两地分割的状态。随着自主想法的增多,这一群体逐渐认识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其对建立良好亲子关系需求也日趋强烈。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这一类型的家庭中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沟通方式,诸多沟通障碍的存在已成既定事实。有过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缺乏面对面沟通的客观条件,同时缺乏涉及到情感交流的深度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产生的退缩、回避、争执等现象一直处于被忽视和悬而未决的状态。本研究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相关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无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在介入过程中秉承萨提亚治疗模式中积极、正向的理念,运用家庭雕塑、冰山理论、重构等技术,依据萨提亚人性认同过程模型对案主及其家庭进行介入。在建立关系阶段,在引导家庭成员发展信任关系的情况下,收集有关家庭规则、沟通模式等相关信息,分析引发亲子沟通障碍的症结所在。在蜕变阶段运用相应技术引导家庭成员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做出相应改变。最后在整合巩固阶段,践行和巩固新的家庭规则与沟通模式,帮助案主及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建立正向、积极的互动关系。通过相关评估得出结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消融留守经历大学生亲子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改善家庭亲子关系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闫蕾妍[10](2019)在《流动中的孝道 ——基于豫中地区某打工家族内三代人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古以来,孝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之一。孝道在我国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的稳定的传统家庭模式,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承担了家庭养老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打工经济的到来,无论是孝道观念还是孝道行为,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迁。目前,学术界对于当前乡村孝道现状研究呈现出两种趋势:一种是现代主义的观点,认为劳动力的迁移造成了乡村代际关系的失衡,从而导致了孝道的衰落;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农村代际关系处于一种可协商的状态,老年人不是现代主义观点中的弱势群体,不能忽略他们在代际关系中有其自主性和能动性。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豫中地区一个村落中的打工家族中的三代人进行研究:出生在建国时期,深受传统文化束缚的祖辈、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父辈以及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子辈。通过对这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孝道观念以及孝道行为的比较研究,探讨社会流动背景下,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如何影响家族成员的个人经历,进而是如何影响到孝道观念以及孝道行为的实践。本次研究试图通过三代人的比较研究回应学术界中的两种观点。研究发现,孝道具有时空性。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经过五千年历史的漫长的演变,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但是其基本内涵和本质没有改变。在现代社会中,孝道依旧作为当今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发挥着作用,只是其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年轻的一代加入了对于长辈的孝道支持的行列,使得孝道观念更加平等民主,也使得孝道行为更加多样化和理性化。

二、女儿复读引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儿复读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北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引子
第二章格拉秋山
第三章红花尔基
第四章墨尔根
第五章八里桥·五间房
第六章奇克
第七章无名一寒村
第八章五大连池
第九章锦河
第十章卧虎山
第十一章麦海
第十二章双泉
第十三章小临沂
第十四章朝元鼎
第十五章马路弯
第十六章伊林密
第十七章铁西
第十八章凤鸣街
第十九章西瓦窑
第二十章老鳖湾
第二十一章文化街14号
尾声

(2)L中学新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改进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个案选择与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 课例文本选择的理由和特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L中学新手语文教师与专家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比较分析
    2.1 阅读教学目标分析
    2.2 阅读教学过程分析
    2.3 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第三章 L中学新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3.2 原因分析
第四章 L中学新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改进的策略
    4.1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提升课程意识,优化教学内容
    4.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3 深入分析学情,做好阅读教学设计
    4.4 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4.5 及时评价与反思,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关于“家庭题材电影”与“代际关系”
第一章 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呈现
    第一节 影像中的代际冲突
    第二节 影像中的代际和谐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特点
    第一节 复杂性与多元化并存的代际关系
    第二节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化处理
第三章 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代际关系背后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文化的稳定性:儒家文化传统的延续和裂变
    第二节 文化的变异性:青年亚文化的展露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依据
        (一)个人兴趣:好问题是“遇见自己”
        (二)社会现象:贫困县的教育“逆袭”
        (三)学科之思:教育社会学的求真期望
    二、文献述评
        (一)时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时空社会学与教育的研究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方法论:研究方法的适切性论证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与实施
        (四)论文框架结构
第一章 空间之争:学校搬迁事件的再现
    一、从“规划”到“搬迁”:学校及其周边的空间制造
        (一)“规划”:权力与资本主导的空间腾挪
        (二)“博弈”:搬迁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话语叙事
        (三)“搬迁”:始于师生、不止师生
    二、搬迁之后:学校周边的空间重塑
        (一)各谋出路:小本经营的商店、出租房、小贩
        (二)空间认知:学校搬迁的“资源”分析
第二章 从无到有:教育发展历程的时空分析
    一、一个苦水河畔的小县素描
        (一)抗争与适应:会宁县的生态场景
        (二)历史与神话:远离教育的记忆
    二、起始与渊源:1949年之前的教育脉络
        (一)起于毫末:明清之际会宁县教育的历史溯源
        (二)迎潮而上:民国时期的会宁教育
    三、发展与丕变:1949年之后的教育
        (一)曲折新生:1949-1966年间的会宁教育
        (二)紊而不断:1966-1976年间的会宁教育
        (三)名声鹊起:1977-1996年教育状元县的兴起
第三章 何以成就:状元县的维系之路
    一、掐尖拔苗:几所高中的生源分析
        (一)特色:高中录取学生的逻辑
        (二)差异:有意还是无意的结果
    二、包产到户:高考指标的层级下达
        (一)分摊到校:因班级而异的指标分配
        (二)责任到人:高考目标的提点与预言
    三、时空管控:日常生活的精打细算
        (一)令行禁止:精细管理的校门与教室
        (二)按部就班:校历、作息表与倒计时
        (三)分层划区:教育管理的科层模式
第四章 谁的“象牙塔”:“尖子生”之源的诘问
    一、高中:尖子生的家庭背景分析
        (一)抽样设计与研究问题
        (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分析
        (三)学生父母的职业分布分析
        (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析
        (五)研究结果与反思
    二、大学: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住址的空间分布分析
        (一)乡镇不及县城:不同乡镇考入大学的总体情况
        (二)乡镇胜于村落:差异直达底层
第五章 教育社会:作为社会营生的时空制造
    一、政府主导下的地景制作:街道、纪念馆与状元历史文化园
        (一)街、道、巷的教育隐喻:走在教育的路上
        (二)“教育展馆”:一个微缩教育世界的建造
        (三)状元历史文化园:教育与消费合奏的现代景观
    二、因需而生的陪读村、求学者、陪读者
        (一)“砚台坪”们:因“势”而生的陪读村
        (二)被迫到主动:租房者的行动逻辑
        (三)工作与闲暇:陪读者的日常生活
    三、商机与文化:从“状元宾馆”到“古今会州”
        (一)因附其“名”:早期商户构建教育社会的初步尝试
        (二)汲取其“意”:创造与消费“状元文化”的现代资本
结语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会宁教育:一个糅合的理解
    三、教育社会:社会发展与转型的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一、地方史料
    二、论文类
    三、专着
    四、学位论文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媒介融合及其对新闻叙事的影响研究
        1.2.2 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
        1.2.3 关于叙事学的研究
        1.2.4 关于新闻叙事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创新点
    1.5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研究设计
        1.5.1 选择样本
        1.5.2 选择分析单元
        1.5.3 建构分析类目
        1.5.4 统计分析
2 媒介融合对传统非虚构叙事方式的影响
    2.1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2.1.1 报告文学:寻求真相,记录历史
        2.1.2 特稿写作:客观真实,挖掘深度
        2.1.3 非虚构写作:体裁多样,热衷文学
    2.2 融媒时代非虚构创作“热潮”产生的动因
        2.2.1 新世纪文化心理危机的应对
        2.2.2 文学作家重回现实的理性思考
        2.2.3 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繁荣
    2.3 融媒对非虚构叙事的影响
        2.3.1 叙事文本呈现:从线性单一到创新多元
        2.3.2 叙事时空转向:由记录历史到追逐时效
        2.3.3 叙事身份互换:多元角色转变
3 融媒时代非虚构叙事结构与文体的转型
    3.1 非虚构叙事结构与文体的界定
        3.1.1 叙事结构及其研究历程
        3.1.2 叙事结构的突围带来文体革新
        3.1.3 非虚构叙事文体的分类
    3.2 叙事结构的重建
        3.2.1 时间维度的重建:动态化的即时呈现
        3.2.2 空间维度的重建:碎片化的有机组成
        3.2.3 非虚构叙事结构转型的现实诠释
    3.3 叙事文体的“杂糅化”
        3.3.1 非虚构写作体裁区隔的消失
        3.3.2 新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
4 融媒时代非虚构叙事要素的变革
    4.1 非虚构叙事主体:从幕后走到台前再到多元分化
        4.1.1 从幕后到台前:第一人称叙事增多
        4.1.2 叙事主体的多元分化:叙事者角色再定位
        4.1.3 平民非虚构写作的文化价值
    4.2 非虚构叙事话语:视角·符号·语言
        4.2.1 多元化叙事视角
        4.2.2 超文本的符号化存在
        4.2.3 通俗化的语言风格
    4.3 非虚构叙事接受
        4.3.1 “受叙者”身份再定位
        4.3.2 接受过程:从单向度的消费走向共同建构
5 融媒背景下非虚构写作的多元化叙事价值探讨
    5.1 多元化叙事表达方式
        5.1.1 移动场景下的微叙事
        5.1.2 沉浸化叙事
        5.1.3 交互性叙事
        5.1.4 多媒体叙事
    5.2 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的价值探讨
        5.2.1 文本价值的彰显
        5.2.2 “慢新闻”写作价值的初步显现
        5.2.3 非虚构作品商业价值变现
        5.2.4 媒介价值背后的隐忧
        5.2.5 培养非虚构写作能力的价值
6 结语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纪要
附录二 :网易人间theLivings非虚构作品一览表
附录三 :网易人间theLivings非虚构作品叙事方式抽样信度检测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7)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的结构及其与生活事件、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引言
    1 积极幻想
        1.1 积极幻想的概念
        1.2 积极幻想的表现形式
        1.3 积极幻想的特征
        1.4 积极幻想的产生和维持
        1.5 积极幻想的相关研究
        1.6 积极幻想的研究方法
    2 心理韧性
        2.1 心理韧性的概念
        2.2 以变量为中心的理论模型
        2.3 心理韧性的测量
        2.4 高中生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3 生活事件
        3.1 生活事件的概念
        3.2 生活事件的测量
        3.3 青少年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4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4.1 已有研究之不足
        4.2 研究目的及假设、思路及意义
第二章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问卷编制
    1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预问卷的形成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及过程
    2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问卷初测
        2.1 研究工具
        2.2 研究对象
        2.3 结果与分析
    3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1 研究工具
        3.2 研究对象
        3.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的现状特点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1.2 研究对象
    2 研究结果
        2.1 积极幻想总分及各因子得分
        2.2 积极幻想的性别差异
        2.3 积极幻想在是/否独生子间的差异
        2.4 积极幻想在是/否自愿复读者间的差异
        2.5 积极幻想在人际关系状况方面的差异
        2.6 积极幻想在家庭氛围方面的差异
        2.7 积极幻想在经济压力方面的差异
        2.8 积极幻想在是/否存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
    3 讨论
        3.1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概况
        3.2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的性别差异
        3.3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在是否为独生子上的差异
        3.4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在是否自愿复读上的差异
        3.5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在人际关系状态上的差异
        3.6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在家庭氛围等变量上的差异
第四章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与生活事件、心理韧性的关系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1.2 研究对象
    2 研究结果
        2.1 高考复读生生活事件及心理韧性的现状
        2.2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生活事件及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
        2.3 高考复读生生活事件、积极幻想及心理韧性的模型检验
    3 讨论
        3.1 高考复读生生活事件、心理韧性基本现状
        3.2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生活事件、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
        3.3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生活事件、心理韧性的中介模型分析
第五章 总结
    1 总讨论
    2 不足与展望
        2.1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问卷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2.2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导致的结果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
        2.3 量表的应用范围和对心理辅导的启示
    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预问卷
    附录 B 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正式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家庭及母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二)0-3岁阶段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
        (三)个人原因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评价与幼儿教师日常评价
        (二)激励
        (三)激励性评价
        (四)本研究对激励性评价的定义
    三、文献综述
        (一)评价发生过程或机制相关研究
        (二)激励过程的相关研究
        (三)激励性评价激励效果或影响的相关研究
        (四)激励性评价类型的相关研究
        (五)激励性评价研究方法的综述
        (六)当前激励性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综述
    四、研究问题与目的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法
        (二)参与式观察法
        (三)半结构深度访谈法
        (四)录像分析法
    四、抽样
    五、研究过程
        (一)资料收集
        (二)核心概念提取及理论建构
    六、效度、推论、工具与伦理问题
        (一)效度问题
        (二)推论问题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伦理问题
第三章 激励者母亲的一天-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的自然情景
第四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的起点-崇拜行为
    一、崇拜的定义
    二、崇拜行为的类型
        (一)基石层行为
        (二)交流层行为
        (三)行动层行为
    三、讨论
        (一)崇拜行为的积极影响
        (二)非崇拜行为的消极影响
        (三)基石层行为的重要性
第五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关键点-促进行为
    一、促进的定义
    二、促进行为的类型
        (一)幼儿上位行为
        (二)幼儿下位行为
    三、讨论
        (一)母亲的促进行为的必要性
        (二)第二顺序发生的促进行为
第六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的终点-传播行为
    一、传播的定义
    二、传播行为的类型
        (一)记录行为-对物的维度
        (二)宣扬行为-对人的维度
    三、讨论
        (一)传播与表扬的区别
        (二)记录的作用
        (三)传播效果
        (四)传播效果影响因素
        (五)传播过程中的副产品
第七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过程
    一、发生过程四种模式或路径
        (一)“崇拜-促进-传播”模式
        (二)“崇拜-促进”模式
        (三)“崇拜-传播”模式
        (四)“崇拜”模式
    二、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准备阶段-前激励性评价
        (一)榜样幼儿与学习幼儿
        (二)前激励性评价定义
        (三)前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模式
    三、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后续作用-后激励性评价
    四、激励性评价行为的连续体-广义激励性评价
第八章 讨论与建议
    一、母亲期待下的改进版新人的成长
        (一)不同阶层母亲的话语的不同影响
        (二)不同父母性格影响下母亲对幼儿的不同促进
        (三)改进版新人的发展模型
    二、激励性评价行为类型与过程的金字塔结构模型
    三、激励性评价连续体的钻石理论
        (一)圣诞帽模型
        (二)钻石理论
    四、建议
        (一)给予母亲的支持
        (二)母亲的角色重构
        (三)其他建议
    五、研究贡献
    六、研究不足
附录1 :激励性事件一二三级编码汇总
附录2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问题
附录3 :研究者平常的一天
附录4 :观察记录初期模式
附录5 :自编实地观察记录表
附录6 :手机便笺现场速记实例
附录7 :图文记录实例
附录8 :0-6 岁学前儿童家庭观察记录表
附录9 :(幼儿园教师)激励性评价事件分析框架表
附录10 :母亲A住所布局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亲子沟通障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方法
2 个案概述与介入模式的选择
    2.1 个案来源
    2.2 案主基本情况介绍
    2.3 案主家庭基本情况介绍
    2.4 亲子沟通障碍具体表现
    2.5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适用性
3 建立关系阶段——家庭诊断
    3.1 家庭诊断的目标与方法
    3.2 家庭访谈
    3.3 案主个案访谈
    3.4 案主母亲个案访谈
    3.5 案主父亲个案访谈
    3.6 家庭问题诊断
4 蜕变阶段——家庭重建
    4.1 家庭重建的目标与方法
    4.2 家庭沟通模式层面——家庭结构图的使用与分析
    4.3 家庭规则层面——强迫性规则转变为指南
    4.4 情绪管理层面——愤怒情绪的处理与转化
    4.5 个人内在层面——冰山理论的运用
    4.6 家庭重建过程反思
5 整合巩固阶段——家庭实践
    5.1 家庭实践的目标与方法
    5.2 家庭雕塑
    5.3 家庭会谈
    5.4 家庭实践过程反思
6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亲子沟通个案的评估
    6.1 过程评估
    6.2 效果评估
7 研究总结与反思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流动中的孝道 ——基于豫中地区某打工家族内三代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代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1.2.2 孝道研究和代际关系研究的关联
        1.2.3 目前乡村孝道现状的研究
        1.2.4 城镇化对乡村孝道的影响研究
        1.2.5 当前女儿在孝道实践中的地位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孝道观念
        1.3.2 孝道行为
        1.3.3 孝道期望
    1.4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视角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打工家族中三代人的流动与现状
    2.1 碰撞与抉择:打工的缘起
        2.1.1 历史时空下社会转型的需要
        2.1.2 熟人社会中家族内部的互动网络
        2.1.3 社会大环境下个人外出选择
    2.2 打工浪潮下的家族经历
        2.2.1 城市筑梦:外出打工的祖、父辈
        2.2.2 乡土守望:留守老人和孩子
        2.2.3 城与乡的互动:信件和人际传递
    2.3 打工家族的现状:三代人的不同生活现状
        2.3.1 乡土回归:安享晚年的空巢老人
        2.3.2 漂泊者的徘徊:依旧操劳的父辈
        2.3.3 新一代的城市寻梦人:各奔东西的孩子
    2.4 小结
第3章 流动中的打工家族三代人的孝道观念和孝行方式
    3.1 乡-城-乡:祖辈眼中的孝道
        3.1.1 祖辈的孝道观念
        3.1.2 祖辈认为自己获得的孝道支持
        3.1.3 祖辈对于子女孝道的评价以及孝道期待
    3.2 乡-城:父辈眼中的孝道
        3.2.1 父辈的孝道观念
        3.2.2 父辈对于祖辈的孝道支持
        3.2.3 父辈获得子辈的孝道支持以及对于子辈孝道的评价
        3.2.4 父辈对于子辈孝道的期望
    3.3 城:子辈眼中的孝道
        3.3.1 子辈的孝道观念
        3.3.2 子辈对于父辈和祖辈的孝道支持
        3.3.3 父辈的孝道对子辈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代际比较下孝道观念和孝行方式的延续与演变
    4.1 “不变”:孝道的基本内涵
        4.1.1 精神层面:敬和爱
        4.1.2 物质层面:善事父母
    4.2 “变”:三代人的孝道观念以及孝行方式
        4.2.1 单向度到相对平等的双向互动的新型孝道观念
        4.2.2 理性化和多元化的孝道行为的具体形式
    4.3 “不变”到“变”的相对变化的内在逻辑
        4.3.1 独断到民主平等的孝道观念演变的内在逻辑
        4.3.2 趋于理性化和多元化的孝行方式演变的内在逻辑
    4.4 小结
第5章 “不变”到“变”的解释机制探析
    5.1 个体生活经历与孝道演变的关联
        5.1.1 祖辈经历的传统孝道及其转变
        5.1.2 父辈与子辈经历中的新孝道
    5.2 家庭结构的变化与孝道演变的关联
        5.2.1 拥有多子女的长辈
        5.2.2 家族网络对于多子女养老问题的干预
        5.2.3 拥有独生子女或两个子女的长辈
        5.2.4 如今的家庭结构抚养新模式:隔代抚养
    5.3 现代消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5.3.1 “面子竞争”下的攀比式孝道
        5.3.2 村庄生活道德伦理的重构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四、女儿复读引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地[J]. 老藤.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2)
  • [2]L中学新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改进的个案研究[D]. 陈亚捷.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3]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书写研究[D]. 崔文秀.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D]. 李金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 [6]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D]. 沈越. 暨南大学, 2019(02)
  • [7]高考复读生积极幻想的结构及其与生活事件、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D]. 李姣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个案研究[D]. 洪浩才. 广州大学, 2019(01)
  • [9]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亲子沟通障碍的研究[D]. 程旭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流动中的孝道 ——基于豫中地区某打工家族内三代人的比较研究[D]. 闫蕾妍.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对女儿复读的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