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为民,取信于民

执政为民,取信于民

一、执政为民 取信于民(论文文献综述)

王兴龙[1](2015)在《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执政为民思想是我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在党的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发展,而形成的科学的治国理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成果。无论对中国的革命胜利还是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不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的发展理论,还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执政为民思想,这些与他个人的经历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他科学的执政为民思想,他的执政为民思想包含民生、民本和富民思想,这是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下的形成的科学理论,必将对中国的崛起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习近平的执政为民思想拥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务实性,他曾多次谈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也鲜明的反映在了他的治国方略上。另一个是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他在各次谈话中都引用了中国古代各种学术派别的治国名言,这也成为他执政为民思想的一大亮点。他的执政为民思想具有三大意义,第一,他的执政为民思想科学的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第二,他的执政为民思想是对我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必将对我党自身的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也巩固了我党的执政地位。第三,他的执政为民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的有力支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的执政为民思想必将凝聚和发挥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秦正为[2](2013)在《人民性: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根本特征和价值考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人民性特征是历史形成的。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人民性是廉政思想的根本特征,也是其价值考量。坚持人民性为根本特征和价值考量的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在于:为了人民,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务求从严治党;依靠人民,必须坚持廉政综合建设,不搞群众运动;取信于民,必须坚持实实在在反腐,以廉政保民生。

陈克娥[3](2013)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价值定位》文中研究说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检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为了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朱淑梅,张海英[4](2013)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实到反腐倡廉建设中》文中认为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性、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理念和根本原则,把

李益杰[5](2012)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胜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根本保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围绕发展反腐败,惩防腐败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贯穿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科学发展水平和实际成效,开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付耀华[6](2012)在《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及其多元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缺乏诚信的人,朋友必定背离他;一个缺乏诚信的企业,市场必然抛弃它;一个缺乏诚信的政府,公众对其信任感的底线就会崩溃,进而导致社会走向混沌和失序的灾难。所以,一个民族必须树立牢固的诚信观念,一个国家必须构建健全的信用制度,一个社会必须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一个企业必须重视严格的信用管理。同样,一个政府更要重视提升政府公信力,因为政府公信力促进对社会诚信建设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保障。在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之而来是中国社会信用匮乏问题也日益暴露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直接与广大公众生活直接接触的县级政府,其公信力的高低关系到中央政府及其公共政策的公信度,其公信力是支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力量。所以,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我国县级政府公信力进行尝试性的探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探源。对公信力及县级政府公信力等相关范畴进行界定,为本文设定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对对县级政府公信力的运行机理进行探究。从理论逻辑和生成机制两个角度探究县级政府公信力的形成。理论逻辑主要包括社会契约论、委托——代理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生成机制主要从县级政府信用和公众信任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其负面效应进行剖析。指出县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同级政府、乡镇政府和社会公众公信力的缺失,并进一步指出县级政府公信力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造成的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探讨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各种具体原因。内生因素主要包括利益驱动、行为短期化、角色错位和能力局限四个方面,外因主要从府际关系和社会公众两角度来分析。第五部分,就我国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治理提出了“多元治理模式”。从县级政府、社会公众、县级政府与公众互动、府际关系和公民社会五个角度来探寻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多元治理模式。

欧阳勇,郑萍[7](2011)在《从责任伦理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关注民主与民生的为民理念核心价值观》文中指出本文提要中国共产党为民理念的责任伦理结构中国共产党为民理念的责任伦理前提原则中国共产党实现为民理念责任伦理的基本途径中国共产党为民理念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范式

王海明[8](2011)在《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文中研究指明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明确要求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新时期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实到反腐倡廉建设之中,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

叶祖淼[9](2011)在《政治诚信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政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在深入剖析诚信、政治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分析了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危害及成因,揭示了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基本价值诉求,最后从制度选择和道德推进两方面论述加强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路径要求。论文提出政治诚信是指在公共政治领域中具有公共性质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政治主体诚实守信、求真务实、遵规守距、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的思想和行为,主要包括思想诚信、目标诚信、制度诚信、行为诚信四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反映了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成效,对进一步推进政治诚信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论文重点从“问题意识”上,全面剖析了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问题,指出其具体危害,并从历史传统、现实矛盾两方面视角把握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乏的因由。论文强调了以回应民意、改善民生、维护公正、实现善治等基本的价值诉求为理论支点和实践指导。论文最后指出,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需要制度他律的关照,努力促进政治诚信的法制化,强化政治诚信的相关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同时,中国政治诚信建设也需要道德自律的约束与规范,积极构建政治诚信的道德规范,有效开展政治诚信的道德教育,努力推进政治诚信的道德实践。

胡杨,郭佑安[10](2011)在《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工作中去。如何理解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从理论上全面诠释党在反腐败问题上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变化,如何在工作中更加全面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我国理论研究界和各级纪检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课题。本专题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民本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时代创新,论述了"以人为本"视阈下中国反腐败政策的范式转变,以及如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期望通过本组文章,给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供一些启迪。

二、执政为民 取信于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执政为民 取信于民(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民本思想
    2.2 以人为本
    2.3 民本与民主
    2.4 民本与人本
    2.5 执政为民
        2.5.1 执政为民的主体
        2.5.2 执政为民的客体
        2.5.3 执政为民的目的
        2.5.4 执政为民的条件
3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1 初建期——毛泽东时代
    3.2 开创期——邓小平时代
    3.3 确立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3.4 发展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科学依据
    4.1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
        4.1.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对执政为民的原则性要求
        4.1.2 党的执政为民理论对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深刻影响
        4.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影响
    4.2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4.2.1 执政为民是现阶段中国国情的需要
        4.2.2 执政为民是中国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要求
    4.3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对其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影响
5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主要内涵
    5.1 “民生思想”——民生才能国生
        5.1.1 “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5.1.2 “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5.1.3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5.2 “民本思想”——民本才能立国
        5.2.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5.2.2 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
        5.2.3 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
        5.2.4 以反腐肃贪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5.3 “民强思想”——民强才能国强
        5.3.1. 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5.3.2 以人为本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3.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6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价值
    6.1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两大特点
        6.1.1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务实性
        6.1.2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中包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
    6.2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价值
        6.2.1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6.2.2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创新了党的执政为民理论
        6.2.3 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2)人民性: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根本特征和价值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人民性特征的历史生成和发展演进
二、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根本特征和价值考量
三、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坚持人民性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3)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价值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两个最大”要求党必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二) 反腐败的形势要求党必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一) 正确把握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
    (二) 必须积极推进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

(5)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必须坚持围绕中心工作, 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二)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三)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

(6)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及其多元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与展望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二)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公信力及县级政府公信力:研究对象探源
    一、 公信力的内涵
        (一)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公信力”思想
        (二) “公信力”的语义解读
        (三) 公信力的内涵界定
    二、 县级政府公信力内涵界定
        (一) 县制的历史沿革及其作用
        (二) 县级政府的概念
        (三) 县级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三、 县级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一) 县级政府信用视角:行为合法和政策有效
        (二) 公众信任视角:对政府工作评价及角色审视
第二章 县级政府公信力的机理:理论逻辑及生成机制探究
    一、 县级政府公信力的理论逻辑
        (一) 社会契约论
        (二) 委托——代理理论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四) 治理与善治理论
    二、 县级政府公信力的生成机制
        (一) 县级政府公信力产生的信用机制:政府行为合法性
        (二) 县级政府公信力产生的信任机制:公众的价值判断
第三章 县级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及综合负效应分析
    一、 县级政府的信用关系
    二、 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一) 县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失信:变通政策,争夺权力
        (二) 县级政府之间相互失信:恶性竞争,抢夺资源
        (三) 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的失信:越权管理,肢解乡镇政府
        (四) 县级政府对公众的失信:公共服务不足,决策朝令夕改
    三、 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综合负效应
        (一) 对政府的负面影响:合法性丧失,政策执行受阻
        (二) 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信用度低,构建和谐社会困难
        (三)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阻碍宏观经济健康运行
        (四) 对政治的负面影响:滋生挑战正式秩序的非正式秩序
第四章 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根源剖析
    一、 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内因分析
        (一) 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内在动因:利益驱动
        (二) 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内在逻辑:行为短期化
        (三) 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内在根源:角色错位
        (四) 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内在困境:能力局限
    二、 县级政府对不同层级政府及公众失信的外因分析
        (一) 县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失信之因:考核不科学和监督弱化
        (二) 县级政府间失信之因:“政治锦标赛”和“竞争性政府”
        (三) 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失信之因:条块关系失衡
        (四) 县级政府对公众失信之因:官僚体制和财政分权制
第五章 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治理:多元治理模式
    一、 县级政府视角:加强自身建设,构建诚信政府
        (一) 淡化“经济人”角色:扮演“社会人”角色
        (二) 优化县域公共政策过程:建立公众利益表达机制
        (三) 完善政府信息传递机制和沟通机制:推行政务公开
        (四) 提升官员综合素质:加强“三风”建设
        (五) 构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二、 公众视角:提高公众素质,树立参政意识
        (一) 培养公众合理的心理期望:提高公众综合素质
        (二) 纠正公众对政府认识的偏差:公众树立参政意识
    三、 县级政府与公众互动视角:构建有诺必践的民本政府
        (一) 构建亲民惠民的民本政府:密切联系群众
        (二) 打造责任政府:完善失信赔偿制度
        (三) 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执政为民
        (四) 提高政府公信力:有诺必践
    四、 府际关系视角:合理分权与健全制度
        (一) 发挥上级政府监督作用:建立分权、考核、监督制度
        (二) 规范县级政府间竞争行为:区域经济合作
        (三) 理顺县乡政府关系:权责利统一,不越权管理
    五、 公民社会视角:培育公民社会
        (一) 公民社会的界定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二) 公民社会蕴含的诚信理念
        (三) 培育公民社会,提升县级政府公信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研究
后记

(8)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牢牢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本质和正确方向
    (二)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形成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不断完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建设
二、准确把握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一) 始终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核心理念
    (二) 始终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价值取向
    (三) 始终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标准
三、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实到反腐倡廉建设中
    (一)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必须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必须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着力加强廉政教育, 打牢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
    (三)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 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 构建新时期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五)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必须坚决反对腐败、严惩腐败分子, 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9)政治诚信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政治诚信问题的研究现状
        1. 诚信问题研究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2. 我国政治诚信问题研究概况
    三、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
        1. 理论框架
        2.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一章 政治诚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政治诚信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一、诚信概念的阐释
        二、政治诚信的基本内涵
        三、政治诚信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政治诚信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政治诚信的经济因素
        二、影响政治诚信的政治因素
        三、影响政治诚信的文化因素
        四、影响政治诚信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 政治诚信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诚信观
        二、西方传统文化的政治诚信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诚信思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一、实事求是地评价马列主义
        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要真正使人民得到实在的利益
        三、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政治诚信的模范
        四、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政治诚信教育
    第二节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一、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
        二、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让人民得到切实的利益
        三、政策要具有科学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政策诚信
        四、把诚信建设渗透到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去
        五、外交工作要说话算数,坚守诚信
    第三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一、坚持高举旗帜、推进事业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统一
        二、党员干部讲诚信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三、把诚信建设贯穿到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四、诚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新的安全观的重要保证
    第四节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
        一、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二、执政为民,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求真务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四、坦诚互信,建设和谐世界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点及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政治诚信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第三章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理性分析
    第一节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公共政策执行力度不一
        二、政府信息准确度不足
        三、政治民主和政治透明度不高
        四、以权代法和以权谋私时有发生
        五、政府管理和服务功能表现不到位
        六、公民政治参与参差不齐
    第二节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政治运行成本加大,政治资源和效率受折
        二、影响社会信用状况,经济发展受害
        三、冲击道德文化,主体发展受挫
        四、削弱政权合法性,政局稳定受牵
        五、国际影响力下降,民族形象受损
    第三节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缺失的成因
        一、历史传统与政治失信
        二、现实矛盾与政治失信
第四章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回应民意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人本基础
        一、回应民意与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的契合
        二、回应民意的现实要求
    第二节 改善民生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现实依据
        一、改善民生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
    第三节 维护公正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维护公正是实现政治诚信的制度保障
        二、维护公正的现实要求
    第四节 实现善治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理想模式
        一、善治是一种理想的制度模式
        二、善治实现的现实要求
第五章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制度选择
    第一节 政治诚信建设需要制度的关照
        一、制度通过规范功能,使政治诚信得以建立和巩固
        二、制度通过重塑功能,使形成统一的诚信道德
        三、制度通过抑制机会主义功能,使政治诚信行为容易确定和可预见
        四、制度通过传递信息功能,使政治诚信行为成本大大降低
    第二节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制度选择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相统一的原则
        二、坚持合理性与合法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规范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坚持稳定性与适时性相统一的原则
    第三节 优化当前中国政治诚信的制度环境
        一、优化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制度环境的必要性
        二、优化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制度环境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增强制度执行力是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做好制度的创新,制订科学合理的制度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制度执行机制
        三、强化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第六章 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建设的道德推进
    第一节 构建政治诚信的道德规范
        一、构建诚信道德规范的现实基础
        二、构建政治诚信道德规范的指导思想
        三、构建政治诚信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加强政治诚信的道德教育
        一、当前中国政治诚信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政治诚信道德教育机制
    第三节 推进政治诚信的道德实践
        一、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二、诚信履行党和政府职能
        三、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一)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在于人
    (二)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在于党员领导干部
二、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一) 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立足点在于密切党群关系
    (二) 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着力点在于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
三、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四、执政为民 取信于民(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执政为民思想研究[D]. 王兴龙. 海南大学, 2015(07)
  • [2]人民性: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根本特征和价值考量[J]. 秦正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 [3]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价值定位[J]. 陈克娥. 民族论坛, 2013(04)
  • [4]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实到反腐倡廉建设中[J]. 朱淑梅,张海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05)
  • [5]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J]. 李益杰. 党史文苑, 2012(06)
  • [6]县级政府公信力缺失及其多元治理模式研究[D]. 付耀华. 云南民族大学, 2012(03)
  • [7]从责任伦理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关注民主与民生的为民理念核心价值观[A]. 欧阳勇,郑萍. 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 2011
  • [8]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J]. 王海明. 社科纵横, 2011(09)
  • [9]政治诚信论[D]. 叶祖淼.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胡杨,郭佑安. 河南社会科学, 2011(03)

标签:;  ;  ;  ;  ;  

执政为民,取信于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