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弧焊电源与焊接技术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1](2021)在《SiC MOSFET对逆变弧焊电源电气特性影响的建模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逆变弧焊电源是为焊接电弧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电焊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电气特性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SiC MOSFET逆变弧焊电源是具有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也是该学科领域研究热点。本文进行的SiC MOSFET逆变弧焊电源电气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对促进新型逆变弧焊电源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SiC MOSFET逆变弧焊电源的主电路及其控制系统模型;采用理论计算与系统调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逆变弧焊电源主电路电阻、电感、电容等电气元件的数值;采用S函数编程规则,编写了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的采样程序。数值模拟了模糊控制的逆变弧焊电源整流部分为单相桥式全控整流模块的主电路(A型)在低频25k Hz和高频100k Hz下定值负载电压、电流的变化状态;数值模拟了模糊控制的逆变弧焊电源整流部分为单相全波可控整流模块的主电路(B型)在低频25k Hz和高频100k Hz下定值负载电压、电流的变化状态;数值模拟了25k Hz工作频率的模糊控制A型主电路逆变弧焊电源在动态负载下的恒压外特性仿真波形。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25k Hz工作频率的A型主电路逆变弧焊电源定值负载电压达到稳态时比B型主电路稳态电压高13.433V(约2.42倍),定值负载电流在达到稳态时比B型主电路稳态电流要高667.4A(约2.44倍)即采用A型主电路逆变弧焊电源输出更高负载电压、电流;100k Hz工作频率的B型主电路稳态电压、电流值都比A型主电路电压、电流值高(电压约高1.36倍、电流约高1.27倍)即B型主电路逆变弧焊电源较A型主电路获得较快反应速度同时还获得高稳态定值负载电压、电流值;A、B两型主电路在100k Hz下定值负载电压、电流进入稳态时间短即反应速度更快,但稳态定值负载电压、电流值较低。A、B两型主电路在频率为25k Hz时定值负载电压、电流进入稳态时间长即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但稳态定值负载电压、电流值较高;100k Hz逆变弧焊电源获得较快反应速度,低定值负载电压、电流值,25k Hz工作频率的逆变弧焊电源获得较慢反应速度,高定值负载电压、电流值;A型主电路25k Hz工作频率的逆变弧焊电源动特性为Isd/Id=1.16,Ifd/Id=1.11,达到了焊接电源动特性技术指标。系统响应时间为79.31μs,焊接电压精度为±0.81V,焊接电流精度为±37A即系统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及精度高。
陈彦强[2](2021)在《“DSP+MCU”双核控制的多波形GMAW焊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波形控制技术的向前发展,出现了运用于实际焊接场合的许多波形,其中脉冲、双脉冲的波形最为常见,随着焊机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广义的双脉冲波形也随之出现,所以本课题在国内外焊机研究的基础上,以“DSP+MCU”双核为控制核心,设计了基于等速送丝方式下采用调节占空比来稳定弧长的“多波形”GMAW焊机,设计的“多波形”GMAW焊机在一台焊机上能够输出多种波形,主要能够输出直流、脉冲、双脉冲波形,从而使焊机适应多种材料的焊接。本文首先确定了主电路结构,完成了一些器件的参数计算与主电路仿真。主电路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软开关全桥逆变电路、降压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等,主要计算了滤波电容、功率开关器件、变压器磁芯、输出整流器件、输出整流滤波电容的参数。其次,本文给“DSP+MCU”控制系统设计了相应的软件及硬件。硬件电路主要包括DSP最小系统及其扩展电路、信号采集与调理电路、脉宽调制信号产生电路、IGBT驱动电路设计、MCU最小系统、人机交互系统设计、送气及送丝电路等部分。DSP芯片选择TI公司产品TMS320F2812,其片上资源丰富,主频高达150MHz,可以满足基本焊机要求,但是为了焊接电源运行稳定,提高焊接电源性能,选择单片机STC89C58RD+与TMS320F2812构成双核控制系统,DSP主要负责焊机的程序控制、算法实现等,单片机负责人机界面交互数据等。同时根据脉冲焊的特点,对脉冲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PI算法,并比较了单PI控制与双PI控制下,单脉冲波形的特点。再次,根据控制系统对设计的数字闭环控制系统,只取电流环推导了设计的GMAW焊接电源的传递函数,根据得到传递函数分析与改善控制系统,进而对焊机进行优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对本文设计的GMAW焊机进行了调试。对焊机的调试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测试、空载电压测试、焊机外特性测试、焊接工艺测试等过程。工艺测试主要进行了碳钢、不锈钢和铝合金的表面堆焊试验,并用焊接参数采集系统采得焊接电流及电压波形。从焊接实验过程及波形看,电流及弧长稳定,飞溅小,焊接过程稳定,实现了脉冲等的波形的输出,焊机满足设计目标。
马丽红[3](2020)在《超窄间隙焊接电源外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行业对金属构件的需求向高强度厚板化的方向发展。在中厚板的焊接过程中,超窄间隙焊接方法相比于传统焊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线能量低、焊丝填充量消耗少、焊接接头形变小等许多优势。但超窄间隙焊接的坡口宽度通常在4-5mm之间变化,焊接电弧变得非常敏感,电弧稳定性降低,焊接过程受随机干扰因素影响程度大而且易发生电弧攀升,从而对焊接接头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若不受坡口宽度的限制,平特性的弧焊电源使电弧具有自调节作用来保证电弧的稳定性,而超窄间隙焊接中电弧受焊剂片约束作用电弧静特性曲线处于整个电弧静特性曲线的水平略上升段,在平特性的电源作用下电弧自调节作用小甚至无法发挥作用,电弧的稳定性降低。一定形状的电弧静特性需选择适当的电源外特性与之匹配,才能满足电源-电弧系统稳定的条件。目前超窄间隙焊接试验采用的电源为平特性并不具有外特性调节功能,即弧焊电源的外特性与超窄间隙焊接电弧之间的匹配方式并不是最佳,无法满足超窄间隙焊接电弧的需求。为提高电弧的稳定性寻求焊接电源外特性与电弧之间的最佳匹配效果,本文提出增加焊接电流反馈的方式对弧焊电源外特性进行调节,研究适用于超窄间隙焊接方法的弧焊电源。结合超窄间隙焊接方法对弧焊电源的需求,设计电源的主电路、控制电路。通过增加焊接电流反馈的形式来调节电源外特性。另外,针对该焊接方法对焊接工艺参数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对焊接电源的预置电压、电流进行了数字化输入设计,提高了焊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按设计要求,搭建外特性调节电路以及数字化输入电路。在外特性调节电路部分,主要通过调节焊接电流反馈强度来实现弧焊电源外特性的调节功能,可针对不同坡口宽度对外特性进行调节,以增强焊接过程电弧稳定性,提高焊接质量;在数字化输入电路部分,实现由PLC及DA模块对预置电压、电流值的数字化输入提高输入值的精度,满足超窄间隙焊接方法不同阶段对焊接电压、电流的设置要求,使焊接过程稳定提高焊接质量。同时,搭建配套的试验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源不同强度外特性对不同坡口宽度下焊接电弧稳定性的影响。综上可得,超窄间隙焊接电源能够通过外特性调节方式增强电弧稳定性,有助于焊接过程的稳定。
张俊红[4](2020)在《铝合金双脉冲焊电流波形调制技术及在增材制造中应用》文中指出铝合金焊接技术及电弧焊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是当前高效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要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增材构件,需要可靠的焊接电流波形控制技术和较成熟的焊接工艺。本论文在铝合金焊接电源软硬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引入蚁群优化智能控制算法,实现焊接电流波形的快速精确控制;通过焊接电弧动态性能的定量评定分析,优化铝合金焊接电流波形参数,研究铝合金增材制造的质量控制问题。论文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研究了适合铝合金焊接特点的数字化弧焊电源。设计铝合金电源系统总体结构方案,分别对主电路、DSP控制电路、IGBT驱动电路、送丝电路、保护电路、全桥逆变电路等进行分析,并采用移相软开关控制技术,有效地减小了逆变器的开关损耗。建立MATLAB/Simulink模型,对焊接电源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硬件电路的可靠性。(2)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的铝合金双脉冲MIG焊电流波形的PID优化控制。分析焊接电流常规PID控制存在的问题,引入蚁群优化控制算法,实现PID参数的优化控制。建立了铝合金双脉冲MIG焊电流波形的MATLAB/Simulink模型,仿真及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蚁群优化PID控制使得焊接电流波形调节时间相对于常规PID控制缩短了一半,且所得焊缝的抗拉强度比常规PID控制的焊缝的抗拉强度提高16.4%。(3)研究了焊接电源的监控系统和焊接电信号小波分析评定系统。以嵌入式控制芯片STM32F103C4为核心设计了人机交互系统;采用Zig Bee通信技术,设计了焊接电源的监控终端平台;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焊接电弧动态电信号分析系统,在对焊接过程电信号进行小波滤波的基础上,根据焊接电流概率密度、弧焊电压概率密度和焊接线能量对电弧动态性能进行定量分析评定。(4)研究了铝合金双脉冲焊接工艺及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采用双脉冲矩形波和梯形波调制方法,研究基值电流和低频调制频率对铝合金焊接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强弱脉冲基值电流之差为38 A、低频调制频率为5 Hz时,电弧最稳定且焊缝拉伸性能最优;将焊接优化的电流波形参数应用在铝合金增材制造试验中,进行层间冷却时间为10s、50 s和90 s的三组试验,并对比两种波形调制方法的增材试件成型质量。结果表明:层间冷却时间的增加有利于增材试件力学性能的提高,且梯形波调制所得增材试件的力学性能更优。
李宇翔[5](2019)在《浅谈传统弧焊电源的分类应用与C MT技术》文中指出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作为焊接技术核心的弧焊电源也在不断发展中。本文对现有的弧焊电源进行简单分类介绍,并对新型焊接技术CMT发表一些浅见。
余旭[6](2019)在《VPPA焊接电源数字化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航空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航天铝合金材料的焊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性能的全数字化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电源是提高铝合金材料焊接质量的关键。当前焊接电源主控电路较为成熟,其性能很大程度依赖于数字控制器的设计,尤其体现在恒流闭环控制策略上。根据弧焊逆变电源时变性、非线性等特点,需分别设计焊接电源工作在大、小信号工作范围内的控制方法。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电源是一种具有重复性质的双工况运行系统,工况一为DCEN(工件接正,钨极接负),工况二为DCEP(钨极接正,工件接负)。针对这一特点,以机器人控制领域富有成效的迭代学习控制算法为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大信号系统控制方法。通过采用被控对象后级反馈量(焊接电流)的主反馈与被控对象前级反馈量(全桥驱动占空比)的局部反馈相结合方式实现焊接电源闭环控制。前级反馈量通过在收敛误差内采样多个控制周期的历史数据(驱动占空比)得到,其作为大信号范围内调节的驱动数据,并通过弧焊逆变电源系统的大信号平均模型解释了历史数据所表征的物理意义。获取了控制器在负载试验时输出的大量历史数据,并分析比较在不同电流时的基本特征。控制系统采用内核为Cortex-M4的微控制器对实时焊接电流和给定电流波形进行比较分析并划定工作范围,在小信号工作范围内以增量数字PI进行调节,大信号工作范围内以历史数据驱动为控制核心实施调节。研制出大规范焊接工艺要求时,具有焊接电流稳定(超调量小)、电流响应性能良好(电流上升时间快)以及调整时间短等特点的逆变频率20kHz的全数字化VPPA焊接电源。为验证和指导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S函数的Simulink闭环仿真模型,以M语言程序化设计和电路模型图形化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变极性弧焊逆变电源仿真设计。该仿真模型通过变结构的控制策略以及电流波形调制,实现直流,交流、脉冲等多种焊接方式,获得良好的动特性仿真效果。在独立MCU上对电源控制任务模块进行软件设计并整合分配,在时间域内对各任务进行选时选区安排布局,确保逆变PWM波形精准可靠输出。在负载箱上对不同规范电流进行变极性交流和直流脉冲焊接试验。在大电流280A时,其电流响应速度得到明显提升,并且超调量较小,调整时间短。最后,对铝合金试板以110A电流进行变极性交流焊接工艺试验,获得良好的焊缝形貌。最终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电源控制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胡成辉[7](2019)在《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特性及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丝间接电弧焊是一种全新的焊接方法,具有低能耗、高熔敷率的特点。但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母材中无电流通过,对母材的热输入极低,易造成未熔合缺陷。为了改善对母材的热输入,提高母材的熔化效率,本文以优化三丝间接电弧形态为切入点,以改变焊丝排布方式和焊丝连接方式为手段,提出了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并对其电弧行为、熔滴过渡进行研究,阐明了电弧偏转机制,分析了熔滴过渡轨迹。探讨了母材熔化效率以及影响焊缝成形的工艺参数,开发了10mm单道对接焊工艺。首先确定了镜像对称式焊丝排布方式,并对其电弧特性进行了探究。在镜像对称式焊丝排布的三丝间接电弧焊中,间接电弧在不均匀磁场和特殊环形电场的共同作用下总是向阳极偏转。在主丝接负边丝接正时,两间接电弧同时向两边丝偏转,电弧能量密度较低。而当主丝接正边丝接负时,两间接电弧同时向主丝偏转并形成挺度较大的单个间接电弧,电弧能量密度较高。另外,当主丝接正边丝接负时,主丝周围的电子密度较高,在主丝最小送丝速度并且电弧稳定的条件下,主丝端部和边丝端部之间的距离更大,电弧电压更高,对母材的热输入更大。探究了镜像对称式焊丝排布方式的熔滴过渡行为。焊丝之间的电磁力是熔滴过渡轨迹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最小主丝送丝速度的条件下,当主丝接负边丝接正时,主丝端部位于两边丝端部之间,主丝熔滴沿主丝延长线方向过渡,两边丝熔滴在主丝的排斥下分别向两边丝偏转。当主丝接正边丝接负时,主丝端部和两边丝端部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两边丝熔滴之间相互吸引而主丝熔滴和边丝熔滴在排斥力的作用下分别偏向各自一边,并且主丝熔滴所受的排斥力大于边丝熔滴所受排斥力,避免了主丝熔滴和边丝熔滴相互接触造成短路,提高了电弧的稳定性。研究了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母材熔化效率及脉冲工艺参数。由于当主丝接正边丝接负时,形成的是能量密度较大的单个间接电弧,相比于主丝接负边丝接正时,其母材熔化效率大大提高。如在实验条件下,当主丝接正边丝接负时其母材熔化效率为6.5%20.5%,而主丝接负边丝接正时的母材熔化效率范围为4.6%8.05%。另外,单个间接电弧具有脉冲特性,在初步确定了脉冲基本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10mm厚板材的单道对接焊工艺,并且与传统单丝焊工艺进行了对比实验,对于完成相同的焊缝,主丝接正边丝接负时的三丝间接电弧焊所需能耗仅为传统单丝焊的43.8%。
尹彤[8](2019)在《全桥LLC谐振式并联大功率数字化脉冲MIG焊电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焊接技术随着其装备改进和工艺创新,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和船舶等重要领域。焊接电源作为焊接装备的核心,是当代焊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市面上多数的焊接电源工作于传统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方式下,开关器件工作在硬开关状态,严重的开关损耗限制了电源效率的提高,且伴随着很大的di/dt和du/dt,带来了严重的电磁污染。其余大部分焊接电源采用移相全桥软开关拓扑结构,存在着副边占空比丢失,轻载下容易失去ZVS等缺陷。为改善当前焊接电源的不足,本论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脉冲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etal Inert Gas Welding,MIG)领域的全桥LLC谐振式并联大功率数字化焊接电源系统,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分析脉冲MIG焊的工作原理、焊接电源的工作特性以及铝合金焊接特性。基于分析,提出了脉冲MIG焊电源系统的多模块并联的主电路结构方案和基于ARM芯片STM32F103RBT6的CAN总线通信技术的控制系统方案。对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过程进行了论述,突出其优点和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多种工作状态及工作模态,特别地针对焊接过程,确定不同焊接阶段变换器可能所处的工作模态,并分析其原理和特点。设计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硬件电路。根据脉冲MIG焊电源系统需求,计算主电路元器件参数并选型。建立谐振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设计的主电路满足焊接过程中不同负载和增益的要求,探究了焊接过程中LLC的工作模态变化,验证全桥LLC主电路的可行性。完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实现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控制信号输出和防积分饱和闭环PI控制,实现脉冲MIG焊电源系统的焊接时序控制和故障保护控制。通过CAN通信实时传输指令来实现脉冲电流的切换控制。对所研制的全桥LLC谐振式并联大功率数字化脉冲MIG焊电源系统进行模拟负载及焊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LC谐振变换器能工作于预设的理想的工作状态和模态,实现理想的转换效率。焊接过程能实现焊接时序的全数字化控制,且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形良好,说明全桥LLC谐振式并联大功率数字化脉冲MIG焊电源系统的可行性。
董兵天[9](2019)在《弧焊电源智能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对比传统模式的弧焊直流发电机,现阶段的弧焊电源智能化特征突出。建立在智能控制手段上的弧焊电源,简化了电源控制流程,呈现出高效化、轻量化、智能化与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针对智能控制式的弧焊电源,应全面明晰现阶段的研究现状,预测弧焊电源智能控制手段的未来发展趋势。
胡昱[10](2019)在《双相不锈钢双丝双脉冲高速焊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强度高和耐腐蚀性能非常优越的不锈钢,广泛用于海洋、石油、化工及电力等行业中。双丝脉冲MIG焊接技术是提高焊接速度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艺方法之一。但在高速焊接时,易产生未焊透、未熔合、驼峰焊道和咬边缺陷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在传统双丝脉冲MIG焊基础上,探索双丝双脉冲MIG高速焊工艺及参数优化方法,并提出一种基于焊接熔池附加保护气体的双丝双脉冲高速焊改进新工艺。论文在提升焊接速度、改善焊接质量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了双丝脉冲MIG焊电流波形遗传优化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方法,仿真和工艺试验表明电流波形控制准确高、抗干扰能力强,为双丝双脉冲电流波形控制和焊接工艺过程稳定性奠定坚实基础。论文采用模块化方法对双丝MIG焊电源主电路、控制系统电路进行优化设计,建立双丝MIG焊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经典PID控制和遗传优化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焊接工艺试验对比分析,遗传优化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性能优于经典PID控制,对高速焊接大电流输出能产生较强的抑制干扰作用。仿真和试验表明该智能控制方法更容易匹配工艺参数,获得令人满意的焊缝质量。(2)探索了基于电流样本熵和电流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的焊接稳定性和焊接质量定量评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焊接质量综合评定方法,对双丝双脉冲MIG高速焊工艺过程稳定性和焊缝质量进行定量评定。采用电流样本熵算法,开展双丝焊接速度、波形调制方式和低频频率对焊接稳定性影响分析;从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出发,分别选取前后丝电流集中度K作为双丝焊的稳定性量化指标,研究了焊接速度、波形调制方式和低频频率对焊接稳定性影响;选取电流样本熵与电流集中度两个量化指标,建立双丝高速焊焊缝质量模糊逻辑定量评价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模糊逻辑综合评定结果的正确率为85.7%,由模糊逻辑推理评定系统所得的评定结果与专家所作出的评价结果比较接近。(3)研究了焊接速度、调制频率和波形调制方式对双相不锈钢双丝双脉冲MIG高速焊焊缝质量影响规律;并探索强弱脉冲数和焊接速度对异种不锈钢双丝双脉冲MIG高速焊焊缝的外观形貌、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在双相不锈钢焊接速度试验中,随着焊接速度增加,热输入显着减小,焊缝熔深也逐步降低,出现了未熔合的缺陷;在电流波形调制方法试验中,梯形波调制双脉冲焊焊接稳定性好于矩形波调制双脉冲焊、单脉冲焊的焊接过程稳定性,且前者的焊接质量更高,可看到更多的鱼鳞纹;在不同低频频率的焊接试验中,4Hz双脉冲焊的电压和电流概率密度更集中,电流峰值密度与基值密度比值大,焊接过程更稳定,4Hz双脉冲焊焊缝成型最好,热影响区最小,其焊缝熔合区硬度最大。在2205与316L异种不锈钢双脉冲焊接试验中,强脉冲个数、弱脉冲个数和焊接速度三个因素中对焊缝质量影响最大的是焊接速度,其次为弱脉冲个数,影响最小的是强脉冲个数。(4)提出了附加保护气体双丝双脉冲MIG高速焊改进新工艺,研究有无附加保护气体及附加保护气体流量对焊缝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附加保护气体射流方法在合适的气体流量下可明显抑制高速焊接中的未熔透、驼峰焊道、咬边等缺陷,显着提升焊接速度,改善焊缝外观形貌和力学性能。在有无附加保护气体焊接试验中,附加保护气体双丝双脉冲MIG高速焊焊接过程更加平稳,焊缝熔宽更加均匀,可以有效改善甚至消除焊缝的未熔透、驼峰焊道、咬边等缺陷;引入附加保护气体后,焊缝组织结构中的粗大枝晶明显减少、晶粒明显细化、焊缝热影响区变窄;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得到了提高,在相同的焊接电流条件下,当焊接速度分别为1.6m/min、1.8m/min和2.0m/min时,通过引入附加保护气,接头最大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9.7%、8.2%和11.3%。在附加保护气体流量为8L/min16L/min时,随着气体流量增大,焊缝宽度逐步增大,余高逐渐降低,但当气流量较大时会出现中间低两边高的沟道状焊缝;试验表明在附加保护气体流量为12L/min时的射流冲击力比较适中,对焊缝改善效果最佳。
二、数字化弧焊电源与焊接技术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化弧焊电源与焊接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SiC MOSFET对逆变弧焊电源电气特性影响的建模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背景 |
1.2 逆变弧焊电源逆变的过程及意义 |
1.3 逆变弧焊电源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1.3.1 弧焊电源研究的国内现状 |
1.3.2 弧焊电源研究的国外现状 |
1.4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与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逆变电源结构 |
1.6 逆变式弧焊电源的发展趋势 |
1.7 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WBG)对逆变电源电气特性的影响 |
2.1 WBG功率器件的特点和种类 |
2.1.1 SiC功率器件的特点 |
2.2 SiC 功率器件的类型 |
2.2.1 SiC 功率二极管 |
2.2.2 SiC MOSFET与 SiC IGBT |
2.3 WBG功率器件在弧焊逆变电源中的应用 |
2.4 WBG弧焊逆变电源面临的问题 |
2.4.1 恶劣焊接环境下WBG功率器件的可靠性 |
2.4.2 WBG 逆变电源的功率电路的设计与焊接工艺控制方法 |
2.5 SiC MOSFET(C2M0045170D)和Si MOSFET(IXBH42N170D)的性能对比 |
第三章 逆变弧焊器的主电路系统的设计 |
3.1 逆变器的结构的种类 |
3.2 本设计中的SiC MOSFET逆变弧焊电源主电路的构成 |
3.3 本设计中的SiC MOSFET逆变弧焊电源的主电路工作原理 |
3.3.1 典型的全桥逆变电路的分析 |
3.3.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的电路分析 |
3.3.3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带阻性负载时的电路分析 |
3.4 主要元器件的参数计算 |
3.4.1 变压器变比和占空比的设计 |
3.4.2 滤波电容与整流器的相关参数计算与分析 |
3.4.3 谐振电容与MOSFET并联电容的选择 |
3.4.4 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 |
3.4.5 输出整流器的参数计算与分析 |
第四章 逆变弧焊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的组成部分 |
4.1.1 芯片的介绍 |
4.2 最小系统的设计 |
4.3 PWM相位生成电路的设计 |
4.4 电流、电压采样电路的构建与分析 |
4.4.1 电流的采样电路 |
4.4.2 电压的采样电路 |
4.5 SiC MOSFET驱动电路的构建与分析 |
4.6 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构建与分析 |
4.6.1 主程序的设计 |
4.6.2 中断服务子程序的设计 |
4.7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
4.7.1 模糊控制器的原理和结构 |
4.7.2 输入、输出变量模糊子集与隶属函数 |
4.7.3 比例因子和量化因子的设置与取值范围 |
4.7.4 模糊规则的设计与逻辑程序的编写 |
第五章 逆变弧焊器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
5.1 MATLAB软件的介绍 |
5.2 逆变弧焊器的建模与仿真 |
5.2.1 PWM控制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调试 |
5.2.2 动态负载模型的建立 |
5.2.3 逆变主电路模型的建立 |
5.2.4 逆变主电路模型的仿真 |
5.3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5.3.1 电压、电流采样模型建立与采样程序编写 |
5.3.2 恒压外特性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DSP+MCU”双核控制的多波形GMAW焊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数字化焊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单脉冲及双脉冲研究现状 |
1.3.1 单脉冲焊研究现状 |
1.3.2 双脉冲焊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主电路设计分析及仿真 |
2.1 焊机总体设计与分析 |
2.2 电磁兼容设计 |
2.3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2.3.1 三相整流器件选择 |
2.3.2 滤波电容选择 |
2.4 逆变电路设计 |
2.4.1 逆变电路拓扑结构选择 |
2.4.2 逆变电路开关器件选择 |
2.4.3 逆变电路工作方式 |
2.5 中频变压器设计 |
2.6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2.7 基于Simulink的主电路仿真 |
2.7.1 主电路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2.7.2 主电路的传递函数建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控制电路设计 |
3.1.1 DSP最小系统 |
3.1.2 反馈信号采集与调理电路 |
3.1.3 A/D校正电路 |
3.1.4 D/A转换电路 |
3.1.5 焊机保护电路 |
3.1.6 通信电路 |
3.2 控制面板模块电路设计 |
3.2.1 面板功能设计 |
3.2.2 参数预置及显示电路 |
3.3 送丝送气电路设计 |
3.4 脉宽调制电路设计 |
3.5 驱动电路设计 |
3.6 CAN总线、RS485 通信电路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控制芯片开发环境 |
4.2 DSP主程序 |
4.3 MCU参数预置与显示程序 |
4.4 MCU与 DSP通信协议 |
4.5 单脉冲及双脉冲波形的实现方法 |
4.5.1 恒流外特性的实现 |
4.5.2 波形实现 |
4.6 ADC转换程序设计 |
4.7 PI控制算法选取 |
4.7.1 增量式PI控制算法 |
4.7.2 变速积分PI控制算法 |
4.7.3 脉冲及双脉冲的双PI控制程序设计 |
4.7.4 双PI控制器参数整定 |
4.7.5 控制周期设计 |
4.8 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推导 |
4.8.1 弧焊逆变电源控制系统框图构建 |
4.8.2 PWM部分的传递函数推导 |
4.8.3 电流反馈环节传递函数推导 |
4.8.4 弧焊逆变电源传递函数分析 |
4.9 脉冲及双脉冲弧长调节 |
4.9.1 单脉冲及双脉冲弧长调节方式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焊机调试及分析 |
5.1 控制系统测试 |
5.1.1 参数设置与显示界面测试 |
5.1.2 驱动信号产生与隔离放大电路测试 |
5.1.3 控制环节的模拟测试 |
5.2 整机调试 |
5.2.1 空载电压测试 |
5.2.2 静负载测试 |
5.2.3 送丝速度测试 |
5.2.4 焊接电源动特性测试 |
5.2.5 焊接工艺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超窄间隙焊接电源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超窄间隙焊接电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 |
2.1 引言 |
2.2 焊接电源主电路设计 |
2.3 焊接电源控制电路设计 |
2.3.1 弧焊电源数字化输入设计 |
2.3.2 电源外特性调节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窄间隙焊接试验平台搭建 |
3.1 引言 |
3.2 横焊自动化装置设计 |
3.2.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2.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2.3 焊枪及机械结构设计 |
3.3 平焊自动化装置设计 |
3.3.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3.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3.3 焊枪及机械结构设计 |
3.4 焊接信号采集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窄间隙焊接电源性能测试 |
4.1 电源运行测试 |
4.2 电源特性测试 |
4.2.1 电源外特性测试 |
4.2.2 电源动特性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焊接电弧稳定性试验及数据分析 |
5.1 不同电源外特性对电弧稳定性影响试验 |
5.1.1 试验方案 |
5.1.2 结果与分析 |
5.2 电源外特性与坡口宽度适应性试验 |
5.2.1 试验方案 |
5.2.2 结果与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铝合金双脉冲焊电流波形调制技术及在增材制造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论文相关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铝合金焊接电源数字化控制技术 |
1.2.2 铝合金焊接电流波形调制及智能控制技术 |
1.2.3 铝合金双脉冲MIG焊在增材制造中应用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铝合金弧焊电源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
2.1 引言 |
2.2 铝合金弧焊电源总体结构设计 |
2.3 铝合金弧焊电源硬件系统及仿真分析 |
2.3.1 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分析 |
2.3.2 移相软开关IGBT驱动电路 |
2.3.3 送丝与保护电路 |
2.3.4 弧焊电源硬件电路建模仿真分析 |
2.4 铝合金焊接电流的蚁群优化PID控制 |
2.4.1 PID控制与蚁群算法 |
2.4.2 基于蚁群算法PID参数优化控制 |
2.4.3 蚁群优化PID控制仿真与工艺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焊接电源监控与焊接电信号分析系统 |
3.1 引言 |
3.2 铝合金焊接电源软件系统 |
3.3 铝合金焊接电源人机交互与组网监控 |
3.3.1 ARM人机交互系统 |
3.3.2 焊接电源ZigBee监控系统 |
3.4 铝合金焊接电信号分析 |
3.4.1 铝合金焊接电信号采集硬件系统 |
3.4.2 铝合金焊接电信号小波分析 |
3.4.3 铝合金焊接电信号分析工艺验证 |
3.5 铝合金焊接电信号评定系统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合金电流波形调制双脉冲焊参数优化 |
4.1 引言 |
4.2 铝合金焊接电流波形参数区间 |
4.2.1 焊接电流波形调制方式对比分析 |
4.2.2 单脉冲焊脉冲电流区间 |
4.3 矩形波调制双脉冲焊基值电流对焊缝成形影响 |
4.3.1 基值电流变化试验设计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矩形波调制双脉冲焊低频调制频率对焊缝成形影响 |
4.4.1 低频调制频率变化试验设计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梯形波调制双脉冲焊对比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流波形调制技术在铝合金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试验表征与试样制备 |
5.3 矩形波调制双脉冲焊增材制造试验 |
5.3.1 层间冷却时间对增材制造影响试验设计 |
5.3.2 电信号波形与微观组织分析 |
5.3.3 层间冷却时间对试件力学性能影响 |
5.4 梯形波调制双脉冲焊增材制造试验 |
5.4.1 梯形波调制双脉冲焊增材试验结果分析 |
5.4.2 两种波形调制增材制造试验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浅谈传统弧焊电源的分类应用与C MT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流弧焊电源 |
1. 矩形波交流弧焊电源 |
2. 弧焊变压器 |
二、直流弧焊电源 |
1. 直流弧焊发电机 |
2. 弧焊整流器 |
三、脉冲弧焊电源 |
四、逆变式弧焊电源 |
五、CMT技术 |
1. CMT技术的原理 |
2. CMT技术特点及应用 |
六、结语 |
(6)VPPA焊接电源数字化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弧焊逆变电源的数字化 |
1.2.1 主电路的数字化 |
1.2.2 控制电路的数字化 |
1.3 数字化焊接电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弧焊逆变电源总体设计及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2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2.2.1 主控制器芯片选型及硬件资源分配 |
2.2.2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2.2.3 一次逆变驱动电路设计 |
2.2.4 保护电路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数据驱动的大信号系统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弧焊逆变电源主电路大信号平均模型 |
3.3 弧焊逆变电源在大信号工作范围内的控制策略 |
3.3.1 基于历史数据预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3.3.2 变极性弧焊逆变电源变结构控制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弧焊逆变电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及开发环境简介 |
4.1.1 软件总体系统设计 |
4.1.2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4.2 有限双极性ZVZCS PWM调制 |
4.3 变结构占空比调节方法 |
4.4 焊接电源其他任务设计 |
4.4.1 焊接电流波形调制及焊接过程控制 |
4.4.2 人机界面处理以及外部设备通信 |
4.5 焊接电源全局任务分配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函数的弧焊逆变电源Simulink仿真设计 |
5.1 引言 |
5.2 弧焊逆变电源主电路Simulink模型 |
5.2.1 主电路Simulink模型总体结构设计 |
5.2.2 一次/二次逆变桥PWM发生器模型设计 |
5.2.3 主电路模型调试 |
5.3 弧焊逆变电源数字化控制器Simulink模型 |
5.3.1 数字控制器采样电路模型设计 |
5.3.2 基于S-Function函数的数字化控制器设计 |
5.3.3 变结构数字化控制器模型测试 |
5.4 数字化弧焊逆变电源仿真 |
5.4.1 弧焊逆变电源的外特性仿真 |
5.4.2 弧焊逆变电源的动特性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调试与焊接试验 |
6.1 软件程序测试 |
6.2 负载箱焊接测试 |
6.3 焊接工艺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特性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高效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丝及多丝高效焊接方法 |
1.2.2 旁路耦合电弧焊 |
1.2.3 间接电弧焊接技术 |
1.2.4 三丝间接电弧焊技术 |
1.3 脉冲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 |
1.3.1 脉冲对焊接过程的影响 |
1.3.2 脉冲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
2 实验原理、材料、设备和研究方法 |
2.1 三丝间接电弧焊工艺的基本原理 |
2.2 实验材料、设备和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三丝间接电弧行为观测 |
2.2.4 焊接接头金相制备 |
3 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行为及特性 |
3.1 焊丝排布方式的确定 |
3.2 焊丝连接方式的影响 |
3.2.1 焊丝连接方式对电弧形态的影响 |
3.2.2 焊丝连接方式对电弧电压的影响 |
3.3 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行为机制分析 |
3.3.1 电弧形态集中机理分析 |
3.3.2 电弧弧柱能量提高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熔滴过渡行为 |
4.1 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熔滴过渡受力分析 |
4.2 熔滴过渡主要影响因素 |
4.2.1 焊丝连接方式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2.2 焊接电流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3 熔滴过渡轨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母材熔化效率及工艺探究 |
5.1 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母材熔化效率分析 |
5.1.1 堆焊参数对焊缝尺寸的影响 |
5.1.2 母材熔化效率定量分析 |
5.2 脉冲参数的初步确定 |
5.2.1 脉冲频率对堆焊形貌的影响 |
5.2.2 占空比对堆焊形貌的影响 |
5.2.3 峰值电流变化对堆焊形貌的影响 |
5.2.4 基值电流变化对堆焊形貌的影响 |
5.3 10mm厚板材的单道对接焊工艺 |
5.3.1 工艺参数对对接焊缝成形影响 |
5.3.2 10mm厚板材的单道对接焊缝成形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全桥LLC谐振式并联大功率数字化脉冲MIG焊电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发展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焊接电源发展概况 |
1.2.2 LLC谐振式变换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焊接电源的数字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并联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焊接电源系统特性及技术方案设计 |
2.1 焊接电源系统的工作特性 |
2.1.1 脉冲MIG焊的工作原理 |
2.1.2 焊接电源的工作电压电流特性 |
2.1.3 铝合金脉冲MIG焊特性 |
2.2 焊接电源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
2.2.1 主电路结构方案设计 |
2.2.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原理和特性 |
3.1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典型电路结构及特性分析 |
3.1.1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结构 |
3.1.2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特性 |
3.2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及参数设计分析 |
3.2.1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分析 |
3.2.2 全桥LLC谐振网络参数设计分析 |
3.2.3 LLC谐振腔输入阻抗分析 |
3.3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模态分析 |
3.3.1 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状态 |
3.3.2 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模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焊接电源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
4.1.1 LLC谐振变换器输入参数及输出要求确认 |
4.1.2 LLC谐振变换器谐振腔参数设计 |
4.2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主电路软件仿真 |
4.2.1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特性验证 |
4.2.2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工作边界验证 |
4.2.3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焊接过程中工况分析 |
4.3 LLC谐振变换器功率器件选型 |
4.4 驱动电路设计 |
4.5 CAN通信电路设计 |
4.6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4.7 故障保护电路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焊接电源系统的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2 焊接各阶段程序设计 |
5.2.1 引弧程序设计 |
5.2.2 脉冲焊接程序设计 |
5.2.3 收弧程序设计 |
5.3 控制系统其它软件设计 |
5.3.1 PFM变频信号的生成原理 |
5.3.2 焊接电流闭环PI控制算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桥LLC谐振式脉冲MIG焊电源系统试验研究 |
6.1 全桥LLC谐振式脉冲MIG焊电源的模拟负载试验研究 |
6.1.1 模拟负载试验平台搭建 |
6.1.2 LLC谐振变换器模块特性测试 |
6.1.3 全桥LLC谐振式脉冲MIG焊电源系统模拟负载试验 |
6.2 全桥LLC谐振式脉冲MIG焊电源系统焊接试验研究 |
6.2.1 焊接试验平台的搭建 |
6.2.2 全桥LLC谐振式脉冲MIG焊电源系统焊接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弧焊电源智能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能化的弧焊电源基本构造 |
2 弧焊电源全面运用智能控制的要点 |
2.1 关于构建神经网络 |
2.2 关于模糊控制 |
2.3 关于遗传算法 |
3 展望技术发展的趋向 |
4 结论 |
(10)双相不锈钢双丝双脉冲高速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相关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研究进展 |
1.2.2 双丝高速焊工艺设备研究进展 |
1.2.3 双丝高速焊智能控制及焊缝质量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双丝双脉冲MIG高速焊数字化电源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双丝双脉冲MIG焊主电路拓扑结构分析 |
2.2.1 双丝焊接电源总体结构 |
2.2.2 主控板模块信号分析 |
2.2.3 关键电路拓扑分析 |
2.3 双丝电源控制系统软件分析 |
2.3.1 控制软件总体结构 |
2.3.2 功能模块子程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丝双脉冲MIG高速焊工艺智能控制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双脉冲MIG焊电路仿真分析 |
3.2.1 主电路仿真模型 |
3.2.2 控制电路仿真模型 |
3.2.3 整机电路仿真 |
3.3 脉冲MIG焊电源遗传优化PID控制仿真分析 |
3.3.1 遗传优化PID控制模型 |
3.3.2 遗传优化PID仿真结果分析 |
3.4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仿真分析 |
3.4.1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仿真模型 |
3.4.2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器实现 |
3.4.3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仿真结果分析 |
3.5 双丝双脉冲MIG焊智能控制工艺验证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丝双脉冲MIG高速焊焊缝质量评定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样本熵双丝高速焊电信号稳定性分析 |
4.2.1 电信号稳定性样本熵评定指标 |
4.2.2 双丝高速焊电信号样本熵评定试验 |
4.3 基于概率密度双丝高速焊稳定性分析 |
4.3.1 双丝高速焊稳定性概率密度评定指标 |
4.3.2 双丝高速焊概率密度评定试验 |
4.4 双丝高速焊焊缝质量模糊评定 |
4.4.1 双丝高速焊焊缝质量模糊评定模型 |
4.4.2 双丝高速焊模糊逻辑推理规则 |
4.4.3 双丝高速焊焊缝质量模糊评定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丝高速焊工艺参数对焊缝组织性能影响分析 |
5.1 双丝双脉冲高速焊试验平台 |
5.2 焊接速度对焊接质量影响分析 |
5.2.1 试验材料与焊接参数 |
5.2.2 焊接速度试验与结果分析 |
5.3 低频调制频率影响分析 |
5.3.1 试验材料与焊接参数 |
5.3.2 不同低频调制频率条件下焊接试验与结果分析 |
5.4 电流波形调制方法对焊接质量影响对比分析 |
5.4.1 试验材料与焊接参数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工艺参数对异种不锈钢焊缝质量影响分析 |
5.5.1 试验材料与焊接参数 |
5.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丝高速焊改进工艺对焊缝质量影响分析 |
6.1 引言 |
6.2 提出附加保护气双丝双脉冲高速焊改进新工艺 |
6.3 有无附加保护气体双丝双脉冲高速焊焊缝质量对比 |
6.3.1 试验材料与焊接参数 |
6.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附加保护气体流量对双丝双脉冲高速焊焊缝性能影响 |
6.4.1 试验材料与焊接参数 |
6.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数字化弧焊电源与焊接技术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SiC MOSFET对逆变弧焊电源电气特性影响的建模仿真研究[D]. 王宁. 太原科技大学, 2021
- [2]“DSP+MCU”双核控制的多波形GMAW焊机研究[D]. 陈彦强.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超窄间隙焊接电源外特性研究[D]. 马丽红.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铝合金双脉冲焊电流波形调制技术及在增材制造中应用[D]. 张俊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浅谈传统弧焊电源的分类应用与C MT技术[J]. 李宇翔. 安徽科技, 2019(12)
- [6]VPPA焊接电源数字化控制策略的研究[D]. 余旭.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7]镜像对称式三丝间接电弧特性及工艺研究[D]. 胡成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全桥LLC谐振式并联大功率数字化脉冲MIG焊电源系统研究[D]. 尹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9]弧焊电源智能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 董兵天. 通信电源技术, 2019(02)
- [10]双相不锈钢双丝双脉冲高速焊技术研究[D]. 胡昱. 华南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