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地区几种常见优良地被植物的栽培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赖金莉,钟翠玉,张俊梅,陈碧露,陈旭,罗素梅,刘小平,陈鸿宾[1](2021)在《10种耐阴植物在赣州地区的引种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耐阴植物的运用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本文研究了10种园林观赏植物在赣州城区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通过1年多的种植观察,10种植物具有耐阴性强、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绿化效果好的特性,在赣州城区能够正常越冬越夏,值得在赣州地区推广运用。
王玲丽[2](2021)在《寒地城乡小区赏食植物种类的筛选与应用》文中认为
侯婉晴[3](2021)在《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刘宣晟[4](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徐勃[5](2021)在《不同磷肥和磷形态对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叶片微观结构、氮磷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因具有耐旱、抗寒等特点,是北方人工草地主要的建植物种,也是我国饲料类经济作物。磷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是植物生长中所必需的元素。由于蒙古高原区的土壤磷素有效性弱,黄花苜蓿的产量通常较低。因此,探讨不同磷肥和磷水平下黄花苜蓿生长与土壤磷素间的关系至关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从磷肥、土壤与黄花苜蓿三个角度出发,研究以下科学问题:(1)不同磷肥和磷水平对土壤中各形态磷含量、总磷含量及速效磷含量有何作用,土壤中总磷含量与各形态磷含量间的关系如何;(2)不同磷肥和磷水平对黄花苜蓿体内氮磷含量有何作用,土壤磷及磷形态含量变化是否影响黄花苜蓿对土壤氮磷的吸收;(3)叶片作为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之一,从叶片微观结构出发研究不同磷肥和磷水平对黄花苜蓿生长有何作用;(4)不同磷肥和磷水平下影响苜蓿生长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锡林浩特野生黄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原生命科学试验基地(2011-2013)和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内蒙古大学草地生态学研究基地(2012-2014)分别开展原位施肥试验。试验样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7个施肥处理,分别为未施肥处理(CK)、9.6kg P·ha-1过磷酸钙肥(PⅠ-1)、14.4kg P·ha-1过磷酸钙肥(PⅠ-2)、19.6kg P·ha-1过磷酸钙肥(PⅠ-3)、9.6kg P·ha-1重过磷酸钙肥(PⅡ-1)、14.4kg P·ha-1重过磷酸钙肥(PⅡ-2)和19.6kg P·ha-1重过磷酸钙肥(PⅡ-3),每个处理设置五次重复,共35个试验小区。在试验期间,测量样地内黄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株高、茎生物量、叶生物量、茎叶比、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海绵组织厚度、氮含量、磷含量及土壤的氮含量、磷含量、有机磷形态、无机磷形态。初步结论如下:土壤各磷形态与苜蓿磷均呈正相关关系,与苜蓿氮磷比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植物磷与土壤磷形态间关系密切。土壤全磷、土壤速效磷与各形态磷含量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磷形态的变化可为土壤磷含量变化提供依据。本试验中,随着植物生长,土壤中Ca8-P型无机磷和Ca10-P型无机磷在土壤中所占比例变化较大;同时,在有机态磷中,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所占比例变化较大,说明这几种无机磷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更密切。施磷可以有效增加植物磷含量,同时也会降低植物体内的氮磷比。对土壤的全磷、全氮、氮/磷比与植物生长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可知:施磷可以显着提高土壤磷含量,降低土壤氮磷比,但施用过多磷肥后导致土壤中磷含量过高、氮磷比较低,会直接影响植物对土壤氮元素的吸收利用,这也是高磷降低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对土壤氮磷含量与植物生长进行分析可知,地上生物量、株高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速效氮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因此施用磷肥促进苜蓿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磷含量完成的。原位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等浓度磷素水平下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最大。从种植第一年(2012年)至种植第三年(2014年)间,施用重过磷酸钙肥后,叶片厚度有显着下降的趋势,但播种第二年与种植第三年(2014年)间无差异。海绵组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比不施入磷肥的CK略高。对比过磷酸钙肥与重过磷酸钙肥间海绵组织厚度,其差异较小。叶片栅/海比随施入过磷酸钙肥水平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非施肥条件下叶片栅/海比随时间推移略有上升。CTR(叶片紧实度)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磷肥种类对CTR(叶片紧实度)、SR(叶片疏松度)的作用不明显。综上所述,黄花苜蓿生长变化与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的变化关系密切。黄花苜蓿氮磷含量所有指标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苜蓿磷含量;在土壤各磷形态中,对苜蓿氮磷含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a8-P型无机磷、Fe-P型无机磷、Ca10-P型无机磷及活性有机磷和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土壤无机态磷中的Ca2-P型无机磷、Fe-P型无机磷及有机态磷中的活性有机磷对苜蓿生长的作用最为显着。向土壤中施入无机磷肥后,最先增加土壤无机态磷中的Ca2-P型无机磷、Fe-P型无机磷、有机态磷中的活性有机磷含量进而提高土壤中磷含量,黄花苜蓿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磷,微观结构中出现黄花苜蓿叶片厚度增大的现象,而宏观生长表现为黄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增加。这是无机磷肥能够增加黄花苜蓿生长的主要原因。
贺宇[6](2021)在《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分析评价及优化设计》文中认为立体绿化的占用空间少、绿化覆盖率高,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应用。2020年7月,北京市规划和土地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街道更新与治理城市设计指南》指导文件中提出:要重识街道的概念,道路建设从以车优先转变到以人优先、营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环境。道路立体绿化,能够改善道路的空气环境质量,提升行人的步行体验舒适度,改善道路的生态环境质量。本文从北京城六区中选取了90处典型的道路立体绿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的立体绿化植物景观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利用SBE美景度评价分析法、绿视率计算法,从植物种类、色彩丰富度、层次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分析北京市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景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最后,归纳总结北京市城区道路立体绿化的优化策略和设计方法,为相关的道路立体绿化工作提供借鉴。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第一章,北京市的公共生态环境近几年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交通噪音、尾气污染、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2)第二章,总结出北京市城区的典型道路立体绿化的现状植物物种组成及主要种植形式;(3)第三章,运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和绿视率计算法,构建北京市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景观评价模型,研究并分析北京市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景观的质量;(4)第四章,分析影响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的景观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优化改进建议;(5)第五章,结合优化建议,给出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方案;(6)第六章,结合上述研究给出结论,并反思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樊芸[7](2021)在《两种植物生命周期内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及累积》文中指出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由于化学品在工业、农业、商业和消费品领域得到广泛生产和应用,导致大量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被释放到环境中。另外,自然、工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燃烧及高温过程也释放大量的HOCs进入环境。由于大多数的HOCs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或类POPs属性(持久性、生物蓄积性、生物毒性和长距离迁移性等),使得其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归趋受到广泛的关注。HOCs能够通过呼吸、饮食摄入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其中饮食摄入在三种HOCs的人体暴露途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食用的农作物是人类食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食物中的HOCs等有毒有害物质会对食品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通过大气交换/沉降、根际吸收等方式将HOCs摄入体内。探究农作物吸收、转移和积累HOCs的过程及HOCs对相关植物生长进程的影响,对于认识环境中HOCs的归趋,评估HOCs的生态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植物吸收和转移HOCs(如卤系阻燃剂(HFRs)、多氯联苯(PCBs)和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研究很多,主要通过温室栽培,密闭室、加标土壤或水培试验进行。但是,模拟条件,植物生长以及植物累积可能与野外条件不同。此外,大多数室内实验基本上采用短期暴露和单一暴露源(例如土壤,空气,水)。针对有机磷酸酯(OPEs)在植物体内的累积也有部分研究,但大部分相关研究集中在个别OPEs单体,且研究中发现的吸收特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目前关于植物吸收HOCs的研究多集中于植物生长的某一特定阶段,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组成了生活史,不同生育期植物对逆境敏感程度不一致,仅从单个生育期去评价HOCs对植物的影响存在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围绕HOCs典型污染区域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研究当地最常种植的两种作物花生和玉米不同生育期各组织中HOCs的浓度特征,探究HOCs在两种植物体内的累积和分布特征以及迁移转化的规律,同时还对两种植物中OPEs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以评估OPEs代谢产物的累积潜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花生中多溴联苯醚(PBDEs)和PCBs的几何均值浓度分别为22.3和11.9ng/g(干重,以下同),在玉米中分别为16.6和13.6 ng/g。BDE209是植物中最主要的PBDEs单体,PCB153是最主要的PCBs单体。十溴二苯乙烷(DBDPE,6.07ng/g)和得克隆(DPs,6.22 ng/g)在花生中也表现出显着的浓度。出苗期植株对HOCs的吸收主要为根系对土壤的吸收,但是在营养后期或生殖期早期,叶片对空气中HOCs的吸收超过了根系对土壤的吸收。在营养生长的早期,两种植物对低卤代HOCs表现出快速吸收或存在明显的体内代谢现象。然而,在生殖阶段表现出对高卤代化合物的大量吸收,表明高卤代化合物的延迟累积。组织分布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叶片是HFRs和PCBs的重要储存库,因为叶片的质量占比大(15%-69%)并且具有较大表面积。总的来说,更多的HFRs和PCBs集中分布在营养器官而不是可食用部分。花生和玉米籽粒中低浓度的HFRs和PCBs表明,大多数HFRs和PCBs迁移进入籽粒受到了明显阻碍(尤其是高卤代化合物)。花生中PBDEs和PCBs的同系物组成表明,在植株发育过程中,花生中PBDEs和PCBs的体内迁移趋势比玉米更为显着。花生中DPs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s)的异构体组成(主要富集syn-DP和γ-HBCD)与根际土壤和空气中的不同,表明花生植株对立体异构体的吸收和/或生物转化比玉米更具有选择性。对根-土和茎-根的生物富集因子进行分析发现,HOCs在多数情况下<1,表明大多数HFRs和PCBs在植物(尤其是玉米)中的富集和迁移潜力都很低。(2)PAEs是所有HOCs中浓度最高的一类化合物。花生中PAEs和OPEs的几何均值浓度分别为1389和15.3 ng/g,低于玉米中的3711和16.6 ng/g。两种植物及其根际土中DIBP是单个污染物浓度最高PAEs,其次是DEHP,表明该电子垃圾区可能存在大量的聚氯乙烯(PVC)来源;TCPP和RDP是最主要的OPEs。植物中新型OPEs(EOPEs)和异丙基-叔丁基三芳基磷酸酯(ITPs-TBPPs)的总浓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超过了传统的OPEs(TOPEs),暗示新型磷系阻燃剂的环境风险。我们观察到两种植物在营养发育早期对分子量相对较小的DMP、DEP和DBP的快速吸收,分子量相对较大的DIBP、DEHP和BPA(M范围为228-390)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要晚于低分子量PAEs,但是早于高分子量的BDE209(M=959)。和HFRs以及PCBs一样,叶片也是花生和玉米累积PAEs和OPEs的重要储存器官,然而,玉米根在营养期是PAEs和OPEs的主要蓄积库。通过计算富集因子发现所有HOCs中植物根对PAEs的富集能力最强。植物将OPEs和PAEs从根迁移到茎的能力较弱。相关分析表明,KPA(叶和气之间的分配)与KOA(辛醇气分配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花生中,这种正相关关系具有显着性),表明化合物KOA值的大小决定着其在植物叶和大气之间的分配。两种植物中OPEs代谢产物在主要组织中的几何浓度顺序均为根>茎>叶。通过对比两种植物的根系富集因子和迁移因子发现较低极性的BCP可能更倾向于富集在根中,而较高极性的DPHP更倾向于在茎中富集。花生中BCP很可能来自于母体对OPEs的代谢作用,而植物中的其它代谢产物有可能来自于土壤中OPEs母体化合物代谢后的根吸收(其中气中未检测到)和植物内部代谢的结合以及周围环境的直接吸收。BCP在玉米籽粒中的潜在风险可能已经超过了其母体TCP,暗示检测TCP代谢产物的重要性。
张昕[8](2021)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是在满足河道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理念与林带植物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混交林带的设计途径达到河岸安全防护和河岸带原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营造,促进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一条属于沣西新城的生态绿道。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所提出的规划设计问题,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塑造,来进行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本文将新河河堤林带分为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和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两部分。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以保留老河堤滩面上的毛白杨为主,种植混播草甸进行河堤迎水坡滩面的快速覆绿,在河滩面较宽区域,设计人工生境岛。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根据场地条件和现状问题设计了规则或不规则的混交林植物组合: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设计了两种规则式块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防护林空间形成了满足河流生态防护需要的规则式混交林带;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通过不同树种的组合配置设计了两种风景林和三种生态林等五种不规则团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形成了具有丰富场地生境条件和风景观赏游憩功能的自然式针阔叶混交林带;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河道右岸防护林带设计沿用郊野Ⅰ段生态林带的植物组合,并在林带中嵌入具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的“宫胁林”植物组团。将八种混交林植物组合在新河防护林带设计范围内进行布局,并根据设计实践中所面临的场地问题对特殊节点位置进行详细的种植设计。在进行林带施工时,根据树种的苗源和造价问题来确定每种乔灌木的栽植规格,并参考混交林的栽植实践经验和相关造林规范解决造林密度的问题。综上,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中,总结当前河流防护林带建设现状和基于多目标需求的混交林带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新河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新河河道迎、背水坡侧合理设计和塑造富有自然、野趣和地域特色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景观,也期望可以为其他河道的河堤林带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借鉴。
林梦梦[9](2021)在《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主体,观赏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与搭配,左右着其景观效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观赏植物的应用与搭配则在景观观赏效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和综合分析等方式,对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的整体应用状况进行了植物科属分析、生活型分析、观赏特性分析,并选取12个植物配置的样地,对其观赏植物搭配、群落密度和郁闭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调查,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共有490种,隶属于81个科,201个属。其中裸子植物有5个科,8个属,24种;被子植物有76个科,193个属,466种,没有发现蕨类植物。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花类植物有268种,观姿类植物203种,观叶类植物88种,观果类植物47种,观干类植物24种;有136种植物同时兼具两种及两种以上观赏特性;一共有常绿乔木19种,落叶乔木200种,常绿灌木17种,半常绿灌木4种,落叶灌木124种;攀缘植物17种;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93种;水生植物10种;竹类6种。乔木/灌木为1.5:1,较为合理。在样地植物配置中,乡土树种运用较为普遍,常绿、落叶比和乔灌比,较为合理;彩色叶树和花灌木的应用较为常见。2.唐山植物园的观赏植物种类丰富,植物造景形式多样,手法精巧,模拟自然,与其它景观要素结合紧密。3.唐山植物园面积较大,部分区域植物管理较为粗放,观赏效果有待精化,建议加强肥、水及病虫害管理,及时修剪和整形。4.建议唐山植物园室外植物配置方面增加色彩树种,向彩化和香化的方向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样地的郁闭度在27%-92%之间,郁闭度低的地块应增加植物数量,提高生态景观效果。
廖晓晶[10](2020)在《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在现今能源短缺、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社会背景下,“节约型园林”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步骤,而“节约型园林”的核心是“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地被植物又是园林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植被数量、种类选择、营建技术还是维护难度等方面都是一个极其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合理的地被植物设计方式与管理应用模式,将难以实现这个目标。本文基于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巨大差异,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出发,厘清国内外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的发展态势。再采用样方法对长沙市西湖公园的地被植物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西湖公园人工栽培地被植物的科属种组成及其应用特征,客观的分析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的景观应用现状。同时,对公园环境中景观绿地的演化现象进行探究,掌握公园绿地草本层人工景观向自生地被植物转化的程度。并且通过分析不同生境下自生地被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了解不同生境下的群落差异,科学的探究自生地被植物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工程应用实践案例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地被植物的自然演化与自生地被的应用效果,为营建近自然植物群落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出未来地被植物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对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梳理,进一步佐证分析得出国内外地被植物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存在巨大的差异。2.基于对国内外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相关案例的分析,比较得出两者在设计理念与手法上均追求近自然化与生态化,但在营建技术与景观效果方面我国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通过对长沙市西湖公园地被植物的调查显示:西湖公园人工栽培地被植物共39科66属79种,草皮盖度>木本地被植物盖度>草本地被植物盖度,草皮应用面积过大。4.在西湖公园中呈现明显的景观绿地退化现象,自生草本地被植物侵入现象以及自生地被植物种间平衡现象,使得自生地被植物在公园中代替草本层,发挥着积极的景观效益。5.对西湖公园自生地被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全园共调查到自生地被植物65种,隶属于29科61属。并对不同生境自生地被植物的多样性分析,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影响自生地被植物的主要因素为土壤理化性质、光照条件、水分以及人为活动干扰。6.以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工程实践案例进一步验证单一草皮在城市绿地中的野生化趋势以及自生地被的优势,为近自然地被植物群落的物种选育与营建提供前期的理论基础。7.探讨了地被植物景观应用在宏观层面的生态化与规范化趋势、中观层面营建模式自然化、经济化趋势以及微观层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系统化、整合化趋势,对我国未来绿化事业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充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梳理以及实证案例的分析,并综合得出地被植物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解决当前景观建设地被植物应用中建设成本高、维护成本巨大、生态保护不足、景观持久性等问题提供新思路,为建设节约集约型、生态高效型、经济成本最优型的园林景观提供理论支撑与工程应用借鉴。
二、厦门地区几种常见优良地被植物的栽培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厦门地区几种常见优良地被植物的栽培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10种耐阴植物在赣州地区的引种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引种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习性物候期观测 |
2.2 生长特点 |
2.2.1 观赏价值高及观赏时间长。 |
2.2.2 养护管理简单,适应性强。 |
2.2.3 耐阴性强,绿化效果好。 |
2.3 绿化效果评价 |
2.3.1 金边玉簪。 |
2.3.2 小叶扶芳藤。 |
2.3.3 花叶冷水花。 |
2.3.4 蓝地柏。 |
2.3.5 熊猫堇。 |
2.3.6 金边阔叶麦冬。 |
2.3.7 银纹沿阶草。 |
2.3.8 胎生狗脊蕨。 |
2.3.9 傅氏凤尾蕨。 |
2.3.1 0 肾蕨。 |
3 结论 |
(4)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域性 |
2.1.2 适应性 |
2.1.3 水适应性景观 |
2.1.4 海绵校园 |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
2.3.2 沈阳建筑大学 |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气候及降水 |
3.1.3 地形与地貌 |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不同磷肥和磷形态对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叶片微观结构、氮磷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黄花苜蓿的生态学特性及应用 |
1.1.2 土壤学研究中的磷肥利用效率问题 |
1.1.3 氮磷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磷肥与苜蓿生长关系的研究 |
1.2.2 异速生长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2.3 施肥对植物氮磷含量的影响 |
1.2.4 施肥与土壤中氮磷含量关系的研究 |
1.2.5 施肥与土壤中磷形态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方案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不同磷肥和磷水平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3.1 结果与分析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磷肥和磷水平与植物、土壤氮磷化学计量学关系 |
4.1 结果与分析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磷肥和磷水平与黄花苜蓿叶片微观结构关系 |
5.1 结果与分析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磷肥和磷水平与黄花苜蓿生长的关系 |
6.1 结果与分析 |
6.2 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分析评价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道路立体绿化概念 |
1.2.1 立体绿化概念界定 |
1.2.2 道路立体绿化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立体绿化相关发展 |
1.3.1 国外道路立体绿化的现状及发展 |
1.3.2 我国道路立体绿化的现状及发展 |
1.3.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景观现状调查及分析 |
2.1 道路分类 |
2.1.1 按照道路功能界定 |
2.1.2 按道路横断面界定 |
2.1.3 断面宽度和行车速度对道路立体绿化的影响 |
2.2 调查方法 |
2.2.1 美景度相关数据 |
2.2.2 绿视率相关数据 |
2.2.3 道路立体绿化调研样点选取 |
2.3 调研结果 |
2.3.1 道路立体绿化植物组成 |
2.3.2 道路立体绿化应用形式 |
2.3.3 道路立体绿化观赏特征 |
2.4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存在的问题 |
2.4.1 应用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
2.4.2 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
2.4.3 功能性不足 |
2.4.4 景观设计缺乏特色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综合评价分析 |
3.1 道路立体绿化景观评价体系 |
3.1.1 建立SBE评价体系 |
3.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1.3 评价因子的层次标准 |
3.1.4 评价因子的评分等级分类 |
3.1.5 评价因子的综合评分结果 |
3.1.6 景观评价结论 |
3.2 绿视率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设计原则及改善方法 |
4.1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
4.2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策略 |
4.2.1 分车带绿化 |
4.2.2 公交站台绿化 |
4.2.3 过街天桥绿化 |
4.2.4 围墙绿化 |
4.2.5 立交桥绿化 |
4.2.6 护坡绿化 |
4.3 增加道路立体绿化对道路绿视率的作用 |
4.4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景观养护策略 |
4.5 总结 |
第五章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以石景山区阜石路为例 |
5.1 阜石路道路分析 |
5.1.1 道路分析 |
5.1.2 高架桥立体绿化现状问题 |
5.2 高架桥立体绿化设计 |
5.2.1 栏杆+单面立体鞍式绿化箱 |
5.2.2 隔音板+容器模块式种植箱 |
5.2.3 桥身外+外置种植槽 |
5.2.4 分车带+落地种植槽 |
5.2.5 桥上道路改造前后对比 |
5.3 地面立体绿化设计 |
5.3.1 阜石路过街安全岛 |
5.3.2 高架桥桥柱 |
5.4 排水及浇灌系统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创新点与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北京市城区90处道路样点立体绿化植物汇总表 |
附录2 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美景度调查问卷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绿视率计算过程一览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两种植物生命周期内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及累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 |
1.1.1 卤系阻燃剂(HFRs) |
1.1.2 多氯联苯(PCBs) |
1.1.3 有机磷酸酯(OPEs)和有机磷酸二酯(di-OPEs) |
1.1.4 邻苯二甲酸酯(PAEs)和双酚A(BPA) |
1.2 植物中HOCs的富集 |
1.2.1 植物中HFRs的富集特征 |
1.2.2 PCBs |
1.2.3 OPEs和 di-OPEs |
1.2.4 PAEs和 BPA |
1.3 植物吸收累积有机污染物的途径 |
1.3.1 植物根系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 |
1.3.2 影响根吸收富集的因素 |
1.3.3 植物叶面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 |
1.3.4 影响叶吸收富集的因素 |
1.3.5 有机污染物从根部往地上部的迁移 |
1.3.6 影响迁移的因素 |
1.4 植物对HOCs吸收累积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本研究的工作量及工作内容统计 |
第2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
2.1 样品采集 |
2.1.1 采样点介绍 |
2.1.2 植物样品的采集 |
2.1.3 大气PUF样品的采集 |
2.1.4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2 样品实验室分析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剂与标样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仪器分析 |
2.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
2.4 数理统计分析和计算 |
2.4.1 根吸收富集HOCs的评估 |
2.4.2 叶吸收富集HOCs的评估 |
2.4.3 HOCs在植物体内转运的评估 |
2.4.4 HOCs在植物体内的富集总量评估 |
2.4.5 数据统计处理 |
第3章 HFRs和 PCBs在植物体内的富集及转运 |
3.1 环境介质中HFRs和 PCBs的分布特征 |
3.2 花生和玉米中HFRs和 PCBs的污染水平 |
3.2.1 花生和玉米植株中HFRs和 PCBs的总浓度 |
3.2.2 花生和玉米组织中HFRs和 PCBs的污染水平 |
3.2.3 花生和玉米组织中HFRs和 PCBs的时间变化趋势 |
3.3 花生和玉米中HFRs和 PCBs的组织分布 |
3.3.1 花生和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各组织生物量 |
3.3.2 花生不同生长阶段HFRs和 PCBs的组织分布 |
3.3.3 玉米不同生长阶段HFRs和 PCBs的组织分布 |
3.4 花生和玉米不同生长阶段HFRs和 PCBs的组成 |
3.5 花生和玉米中HFRs和 PCBs的生物累积和迁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AEs、OPEs 及 di-OPEs 在植物体内的富集与转运 |
4.1 环境介质中OPEs、PAEs和 BPA的分布特征 |
4.2 花生和玉米中PAEs和 OPEs的污染水平 |
4.2.1 植株中PAEs和 OPEs的浓度和富集总量 |
4.2.2 花生组织中PAEs和 OPEs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 |
4.2.3 玉米组织中PAEs和 OPEs的时间变化趋势 |
4.3 植物不同生长阶段PAEs、BPA和 OPEs的组织分布 |
4.3.1 花生不同生长阶段PAEs、BPA和 OPEs的组织分布 |
4.3.2 玉米不同生长阶段PAEs、BPA和 OPEs的组织分布 |
4.4 花生和玉米中PAEs、BPA和 OPEs的生物累积和迁移 |
4.5 OPEs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
4.6 花生和玉米中OPEs与 di-OPEs之间的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性及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与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堤林带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
1.1.2 我国河堤林带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 |
1.1.3 风景园林学在河堤林带设计中承担重要角色 |
1.1.4 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方法需要探索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概念 |
1.3.1 河道与河岸 |
1.3.2 林带、河岸林带与河堤林带 |
1.3.3 沿河防护林 |
1.3.4 混交林带 |
1.3.5 河流廊道 |
1.3.6 河流生态系统 |
1.3.7 绿道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河堤林带建设 |
1.4.2 防护林设计研究 |
1.4.3 混交林设计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项目背景 |
2.1 项目概况 |
2.1.1 新河河道概况 |
2.1.2 上位规划条件 |
2.1.3 规划设计范围 |
2.2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2.2.1 场地现状 |
2.2.2 规划设计问题提出 |
2.3 新河河堤林带定位 |
2.4 新河河堤林带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
2.4.1 新河河堤林带分段 |
2.4.2 新河河堤林带的种植规划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林带设计 |
3.1 场地认知 |
3.1.1 场地周边环境 |
3.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3.1.3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功能定位 |
3.2 规则式混交林带设计研究 |
3.2.1 农田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2 防浪林带设计研究 |
3.2.3 道路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4 设计研究小结 |
3.3 新河城市段混交林带设计 |
3.3.1 树种选择 |
3.3.2 规则式块状混交林带设计 |
3.3.3 城市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3.3.4 新河城市段林带栽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林带设计 |
4.1 场地认知 |
4.1.1 场地周边环境 |
4.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4.1.3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功能定位 |
4.2 基于景观和生态目的的林带设计研究 |
4.2.1 生态风景林带设计研究 |
4.2.2 风景林带设计实践 |
4.2.3 景观生态林带设计实践 |
4.2.4 生态景观林带设计实践 |
4.2.5 设计研究小结 |
4.3 新河郊野Ⅰ段混交林带设计 |
4.3.1 树种选择 |
4.3.2 不规则团状混交林带设计 |
4.3.3 郊野Ⅰ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4.3.4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栽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林带设计 |
5.1 场地认知 |
5.1.1 场地周边环境 |
5.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5.1.3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功能定位 |
5.2 “宫胁法”造林研究 |
5.2.1 宫胁造林法 |
5.2.2 宫胁法的造林步骤 |
5.2.3 具体实践研究 |
5.3 新河郊野Ⅱ段混交林带设计 |
5.3.1 树种选择 |
5.3.2 新河林带“宫胁法造林”设计 |
5.3.3 郊野Ⅱ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5.3.4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栽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苗木表索引 |
表A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B 新河郊野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C 新河公园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9)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园概念及其特性 |
1.2 国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观赏植物的应用 |
1.2.2 国外观赏植物在植物园中的应用 |
1.2.3 国外观赏植物与植物园发展的关系 |
1.3 国内研究进展 |
1.3.1 国内观赏植物的应用 |
1.3.2 国内观赏植物在植物园中的应用 |
1.3.3 国内观赏植物与植物园发展的关系 |
1.4 研究场地——唐山植物园概况 |
1.4.1 唐山植物园的来由 |
1.4.2 地理位置 |
1.4.3 气候与土壤水文条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1 研究内容 |
2.1.2 研究方法 |
2.2 调查样地选择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整体分析 |
3.1.1 观赏植物调查科属分析 |
3.1.2 观赏植物生活型分析 |
3.1.3 观赏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3.2 对所选样地中观赏植物应用分析 |
3.2.1 纯植物材料的绿地植物配置 |
3.2.2 结合园路的绿地植物配置 |
3.2.3 结合建筑的绿地植物配置 |
3.2.4 结合园林小品的植物配置 |
3.2.5 结合水体的绿地植物配置 |
3.3 植物群落密度分析 |
3.4 植物群落郁闭度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存在问题 |
4.1.1 病虫害问题 |
4.1.2 植物修剪问题 |
4.1.3 植物密度问题 |
4.1.4 土壤及肥水管理问题 |
4.2 优化建议 |
4.2.1 病虫害防治管理 |
4.2.2 施肥管理 |
4.2.3 观赏植物修剪管理 |
4.2.4 观赏植物更换、补栽管理 |
4.3 优化措施的必要性 |
4.4 优化建议的可行性 |
4.5 本研究的特点 |
4.6 本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
4.7 唐山植物园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
4.7.1 增强各专类园之间的联系 |
4.7.2 由绿化到香化、彩化发展 |
4.7.3 由艺术性到艺术性生态性结合 |
4.7.4 适地适树,合理搭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
1.1.2 “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 |
1.1.3 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差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辨析 |
1.3.1 公园绿地 |
1.3.2 地被植物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国外地被植物理论研究进展 |
2.1.2 国内地被植物理论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地被植物工程应用进展 |
2.2.1 国外地被植物工程应用进展 |
2.2.2 国内地被植物工程应用进展 |
2.3 地被植物应用的相关理论 |
2.3.1 生态学理论 |
2.3.2 景观美学理论 |
2.3.3 经济学原理 |
2.4 国内外理论及应用研究评述 |
第3章 国内外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案例分析 |
3.1 国外相关案例 |
3.1.1 伦敦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3.1.2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
3.1.3 美国芝加哥卢瑞花园 |
3.2 国内相关案例 |
3.2.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3.2.2 上海世博公园 |
3.3 国内外地被植物应用比较分析 |
3.3.1 地被植物景观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比较 |
3.3.2 地被植物景观营建技术比较 |
3.3.3 地被植物景观效益比较 |
3.4 小结 |
第4章 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现状研究 |
4.1 研究区及调研区域概况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调研区概况 |
4.2 样点及样方设置 |
4.3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
4.3.1 频度计算方法 |
4.3.2 物种重要值计算方法 |
4.3.3 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人工栽培地被植物物种组成及应用特征 |
4.4.2 公园环境中景观绿地演化现象 |
4.4.3 自生地被植物物种构成及物种多样性 |
4.5 小结 |
第5章 地被植物工程应用实践分析 |
5.1 项目简介 |
5.2 地被植物应用现状 |
5.3 地被植物种植设计策略 |
5.4 工程应用效果评估 |
5.5 小结 |
第6章 地被植物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
6.1 宏观发展趋势 |
6.1.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趋向于选择近自然植物群落 |
6.1.2 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的规范化、准则化 |
6.2 中观发展趋势 |
6.2.1 国外野花草地营建进一步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 |
6.2.2 国内传统的地被植物设计与管理模式趋向边缘化 |
6.2.3 城市建设中单一草坪向野花花境及缀花草坪转化 |
6.3 微观发展趋势 |
6.3.1 地被植物选择应用回归乡土本色 |
6.3.2 着手地被植物系统化研究 |
6.3.3 地被植物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并行发展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 B (国内地被植物研究现状文献梳理) |
附录 B-1: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筛选 |
附录 B-2:地被植物有关生理性的研究 |
附录 B-3:地被植物的引种、快速繁殖与推广研究 |
附录 B-4:地被植物有关景观建设的研究 |
附录 C (长沙市西湖公园地被植物名录) |
附录 C-1:长沙市西湖公园人工栽培地被植物名录 |
附录 C-2:长沙市西湖公园自生地被植物名录 |
致谢 |
四、厦门地区几种常见优良地被植物的栽培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10种耐阴植物在赣州地区的引种表现研究[J]. 赖金莉,钟翠玉,张俊梅,陈碧露,陈旭,罗素梅,刘小平,陈鸿宾.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3)
- [2]寒地城乡小区赏食植物种类的筛选与应用[D]. 王玲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与分析[D]. 侯婉晴.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4]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不同磷肥和磷形态对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叶片微观结构、氮磷吸收及产量的影响[D]. 徐勃.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6]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分析评价及优化设计[D]. 贺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7]两种植物生命周期内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及累积[D]. 樊芸.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8]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D]. 张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D]. 林梦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10]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研究[D]. 廖晓晶. 湖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