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入口方案分析

隧道入口方案分析

一、隧道洞口进洞方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慧龙[1](2021)在《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洞口段施工稳定性研究 ——以格鲁吉亚3003号隧道为例》文中指出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隧道工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受地形影响,隧道洞口段频频出现高边仰坡、大偏压以及浅埋等不利的地质条件,如何保障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的稳定性及选择安全合理的洞口进洞施工方案是隧道工程的重难点之一。论文以在建的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F3标段3003号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洞口段边仰坡支护方案及隧道洞口段的进洞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考虑隧道洞口段地质的变化情况,基于洞口段进行的补充地质勘察资料,利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了隧道洞口段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原支护方案下洞口段边仰坡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原支护方案难以满足边仰坡施工稳定性要求,需要根据补勘地质资料进行洞口段边仰坡的支护设计。(2)基于补勘地质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的变更支护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变更支护方案下的隧道洞口段数值分析模型,对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的位移、应力及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验证了变更后隧道洞口段边仰坡支护方案的安全性。(3)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建立了三种辅助施工措施的隧道洞口段数值分析模型,对全断面法和台阶法等不同施工方案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基于施工引起的隧道洞口段地表位移、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以及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建议隧道洞口段采取台阶法的施工方案,提出了洞口段采用管棚注浆和玻璃纤维构件加固核心土确定施工稳定的辅助施工措施。(4)对建议的台阶法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台阶长度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稳定特性。基于数值模拟结果,从洞口段的地表位移、隧道围岩的变形和应力以及支护结构的应力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建议洞口段台阶法施工的台阶长度以10 m为宜。(5)开展隧道洞口段现场施工监测工作,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研究了边仰坡地表沉降及洞内围岩变形的变化规律。将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论文所确定的边仰坡支护及进洞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

周文皎[2](2020)在《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铁路和公路不断向西部山区延伸,线路以各种方式穿越滑坡等不良地质体难以避免,不良地质体对铁路、公路危害极大,影响深远。其中,隧道与不良地质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极其复杂,工程难题众多。本文从近年来所遭遇的隧道穿越滑坡体的突出问题出发,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原位监测和工程验证等手段,开展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作用机理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从滑坡发育过程和破坏特征入手,结合隧道穿越滑坡体的部位,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6种隧道破坏模式,即: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和滑体下部-隧道拖曳破坏。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了各种破坏模式的特点。(2)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针对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3种破坏模式,选取西北地区某铁路隧道、广乐高速公路大源1号隧道和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基于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建立了隧道与滑坡的相互作用模型,从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揭示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表明,隧道穿越滑坡体,滑坡变形直接造成隧道的变形破坏,隧道的开挖可能引起或加剧滑坡的变形发展。不同的滑坡作用模式下隧道的衬砌结构呈现出拉伸、剪切和挤压等不同的变形破坏特征,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在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与滑坡的变形特征具有一致性。(3)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基于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破坏模式和作用机理,提出了稳定滑坡基础上的隧道变形控制原则和技术。为了限制局部变形和受力,避免隧道承担和传递滑坡推力,同时达到抑制地下水的目的,在稳定滑坡的基础上,采用洞顶钢花管控制注浆技术对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影响范围进行加固。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其加固效果并解决了实际工程难题。

王树明[3](2020)在《黄土隧道洞口段高陡仰坡动力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一系列新战略新举措的实施,西部地区迎来了重大机遇。许多的高速铁路在西部铁地区修建,在接下来的十四五规划中西部地区还有大量的高速铁路正在或已经规划。西部地区高山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在修建高速铁路的过程中需要修建大量隧道以穿越山岭,而隧道洞口段作为进出隧道的咽喉,在保障线路畅通尤其是抗震救援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开展对黄土隧道洞口段高陡仰坡在地震动力响应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宝兰客运专线某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借助Midas GTS/NX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对黄土隧道洞口段高陡仰坡动力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仰坡坡面位移随着隧道进洞高程的增加而增大,仰坡坡面加速度随着隧道进洞高程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在坡脚进洞时最大位移为20.26cm,最大加速度为9.92m/s2,三分之一高程进洞时最大位移为21.13cm,最大加速度为9.27m/s2,三分之二高程进洞时最大位移为36.74cm,最大加速度为8.38 m/s2。(2)对模型试验破坏过程分析,可将模型试验的破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试验前期,即加载工况的1~9工况,试验模型变化较小。试验中期,即模型加载工况的10~18工况,模型顶面及侧面裂缝的数量增多,裂缝的宽度增大,并向模型下部延伸,仰坡坡面有大量土块剥落。试验后期,即模型加载工况的19~29工况时,模型顶部裂缝继续扩大并向仰坡坡面倾斜,仰坡坡面产生一条“S”型滑弧,直至模型完全破坏。(3)模型内部各点的峰值加速度随着工况的加载均在逐渐增大,仰坡坡面上峰值加速度随着坡面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最大值位于坡顶A25点为15.8m/s2。隧道衬砌中最大峰值加速度位于隧道洞口段附近0~60m范围内,其中,峰值加速度和PGA放大系数的最大值出现在隧道拱顶A18点及隧道仰拱A7点。加速度时程曲线和傅里叶曲线均随仰坡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且X向的加速度及幅值均比Z向大,其最大值均出现在仰坡坡顶。(4)隧道衬砌最大主应力值及最大剪切应力值均随距隧道洞口段的距离的增大呈波浪形逐渐减小,隧道衬砌最大剪切应力值均比隧道衬砌最大主应力值要大,本文选取的工况中最大主应力值出现在GK18中拱顶位置为9.5MPa,最大剪切应力值也出现在该位置为14.4MPa,约为最大主应力值的1.5倍。最大主应力值和最大剪切应力值均出现在隧道洞口附近0m~60m范围内。土压力值随距隧道洞口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不论在拱顶还是在仰拱,土压力值随着工况的不断加载在逐渐增大,就同一断面而言,隧道仰拱处的土压力值比隧道拱顶的土压力值要大,约为拱顶的1.3倍。(5)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发现,两种结果得到的仰坡坡面加速度、隧道衬砌加速度及隧道衬砌最大主应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本文选取的参数及研究方法合理有效,研究结果对指导隧道设计施工及抗震减震具有一定的意义。

尹启鸣[4](2020)在《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与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山区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浅埋、偏压等不良地质条件,极易引发隧道出现大变形、坍塌等工程事故,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并且还会给整条隧道的施工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贵州正习高速公路天鹅穴隧道为依托,采用理论总结、数值仿真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等方法,针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以及开挖过程中隧道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的地质特性以及不良地质条件对洞口段施工的影响,并对洞口段消除偏压效应的手段措施、隧道开挖方法、洞内支护方式及其适用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2)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基于连续介质的地层-结构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环形预留核心土法、CD法四种不同施工方法的隧道围岩位移、围岩应力以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并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安全、施工难度、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经济性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得出四种施工工法均满足隧道施工安全要求,但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在施工难度、施工工期、施工经济性上更有优势;确定了天鹅穴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最佳开挖方法为环形预留核心土法。(3)基于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采用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通过调整左、右洞开挖顺序以及左、右洞掌子面间距,进一步对比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围岩应力状态以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获得了天鹅穴隧道在环形预留核心土法施工过程中最合理的开挖工序以及掌子面间距。(4)结合现场洞口段监控量测得到的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以及地表沉降数据,得出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曲线,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洞口段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方案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并以此为类似工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黄景林,金建伟,华开成[5](2019)在《复杂条件下三车道大断面隧道洞口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隧道洞口为桥隧相接、偏压高陡复杂情形,在"零开挖"隧道洞口设计原则指导之下,因地制宜,结合洞口段实际情况,采用桥隧对接系统设计、偏压明洞+放陡边坡、楔形管棚套拱+反压回填、护拱+反压回填的半明半暗技术、零开挖反向出洞以及棚洞进洞设计方案,解决了隧道进洞困难的问题,达到了"安全、经济、环保、美观"的效果,践行了"品质工程,绿色公路"的建设理念和设计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张建,王良国[6](2019)在《山岭隧道进洞方案比选与下穿地方道路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山岭隧道进洞方案多样,如何结合洞口的工程地质、结构形式、周边环境及与洞外道路关系等特点,合理选择进洞方案,既可确保进洞安全施工、缩短工期,又可降低工程成本。黄楼隧道进洞方案从安全、进度、施工难度和地方关系处理等角度进行研究与比选,最终选择下穿地方道路方案,即保持地方原道路不变,采用明洞接长,将隧道暗洞延长至地方道路以外,洞顶与地方路相交部分进行地表注浆,洞口施作双层大管棚,施工期间采取交通限行措施。这一方案不需另外征地修建新的地方道路,缩短了施工工期,整体上节约了工程造价。

贺谱[7](2019)在《黄土隧道洞口段静力和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目前我国在西部黄土地区已新建了大量的铁路、公路工程,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西部山区修建高铁时,为确保高铁的高顺直性,将不可避免的修建大量桥梁与隧道工程。但在路线进行纵断面设计时隧道的进洞高程一直以来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隧道以多少倍的坡高进洞能够最大程度的抵御隧道洞口段的地震破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30°的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Midas GTS/NX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在坡脚、0.3H(坡高)高程和0.6H(坡高)高程进洞时的数值计算模型,完成了隧道静力开挖分析以及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同时,依托兰州地震局的振动台完成了典型工况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静力计算方面:进洞高程的改变对二衬位移数值大小的影响并不明显,在某一进洞高程情况下二衬大主应力数值在不同的隧道监测断面内相差不大。(2)隧道进洞高程的不同对于开挖引起的围岩竖向沉降位移影响较大,坡脚进洞时围岩竖向位移最大,0.6H(坡高)高程进洞时最小;但进洞高程的改变对隧道二衬最大位移数值的影响较小。(3)在动力计算方面:坡面测点的高程是影响坡面位移和坡面加速度数值大小的最关键因素,其总体的变化趋势为高程越高相应的位移和加速度的数值也就越大。但在隧道周围,坡面位移和坡面加速度的增长率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小,隧道的存在对二者在局部范围内的增长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二衬位移最大值和大主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靠近隧道洞口的监测断面内,在距离隧道洞口 80m左右的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超过100m以后的范围其数值变化较为稳定。考虑到在距离隧道洞口约80m范围内衬砌结构受力最大,所以建议隧道抗震设防长度可选择为6~7倍隧道洞径。(5)对比动力和静力计算结果得出: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产生的二衬最大位移约为7.0~9.0cm之间,大主应力最大值约为4.5~5.8MPa之间,分别是静力状态下二衬最大位移值以及大主应力最大值的11~15倍和3~3.9倍,地震对隧道衬砌结构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6)在模型试验方面:模型试验中的坡顶、拱顶和仰拱处加速度计测得的峰值加速度(PGA)均随着加载工况的增加而增大,坡顶加速度计PGA放大系数的突然增大可以作为模型严重破坏的标志之一。(7)模型土体中的动土压力将会在初始土压力的基础上提高最少1倍以上,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隧道结构所受的围岩压力,极有可能造成隧道衬砌的开裂与错台。同时,隧道衬砌的大主应力最大值与切应力最大值均在距离隧道洞口 20cm的范围内达到最大,模型试验同样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衬砌处于受力最不利的位置。

岳琳琳[8](2019)在《考虑边坡不同进洞高程的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西北地区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动,修建了大批量的铁路、公路和地铁隧道,进而诸多铁路交通安全问题便日渐突出,有待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山岭居多,土质多为湿陷性黄土,所以穿越黄土隧道进行铁路建设时便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由于我国地震发生频率较高,而隧道洞口段又为隧道抗震的关键位置,较易发生地基失效及结构破坏。因此,开展研究黄土地区隧道洞口段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规律和动力响应的了解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黄土隧道洞口段做地震动力响应研究,考虑了地震波入射方向对隧道洞口段的抗震影响,并将进洞高程作为一个关键参数,重点进行了仰坡坡度为60°,坡脚进洞的边坡隧道系统模型。为山岭隧道选址方式和隧道洞口段抗减震措施的选择,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隧道震害以及抗减震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总结了隧道发展历程、抗震设计方法和隧道洞口段的影响因素,简明扼要的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2)根据研究内容、试验条件及相关思路,设计了相似比为1:80的隧道洞口段大型振动台试验模型,仰坡坡度60°,坡底进洞,分析了模型在不同加载工况下的加速度、位移、压力及剪应力。隧道的存在对周围坡面的加速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坡面峰值加速度随着坡高的增大呈现整体增大趋势,呈现出坡面放大效应。隧道衬砌各点峰值加速度随着进洞的增大不断减小并趋于稳定,呈现出一定的洞口放大效应。坡面位移呈现有一定的累积效应,随着地震烈度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洞口附近较为显着,位移向坡顶面不断蔓延。(3)以MIDAS GTS/NX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为依托,分别对坡脚进洞、1/3倍坡高进洞、2/3倍坡高进洞三种不同方式进洞高程的模型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坡面加速度随着坡度的增高而不断增加,呈正相关性,在接近坡顶位置80m处,坡面加速度趋于一定程度的稳定,呈现一定的加速度饱和效应,故不同进洞方式中边坡中上部动力响应较为强烈,可做重点设防。(4)分别研究输入水平x、y和竖直z向三种不同方向的地震波对隧道洞口段及坡面的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入射方向的地震波作用下坡面加速度及位移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平行于隧道轴线的水平y向为最不利入射方向,对隧道及边仰坡破坏作用更强。为实际工程洞口段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房军[9](2019)在《桥隧相连工程中黄土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桥隧相连工程可以很好的满足地势险峻、高山峡谷众多的复杂地形,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山岭地区应用较多。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资料显示,中国目前仍处于7级强震活跃时段,而地震主体地区仍为我国西北及西南地带,尤其是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周边地震活动呈现继续扩散的趋势。洞口如咽喉,在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的震害和次生灾害频繁发生,故洞口段的抗震设计成了重中之重。我国西部黄土地区沟豁十分发育,地表较为破碎,黄土边坡也往往具有较陡的坡度,基于黄土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和强震持续活跃的背景,该地区的隧道工程更容易受到地震作用而破坏;然而由于地下结构抗震理论发展滞后,地震现场原型数据缺乏,有关桥隧相连结构的地震动力特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562013)“考虑边坡进洞高程的黄土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特征及抗震技术研究”,结合宝兰客专实际工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及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桥隧相连工程中黄土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及抗减震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讨论隧道洞口段抗震设防措施和桥隧相连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桥隧相连工程的病害损伤及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详述了桥隧相连工程中隧道洞口段的震害类型及受力特点。(2)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NX模拟分析原型桥隧相连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坡体及衬砌结构位移、加速度、主应力等动力响应特征。研究表明:边坡位移及加速度响应沿着坡高呈现一定的放大效应,且在坡顶附近达到饱和;边坡体最终会沿坡高产生弧形滑裂面,并在坡面产生层状开裂;隧道衬砌的动力响应与洞口轴向距离呈逆相关,地震主要作用区域为距洞口5倍洞径范围;桥隧相连结构会影响隧道洞口段的地震动响应的分布,并导致隧道洞口拱顶部位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但不改变隧道衬砌加速度、位移及主应力随洞口距离的变化趋势。(3)结合相似理论及边界条件的分析,探讨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设计过程,并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确定模型试验的材料配比及其物性参数,研制了试验所需的模型结构、设计测点布置方式、选定地震波及加载方案,并成功完成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基于桥隧相连结构在振动台试验中的破坏全过程,进一步研究了桥隧相连工程中黄土隧道洞口段不同方向的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探讨了坡顶边界效应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并提出竖直向加速度突增可作为振动台模型开始破坏的判断依据;通过分析地震波持时与频谱特性表明:隧道洞口段边坡土体对靠近其卓越频率20Hz以内低频地震波放大作用,对大于20Hz的高频波具有滤波效果;加速度峰值所需地震波持时约为1830s,且地震波持时主要与地震波强度有关,与地震波加载方式和围岩位置无直接关系,当坡体趋于破坏时其各方向的坡面加速度峰值所需的时间会越来越小。(4)结合模型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探究了桥隧相连工程中桥-隧-坡在洞口段的相互作用及其破坏机制,根据隧道抗减震技术要求,提出了桥隧相连工程中黄土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防长度及防护要点。

房海勃[10](2017)在《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尤其在西部山区修建隧道,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难度大。洞口段一直被视为隧道的咽喉,与其他段相比具有埋深浅,围岩一般风化严重且破碎的特点。再加上高速公路隧道开挖断面大,隧道进洞施工过程中,极易引起洞口坍塌、大变形等工程事故。因此对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进洞技术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某新建双向六车道隧道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隧道进洞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总结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的特性及变形的影响因素,同时对隧道进洞技术的超前支护、隧道开挖方法以及支护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2)以依托工程洞口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四种不同施工方法结合超前管棚支护的进洞开挖模型,分析不同施工方法开挖过程中对洞口围岩变形、围岩应力、初期支护结构应力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侧壁导坑法完成开挖后,引起地表沉降、隧道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最大值分别为:9.02mm、22.77mm、13.51mm,比其他工法变形更小且未超过规范允许值;同时围岩应力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均小于其他工法。因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结合管棚超前支护作为进洞方案。(3)对依托工程采用本文建议的进洞方案,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结合洞口段YK159+360、YK159+370断面监控量测的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以及地表沉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模拟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围岩的变形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隧道所建议的进洞方案可行。

二、隧道洞口进洞方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隧道洞口进洞方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洞口段施工稳定性研究 ——以格鲁吉亚3003号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与进展
        1.2.2 隧道边仰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隧道进洞施工方案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格鲁吉亚E60 公路3003 号隧道概况及洞口段施工方案
    2.1 E60 公路3003 号隧道概况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2.3 工程重难点分析
    2.4 洞口段边仰坡支护方案及存在问题
    2.5 隧道洞口段进洞施工方案及存在问题
        2.5.1 洞口段进洞辅助施工措施初选
        2.5.2 洞口段进洞施工方案初选
    2.6 本章小结
3 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方案确定
    3.1 原支护方案下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稳定性分析
        3.1.1 数值模型的建立
        3.1.2 模型参数确定
        3.1.3 数值模拟方案
        3.1.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3.1.5 原支护方案支护效果评价
    3.2 变更支护方案下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稳定性分析
        3.2.1 边仰坡变更支护方案
        3.2.2 数值模型及参数确定
        3.2.3 变更支护方案的稳定性分析
    3.3 变更支护方案与原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对比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隧道洞口段进洞施工稳定性分析及施工建议
    4.1 辅助施工措施数值模型建立
        4.1.1 注浆管棚模型
        4.1.2 玻璃纤维构件加固掌子面-超前核心土模型
        4.1.3 机械预切槽喷射混凝土护拱模型
    4.2 数值模拟方案
        4.2.1 全断面开挖施工阶段模拟
        4.2.2 台阶法开挖施工阶段模拟
    4.3 全断面施工稳定性分析
        4.3.1 地表位移分析
        4.3.2 围岩变形分析
        4.3.3 围岩应力分析
        4.3.4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4.3.5 全断面施工稳定性评价
    4.4 台阶法施工稳定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4.4.1 台阶法施工稳定性分析
        4.4.2 台阶法施工参数优化分析
        4.4.3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的施工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隧道洞口段监控量测分析
    5.1 洞口段监控量测方案与实施
        5.1.1 监控量测的目的
        5.1.2 监控量测的项目
        5.1.3 测点和测线布置
        5.1.4 监控量测频率
    5.2 隧道洞口地表沉降监测
        5.2.1 左洞洞口地表沉降监测
        5.2.2 右洞洞口地表沉降监测
    5.3 隧道拱顶沉降及净空收敛监测
        5.3.1 左洞洞内监测
        5.3.2 右洞洞内监测
    5.4 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5.4.1 洞口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5.4.2 隧道拱顶沉降对比分析
        5.4.3 隧道拱腰收敛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体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
        1.2.2 滑坡体与隧道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的必要性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技术创新
二、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
    2.1 滑坡和隧道的相互作用
        2.1.1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2.1.2 滑坡-隧道的相互作用
    2.2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破坏模式
        2.2.1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
        2.2.2 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
        2.2.3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
        2.2.4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
        2.2.5 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
        2.2.6 滑坡下部-隧道拖曳破坏
    2.3 本章小结
三、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的机理分析
    3.1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的机理分析
        3.1.1 工程概况
        3.1.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3.1.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3.1.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3.1.5 基于数值模拟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
        3.1.6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式破坏模式下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2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的机理分析
        3.2.1 工程概况
        3.2.2 滑坡及隧道变形特征
        3.2.3 基于数值模拟的隧道开挖对滑坡影响分析
        3.2.4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综合分析
    3.3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的机理分析
        3.3.1 工程背景
        3.3.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3.3.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3.3.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3.3.5 基于数值模拟的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分析
        3.3.6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四、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研究
    4.1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原则
    4.2 主要支挡加固措施
        4.2.1 抗滑桩
        4.2.2 预应力锚索框架
        4.2.3 钢花管
    4.3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综合控制技术
        4.3.1 西北某铁路隧道-滑坡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4.3.2 大源1号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4.3.3 水墩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
    4.4 本章小结
五、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黄土隧道洞口段高陡仰坡动力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原型观测法
        1.2.2 理论分析法
        1.2.3 模型试验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黄土隧道洞口段震害类型及特点
    2.1 隧道洞口段震害类型
        2.1.1 隧道洞口段震害类型及特点
        2.1.2 隧道洞口段病害的影响因素
    2.2 地震作用下隧道仰坡病害的影响因素及特征
        2.2.1 地震作用下隧道仰坡病害的特征
        2.2.2 地震作用下隧道仰坡病害的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黄土隧道洞口段高陡仰坡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3.1.1 模型参数的确定
        3.1.2 地震波的选取
        3.1.3 模型的建立
    3.2 动力响应分析
        3.2.1 坡面位移响应分析
        3.2.2 衬砌位移响应分析
        3.2.3 坡面加速度响应分析
        3.2.4 衬砌加速度响应分析
        3.2.5 衬砌应力响应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4.1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
        4.1.1 相似理论
        4.1.2 模型试验相似比设计
    4.2 试验设备
        4.2.1 振动台设备简介
        4.2.2 动态数据采集系统
    4.3 模型试验准备
        4.3.1 模型箱选型与边界处理
        4.3.2 隧道模型制作
        4.3.3 试验土样制备
    4.4 监测点布设及加载方案设计
    4.5 模型填筑
    4.6 地震波加载
    4.7 本章小结
5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5.1 模型试验破坏过程分析
    5.2 加速度响应分析
    5.3 隧道应力应变响应分析
    5.4 土压力分析
    5.5 频谱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弱围岩隧道研究现状
        1.2.2 浅埋偏压隧道研究现状
        1.2.3 隧道洞口消除偏压效应的手段措施研究现状
        1.2.4 洞口段开挖方法研究现状
        1.2.5 隧道洞口段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
    2.1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
        2.1.1 浅埋隧道
        2.1.2 偏压隧道
        2.1.3 软弱围岩隧道
    2.2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
        2.2.1 洞口段施工原则
        2.2.2 隧道洞口段消除偏压的手段措施
        2.2.3 洞口段开挖方法
        2.2.4 洞内支护措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工法比选研究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背景
        3.1.2 气象、水文
        3.1.3 地形地貌
        3.1.4 地层岩性
        3.1.5 地质构造
        3.1.6 地下水
    3.2 MIDAS/GTS有限元分析
        3.2.1 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的基本原理
        3.2.2 MIDAS/GTS分析求解的基本步骤
        3.2.3 MIDAS/GTS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的建立
        3.2.4 工况设计
    3.3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数值模拟
        3.3.1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方案
        3.3.2 双侧壁导坑法网格划分
        3.3.3 双侧壁导坑法计算结果分析
    3.4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数值模拟
        3.4.1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方案
        3.4.2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网格划分
        3.4.3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计算结果分析
    3.5 CRD法开挖数值模拟
        3.5.1 CRD法开挖方案
        3.5.2 CRD法网格划分
        3.5.3 CRD法计算结果分析
    3.6 CD法开挖数值模拟
        3.6.1 CD法开挖方案
        3.6.2 CD法网格划分
        3.6.3 CD法计算结果分析
    3.7 四种施工工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7.1 围岩位移场对比分析
        3.7.2 围岩应力场对比分析
        3.7.3 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场对比分析
    3.8 隧道施工工法实用性对比
        3.8.1 隧道施工工法安全程度对比分析
        3.8.2 施工工法难易程度及其工期因素对比分析
        3.8.3 施工工法经济性对比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开挖顺序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1.1 工况设计
        4.1.2 不同开挖顺序对隧道围岩位移的影响分析
        4.1.3 不同开挖顺序对围岩应力的影响分析
        4.1.4 不同开挖顺序对初期支护结构应力的影响分析
    4.2 掌子面间距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2.1 工况设计
        4.2.2 不同掌子面间距对围岩位移的影响分析
        4.2.3 不同掌子面间距对围岩应力的影响分析
        4.2.4 不同掌子面间距对初期支护结构应力的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鹅穴隧道洞口段现场监控量测分析
    5.1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意义
    5.2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方案
        5.2.1 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5.2.2 现场监测点布置
        5.2.3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5.2.4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判标准
    5.3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5.3.1 地表沉降
        5.3.2 拱顶下沉
        5.3.3 周边收敛
    5.4 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
        5.4.1 地表沉降
        5.4.2 拱顶下沉
        5.4.3 周边收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复杂条件下三车道大断面隧道洞口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工程概况
三、隧道工程条件
四、复杂条件下隧道洞口设计
    (一)罗村隧道-桥隧相接设计
    (二)赤岭隧道-明洞段“偏压明洞+放陡边坡”暗洞段“挡墙反压回填”进洞设计
    (三)长山埔2号隧道-洞口“楔形管棚套拱+反压回填”进洞设计
    (四)大岭隧道-“护拱+反压回填”的半明半暗”进洞设计
    (五)乌树头隧道-“零开挖出洞”设计
    (六)南昆山隧道-“棚洞”设计
五、结语

(6)山岭隧道进洞方案比选与下穿地方道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隧道洞口现状调查与拟定方案
3 隧道进洞方案分析
    3.1 方案1:乡道改路
        1) 原乡道与隧道位置关系
        2) 改道后乡道与隧道位置关系
    3.2 方案2:回填暗挖法
    3.3 方案3:正交套拱暗挖法[7]
    3.4 方案4:斜交套拱暗挖法[8]
4 方案比选
5 施工方案
    1) 大边墙和漏拱段回填[12-13]
    2) 地表注浆[14]
    3) 边仰坡施工
    4) 套拱施工
    5) 双层管棚施工[15]
    6) 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
    7) 二衬施作
    8) 交通管制
    9) 安全措施
    10) 地表沉降观测
6 结束语

(7)黄土隧道洞口段静力和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分析
        1.2.2 原位观测
        1.2.3 试验研究
        1.2.4 数值模拟
        1.2.5 隧道减震措施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不同进洞高程隧道洞口段静动应力特征分析
    2.1 确定参数与建立模型
        2.1.1 数值计算主要内容
        2.1.2 确定模型参数
        2.1.3 建立计算模型
        2.1.4 地震波选取
    2.2 隧道洞口段静力开挖分析
        2.2.1 隧道开挖方式
        2.2.2 位移分析
        2.2.3 二衬大主应力分析
    2.3 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分析
        2.3.1 坡面位移分析
        2.3.2 坡面加速度响应分析
        2.3.3 二衬位移分析
        2.3.4 二衬内力响应分析
        2.3.5 坡面静、动位移对比
        2.3.6 二衬静、动位移对比
        2.3.7 二衬静、动应力对比
    2.4 本章小结
3 振动台模型试验
    3.1 试验设备与模型箱设计
        3.1.1 振动台技术参数
        3.1.2 试验模型箱设计
    3.2 围岩相似材料设计
        3.2.1 相似理论介绍
        3.2.2 围岩相似材料
        3.2.3 隧道模型制作
        3.2.4 模型填筑
    3.3 量测系统
        3.3.1 加速度计及土压力盒布置
        3.3.2 应变片布置
        3.3.3 数据采集装置
    3.4 模型加载方案
    3.5 模型变形破坏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1 加速度分析
    4.2 动土压力
    4.3 隧道应力
    4.4 模型土体动力特性分析
    4.5 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考虑边坡不同进洞高程的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隧道抗震研究综述
        1.2.1 震害实例
        1.2.2 隧道抗震研究发展概况
        1.2.3 隧道抗震的研究方法
    1.3 该课题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2 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
    2.1 试验设备和模型箱设计
        2.1.1 振动台技术参数
        2.1.2 试验模型箱选取依据
        2.1.3 模型试验相似比推导
        2.1.4 试验模型箱尺寸设计及边界处理
    2.2 模型设计
        2.2.1 填土选取与参数试验
        2.2.2 模型方案设计和加载方案设计
        2.2.3 传感器的选取及布置
        2.2.4 隧道衬砌制作及粘贴应变片
        2.2.5 边坡模型制作
    2.3 试验模型变形破坏特征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振动台模型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3.1 加速度响应特征分析
    3.2 位移响应分析
    3.3 隧道衬砌应力应变响应特征分析
    3.4 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响应
    3.5 本章小结
4 黄土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4.1 确定模型参数及建立模型
        4.1.1 确定模型参数
        4.1.2 选取地震波
        4.1.3 建立模型
    4.2 入洞高程对隧道洞口段抗震影响分析
        4.2.1 入洞高程对衬砌及坡面加速度分析
        4.2.2 入洞高程对衬砌及坡面位移分析
        4.2.3 隧道衬砌应力分析
    4.3 地震波入射方向对隧道洞口段抗震影响分析
        4.3.1 地震波入射方向对衬砌及坡面位移影响分析
        4.3.2 地震波入射方向对衬砌及坡面加速度影响分析
        4.3.3 地震波入射方向作用下对衬砌应力影响分析
    4.4 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9)桥隧相连工程中黄土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隧道地震响应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1.2.1 原型观测
        1.2.2 试验研究
        1.2.3 理论分析
    1.3 隧道洞口段的抗减震技术
        1.3.1 抗震技术
        1.3.2 减震技术
        1.3.3 设防长度
    1.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桥隧相连工程特点及病害分析
    2.1 桥隧相连工程的类型及特点
        2.1.1 桥隧相连工程分类
        2.1.2 桥隧相连工程特点
    2.2 桥隧相连工程的病害分析
        2.2.1 桥隧相连病害分类
        2.2.2 隧道洞口段震害分析
    2.3 桥隧相连工程的受力特点分析
        2.3.1 桥隧相连工程的受力特点
        2.3.2 隧道洞口围岩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桥隧相连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3.1 原型工程概况
        3.1.1 地层岩性
        3.1.2 地质构造
        3.1.3 水文地质特征
        3.1.4 地震动参数及气象资料
        3.1.5 隧道洞门设计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3.2.1 地震波及模型边界
        3.2.2 建立模型
    3.3 动力响应分析
        3.3.1 位移响应分析
        3.3.2 加速度响应分析
        3.3.3 应力响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桥隧相连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4.1 相似关系
        4.1.1 相似理论
        4.1.2 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
    4.2 主要设备
        4.2.1 试验传感器
        4.2.2 数据采集系统
        4.2.3 振动台技术参数
        4.2.4 模型箱选型与边界处理
    4.3 模型设计与制作
        4.3.1 模型设计
        4.3.2 模型制作
        4.3.3 试验土样制备
        4.3.4 模型填筑
    4.4 传感器布置
        4.4.1 土压力计布置
        4.4.2 加速度计布置
    4.5 地震波加载
    4.6 本章小结
5 桥隧相连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及抗减震分析
    5.1 模型破坏全过程分析
    5.2 土压力地震动响应
        5.2.1 土压力峰值变化规律
        5.2.2 土压力峰值持时变化规律
    5.3 加速度地震动响应
        5.3.1 加速度频谱特性分析
        5.3.2 坡面加速度动力响应
        5.3.3 桥台进洞加速度动力响应
        5.3.4 隧道衬砌加速度动力响应
        5.3.5 坡顶加速度动力响应
    5.4 振动台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4.1 坡面加速度对比
        5.4.2 隧道衬砌加速度对比
    5.5 抗减震措施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建设发展研究现状
        1.2.2 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洞口开挖方法研究现状
        1.2.3 隧道进洞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
    2.1 浅埋大断面隧道定义与力学特征
        2.1.1 浅埋大断面隧道定义和划分
        2.1.2 浅埋大断面隧道基本力学特征
    2.2 软弱围岩概念和变形特征
        2.2.1 软弱围岩概念
        2.2.2 软弱围岩变形特征
    2.3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影响因素
        2.3.1 自然因素
        2.3.2 人为因素
    2.4 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
        2.4.1 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技术
        2.4.2 隧道进洞施工技术
        2.4.3 隧道超前支护技术
        2.4.4 隧道开挖技术
        2.4.5 隧道支护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工程应用
    3.1 依托工程概况
        3.1.1 水文、气象概况
        3.1.2 工程地质条件
        3.1.3 四种进洞方案
    3.2 新建隧道进洞方案比选数值模拟
        3.2.1 MIDAS/NX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3.2.2 隧道数值模型的建立
        3.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3.3 现场监控量测分析
        3.3.1 现场监控量测内容
        3.3.2 现场监测点布置
        3.3.3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3.3.4 数值模拟与监控量测数据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隧道洞口进洞方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洞口段施工稳定性研究 ——以格鲁吉亚3003号隧道为例[D]. 赵慧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D]. 周文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黄土隧道洞口段高陡仰坡动力响应特征研究[D]. 王树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与稳定性研究[D]. 尹启鸣.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复杂条件下三车道大断面隧道洞口设计研究[A]. 黄景林,金建伟,华开成. 全国第二届品质工程论坛暨惠清高速公路绿色科技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会论文集(续), 2019
  • [6]山岭隧道进洞方案比选与下穿地方道路技术研究[J]. 张建,王良国. 公路交通技术, 2019(03)
  • [7]黄土隧道洞口段静力和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研究[D]. 贺谱.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8]考虑边坡不同进洞高程的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特征研究[D]. 岳琳琳.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9]桥隧相连工程中黄土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研究[D]. 房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10]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技术研究[D]. 房海勃. 西安工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隧道入口方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