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性液体聚合氯化铝的制法及其用途(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韩晓萌[2](2020)在《苯胺缩合制备二苯胺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苯胺及其下游产物在橡胶、染料、医药等行业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工业上较为普遍的二苯胺生产方法是使用苯胺通过缩合反应来合成二苯胺。原料苯胺的单程转化率较低,对苯胺缩合起到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也不清楚。本文拟对苯胺缩合制备二苯胺的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考察,同时结合表征结果对催化反应进行的活性中心及反应机理进行探讨。选择Hβ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原材料,进行硅铝比、焙烧温度的考察。结果表明,硅铝比为25的Hβ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最佳焙烧温度为550℃。提高焙烧温度从550℃到750℃,Hβ分子筛孔径由118.68 A增加至283.19 A,但由于总酸量及B/L下降,催化活性降低。说明Hβ分子筛中B酸与强酸酸量和反应活性密切相关。采用硝酸与盐酸两种试剂对Hβ分子筛进行酸处理,脱除非骨架铝和过渡态铝,以获得更好的孔性质。研究发现,使用0.5 mol/L的无机酸处理后Hβ分子筛的孔容与比表面积增大,但由于其中强酸酸量由改性前的0.242 mmol/g 减少至 0.079 mmol/g(硝酸)与 0.100 mmol/g(盐酸),而B酸的酸量由改性之前的0.413 mmol/g减少至0.090 mmol/g(硝酸)与0.225 mmol/g(盐酸),最终使得二苯胺产率反而下降,进一步证实B酸与强酸含量与催化活性有关。对比同浓度硝酸与盐酸的改性效果,认为盐酸中卤素的存在可以促进反应进行。分别考察了 F、Cl、Br三种卤素的改性效果,并将NH4F与(NH4)2SiF6两种氟盐进行了对比。最佳改性条件为使用0.125 mol/L的NH4F溶液对催化剂进行处理,B酸酸量由0.413 mmol/g增加至0.493 mmol/g,强酸酸量却降低,此时二苯胺收率可提升至34.68%。结合表征结果认为B酸是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对反应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推测,最佳反应温度为340℃,原料中添加水会抑制反应的进行,催化剂经失活再生后活性可以基本恢复。苯胺与苯酚或可在Hβ分子筛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为工业合成路径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陈乐[3](2020)在《煤矸石合成NaA沸石及对模拟含氟、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煤矸石作为煤炭的伴生物已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对其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可缓解煤炭资源带来的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以煤矸石为原料,利用ICP-OES等表征方法对原料进行分析,确定了其具备用来制备沸石的基本成分;利用低温水热合成法制备出NaA沸石,在多种表征手段的辅助下,对沸石的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选择和确定;通过XRD等五种表征方法对NaA沸石的结构及其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确定了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条件并分析探究其吸附机理。所得结论如下:(1)煤矸石制备NaA沸石的最佳条件为:煤矸石经破碎研磨后过筛,在750℃下焙烧2 h,通过添加硅源、碱和水调节nSiO2/nAl2O3=2.3,nNa2O/nSiO2=1.9,nH2O/nNa2O=45,于50℃下陈化1.5 h后于80℃下晶化7 h,经过滤水洗和干燥后即得NaA沸石;(2)表征分析:通过XRD图谱与标准卡片对比知合成产物为NaA沸石,通过SEM图谱可以看到产物是棱角分明、呈立方体结构的NaA沸石,由BET表征结果可知合成的沸石中同时存在微介孔结构,孔容为0.029 cm3/g,比表面积为4.067 m2/g;(3)NaA沸石吸附F-的最佳条件为:将0.15 gNaA沸石投入到浓度为15 mg/L含氟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至6.00,室温下在230r/min震荡60 min,此时NaA沸石对F-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4.91mg/g和98.11%;(4)NaA沸石吸附PO43-的最佳条件为:将0.20 gNaA沸石投入到浓度为25 mg/L含磷溶液中,在原溶液pH下(4.40),室温下在230 r/min震荡180 min,此时NaA沸石对PO43-的吸附量和去除率达分别为6.17 mg/g和98.78%;(5)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沸石吸附模拟废水的动力学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分别在60 min和180 min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模型与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拟合相关性较高(R2>0.9991),通过此模型得到饱和吸附量的计算值qe(F-:4.99 mg/g、PO43-:6.41 mg/g)与实验值Qe,exp(F-:4.91 mg/g、PO43-:6.17 mg/g)接近,表明化学吸附可能是影响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受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的影响。(6)等温吸附模型对沸石吸附模拟废水的等温吸附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适宜用Langmuir模型(R2:0.9986和0.9988)对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行为进行描述,表明沸石对氟、磷的吸附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平衡参数RL的范围为0.0191~0.3279和0.0162~0.0897,其值均在0~1,表明其吸附较易进行;(7)通过煤矸石与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比较可知,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量与原煤矸石相比提高了35倍,说明合成的沸石对F-、PO43-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李元璐[4](2019)在《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量在逐渐增加,废水成分也日趋复杂,处理难度持续加大。面对我国人均可用淡水量的严重不足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效率已经迫在眉睫。混凝法一直以来都是高效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之一,但现有的混凝剂存在加量大、处理效率低、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废水环境等问题,因此利用多种优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一种多功能高效复合混凝剂对高效处理工业废水和保护淡水资源具重要意义。本文以传统聚硅酸铝为基础,通过引入磁性颗粒,增加产品磁性;引入阳离子季铵盐以增加产品的电荷量,引入环糊精以增加产品的吸附性,制备了一种带吸附功效的高效磁性复合混凝剂——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GSPSA-MNPs)。利用自制的聚硅酸铝、环糊精聚合物和购置的纳米四氧化三铁为原料,制备得到了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复合混凝剂GSPSA-MNPs,同时得了磁性聚硅酸铝(PMNPs)、阳离子聚硅酸铝(GSPSA)。利用膨润土模拟废水优化了物料配比和制备工艺参数:活化 pH 为 1.5、Si02 为 1.8%(wt)、活化时间 5h、Si/Al=1:1.8、熟化时间 10h;β-CD/SA/GTA=1:3:3、反应温度 70℃;GEPCD/PSA/MNPs=4:3:1、改性温度 20℃和改性时间 30min。并利用FT-IR、XRD、SEM、Zeta电位对GSPSA-MN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GSPSA-MNPs是以Si-O-Fe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带有一定正电荷的纳米级磁性聚合物,其主要为直径为60nm左右的球状结构,且表面含有大量-OH活性基团和空腔结构。利用制得的样品对膨润土和p-Nph模拟废水进行混凝实验。发现引入的MNPs增加絮体沉降的速度,环糊精增强了样品的吸附性能,使得GSPSA-MNPs较PSA拥有更好的去浊和去酚能力,且处理效率得到了提高。为了对比合成类复合混凝剂与复配类混凝剂的差别,利用 PSA、PMNPs 与 CPAM 复合得到了 PSA-CPAM60 和 PMNPs-CPAM40,并对膨润土和p-Nph模拟废水进行混凝实验,发现两者对浊度和p-Nph的去除率最大可达到96.02%和12.36%,但浊度去除效果依然不如GSPSA-MNPs,对p-Nph吸附去除效果上,更是远低于GSPSA-MNPs,再次体现了 GSPSA-MNPs较好的混凝和吸附性能。以实际的采出废水为处理对象,用RSM法优化了三种复合混凝剂处理油田采出水的pH值、投加量、静置时间。在最佳使用条件下三种复合混凝剂GSPSA-MNPs、PSA-CPAM60和PMNPs-CPAM40对采出水的浊度去除率最大分别为96.22%、94.25%、94.31%;对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6.54%、85.32%、92.14%;对Ca2+的去除率分别为86.95%、89.32%、82.24%;同时三者所产生絮体的平均含水率分别为71.1%、80.2%、87.26%,对于浊度、TOC和Ca2+的去除均表现良好,且GSPSA-MNPS所得絮体的含水率远低于常规水平。处理后,采出水各项污染指标大幅度下降,水质较处理前有较大改善,说明将GSPSA-MNPs用在油田采出水的处理中是可行的。
叶家元[5](2015)在《活化铝土矿选尾矿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性能变化机制》文中指出碱激发胶凝材料是一种以硅铝质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低碳、绿色胶凝材料。铝土矿选尾矿是我国氧化铝工业排放的又一固体废弃物。结合碱激发胶凝材料低碳及尾矿富含硅铝组分的特点,本文探讨了以这种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其性能变化及变化机制。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及主要结论包括:以800℃煅烧1小时的热活化铝土矿选尾矿为主要原料,在常温下制备得到了28天抗压强度大于50.0 MPa且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优异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研究了养护条件对该胶凝材料强度发展及产物组成、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60℃水浴、蒸汽养护试样具有高早期强度,但长时间高温养护会导致结晶并引入凝胶/结晶区域的界面弱化区使得后期强度倒缩;常温养护条件下6年龄期内试样的水化产物仍然为硅铝凝胶,其对孔洞的不断填充而获得更致密的结构,从而表现为强度持续增长。研究了低温养护及高温灼烧等极端环境下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性能变化及变化机制。结果表明:虽然低温养护试样强度发展缓慢,但低温(1℃)哪怕是正-负温交替(-1317℃)低温养护的胶凝材料其强度仍然能持续增长至60.0 MPa(90天抗压强度);未完全反应的水玻璃及原料团等实验结果证实了低温对反应的延缓作用,但这种缓慢进行的反应使得结构有充裕时间发育,导致低温养护试样反而拥有更致密的微观结构;高温灼烧过程中凝胶会持续脱水,但温度低于800℃时其仍然呈现无定形态,相应地灼烧后试样保留较高强度;但在更高温度(1000℃)下,因凝胶分解、结晶及石英晶型转变引起的体积膨胀,共同导致孔隙率变大及微米级孔显着增多,相应地强度显着降低。研究了不同钙源的促凝增强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促凝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易溶钙盐(如氯化钙)>微溶钙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钙)>氧化钙。发现易溶钙盐快速释放的Ca2+与溶液中的OH-及(聚)硅酸根离子同时作用,沉淀为Ca(OH)2而作为硅铝聚合反应的非均匀成核基体并同时生成低钙的C-S-H凝胶,这促使浆体在低掺量时就快凝;微溶钙的化合物因溶解度低、释放Ca2+速度慢且释放数量有限,其主导促凝因素是Ca2+与溶液中的可溶性硅反应生成凝胶;难溶钙盐(如碳酸钙)的化学作用不明显,仅起微集料作用;氧化钙与水作用而使得液相局部碱性增强,这有利于硅铝组分溶解、聚合,再加上沉淀的Ca(OH)2作为非均匀成核基体,从而促进浆体凝结。
刘世磊[6](2012)在《改性淀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生产企业所排放的废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由农产品、食品加工行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引起的水体污染问题更为严重,马铃薯淀粉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废水主要含有淀粉、糖类、多种氨基酸、脂肪、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酶类等,这些高营养废水如果任意排放将造成水体环境缺氧,使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这类有害废水的处理显得十分迫切,化学絮凝法是其中一类重要的处理方法,具有基建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容易、能耗低。无机高分子在污水处理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艺简单,价格低廉;马铃薯淀粉具有来源丰富、无毒、可生化降解、成本较低等优点外,由于其自身较高的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容易再生等优点在废水处理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用马铃薯淀粉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原料,将其改性为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与无机高分子复合,制备出一类新型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即改性淀粉基有机复合絮凝剂,并考察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即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性能。首先,对复合絮凝剂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总结了目前淀粉废水处理方法及各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第二,以氯化铝和羧甲基淀粉(CMPS)为原料,制备了聚合氯化铝复合羧甲基淀粉(PAC-CMPS)絮凝剂,以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马铃薯淀粉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为依据,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PAC-CMPS的最佳制备条件;采用FTIR、TG、SEM等对其结构和表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AC-CMPS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性能,考察温度、絮凝时间、pH、加入量等对絮凝性能的影响,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7.8%。第三,以硫酸亚铁和羧甲基淀粉为原料,制备了聚合硫酸铁羧复合甲基淀粉(PFS-CMPS)絮凝剂,以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为依据,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PFS-CMPS的最佳制备条件;采用FTIR、TG、SEM等对其结构和表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FS-CMPS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性能,考察温度、絮凝时间、pH、加入量等对絮凝性能的影响,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2.4%。第四,以氯化铝、三氯化铁和羧甲基淀粉为原料,制备了聚合氯化铝铁复合羧甲基淀粉(PAFC-CMPS)絮凝剂,以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为依据,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PAFC-CMPS的最佳制备条件;采用FTIR、TG、SEM等对其结构和表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AFC-CMPS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性能,考察温度、絮凝时间、pH、加入量等对絮凝性能的影响,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77.9%。
陈东旭[7](2009)在《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LPAC)混凝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矸石废料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固体污染源,煤矸石资源化一直是科研和工程界的难题。本课题以内蒙古维泰高岭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生产基地,采用煤矸石为原料,经酸溶二步法合成液体聚合氯化铝絮凝剂(LPAC),通过工艺优化基本解决了长期来认为酸溶二步法生产聚合氯化铝成本高工艺复杂的问题;同时以洗煤厂、火电厂、水务公司为性能试验基地,对于LPAC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和优化,达到了15000T的年生产能力,其工艺为回转窑焙烧,温度750-850℃,保温2h,然后在反应釜内经过高温加压酸溶,反应釜温度为120℃,盐酸浓度控制在14%左右,煤矸石粉:14%的HCl溶液质量比控制在1:2.2左右,保温2h,加入石灰石粉作为盐基度调节剂,将氧化铝浓度和盐基度控制在9%和40-60%之间,冷却至70℃以下后压滤去除固体不溶物质,将滤液进一步加热调理,控制其氧化铝在10%以上,盐基度在60%左右,即可包装进入成品仓库。通过性能小试,LPAC对于高浊度低透光率的洗煤废水,可以去掉其中的煤泥,达到回用洗煤要求。对于低、中、高浊度的黄河水样浊度去除小试试验中,LPAC对于高浊度黄河水样的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91.5%,剩余浊度由77NTU降至6.55NTU,絮凝处理中等浊度黄河水样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83.6%,剩余浊度由27.25NTU降至4.47NTU,絮凝处理低浊度黄河水样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80%,剩余浊度由5.4NTU降至1.14NTU。LPAC性能明显优于在用的各种固体及酸溶一步法合成的液体PAC产品。通过生产性性能试验,LPAC对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90.6%,LPAC使用量(以Al2O3计)仅为固体PAC使用量的50%时,其剩余浊度由108NTU降至10.2NTU左右,满足服务用水和杂用水回用的要求,有效降低了残余铝对于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对于浊度为598NTU的高浊度黄河水,LPAC絮凝处理后出水浊度达到3NTU以下。对于低温(0.4-0.8℃)低浊(180NTU)和进水流量变化较大(920-2249t/h)的黄河水,LPAC处理后浊度由180NTU降至10NTU以下且保持出水浊度稳定,确定了LPAC加药量控制在20-40mg/L。通过X射线衍射对于LPAC进行分析可知,LPAC产品中含有Al13Cl15结构,在水处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煤矸石焙烧激活机理为:Al2O3·2SiO2·2H2O(高岭石)(?)Al2O3·2SiO2(偏高岭石)+2H2O3Al2O3·2SiO2(偏高岭石)(?)3Al2O3·2SiO2(莫来石)+4S1O2经过环境影响评价,LPAC的生产和销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经过经济技术分析,LPAC的生产成本为496.99元/吨。LPAC对于黄河水的处理成本为0.0719元/吨,固体PAC处理成本为0.0969元/吨。以煤矸石为原料,经酸溶二步法生产的LPAC生产成本低,水处理出水效果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高祥林,艾桃山[8](2008)在《养殖水环境改良与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1引言健康、良好的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水中残饵、粪便、死亡的动植物尸体日积月累;加之养殖过程中各种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盲目使用,以及
高祥林,艾桃山[9](2008)在《养殖水环境改良与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健康、良好的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水中残饵、粪便、死亡的动植物尸体日积月累;加之养殖过程中各种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盲目使用,以及因水源不良而致的外源性污染。致使养殖水体
尹国强[10](2006)在《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总结国内外高吸水性树脂研究、生产和应用的现状后,提出从改善树脂生物降解性、耐盐性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以羽毛粉、羽毛杆等羽毛角蛋白为原料,经水解和化学改性制备可溶性羽毛蛋白质,再与丙烯酸类单体接枝共聚合成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新工艺。探讨了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工艺条件对树脂性能影响。研究了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保水性能、耐盐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其结构。并对高吸水性树脂对土壤理化性能的影响及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亚硫酸氢钠预处理,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水解羽毛粉成功制备了水溶性羽毛蛋白(FP)。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亚硫酸氢钠的用量w(亚硫酸氢钠):w(羽毛粉)为30:100、氢氧化钠浓度为0.4%、液固比15: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可溶性羽毛蛋白的收率达65.7%,分子量大部分在10000~40000之间,较适合用于接枝聚合反应。利用甲醛和亚硫酸氢钠对FP进行亲水性改性,在羽毛蛋白分子中引入强亲水的磺酸基和羟基,制备出改性羽毛蛋白质(MFP)。利用戊二醛作交联剂,制备出FP吸水凝胶和MFP吸水凝胶,实验证明,MFP吸水凝胶比FP吸水凝胶吸水倍率明显提高,由21.5g/g提高到45.6g/g。FTIR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共聚树脂中丙烯酸与羽毛蛋白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以MFP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剂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羽毛蛋白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P(MFP-g-AA)]。详细研究了影响合成树脂的吸水性能和单体转化率的各种因素,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wMFP:wAA=10%、w交联剂:wAA=0.12%、w引发剂:wAA=0.6%、丙烯酸中和度9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P(MFP-g-AA)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倍率达到559.4g/g。研究表明:P(MFP-g-AA)树脂比纯PAA具有优良的耐盐性能、保水性能和更宽的pH值适用范围,在0.9%NaCl溶液和人工尿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由56.9 g/g和51.8 g/g提高到68.7g/g和61.3g/g,并且在pH=7-11的介质中都有优良的吸水效果,凝胶在0.3MPa的压力下保水率为85%。为了提高树脂中非离子基团比例,在聚合单体体系中增加了丙烯酰胺制备出羽毛蛋白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P(MFP-g-AA/AM)。适宜工艺条件为:单体中丙烯酸和丙烯酰胺配比为wAA:wAM=70:30,丙烯酸中和度为90%,MFP的用量为wMFP:w单体=10%,引发剂用量为w引发剂:w单体=0.8%,交联剂用量为w交联剂:w单体=0.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由于AM的协同效应,合成的P(MFP-g-AA/AM)树脂比P(MFP-g-AA)树脂吸水保水性能和耐盐性能都要好,在去离子水、0.9%NaCl溶液和人工尿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由559.4g/g、68.7g/g和61.3g/g提高到578.0g/g、78.6g/g和75.1g/g,凝胶在0.3MPa的压力下保水率为86.1%。利用FTIR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共聚树脂中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与羽毛蛋白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并用SEM分析了聚合树脂的形貌特征。研究了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对铅、铜等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容量都在2.2mmol/g以上,重金属离子的脱除率可高达95.7%;尤其是P(MFP-g-AA/AM)树脂磺甲基化改性后,因含有-COO-和-SO3-两种阴离子,效果更加明显,对铅离子的吸附容量可高达2.5mmol/g。因此,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可用于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处理和重金属离子的富积、分离和提纯。在聚合单体体系中引入少量烯丙基结构的长链季铵盐(RADM)单体,制备出具有抗菌杀菌性能高吸水性树脂。树脂凝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较好的杀灭和抑制其生长的作用;树脂中季铵盐含量越高、季铵基团中烷基链越长,抗菌性能越强;树脂凝胶与含菌液接触8h,抗菌率都在75%以上。适用于作医疗卫生用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微生物分解法,研究了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证明,树脂能被霉菌、放线菌和枯草杆菌等微生物降解,其中P(MFP-g-AA)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最好,其凝胶薄片在含霉菌的溶液中放置45天,凝胶表面基本被霉菌覆盖;含有抗菌性长链季铵基团的树脂,可控制树脂的生物降解速度,这对于在实际生产中制备使用寿命可控型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采用环氧氯丙烷和三氯化铝等交联剂、乙醇为分散剂,对树脂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类似“核壳”结构的高吸水性树脂。实验表明,树脂改性后颗粒松散,防潮性、流动性增加,吸液速率提高。表面改性后的PAA树脂和P(MFP-g-AA/AM)树脂的吸液速率分别由93s和112s提高到35s和54s。研究了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对土壤理化性能的影响及生物学效应。研究证明,高吸水性树脂可降低赤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速度,改善土壤通透性,降低土壤日照温度差,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特别对0.5~4mm粒径的团粒的形成影响显着。树脂拌土面施实验证明,P(MFP-g-AA/AM)树脂能显着提高不同类型种子的出苗率,在5mm/d降水量模拟条件下,使用拌土面施的小麦出苗率是对照的14倍。胁迫干旱实验表明,使用高吸水性树脂能明显延长作物的耐旱生存期,施用一定量的P(MFP-g-AA/AM)树脂,可比对照生存期延长10—35天。
二、改性液体聚合氯化铝的制法及其用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液体聚合氯化铝的制法及其用途(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苯胺缩合制备二苯胺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苯胺简介 |
1.1.1 二苯胺的性质 |
1.1.2 二苯胺的应用领域 |
1.2 二苯胺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苯胺-环己酮缩合法 |
1.2.2 苯胺-苯酚缩合法 |
1.2.3 苯胺间歇缩合法 |
1.2.4 苯胺连续缩合法 |
1.3 苯胺缩合法催化剂的研究 |
1.3.1 卤素及其化合物 |
1.3.2 活性氧化铝 |
1.3.3 沸石分子筛 |
1.3.4 天然黏土 |
1.4 β分子筛的研究 |
1.4.1 β分子筛的结构 |
1.4.2 β分子筛的应用 |
1.4.3 β分子筛的改性 |
1.5 苯胺缩合制备二苯胺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
1.6 课题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所用药品及设备 |
2.1.1 实验主要试剂 |
2.1.2 实验主要设备 |
2.2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2.1 XRD |
2.2.2 BET |
2.2.3 NH_3-TPD |
2.2.4 Py-IR |
2.3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2.3.1 活性评价装置 |
2.3.2 活性评价装置操作步骤 |
2.4 分析方法 |
2.4.1 色谱条件 |
2.4.2 定量方法 |
2.5 数据计算 |
第三章 催化剂选型及前处理条件的确定 |
3.1 催化剂硅铝比的选择 |
3.1.1 催化剂的制备 |
3.1.2 不同硅铝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
3.1.3 NH_3-TPD表征 |
3.1.4 Py-IR表征 |
3.1.5 不同硅铝比催化剂性能与表征数据分析 |
3.2 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不同温度焙烧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
3.2.3 XRD表征 |
3.2.4 BET表征 |
3.2.5 不同焙烧温度下催化剂性能与表征数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处理Hβ分子筛及其催化苯胺缩合反应的研究 |
4.1 硝酸改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1 催化剂的制备 |
4.1.2 硝酸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
4.1.3 XRD表征 |
4.1.4 BET表征 |
4.1.5 NH_3-TPD表征 |
4.1.6 Py-IR表征 |
4.1.7 硝酸改性后催化剂性能与表征数据分析 |
4.2 盐酸改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盐酸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
4.2.3 XRD表征 |
4.2.4 BET表征 |
4.2.5 NH_3-TPD表征 |
4.2.6 Py-IR表征 |
4.2.7 盐酸改性后催化剂性能与表征数据分析 |
4.3 两种无机酸改性效果对比及活性位点推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卤素处理Hβ分子筛及其催化苯胺缩合反应的研究 |
5.1 卤素改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1.1 催化剂的制备 |
5.1.2 不同卤素改性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
5.2 氟化铵改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2.1 催化剂的制备 |
5.2.2 氟化铵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
5.2.3 NH_3-TPD表征 |
5.2.4 Py-IR衰征 |
5.2.5 氟化铵改性后催化剂性能与表征数据分析 |
5.3 氟硅酸铵改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1 催化剂的制备 |
5.3.2 氟硅酸铵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
5.3.3 NH_3-TPD表征 |
5.3.4 Py-IR表征 |
5.3.5 氟硅酸铵改性后催化剂性能与表征数据分析 |
5.4 两种氟盐改性效果对比 |
5.5 在拓宽孔径的基础上负载卤素 |
5.5.1 催化剂的制备 |
5.5.2 高温焙烧后卤素改性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艺条件优化及反应机理推测 |
6.1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6.2 苯酚的添加对反应的影响 |
6.3 水的添加对反应的影响 |
6.4 催化剂使用寿命及再生 |
6.5 反应机理推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附件 |
(3)煤矸石合成NaA沸石及对模拟含氟、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矸石研究现状与应用简述 |
1.2.1 煤矸石来源 |
1.2.2 煤矸石的组成及分类 |
1.2.3 煤矸石的特性 |
1.2.4 煤矸石的危害 |
1.2.5 煤矸石的研究现状 |
1.3 沸石概述 |
1.3.1 沸石的定义 |
1.3.2 沸石分子筛的类型与结构 |
1.3.3 沸石的主要合成方法简介 |
1.3.4 沸石的性能与应用 |
1.4 磷的简述 |
1.4.1 水中磷的来源、存在形态及危害 |
1.4.2 除磷方法简述 |
1.4.3 除磷材料及处理现状 |
1.5 氟的简述 |
1.5.1 氟的来源及危害 |
1.5.2 除氟方法简述 |
1.6 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化学试剂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实验内容 |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2 沸石的制备 |
2.3.3 产物的表征 |
2.3.4 吸附试验 |
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三章 NaA沸石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煤矸石原样的表征 |
3.2.1 原样化学成分分析 |
3.2.2 原样的TG-DSC分析 |
3.2.3 原样的XRD分析 |
3.2.4 原样的SEM分析 |
3.3 NaA沸石的制备条件探究 |
3.3.1 焙烧温度的选择和确定 |
3.3.2 硅铝比的选择和确定 |
3.3.3 钠硅比的选择和确定 |
3.3.4 水钠比的选择和确定 |
3.3.5 陈化时间的选择和确定 |
3.3.6 晶化温度的选择和确定 |
3.3.7 晶化时间的选择和确定 |
3.4 NaA沸石的表征 |
3.4.1 NaA沸石红外分析 |
3.4.2 NaA沸石XRD分析 |
3.4.3 NaA沸石SEM分析 |
3.4.4 NaA沸石EDS分析 |
3.4.5 NaA沸石BET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A沸石对F~-、PO_4~(3-)的吸附试验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4 等温吸附模型 |
4.5 吸附试验 |
4.5.1 沸石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2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4 震荡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5 煤矸石原样与合成沸石吸附效果比较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沸石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2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4 震荡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5 吸附效果比较 |
4.7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7.1 吸附动力学试验 |
4.7.2 吸附动力学曲线 |
4.7.3 吸附动力学拟合 |
4.8 等温吸附研究 |
4.8.1 等温吸附试验 |
4.8.2 等温吸附曲线 |
4.8.3 吸附等温方程拟合 |
4.9 吸附前后EDS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混凝法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1.3 混凝剂的分类与发展现状 |
1.3.1 混凝剂种类 |
1.3.2 无机混凝剂的发展状况 |
1.3.3 有机混凝剂的发展现状 |
1.3.4 生物混凝剂的发展状况 |
1.4 混凝剂的发展趋势 |
1.4.1 复合混凝剂的发展现状 |
1.4.2 聚硅酸铝类复合混凝剂发展状况 |
1.5 磁混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5.1 磁混凝处理效果影响因素 |
1.5.2 磁混凝在废水处理中应用 |
1.6 β-环糊精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
1.7 吸附型混凝剂的发展趋势 |
1.8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8.1 研究目的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混凝实验方法 |
2.2.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章 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及表征 |
3.1 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复合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
3.1.1 聚硅酸铝(PSA)制备 |
3.1.2 阳离子环糊精聚合物(GEPCD)的制备 |
3.1.3 复合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GSPSA-MNPs)制备 |
3.2 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的制备工艺优化 |
3.2.1 聚硅酸铝制备 |
3.2.2 阳离子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 |
3.2.3 复合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GSPSA-MNPs)制备 |
3.3 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GSPSA-MNPs)的表征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 |
3.3.3 扫描电镜分析 |
3.3.4 Zeta电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混凝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拟废水性质 |
4.3 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
4.3.1 pH的影响 |
4.3.2 温度的影响 |
4.3.3 加量的影响 |
4.3.4 沉降时间的影响 |
4.3.5 废水成份的影响 |
4.3.6 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影响 |
4.4 聚硅酸铝、磁性聚硅酸铝复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
4.4.1 PSA、PMNPs、CPAM混凝性能对比 |
4.4.2 PSA与CPAM复合比例对混凝性能的影响 |
4.4.3 废水pH值对PSA-CPAM60混凝性能的影响 |
4.4.4 PMNPs与CPAM复合比例对混凝性能的影响 |
4.4.5 废水pH值对PMNPs-CPAM40混凝性能的影响 |
4.5 三种复合混凝剂体系对浊度的去除情况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混凝剂混凝处理采出水的研究 |
5.1 序言 |
5.2 实验用采出水基本情况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混凝剂对采出水的浊度去除对比研究 |
5.3.2 复合混凝剂对采出水TOC去除对比研究 |
5.3.3 复合混凝剂对采出水Ca~(2+)去除对比研究 |
5.3.4 RSM法探究三种复合体系处理采出水的最佳使用条件 |
5.3.5 复合混凝剂对采出水浊度、TOC和Ca~(2+)的去除情况 |
5.3.6 混凝处理前后水质主要指标对比 |
5.3.7 复合混凝剂处理采出水所得絮体的含水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活化铝土矿选尾矿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性能变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发展及现状 |
1.2.1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发展历史 |
1.2.2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3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发展趋势 |
1.3 铝土矿选尾矿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实验方法及实验设备 |
2.2.1 碱激发胶凝材料制备 |
2.2.2 组成、微观结构等表征方法 |
2.2.3 实验设备及其用途 |
2.3 铝土矿选尾矿预处理 |
2.3.1 铝土矿选尾矿热活化 |
2.3.2 热活化铝土矿选尾矿细度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碱激发胶凝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
3.1 活化铝土矿选尾矿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 |
3.1.1 水玻璃模数选择 |
3.1.2 矿渣的影响 |
3.1.3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影响 |
3.1.4 赤泥的影响 |
3.1.5 硫酸钠的影响 |
3.1.6 碱激发胶凝材料组成设计 |
3.2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性能 |
3.2.1 快硬早强性能 |
3.2.2 耐酸侵蚀性能 |
3.2.3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3.2.4 抗冻融循环性能 |
3.2.5 碱激发胶凝材料制备制品示例 |
3.3 制备技术、材料性能与国内外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条件养护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强度及其变化机制 |
4.1 不同养护条件的影响 |
4.1.1 对强度发展的影响 |
4.1.2 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
4.1.3 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
4.2 常温养护长龄期胶凝材料的强度发展及产物、微观结构演化 |
4.2.1 强度发展 |
4.2.2 产物变化 |
4.2.3 微观结构演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极端条件下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性能及其变化机制 |
5.1 低温养护的影响 |
5.1.1 常温成型恒定低温养护 |
5.1.2 低温成型冬季室外环境养护 |
5.2 极低温作用后胶凝材料的强度 |
5.2.1 低温受冻试样的强度 |
5.2.2 超低温(液氮)受冻试样的强度 |
5.3 高温灼烧的影响 |
5.3.1 外观变化 |
5.3.2 线性收缩与膨胀 |
5.3.3 强度变化 |
5.3.4 组成变化 |
5.3.5 微观结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钙对碱激发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1 不同钙源的促凝增强效果 |
6.1.1 氧化钙 |
6.1.2 易溶钙盐 |
6.1.3 微溶钙的化合物 |
6.1.4 难溶钙盐 |
6.2 钙的促凝增强作用机制 |
6.2.1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水化放热 |
6.2.2 水玻璃溶液掺钙的吸/放热及反应产物 |
6.3 不同钙源的促凝增强作用机制及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及所获奖励 |
致谢 |
(6)改性淀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复合絮凝剂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1 复合絮凝剂研究进展 |
1.1.1 无机-无机复合絮凝剂 |
1.1.1.1 含一种阳离子的复合絮凝剂 |
1.1.1.2 聚铝铁盐复合絮凝剂 |
1.1.1.3 含多种阳离子的复合絮凝剂 |
1.1.2 有机-有机复合絮凝剂 |
1.1.3 无机高分子-有机复合絮凝剂 |
1.1.3.1 无机-合成有机复合絮凝剂 |
1.1.3.2 无机-天然有机复合絮凝剂 |
1.2 淀粉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2.1 马铃薯淀粉废水 |
1.2.2 玉米淀粉废水 |
1.2.3 其它淀粉废水 |
1.2.4 淀粉废水处理方法 |
1.2.4.1 物理处理法 |
1.2.4.2 生物处理法 |
1.2.4.3 化学絮凝处理法 |
1.3 目前絮凝剂的研究方向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课题设计及选题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合氯化铝复合羧甲基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2 PAC-CMPS 的制备 |
2.1.2.1 聚合氯化铝(PAC)的制备 |
2.1.2.2 羧甲基马铃薯淀粉(CMPS)的制备 |
2.1.2.3 复合絮凝剂(PAC-CMPS)的制备 |
2.1.3 COD 去除实验 |
2.1.3.1 COD 仪测定法 |
2.1.3.2 淀粉废水制备及测定 |
2.1.3.3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去除性能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AC-CMPS 最佳反应条件 |
2.2.2 红外图谱(FT-IR)分析 |
2.2.3 热重(TG)分析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2.5 PAC-CMPS 对 COD 去除性能 |
2.2.5.1 絮凝剂加入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2.5.2 絮凝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2.5.3 pH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2.5.4 反应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2.5.5 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合硫酸铁复合羧甲基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2 PFS-CMPS 的制备 |
3.1.2.1 聚合硫酸铁(PFS)的制备 |
3.1.2.2 羧甲基马铃薯淀粉(CMPS)的制备 |
3.1.2.3 PFS-CMPS 的制备 |
3.1.3 COD 去除实验 |
3.1.3.1 COD 仪测定法 |
3.1.3.2 淀粉废水制备及测定 |
3.1.3.3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去除性能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FS-CMPS 最佳反应条件 |
3.2.2 红外图谱(FT-IR)分析 |
3.2.3 热重(TG)分析 |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2.5 PFS-CMPS 对 COD 去除性能 |
3.2.5.1 絮凝剂加入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3.2.5.2 絮凝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3.2.5.3 反应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3.2.5.4 pH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合氯化铝铁复合羧甲基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1.2 PAFC-CMPS 的制备 |
4.1.2.1 聚合氯化铝(PAFC)的制备 |
4.1.2.2 羧甲基马铃薯淀粉(CMPS)的制备 |
4.1.2.3 PAFC-CMPS 的制备 |
4.1.3 COD 去除实验 |
4.1.3.1 COD 仪测定法 |
4.1.3.2 淀粉废水制备及测定 |
4.1.3.3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去除性能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AFC-CMPS 最佳反应条件 |
4.2.2 红外图谱(FTIR)分析 |
4.2.3 热重(TG)分析 |
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2.5 PAFC-CMPS 对 COD 去除性能 |
4.2.5.1 絮凝剂加入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5.2 絮凝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5.3 反应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5.4 pH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LPAC)混凝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背景 |
1.2 铝系混凝剂沿革及研究现状 |
1.2.1 铝系混凝剂的沿革 |
1.2.1.1 低分子铝系混凝剂 |
1.2.1.2 高分子铝系混凝剂 |
1.2.1.3 复合高分子铝系混凝剂 |
1.2.2 混凝剂理论研究现状 |
1.2.2.1 Al-Ferron分光光度法 |
1.2.2.2 核磁共振波谱 |
1.2.2.3 光散射技术 |
1.2.2.4 Zeta电位研究 |
1.2.2.5 异向絮凝理论 |
1.2.2.6 同向絮凝理论 |
1.2.3 混凝工艺和设备研究进展 |
1.2.3.1 混凝剂的投加设备 |
1.2.3.2 混合设备 |
1.2.3.3 混凝反应设备 |
1.2.3.4 一体式混凝反应器 |
1.2.3.5 混凝-絮凝智能化控制系统 |
1.3 煤矸石利用现状 |
1.3.1 煤矸石的类型及矿物组成 |
1.3.2 煤矸石的化学组成 |
1.3.3 煤矸石的锻烧性质 |
1.3.4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现状 |
1.4 研究液体聚合氯化铝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LPAC的合成及工艺改进 |
2.1 传统工艺流程简述 |
2.1.1 酸溶-步法 |
2.1.1.1 以金属铝单质为原料 |
2.1.1.2 以铝盐化合物为原料 |
2.1.1.3 以氢氧化铝为原料 |
2.1.2 凝胶法 |
2.1.2.1 以结晶氢氧化铝为原料 |
2.1.2.2 以硫酸铝为原料 |
2.1.3 氢氧化铝酸溶二步法 |
2.1.4 电法 |
2.1.4.1 电渗析法 |
2.1.4.2 原电池法 |
2.1.5 以含铝矿石为原料 |
2.1.5.1 以铝土矿、粘土矿为原料 |
2.1.5.2 以煤矸石为原料 |
2.1.6 PAC生产工艺的改进 |
2.1.6.1 PAC产品中有害杂质的去除 |
2.1.6.2 盐基度的调节 |
2.1.6.3 不溶物加速沉降剂 |
2.1.6.4 添加稳定剂、增效剂 |
2.2 本方法合成LPAC工艺 |
2.2.1 原料及设备 |
2.2.1.1 主要设备 |
2.2.1.2 主要原材料 |
2.2.2 工艺流程 |
2.2.3 焙烧系统 |
2.2.3.1 焙烧后煤矸石粉的成分分析 |
2.2.3.2 煤矸石粉烧失量分析 |
2.2.3.3 回转窑煅烧区温度与Al_2O_3溶出的关系 |
2.2.4 酸溶系统 |
2.2.4.1 加入盐酸的量对于Al_2O_3溶出的影响 |
2.2.4.2 加入盐酸的量对于对于盐基度的影响 |
2.2.5 盐基度调解系统 |
2.2.6 压滤系统 |
2.2.7 浓缩系统 |
2.2.8 成品化验入库 |
2.3 工艺改进及优化 |
2.3.1 工艺改进方法 |
2.3.2 工艺改进结果及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PAC的净水性能现场小试及中试 |
3.1 现场小试 |
3.1.1 对于高浓度煤泥废水絮凝处理 |
3.1.1.1 洗煤废水的产生 |
3.1.1.2 洗煤废水的危害 |
3.1.1.3 模拟洗煤废水实验 |
3.1.1.4 洗煤废水现场处理小试 |
3.1.2 对于中等浊度水样现场小试 |
3.1.3 对于低浊度水样现场小试 |
3.1.4 混凝剂投加对于水样pH和浊度变化的影响 |
3.1.4.1 投药量对于浊度变化的影响 |
3.1.4.2 投药量变化对于水样pH变化的影响 |
3.2 现场中试和生产性试验 |
3.2.1 对于分离式絮凝反应器中试研究 |
3.2.2 对于一体式净水器絮凝工艺研究 |
3.2.3 对于水处理构筑物絮凝工艺的中试研究 |
3.2.4 对于低温低浊水中试效果 |
3.2.4.1 低温低浊水的特点 |
3.2.4.2 低浊水目前处理方法 |
3.2.4.3 试验方法及构筑物 |
3.2.4.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观形态的表征和机理研究 |
4.1 LPAC的X射线衍射(XRD)表征 |
4.2 Al_2O_3溶出机理研究 |
4.2.1 不同温度下焙烧的煤矸石粉X射线衍射分析 |
4.2.2 不同焙烧时间下的煤矸石粉X射线衍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影响及经济技术研究 |
5.1 环境影响研究 |
5.1.1 工程概况 |
5.1.2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 |
5.1.3 污染源因素分析 |
5.1.4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 |
5.1.4.1 环境空气现状现状监测 |
5.1.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5.1.5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
5.1.5.1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 |
5.1.5.2 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评价 |
5.1.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 |
5.1.6.1 预测内容和方法 |
5.1.6.2 大气影响预测 |
5.1.7 废水的影响分析 |
5.1.8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
5.1.9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
5.1.9.1 主要噪声源声学参数及预测模式 |
5.1.9.2 噪声影响预测结果 |
5.1.10 污染防治对策 |
5.1.10.1 废气污染防治对策 |
5.1.10.2 烟尘的污染防治对策 |
5.1.10.3 废水污染防治对策 |
5.1.10.4 固体废弃物防治对策 |
5.1.10.5 噪声防治对策 |
5.1.11 清洁生产分析 |
5.1.11.1 原材料使用及能源利用 |
5.1.11.2 生产工艺过程的先进性和清洁性 |
5.1.11.3 主要产品的清洁性分析 |
5.2 经济技术研究 |
5.2.1 生产成本分析 |
5.2.1.1 基建设备投资 |
5.2.1.2 运行维护及生产成本 |
5.2.2 制水成本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
5.3.2 经济技术分析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成果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2.1 高吸水性树脂在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高吸水性树脂在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趋势 |
1.3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
1.3.1 高聚物在水中的溶涨过程 |
1.3.2 Flory-Huggins凝胶膨胀理论 |
1.4 高吸水树脂的应用领域及其对性能的要求 |
1.5 高吸水性树脂结构与性能改善 |
1.5.1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特征 |
1.5.2 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性能及改善方法 |
1.6 蛋白质系吸水性树脂的研究状况 |
1.7 角蛋白及其提取方法 |
1.7.1 天然角蛋白的结构 |
1.7.2 角蛋白的提取方法 |
1.8 论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8.1 研究目标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1.8.3 课题来源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溶性羽毛蛋白的制备与化学改性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水溶性羽毛蛋白的制备 |
2.2.4 水溶性羽毛蛋白的化学改性 |
2.2.5 交联羽毛蛋白吸水性水凝胶的制备 |
2.2.6 性能测试与结构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水解条件对水溶性蛋白质收率和分子量范围的影响 |
2.3.2 水溶性羽毛蛋白磺甲基化改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
2.3.3 FP和MFP的红外光谱(IR)分析 |
2.3.4 交联剂戊二醛用量对交联羽毛蛋白凝胶吸水性能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羽毛蛋白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高吸水性树脂合成条件的选择 |
3.2.1 合成方法的选择 |
3.2.2 脱氧方式的选择 |
3.2.3 引发剂体系的选择 |
3.2.4 交联剂的选择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3.3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 |
3.3.4 粗产物的纯化及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3.3.5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测试 |
3.3.6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羽毛蛋白接枝丙烯酸单体的反应机理分析 |
3.4.2 接枝反应条件对树脂吸水倍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3.4.3 羽毛蛋白与AA配比及对树脂吸水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3.4.4 聚合树脂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吸水性能 |
3.4.5 聚合树脂在人工尿液中的吸收性能 |
3.4.5 溶液pH值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6 树脂的重复吸水性能 |
3.4.7 共聚树脂的保水性能 |
3.4.8 共聚树脂的吸水速率 |
3.4.9 树脂的结构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羽毛蛋白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羽毛蛋白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的合成 |
4.2.4 P(MFP-g-AA/AM)树脂的磺甲基化改性方法 |
4.2.5 树脂性能测试与结构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丙烯酸-丙烯酰胺比例的选择 |
4.3.2 接枝反应条件对PFAM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
4.3.3 几种共聚树脂吸收性能比较 |
4.3.4 共聚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
4.3.5 P(MFP-g-AA/AM)高吸水性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抗菌性与生物降解控制 |
5.1 前言 |
5.2 利用长链季铵盐(RADM)制备抗菌性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 |
5.2.1 实验材料 |
5.2.2 抗菌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5.2.3 树脂的抗菌性能测试 |
5.2.4 共聚树脂的吸水保水性能 |
5.2.5 共聚树脂的抗菌性能 |
5.3 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生物降解与控制 |
5.3.1 供试材料 |
5.3.2 高吸水性树脂样品微生物生长试验 |
5.3.3 高吸水性树脂样品微生物生长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树脂的表面改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高吸水性树脂表面改性方法 |
6.2.3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收性能测试 |
6.2.4 树脂流动性能的测定(安息角的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表面改性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
6.3.2 表面改性对高吸水树脂吸湿能力和吸湿速度的影响 |
6.3.3 表面改性对高吸水树脂流动性能(安息角)的影响 |
6.3.4 表面改性高吸水树脂与同类产品的性能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对土壤理化性能的影响及生物学效应初探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材料 |
7.2.2 实验方法 |
7.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7.3.1 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对土壤水分的吸收特性 |
7.3.2 树脂对土壤水分的抑蒸发作用 |
7.3.3 高吸水性树脂对赤红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影响 |
7.3.4 高吸水性树脂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 |
7.3.5 高吸水性树脂对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
7.3.6 生物干旱胁迫效应 |
7.3.7 干旱胁迫苗木致死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研究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致谢 |
四、改性液体聚合氯化铝的制法及其用途(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苯胺缩合制备二苯胺催化剂的研究[D]. 韩晓萌.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煤矸石合成NaA沸石及对模拟含氟、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D]. 陈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磁性阳离子聚硅酸铝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李元璐.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活化铝土矿选尾矿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性能变化机制[D]. 叶家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15(11)
- [6]改性淀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D]. 刘世磊.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7]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LPAC)混凝剂研究[D]. 陈东旭. 内蒙古大学, 2009(04)
- [8]养殖水环境改良与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A]. 高祥林,艾桃山. 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 [9]养殖水环境改良与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A]. 高祥林,艾桃山. 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 2008
- [10]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尹国强.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