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铃薯 玉米 甘薯三种三收(论文文献综述)
朱珠[1](2020)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可以管窥,基于明清社会背景,美洲作物引种作为诱导性技术对生态变迁的深远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天人合一”的消解成为情理之中。对于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其中国情政体、经济形态、社会构造、文化观念及其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其演变历程。本文并未采用“美洲作物传入——农民垦荒——生态破坏”这样的简单因果解释,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的负面效应不能笼统地归咎于人口增长,而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内外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变的历史考察,以美洲作物传入作为新技术要素,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变特征及动因,并将这一特征定义为“非生态转向”,以皖南地区为研究地域,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转向的具体表现、效应、变迁机理。围绕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于相关概念作简要定义,围绕研究要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概括梳理。其次,按照传统农业的历史分期,围绕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过程系统建构其发展脉络,重点厘清明清之际这一技术的转向及具体特征。再次,结合时代背景,从技术哲学视角认识并分析明清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向动因,并以叙事重构的方式探讨美洲作物作为技术要素作用于传统农业技术变迁的具体表现,探寻这一转变过程的制约因素与影响。最后,联系社会建构论、人口学、技术生态学理论成果,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揭示美洲作物引入对生产、人口、生态等各方面的效应。基于此,对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加以总结,进而阐述传统农业在技术体系、农本思想等层面的优越性与局限,并借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杨鹏[2](2020)在《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30多种美洲作物传入我国,随后被引种至武陵地区,继而广泛种植。美洲作物的引种和推广对武陵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玉米等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时间、推广过程等问题,并揭示了其引种和推广的动因以及历史影响。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武陵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农业历史概况进行概述。宋代以前武陵地区农业经济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农耕业和畜牧业有一定发展,但不占主要地位。元明至清初,随着屯田的开展和流民的迁入,农耕生产进一步发展。清代改土归流后,农耕业迅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生产方式,采集和渔猎的地位下降,仅作为一种补充手段。第二章阐述主要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的发展历程。涉及有三类作物:一是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番薯和马铃薯;二是经济作物主要包括烟草和花生;三是蔬菜作物主要包括辣椒和南瓜。第三章探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美洲作物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因素,武陵山区的自然条件适合于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生长。二是社会因素,一方面清代改土归流后,各地府县官员大力劝种,加快了美洲作物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改土归流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武陵地区,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随之传入这一区域,为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人口激增导致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促使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等粮食作物迅速推广。第四章主要分析美洲作物传入武陵地区的历史影响。具体来看,一是提供了农业生产的作物新品种,改变了农作物结构,同时扩大了这一地区的耕地面积,极大地提高了地区的粮食产量。二是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为人口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民间文化活动,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五是改变了武陵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植被破坏、动物灭绝、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黄国勤,孙丹平[3](2017)在《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多熟种植是中国重要的农作制度之一,对于提高中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适应和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总结21世纪以来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状况,在介绍中国多熟种植概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体现在复种指数提升,区域模式多样化、投入产出高效化、机械作业科技化等方面,同时还总结了中国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发展多熟种植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中国多熟种植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坚持以多熟种植为主体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化多熟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生产,并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和资源利用率。
王大宾[4](2016)在《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文中研究表明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传统农业是一个具有区域特点的“全景式”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技术组合的调整,也有经济方式的变革。一直以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大多以农业地理的叙述框架,对特定历史时段某一区域的农业地理构成诸要素及区域农业面貌进行全景式描述,以此考察历史时期的农业人地关系。然而,农业生产的任何单独要素都不足以反映生产的全貌及相应的人地关系。农业生产各要素只有作为整体置于特定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进行考察,才能有符合一般事实的认识。较为成熟的历史农业技术地理学的研究一般以农业技术为中心概念对环境与农业技术的关系作进行讨论,探讨复杂环境中农业技术选择机制。景观分析是一个合适的视角,本文力求通过重构传统农业景观过程及其特征来探讨其背后的诸多关系。文化景观是生产活动的结果,景观过程有其内在机制。本文以清至民国年间河南地区的农业景观过程为主题,将历史农业地理的人地关系问题置于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地域的场景之下,以整体视角分析技术组合与经济方式变革对景观过程的决定作用,藉此在重新发现特定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技术组合形式的基础上,透视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内在的适应模式。景观过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与人地关系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河南地区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较为多样,这决定了多样的技术组合方式与景观的区域差异。人地关系的阶段性特点决定技术选择的集约化趋势与景观过程不同表现。根据人口与耕地变化的基本情况,清至民国年间河南地区的农业人地关系变化过程以雍正朝至乾隆早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农业景观过程也因此具有恢复、转折、发展三个阶段性特征。由于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与人口压力的存在,技术集约化趋势明显。这一过程中,技术组合的调整以作物组合与水利较为突出。技术组合形式的调整是景观改变的直接原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环境条件下,其作用方式有具有一定差异。相对而言,作物组合的调整对于景观过程及其表现的作用更为明显。尤其是在清中期以后,作物组合的调整成为技术组合方式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包括传统作物组合方式的调整与引进新作物的努力。传统作物种类较为多样,其组合方式较为灵活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新作物的引种是逐渐融入作物组合的长期过程。作物组合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农田水利是农业景观重要的内生要素,对于技术类型及其集约化程度的选择有较大影响。清代前中期,人地矛盾日益紧张,河南各地曾广修水利。但是由于水资源条件的限制,水利空间差异巨大,且普遍存在小型化与衰败趋势。传统条件下,农业技术的潜力是有限的,技术改变并不足以充分解释景观过程。由于技术的无力,经济方式的变革成为必要的选择。集约化程度提高与技术组合方式的多样化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在作物组合调整的基础上,农业商品化的趋势日渐显着。而这一过程同样具有显着的空间差异。不同的环境与人地关系条件下,粮食作物的商品化程度与经济作物的构成皆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特点。因此,农业景观过程是技术变革与经济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技术变革与经济变革的作用方式、程度与主次关系各不相同。不同区域传统农业景观的共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其独特性则更有意义。环境条件的多样性与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决定了农业景观的时空差异,既包括技术组合形式乃至技术类型的差异,也包含发展过程的差异。
李保证[5](2010)在《抗旱节水剂对“薯/玉/苕”套种作物的生理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选用旱露植宝3号、旱立停(ASA)、旱地龙(FA)三种抗旱节水剂对“薯/玉/苕”套种模式作物进行处理,通过对三种抗旱节水剂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时期、抗旱节水剂处理后的土壤含水量、光合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抗旱系数(DRI)、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丙二醛)、膜保护系统(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求能探明抗旱节水剂对作物的生理调控及其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中的清水处理无论是生长发育指标还是生理生化指标都与对照没有显着性差异,因而可以排除清水处理对本研究的影响。2.旱露植宝3号、ASA、FA都能有效的缩短“薯/玉/苕”模式作物的生长发育前期阶段(主要是苗期),延缓作物的生长发育后期阶段,并以旱露植宝3号的效果最好,ASA次之,FA最差。缩短生育前期方面,马铃薯分别为11天、7天、1天,玉米为32天、29天、21天,甘薯为26天、20天、16天。延缓生育后期时间方面,马铃薯分别为19天、12天、4天,玉米为6天、4天、1天,甘薯为12天、8天、6天。最终三种抗旱节水剂延缓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总时间(旱露植宝3号延长8天,ASA延长5天,FA延长3天),缩短了玉米和甘薯的生长发育总时间(玉米分别为26天、25天、20天,甘薯分别为14天、12天、10天)。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试验的三种抗旱节水剂处理都能有效维持一定的土壤含水量,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保障。但是三种抗旱节水剂的效果有差异,总体上来说,旱露植宝3号效果最好(比CK高5.86%-9.95%),旱立停次之(比CK高2.37%-4.05%),旱地龙效果最差(比CK高0.41%-1.29%)。4.旱露植宝3号、ASA、FA对“薯/玉/苕”模式作物的光合生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种抗旱节水剂均能显着提高作物的净光合速率(Pn),抑制无效蒸腾,减缓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叶面积指数(LAI)的下降趋势。以ASA提高作物的净光合速率及抑制无效蒸腾效果最好,减缓叶绿素相对含量程度最高(11.68%);旱露植宝3号对提高叶面积指数(LAI)方面效果较好;FA在各方面都比旱露植宝3号和ASA效果差。5.旱露植宝3号、ASA、FA对作物的渗透调节物质和膜保护系统酶都具有显着的影响,都能显着地减少作物在干旱胁迫下的Pro、MDA含量,提高POD、SOD和CAT的活性,其中以ASA效果最显着,旱露植宝3号次之,旱地龙最差。6.抗旱节水剂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物的抗旱指数(DRI),从而最终提升作物应对干旱胁迫的能力。其中旱露植宝3号对玉米、甘薯和马铃薯DRI影响均达到极显着和显着水平;ASA和FA对甘薯和玉米DRI影响达到极显着和显着水平。7.旱露植宝3号、ASA、FA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薯/玉/苕”模式中各作物的产量。在增产、增收方面,旱露植宝3号对薯/玉/苕模式经济效益的影响最大(增产66.7%,增收3809.2元/hm2),其次是旱立停(增产47.6%,增收3350.8元/hm2),效果最差的是旱地龙(增产22.7%,增收1259.4元/hm2)。总增收方面,清水处理处理基本没有效果(28.4元/hm2),而旱露植宝3号处理的总增收最高,达到了8657.2元/hm2,旱立停处理次之(7952.6元/hm2),旱地龙处理最差也达到了4750元/hm2。同时三种抗旱节水剂都能提高甘薯的经济系数,且效果强弱依次为ASA(35.67%)>旱露植宝3号(30.60%)>FA(29.83%)。8.旱露植宝3号、旱立停、旱地龙都对“薯/玉/苕”模式中各作物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ASA对“薯/t/苕”模式的总体抗旱效果最好,旱露植宝3号次之,FA虽然相对CK也有效果,但是效果较差。如果针对“薯/玉/苕”模式中的不同作物来选择抗旱节水剂的话,对马铃薯和甘薯进行抗旱处理应选择ASA,玉米选择旱露植宝3号效果较好。
王宝卿[6](2006)在《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历代的统治者都把农业——特别是粮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古代就有“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重农思想。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国人吃饭问题是历代政府首先考虑的基本国策。当前及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政府仍将把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放在最基础、最重要的位置。根据国际、国内需求,及时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珀金斯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有一个基本特征,即在技术停滞的条件下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才导致粮食产量的提高。史学界许多专家都和珀金斯一样,普遍认为中国在传统农业时代没有技术进步,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开始停滞、并落后于西方的石油农业。诚然,明清之际,生产工具几千年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农药、化肥没有出现。那么,清代出现了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1753年,乾隆十八年,山东人口1200万,1767年达到2563万人,14年翻一番),什么原因使得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开始落后了,农业技术停滞不前显然是讲不通的。 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研究会发现,由于美洲作物的传入,我国传统的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发生了巨大变迁,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美洲作物的迅速推广,使得可耕地面积增加和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这是清代人口急剧增加的根本物质保证。 因此,分析美洲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传播扩种的动因,研究历史时期中新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种植结构变迁对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对当今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及时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本研究选题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本论文的内容和结构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一、介绍山东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第一章)。 二、回顾明清以前山东的农业种植结构状况,介绍中棉在元代传入山东,引起衣被原料种植结构的变化,但是传统耕作制度并没有改变(第二章)。 三、介绍美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引入中国的时间、路径,以及在山东传播栽培的过程(第三章、第四章)。 四、分析美洲作物在山东迅速传播、扩种的动因(第五章)。 1、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过快,食物需求量加大,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山东人
李立军[7](2004)在《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历史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专家走访和GIS信息技术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了1985—2000年全国分县统计资料数据库,涉及3000多个县共500多万条数据,并实现了基于GIS的耕作制度历史变化趋势和未来布局区划;在此基础上,从作物布局、复种指数、间混套作、轮作连作、土壤耕作方式、物质投入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1985—2001年中国耕作制度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根据FAO数据库,对我国1961-2001年食物需求和供给量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国际比较,预测了202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求;在总结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和食物需求预测的前提下,以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预测了以粮食作物基本生产田、高产和超高产田布局为核心的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1.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主要趋势。(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增产的压力越来越大。(2)作物结构不断优化,作物布局区域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已经形成。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比例从1950年的63.18%上升到2001年的85.24%,其中水稻的产量比例略有下降,小麦的产量增加了一倍,玉米的产量比例增加了一倍半;大豆、薯类的产量比例分别下降了50%,其他作物的比例下降了近4/5。各分区和县级GIS分析表明,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分别占各区总播种面积的60~70%;小麦以黄淮海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50%;玉米的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40%;大豆以东北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30%。(3)作物复种方式不断优化,复种指数呈波动式增长。(4)作物种植模式由高产为主向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5)轮作面积逐渐缩小,呈现单一化趋势。(6)土壤耕作由多耕多种向少耕精种方向发展。 2.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基本规律。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方向;社会需求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力;促进粮食增产、环境改善是耕作制度发展与改革的核心任务;可持续发展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则;农业科技进步与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中国食物及粮食安全趋势及预测。(1)我国食物需求已经进入植物性产品需求基本稳定、动物性产品持续增长的阶段。(2)我国食物安全的现状是:热量基本达标、蛋白质不足、植物脂肪偏低。(3)2020年我国食物及主要粮食作物需求量预测。高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1857万t,水稻18904万t、小麦11450万t、玉米14137万t、大豆2193万t;低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4319万t,水稻16953万t、小麦8966万t、玉米14154万t、大豆2193万t。 4.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1)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2)确保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吸引劳动力就业是耕作制度的根本任务。(3)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是耕作制度的主要目标。根据县级GIS分析的结果,实现2020粮食总产目标,需要现有低产田提升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提升为中产田、中产田提升为中高产田、中高产田提升为高产田、高产水平再提升40%。(4)区域化、专业化是作物布局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基于粮食生产的基本农田分析,按高谷物需求的三个方案,到2020年分别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69.7万hm2、7959.0万hm2和6872.2万hm2;按低谷物需求方案分别需9846.6万hm2、8275.8万hm2和7145.7万hm2。(5)复种方式应不断优化、复种指数需进一步恢复和提高。按复种指数恢复和提高方案,2020年所需粮食作物耕地面积高、中、低三个水平为5557.4万hm2、4676.4万hm2和4042.0万hm2,分别占2001年的89.3%、75.1%和64.9%。(6)间混套作方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提高,土地生产率进一步提高。(7)土壤耕作次数减少,耕作质量提高,少免耕进一步得到推广与应用。(8)技术集约和生产要素投入减少是未来高效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常丽英[8](2004)在《晋西旱塬地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模式产量与水分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 年-2003 在隰县旱塬地进行玉米、马铃薯间作模式试验,设单种玉米、单种马铃薯、玉米与马铃薯2:4、4:4 间作四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四种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水分效应,结果表明: 1.丰水年旱塬地玉米与马铃薯2:4 间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值效果。玉米单产达到11986.14kg/hm2,较4:4 处理和单种分别提高33%、5%。马铃薯单产达到23226.14kg/hm2,较4:4 处理和单种分别提高15%、2%。平水年单种马铃薯具有最高的单产为18540.43kg/hm2,比2:4 和4:4 处理分别提高4%、5%。2.不同年份作物的耗水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都体现出生育前期耗水量少,中期高,后期少的特点。但是由于受降水和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丰水年2:4 处理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2:4 处理的水分利用率较4:4 处理和玉米单种分别提高6%、3%,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33%、7%。平水年单种马铃薯具有最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水分利用效率较2:4、4:4处理分别提高1%、0.9%,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4%、5%。3.结果表明:在丰水条件下,晋西旱塬地区不易发展单种玉米,产量低、效益差。在丰水条件下进行玉米与马铃薯间作,玉米与马铃薯受降水和土壤水分消耗的影响,最终形成不同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在丰水年其中2:4 处理具有最高的混合单产和水分利用效率,水分生产效率。平水年易于发展单种玉米、马铃薯。其中单种马铃薯具有最高的单产。
曹玲[9](2003)在《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于明中叶陆续传入我国,为我国粮食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这三种作物为中心,探讨从明中叶至民国时期,它们在我国的引入、传播及利用,并重点研究它们产生的巨大影响。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种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途径历来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本文以明清时期地方志资料和农史典籍记载为依据,分析归纳了各条路线的传入历程,并分区域考察了它们在我国的传播情况,总结出其传播分布基本特征。又详细介绍了我国劳动人民对这些作物的多种利用方式,揭示了它们对我国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这三种作物的传入和推广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亩产量提高和粮食总产量增加三方面考察它们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粮食作物结构变动情况;又从粮食商品化、山区开发、经济作物种植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考察它们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本文从考察清代人口增长情况出发,结合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特征分析其内在联系。四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用方志中大量资料以说明当时由于垦种玉米引起的环境恶化导致农业生产率降低的情况。总之,明清时期美洲粮食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的传入、传播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的创新点是从饮食角度考察分析这三种外来作物产生的影响,在美洲粮食作物广泛推广的数百年间,首先成为山区人民的主食,也使我国其他地区的传统主食结构发生了改变,玉米和番薯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多种传统低产杂粮的种植,在向来以稻麦黍稷为主要作物的传统农业区成为杂粮的主力军,为贫苦农民的饮食生活提供了更为廉价的选择。玉米番薯成为贫民的主粮,反映了农业危机的加深,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品粮贸易。通过分析这一转变的过程,可以了解由美洲粮食作物带来的我国劳动人民饮食体系变化,使这些作物进一步为当今人民生活服务。
段红平[10](2000)在《我国三熟耕作区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趋势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定量分析、高产典型调研、农村调查,辅之以试验,总结了1949~1998年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并对未来到2015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探讨该省未来三熟耕作制度发展对策和实现高产高效的技术体系。1.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 粮食生产分析:1)1949-1998年湖南省粮食总产量共登上4个500万吨的台阶,从第二个台阶起所用的时间增长,粮食总产量增加的难度增大;粮食生产与耕作制度改革关系密切。2)粮食增长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7年是以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为主要增产因素的阶段;1958-1979年品种、耕作栽培技术为主要推进产量因素阶段;1980-1989年是品种、生产条件、耕作栽培技术为重要增产因素阶段;1990-1998年现代化农业技术集成和市场需求是粮食产量增加主要因素阶段。3)湖南粮食增产1957年以后主要靠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科技贡献率从50年代初的7%增加到现在的50.5%。4)复种指数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从47%增加到81%,而1983年后复种指数增加的作物播种面积对种植业结构调整起了重要作用。稳定水稻生产面积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湖南现阶段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为0.0461hm2。耕作制度演变特征:1)作物布局、种植业结构趋于优化:粮作面积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经作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2)复种指数逐步提高:复种指数从114.3%上升到242.3%,之后徘徊上升,1997年达到峰值247.9%,1998年为246.6%;3)复种类型增加,吨粮田面积扩大到占耕地面积的38.3%;轮作方式和面积减少、连作面积增加;双季稻面积占作物播种面积的43%左右;4)养地方式从有机肥养地转变为化肥养地为主;绿肥面积比顶峰时期下降66%,仅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3.2%,纯化肥用量增加到播种面积227kg/hm2;5)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人均耕地面积下降56.8%,人均粮食水平提高102.2%。6)影响耕作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水稻品种改良、更新和种植模式的组合优化,水肥条件的变化、市场需求,科学技术进步。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湖南耕作制度的发展除了遵循耕作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需求、作物品种与科学技术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加工、销售体系的健全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保障。2)复种指数的发展与粮食需求量成正比,与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粮食单产水平成反比。3)冬种作物缺乏适宜的作物品种。4)种植结构中主要作物双季稻的面积下降,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高效化。5)现代化技术不断组装、推广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推动力;6)多元化种植结构、吨粮田模式成为耕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7)养地方式逐步简化、逐步合理;8)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有利于挖掘三熟粮食产区生产潜力。2.湖南省2015年耕作制度发展预测: 1)耕作制度发展是以优质、高效益的农产品生产为目标,积极、稳定的发展多熟种植,走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资源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耕作制度,实现粮食增产和经济增收。2)资源预测:人均耕地面积将至少下降18%;劳动力进一步弱化,劳动力的数量、质量降低;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有效灌溉面积不会有大的改善;粮
二、马铃薯 玉米 甘薯三种三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铃薯 玉米 甘薯三种三收(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国外研究概述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三)小结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传统农业技术 |
(二)非生态转向(非生态化) |
(三)美洲作物 |
(四)皖南地区 |
第一章 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轨迹及特征 |
第一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及特征 |
第二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轨迹 |
一、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 |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更新的局部跃迁 |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向 |
一、土地生产率提高 |
二、劳动生产率下降 |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动因 |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动因 |
一、人口重压 |
二、重农抑商 |
三、商业资本 |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 |
一、美洲作物的自身优势 |
二、权力机构的倡导激励 |
三、地主阶级的利益驱动 |
第三节 传统农业后期的生态困境 |
一、土地承载力失衡 |
二、农业技术相对停滞 |
三、农业生态思想薄弱 |
第三章 明清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具体表现(以皖南为例) |
第一节 美洲作物的引种路径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播种植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
一、粮食耕作制度转变 |
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
三、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
第四章 美洲作物引种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生产效应 |
一、作物产量增加 |
二、农业结构演变 |
三、地域分布差异 |
第二节 人口效应 |
一、人口膨胀 |
二、人口过剩 |
三、人口迁移 |
第三节 生态效应 |
一、森林资源锐减 |
二、水土流失严重 |
三、土壤性状恶化 |
四、旱涝灾害频发 |
第五章 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农业生产发展非生态的特征 |
一、边际报酬递减 |
二、精耕细作到粗放经营 |
三、“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 |
第二节 非生态转向的哲学分析 |
一、技术变迁的自主性 |
二、社会建构的多重性 |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
第三节 历史启示 |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成就与局限 |
二、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改造 |
三、传统农业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回顾 |
(二)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空间界定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农业历史概述 |
第一节 武陵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时期武陵地区的民族分布与变迁 |
第二节 武陵地区农业历史概况 |
第二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一、玉米 |
二、番薯 |
三、马铃薯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一、烟草 |
一、花生 |
第三节 蔬菜作物 |
一、辣椒 |
二、南瓜 |
第三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玉米等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二、武陵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 |
第二节 社会因素 |
一、政府官员的劝种 |
二、民间移民的推动 |
三、对高产作物的强烈需求 |
第四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农作物结构 |
二、扩大了耕地面积 |
三、提高了粮食产量 |
第二节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一、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
第四节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一、饮食生活 |
二、民俗文化 |
第五节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植被破坏 动物灭绝 |
二、水土流失 地力下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熟种植概述 |
2 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 |
2.1 复种指数提升 |
2.2 区域模式多样化 |
(1)北方多熟区 |
(2)华东多熟区 |
(3)华中多熟区 |
(4)华南多熟区 |
(5)西南多熟区 |
2.3 投入产出高效化 |
2.4 机械作业科技化 |
3 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 |
3.1 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3.2 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 |
3.3 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 |
3.4 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 |
4 展望 |
(4)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
四、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人地矛盾与景观阶段性 |
一、地理环境及其区域差异 |
(一)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点 |
(二)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
二、人地关系的阶段性与景观过程性 |
(一) 人口与耕地恢复 |
(二) 人口的持续增长与耕地增长的停滞 |
三、景观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
(一) 前期:生产恢复与作物景观 |
(二) 中期:技术调整与作物景观变化 |
(三) 后期:农业危机与经济方式的调整 |
小结 |
第二章 技术效率与集约化趋势的评价 |
一、技术效率的评价 |
二、集约化的趋势 |
三、技术类型的时空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作物组合:景观过程的转变 |
一、技术实现方式的调整:农作制与作物组合 |
(一) 农作制的调整 |
(二) 作物组合的变化趋势 |
二、新作物的适应过程:外部因素的介入 |
(一) 自然选择的路径:玉米 |
(二) 自觉选择的用途:甘薯 |
三、粮食作物组合的多样性:景观过程的空间差异 |
(一) 豫北作物组合 |
(二) 豫西作物组合 |
(三) 豫东作物组合 |
(四) 南阳作物组合 |
(五) 豫南作物组合 |
小结 |
第四章 作为景观内生要素的农田水利:空间差异与形式表达 |
一、豫北水利的空间过程 |
(一) 丹沁水利 |
(二) 漳洹水利 |
(三) 引泉水利 |
二、豫西水利的变化趋势 |
(一) 清代中期之前的修浚及其空间特点 |
(二) 清后期的小型化趋势 |
三、豫东水利的特点与趋势 |
(一) 水患与水利形式的特点 |
(二) 水利修浚与趋势 |
四、南阳水利的变化趋势 |
(一) 水利修浚与水利形式的变化 |
(二) 水利衰退及其影响 |
五、豫南水利的变化趋势 |
(一) 水利修浚与空间特点 |
(二) 水利衰退与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方式的变革与景观过程 |
一、粮食作物的结构分化与商品化 |
二、“经济作物”的扩展 |
(一) 棉花与经营方式转变 |
(二) 烟草与多样化的选择 |
三、农作物商品化的区域差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1. 清中期河南主要水利分布图 |
附图2. 清晚期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
附图3. 清后期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 |
后记 |
(5)抗旱节水剂对“薯/玉/苕”套种作物的生理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关于旱地作物种植模式 |
1.2 关于作物抗旱机理研究 |
1.3 植物化学抗旱节水技术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的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与安排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地点与气候 |
3.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4 试验记载与取样测定 |
3.5 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抗旱节水剂处理对模式中作物生育时期的影响 |
4.2 抗旱节水剂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3 抗旱节水剂处理对作物光合性能指标的影响 |
4.4 抗旱节水剂对作物渗透调节物质及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
4.5 抗旱节水剂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抗旱指数的影响 |
4.6 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抗旱节水剂用法用量的初步研究 |
5.2 抗旱节水剂处理对"薯/玉/苕"模式作物生育时期的影响 |
5.3 抗旱节水剂对"薯/玉/苕"模式作物土壤耕层含水量变化的影响 |
5.4 抗旱节水剂处理对"薯/玉/苕"模式作物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5.5 抗旱节水剂处理对"薯/玉/苕"模式作物渗透调节物质和膜保护系统酶的影响 |
5.6 抗旱节水剂处理对"薯/玉/苕"模式作物抗旱指数的影响 |
5.7 抗旱节水剂处理对"薯/玉/苕"模式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5.8 "薯/玉/苕"模式作物不同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研究项目 |
附图 |
(6)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与概念界定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构、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山东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 |
第一节 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一、全省山川大势 |
二、山地丘陵区 |
三、黄河泛滥冲积平原 |
第二节 山东的自然气候特点 |
第三节 山东的水利概况 |
一、河流 |
二、湖泊水库 |
三、地下井 |
第四节 山东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行政建制沿革 |
二、历史人口演变 |
第二章 山东农业种植结构回顾 |
第一节 棉花引进以前山东的主要传统作物品种 |
一、三大农学家与三大农书 |
二、传统“五谷”的含义 |
三、明代以前不同作物地位的升降 |
第二节 中棉在山东的传播 |
第三节 明中期以前山东的作物种植结构 |
一、万历以前山东作物种植情况 |
二、中棉的生理特性与种植方式 |
三、明代以前的耕作制度 |
第四节 中棉在山东扩种的原因和意义 |
一、明政府的鼓励优惠政策 |
二、地理优势与棉纺需求 |
第三章 美洲粮食作物的引种推广 |
第一节 玉米的引种推广 |
一、玉米经多途径传入我国 |
二、玉米在山东的传播 |
第二节 甘薯的引种推广 |
一、甘薯由多个途径传入我国 |
二、甘薯在山东的传播 |
第三节 马铃薯的引种推广 |
一、马铃薯早期各传入途径分析 |
二、马铃薯在山东的推广种植 |
第四章 美洲经济作物的引种推广 |
第一节 花生的引种推广 |
一、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分析 |
二、花生的传播 |
三、花生在山东的传播 |
第二节 美棉的引种推广 |
一、 传入中国的原因 |
二、清政府的“棉铁救国”政策 |
三、山东的引进种植 |
四、商业性植棉业的兴起与专业化生产经营的扩大 |
第三节 烟草的引种推广 |
一、烟草引进时间和传播路径 |
二、烟草在山东的传播 |
第五章 美洲作物在山东传播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人地矛盾加剧的推动作用 |
一、人口的快速繁衍增多 |
二、人均占有耕地不断减少 |
三、人地矛盾的加剧 |
第二节 美洲作物自身优异生物学特性的吸引作用 |
一、玉米的生物学特性 |
二、花生的生物学特性 |
三、甘薯的生物学特性 |
四、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
五、美洲作物比传统作物的优势 |
第三节 政府倡导的激励作用 |
第四节 品种引进、改良与推广的促动作用 |
一、官方的试验、示范 |
二、商人的试验、示范、劝种作用 |
第五节 商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
第六章 美洲作物引起的种植结构变迁 |
第一节 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与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
一、美洲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对原有作物的排挤 |
二、美洲作物引起的种植结构变化 |
第二节 美洲作物对耕作制度的影响 |
一、传统的耕作制度 |
二、耕作制度的变化 |
三、美洲作物的开垦作用及负面影响 |
第七章 美洲作物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美洲作物商品化对我国自然经济的冲击 |
第二节 美洲作物对饮食结构的影响 |
第三节 美洲作物的引进推广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 |
一、粮食单产增加 |
二、开垦增加耕地 |
三、抗灾能力、生存能力增强、自耕农增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1 农业进入新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 |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成为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耕作制度研究现状 |
1.2 作物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
1.3 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 |
1.4 有关小康社会的研究 |
1.5 有关预测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材料方法 |
第三章 中国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及规律 |
第一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演变趋势 |
3.1.1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3.1.2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
3.1.3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
3.1.4 近半个世纪中国粮食总产量演变趋势 |
第二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作制度演变趋势 |
3.2.1 近半个世纪中国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
3.2.2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复种指数演变趋势 |
3.2.3 近半个世纪我国间混套作演变趋势 |
3.2.4 近半个世纪我国轮作连作演变趋势 |
3.2.5 近半个世纪中国土壤耕作演变趋势 |
3.2.6 近半个世纪用地和养地演变趋势 |
3.2.7 各熟制区农业物质投入演变趋势 |
3.2.8 影响耕作制度演变的因素分析 |
3.2.9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粮食供需发展趋势及预测 |
第一节 1960-2001年我国食物供给分析评价 |
4.1.1 我国粮食人均热量供给40年变化趋势 |
4.1.2 我国人均蛋白质供给40年变化趋势 |
4.1.3 我国人均脂肪供给40年变化趋势 |
4.1.4 我国食物人均供给量40年变化趋势 |
第二节 我国粮食安全供需分析与预测 |
4.2.1 中国与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食物安全需求比较及预测 |
4.2.2 我国与美国、日本食物安全需求的比较预测 |
4.2.3 中国2020年粮食安全供给预测 |
小结 |
第五章 2020年中国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
第一节 2020年中国作物布局发展趋势 |
5.1.1 2020年作物布局原则--用超高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5.1.2 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3 2020年水稻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4 2020年小麦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5 2020年玉米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6 2020年大豆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第二节 2020年中国粮食复种发展趋势 |
5.2.1 2020年我国复种指数预测 |
5.2.2 2020年复种指数预测方案下的耕地面积需求 |
第三节 2020年中国间混套作发展趋势 |
第四节 2020年中国轮作连作发展趋势 |
第五节 2020年中国土壤耕作发展趋势 |
第六节 2020年中国用养结合发展趋势 |
第七节 2020年中国食物安全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
5.7.1 我国近半个世纪粮食生产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
5.7.2 近半个世纪粮食总产上升500亿KG台阶的代价 |
5.7.3 近半个世纪粮食单产上升25KG台阶的代价 |
第八节 中国耕作制度国际定位与宏观战略 |
5.8.1 中国粮食安全在世界上的地位分析 |
5.8.2 2020年耕作制度宏观战略 |
小结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主要结果 |
6.1.1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基本趋势 |
6.1.2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
6.1.3 中国2020年食物安全需求预测 |
6.1.4 中国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主要趋势 |
6.2 讨论 |
6.2.1 关于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和规律问题 |
6.2.2 关于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问题 |
6.2.3 关于耕作制度数据和方法应用问题 |
附录1 中国耕作制度0级区、1级区和2级亚区区划图 |
附录2 全国各熟制区主要高产高效模式及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晋西旱塬地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模式产量与水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2. 旱地农业在我国北方种植业生产中的地位 |
3. 国外旱地农作物间套作研究动态 |
4. 我国北方作物间套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研究现状 |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3. 供试材料 |
4. 田间测定项目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天然降水分布与变化 |
2. 农田储水量的动态变化 |
2.1 1m 土体总储水量在生长期内的变化 |
2.2 1m 土体中不同层次土壤储水量的动态变化 |
2.3 播前、收获后2m 土体储水量动态变化 |
3. 土壤储水有效性分析 |
4. 作物耗水量 |
5. 不同种植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6.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9)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学术动态 |
三、 研究方法 |
四、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的传入、传播和利用 |
第一节 玉米的传入 |
一、 玉米由多途径传入我国 |
二、 玉米各条传入路线分析 |
三、 明代的玉米种植情况 |
第二节 玉米的传播 |
一、 西北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
二、 西南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
三、 东南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
四、 中南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
五、 中原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
六、 东北三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
第三节 对玉米的利用 |
一、 玉米的优点 |
二、 玉米的用途 |
第三章 番薯的传入、传播和利用 |
第一节 番薯的传入 |
一、 番薯的传入途径 |
二、 番薯的传入历程 |
第二节 番薯的传播 |
一、 东南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
二、 西南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
三、 中南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
四、 中原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
五、 西北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
第三节 对番薯推广有贡献的人物 |
第四节 对番薯的利用 |
一、 番薯的优点 |
二、 番薯的用途 |
第四章 马铃薯的传入、传播和利用 |
第一节 马铃薯的传入 |
一、 马铃薯早期传入途径分析 |
二、 马铃薯后期传入途径分析 |
第二节 马铃薯的传播 |
一、 西南地区(云南、四川)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
二、 东南地区(福建)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
三、 中南地区(湖北)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
四、 中原地区(山西、直隶)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
五、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
六、 东北地区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
第三节 对马铃薯的利用 |
第五章 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农业的影响 |
一、 对耕地面积增加的作用 |
二、 对粮食亩产量提高的作用 |
三、 对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作用 |
四、 对粮食作物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有利于粮食商品化的发展 |
二、 对山区垦殖开发的作用 |
三、 促进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 |
四、 直接间接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对我国人民饮食生活的影响 |
一、 我国古代粮食作物结构演变历程 |
二、 明清时期美洲粮食作物在民食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 民国时期玉米、番薯在民食中比重加大 |
四、 主食结构变化与近代粮食贸易 |
第四节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
一、 清代人口增长状况 |
二、 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为人口膨胀创造了条件 |
第五节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 垦殖扩张的盲目性,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 |
二、 政府限制流民垦山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三熟耕作区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趋势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耕作制度与中国南方粮食供求问题研究现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1. 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对耕作制度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
2. 南方三熟地区对耕作制度改革的新要求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关于耕作制度规律研究 |
2. 关于耕作制度发展历史及未来预测研究 |
3. 关于间套复种方式 |
4. 关于作物结构的研究 |
5. 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理论与实践研究 |
6. 关于耕作制度量化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三章 湖南省耕作制度(1949-1998年)变化规律研究 |
第一节 湖南省农业和耕作制度的特点 |
1. 湖南农业发展的概况和地位 |
2. 湖南耕作制度的特点 |
第二节 湖南1949-1998年粮食总产量增长过程分析 |
1. 粮食生产的阶段性 |
2. 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增加的作用因素 |
3. 粮食生产要素的分析 |
4. 科技进步对湖南农业的贡献率分析 |
第三节 湖南耕作制度1949-1998年变化过程研究 |
1. 湖南省耕作制度的发展过程 |
2. 耕作制度发展主要特征 |
3. 影响耕作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分析 |
第四节 耕作制度的变化特点、经验和问题 |
1. 耕作制度的变化规律 |
2. 湖南耕作制度变化的基本经验 |
第四章 湖南省2000-2015年耕作制度发展预测 |
第一节 资源状况和粮食需求预测 |
1. 资源变化的预测 |
2. 粮食供给量与需求量预测 |
第二节 2015年种植业结构优化和发展预测 |
第三节 湖南省耕作制度发展预测 |
第五章 湖南省及三熟地区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与技术研究 |
第一节 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对策 |
1. 耕作制度发展的原则 |
2. 耕作制度的现存问题 |
3. 湖南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 |
4. 我国三熟区耕作制度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
第二节 湖南省粮食生产潜力与技术 |
1. 提高复种指数是三熟区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的重要手段 |
2. 周年作物高产必须挖掘耕作制度改革的潜力 |
3. 挖掘三熟制产量潜力的试验研究 |
4. 周年作物高产高效技术 |
第三节 南方三熟制作物高产高效模式 |
1. 三熟制的模式类型 |
2. 三熟制模式效益分析 |
3. 三熟区主要高产高效模式类型 |
4. 三熟制模式发展关注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马铃薯 玉米 甘薯三种三收(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D]. 朱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2]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D]. 杨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 黄国勤,孙丹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3)
- [4]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D]. 王大宾.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1)
- [5]抗旱节水剂对“薯/玉/苕”套种作物的生理调控研究[D]. 李保证. 西南大学, 2010(08)
- [6]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D]. 王宝卿.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7]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 李立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8]晋西旱塬地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模式产量与水分效应研究[D]. 常丽英. 山西农业大学, 2004(06)
- [9]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曹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2)
- [10]我国三熟耕作区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趋势与对策研究[D]. 段红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00(11)